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教師讀書心得(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讀書心得(集合15篇)

教師讀書心得1

通過學習,我對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師有了新的認識。

以前我認爲,作爲一名教師,做研究是理論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沒有足夠的認識。在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意義,什麼是研究型教師,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師,還有如何寫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漸認識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要成爲一名研究者,成爲一名研究型教師,只有研究型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新課程的實施,更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新課程尤其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觀和人才觀;注意學習有關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論書籍,從而能夠適應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從根本上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是教師專業化、自主成長和提升自己人生質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爲一名研究型教師,就要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教師要做一個善於研究的人,善於反思的人。經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養成對自己的教學與教育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的習慣,這是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基點。可以通過教學日記與教育筆記較好地記錄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師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動研究。教師應立足於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大量的教學反思筆記,彙總一系列教育教學案例,並且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感悟、領悟,在實踐中始終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變得更貼近學生髮展的實際需求,更接近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的行動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爲研究對象。

教師讀書心得2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行走的旅程,淡然的旅程中,很多人都是很茫然的在邊走邊張望着一路的風景,自己所走過的路,只留下一串串由淺至深的足印。在旅程中真正能用心靈去感悟、褒讀這個世界的人就是偉大的教育工作者。我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爲最近我拜讀過的一本書《學校是一段旅程》。

《學校是一段旅程》作者是美國伊維華德福教師培訓導師。華德福教育所堅持的教育理念,給充滿矛盾的現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瞭解華德福教育,借鑑華德福教育理念中的先進成分以及華德福教育實施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是不無益處的。

《學校是一段旅程》主要講述作者把一個華德福班從一年紀帶到八年紀的經歷。通過講述了一個個親切、幽默和感人的故事與事件,體現了孩子們面對挫折,競爭等一段充滿教育啓迪而且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給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重新認識自我和認識自己職業留下許多思考和反省。書中很多細節都充滿了心理學色彩,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療的功效,我內心的感受願和大家一起分享。

感受之一:無法估計的力量書中說過一個人的潛能平時開發利用是1%,如能開發利用到10%那就有科學家的智慧和成就。但是一般是潛在着的,只有面臨困惑和難題時,並對自己具有信心和決心時,90%的潛能才能被激發,那麼困惑和難題才能得到克服和解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教師總認爲這也做不到,那也不好辦,特別是對許多的獨生子女“受寵”喪失信心,所以選擇退縮,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有1%的懷疑,就會有100%的失敗,做爲教師要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給你的學生帶來自信心和成功的機會。作者就是這樣從認識到行動

教師讀書心得3

現代社會的數學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知識不是唯一的教學目標;課堂不是唯一的教學場所。而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科書,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充分利用課外的學習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裏學習和探索。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標,其目的是要改變學校課程過於注重書本知識傳授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適應不同學生髮展的需要。那麼,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如何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呢?

首先,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信心,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社會,分析社會、認識社會,初步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關注生活實際,學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如銀行利率、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衣服打折、球賽記分;這些與生活聯繫緊密的詞語出現在六年級的教材和練習冊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識的學生紛紛犯難,常常連題目都不理解:什麼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還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閉門讀書的學生,想學好現在的數學,難。這就要求學生用數學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學生需要培養這樣一種思維模式:瞭解生活常識,在讀懂了試題內容後,能把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建立起數學模型,最後把答案放到生活中來。

其次,數學教學不要忽視對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教育!於是便想到讓他們先從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入手,自己去調查,初步感受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又如涉及到購物的教學內容,檢驗學習效果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親自體驗買賣計帳的過程。教學《應找回多少錢》一課時,我重點教會學生計算元、角之間的加減法後,即佈置他們一個作業:回家幫家長買一兩樣東西,並把商品價格、付的金額、找回的錢記在作業本上。第一次回收作業後,發現有些學生已完全把買東西的帳目記清楚,而有些學生則記不清。我讓能完成作業的學生把自己購物的過程向全班介紹後,總結出購物中存在的問題。原來學生口算較慢,容易算錯,於是我再讓學生做第二次作業,因爲學生對買東西這一生活事件感興趣,所以都樂於在實踐中較快解決問題,從而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只有把數學的學習放到生活中去,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有用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要應用於生活。

教師讀書心得4

前幾天拜讀了肖川的《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文中解答了人生、教育教學中的很多疑惑,觸頗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首先要樂於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是閱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大師的書籍,讓閱讀成爲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爲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爲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反之,沒有博覽羣書,只能就教材講教材,就內容講內容,就試題講試題,課堂會因此而單調乏味,死氣沉沉;沒有閱讀,就難有深層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匱乏,展現於學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說,閱讀是教師獲取思想的源頭活水的最佳。

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要在反思中進步。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出有效的和反面教訓,從經驗中出規律性的東西,將經驗抽象成理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作爲教師應當學會反思,注意積累一點一滴的經驗,不斷地工作,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發展,使自己逐步向創新型教師邁進。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學會引領學生的心靈和精神。從對課程內容的發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氣氛的營造,甚至用什麼語言,背後都蘊藏着一種思想底蘊,平時只是不覺得罷了。

教師的思想對學生的薰陶,也是非常關鍵的,思想可以薰陶學生學習、薰陶學生做人。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真的很難,這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和思考。

教師讀書心得5

去書店走走,翻翻書架上琳琅滿目的學前教育書籍,雖然有非常多優秀的書籍,但是非常難有心動的感覺,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該何去何從。忽然看見了這本書,本想着這就是一本理論性非常強的書,或是某個孩子的母親寫的與孩子在一齊的成長事例。但是翻開後,看到裏面的插畫與那些簡潔明瞭的對話、推薦,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畫上正反兩面的比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的家庭以及幼兒園老師多多少少都會有相應的不恰當的語言。也許那些語言在平日裏我們感覺非常正常,但是在比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讚賞性或是接納性、共情性語言的力量。即便我作爲一個成年人,我也更願意聽到這樣的語言。當然書中所說的不僅僅僅是語言,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

讀了這本書,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當我每一天讀了一點點後,我會充滿期盼,期望第二天的到來,我覺得我找到了恰當的與幼兒交流或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我想要儘快的用這些珍重的方法與孩子們快樂、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園的完美時光。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見一些問題。書上看似簡單的對話,在實施的過程中並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發生的情境不一樣,書中的語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認爲這些簡單的語言非常好“說”,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真的非常難,正如書中提到的,我們生活中非常多說話的方式已經成爲定性,想要改變非常難,老師或是家人需要練習。其次,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態度。生活只有一次,時刻只去不回,孩子們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們有一個美麗的童年,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他們,去傾聽他們的每一句話,去發現他們的開心或是難過的瞬間。我們是師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瑣事非常多,有時我們難免會不耐煩。但是你的一點點疏忽,都可能讓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傷痛”。如果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能夠與孩子們說一說,他們能夠感受到你的難過,但請你不好以此爲藉口推開他們。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非常大,雖然對於本書的領悟還不是非常透徹。但是其中關於“學會讚賞孩子”讓我有了一點小小的“驕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讚賞的力量。

禾禾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幼兒,又是男孩子,相對別的幼兒而言,他各個方面潛質的發展都比較慢,加上他之前沒有上過託班(託班下學期轉來,但是由於經常生病,非常少入園),對於幼兒園的生活適應性不是非常強,不大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每一次吃飯都要老師喂,即便老師喂,他也不大吃,有時候吃幾口就吐了。他的脾氣非常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飯不會吃,無論老師怎樣喂都不吃。由於他剛生下來就做過心臟病手術,老師也總是給予他個性的照顧。這學期開學後,他各方面潛質的發展都稍稍提高,但是吃飯仍需要老師喂。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師表揚了他,他非常開心。第二天吃飯的時候我發現他非常願意吃飯,雖然有是仍需要老師喂,但是速度快了非常多。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飯的時候都會“悄悄地”表揚他。有一天我看見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飯,我立刻走到他的身邊稱讚他,“我們禾禾吃飯越來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點了幾下頭,我伸出大拇指給了他一個“大拇哥”。我發現他不僅僅吃飯主動了,在別的各個方面都有非常大的進步,看到老師主動笑眯眯的叫老師好,園裏的老師都稱讚我們班的“小不點”長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點進步我都非常開心,我意識到了“稱讚”的力量。但是稱讚並不只是用“你真棒!”、“非常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詞語來評價幼兒的言行的。孩子們對於這樣的詞語並不受用,他們非常可能認爲你是在敷衍他。剛入園的時候,由於缺少實踐經驗,我不知道如何與孩子交流,如何去稱讚他們,在區角遊戲的時候,我看見幼兒搭出好看的房子,我總會對他們說,“xx搭的真好!”起初孩子們還非常開心。但是兩三次後,孩子們就對我的稱讚不給予迴應了,有時只是沒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讓我覺得非常“尷尬”。對於孩子們這樣的迴應,我開始反思,是他們不在乎老師的稱讚,還是對老師的稱讚“麻木”了?在與孩子們的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老師的稱讚、表揚還是非常在意,只是老師不恰當的“稱讚”會讓孩子產生懷疑,比如在搭積木的時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揚孩子們搭得好,而沒有指出好在哪裏,孩子們對於這樣的稱讚,會產生懷疑“老師是在誇我嗎?我搭的真好嗎?沒有具體指向性的稱讚會讓他們“疲憊”。因此,我會練習如何有指向性的稱讚孩子,我會在平時的活動中靜靜的觀察他們的表現,然後去想一想該如何去稱讚她,在下一次的活動中能夠有效的對幼兒進行稱讚。

讚賞是完美的,是孩子們喜愛的,並且用心想要得到的,但是我也糾結過,徘徊過:稱讚是又次數限制的麼?要有怎樣的度呢?

有一次,我們一個孩子的奶奶來對我說;“老師,這天下午你能給我們家淇淇發一個小貼畫嗎?我們家淇淇已經唸了好幾天了。”淇淇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女孩子,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好,老師與小朋友都非常喜愛她。她經常得到老師的稱讚或是小貼畫,但是在經歷了一件事情以後,我開始思考要不好高頻率的稱讚她。一天早晨來的時候,孩子們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與小朋友撞在了一齊,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沒有出現破了青了的狀況,看着淇淇有點怕怕的眼神,我只說了句,“慢點哦”。中午吃飯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溼溼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請她回來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對於這樣的狀況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時在幼兒園老師全是正面的稱讚,她不能理解老師指出的不恰當的地方,是不是要進行挫折教育呢?於是在稱讚幼兒的時候,我“故意”忽視了她。每當看到她渴望得到老師稱讚的眼神的時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糾結,她的確做的非常好,我要繼續忽視她麼嗎?在一次次的糾結中,我發現自己錯了。正如大人們願意得到別人的稱讚一樣,我們渴望別人稱讚我們新買的裙子漂亮、新剪的頭髮好看一樣,孩子們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讚,尤其是老師。每一個孩子都就應被稱讚,他們每一點進步、每一

點好都期望老師看見,而老師的稱讚正是老師對他們的“反饋”。對於淇淇的這種狀況是我做的不夠好,由於淇淇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因此平時她有一點點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都會假裝沒看見,正是老師這樣的行爲才讓淇淇“哭”了。因此,對於幼兒不恰當的行爲也應當及時給與回饋,不能應爲她是乖乖女,就“放縱"她,這樣對於別的幼兒不公平,對於她也不公平。老師的稱讚或是指出幼兒不恰當的地方,都只是針對幼兒當下的行爲,而不是針對幼兒本身。

看到孩子們一點點的進步後,我開始了了一個計劃:每一天一稱讚。一個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稱讚或許能讓孩子興奮一天或是好一陣子,我們不就應吝嗇我們的稱讚,孩子們每一天用他們甜美的微笑來溫暖我的心靈,我也就應用我的眼睛去發現他們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稱讚他們,爲他們的每一天都帶來一絲甜蜜。每一天對每一個幼兒進行稱讚可能對於一個新老師有一點困難,但是我想發奮的一點一點的做好,也許從此刻開始,我一天只能關注到10個幼兒,慢慢的,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仔細的發現幼兒的每一點細變化。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恰當的有針對性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孩子們是能夠感受到老師發自內心的稱讚的。

教師讀書心得6

一個月,我們就猶如一個嬰兒,從母親的懷抱裏實現了能夠扶牆而立的成長曆程。經過一個月的實踐,我們基本能按照礁的要求,將一堂體育課較爲完整執行開展,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從心理上實現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當然這也體現在我們的舉止、儀表、談吐和教態間。相信,每一個實習老師在上完一節體育課後,心中總有那麼股成就感和無限的自信。這就是我們成長與進步的最好體現。

實踐的操作、指導老師的傳授、自己的親身體驗,使我們在教學經驗上感悟頗深:

一.充分了解主體特點,做到區別對待。

回想第一堂體育課的情況,自己時常感到“臉紅”、“洋相百出”啊!課後分析,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接受能力與我自己想象中的水平距離相差甚。當然,這是由於我的原因纔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我們每做一件事,肯定要對主體對象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你纔會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去完成任務、實現目標。而我對目前中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缺乏足夠的認識,對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的開展狀況、學生的理解能力、心理特點缺乏必要的認識,而只停留在“我認爲應該是這樣”上,所以纔會導致第一堂課學生們異樣的目光、混亂的教學場面和自己的緊張。漸漸地,你會發現同一年級不同班、同一班不同學生,有着鮮明的集體風貌和個性特點。當你用同一份礁給平行班上課時,其表現情況、完成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從一開始編寫礁起,我們應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制定切實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採取適合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在對班級、學生有充分的瞭解的基礎上,應做到區別對待。對平行班的教學,雖採用同一份礁,但在部分內容、方法、組織、語言口令方面可採取不同方法,適應不同班級、學生的班風和個性特點,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

二.編寫礁注重場地器材地佈置、隊伍調動。

我們現在編寫礁過程中,往往十分注重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把很的心思花費在內容、方法、手段的組合、創新上,使課上的生動、活潑上。當然這是我們上課的目標,但不可否認整堂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實現教學內容的載體的重要性,沒有他們作爲保障,再好、再有創意的內容也得不到實現。這“載體”所指“場地佈置、隊伍調動及各內容之間的銜接。我們在編寫礁中,對場地佈置應十分詳細,考慮各種因素(人數、隊形、安全問題、器材數量等等),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流水作業”的概念,一個個內容要銜接自然、合理、省時,使整支隊伍調動緊湊、集體性強、井然有序。以此作爲保障,可能在內容上有所不足,但相信給人的感覺,尤其在整體感上是相當井井有條、自然合理的。

三.熟悉礁、熟悉教學流程。

對於實習老師而言,在上課時很容易遺忘內容,這種情況在實習初在我身上就發生好幾次。所以現在每上一節課之前,我會對自己編寫的礁在腦海中進行一次次“翻閱”,尤其是隊伍調動、口令語言、教學步驟進程一一進行想象,直到有時做夢也會想到這些。我想,這是一種習慣,一種前提的保障,是對你的礁、你的勞動的一種負責。

四.隨機應變,交流總結。

俗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在上課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使你毫無準備的情況,按照礁上的計劃可能很難執行,就應學會隨機應變、處理各種突發狀況,使教學順利開展進行。當然,這樣的能力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是靠一次兩次的處理就能達到很高的處理水準,這需要我們始終有這樣隨機應變的意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實習教師在實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很深刻的實習體驗,有共性的問題,也有不同的特點。我們相互之間應多交流和總結,交換相互之間的想法,互相指正,不斷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以此來改進我們每個人自身的不足,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這樣的互動形式是很有助的,當你自己感覺良好、發現不了自身存在的問題的時候,其他同學的見解會使你對自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想進步是我貌同的追求!

五.爲人師表、以身作則,用“心”上課、以情動人。

爲人師表,這是永恆的話題,作爲一名老師,在各個方面都應體現出與教師這一神聖稱謂相符的品質。我們只有在儀表、談吐、舉止、心理等各方面體現出作爲教師的氣質,才能折服我們的學生、贏得他們的尊重與尊敬。我們應以踏踏實實、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待我們的工作,爲學生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此外,我們應用“心”教學、用真情和愛心去教育、感染、愛護和啓示我們的學生,讓他們意識到老師對他們每一個人的充分肯定和重視,重視他們的個性發展,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也是作爲一名教師最爲開心、最爲欣慰與幸福的事。

一個月,我們學會扶強而立,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要開始學着走路了,這當中我們可能會摔倒很多次。“摔”不可怕,關鍵是摔了以後要立刻站起來,繼續往前行走。所以,在後階段我們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我們要充滿自信,努力克服、改進、不斷提高、不斷改進小的細節,使我們的步伐越來越穩當。

教師讀書心得7

我記憶中看的最早的課外書就是小學的時候學校裏訂閱的《當代小學生》。這本書使我的寫作本事有了很大的提升。還有許多開發智力的板塊也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忙。初中以後會根據教師的推薦讀一些名著,印象最深的就是《魯濱遜漂流記》。我喜歡看奇幻類的書籍,這些書籍很好地豐富了我的想象力。高中的時間學業很重,沒有看很多課外書,這是我的一個遺憾。那時候似乎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錯失了很多開闊眼界的機會。大學因爲專業的關係我讀了基本外國名著,像《飄》《傲慢與偏見》《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其實大學時光是一段很好的與書爲伴的完美時光,此刻想來有點後悔沒有好好珍惜。

我雖然喜歡讀書,但讀的書並不多。最近在培訓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教育家的啓發,翻閱了《讀書與旅行》這本書。《旅行與讀書》臺灣作家詹宏志所著,詹宏志是臺灣各界的閱讀狂人,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書兩千本,一小時閱讀十萬字,出版十餘部著作。《旅遊與讀書》是作者把自我人生的兩大志趣書寫集結。

他的旅行多由讀書而起,十個推理小說般的精彩故事,猶如一場百科知識的腦內衝浪與日常哲思的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納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因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無力招架唸誦着魯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在災難過後的巴厘島矛盾複雜的旅人心境……十場夢幻旅,別樣新人生。就如樑文道在序言所說:他在印度高價買下一張其實用不了那麼多錢的地毯,中了明眼人一看就知底細的局,而原因只可是是因爲那位地毯商人能用古波斯語吟詠奧瑪伽音的詩句。這是典型的書呆子纔會犯的錯誤。但另一方面,書也會讓他變得聰明,明白許多一般遊客不清楚的內行門道。例如,就爲了“伊斯坦布爾人爲了兩個羊頭哪個比較好吃而爭論不休”這就話,他把兩位本地作者合作的《吃在伊斯坦布爾:探尋巷弄中的美食》當作柺杖,丈量伊斯坦布爾的美食地理,效果竟然遠勝大衆旅行網站的團體智慧。

我們耳熟能詳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是一本書,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讀過其中一頁”,我們都很嚮往遠方,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等待,等適宜的時間等適宜的人等忙完手頭的工作等長大了再去,當時不瞭解,之後才明白真的長大之後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應當早一點丟下一切就出發的。旅行與讀書的關係極其微妙,讀書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就已經開始了,甚至在不自覺之處,常常是因爲書中所述的某件事,觸動你前往某處的動機。可能是一處古蹟,可能是一位故人生活的地方,也可能僅僅有一處美食,你就來了,要來看一看,和書中描述的是不是一樣,去體驗,去感受。在旅行之前,我們對旅行地的閱讀是一種“想象”,在旅行之際,我們對旅行的閱讀則是一種“摸象”,僅有在旅行完成之後,纔是我們真正對旅行地瞭解的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勇敢,也是我們對書本資料的驗證。

《讀書與旅行》除了描述旅遊和讀書的關係,最最重要的是裏面有世界各地的美食,讀來讓我不由得嚥了好多次的口水,有佛羅倫薩牛排、肉醬寬面,印度囊、羊肉咖喱炒飯,巴厘島的原味烤肉大餐,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日本的料理,摘抄一段吃龍蝦的描述“我用刀叉將龍蝦肉剜出,切開小塊沾滿醬汁送入口中,龍蝦肉將熟未熟,軟嫩無比,醬汁則極濃郁,有奶油的滑潤與白蘭地的香氣,更有濃的化不開的龍蝦蝦膏滋味,但又帶了一點番茄酸度,顯得清爽不膩,的確相當高明。”

讀書不停步,旅行不止步,勇敢前行,有多遠走多遠,遠方的路總有期盼,總有歸宿,愛讀書,愛旅行,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教師讀書心得8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先生的工作日誌和反思隨筆中的結晶。文章短小精悍,所述問題直白犀利。它所關注的,都是教育教學一線的事。豐富的實例講述了很多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整本書讀完,給我最深的感觸是“教師要關注教育中的點滴小事”。只有教師以身作則,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諦——教本領、育人才。

教育無小事。作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學生的真正需求,做到心中有學生。要想心中有學生,首先就要眼中有學生。文中《等一會,讓他把話說完》。有位母親告訴我,她的孩子從小就懂事,三歲時就有些讓人想不到的話。有一回,客人問:“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大一小,你把哪個給媽媽?”這類愚蠢的測試往往令人生厭,可是民間教育經常熱衷於用這類問題折磨孩子。——孩子回答說:“我在蘋果上都咬一口??”客人驚愕的叫了一聲:“這孩子??”她想說的是:“這孩子心眼兒太壞了,兩個蘋果都霸佔了!”可是孩子慢吞吞地說:“??然後我把甜的那個給媽媽吃。”客人很羞愧,對做母親的說:“我差一點兒以爲??”母親笑着說:“我的習慣是讓她把話講完;而且可以等他,讓他把話重講一遍。”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有耐心。一個孩子的成長,要好多年,作爲家長和教師,要有種樹人那樣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說得真的很準確。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自己的個性和特點,然而走進了這個學校,其中的很多東西不適合拿來教導學生,特別是在小學。在學生面前,我們是榜樣,小孩子尤其喜歡模仿。吳先生在《不是活潑,是缺乏教養》中毫不客氣地批評了“自以爲是”的諸多個性行爲。這篇短文雖僅有寥寥千餘言,但對我們來說,這是應引以爲戒的。 除了教授知識以外,小學中所教授的更重要的是習慣,而習慣的培養應是每天每日從不間斷的,這就要考老師敏銳的觀察能力了,不放過每一個教育契機。書中《的確有難教的學生》這篇文章寫得讓人難過。確實教師的力量很有限,它遠不如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可是,如果在孩子小時候,作爲老師能不斷地在他心裏種下善的種子,至少他不會變的太可怕。教育不僅是教師自己的事情,不僅是學校的事情,教育是整個社會的事情。但作爲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如果我們能在這六年裏,一直告訴他什麼是好的,一直做給他看什麼是善的,就算他學不會,他也會記得,就不會走的太遠。因爲在他小時候,也只有在他的思想、心靈還沒有完全定型的小時候,我們對他的教育才能有點用,便更不能放棄。把學生的心靈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護不需要很多語言,需要的是用行動去證明,用微笑去感化,用愛去澆灌。

相對於專業、業務的學習,吳非先生認爲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品德、素質的提高,他花了大量筆墨來論證它。《教師心中要有陽光》、《你爲什麼不快樂》、《我們將留給學生的記憶》、《教學樓裏有多少個洗手間》都是在告訴我們,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之大,在學生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然而也有《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要向學生表明我們的愛憎》等文章告訴我們教師不是“聖徒”,否則便是苛責教育。一開始自己覺得這樣的觀念會不會是矛盾呢。後來也就瞭解了,這不是矛盾,說到底,都是要求教師一定要修煉自己的品德。而我思考,做到這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給學生的要求也給自己一份。

如果我們想讓學生努力學習,我們自己首先就不能怠惰。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大方得體,我們自己首先就得大方得體。我看到很多喜歡整理東西、整理自己的老師,他們的班都很乾淨,他們的學生儀表得當。對別人大方的老師,他們的學生也很有同情心。都說什麼樣的老師帶什麼樣的班,真是一點不假。

書中的故事還有很多,要當一名合格教師要關注的問題還有很多。學無止境,路也沒有盡頭。每一處的風景,哪怕是一草一葉都需要我們發現的眼睛、熱愛的心靈。不輕視每一件小事,力所能及地認真教育,和學生一起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9

今年暑假學校領導讓每位老師認真閱讀《教師禮儀》這本書。從雲南學習回來後,我利用幾天時間把《教師禮儀》這本書認真閱讀了一遍。使我受益匪淺。

本書詳細闡述了教師的個人修養、個人禮儀和個人素質對其學生所起的重大作用,強調了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要以身作則,成爲學生的楷模,並在教師的個人形象、服飾、語言等各個方面對教師進行了相關的指導。

教師的職業決定教師的形象也是一種巨大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力量。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裏教師教書育人,容貌上樸素一些,顯得平易近人。在人們印象中穿着最樸素(老土)的就是老師。今天,素面朝天的老師已不再是學生們崇拜的對象。據調查顯示,學生大都不喜歡女教師穿“復古裝”,而喜歡教師打扮得時尚而不失莊重。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職業特點,就決定了教師的着裝可以時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獨出心裁,不能奇裝異服,不能讓學生接受異常。女教師應該畫淡裝妝上班,使自己臉上某些缺陷加以彌補,以期揚長避短,使自己更美麗、精神、自信。化妝時要注意年輕教師的妝容的特點是自然,予人以青春朝氣和不加修飾之感:而中年女教師的化妝原則是:淡雅;中老年女教師的化妝化妝重在掩飾(因爲皺紋比較多和深)。

美是一種氣質,是一種修養。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最主要還是從舉手頭足之間散發出來。所以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手勢等。教師的站姿要端正、穩重、親切、自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身體微微前傾,這種姿勢表示你對學生的話感興趣,也表明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生身上了。教師的坐姿有“雙腿斜放式”和“前伸後曲式”,還有“雙腿疊放式”等。教師坐姿要求,頭要端正,上身直立,手臂的擺放可在雙腿上,也可放在身前的桌子上,還可以放在椅子扶手上。教師的走姿要優雅、穩重、從容、落落大方。步伐要穩健、自信、剛勁、有力,體現胸有成竹、沉穩自信的`風度和氣質。布羅斯納安認爲“手勢實際上是體態語的核心。”古羅馬政治學家西塞羅說:“一切心理活動都伴隨有指手畫腳等動作。手勢恰如人體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甚至連野蠻人都能理解。”他們的話從側面指出了手勢的重要性。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手勢,發揮好它的作用。教師在應用手勢禮儀要注意,手勢大小適度、自然親切、恰當適時、簡潔準確。總之,通過讀《教師禮儀》的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學習禮儀是一門必修課,也是對民族和後代負責的表現,作爲教師,我們要用禮儀觀念滋潤心靈,用禮儀準則規範言行,加強禮儀上的學習,只有不斷進取,才能使自己在這方面有所進步和提高。

教師讀書心得10

這個寒假期間我選讀的書是《蒙田隨筆集》。

雖然讀書是興趣和習慣,但考慮讀這本書,不僅因爲它出現在很多推薦書目裏,還出於對作者的好奇——一個做過法國波爾多市長的作家,會展露怎樣的文采和思想。

在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的過程中,漸漸被這本書和作者吸引。蒙田是法國文藝復興之後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以博學著稱,在世界散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無所不談,並旁徵博引了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家的論述。作者還對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親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學趣味。這本書收錄了蒙田的經典隨筆作品。

他的隨筆有如一道風景,左邊一座山,右邊一條河,前面一排樹,後面一坡草,分開來看是山河樹草,合起來看是一片完整的風光。他談自己,但是他通過談自己而談到了人類和世界。

書中還有好多閃爍着光芒的智慧,敏銳地觀察世人、世俗、世事,也用他的觀點爲他的觀察對象做了腳註。人的習慣難改,世俗的習慣更難以撼動;教育孩子是我們最難、最艱鉅的工作;當心靈失去目標時,應該爲心靈找到發泄的出口;我們不應該要求事事如意,但應要求事事如理……

尤其是他的教育觀念讓人印象深刻,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教育觀念不謀而合——蒙田理想中的新人是身心和諧發展的“全”人,主張教育要兼顧心智和身體。“只使他們的心智健全是不夠的,還必須增強他們體力,如果心智得不到體力的支持,就要受到過分的壓力。”他說:“我們造就的不是一個心靈,一個軀體,而是一個人,不應把心靈和軀體分離開來”教育者要把教育對象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教給他們生存和交往所需的必要知識,這一點對兒童來說尤其重要。兒童尚處於人生的初期,發展方向不明,變化規律難以把握,教育培養的任務顯得異常艱鉅,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把握重點,培養兒童良好的人格。他認爲,良好的人格不僅表現爲身體健康,還表現爲精神健康和有着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能夠永遠快樂地生活。應該教育兒童用健康的精神來指導自己,促進身體健康,從而達到心靈和身體的和諧統一。

感覺蒙田的文筆隨意親切,真誠,思想充滿了睿智。所以有些書評寫道:“蒙田是一個讓我們越看越像現代人的傢伙。”總體感覺,這是一本沒有太多時代界限的書,值得一讀。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經常閱讀豐富自己的頭腦和心靈,無論對於工作或生活,都非常有必要。東西方的名家典籍,能給我們的身心帶來裨益。

以前經常閱讀英文文學類的書籍,以後的閱讀計劃,我會着眼於教育類和名家經典,拓展一下視野,令自己有更大收穫。

教師讀書心得11

《現代中學英語教師素養》這是一本集中學英語教師綜合教學技能指導的教材,課堂用語篇針對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要求,編寫了英語課堂常用語,如:課前準備,課中提問,教師指令、演示、評價語言等,指導教師準確並流利地運用英語組織教學。在附錄部分還爲教師提供了幾百條與教學有關的校園用語。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通過閱讀,我深深感受到作爲一名中學英 語教師,僅具備專業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中學英語教育的重點是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學習英語的機會,打下較好的英語基礎,這包括了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掌握。一名教師 能以教學原則和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英語學習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有了興趣就有了一個自主學習英語的動機,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一旦被激發,就會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對英語進行學習和探索,興趣也就越濃。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會更有意志力。教師不僅要有綜合的教學技能,還要有語言的示範能力。

教學技能是評價教師的核心技能,它是指教師如何教的技能,具體地說就是指教師對教學設計,課堂活動實踐,課堂教學組織和在課內外充分展示英語在交流中的工具性的能力。目前中學英語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密切聯繫,主要是以趣味性最強的情景會話爲主。

教學生唱他們喜歡的英語歌曲,會畫形象的簡筆畫,會製作美麗多樣的幻燈片,會以豐富的表情,協調的動作表達意義或有感情,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能熟練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才能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既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又是英語教學手段。要對學生進行這幾方面的基本訓練,教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1)教師的語音語調要標準,純正,流利;(2)有一定的口語能力,能用簡練、準確的語言組織課堂教學;(3)書設計合理,字跡工整規範。一箇中學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工作中充滿生機和活力,富有創新意識和超前意識,對待教學實踐中所遇到問題應經常反思,並保持探索的習慣。創新在本質上是一種超越,要越過傳統和現實以及自我的障礙。教師如果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要求中學英語教師進行反思。上完一節課後,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從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學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我們很多人不是也成天在嘲笑別人這也不行,那也不對麼?而當他自己去幹時,結果什麼也幹不了,傳統的思維已經成爲一種定勢,讓他在自縛的中慢慢地消失。

教師讀書心得12

最近,我讀了汪中求所編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細節的應用是越來越受人們重視的。那麼如何在細節方面做全做好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來談一談自己對細節這一方面的理解。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而言,要想成爲一名骨幹教師,成爲名師,也沒什麼絕招,沒有哪一位名師能一步登天的。首先,教師要有一定的專業功底,對我來說,剛邁出學校的大門,業務方面還不能得心應手。

通過一系列的專業培訓,給了我好多啓迪,在培訓之後,怎樣才能使自己真正的有所長進呢?我認爲關鍵在於“細節”二字,教師的細節無非是工作中的上課、聽課和一些日常活動等。青年教師對上課、聽課、評課的經驗還很欠缺。一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也不如老教師那樣自如。所以,我還需要向老教師虛心學習。一名好教師應該非常注重孩子的日常活動的細節變化。

幼兒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可能反映了他內心的想法。前些天,我班的大俊小朋友過生日,他的爸爸送來一塊大蛋糕,其他小朋友便圍過來看,他面部表情非常嚴峻,特別不高興的樣子。我問他怎麼了,他說:“我很喜歡吃蛋糕,我不想把蛋糕給他們吃,”我對他說:“你今天過生日,全班小朋友都要爲你過,他們都非常喜歡你,如果你一個人過生日一點也不熱鬧,全班小朋友和你一起過,還會爲你唱生日歌,爲你送去祝福,該多好啊!”聽了這樣的話後,大俊笑了起來說:“好!”教師應該把握時機,進行最佳的教育,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就這樣從身邊的一點小事,一些細節做起,才能使我的業務能力有所提高!作爲一名年輕的幼兒教師,這本書給我感動,更讓我深思!

教師讀書心得13

作爲一名年輕的特崗教師,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8月23日—8月24日的《案例分析》指導建議。聽到市裏專家給我們的深刻分析,讓我覺得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去影響學生,所以一個教師只有具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師德師風,則是一個學校的立身之本。

針對這次暑假期間的學習。我對這個神聖職業有了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以下幾點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一、依法執教。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一定要依法執教,過去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我們一定要糾正,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學習方法,他們各自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所區別,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孩子來學習,我們也不能因爲自身的着急對孩子動粗,那樣是不對的,今後我將繼續依法執教,對孩子對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我相信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書育人。雖然表面上只有4個字,但卻含有豐富的內涵。以前總認爲,我只要按照大綱要求,將學習知識傳授給學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但現在我重新認識到其實作爲一名教師,更要把教書育人當作一種責任,當作一種義務,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同時最後的評價也要改進,不能將考試成績作爲唯一的評價手段,要充分運用綜合的評價的手段,將過程作爲評價的主要指標。

三、爲人師表。作爲一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那就要處處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紮根發芽。學生在學校的與老師交往的時間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時間都多,所以我們要充分運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品德、做人的各種道理的教育,只要這樣才能不枉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我們應該自身做一個道德行爲的楷模。

四、終身學習。以前總是強調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實際上現在已經不夠了,隨着知識的多元化,綜合性的加強,現在的教師要具備更多的知識,現在要做自來水,甚至都不夠,必須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纔不會被社會淘汰。今後我將利用課餘時間不斷充電,不斷學習,將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五、關愛學生。作爲教師,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關愛孩子不只是在孩子生病時送他去醫院,在他家裏出事時關心他們,而應該在平時就要更多的從生活、學習、身體等等各個方面來關心他們,在孩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遇到困難、困惑時,我們都要做有心人,主動去關心他們,主動去疏導學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在這個意義上,教師也要再次認真學習心理學,做一個稱職的心理醫生。

總之,這次暑期培訓我的收穫非常大,雖然天氣很炎熱,但我覺得得到了如此大的收穫,值得!除了集中學習,我想自身利用假期的時間來進行自身讀書再教育。我將再次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和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再看一些名師講座和優質課堂,來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升。

教師讀書心得14

最近讀了xxx老師《做幸福的教師》一書,認爲確實是一本值得教師去讀的好書,裏面的故事也許都是我們正在經歷、或許未來即將會遇到的。我以爲,人最快樂的,並不是別人給你帶來了快樂,而是你給別人帶去了多少快樂。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教師的職責就是讓學生在愛的懷抱裏快樂的學習、無限的想象、獨立的思考,讓人生之舟安全駛向幸福的彼岸。要想讓孩子幸福,教師首先就得成爲一位幸福的人。那麼,如何成爲一位幸福的老師呢?

首先,要微笑面對工作。人的一生不會是一帆風順、事事如人願的,教師也不例外。雖說現在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在不斷提高,可是古語有云:家有九鬥糧,不做孩子王。可見教師的工作是又苦又累又清貧,尤其是小學教師。如果我們一味地帶着情緒去面對孩子,對自己不利不說,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學習也會受到影響。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一些事實,但我們可以試着改變自己的心態;也許我們改變不了我們的心情,但我們可以試着面帶微笑。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我們爲什麼不笑呢?微笑,不僅是對他人的信任,也是對他人的賞識,還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樑,更是鼓舞學生的一劑良藥。

其次,要心懷大愛。把愛奉獻給學生,和學生在一起快樂的學習、生活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職責。真心去愛了,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孩子眼中的那份純真和美好,他們對你的尊重和認可會讓你感覺無比的輕鬆自在。每年教師節,辦公桌上一簇簇的鮮花、紙花和塑料花、一張張用彩筆繪成“老師,我愛你”的賀卡,你會發覺學生是多麼地可愛,當個老師是多麼地幸福,

那是予人玫瑰的回報。因爲你童心未泯,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和你一起遊戲、學習;因爲你稚氣尚存,學生願意和你朋友般的高談闊論,這時你便真正成了幸福的“大孩子”。

第三,要和學生做朋友。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彎下身子,與孩子們一起去探討學習。尤其是對“後進生”而言,教師更應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我們喜愛優等生,其實後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後進生內心敏感而脆弱,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關注和鼓勵。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多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也要予以充分肯定。

記得有個叫小楊的學生,我剛認識他時,他對學習英語總是流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字寫得很難看,英語成績也不好,常遭同學白眼,他便破罐子破摔。我發現這個情況後,從抓他的寫單詞入手,以此改變他對英語的學習態度。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寫單詞總會把字母“粘”在一起,我詼諧的對他說:“你有你的家,把你送給別人家,你一定不樂意,是不是?字母也有字母的‘家’,我們把每個字母都送回自己的家好不好?”這樣堅持了半個月,他的書寫進步很快,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他綻放了開心的笑臉,後來英語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漫步校園,聽到學生們面帶微笑叫着老師好;登上講臺,看到臺下幾十雙信任的眼神,我充滿着自豪與幸福。有人說教師是一支蠟燭,我願做一支幸福的蠟燭,去享受燃燒和照亮的幸福。

教師讀書心得15

在誇美紐斯看來,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成爲一所學校,孩子的父母(特別是母親)便是老師。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從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兒童心理髮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角度,提出學前階段教育的重大任務。誇美紐斯認爲兒童到成人的發展分爲嬰而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4個階段,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一個自己專門的教育任務;同時,他又強調每個階段之間又存在着密切的聯繫。從上述觀點來看待學前教育,母育學校乃是他構築的前後銜接而統一的學制系統的第一階段。他把兒童奠定體力、道德和智慧發展的基礎,作爲第一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他說,在母育學校裏,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旅途中所當具備的全部知識的種子播種到他的身上。”誇美紐斯的《母育學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專着。他闡述了學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培養兒童體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礎,通過感覺器官的訓練和發展使幼兒獲得有關自然界、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認識。關於幼兒教育的內容,他論述了體育、德育、智育和父母指導書及教材。

“兒童比金銀珠寶更珍貴”,我想沒有哪句話比這句能更好的表達我讀完誇美紐斯的《母育學校》後所能做出的感想了!《母育學校》當之無愧的被稱爲第一本《學前教育學》,這不僅對於學前教育業的我們來說是一筆財富,擁有它更是世界全人類的幸運!當然,新生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母育學校》也不例外!究其原因與宗教有關,在誇美紐斯的著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基督教”、“聖經”、“上帝”等宗教性詞彙,這在第十章的宗教教育中有詳細描述。但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不可避免的現象,只有正確理解這種現象,我們才能毫不避諱的充分吸收誇美紐斯著作中的精華並以此來裝備自己。

《母育學校》共有十二個章節,其中第四至第九章是從體育、智育、德育三方面寫的。這爲母親及兒童教育者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知識!從體育方面來講,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嬰幼兒教育,認爲體育是母親成功教育子女的基礎。提醒父母們首先應關注的事情是保持其子女的健康,指出:“除非他們生氣勃勃而有力,父母們就很難成功地把他們培養成人。”同時他還指出子女的健康問題宜從胎兒時期就加以注意。他強調孕婦應特別注意保護其自身的健康而不致傷害其兒女。如果孕婦們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經常處於突然的恐慌,過度的憤怒或怨恨與傷感一類不良的情緒狀況,她就將生育一個怯弱的,易動感情的和沮喪的嬰兒,嚴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死胎或極其虛弱的孩子!胎兒降生後,誇美紐斯非常重視鍛鍊和娛樂,主張不要讓兒童習慣與用藥,因爲藥品和食物按其性質來說是對立的,妨礙他們的成長。要使他們生活有規律並保持愉快的心情。他認爲,兒童心情愉快可以振奮他們的心靈。因此他要求兒童自幼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爲此他引用了幾句格言:“一種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精神愉快是人的生命的源泉”。從他對孕婦的及孕母的要求來看,我們不難看出誇美紐斯的細緻一面。雖然這樣會使孕育者們比較累,但是愛孩子的父母們應該還是十分感激他並以其說的話爲行爲準則來照料孩子們的生活的,因爲我們都是“愛上帝的人”。

從德育方面來講,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幼兒道德教育,因爲兒童生下來便註定是與其他動物不同的,註定是要被教育成爲一個有理性的人的。他強調必須在幼年生活的頭幾年,就要奠定他們的每種好德行的基礎。他認爲“德行應該在邪惡未佔據心靈之前早早就教”。他強烈譴責了不對兒童進行道德訓練的父母或成人。他認爲:“成年時還未受過管理的,到老年就沒有德行。”在道德教育的內容方面,誇美紐斯強調兒童應學習有關德行的初步知識,包括:節制、整潔、禮節、尊敬長輩、誠實、不損害別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愛勞動等。在上述一系列的品質中,誇美紐斯特別重視節儉和勤勞等優良品質的培養。他認爲節儉和儉樸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礎,是其他一切品德的根本。在德育方法上,他認爲應充分重視榜樣、教導、示範、訓練、懲罰、表揚等方法的作用。誇美紐斯堅決反對溺愛和放縱孩子,反對父母或成人容忍兒童在毫無紀律約束下爲所欲爲。這一觀點對於指導現如今將獨生子女捧在手心的人們是很有警示作用的。他強調,兒童的任性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缺乏理智,而是父母和成人愚蠢造成的不良後果。因此,他要求自幼培養兒童的紀律觀念,但又不要過於嚴厲。對於德育教育這幾章,我不由得將之與洛克的“白板說”聯繫到了一起。孩子們生來是一張白紙任由人塗抹。我雖不贊成兒童生來爲白紙這一說法,但任人塗抹卻是事實,因此我們更要在其嬰兒期對其進行理性教育!這便給父母及兒童教育者的我們提供了機遇與挑戰,但我們不得不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對得起嬰兒這個美麗天使的天使。

從智育方面來講,智育是誇美紐斯幼兒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強調指出:“智慧是一切事物的開端。”一個頭腦充滿智慧的人,纔是真正幸福的人。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爲6歲以下的兒童的智育提出一個廣泛而詳細的教學大綱。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誇美紐斯認爲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幼兒的外部感覺、觀察力及獲得各類知識,同時發展語言、思維、爲他們以後在初等學校裏的系統學習做準備。幼兒智力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第一,要發展幼兒的外部感覺和觀察力並積累關於周圍自然、人類社會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觀念;第二,發展語言和思維;第三,訓練手的初步技能。我們也將之引用到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五大領域中,從而能爲其進入九年制義務教育做準備。

誇美紐斯爲母育學校制訂的智育計劃包括:自然、光學、天文學、地理學、年代學、歷史學、家務、政治學、辯證法、算術、幾何學、音樂、語言等學科。他強調,“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當具備的一切知識的種子播植到兒童身上。”誇美紐斯相信,通過這種啓蒙性質的教育,就可以爲兒童奠定各門科學知識的最初步的基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