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簡短的讀書心得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短的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簡短的讀書心得

簡短的讀書心得1

毛姆的文字有太大的魅力,總是吸引着我不斷的往下看,看到最後一頁的時候,突然腦子裏一個聲音在說:“你應該再看一遍,認真、仔細、慢慢的看一遍。”

書的封皮上寫着,“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爲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擡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其實,當你看完整本書的時候發現,全書沒有一處提到六便士,但又時時刻刻在透露着關於“六便士”的問題。我時時刻刻都懷揣着去遠行的想法,然而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在乎”纏住腳,怎麼也挪不動腳步。世界上肯定還有千千萬萬和我一樣有諸多想法的人,絕大部分應該也是像我一樣被各種各樣的“在乎”纏身,無法動身。懦弱,大概就是我們冠於自己的代名詞,家庭,朋友還有那每一份可憐的“六便士”無一不牽絆着我們。斯特里克蘭果真就像毛姆所寫的,他在決定畫畫之後,像靈魂出竅,像被強大的惡魔附身,像在全世界之外,又像全世界都是他一個人的。我們大概永遠也做不到像斯特里克蘭一樣,全然不顧周遭的世界以及世人各色的眼光。所以在遇到像斯特里克蘭一樣的人時,我們有的不僅是羨慕還有佩服,他們有我們所沒有的勇氣,還有放棄全世界的決心。我都覺得文中的“我”在很多時候是對斯特里克蘭充滿了嫉妒,喜歡又嫉妒,正因爲“我”做不到他那樣不屑一顧的態度,所以纔在很多時候被憤怒佔據整個身心。前兩天看了岡仁波齊,那時覺得沒有信仰的人可怕,但有信仰的人更可怕,畫畫之於斯特里克蘭就像朝聖之於那些藏民們,斯特里克蘭在決定了要畫畫之後,就一直在朝着自己心裏的神山前進。心中有且只有這麼一個念頭,他最終成功了。

而我們在這“六便士”的地域裏越陷越深。

簡短的讀書心得2

本書的作者鼎鼎大名——戴爾卡內基——雞湯文的祖師爺,他寫的《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和“人生”系列是我們那代大學生勵志必備書籍。

當然,亞布拉罕。林肯的名氣更大,他是歷代美國人最認可的總統,也是人類歷最偉大的總統之一,連我那不懂事的熊孩子都知道——看着書封面的林肯像對我說:美元。

林肯總統確實值得這些讚譽,在他任內___了美國的奴隸制,打贏了南北內戰,保持了美國聯邦的完整。可以說,沒有這些成績,美國不會成爲現在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更不可能成爲人類文明的。

然而,真正打動和震撼我的,讓我這樣懶散的人自願第一次寫讀後感的原因,並不是林肯取得的這些功績,而是林肯在“總統”這個世俗名號後面的人性光輝。

亞布拉罕林肯出生於一個偏遠的(肯塔基州)小山村中,從小和父親打獵幹農活爲生,因爲條件艱苦,他的母親在他9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用林肯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就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在這種食不裹腹、衣不裹身的條件下,更談不上有什麼教育,林肯一直到15歲纔開始陸續得到上學識字的機會,而接受正式教育的時間前後沒有超過12個月。

簡短的讀書心得3

《人性的光輝》是我最喜歡的一本人物傳記,感覺讀來特別親近。

書本將林肯先生的曲折經歷、種種磨難描述得讓人感同身受,特別是後半部分散發出的那股堅韌力量,與熱血迸發的類型不同,那是一種延綿不絕、鍥而不捨的堅持,充分彰顯了人格魅力。

《人性的光輝》爲戴爾·卡耐基勵志經典叢書之一,是人類出版的奇蹟,20世紀以來最暢銷的勵志經典。講述了亞伯拉罕·林肯從卑微、怯懦、挫折和失敗婚姻中走出來,並最終成爲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的故事。

林肯先生的童年在艱難困苦中度過,一直到了15歲纔開始學習認識字母,總共受了不到12個月的正式教育,在選上美國國會衆議員後,填寫履歷表時,“教育程度”一欄裏寫的是“不全”。但他從未放棄學習,並在閱讀中發現了另一片奇妙的天地,打開了眼界,帶來了夢想,有了前進的方向。他尤其鍾愛《聖經》、《斯科特教材》、《伊索寓言》、《獨立宣言》、《美國憲法》,只要是有字的,他都想要讀一讀。通過自學,林肯先生當上了律師。他把從《奎恩笑話集》學來的幽默分享給大家,漸漸克服了自卑恐懼的心理,保持了自信樂觀、堅持公道的特質,並逐漸形成了特有的人格魅力。

他經歷了一場噩夢般的初戀。安妮是一位少校的女兒,她與林肯志趣相通,理解、鼓勵並支持林肯的價值追求。安妮不幸患了斑疹傷寒去逝,從此林肯兩年多都一蹶不振,並瘋狂地愛上了關於悲傷和死亡的詩句,突然間會背出詩歌《最後一片葉子》等。身邊的朋友甚至一度陪着他,怕他自殺。從中可窺林肯先生至情至性的品質。

出色的幽默感和講故事能力是林肯的特色,但他的悲傷和憂愁一樣讓人無法忘記。他有上帝般的仁慈,南北戰爭持續了4年,林肯對南方人卻沒有一絲恨意,他一再重複說“那些不必審判的事情,請不要審判。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我們也會做出相同的舉動。”跟託麗·瑪德的不幸婚姻,讓他在被紳士中掙扎;對人人生而平等的追求與奴隸制的矛盾,爲了自由而追求自由,讓他深陷痛苦中,並用後半生爲之奮鬥。

本書在描述歷史時,認真嚴肅;描述林肯品性時,輕鬆自然;甚至在描述林肯怕老婆時,不乏詼諧的語句,總之整書易懂勵志,令人受益匪淺。

簡短的讀書心得4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亙古不變的師德規範要求中,道理很簡單,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什麼是師愛,師愛究竟如何構建,是我們平時很少深入思考的問題。關於師愛,學者們有許多論述。

最近我讀了弗洛姆《愛的藝術》一書,得到不少新的啓示。他是這樣將不同的愛加以區別並分析愛的歷程的:首先,他談到母愛,認爲母愛是一種無條件的、對無依無靠者的愛。孩子獲得母愛不需要其他條件,只要是她的孩子。母愛無私而偉大,人們稱母愛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是安寧、是無憂無慮。但母愛的無條件也有消極意義,孩子可能因此無所作爲,從而推動自己的.主體性。其次,他分析了父愛,認爲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愛。父親講,我愛你是因爲你盡了義務。

父愛與母愛不同,母愛是存在的愛,父愛是應得的愛,代表理性的愛。這就迫使孩子爲了獲得它而更加努力,這就有利於主體的發展。再次,他分析了愛的第三發展階段——自愛。經過母愛、父愛之後,人成熟起來,使自己既成爲自己的母親又成爲自己的父親,揚棄了父愛和母愛,把二者辯證地統一起來,既具母愛施愛的本性,又具父愛獲愛的能力,有了自我尊重、熱愛和對人尊重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良心。

弗洛姆把愛的發展歷程表述爲:接受母愛——尋找父愛——表現自愛的過程。他認爲,作爲教師,這三種愛是凝聚在自己整體人格中的,並指出:會愛孩子的老師要根據不同情況把它零售給孩子,在零售中體現出教育目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藝術。那麼,教師的愛是一種怎樣的愛呢?首先,教師要像母愛那樣無條件,對任何一個學生,不管其長相、個性、家庭背景、學習成績、行爲表現如何,都給予愛護。教師愛學生應是無條件的給予,認識到“我愛學生無條件,只因爲他是我的學生”。

這種師愛會使學生感到母性的溫暖,他失敗時可從母親懷抱中得到支撐,焦慮時可得到勇氣,成功時可獲得鼓勵。學生在“母愛”中不必膽戰心驚,而可以毫無顧忌地表現自我,從而爲班級創設家園的氣氛。其次,教師在廣博母愛的基礎上又扮演着父愛的角色。

它與母愛互補互存,對學生有嚴格的規範要求,爲學生履行規範創造條件,使其在“討好”中形成尋求愛的能力,在一種積極的心態中發展主體性。在學生形成自愛的階段中,外在規範內化爲他的道德良心,自愛的學生從教師那裏繼承師愛的兩種牲:學會愛人和贏得別人的愛。高明的教師既能無微不至地關愛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又能讓愛的種子在他的心中發芽生長。這就是成功的教育,這說明教師已具備了成熟地師愛。

這種成熟的愛最核心的部分是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尊重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僅指不體罰、不訓斥學生,更意味着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權利、發展潛能、發展機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是現代師愛的靈魂,是學校德育的核心,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智慧。尊重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最自然、最直接的人格精神的培育,就是讓學生在受人的尊重中學習尊重,在被人愛中學會愛別人。

簡短的讀書心得5

我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語言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齊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然後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但是我認爲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前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爲可能不一樣。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但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好處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僅對個人而言,然後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用心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應對我們的教育,愛就應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簡單,每一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簡短的讀書心得6

每個人都有死的本能,即每個人身上存在着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所以一切生命的最終目標乃是死亡,而生命的目標就是回覆到最原始的狀態。

死亡是一種自我毀滅的本能衝動。死亡的夢也是死亡本能的虛幻表現。

夢境與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夢正好是盼着死亡。死亡是一種自我毀滅的本能衝動。死的本能決定了自殺者如果不自殺就很可能成爲受虐狂,一個再手身心痛苦的人。這些人有時把自毀轉向世界,成爲謀殺者,虐待狂或侵略者。戰爭就這種本能的表現。人類的歷史就是愛神和死神互相鬥爭的戲劇。而戰爭的根源就在於人們的無意識深處的死亡本能。

夢見受傷說明在夢者的潛意識中一直存在着對某事或人的擔心,其實是在提醒做夢者趕快採取行動,以消除心中的擔心。

死亡的象徵有很多,應根據夢境中具體的人物以及背景等作出相應的解釋。但都是象徵意義的死亡,而非真正的死亡。死亡還象徵了遺忘、消除、克服等,如夢見已分手幾年的戀人在夢中死去,說明這個人其實還一直活在夢者的心裏,這次死亡就象徵了遺忘,他/她已經死了,應該爲新感情讓位了。如果夢見死亡的是醜陋的、邪惡的、陳舊的等,這其實是好事,象徵了一種重生,一種心靈的脫胎換骨,預示自己將獲得更好。當然,有時候夢見親友的死亡也許就只是表示一種擔心與猜想而已。

夢見牙齒脫落除了預示生理上的變化外,也表示了內心的一些變化,如對自己外表和能力的擔心、失去男性氣質的憂慮等,還有兩種相反的感受,一是衰老的悲哀,因爲人老了就會掉牙。二是成長的喜悅,乳牙換新牙的過程就是在棄舊求新,是一種成長。

簡短的讀書心得7

1、人生那麼短,我們應該把時間用來自己想做的事上。儘管現實有很多無奈,我們可以學着做減法,當你不那麼貪心,不去跟別人比,你便可以集中自己的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2、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沒必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也沒必要那麼在乎名和利,內心的真實和坦然才更重要。“橫看成嶺側成峯”,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有人說不好,所以請戒掉討好型人格,多考慮事情本身,多考慮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就好。不要爲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也不要爲沒到來的將來擔憂,記住此時此地,做最好的自己。

3、人與人的活法是不一樣的,你得承認差異和差距。學會接納別人的不同,也坦然面對自己的不一樣。

4、偉大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些偉人身邊的人往往比常人付出的也多得多。在事業中,正是他的執着才讓他取得成功,但在生活中,往往表現得固執。所以,生活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挺好的,享受平凡人的幸福也不錯。

5、雖然我能理解,但是我還是不能原諒或贊成斯特里克蘭拋妻棄子去追求理想的做法。可能他的畫作能帶給人們很大的精神引領和享受,但是在他妻子毫無過錯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拋棄她們,這實在不是值得提倡的一種做法。

6、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也告訴了我應該儘量講真話,這樣纔不會陷入人云亦云的怪圈,做事沒那麼多瞻前顧後。

7、讀完之後心情有點沉重,爲裏面人物的命運,也爲殘酷的現實生活,不過,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還是要好好過下去。生命那麼短,永遠保持心中的美好,儘量做自己想做的事。

簡短的讀書心得8

在我的認知裏夢是人心裏狀態的一種反映,而這種心裏狀態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於潛意識的,恐怕這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從來沒有人把它與心理學進行掛鉤,都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一個夢而已,有什麼好研究的!”但對於科學領域而言《夢的解析》乃是一個具有重要性意義的發現!而我也對書中有關於1900年以前有關夢的研究也頗爲感興趣,不只是由於對於未知領域我充滿了好奇,還是費洛伊以他那獨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神祕的世界,簡言之費洛伊特就是那麼的神祕。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從心理學角度對夢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這些研究使夢與疾病的關係漸漸清晰與明確起來。他的思想極爲深刻,在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歷代文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思步步趨入,不斷地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這就是精神分析的內容極其豐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來,夢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關釋夢的技巧,他在治療“歇斯底里症”的過程中有了明晰的運用,所以,他說“夢的內容是在於願望的達成,其動機在於某種願望”。

按費洛伊德的意思來說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滿足了自我,緩和了衝動;又不至於喚起檢查機制的警覺,從而保護了睡眠。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夢就是願望的達成。因此能慾望只能採取象徵的、曲折隱晦的手法來求得自我的表現,簡單的來說這也屬於自我潛意識的一種表現。

說到對於此我也是相當贊同的,那夢裏的一幕幕似乎都還是前一秒才發生過。我是一個比較愛懷舊,同時也比較感性,在小學剛畢業的那段時間裏不知是太過於懷念過去小學與死黨在一起的時光,還是對一初中生活的一種乏味,每晚夢到的總是過去與同學在一起上課的場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夢滿足了我那些日子對於思念的滿足。

喜歡李宇春的我與由於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夢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緣故,結果還真夢到了,那之後的一段日子裏心情一直是相當的好,所以狀態一直都還是不錯的。

這就是我的一些願望,滿足了費洛伊德所說的“夢的內容是在於願望的達成,其動機在於某種願望”。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每天醒來都會記得很多夢,也會忘記更多的夢,但無論什麼樣的夢,在醒來以後都會發現在夢裏的經歷和場景其實都很假,或者是很荒誕,比如夢裏大多沒有顏色,有時死去的人也會在夢裏出現等等。但做夢的時候我們幾乎不太可能意識到這些不合理,更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偶爾可能我們自己會發現自己在夢中。醒來回憶夢境,會發現夢裏依然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有清醒纔會發現。

或許你還會不解,那就多讀讀《夢的解析》吧!

簡短的讀書心得9

人性的光輝分很多種,也不一定要體現在人的身上。暑假,在父母的陪伴下,我閱讀了《最後的獒王》和《蘇東坡傳》,使我深有所感。

我很喜歡看動物類型的小說。當我看到《最後的獒王》這本書的簡介的時候,就深深被吸引了,下定決心要買下它。終於,在我的苦苦央求下,媽媽點了頭。一回家,我便拉着媽媽,迫不及待的打開這本書。剛開始媽媽嫌這本書太幼稚,不願看。不過,在我的極力推薦和軟磨硬泡下,她終於還是勉強坐下了。

看了第一章,我便想接着看第二章,還時時幻想着接下來的故事情節。不過,小說情節發展總是令人出乎意料,跌宕起伏。我的心情也隨着情節的發展時好時壞。連媽媽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我則猶如一匹餓狼,貪婪地吃着書中的每一個字,並且一有空就看。因爲媽媽要工作,所以常常趕不上我的進度,我又不想重複看,便只好細細地給她講她漏下的內容。

書中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雪域神犬岡日森格。在當時的獒王虎頭雪獒的挑釁下,與它大打出手。剛開始,獒王佔了上風,岡日森格被打得傷痕累累,左肩膀上還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血不停的冒出來。可後來,岡日森格爲了保護自己的主人還有自己心愛的藏獒那日,他不顧一切衝上前去,爲保護自己所愛的,他打敗了英勇的獒王虎頭雪獒,可自己也奄奄一息。看到這兒,我的眼淚忍不住在眼眶裏打轉,媽媽也說:這隻藏獒對人類的忠誠,以及它的責任感,擔當與勇氣,是人類也遠遠不及的啊!

看完了最後一頁,結局很美好,岡日森格成爲了最後的獒王。合上書,我久久無法自拔。沉思了好久,我明白了好多: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還一定要有責任和擔當。我覺得我瞬間長大了。藏獒岡日森格身上不就閃爍着人性的光輝嗎?我和媽媽互相交流了閱讀心得,媽媽還說:即使是人,也不可能這麼完整的詮釋責任和擔當。你一定要好好向這隻藏獒學習啊!”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那只有着金黃色絨毛,英姿颯爽的神山獅子岡日森格的威武身軀又挺立在我眼前……

最終,爸爸在我們的影響下,也讀完了這本書。至於《蘇東坡傳》,詮釋的則是截然相反的一種人生態度。詼諧,幽默,樂觀向上。正如作家林語堂所說,這是一個樂天派寫另一個樂天派的故事。蘇東坡三次被貶,地方也越來越偏遠,那是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的結果。有一次竟然到了瘧疾肆行之地,可那又如何,他欣然面對,從沒有灰心絕望,自暴自棄過。我想,世上能如此樂觀豁達的人,除蘇東坡這一大文豪外,便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吧。爸爸看了也不禁感慨:現在人們雖然生活條件好,可卻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不知足,整日抱怨生活的不公。可若比起蘇東坡來,可就微不足道了。

岡日森格使我學會了責任,勇氣與擔當,閃爍着愛的光芒。而蘇東坡則教會了我幽默的生活態度和麪對困難一笑而過的勇氣。這個暑假,在父母的陪伴下,我受益匪淺,我們一起成長,徜徉在愛的書海中……

簡短的讀書心得10

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學家,他對於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就讓大多數人無法接受了。在《夢的解析》中,這一點也有體現。弗洛伊德認爲在人們心目中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對於“性”的這個禁區,人們既想闖入,又迫於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夢中釋放自己的願望,使自身得到滿足。基於這樣的理論,弗洛伊德在其對夢的解釋中,除了個別十分明顯的是對普通慾望的滿足(如飢渴、排泄等)的夢外,大多數夢在他的眼裏都與對性的渴望脫不了干係。這樣的說法不但難於被人接受而且過於絕對,並不能涵蓋所有夢的意義。

第三,弗洛伊德認爲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可以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於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裏,除了滿足願望的夢之外,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單純地受到白天未解決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爲人民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產生給出合理的解釋在弗洛伊德看來,縱使夢本身的含義並不單一,他也不能給出過於多的解釋,因爲這對於一個理論的誕生是不利的。對於精神分析學這個理論學問來說,弗洛伊德不能兼顧夢的含義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對於精神分析治療時,我們不應該以偏概全,忽視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後,弗洛伊德提出進行夢的解剖分析時必須對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瞭解才行。這一點,我們認爲是應該肯定的。也因爲這個原因,我們不應妄自對他人的夢加以揣析。要想正確地解夢,我們就必須對做夢者有一個長期的縱向瞭解,因而解析夢這個過程,也是十分費時費力的。

雖然《夢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從一個其他人從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學發展,我們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們就不能不關注這本《夢的解析》。

簡短的讀書心得11

很喜歡的一本書,讓我收益匪淺,

夢反應了人們的慾望,夢是人類最原始的本性。個人強烈推薦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好書。在閱讀之前,我本擔心會因爲專業晦澀的詞彙而沒辦法很好理解該書,但是作者弗洛伊德運用了大量夢例去解釋自己的觀點,讓我能夠比較容易去理解,特別是一些夢例更能讓我有熟悉之感,彷彿就是在解析我自己。在閱讀《夢的解析》之後,我也嘗試着運用書中的原理去

解釋自己的夢,驚人地發現原來夢是那麼有意思的東西,而我也從夢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自己。夢並不可怕,夢只是在真實反映我們人類白天百般試圖掩蓋的本性,可怕的人類自己的本性。勇敢面對夢、分析夢、解釋夢,讓自己認識真正的自己,才能瞭解自己人性中脆弱的一面,纔能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瞭解人性,也才能更好地同周圍的人打交道,使自己能夠與對方換位思考而不至於對這樣的社會過於失望和不理解。遺憾的是,書中尚有部分觀點我還沒有完全理解,希望能夠通過多幾次的閱讀和相關書籍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整本書,並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以幫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簡短的讀書心得12

再次翻開餘華的《活着》,一種莫名的感動再次涌上心頭。我不知道作者在寫時是懷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但我知道作爲一個讀者,在品味這篇敘說一代人歷程時的深切感受!

作者餘華這樣解釋“活着”: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簡短的讀書心得13

《孫子兵法》在《火攻篇》中道出了火攻與水攻的方法,介紹了各種要素。返回去看當年曹操火燒烏巢,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薛仁貴火燒兗州,朱元璋火燒陳友諒等無數經典火攻取勝戰役中,各指揮官們利用的要素,無不印證了孫子兵法火攻篇裏的方法。

簡短的讀書心得14

《愛的教育》一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一個每月故事——《愛國少年》。一個意大利少年用他的一個舉動——將錢扔回給侮辱他祖國的人,維護了祖國的尊嚴,也爲“愛國”這兩個閃亮的字眼作出了很好的詮釋!少年的一句“你們侮辱了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顯示出他內心堅定的信念。這位少年的故事使我頗爲震撼,也令我陷入了沉思……

我身爲一箇中華兒女,我有沒有盡到我愛國的職責?什麼是愛國?其實,“愛國”的含義很廣,愛國的範圍更廣。由古至今,涌現出許多愛國的中華兒女:劉胡蘭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堅持不出賣共產黨,最終鮮血橫飛,頭顱拋地,但她卻無怨無悔;抗戰時期,非但沒有專心抗日,然後是反而來“剿共”。國難當頭,張學良、楊虎城毅然起軍扣押了,逼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最終被迫同意,但兩位愛國將領缺爲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張學良被軟禁了99年,楊虎城則被殺害。但他們卻因此而流芳百世!這便是愛國。

如今,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然後廣東選手陳燮霞的女子48公斤級舉重爲中國贏得了首金!緊之後龐偉衝破困境射下了第二枚金牌!郭晶晶/吳敏霞天衣無縫的組合也爲中國摘下了女子雙人3米板決賽的桂冠……這是健兒們的愛國體現,他們不愧是中華兒女!

簡短的讀書心得15

那是一段渾塵的愛情。那苞邈的光,怎能溫暖兩顆“單純”的心?如果他們互相給予時間來解釋,至少她不會用一顆與怨悔的心去回憶曾經和他一路走來的美好;可如果他們彼此給予機會,爭取那麼微弱的顫抖的可能,又怎麼能留下發人深省的“兩極”的愛情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