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精品】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10篇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心得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10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最近,我讀了主任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書中收集了作者從教30多年對爲師、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隨筆,內容豐富,論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貫穿其中的,則是作者從生活中採擷教育智慧、在教育中追求人生的姿態,正是這種姿態形成了作者獨特的教育觀、教師觀、教學觀;舉例生動形象,比喻獨到精確,提出了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爲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教育思想。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中進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內涵,並啓迪我站在新的視角審視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如:“‘格律詩’教育與‘自由詩’教育”、“本地貨·家常菜·海鮮味”、“鮮花、乾花與塑料花”等等。其中《教師讀書的N個理由》《讀書的“二爲”“三式”》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思索着,對照着,感悟頗多。作者剖析了當前教師

讀書的現狀,闡述了教師讀書的N個理由,並指出爲教師讀書尋找理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教師的諷刺,因爲教師天生應該是讀書人。是啊,在信息量特別大的當今社會,在大力提倡教育走向生本的今天,書籍作爲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爲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是教育的責任。讀書是我們的職業使然,是我們的事業使然。作爲一名黨員教師,應該把讀書視爲生活中的平常事、必做事、份內事,不需要任何理由,不作爲任務安排,而應該自覺閱讀,持之以恆地閱讀,日積月累地閱讀,整本著作地閱讀,擠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讓閱讀成爲我們的習慣,使讀書成爲我們主動自覺的行動,使我們的心靈充滿書香。“教師不讀書,何以提升自己,立足於學校?教師不讀書,何以示己之範,要求學生去讀書?”

回顧歷史,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愛讀書的人;再看看周圍,那些明智的人也都是手不釋卷的。顯而易見,讀書能提高個人素養,能明心志,能沖走靈魂中的沙礫。讀好書有如品嚐美味食品,細細咀嚼精心細讀,細心品味,充分享受其味,充分吸收其養。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讀書就沒有教育。”朱永新教授認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其讀書史。”可見,書籍能浸染人的靈魂,書籍能陶冶人的情操,書籍能影響人的氣質。書籍是人的精神營養液。而學校是提供精神營養的地方。讀書不僅是學生的事,更是教師的專業,讀一些經典,與大家對話;讀一些人文,陶冶情操;讀一些學生喜歡的書籍,拉近師生距離;讀一點生活書籍,享受生活的多彩。讀書是自己成長的必需,讀書是精神成熟的必需,讀書是修養高潔的必需。“多讀點書,即使你不能成功,也可以在失敗的時候知道自己跌倒在哪裏。”教師不但要讀教學的書,要讀教科的書,要讀教輔的書,要讀專業的書,要讀教育的書,還要讀政治的書;要讀自然的書,要讀人文的書,還要讀科技的書;要讀有文字的書,要讀經典的書,還要讀生活的書。“每天讀書”並不難,貴在堅持。長此以往,也許成不了“大氣候”,但至少能成就“小氣候”——儒雅淵博的飽學之士!

作爲一名黨員,我們需要讀書,在書籍的海洋裏泛舟,品味生命的芳香;在精神的宇宙中徜徉,放飛教育的理想;在閱讀的體悟中提升理念,更新自己的思想。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我們肚子裏真的有文章,何愁好詞佳句不來呢?讀書,然後使其內化,也正是教師黨員所要做的。書只讀還遠遠不夠,讀書的同時還得“思考”,離開了深入的思考,所有的書都將是過眼雲煙,如空氣般觸摸不到,更談不到拿過來爲我所用了。與書爲伴,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充實!讓我們享受讀書的過程、讀書的價值、讀書的樂趣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利用暑假時間,粗粗瀏覽了一下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翻開書,纔讀了十幾頁,便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這是我教育迷途中的一座“航標”!

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讀書是人類靈魂的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的思考。”的確如此,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從事教師職業的可貴,我深深的認識到,唯有做好本職工作,纔是最踏實和安心的。

《給老師的建議》一書列舉了100個教育的事例,每個事例都很生動,更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有益於開闊教師的眼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書中的一百條建議,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或長或短,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從這本中還了解到,蘇霍姆林的教育思想異常豐富,能涉及的內容,範圍非常深廣。他說:“如果有人問我,在我的生活中什麼最重要,我將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對兒童的愛”。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礎,因爲,在他看來只有愛兒童,才能信任和了解做兒童,才能把心靈獻給他們,才能把教育工作納入兒童茁壯成長的軌跡。他說:“如果跟孩子沒有友誼,跟孩子思想上沒有同一性,這種教育如在黑暗中徘徊。他又指出:智慧只能用智慧去培養,善良的心只能用善良去培養,對祖國的忠誠只能用積極爲祖國服務的行爲去培養。”

今年我任教的是苗班,看着孩子們一張張稚嫩而又可愛的笑臉,心中有喜也有憂。喜的是迎來了這32個小天使,憂的是如何幫助他們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由於孩子的年齡小又是剛離開爸爸、媽媽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感情上較難適應。都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而且熱愛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孩子體會到老師的愛就更困難了。於是我們始終用“愛心、耐心、細心”真誠的對待每個幼兒。剛開始,孩子的情緒變化很大,哭的哭,鬧的鬧,我們每天早晨入園、傍晚離園時堅持以熱情的態度接待家長和孩子,面帶微笑用抱抱孩子的方法從家長手中接下孩子,讓孩子們和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感受老師對孩子的愛。陳鶴琴先生說:“一個滿面笑容的教師,大家都會喜歡。兒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態度和藹,開口常笑,使兒童感到溫暖,感到親切,他就會接近你。”孩子們是天真的,在我們的抱抱、摸摸、親親、輕撫、蹲下來同他們輕輕地交談、熱情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後,很多的孩子逐漸將依戀家人的感情轉移到對教師的依戀。在開學的這段時間裏,由於孩子們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對於午睡呈現出不同的態度。一部分孩子有午睡的習慣,而且知道午睡過後就是爸爸媽媽來接他們的了,於是只要老師說:“寶貝們,睡覺嘍!”他們就開開心心的睡了。可是還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午睡習慣,於是兩個小時的午睡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漫長、難熬的過程。於是在開始的幾天裏午睡室裏難免會傳出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看到這一情況,我忙說:“呀!那個小朋友在說話,把小嘴巴關起來,好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後,沒什麼反應,仍然各說各的,而且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我一急聲音就響了起來:“安靜!”這下不僅說話的孩子沒有停下來,而且還把原來睡着的幾個孩子給吵醒了。這可怎麼辦呢?

於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說悄悄話。沒想到效果很好。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說了聲悄悄話,他笑眯眯的閉上眼睛。我這一舉動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接連幾個,他們馬上靜下來,好奇的問我:“老師,你對他說什麼?”我裝出一副神神祕祕的樣子說:“你們想知道我說了什麼嗎,那麼誰先閉上眼睛,不和小朋友說話我就告訴他。”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後,趕忙把自己的小嘴巴和眼睛閉了起來。於是,我就一個一個的對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同樣的悄悄話——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眼睛,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美夢!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睡夢中,他們的小臉上洋溢着笑容。原來,讓幼兒安靜的睡覺是那麼的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你的愛,讓他們自覺的遵守你的規則。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機,尋找適宜的教學方法。而且現在的時代在變化,環境也在變,孩子更是在變,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只有讀懂孩子的心,瞭解孩子的需要,因勢利導,靈活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着孩子們情緒的穩定,和老師也建立了感情,我們把重點工作放在孩子的一日生活方面,苗班的孩子年齡小,各方面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照顧,吃、喝、拉、撒、睡都需要老師的幫助,瑣碎的工作也比其他班級來得多些。這就要求老師具備一種很強的責任感,也只有解決好這些難題,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爲此我們在這方面還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手把手的教給孩子穿、脫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帶孩子入廁、洗手,鼓勵孩子自己動手進餐。在這些看似簡單的環節中也要使幼兒感受到老師的愛,讓他們感受到充分的關注。孩子不願意吃飯是一大問題,剛入園時孩子們一到吃飯就開始哭着找媽媽。在常規的培養上,老師仔細觀察,堅持統一的原則和一貫要求的原則,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種較自覺的行爲。

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從以前的教學型向教研型轉變,社會對我們的教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需要搞課題研究、教師個人也要搞課題研究,如何實現成爲一個教研型的教師?讓學生喜歡我們的課堂。我們很忙,白天上班、晚上備課,還要照顧家裏的孩子,那麼我們教師的時間從那裏來,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爲我們指明瞭方向,答案是: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後;而沒有學業落後的現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實踐證明,如果閱讀對於學生成爲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這樣,教師就有可能跟某些兒童進行個別談話,但這種談話不是長時間的講解,而是加以指點和提些建議,告訴他們怎樣獨立地掌握知識,預防不及格和學業落後。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爲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爲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我認爲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高爲師,德高爲範”,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嚴厲和親切的威信,在道德行爲上以身作則。在教學方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認真負責,虛心請教,提高教學水平,做好備課上課。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是關鍵。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

只有將提高質量與實行改革緊緊捆在一起,通過改革來提升教學質量,纔是根本的出路。只要改革現在的課堂教學方式,把學生的才能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自覺、自主、自願地進行學習,體驗並享受學習的樂趣,下面淺談幾點我的心得體會:

一、明確目標,讓教學實踐不盲目

“千教萬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做超真人”。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幫學生認清自己,瞭解自己的現狀,瞭解通過努力可能能達到的目標。幫他們堅定信念,豎立一種捨我其誰的傲骨。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無小事,事事皆楷模”。在平時一直注意自己的言行,率先垂範,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學生。要做到親其師,首先,教師要有可親之處,也就是要爲人和藹可親,學風嚴謹,工作認真,並能成爲學生的好朋友。其次,要取信於學生,讓他們把不想說的話說給你聽,才能真正的瞭解學生,真正的成爲學生的朋友。教學時要把握總體目標。明確階段性目標。定準課時目標。只有明確以上三個層面的目標,實驗纔會做到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

二、整合課程資源,讓知識鮮活起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要活用教材資源、利用生活資源、捕捉課堂資源。課堂互動經常會生成各種各樣的資源。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還課堂於學生。教學時特別關注並捕捉一些有價值的資源加以利用。一個學習過程應分爲“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學生在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並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

三、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我選擇了做老師,所以我會爭取做個好老師。我現在需要的是學習加方法加勤奮。踏實幹,有藝術的幹。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走上三尺講臺,成爲人民教師,內心澎湃着用心把每一個孩子教好的雄心壯志。實踐後才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他們的頑劣、無理,甚至感覺到不可理喻、無能爲力。到底怎樣才能教好他們呢?怎樣才能把他們引上正路呢?他們有那麼複雜嗎?他們只是孩子啊!《聽聽孩子的心裏話》這本書,讓我對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認識,感受到:教育者跟受教育者之間應該平等交流。

確實,教師和家長本來就只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我們爲什麼非得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壓制逼迫孩子呢?作者說:“教育孩子不是駕馭孩子,所有的大智慧都是源於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要想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請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吧!”我們只有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引導他們;不然,就是粗暴、蠻橫地打壓、灌輸,根本不能令他們心服口服,相反,給了他們野蠻、攻擊的例子。

作者對她女兒的教育是寬容、平等的。她時常跟女兒進行平等的對話,在她的家裏,她的女兒像大人一樣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們的對話一點也不像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嚴肅正規。她的女兒可以很自由地闡述自己的心聲,尤其是不贊成的意見,孩子可以反駁父母的不是。有些話當時沒機會或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她還用書信跟女兒交流。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女兒開朗樂觀、積極向上還善良友愛,更重要的是有主見、獨立性強。

著名的哲學家盧梭說過: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擁護你說話的權利。作者提到,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說話的權利,但我們國家的孩子卻沒有好好地享受過這個權利。我們沒有把孩子作爲一個平等的主體,去聽聽他想要什麼、他爲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大人只會想“他只是一個孩子,懂什麼?”“他應該聽我們的安排,我們都是爲他好”等等之類的。我們從來都忽略了孩子陳述自己想法的權利,我們似乎忘記了孩子也是有想法的、孩子也可以有訴求的。當孩子被大人認爲做錯事情時,他們總是被批評、指責,當他們想解釋和辯解時,總是被這樣的話打斷:“你不要辯解了,這沒用”,“閉嘴”,“做錯了事情,你還有理!”……這樣的話在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時出口成章,我們好像當成理所當然的,作者說得好,即使罪犯還有申訴的權利呢?我們憑什麼這樣對孩子?他們就這樣被“槍斃”了?

因此,作爲有素質、受過教育的教師,我們更不能這麼粗暴地對待孩子,我們更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裏話。只有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我們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才能達到教育的終極目的;只有瞭解孩子的真心,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爲孩子好,把最好的給孩子,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教師平常就應該遵照這樣的教育理念,時時處處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再對症下藥、循循善誘。多一點理解,少一點野蠻;多一點交流,少一點謾罵;多一點平靜,少一點怒斥。

也許學生表面上犯了彌天大錯,我們也不能不分青紅皁白就給學生“判死刑”,我們應該冷靜下來,平心靜氣地跟學生聊聊,讓他說出真心的想法。就算他的真心是罪大惡極的,起碼我們老師沒有冤枉他,我們瞭解了他的內心,接下來纔能有針對性地想辦法教育感化。不管對小孩子還是大孩子,我們都要給他們申訴的機會,正如作者所說“表達自己的內心對一個孩子來說極其重要,這是促使孩子社會化別的重要途徑,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證,也是他們自我完善的需要”,孩子做錯事情,我們給他們陳述的機會,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才發現有時候孩子不是無緣無故犯錯的,其實他們有時候只是好心辦壞事。可見,瞭解孩子的真心是多麼重要!

《聽聽孩子的心裏話》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將平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跟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瞭解孩子的真心後再引導、幫助他成長進步,絕不做專制、粗暴的打壓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纔可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爲一名名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啓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爲榜樣,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爲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爲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爲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爲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爲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爲教師時,爲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了。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爲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小學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爲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爲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啓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爲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爲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1、科學化語言:主要體現在語言準確與規範,清晰、準確、嚴密、精練,言簡意賅,不拖泥帶水,不重複羅嗦,說話要合乎事理,教學語言要符合思維規律,並能夠體現出學科自身的內在聯繫。

2、情感化語言:主要體現爲創造愉悅、和諧的教學氣氛,既令人發笑,又促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倦,創設濃郁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藝術化語言:主要體現在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深刻,富有哲理,講解敘述要形象,儘量使用各種方法讓語言形象化,描物狀人有聲有色。

4、平民化語言:主要體現在用平易中和、親切直白的語言,將同學們認爲的政治課的“大道理”與中學生聯繫起來,使“大道理”貼近學生,使學生易接受和理解。

總之,讀了《給教師的100個建議》這本書,我覺得條條有感想和深思,處處受教育和啓迪,使我懂得了更多的教育藝術,以後還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更好地爲教育教學服務。爲實現做一名有魅力的思想品德教師而努力學習!

捫心想想,自己已經有多長時間不再研讀教育類書籍了,已經有多長時間不再寫隨筆、寫心得了,任由時間湮沒了自己的教育夢想,一任碌碌無爲、飽食終日。

今天再次品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深深地感到: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素養。有句話說得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還記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曾經善意地提醒青年人:“趁年輕力壯去探索知識吧,你將彌補由於年老而帶來的虧損。讀書帶來的知識乃是老年的精神養料。年輕時應該努力,這樣老時纔不至於空虛。”不由自主地開始嘆老,不由自主地開始回憶,今天的自己,面對這樣的名言,真的是面紅耳赤,羞愧無語。

有道是“人之初生,不食則死;人之幼稚,不學則愚。食以養其生,充之使長;學以養其良,充之至於聖人聖賢。”只有善於學習、只有善於反思、只有善於總結,才能使自己用一顆明淨、清晰的心來面世,用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的心態來走人生、走好人生,使自己的教育人生更有價值。

還記得曾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徒弟去問他師傅:“一碗米值多少錢?”師傅說:“一碗米,這太難說了,看在誰的手裏。要是在一個家庭主婦手裏,她往米里加點水,蒸一蒸,半個鐘頭一碗米飯出來了,就是一塊錢的價值;要是在有點腦子的小商人手裏,他把米好好泡一泡,發一發,分成四五堆,用糉葉包成糉子,就是四五塊錢的價值;要是到一個更有頭腦的大商人手裏,把它適當地發酵、加溫,很用心地釀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塊錢的價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錢,因人而異。”師傅的話不無禪機,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又何嘗不是那碗米?

誰能說清一碗米值多少錢呢?付出多少與人生價值的大小是成正比例的。我們加工的時間越短,費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來的形態,它的價值就越低。那作爲一名教師,是僅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飯”,還是耐着性子把自己釀成一瓶“酒”呢?“酒”離“米”的形態是最遠的,釀造的時間是最長的,中間失敗的元素是最多的,但一旦釀成了“酒”,其價值肯定比一碗“米飯”的價值高出許多。

學習的過程就是釀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就是收穫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就是自我提高和提升的過程。

謝謝這次大規模的讀書活動,想要成爲一名“誨人不倦”的反思型教師,要想學術有專攻,那就要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只有充分掌握所授學科的專業知識,掌握了嶄新的教育技巧,才能在三尺講臺上揮灑自如,書山有路勤爲盡,學海無涯苦作舟,今天的我們也許應該思考和選擇怎樣“求創新”、“巧作舟”。教育是不斷革新和進步的,孩子的命運就掌握着我們的手裏。今天的教師也許不能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應該是引導學生主動發揮質疑求異精神的組織者;不應該再充當教學大綱“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要不斷推陳出新,運用新知識,不斷思考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創新的時代賦予了創新的機遇,創新的事業提供了創新的舞臺。理想中的新教育,究竟可以達到什麼樣的高度,理論無法言說,至少是不能精準言說。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啊,一旦潛能被激發,誰能料想究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這需要我們,需要一批批優秀的老師抱定決心,踏實走着,穿過歲月,期待花開。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寒假期間學校佈置了一份作業讓每位教師看一本書,並寫下讀書體會。對於我來說現在難得會捧起一本書來看,也許是因爲在這個現實的生活環境讓人變的越來越浮躁,靜下心來看一本書往往變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假期正好久別的女兒回到了身邊,於是想到了看一本對兒童教學的書,能吸取一些教育經驗的同時也能完成了任務。於是在網上搜索,看到一本叫《卡爾威特的教育》推薦的人比較多,所以找來這本書,以下就是一些讀這本書的體會。

書中講述的是老卡爾.威特—位鄉村牧師,他把出生時別人認爲低能的孩子教育爲天才的教育過程。這位鄉村牧師與別人有着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小卡爾出生時是個被認爲有些癡呆的嬰兒,但他八九歲就能自由運用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6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任命爲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表了《但丁》一書,併成爲研究但丁的權威。他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並不是由於他的天賦有多高,而是全賴於他父親的教育方法,他的父親把小卡爾長到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這本書,這本書中記載了卡爾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教學的心得和獨闢蹊徑的教育方法。卡爾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這本書在問世了三個世紀後,依然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借鑑。

我自己也正嘗試按照老卡爾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兒,雖然現在還沒有真正體會到書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內容確實講得十分有理。

書中的第九章《什麼樣的教育才不會損害孩子》讓我感觸最深,一直以來怎樣教育孩子和教育學生,讓我很困惑。我們固然很愛我們的學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爲愛就放縱他們,也不能以嚴格爲藉口就過於苛刻的對待他們,這個度很難把握。書中的這個章節寫了老卡爾在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爾的嚴格完全取決於道理。他說:"縱容只會使一個很好的孩子變成一塊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將兒子在花園舞劍時不小心將一束花砍倒後如何處理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導的過程在書中寫得詳詳細細。老卡爾的做法讓每一位讀者欽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師把對孩子的嚴格教育理解爲專制,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變成暴君,把孩子變成唯命是從的懦夫。他們以爲孩子不聽話就應該以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這種做法的後果不但不能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反而使孩子對父母、老師甚至對於所有人產生怨恨,使性格與人格產生扭曲。

邊讀這本書邊對照自己教育學生的過程和方法,感受頗深。夏曦尊說:教育不是沒有感情,沒有愛的教育,就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不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

沒有教育。我覺得教育學生,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應給像老卡爾教育孩子那樣,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給孩子最博大的愛,用智慧和知識以及正確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第九章中描述的老卡爾並不是一味的嚴厲,讓我感受更多的是"嚴而不厲,愛而不溺"的教育方法,而嚴與愛不同尺度的把握。在假期帶女兒的這段時間裏自己就有這樣的感受。

剛把女兒從丈母孃家接回來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讓我感到責任很重大重,女兒跟自己已經快3年沒有生活在一起了,很多時候在想自己虧欠女兒的太多了。長輩的教育跟父母的教育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擔心女兒現在是不是已經有了很多壞習慣。因此在開始的幾天自己都非常嚴格的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要求女兒的行爲,幾天以後我感覺到女兒都不敢正眼面對自己,跟我講話的時候都不敢用眼睛看我。而接下來正遇上春節的幾天我就妥協了,什麼事情都放任着她,結果所有的問題又開始暴露起來了,變的嬌氣任性一不開心就嚎啕大哭,大人們都要圍着她轉由着她就開心了。在春節過後我開始嘗試自己獨立跟女兒相處,跟老婆商量要漸漸的培養她自己的獨立性,她自己能完成的事都要她自己獨立完成,該嚴厲的時候就嚴厲,該表揚的時候表揚,漸漸的感覺在很多時候她自己也願意接受這一切,也變得更加懂事了。

當我讀完《卡爾威特的教育》時,對怎樣從愛出發去教育孩子,就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孩子是不同的,只要身爲教師的我們用心去感受,並付出真心地關心和愛護,用自身去影響他們,這纔是教育和愛的本質所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