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精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十篇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十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假如》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23課。這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西西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心靈的共鳴,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依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分兩課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初步瞭解課文,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把握詩歌內容,昇華情感。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3)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願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有些課文應要求學生誦讀。所以,本節課我確立了“以讀爲主”的思想,採用朗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口唸成誦,感受着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動人的圖景,感悟詩中蘊涵的思想情感。

這首詩前三節的結構相同,這就爲學法指導法提供了依據。因此,我將重點導讀第一節詩,指導學生感悟學法,然後引導學生遷移學法,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自主、合作學習,彙報學習成果,以此來訓練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主要採用朗讀法、學法指導法的同時,我將輔以情景教學法、談話法等,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說教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神筆”。

四、說教學過程

爲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複習舊知、引入新課――感悟課文、感情朗讀――昇華情感、發展語言――課外延展、佈置作業”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提問: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什麼?在學生逐段概括時,我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學生概括的內容板示於黑板

[這樣安排,旨在讓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爲下面理解詩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感悟課文,感情朗讀

1、導讀第一節詩

(1)動動腦,理解詩意

①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畫爲什麼畫紅紅的太陽?

②創設情境,深入感悟。

a、課件出示小樹圖,教師感情敘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颳着,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

b、學生扮演小樹,進行師生對話,師:“小樹小樹,你爲什麼縮着身子?”“小樹小樹,你爲什麼輕輕嘆息?”“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學生在教師動情的敘述中,在師生對話中不知不覺地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是爲了讓小樹成長,從而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2)動動口,讀出感情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件出示第一節詩)

②學生個人賽讀,互相評價。

我會問學生:“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個字、詞不正確?他哪裏讀得好,哪裏有點欠缺,你想怎麼讀?”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同時用鼓勵性語言激發學生參與賽讀。

[這樣引導學生賽讀、相互進行評價,旨在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③教師點撥:讀課文時,要想着詩中描繪的畫面讀,還可以加上表情、動作讀。

④教師範讀第一小節。

[教師的範讀是對低年級學生最直觀的朗讀指導,也是最有效的指導手段。]

⑤小結本節詩的學習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節詩

(1)學法遷移,自讀自悟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①動動腦:小作者爲什麼畫穀粒和雙腿?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②動動口:讀出感情。

[學生在第一段學習中,已基本感悟學習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學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讓學生將方法遷移,去自讀自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而且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

(2)小組交流,展示自學成果

①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板書)

如果學生說到“小作者是個怎樣的人”時,我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願歸結到“善良”兩個字,學生可能會說:“天真、聰明、可愛……”我都會加以讚揚。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真切而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師都應加以珍視。]

②小組展示朗讀第二、三小節,並互相評價。

3、指導朗讀,背誦喜歡的段落

(1)教師範讀詩歌的最後一節:“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指導學生放慢語速以讀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間。

(2)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3)學生比賽展示背誦效果。

[從導讀第一節詩到自學第二、三節詩,再到整體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環環緊扣,把功夫紮紮實實地落實在讀上。]

(三)昇華情感,發展語言

1、課件出示全詩,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第四小節結尾處的標點與前三小節有什麼不同?第四小節爲什麼要用省略號?

學生可能會告訴我:因爲小作者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願望還沒畫完。那麼,我會引導學生說:“你知道作者還有什麼願望沒說出來嗎?你能幫助小作者把他沒畫完的願望畫出來嗎?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爲誰畫什麼呢?”

2、課件展示有關環境污染、貧困兒童、失學兒童的困惑等等圖片,幫助學生拓寬想象思路。

[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共鳴,有一種表達的願望在涌動。於是我抓住時機,以第四小節結尾處的省略號爲切入口,讓學生暢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發揮想象,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願望,同時也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課外延展,佈置作業

實踐性作業:

1、按“我要給……”的句式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

[這種作業設計,使學生帶着美好的願望,帶着自己獨特的讀書體驗走出課堂,走向寬闊的心靈牧場。]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冊語文書共分八組編排,其中第四組的專題是培養學生的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畫風》是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充滿豐富想象力的文章,講的是陳丹、趙小藝、宋濤用不同景物描繪風的故事。這是一篇創新教育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發學生養成觀察生活、開動腦筋、合作創新的作用。

爲此,依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重難點: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形成一定的認知水平,會初步形成問題,並運用查字典及交流討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着,還確實存在着——對於這種抽象概念,他們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通過多次讀文,讓他們感知風的特點,從而理解風並能用多種方法表現風。

三、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本節課根據“主體參與,主動求知”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採用了以情景教學法,講讀法、自學輔導法、交流討論法爲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使整節課呈現了民主和諧的氣氛。

2、教學手段:

我運用了多媒體、生字卡片、圖片。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具體的教學流程。

1、激趣啓思導入新課

二年級學生對風這種抽象概念,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課伊始,我由謎語導入:看不見,摸不着;樹兒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隨機板書謎底:風。爲了讓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實際有密切的聯繫,我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風都有哪幾種,然後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他們唱有關風的歌、背有關風的詩、聽一聽風聲(課件)以此感受風的特點。這時,我將總結:風能唱、能背、能聽、能說,風能畫嗎?隨機板書畫,以此引出新課:畫風。這樣既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又很好地理解風這一抽象事物。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入新課後,爲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用課件出示原文三個小朋友插圖,讓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並與他們交朋友。通過看拼音、去掉拼音認識6個生字,其中“宋、趙、陳”可結合學生姓名識記,繼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其它生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記,注意學習多音字“杆、”。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爲此,我創設多種方式,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鞏固,如:在詞語中復現,在課文中復現。本課的“藝”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順承識字教學,課件出示都是上下結構的“藝、絲”兩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兩字的異同和寫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注重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板書範寫“藝、絲”時,重點指導“橫折彎構”和“撇折撇折”的寫法。隨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另外兩個上下結構的“顯、忽”。在學生練寫時,要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不多,要注意總結寫字的規律,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所以本節課只安排學生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讀文探究深層感悟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學完生字之後,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讀”來展開,以不同形式的6次讀文層層推進,讓學生逐步體會文中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指名讀文,感知全文內容;

(4)帶着“他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問題默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創意;

(5)圖文結合,賞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段落;

(6)分角色展示讀文。這個環節,先是小組內練讀、展示讀,最後全班展示讀。在練習分角色朗讀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讀出文中孩子畫風的“聰明勁”,引導學生在小組裏互相揣摩時,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培養。此時,我也注重了啓發性的示範朗讀。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薰陶情感。

4、拓展應用設計作業

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提出“你喜歡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嗎?爲什麼?”整合文本,深化主題。在得到學生肯定答覆後,我會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畫風的方法嗎?”由小組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這時,我會播放動聽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鬆、聯想的學習空間。在佈置作業時,設計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現風。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我沒有設置統一表現風的方式,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我說的《學棋》是義務教育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拜圍棋能手秋爲師學藝後不同的結局,告訴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課文所講的故事生動形象脈絡分明,語言淺顯易讀易誦,對於“走了神兒”的學生的脫軌思緒寫得更爲生動與詳細,一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對學生進行朗讀和情感薰陶的好教材。

學生對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比較熟悉,甚至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對於這個形象生動的故事一定會感興趣,但蘊涵在文本中的道理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感知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擬定了以下三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瞭解圍棋的有關知識,理解“專心致志”、“走了神兒”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專心致志和聽從勸告是成功的條件。

其中目標1、2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課文第二自然段爲重點段;而目標3則是教學難點,必須抓住關鍵詞句來剖析出兩個學生不同結局的原因,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道理、獲得教育。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將安排“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指導書寫”三個環節讓學生疏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先通過聽故事來揭示課題,介紹有關圍棋的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接着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在初讀檢查時引領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我着重對“能”和“另”進行正音;同時相機出示生詞,結合具體的語境或聯繫生活經驗理解“棋藝、棋盤、能手、專心致志”等詞語意思;而文中的長句“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設射下來該多好哇!”學生在朗讀起來有一定難度,我將帶領學生朗讀。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美美地讀讀,通過這種選擇性閱讀,再次加深對課文的瞭解。最後,我將預留七八分鐘的時間學習“棋、圍、能、專、致、另”六個生字,在學生自主識記交流的基礎上,重點提示“專”的筆順,先看書上的筆順表,再通過老師的範寫、學生的描仿,正確規範地書寫。最後,讓學生當堂練字,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詳細介紹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本課時將通過“創設情境,複習導入”“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研讀探因,提高認識”“學習生字,拓展深化”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同時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先出示詞語“圍棋 能手 遠近聞名”“棋藝 布子專心致志”“天鵝 動作 拉弓射箭”,指名逐行認讀。

再讓學生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並提出自己的疑問,一方面喚起學生對課文的回憶,另一方面教師以學定教,確定自己的教學重難點。然後進入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環節

二.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引讀第一自然段後,讓學生介紹秋是一個什麼人,從哪裏看出他是圍棋“能手”。接着乘熱打鐵,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兩個學生中的一個,你爲什麼跟秋學藝?有了秋這位老師,你覺得以後會怎樣?這樣讓他們自由展現,表明自己的情感、態度,

再指名讀一讀第三自然段,以讀代答,說說名師手下兩個徒弟的不同結局。教師適時板書:出色長進不大這樣造成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以及強烈對比,引起學生的思索,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慾望。讓學生帶着疑問一起

三.研讀探因,提高認識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話來說一說這兩個學生是怎樣學下棋的?教師小結時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專心致志、走了神兒、不聽勸告。讓學生初步感知兩個學生一個出色、另一個長進不大原因。

隨後要求默讀這一自然段,找出分別寫兩個學生學棋的句子,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與同桌說一說:從哪兒看出第一個學生的專心致志,另一個學生的走神兒又表現在哪裏;全班交流時分三塊進行:

第一塊,理解“專心致志”之深。課文中並沒有他專心致志的具體表現,在指導讀了文中的有關句子後,進行情景想象:在他學棋時會出現什麼意外事情,都沒能影響他學棋;隨後進行一個句式訓練:哪怕小鳥在耳邊鳴叫,也 。

哪怕身體冷得直髮抖,也 。

哪怕 ,也 。

通過這個先扶後放的句式訓練,讓學生將“專心致志”具體化,並能引入學生的生活經驗之活水,又反過來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爲,併爲下面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第二塊,理解“走神兒”之弊:另一個學生的三心二意文中有詳細生動的描述,讓學生

抓住關鍵詞句“好像看到、他想、想着想着……” 特別是“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射下來該有多好哇!”一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他走神之遠、舉動之可笑;

課文對他三心二意的表現只是舉了一個例子,可以讓學生聯繫實際設想更多種情況,從而明白他的三心二意可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常的。

第三塊,理解“不聽勸告”之害。教師引述“那個學生這樣經常,老師看見了怎樣呢?”在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讓學生充當他的老師秋,根據不同情況對他進行勸告,同桌對話練習後進行全班交流。通過這個對話練習,讓學生從正反兩面來思考,能夠內化文中語言,並加入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對話的活動中,以文本爲載體,讓學生對專心致志學習之利和學習走神兒之弊有更深刻的認識。

接下來再次引讀第三自然段,創設情境想象:那個棋藝長進不大的學生看見師兄成了出色的棋手,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想一想,他會想些什麼呢?讓學生暢所欲言,或表達自己的後悔之意,或想以此提醒別人不要重蹈覆轍,或提出自己今後的打算,等等。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明白不僅要有悔恨之心,更要有悔恨的行動,以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對有創意的想法更要讚賞,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

隨後讓學生認真齊讀課文,說說懂得了什麼道理。最後進行第四個環節的教學

四.學習生字,拓展深化

先學習剩餘的三個生字“弓、專、鵝”,先充分利用課本資源讓學生自學筆順表,認識新偏旁——鳥字旁,通過描紅加深認識;指導書寫時要求將前兩個獨體字寫得舒展,將“鵝”字寫緊湊,讓學生當堂練字,教師巡視指導。再佈置選擇性作業,要求學生選擇一個作業認真完成:(1)讀一個關於專心致志學習的故事;

(2)收集幾個和認真學習有關的成語

(3)找一個身邊認真學習的同學做榜樣,與他比賽。

這樣將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再次受到教育,深化認識。

學 棋

這一板書,抓住課文重點、難點,將兩種學習態度和兩種不同結局形成的鮮明對比,清楚展現在學生面前,不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內涵,而且能收到強烈的視覺效果,力求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泉水》是魯教版第四冊第二單元的開篇之作。這篇課文文質兼美,就像一股清泉,潺潺流淌,灑下一路愛心。根據文本特點,學生年齡特點以及課標要求,我擬定本課學習目標:

l知識目標: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書寫“泉、股、鵑”等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情感目標: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

目標1、2是重點,目標3是難點。

二、教法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基於這樣的理念,我採用了“朗讀感悟法”“啓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等教學方法。

三、學法:

從一年級我們班就進行了夥伴同構學習法的實驗,目前我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因此本課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爲四個模塊。

(一、在情境創設中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開課就播放泉水的圖片。觀看着多姿多彩的圖畫,傾聽着優美動聽的音樂,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在觀察評價中共享寫字情趣

識字環節中,讓學生先自學,然後夥伴互助互學,學習夥伴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由老師幫助解決。這樣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體現了以學定教的理念。

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我是運用了兩個遊戲:第一個遊戲是把和詞語有關的音樂或者圖片獎勵給學生,目的是爲了讓學生理解詞語。第二個遊戲是玩捉迷藏。兩個小小的遊戲都實現了玩中學。

爲了遵循“低年級的一堂課要滲透識字寫字教學”理念,我還進行了寫字指導,重點放在總結“月”字的變化規律: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三、在潛心品讀中豐富語言積累

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我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閱讀實踐。

我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鬆的氛圍;讓學生讀一讀,評一評,學生在人文的課堂中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成功的樂趣;指導背誦,教背誦方法,讓學生豐富了語言和方法的積累;引導學生去尋找發現段落間的異同,領悟文章的寫作思路。

(四、在讀寫遷移中享受創作美好

根據課標要求,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能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所以我設計了有梯度有層次的說話、寫話練習。仿寫的練習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給學生打開了一個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重視實效性,我板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體現寫字指導,第二部分是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品賞詞語。

六、說教學評價

新課程理念指出: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本節課我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會自我評價、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既關注了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

總之,本課我立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但由於水平有限,我的課有許多不足之處,真誠地請求大家給予幫助和批評。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爲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穫。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導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高潮,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爲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爲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讚美的情感。 簡單,明白爲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記住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課本第四冊的第22課《猴子種果樹》。

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的童話故事。寫一隻猴子因爲沒有耐心,也沒有主見,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表演,從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和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三維目標體系的理念,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列在首位的是以文悟情的情感價值目標。讓孩子在反覆誦讀表演中懂得做事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

2、其次是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賞詞讀句、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邊讀邊想,體悟處事的方法;並培養學生探究學習、互動學習的能力。

3、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課文中要求掌握9個一類字,2個二類字,這個智能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三、設計特色

以讀爲主,培養語感

滲透學法,自主探究

四、教學設計

我打算先識字後學文,分3課時完成。下面我具體說說第二課時學文的教學設計。這個過程,我安排了四大板塊。

(一)複習導入,激發興趣

課始,我先出示頑皮可愛的小猴子的圖片,談話激趣:小朋友,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認識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一起跟它打個招呼吧!接着我問:你知道這隻猴子種了哪些樹?結果怎樣?這時學生的思維已經打開,也已進入課文情境,於是,我因勢利導:猴子怎麼會什麼樹也沒種成呢?讓我們到課文中找答案。

低年級的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於是我以小猴子的圖片導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興趣,接着提出問題既是對上節課的複習,又讓他們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自主合作,讀中感悟。

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結構相同,語言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沒有多少深奧難解的句子,因此,我在教法上採用由扶到放,從中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體現自主讀文,合作學習。

1、指導學好第一節,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爲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我首先創設情境: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猴子種下了一棵梨樹苗,接着讓學生看多媒體動畫演示小猴子給梨樹澆水施肥的情景,啓發想象:猴子當時會想些什麼?然後告訴他們梨樹的生長是不需要天天澆水施肥的,從而體會到猴子這樣做是因爲它非常心急地想吃到梨子。然後指導學生讀出猴子的心急:是啊!這隻猴子剛剛種下梨樹苗,就急着想吃梨子,多心急呀!怎樣才能把猴子的心“急”讀出來呢?大家試試看!

這一環節的設計藉助多媒體的生動場景演示,模擬展示猴子種樹的過程。充滿童趣的動畫,能激發孩子的濃厚的學習興趣,爲主動學習、輕鬆學習奠定基礎。這裏的朗讀指導,旨在讓學生體會猴子想吃果子的急切心情。簡潔而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順其自然的朗讀,準確到位的互動,入情入境的想象說話,爲學生理解課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由扶到放學習第2—8小節,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這裏我根據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後放,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讓學生默讀第2—8小節,想想說說猴子三次種果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整體感知這部分的相似結構。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爲主。這兩小節是寫猴子聽了烏鴉的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結構與第四、五節、第六、七節相似,只要指導他們會學了這兩節,就爲自主學好下文打好基礎。因此,在教學這兩節時,我讓學生先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把寫猴子的做法和這樣做的原因的句子畫出來,再想想句子的意思,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農諺、梨五杏四的意思,接着重點指導好朗讀:烏鴉對猴子說話:“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梨樹呢?”要讀的急;你有這個耐心嗎?讀出對猴子的耐心表示懷疑,還要讀出烏鴉的語言個性。最後上來表演交流。教師做適當地提示與指導。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節,以放爲主。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了前兩節,已經對相似結構的四、五,六、七節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這幾節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接着引導他們按照前面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然後交流表演。在交流過程中,我重點進行朗讀指導:啓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書,可採用圖文對照導讀、個性體驗品讀、同桌感悟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由於這部分出現了三種動物,且他們之間進行了較多的對話,緊扣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地去模仿各個動物的言語,通過他們的讀去體會各個動物的心理,喜鵲和杜鵑的話“你能等得及嗎?”“你不着急嗎?”要讀出對猴子耐心的懷疑,另外還要讀出它們不同的語言個性,讀喜鵲的話聲音要清脆悅耳;讀杜鵑的話聲音要響亮婉轉一些。而猴子所對應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還是等不及”則要讀出猴子急於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心態。

3、學習第九自然段,感悟寓意

第九自然段是最後一段,我讓學生聯繫前面的課文思考,設疑:故事中的這隻猴子一想吃水果,可是到頭來,什麼樹也沒有種成。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引導學生在交流、相互的.啓發中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再用多媒體展示樹葉枯萎和猴子無精打采的動畫,讓學生說說此時想對這隻垂頭喪氣的小猴想說些什麼。

這時的猴子形象與上課伊始剛種梨樹時猴子的神采飛揚形成鮮明對比,便於學生更深刻和真實地揣摩猴子此刻的心情,於是,學生會有感而發對猴子想說的話。這樣創設特定的情景,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既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增強了學習興趣,對寓意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三)、引導續編,深化情感。

這一環節,我準備創設這樣的情境:又是一年的春季到了,大家想像一下,這隻猴子聽了小朋友們的話後,會怎麼做呢?

意在通過續編故事,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了學生的持續發展。

(四)、實踐拓展,內化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讓學生讀一讀一些做事有耐心的一些諺語和成語,例如“欲速則不達”,還有德國的“一鍬挖不成水井,一天蓋不成羅馬城”;阿拉伯的“參天大樹從種子開始”等等;第二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學其它童話,促使能力遷移。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蝸牛的獎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四冊第七課的內容。本課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盃以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語言淺顯,但描寫傳神精妙,故事性強,充滿童趣,適合兒童閱讀。教材圖文並茂,兩幅插圖中蝸牛的樣子和神情形成鮮明的對比,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於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根據課文的容量,我確定本課的教學時間3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爲初讀感知階段,落實識字教學目標,大體感知課文大意,疏通閱讀障礙,激發閱讀期待,爲第二課時的深入探究做好知識和情感的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本課是該冊教材第二組課文的第三篇。本組課文爲教材的“哲理篇”,意在讓學生讀中領悟一些人生哲理。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第一課時的實際學習狀態,我確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這一教學目標融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於一體。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內涵的方法,又是學生語文學習應該達到的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既是學習本課的顯性知識目標,又是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的要求。

同樣,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本課的價值資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畢竟二年級學生,雖然通過前兩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領悟了發現文本背後蘊意的方法,但他們的整體語文素養決定了他們可能更多地關注於課文的形象,課文的情節,而忽視文本的內涵,忽視形象的寓意。因此,這一點也是學習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因此,本課教學教師力圖實現“平等中的首席”的課堂角色,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討論文本,感情朗讀,領悟寓意。

四、說教學程序

(一)、直接導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蝸牛的獎盃》,書空課題,齊讀課題。注意生字“獎”,讀課題不要拖長音。直接明瞭。

(二)檢查字詞:檢測上節課學習的如何,與第一課時形成銜接。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蝸牛飛翔的快樂。

探究以前的蝸牛的樣子,學生的閱讀期待形成以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朗讀、看圖和感情朗讀中,體會蝸牛自由飛翔的快樂,配合課文思路,爲後續閱讀建立線索,爲感知寓意埋下伏筆。

(四)通過現在蝸牛與過去蝸牛的對比,讓學生產生疑問:蝸牛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感知寓意。

1、學習第二自然段: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學習“蝸牛參加飛行比賽獲得冠軍”部分。通過展現課件:飛行比賽場景,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咀嚼,體會蝸牛的心情,既是學習方法的滲透,也是理解課文的必須。

2、學習第三自然段(重點段):感知了蝸牛自由飛翔和奪冠的快樂,它是怎樣做的呢?圍繞重點句子:“它成天把獎盃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盃裏,生怕被別人偷了去。”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感受蝸牛得意洋洋後的行爲,爲討論它的炫耀奠定基礎。揹着獎盃,蝸牛還能飛得起來嗎?爲什麼?使學生在咀嚼語言的過程中,形成文本的立體感知,蝸牛因驕傲而固步自封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整段,讀出蝸牛的得意洋洋和揹着獎盃沉重的語氣。語感的培養和情感的滲透融爲一體,課堂教學的容量也因此顯得豐滿。

3、學習第四自然段:基於豐滿的文本形象,再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蝸牛最終變成了什麼樣?爲什麼會這樣?原因顯而易見,文本的寓意也呼之欲出。

(四)、拓展說話,加深感悟

通過全文的探究、討論和朗讀,學生的情感之弓已弦滿欲斷,此時鼓勵學生:“你想對蝸牛說些什麼?”在說話練習和交流中,使學生的認知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結合低年級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現狀,以讀爲主線,以建構形象爲渠道,以價值批判爲手段,努力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努力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16課,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爲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二、說教與學的方法

教法:情境創設法,演示實驗法,圖文結合法,扶放相結法

學法:自學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二年級是閱讀訓練的起始階段,按照大綱要求、《小學語文學習標準》要求,本年段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訓練重點是:1.進行詞和句的學習和訓練;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3.加強朗讀指導和訓練;4.抓讀書方法的學習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基於這個要求,我走進了《風娃娃》一文的教學探索。

《風娃娃》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與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貼近,使他們藉此來明辨美醜,懂得什麼事該做,應該怎樣做。因爲它是一篇哲理性很強的課文。這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學習和理解上會有一定的難度。那麼怎麼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又很好的落實新課標的要求?怎麼在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的同時,又紮紮實實的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呢?於是我把目標定位爲以讀爲主,緊扣詞句,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下面我分三個層面來談談:

1、以讀爲主,讓朗讀成爲學生學習和探究課文的重要手段,並在讀中積累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朗讀技巧。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這節課我以讀爲主,以讀定教,通過學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讀,從而體會文章所蘊涵的道理。在設計每個環節時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爲教學活動的中心,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我還採用多種手段讓學生感受閱讀的興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讀書,能主動地讀書。比如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讀、分男女生讀,小組合作讀等等,讓學生讀得有目的、有內容、有體驗。

2、緊扣詞語,讓詞句訓練成爲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並積累多種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方法。本節課上,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理解“斷斷續續”,我重在指導學生聯繫句子和生活理解它的意思。理解“深深地”、“使勁”,我重在指導學生做動作來理解;理解“飛快”,我重在指導學生體會標點來理解,理解“喝足、高興極了”,我重在指導學生在比較句子中理解,理解“感謝”和“責備”,我又創設情境讓學生說話理解。在理解水奔跑着這個擬人句時,我讓學生聽聲音來理解。就這樣,我多角度,多方位地開啓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會理解詞句的方法。

3、重視說話。本節課,我在設計每個環節的時候,都有目的地訓練學生說話,讓說話訓練成爲學生樂於表達的平臺,並讓孩子們在說中學會正確的表達,有序的表達,生動的表達。比如在學習第2自然段,我先讓孩子們讀,然後說說風娃娃到了什麼地方,看見了什麼,做了什麼。其他部分的學習也如此。在理解課文難點:爲什麼風娃娃幫人們做事,還受到人們的責怪?我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我又把本課教學落腳點放在仿寫上。先讓學生想象,風娃娃還會到哪些地方?然後看老師的範文,再試着模仿第2自然段去說去寫。

四、說作業設計

作業以課外實踐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了解風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並蒐集閱讀一篇關於風的文章。這樣的設計既深化了文本內容,也給了學生課後探索的的自主權,讓學生更加願意去學習。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簡單明瞭,形式活潑,圖文結合,適合低年級孩子心裏特點。不僅把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抓了出來,便於學生一看就能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讓學生對文章的道理印象深刻。

一直以來,我都認爲學語文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會說會寫。說話在人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用處最廣泛。兒童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如果抓住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認真訓練,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和說話的習慣,不僅能爲學生作文打下紮實的基礎,而且對他們今後從事學習、工作都是極有益處的。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尊敬的老師們,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雷雨》。接下來我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本課是山東教育出版社(魯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向學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送來陣陣蛙鳴,是多麼令人舒暢。課文用精練、自然簡樸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不同自然景象。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比較適合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爲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增添生活的樂趣。

二、【說學情】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爲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了生動、有吸引力的情景。心理學也表明當刺激物是生動的,新異的,就能給學生短時記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會轉變成長時記憶。在課上我會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欣賞雨前、雨中、雨後的生動景象。

三、【說教學目標】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認“壓,亂,垂,虹”等生字,會寫一個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時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後的景象。

3、聯繫生活,培養學生有觀察天氣變化的意識。

教學重點:感受雷雨前、雷雨時的情景。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讀雷雨前、雷雨時的描寫。

四、【說教學方法】根據上述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三種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教學;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2、朗讀想象感悟;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我藉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爲主體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嚐着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着學生語感;通過讀,課文規範的語言儲藏在了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學着,讀着,感悟着語言,彷彿置身與那場雷雨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理解了語言,感悟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3、師生合作學習。

二年級學生在學習中需要老師的幫助,在教學中我採用師生合作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指導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感悟能力。現在,我就本課的第二課時來說本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雨家族中最威猛的一員——雷雨(課件出示圖片)

這節課讓我們更深入的認識一下雷雨吧。(板書課題)

2、課件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邊聽邊回憶課文哪些自然段描寫雷雨前、中、後的。

板書雷雨前 (1-3)雷雨中 (4-6)雷雨後(7-8)

意圖:

本環節利用圖片導入,來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朗讀感悟

1、默讀1--3自然段,劃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

學生會很快找出以下句子

(1)滿天的烏雲黑沉沉的壓下來。

(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壓”的妙用,感受烏雲來勢洶,厚重,有壓迫感。)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3)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忽然”“亂”的妙用,感受雨前風來的急;體會“垂”的妙用,感受蜘蛛的害怕。)

(4)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越…越…”句式的妙用,感受閃電、雷聲的變化。)

學生交流,老師總結,課件出示

烏雲──大風──閃電──雷聲

2、老師讀雷雨中的段落,學生交流雷雨中有哪些景象。

課件出示雷雨中圖片及雷雨聲,幫助學生想象理解。

指導學生多種方式的朗讀。以讀促悟。

學生交流,老師總結,課件出示

雨——越下越大 雷聲——越來越小

3、請同學朗讀雷雨後的段落,看看描寫了哪些情景,用筆劃出來。

學生會畫出以下句子

(1)天亮起來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

(2)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池塘裏水滿了,青蛙也叫了起來。

(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掛”的妙用,感受彩虹像一條綢帶掛在空中,十分美麗)

學生交流,並總結出以下內容

太陽、彩虹、蟬、蜘蛛、青蛙

課件出示雷雨後情景圖片,幫助學生感受雨後美景。

面對這麼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現在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吧!

意圖:1、本環節的設計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向學生展示雷雨不同時段景象,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讓學生交流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適時指導,體現了師生的互動合作。

3、教師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重點字、詞的運用,以讀促悟,落實學習目標,解決生生互動中的低效性。

(三)朗讀想象

1、多麼神奇的雷雨啊!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圖中的小朋友,面對雷雨的景象是怎樣的心情呢?用你的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吧!

課件出示雷雨不同時段景象圖片。

圖1:天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空中狂風怒吼

圖2: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上窗戶欣賞雨景。

圖3:藍天白雲、彩虹高掛、空氣清新、樹木新綠,小朋友驚喜若狂。

2、你喜歡課文的那部分?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3、請同學展示朗讀。

你們的聲音也感染到了老師,老師也想讀了。

教師朗讀更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

師生評議,教師指導學生對他人的朗讀做出合理評價。

意圖:1、在上一環節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朗讀,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展示朗讀,再共同評議,活躍課堂氣氛。

(四)寫字指導

本課生字我重點指導“彩、越、垂”三個生字。

“彩”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筆處要在一條垂線上,第二撇起筆處在橫中線上;

“越”半包圍結構,走的一捺要寫舒展,長一些,上面的部分不要寫作成;

“垂”中間寬,上下兩頭窄,第一筆撇要短而平,下面的四橫長短不同。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及時發現錯誤並提示書寫姿勢。

意圖:二年級學段寫字是教學重點,本環節的設計將教師的示範指導與學生的練習結合,使寫字教學落到實處,達到教學目標,落實課標精神。提示書寫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解決了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低效性。

(五)課堂小結 1、老師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雷雨有了認識,其實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畫卷,還有很多神奇的景象呢。就請大家做個有心人,去欣賞她吧!

2、讓我們向小作者學習,也來寫寫天氣日記。

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以精煉的語言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同時佈置任務,給學生拓展的空間,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落實了教學目標。

六、【說板書設計】 雷雨前(1-3)

20 雷雨 雷雨中(4-6)

雷雨後(7-8)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分三個方面設計: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整個板書簡潔,條理清晰。能很直觀的體現本節課所學的重點知識,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不要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還自以爲是。《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一篇,對於後續課文的學習起着很大的引領作用。

教學目標: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理解“井沿”,並學會書寫“沿”。理解“坐井觀天”、 “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分角色流利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發揮想象,理解寓意。

3、口語練習:用“誰和誰在幹什麼”、“_____得很哪!”“一……就……” “因爲……所以……”進行口語練習;續編青蛙跳出井口的第四次對話。本課的寓言故事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其中有很多口語訓練的素材。可以利用本課生動有趣的情景,結合語言點對學生進行較爲規範的口語訓練,讓學生理解並且運用文中的句式,豐富口語的內容,爲接下來把口語更規範地轉化爲書面語(作文)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課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口語訓練及續編對話是難點。

創新點:爲突破教學難點,採用的方法有(1)與生活相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結合本課對話內容中的語言點對學生進行模仿訓練,讓學生在口語練習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3)設計“跳出井口”,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

  三、說學法

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等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練習:

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口語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抓重點詞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結合;(3)個別讀、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引導由說到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訓練想象能力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五、說過程

以讀爲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安排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解決生字(寫7個,除“沿”),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理解了“井口”、“井底”並找到了青蛙和小鳥的3次對話。今天的第二課時,首先回顧課文內容,複習詞語,學寫“沿”字,然後抓住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着重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抓住對話中的語言點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加深理解,從而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相互促進。本課時的口語練習基本分爲三個層次:1、是課文詞語和句式的理解及運用,如“( )無邊無際”、“__________大得很哪!”、“一......就......”;2、歸納句式的運用,如本課開頭的“誰和誰在幹什麼”以及最後“因爲......所以......”;3、對所學的詞語和句式的靈活運用,體現在學生續編第四次對話。這三個層面的口語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基本上做到了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在第三個層面運用所學續寫對話時,我採用了說和寫結合的方式,這樣的方式,首先是幫助學生學會把口語規範化地變成書面語,其次,由說到寫,實際上是放慢了說的速度,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將所學的詞語和句式寫出來。最後說和寫結合起來,訓練學生寫片段,模糊作文的概念,逐步培養學生“我手寫我心”的能力,爲三年級過渡到寫作上打下基礎。最後是理解寓意,佈置練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