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岳陽樓》說課稿(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3W人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岳陽樓》說課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岳陽樓》說課稿(精選5篇)

  《岳陽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登岳陽樓》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詩人時年57歲,身患重病,離去世僅二年。詩人歷經滄桑,年老多病,獨登此樓,感慨萬千。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侷限於寫岳陽樓與洞庭水,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渺渺,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寫景氣勢恢宏,抒情深沉感人。是學習古詩藝術手法的典範,是培養古詩鑑賞能力的好教材。

(二)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

1、幫助學生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學習情景交融的手法,體會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3、培養對詩歌的意境、煉字的分析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分析詩歌意境,體會煉字的妙處。

  二、說教學設計

我的整節課進行了階梯性問題設置,先通過情感誦讀法讓學生整體感悟詩人思想感情。

其次通過自研自探整體解讀整個畫面及特點,再通過合作探究進行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的突破,整個設計富有層次性,符合學生學習活動的思維規律。

  三、說教法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課既然是技能課,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以學生活動爲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而新課程理念同樣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於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2)誦讀法——反覆朗讀,把握語言特色

3)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4)質疑設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5)追問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誦讀法是古詩鑑賞的基礎,通過誦讀可以體會格律詩的韻律美,可以初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作品風格,因此,誦讀的方法要靈活多樣,有教師範讀,學生範讀,全班齊讀,小組齊讀。有誦讀全篇,又有品讀名句。討論法點撥法和引導學生分析鑑賞古詩的基本方法。討論法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的這次課討論的方式較多,有小組討論、大組討論、師生對談等。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啓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四、說教學程序

新課程理念認爲: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這一點。

這節課主要採用新課改所倡導的“五步三查式”進行教學,獨學是學生自主預習思考的過程;對學是學生間檢查預習效果的過程;羣學是學生之間討論課文重難點的過程;展示是全課的中心環節,是學生們消化理解本詩的最重要的環節;質疑、點評時學生之間答疑解惑、補充疏漏、思維碰撞的環節,也是學生詩歌鑑賞能力提升的一個環節;整理學案是學生總結歸納本節課知識要點的環節。

因此,這節課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學生纔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導者、推動者。

  《岳陽樓》說課稿2

親愛的老師、各位同學!上午好,我是56號,現在我來說課。我說課的題目是《岳陽樓記》(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教材的分析與處理、教法的選擇與運用和學法的指導與建議、教學過程的安排構想、板書的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岳陽樓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以“寫景記遊的古代散文”爲主題展開。

《岳陽樓記》是一篇以議論抒情爲主的散文,主要描繪了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所產生的不同情感,勉勵朋友不要因客觀環境和個人處境的好壞而動搖自己的意志,要以憂國憂民爲自己的職責,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情景交融,寓情於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2、對教材的處理:目標、重難點、課時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①掌握重要加點的字詞

②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培養翻譯和朗讀的能力

③瞭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

由於本課出現了一些新的字詞,並且文章的主旨是爲了表現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①掌握重要的字詞

②瞭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

由於初中二年級學生對於寫作中的一些寫法還不太熟練,對語言的運用還不夠到位,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岳陽樓記》是一篇精讀文章,篇幅較長,難點重點較多,所以我安排兩個課時來學習。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問題討論與講解的教學方法,問題討論與講解法教師可以充分調動起課堂氣氛,達到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效果,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師生共同討論問題,學生具體回答問題,最後由老師做最後的講解,讓學生養成合作討論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以“討論的方式引入我國的四大名樓的知識點”展開,消除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我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浩浩湯湯(由於表達的意思是水波浩蕩的樣子,因此“湯”讀shang而不讀tang),這爲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接下來,藉助教師的指導整體理解全文。

環節3:研讀賞析

由學生閱讀,教師提問,通過問題討論講析的方式展開對全文的研讀與賞析,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並且養成自主討論問題的`學習方式。

環節4:拓展延伸

由導語中中國的四大名樓引出對中國其它三大名樓的具體介紹,豐富學生的知識。

環節5:課後作業

由於本文要求全文背誦,且文章的主旨爲體現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因此我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全面理解生字生詞並背誦全文,第二課時要求學生在課後繼續體會作者的政治主張,並寫出自己對此的體會。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由於時間問題,不便在此一一列出,望各位見諒!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 、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謝謝老師、各位同學!

  《岳陽樓》說課稿3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囿於“精華”二字,強調知識接受,只注重把語法、文法講深講透,卻忽略了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中缺少師生獨特情感的體驗,形成文言文教學模式的單一、固定化。無疑這樣的教學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更不能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化精髓的感悟力。因此,文言文教學必須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廣闊的視角來把握,應該讓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有一個領會的過程,有一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對文章對作者發表真知灼見的過程。充分利用信息資料去了解作品的本身,讓課堂教學成爲師生交流經驗的反思過程、資料整合的合作過程。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感悟中昇華,才能真正使文言文的教學個性化、多樣化,從而達到新課標對中學階段文言文提出的更高教學要求和教學評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的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教學理念

1、倡導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選擇古文《岳陽樓記》的擴展課,正是充分考慮到初三學生古文賞析的能力、評價作品的能力和認知事物的能力已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會感興趣於作品的文質兼美、立意高遠,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這樣,在老師的精心的指導下,學生在“能學”、“想學”的前提下,掌握學習古文鑑賞的策略,達到“會學”,爲今後探究古文並“堅持學”奠定基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豐厚文化底蘊,實現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2、構建開放課堂。新課程強調將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力爭將課堂創設成爲探究、交流、合作的陣地。師生雙方在相互交流中溝通,在相互啓發下補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表述自我的情感與體驗。這種自主、活潑的課堂會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求得新的發現,實現教學相長和師生的共同發展。對於千古詠唱的岳陽樓其資料極其豐富,不是教師所能全部掌握和了解的,充分利用學生智慧資源,鼓勵和引導學生藉助網絡、現代媒體參與教師備課,在廣度、深度上創建開闊的課堂思維空間。

3、尊重個性體驗。教師用讚許的目光和適當的鼓勵,創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賞的自由和發表見解的自由。讓學生把眼光集於作品的美感美質,關注作者審美意識的投射。引導學生由課本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倡導學生從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生髮開去,引發學生對歷史、當代社會周圍事的評議,體現自己審美創造的個性。

  二、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是千古傳頌的名篇。不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遠。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和遠大抱負,體現其人格的魅力,彷彿一盞燈,至今仍給人以明示。它既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較好載體,也是適應新課改創建古文教學多樣化的典範課例。

  三、學生分析:

初三年級,學生心理髮展趨於成熟,在形象思維豐富的同時,抽象思維有了較深層次的發展。對於文學的欣賞不僅僅停留於感性體驗而且具有了理性的分析與較高層次的審美。正是基於培養學生古文自主學習能力、開拓學生思維空間、提高文化品位、倡導個性分析的考慮,我選擇了《岳陽樓記》這篇結構美、語言美、立意美的文章並設計了本節拓展性教學。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文章寓情於景、卒章顯志的寫法,把握作者獨闢蹊徑、精心設計的巧妙;正確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

2、過程與方法:在學生充分蒐集、篩選信息資料的基礎上,自主交流、積極探究,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通過師生交流、相互提高,達成審美意識的共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導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思想的借鑑。

(二)教學重點:體會作者設意的獨特,領會文章寓情於景、卒章顯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領會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四)教學方法:學生自主交流、師生合作探究,輔之以創設情景法。

(五)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展示中國古代被譽爲“四大名樓”的圖片,配以古典音樂。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騷客對岳陽樓的吟誦。

2、合作交流::

嘗試以網絡資料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慾望。課堂上通過小組成員自主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3、自主探究:問題一:在“前人之述備矣”的情況下,范仲淹選擇從那一角度爲岳陽樓作記?問題二:文中哪些獨到之處使《岳陽樓記》成爲千古傳頌的名篇?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形成思維的交鋒,師生交流,達成共識。使學生能從審美的角度把握課文本身,理解作者寫景意圖所在。

4、思維拓展:在對作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深入理解,對作者爲情設景、緣情抒情的感悟之上,領悟古代仁人志士的志向,更準確把握范仲淹的“憂樂觀”,進而聯及近現代的“今仁人”。評論之時充分給予學生言論的自由,讓其從感性的體驗上升的理性的分析,開拓課堂自由創造的空間。

5、創新訓練:在蓄積情勢的狀態下,以洞庭湖、岳陽樓煙波浩渺、雄偉壯觀的實景展示,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借景抒情寫出自己獨到的感悟。

本節課設計的意圖是:力圖改變古文教學過於沉悶的課堂氣氛,過於固定的教學模式,體現新課改下對古文教學的要求,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真正達到古文教學與現代化教育整合,珍視傳統文化基因與創新審美相結合。這只是嘗試,是一次不成熟的探索,但會促使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和完善。

  《岳陽樓》說課稿4

  一、【教材說明】

本節課選自“蘇教課標版教材”初中語文第五冊第20課。

  二、【教學與學習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中的實詞,瞭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過程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本文所表達作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的含義。

2、培養學生翻譯和朗讀的能力

3、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彙。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四、【本節課設計思路】

1、本文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不僅立意高遠,而且文采斐然,句式於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於朗讀。教學中試圖通過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吟味,體會文章的特點,並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通過配樂朗讀欣賞、學生自讀等方法,啓發引導學生學習本文。

3、教學時間安排三課時,其中第一課時通過與地理學科的整合,引入“洞庭湖”、“岳陽樓”地理位置以及有關資料引入本文,然後通過“配樂朗讀”、學生“四讀課文”等環節,瞭解、掌握本文的字詞、中心句、課文結構以及“對偶句”、“多種寫作手法綜合運用的寫作特點”等知識。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PowerPoint)

(利用長江簡圖將“洞庭湖”的地理位置明確顯示出來,配洞庭湖、岳陽樓圖片及文字資料,引入本節課的學習)

(解說詞)我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以“宜昌”爲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以“湖口”爲中游和下游的分解線,西起“各拉丹冬”,東入“東海”。中游有“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進入長江中游後,圖中“宜昌”東側的大紅圓點處就是“洞庭湖水系”流入長江的地方,也是有“八百里洞庭”之稱的“洞庭湖”的地理位置。“洞庭湖”承載着長江許多支流的來水,對長江起着重要的調蓄作用。

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自古以來,“遷客騷人,多會於此”,留下許多著名的文學作品。岳陽樓聳立於“洞庭湖”畔,與“洞庭湖”相互輝映,爲“洞庭”風光添上了絕妙一筆。

今天,咱們共同走進美麗的“洞庭湖光”,領略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之一岳陽樓的風采。

2、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後諡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宋仁宗天聖(1023—1031)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寶元三年(1040),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屢立戰功。慶曆三年(1043),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蔭”爲官、選用幹練的人員、嚴格執行政令等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於慶曆五年(1045)貶放鄧州,以後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後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

3、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張,觸動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罷奪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職務,貶放鄧州(現在河南省鄧縣)。第二年六月,謫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行將落成,函請范仲淹作記,並附上《洞庭晚秋圖》。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是在這年九月十五日寫成的。

4、岳陽樓介紹(視頻)

主要介紹岳陽樓的地理位置、歷代修建史以及現在岳陽樓風貌。同時介紹了岳陽樓中歷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名句,包括本文所要學習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

5、課文配樂朗讀欣賞

運用Flash課文朗讀課件,讓學生在優雅的古箏曲中欣賞課文,初步感受本文的“美”。

6、【一讀課文】——主要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求:朗讀時應注意節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餘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7、【二讀課文】——主要目標“讀懂文句”

要求:藉助工具書和課本註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注意下列詞句的讀音、意思:

字音:謫(zhé)屬(同“囑”zhǔ)霪(yín)

霏(fēi)檣(qiáng)楫(jí)

冥(míng)讒(chán)偕(xié)

實詞:(名詞)賦、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銜、把

虛詞:以、夫、斯、其、微、則、然則、得無

詞組: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氣象萬千、淫雨霏霏、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虎嘯猿啼、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一碧萬頃、郁郁青青、皓月千里、

心曠神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想一想】出示兩個問題:

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達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2、本文可以分幾個部分?

——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作記緣起。着重說滕子京的政績。

第二部分(第2—4段)寫洞庭湖之大觀及騷人遷客的“覽物之情”,是全文主體。

第三部分(第5段)抒發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全文主旨在此提出。

通過想一想環節,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通過“想一想”環節,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8、【三讀課文】——主要目標“對偶句賞析”

《岳陽樓記》詞藻華麗,音韻鏗鏘,多用對偶句以寫景狀物。要求學生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對偶句”,並體會這些“對偶句”對寫景狀物所起的作用。

對偶句“銜遠山,吞長江”賞析

這個對偶句由兩個動賓語組成。動詞“銜”、“吞”相對;形容詞“遠”、“長”相對,名詞“山”、“江”相對,對仗極工。六字寫洞庭湖,是粗線條的大寫,極壯闊,極見氣勢。從修辭看,既是對偶,又是擬人。試想:湖中之山那麼遠大,卻像把一片餅乾銜在嘴裏一樣;萬里長江卻可以把它一口吞下,形象多麼生動,氣勢多麼磅礴。六字描繪“橫無際涯”的洞庭,堪稱絕唱。

對偶句欣賞: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日星隱曜,山嶽潛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本文所運用的對偶句,不僅對仗工整,含意深刻,且句法變化多樣,多姿多彩。這一特色和全文其他因素共同組成這篇文情並茂、膾炙人口的佳作。

9、【四讀課文】——主要目標“寫作手法初探”

本文雖是狀物抒情散文,但在寫法上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順理成章地表達了作者深刻而豐富的感情。要求學生讀課文,找出本文采用了哪幾種寫作手法。

本文是作者受朋友之託而寫,所以文章有對朋友政績的敘述,有對岳陽樓景觀的出色描繪,有對謫居感受的抒情,更有對人生處世和政治抱負的議論。而這一切都結合得那麼和諧那麼自然,使記敘爲描寫服務,描寫又爲抒情服務,抒情又爲議論服務,達到表白心意的目的。

10、課堂小結

《岳陽樓記》流傳久遠,固然是由於作者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胸臆歷來爲人們所讚頌,同時也由於作品中表現了一種非凡的辭采魅力,令人一讀一嘆,百讀不厭,引入下一節課將繼續學習的內容,結束本課的學習和教學任務。

附:【板書設計】

宋山

  《岳陽樓》說課稿5

  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我國古代散文的名篇,此次它被選編到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岳陽樓記》既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較好載體,也是適應新課改創建古文教學多樣化的典範課例。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古文知識,並且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與審美能力。在此基礎之上,將朗讀技巧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可以通過文言文朗讀獲得喜悅感和成就感, 加深對文義的理解。

  教學目標

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能實現以下的教學目標:

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認識作者、寫作背景及文體特徵;通過朗讀繼續提高誦讀能力,品味意境;能夠背誦課文; 揣摩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借鑑。

根據我的教學安排,接下來我將重點陳述第一課時的相關內容。

  教學重點

爲了鞏固學生的文言文知識,我將:朗讀和背誦全文;學習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設爲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而朗讀技巧的訓練也是一個難點;學生體會文章遣詞用句的精妙也有一定難度。

  教法

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特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將具體運用以下教法:

①學生藉助工具書、網絡等資源在課前查找資料,爲課堂學習作好準備。

②以古典音樂和岳陽樓的風景圖片爲背景,藉助多媒體播放名家朗誦,營造出詩意的學習氛圍。

③利用本文的語言優勢,進行朗讀技法點撥,引導學生誦讀,提高對於文章字詞句的理解。

④結合課文條理清晰,文意淺顯的特點引導學生充分交流,探究文本的結構及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引導,以完成高質量的教學任務。

  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於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尤爲重要,爲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多形式的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在賞析環節充分利用勾畫和批註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利用合作、討論的方法,採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

  課前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在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具,PPT展示資料等;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

現在我將具體陳述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文

在古典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我用圖片展示介紹我國古代四大名樓或秀美或壯麗的風景,接着吟誦有關的美文妙句,由此導入《岳陽樓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圖片的欣賞,音樂的感染來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語言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背景資料展示

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由我酌情介紹一些補充資料。

設計意圖在交流過程中,大家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對作者和背景的簡單介紹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更容易掌握有關的文學常識,實現相關的知識目標,有助於進一步達到能力目標的要求。

(三) 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就誦讀。朗讀技巧的訓練是我此次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爲此我精心設計了四個環節。

1、首先請學生自讀全文,初識美文,大致瞭解文章內容。

2、然後聽名家誦讀課文,激發朗讀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跟讀起來,初步感受不同段落情緒的差異。

第三第四部分重點指導節奏和語調:

3、指導節奏時,先由我做示範,然後請學生劃分第五段節奏並進行誦讀。

4、指導語調時,先讓學生任選一段自由朗讀,再挑選幾位同學進行對比誦讀,要求讀出抑揚頓挫的語調,品味遷客騷人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語氣、語感,爲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理解文本,背誦課文

①在之前的朗讀基礎上,學生再借助註釋、工具書翻譯課文就不太難了。在此過程中,我會在學生中間巡視,幫助解決疑難,如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若有共同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全體學生思考,當衆解決。

②接下來讓學生動筆在各段的空白處進行批註,歸納段意,然後由我進行最後的明確,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③最後以第2自然段爲例來體會文章遣詞用字的精妙,並由此找到快速背誦的捷徑。比如銜、吞連用,使靜景富於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氣勢。,背誦當然還要講究方法,這堂課我重點採用關鍵詞記憶法,同學們根據這種方法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最後請兩位同學當堂背誦。

(五)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我考慮以事、景、情、理四字爲主線,並截取文中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板書。通過板書進一步理清文章思路結構,並且強化記憶。

(六) 佈置作業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對背誦做了量的規定,我們提倡閱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當堂背誦,並且在課後還要不斷刺激、強化。在課堂上我們應經做過了快速背誦的訓練,因此我要求學生在課後嘗試背誦全文。通過背誦,學生不僅爲下節鑑賞課做好了充分準備,同時他們將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以及美文妙句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不斷提升自我。

  教學反思

1、這篇課文的教學方式以誦讀和討論點撥的方法爲主。文言文教學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朗讀背誦始終是重點,一方面大量優秀的詞句確實需要學生牢記,以增加文化的積澱;另一方面反覆誦讀,既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又能讓學生領悟文章的內蘊和豐富的情味。

2、合作學習是要相互促進,達到合作的目的,而不是對別人的依賴:新課程理念之一就是要開放教學空間和時間,放鬆學生的課堂氣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我在教學《岳陽樓記》的朗讀和翻譯時,就特意讓那些不愛發言的人,站起來讀給大家聽,或者寫給大家看,讓每個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裏發揮自己的作用,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