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策劃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3.03W人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

一、活動來源: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通用15篇)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

2、童謠《拍手歌》

3、觀看賽龍舟

4、美麗的龍舟

5、龍舟競賽

6、我愛吃糉子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爲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糉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並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糉子,瞭解包糉子的'過程。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你想幹什麼?

(2)隨着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糉子的過程。

指導語: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糉子的過程,怎麼包呢?我們聽着音樂試着做一做。

2、遷移包糉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

指導語:包糉子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用什麼動作表現洗葉?用什麼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糉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3)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3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爲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瞭解節日的習俗、瞭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糉子,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磁帶《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邀請會包糉子的父母志願者

包糉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糉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麼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爲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糉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糉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裏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父母志願者共同包糉子。

“小朋友們包過糉子嗎?包糉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糉子的父母,我們一起學習糉子吧!”

幼兒分組和父母志願者共同包糉子,引導幼兒爲父母志願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糉子的順序是什麼?包糉子時需要注意什麼?你看了包糉子的過程後有什麼感受?” 5、幼兒和父母志願者共同分享糉子。 端午節親子活動:“端午糉飄香”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4

活動內容:自己動手包糉子

活動目標:

一、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糉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一、吃糉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糉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爲不讓魚類吃掉其屍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糉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糉子,後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二、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三、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爲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糉子、吃糉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一、幼兒與家長一起製作香包

二、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幼兒對端午節民族文化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

3、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糉子的製作方法,嘗試手工製作糉子。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端午節》

2、兒歌《快樂的端午節》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節相關習俗文化圖片

5、糉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廚師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跟讀兒歌《快樂的端午節》,感知端午節的習俗。

(2)你們剛纔聽了兒歌,兒歌中描述了什麼內容?

(3)這是什麼節日?圖中的人們都在做什麼?

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幼兒觀看圖片,人們正在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習俗。

2、教師繼續出示課件,進入社會大觀察環節,幼兒觀察圖片,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1)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2)你們家裏是怎樣過的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家裏會吃糉子,誘人賽龍舟,還會插菖蒲、掛艾蒿。

3、教師講述故事,調動幼兒的情感。

(1)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述屈原的故事,激發幼兒的情感。

(2)請幼兒聽完故事後說說自己有什麼感受?你想對故事中的屈原說點什麼呢?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認識糉子以及包糉子的步驟方法。

(1)教師播放包糉子的過程,引導幼兒瞭解包糉子的方法。

(2)教師分發好吃的點心:糉子。

(3)幼兒品嚐糉子,在吃糉子的環節中感受節日的氣氛。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將手工製作材料:卡紙、紙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動手製作“包糉子”。

(2)教師在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結束後,還可以舉行一次端午節班級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在當天一起來包糉子。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6

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於參加家務。

3、初步瞭解包糉子的方法。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活動準備:

視頻(端午節如何包糉子)糉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糉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裏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麼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糉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願不願意幫助老師啊?

小朋友:願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糉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糉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可是你們知道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係,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瞭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爲什麼端午節會吃糉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後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糉子怎麼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放視頻)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糉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範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範,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個大概,對於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採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老師:哇,包的糉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麼包的,怎麼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幹,包的糉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糉子香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吃,並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7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五月五,端午日,門插艾,香滿堂;

吃糉子,蘸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麼活動?

(2)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

①在這首童謠裏,你聽到了什麼?

②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

2、學習童謠,瞭解拍手遊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遊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

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並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8

一、活動:

活動要求:老帥拿出道具,由小朋友說出端午節關於這個道具的用處及關於這個道具的故事。

活動意義: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道具:糉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二、活動:

畫出自己的“端午節”

活動要求: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想象並表現端午節的快樂。

活動意義: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準備畫筆、畫版等。

三、活動:

端午節我要製作龍舟

活動要求:

1、讓孩子們模擬製造龍舟。

2、讓孩子們互相評價別人的龍舟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準備製作龍舟模型的各種材料。

2、組織幼兒參觀別人製作的.龍舟。

活動反饋:

1、幼兒對製作龍舟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製作龍舟時,特別是在製作龍舟龍頭時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要重點引導幼兒如何製作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等。

四、活動:

製作糉子香袋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2、讓孩子瞭解端午節爲什麼製作香袋,讓孩子瞭解我國傳統的端午節文化。

活動準備:香料、布袋、針、線等

以上四個活動就是我們幼兒園爲孩子們準備的端午節活動方案,希望我們園的小朋友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9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賽龍舟是集體活動。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的激烈氛圍,體驗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比賽賽龍舟、普通船圖片;鼓和紙棒。

活動流程:

首先,在比賽中展示龍舟比賽的圖片,引導孩子理解這項活動。

1、圖中的人正在進行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區別?

2、引導孩子觀察討論。

雕刻師小Ku:圖中的人正在進行龍舟比賽。賽龍舟的船是龍的形狀。我們平時看到的船都是普通的船。

第二,通過圖片讓孩子瞭解龍舟比賽的故事。

雕刻師講述了《賽龍舟傳奇》的故事。

現在你知道龍舟是怎麼演變的了嗎?引導孩子根據故事進行討論和回答。

第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孩子瞭解龍舟的特點。

1、你見過龍舟嗎?它的特點是什麼?龍舟中間是什麼樣的?兩頭在哪裏?水龍頭在哪裏,像什麼?

2、請觀察圖片並回答。

肖Ku老師:龍舟有龍頭、龍身、龍尾、槳和舵。龍林將被畫在龍身上。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龍頸長。龍頭裝在龍的長頸上,龍頭和龍的尾巴微微向上翹,像一隻野鴨浮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裏嗎?引導孩子知道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4、要明白賽龍舟是一項集體活動,需要大家的配合。

1、龍舟需要多少人?爲什麼不能一個人做?龍舟上的人如何分工才能讓龍舟快速划行而不互相碰撞?

2、經過觀察、思考和討論,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Ku老師:通常龍舟上至少有17個人。一個人劃不了龍舟。這是一場需要每個人相互合作的比賽。划龍舟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一個是舵手,一個是鼓手加油,一個是橈手。隨着鼓聲的節奏,龍舟可以快速前進。

5、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成年人划龍舟的`方法。現在讓我們分組玩這個遊戲。我會當鼓手給大家加油,你會隨着我的鼓聲抓着手來回划水。大家的行動來了!否則,龍舟無法快速向前划水。

2、孩子們分組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試着按照老師的節奏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纔我們划龍舟的時候,大家的槳都是同一個方向,沒有碰撞,你是什麼感覺?

小Ku老師:玩這個遊戲,一定要聽同一個鼓,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每個人都要有相同的速度和動作,這樣才能一起完成龍舟划船。所以你可以看到,龍舟劃得很快,在家裏都配合的很好,這也是他們如此出衆的原因。

活動擴展:

引導孩子回家和父母講龍舟的故事,和父母玩龍舟遊戲。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0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的特徵。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麼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麼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裏,像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並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隻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裏嗎?引導幼兒瞭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瞭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爲什麼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麼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划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划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着鼓聲有節奏地前後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遊戲感受划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划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遊戲,我做鼓手爲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着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後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動了。

2、幼兒以小組爲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師的節奏嘗試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纔我們在划龍舟的遊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在玩這個遊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划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划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划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麼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划龍舟遊戲。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1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大班集合(第一部分)中午的節日活動即將結束、因爲今年兩個節日間隔時間短,6月1日之後只有兩天的活動,所以端午小長假開始、佈置節日環境,“端午慶典”等活動只能在兩天內完成,時間比較緊張、即便如此,在父母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的端午節活動依然豐富多彩、

情況總結:

本次主題活動是以“端午節”爲主題的教學活動之一,旨在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它源於兒童對生活中熟悉事物的關注,並在此基礎上,針對兒童的好奇心和興趣不斷調整、修改和設計、整個活動建立在兒童參與和適當引導的基礎上、活動讓孩子們回憶並談論端午節、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圖片、展示實物、討論等活動,幫助孩子理解和加強對端午節的認識、而且孩子的學習場所已經擴展到了家庭(比如讓孩子回家包餃子,向媽媽奶奶學習怎麼做雞蛋等等、),說明孩子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尊重孩子個體學習方式的意識、

我們的主要活動如下:

1.飯前飯後和午睡前,給孩子講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2.學兒歌、同樣,在飯前飯後和午睡前,教孩子們讀三首流行的、朗朗上口的兒歌《端午節》、孩子們非常喜歡這首兒歌,很快就學會了、

3.裝飾做小糉子,用來裝飾環境、

4.做雞蛋、孩子們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用彩紙在蛋寶寶的身上剪出、粘貼、畫出美麗的圖案、從製作過程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活動、

5.考慮到6月1日家長剛來園,本次端午節慶祝活動不邀請家長參加、而是讓家長把家裏的糉子、雞蛋等端午節習俗記錄下來,發給老師,然後在幼兒園分享、

6.孩子們從家裏帶端午食品來分享、

7.瞭解各種雞蛋和蛋製品、

♂傅活動的順利開展,有賴於家長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周希彤、田野、媽媽印製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和蛋製品的圖片,讓我們的主題牆變得美麗而豐富;遲俊超的媽媽帶來了關於端午節起源和習俗的資料;王玄浩的孩子可謂全家總動員:奶奶凌晨4點起牀包雞蛋餃子、

幼兒園的端午節(下)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一個習慣、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他們最初的愛國心,豐富他們的人生體驗,今年端午節納瑞鬆幼兒園推出了“快樂端午湯圓飄香”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濃厚的親子氛圍中更多地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盡力體驗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意義、如下所示:

活動:

20xx年6月19日

主題:

端午節快樂,糉子飄香、

活動目標:

1.要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2.瞭解端午節相關的習俗,還有很多傳說,故事,兒歌、

3.端午節有一種特殊的食物——糉子,它有許多形狀和味道、

4.願意參加包餃子、做香包、做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快樂活動安排:1、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

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讓孩子們瞭解端午節的起源、傳說和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2.動手操作活動、

通過繪畫、手工藝(糉子、香包、綵線)等活動,體驗傳統節日的豐富生動,感受親自動手的樂趣、3.端午節快樂分享活動、

通過親子分享糉子的活動,給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表達父母和孩子的深情,進而培養愛的感情(愛父母,愛祖國)、附:

端午節習俗

(1)掛鐘馗: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每個家庭都會喜歡鐘馗、

掛在門上可以辟邪,保佑家人、

(2)菖蒲:艾草和菖蒲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滅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淨化環境,驅蟲和驅除瘟疫、

(3)賽龍舟:當屈原縱身跳入湖中時,許多人划船趕上去救他、他們爭先恐後,卻沒能把屈原扶起來、後來,每年5月5日,他們划龍舟來紀念這一事件、

(4)吃糉子:屈原死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吃他的屍體,就用糉子葉包糯米,扔到河裏餵魚、

(5)喝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端午節的時候,人們把它放在米酒裏做成雄黃酒,小孩子不能喝,就把手指蘸在雄黃酒裏,在額頭上寫“王”字、

(6)穿香囊:端午節期間,孩子們要穿香囊、香囊裏有很多香辛料,聞起來很香、這些香包有各種形狀和顏色,它們可以掛在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他們看起來很棒!

(7)彩繩:人們在端午節時在手上編織彩色的帶子,非常漂亮和吉祥、

(8)豎蛋畫蛋:人們說:“端午節的時候,能豎蛋的人今年會有好運、

屈原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楚人,說起屈原、他非常能幹,熱愛自己的國家,幫助楚王治理國家、楚王信任他,但是一些壞人不喜歡他,總是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地,楚王不相信他了,叫他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不準回來、然而,屈原仍然非常擔心他的國家,他每天都睡不好覺、當屈原聽說楚國和秦國發生了戰爭、

走吧、人們聽說了,就划着船去救他,用竹葉和糯米包糉子扔到河裏,這樣魚就飽了,又不傷屈原、後來,爲了紀念屈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被稱爲端午節、划船救屈原成了龍舟賽,竹筒裏的米用柴葉包着糉子、

相關手工製作的插畫龍舟

益智餃子

紙餃子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計劃大班集合(第三部分)1、活動的目的:

爲了鍛鍊和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增進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豐富孩子的人生閱歷、同時,可以利用端午節,讓孩子在濃厚的親子氛圍中,從不同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

二、活動主題:

龍舟節,濃濃的糉子香、

二、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計劃,通過班級和學校溝通公佈活動計劃,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2.收集擅長包餃子的家長和擅長主持的家長、

3.購買材料、水果、獎狀等、提前吃餃子、

4.有條件的家長請帶相機或攝像機,留下美好回憶、

三、活動內容和安排:

瞭解端午節文化

通過觀看端午節系列短片,可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瞭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和起源,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初步的興趣、

感受端午節習俗、

1.包餃子:父母可以去幼兒園學習如何包餃子、帶着老師和孩子們去小廣場,一起包餃子,體驗勞動和親子合作的樂趣、

2.糉子評價:請會包餃子的家長(提前來幫忙的)說出6個“包糉子專家”,並頒發獎狀、

3.吃糉子:家長和孩子一起吃糉子,品嚐糉子的美味,分享其中的樂趣、

體驗端午情懷

1.喂糉子:孩子喂父母吃糉子,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父母平日的辛苦、(可以和吃糉子一起做、)

2.彙報表演:孩子們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將進行一場彙報表演,向家長展示他們這一學期的成果、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計劃大班集合(第四部分)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關於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中國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

2.能夠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故事,願意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關於屈原故事的圖片、

活動流程:

1.看圖片,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起源、

說明:你知道爲什麼端午節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仰、

說明: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②人們用什麼方法紀念屈原?③如果你是屈原,君主不採納建議,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用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計劃

活動目標:

1.在節日裏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和人們的習俗、

2.瞭解包餃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孩子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準備工作:

孩子們使用一本關於賽龍舟的書或視頻和圖片、

包糉子用的材料有香包、鴨蛋、糉子、

活動流程:

1.展示糉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問:這是什麼?你吃過糉子嗎?你吃過什麼味道的糉子?

孩子們自由討論,告訴我們這段時間經常看到大人包糉子吃糉子、這是幹什麼用的?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

2.組織孩子看圖片或童書,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會做什麼活動?

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如何划龍舟?划龍舟時你還做什麼?他們爲什麼這樣做?

綠色的糉子裏有什麼?包餃子需要什麼材料?怎麼出來的?

你吃過糉子嗎?你吃過什麼樣的糉子?

3.老師介紹其他相關的風俗習慣、

總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的一個特殊節日、

4.品嚐糉子,感受節日氣氛、

幼兒園端午節節目,大班集合(第五部分)一、設計思維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和組織以端午節爲主題的教育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精神,豐富以下主要體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黃武、掛五尾驅毒驅蟲的習俗、"黃武"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黃豆做的黃瓜;"端”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一種特殊的食物——糉子,它有許多形狀和味道、⑤端午節有很多傳說、故事和兒歌,比如關於屈原的傳說、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年齡段主要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氣氛;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一起玩,一起品,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執行情況概述

四、主題活動環境和資源利用環境的創設、

(1)佈置在公園大廳的"賽龍舟"現場;

(2)展示班裏小朋友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掛艾葉、糉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以及在活動中的發現、收穫和體驗:

①中班和大班可分爲“我的調查”、“我的調查”和“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爲其他標題展示兒童端午節活動的進展,如:關於端午節的問題以及關於端午節傳說和習俗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以《我們在端午節》展示幼兒活動爲題;

(4)提供與該領域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書籍和圖片,供孩子欣賞和閱讀;

②體育角:可用“賽龍舟”竹竿、彩條、紙棒、旗幟等、遊戲必備,給孩子玩的;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讓孩子嘗試包餃子、縫香囊、織鴨蛋網,小班提供污泥讓孩子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介紹家長應配合的主題活動內容、主題活動進展及其他資源利用情況、

(1)請家長協助孩子調查、收集相關信息,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與老師和孩子一起分享做、玩、品節日的快樂;

(3)當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期間,組織老師和孩子們參觀並拍照、

五、主要教育活動

活動一:探訪端午環境主要涉及領域:社會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花園環境感受節日氣氛、

2.瞭解一些端午節的習俗、

準備工作:

公園裏端午節的環境佈置、

活動流程:

1.交談,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區環境,自由交流,講述端午節相關物品、

3.集體交流,瞭解端午節習俗、

說明:

①你看到了什麼?

②幼兒園爲什麼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糉子主要涉及領域:科學活動目標:

1.我知道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我知道糉子是用糉子葉、糯米等做成的、

2.喜歡吃糉子,通過品鑑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快樂、

準備工作:

1.稻葉、糯米和棉線、

2.一份熟餃子和一份生餃子、

活動流程:

1.觀察糉子,知道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糉子的形狀、氣味等特徵、

說明:糉子長什麼樣?它聞起來像什麼?

3.觀察餃子的材料,瞭解餃子的製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及其用途、

說明:包餃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裝?

(2)觀察老師包糉子、煮糉子的過程、

4.品嚐糉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糉子的方法、

(2)品嚐糉子,和同伴說說你吃的糉子的味道,吃糉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主要涉及領域:藝術活動目標:

1.試着用污泥做“綠豆糕”感受做和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整潔,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準備工作:

小盒子,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料、

活動流程:

1.觀察綠豆糕的形狀,激發興趣、

說明:這是什麼?它看起來像什麼?

2.討論綠豆糕的製作方法和要求、

(1)討論綠豆糕的製作方法、

說明:綠豆糕怎麼做?(根據討論,請給一些小朋友演示綠豆糕的製作方法、(2)討論製作綠豆糕的要求、

說明:做綠豆糕需要注意什麼?

先說課本

來源: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午節、五月節等、雖然名字不一樣,但是世界各地的人的習俗都是一樣的、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古老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掛鐘馗神像,掛艾葉菖蒲,塞龍舟,吃糉子,其中吃糉子是中國人的又一傳統習俗、

二,談教學目標

1.學會用彩色粘土來表現不同形狀的糉子、

2.體驗中華民族節日的快樂、

要點:用彩色粘土來表現不同形狀的糉子、

難點:用絲帶扎糉子、

第三,說教學方法

綱要強調以兒童爲中心,根據兒童的需要和興趣,特別是他們的經歷開展教育活動、學習決定教學,教師要做孩子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鼓勵孩子大膽探索、大膽表達,讓教師和孩子形成平行、雙向、相互支持的合作關係、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法:兒童思維以直觀形象爲基礎,讓學生看一看、摸一下、聞一下食物,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2.談話法:給每個孩子提供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3.操作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讓孩子在與實物互動的過程中探索學習、

4.遊戲法:根據大綱精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將教育融入各種活動中,注重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讓孩子在中學裏玩,在中學裏學、

四、說和學的方法:

多渠道參與法:貫徹綱要精神,實施以家爲單位的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讓家長向孩子介紹一些關於端午節的初步知識,讓家長成爲孩子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支持者、用遊戲組織孩子玩龍舟遊戲,進一步讓孩子瞭解端午節、

第五,談談教學程序

1、以猜的形式,引出話題,激發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活動一開始就以猜的形式引出話題:

-什麼節日要吃糉子?

你吃過什麼糉子?

糉子是從哪裏來的?"

2.孩子們學習“包”餃子:

——今天我們用彩泥包糉子好嗎?怎麼做?

孩子們觀察並討論包糉子的步驟、

孩子可以自由地用彩泥搓、捏、壓、包餃子,做出不同形狀的餃子、

嘗試用絲帶綁糉子、

——“可以找老師幫忙、”

3.分享和欣賞作品

你的糉子是什麼餡的?

什麼味道?

第六,教學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對話拉開了序幕,孩子們熱烈地討論着自己見過的糉子、當他們被要求做糉子時,他們都想試試,用彩色的粘土做他們喜歡的糉子(雖然有些寶寶做的糉子不像任何糉子),活動室裏充滿了笑聲!孩子不在乎最後的結果,只關注活動的過程,這就是和大人評價標準的區別!

但由於不清楚如何包糉子的步驟,有些孩子包不了糉子,孩子也很難在糉子上綁上絲帶、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計劃大班集體(第六部分)活動一:談論端午節

重點:(語言領域,社交領域)

活動要求:在節日裏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和人們的習俗、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糉子、艾草、大蒜、鴨蛋網等、

活動流程:

1.會話介紹、問題:你吃過糉子嗎?你吃過什麼味道的糉子?(鮮肉餃子、臘肉餃子、紅棗餃子、紅豆餃子、花生餃子……你喜歡哪種餃子?爲什麼人們要在這個時候包糉子吃呢?(幼兒討論後,教師可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講述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問題:你還知道端午節的其他習俗嗎?(門前掛艾草蒜,胸前掛賽龍舟鴨蛋網)、

展示艾蒿和大蒜,找出它們的特點,並討論它們可能的用途、

擴大談話範圍:端午節爲什麼要在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大蒜?(兒童討論)

老師總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蟲越來越多,疾病容易傳播、滅蚊器不是古代發明的,但古代中國人很聰明,動了腦筋,在門框上掛艾草和大蒜來驅蚊、

展示鴨蛋網,討論其用途和起源,並欣賞其美麗的形狀和結構、

延伸:讓孩子把自己的鴨蛋網帶到花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和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2:畫端午節、

一.活動要求:

根據孩子自己的經歷,想象並表達端午節的快樂、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端午節的民俗、

三、活動流程:

端午節的回憶、

問題:你過端午節嗎?你認爲端午節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孩子討論並講述)鼓勵孩子大膽仔細地思考、

要求:畫出你在端午節最開心的事,注意選擇合適的背景色,展現節日氣氛、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觀摩指導、鼓勵孩子畫出端午節最印象深刻或最開心的事、作品評估和展覽、

幼兒園端午活動計劃大班集合(第七章)糉子飄香的時候,也是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爲了讓孩子們感受端午節獨特的習俗,xx幼兒園將在端午節前夕開始爲期一週的以端午節爲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

10月X日下午,中學班級舉行了“歡度端午,一起做一切,做荷花”的親子荷花活動、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家長和孩子們將共同完成的荷花放入幼兒園的嬉水池中,並許下了自己美好的願望、

x早上是xx鎮賽龍舟的好日子,小班的孩子們也不甘示弱、他們還在幼兒園的操場上搭起了自己的龍舟來展示他們的技能、在鼓聲嘈雜的氛圍中,孩子們奮力拼搏,揮汗如雨,其樂融融、

20日下午,幼兒園組織了以“少年開心,糉子香”爲主題的教職工包糉子比賽和大班家長幼兒包糉子活動、讓孩子在“我參與,我體驗、我快樂,我收穫”,對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包糉子的過程中,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體驗,增進了家與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孩子和家長的動手能力,也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讓孩子們瞭解和感受家鄉xx的傳統節日文化,激發他們對家鄉傳統文化的興趣,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2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糉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糉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糉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糉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吃過糉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糉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裏經常看見大人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爲了什麼?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在怎樣划龍舟的?一邊划龍舟還做些什麼?他們爲什麼這樣做?

綠色的糉子裏面有什麼?包糉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出來的?

你吃過糉子嗎?你吃過什麼樣的糉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嚐糉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3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老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老師:

①大家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大家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呢?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製作長命縷和紙糉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糉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糉子活動。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4

[活動目標 }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 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糉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1、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2、吃糉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糉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爲不讓魚類吃掉其屍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糉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糉子,後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3、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4、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爲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5、包糉子、吃糉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三、親子共制香包1、幼兒與家長一起製作香包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端午幼兒園活動策劃15

一、說教材

《冬天在哪裏》是來源於幼兒生活的教材。一年四季,交替變換,孩子在春夏秋冬的循環往復中漸漸地長大,他們感受着周圍生活環境及自然變化的規律,新綱要提出:“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探索的對象”。《冬天在哪裏》是以幼兒身邊的事物,用一種孩子能積極參與的尋找方式,來讓幼兒瞭解自然界的變化,進一步加深並感知冬天的特徵。

二、說本班幼兒的特點

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強,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他們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及成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並樂意表達自己對某一現象的認識和情感。本班幼兒思維活躍,且語言表達能力較強,他們平時關注身邊環境的變化,每天輪流做值日生記錄天氣與氣溫,孩子們對冬天有一定的認識基礎,因此在我班開展《冬天在哪裏》這一活動,幼兒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活動中,孩子們將對冬天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加深和提高。

三、說活動的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冬天的主要特點,體驗發現的樂趣

難點:對感知的內容用流暢的語言表達,並學習用概括性的語言對冬天的景象進行初步總結,在活動中利用圖片,散文和有趣的遊戲通過視覺、聽覺的衝擊和享受,來開發幼兒思維,促進幼兒拓展詞彙,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難點部分。

四、說活動目標

新綱要中明確提出:“教育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意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等方面,促進幼兒主動和諧發展,本活動中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學會尋找並感知冬天的主要特徵,初步體驗觀察發現的樂趣。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冬景,並初步學習對某一事物和現象進行總結。用畫筆描繪自己認識的冬天。

3、培養幼兒不怕寒冷,戰勝困難的優良品質

目標一滲透了認知和情感內容,使孩子願意並積極地投入到教師組織的活動中去。目標二是能力目標,這裏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對某一事物用語言描述並概括的能力。發揮想象,發展幼兒繪畫技能。目標三是社會性目標,培養幼兒一種優良的品質。

五、活動準備

平時,我要求孩子在來園的路上,或者休息日去公園玩時,觀察路邊的樹,花園裏的花草有什麼變化,人們的服飾、平時的生活隨着季節的變化又有哪些變化,給孩子一些冬天的初步認識,爲本次活動作好鋪墊。

1、入冬後,鼓勵幼兒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包括自然風景、人們的服飾等)

2、有關冬天裏人們的生活圖片;

3、課件:散文《冬天》

4、紙、筆等作畫工具

六、說教法

(一)、談話法

以平等地進行交談的方式開展活動,既可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拉近教師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便可以形成一種寬鬆的語言氛圍。我認爲,談話法是一種直接且能有效把握幼兒心理的方法。

(二)、欣賞法

利用課件,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冬天,生動的圖片加上優美的音樂,使孩子得到視覺上的衝擊和聽覺上的享受,藉助圖片和課件,拓展了幼兒的原有經驗,豐富了孩子的語言。

(三)、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兒感興趣的形式,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想象,以及對事物的理解通過材料充分表現出來,進行自我意識的實現,也是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的平臺。

七、說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以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引題,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來幼兒園的路途中觀察到的冬天的景象。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冬天的認識。(馬路兩旁的樹葉都落了,有些樹幹用草包起來保暖,人們穿棉衣,戴帽子、手套、口罩、圍巾等;北風呼呼吹,吹在臉上身上感覺到冷等等)

(二)、尋找冬天

1、組織孩子在幼兒園裏找冬天,老師說:冬天也把祕密悄悄地藏在幼兒園裏了,你找到了嗎?師生共同在幼兒園裏尋找冬天裏的.變化,並說出發現:小草枯黃了;落葉樹的葉子都掉了,光禿禿的;太陽光沒有照射到的地方冷;小朋友們都穿上了棉衣等等。

2、在冬天裏,人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結合圖片,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鼓勵幼兒用流暢的語言進行表述。(比如:人們取暖,鍛鍊等,教育幼兒不怕寒冷,培養幼兒戰勝困難的優良品質)

(三)、欣賞課件:散文《冬天》

1、通過課件的展示,讓幼兒身臨其境,優美的文字和音樂,不僅能讓幼兒加深對冬天的感受,還能激發其觀察的興趣。

2、學習用概括性的語言對冬天的景象進行總結。

(四)、幼兒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活動可作爲活動的延伸部分。幼兒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也是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的活動形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