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精選8篇)

本文已影響 2.85W人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角鬥士影視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精選8篇)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1

昨晚看完了勵志電影《角鬥士》,一個簡單的故事被演繹的蕩氣迴腸。一位爲羅馬帝國東征西討戰功赫赫的將軍麥希穆斯在成就最後一役之後,唯一的願望就是解甲歸田與妻兒團聚。年邁的老皇帝思考着他在位的二十年中四處征伐意義何在,那就是使羅馬迴歸共和。皇帝的兒子康莫多斯野心勃勃,覬覦着父親的帝位同時又渴望能得到父親的愛與認可。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心願。

在將軍臨走的前夜,老皇帝召見,將羅馬帝國盡託付於他,希望將軍能完成自己的遺願。然而,老皇帝的兒子發現自己竟然不是父親選中的繼承人,心頭恨起,弒君奪位。新君嫉恨將軍,指使下屬欲將之處死,並殺害了將軍的妻兒。將軍臨死一搏得以脫身,可回到家鄉看到的卻是妻兒的屍骸。

一夜之間,將軍變身爲奴,輾轉流離,成爲了一名在角鬥場上廝殺的角鬥士。此時,爲妻兒復仇就是他活下去的理由與動力。羅馬宮廷,新皇帝與元老院互相敵視,明爭暗鬥。新皇帝的姐姐露西亞捲入了鬥爭,她不滿新皇帝的暴政,又擔憂着兒子盧修斯的安全,生活在恐懼之中。新皇帝想通過透支羅馬的存糧舉辦角鬥比賽來爭取民心,從而達到解散元老院的目的,實現獨裁。皇帝的姐姐與元老院爲了生存,密謀弒殺皇帝。將軍在角鬥場的現身,打破了皇帝與元老院的膠着狀態,劇情在此漸入高潮。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明確的目的。

最後將軍在角鬥場殺死了皇帝,大仇得報,自己也因傷勢太重而死去。羅馬歸政元老院,步入老皇帝設想的軌道。皇帝的姐姐爲將軍哀悼,垂淚問道,羅馬值得一個好人爲它犧牲嗎?我們曾經相信,現在讓我們再相信一次。他是羅馬的勇士,授他以榮耀。

整部電影將近三個小時,看完一點都不感到疲憊,反而身體裏像被注入了一股陽剛之氣,感受到了一股潛伏在內心深處昂揚待起的生命力。一個角鬥士可以與羅馬皇帝爲敵,而且最終竟然能夠得以復仇。這是一部好電影,打動了我。凡是能夠打動我的,在我心中都是好電影。

從電影回到現實,舉目四顧心茫然,爲什麼我們周圍的世界竟是這麼平寂?爲什麼周遭的大多數人竟活的如此疲憊不安?我們的人生平淡如水,沒有漣漪,生活也絕少感動。我問自己,人生如果是一齣戲,你是導演兼主演,你將會爲自己設定一個什麼樣子的劇本?

這個劇本是這樣嗎?一個人平淡地生活着,做着一份一般的工作賴以謀生,談不上喜歡還是討厭。心裏有一些願望,但都不夠強烈,很多隻是停留在想想的階段。有一些愛好,但都愛的不夠徹底,只是本着好玩的心態打發時間。無聊時上網刷屏打遊戲消乏解悶,宅,很少出門,大部分時間離不開電腦,現實中無法滿足的就到虛擬的世界去尋找滿足感,可心裏明白虛擬的世界給不了我心底渴望的東西,之所以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只因爲它們來的比較容易。生活沒有激情,理想想都不敢想。有時候甚至能感到自己在沉陷,沉陷……。終於厭倦了一個人的生活,娶了一個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的妻子,買了房子背了一身房貸,組建家庭,生兒育女。下一代的出生,給了自己一個徹底放棄自己的理由,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取代了自己年輕時候那些奇奇怪怪的願望,心裏想着就是多攢些錢爲孩子報名參加各樣的興趣班,攢夠了孩子大學的學費,就爲孩子首付買套房。儘管自己還做着那些談不上喜歡談不上討厭的事,但是對孩子的愛,爲孩子做各種安排,成了一個很好的慰藉。溫吞如水的生活,夾雜着工作,小孩上學,房貸,攀比帶來的焦慮與不安,還有家庭生活中的瑣瑣碎碎雞毛蒜皮,一路跌跌撞撞熬到退休,所幸無病無災,報個老年興趣班打發無聊的時光,趁着身體還行偶爾也出去走走。只是每當靜下心來,翻開年輕時的日記,看着那些對未來描繪色彩斑斕的憧憬,發現實現的願望實在寥寥無幾,而躍與紙頁間的那個朝氣蓬勃的少年竟是如此陌生。試着回憶從前,卻發現沒有什麼可回憶的,每一個日子都像是同一個日子,一生沒有什麼可引以爲豪的事。每看一次年輕時描寫未來願景的日記就會心痛一次。爲什麼人生不是我想的那樣?人生還可以重新來過嗎?可以重新來過嗎?最痛苦的淚水從墳墓裏流出,爲了那些沒有說出的話與沒有做過的事。這就是生活,時間在不斷耗盡,生命在不斷褪色,歲月如刀,將我們凌遲,我們身在其中卻沒有半點知覺,只待世故的皺紋一點點爬上眉宇,笑容漸消。

這就是你爲自己設定的劇本嗎?這樣的.劇情根本不可能打動任何人,包括自己。如果看的電影足夠多的話,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一個好的劇本是什麼樣的。戲劇的張力在於衝突,衝突構成的要素有這樣幾個方面。你要什麼?也就是你的心願與目標是什麼。阻礙你實現心願與目標的東西是什麼?你是如何通過克服重重阻礙實現自己的心願與目標的?

人生從來不缺少衝突,如果我們自己的人生劇本不都精彩,原因只在於我們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或是要的不夠強烈,沒有爲自己的心願全力一搏。這個世界上很多聰明人,他們渴望成功,而且都想找到速成的訣竅,夢想着像成功學案例裏描繪的那樣,在三十歲之前成爲富豪,尋找着那些三個月賺到一百萬的方法。他們一本接一本地看名人傳記來勵志,受了很多啓發,全世界成功的祕訣就那麼幾條,他們總是想知道的更多。可這樣就會成功?我很懷疑,我總覺得這樣的人正因爲他們太聰明,遇到阻礙不敢面對,從來只想繞道而行尋找捷徑,所以一輩子都演繹不出精彩。戲劇的原理告訴我們,精彩的劇情是通過克服阻礙實現的,主人公克服的阻力越大,顯現的能量就越驚人,生命就越有張力。

現實不同於電影之處,就是我們面臨的環境遠遠比電影複雜。一方面,當一個人不知道要什麼時,就談不上阻礙他的東西是什麼,他連衝突的對象都搞不清在哪裏。另一方面,我們面臨的障礙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羅馬暴君,有時候是一個不公道的社會,一個無正義的制度,一個苛刻的世俗,它們無影無形,卻又無處不在,我們出拳打不中它們卻時時能感到它們的掣肘。

可這是我們消沉的理由嗎?現實很殘忍,這確實是足夠令大多數人消沉的理由。但人生最彌足珍貴的東西,往往是那些外界無法輕易拿走的。莫在倦時退場,力量來自渴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還有一股蟄伏已久不甘寂寞蠢蠢欲動的生命力,它由信心、勇氣與堅毅所構成,唯有這些品質才能在我們遇到阻礙之時使我們不畏艱辛迎難而上,從而爲我們的人生劇本增添張力,染上光澤。人生不是一個位置,而是一段歷程,欲要打動世人,必先打動自己。只要肯全力以赴去實現自己目標的歷程都值得書寫,無論結果如何,終會各得其所。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2

《角鬥士》全片一氣呵成鐵漢柔情的榮譽之戰,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長絲毫沒有停頓的結束了這個反抗的故事。金黃的麥子在片頭和片尾以希望和死亡的形式出現將名將麥西莫斯渴望和平的一面刻畫的栩栩如生,與之對比的則是古羅馬競技場呈現在一座城中心的堅不可摧以及夕陽之下填滿了玫瑰花瓣的馴服溫柔。用這樣浪漫的手筆講訴這樣的悲劇,不免讓人唏噓歷史的殘忍和信念的堅強。

麥西莫斯一出場便是一場生死之戰,羅馬國王的遠觀以及心急如焚的兒子出場告訴我們故事將從他們三個男人之間開始。國王意欲傳位給麥西莫斯,兒子殺死父親篡奪王位屠殺將軍全族。經驗豐富的麥西莫斯逃脫,因傷勢過重被奴隸販子所救成爲了角鬥士。在他想要爲國王和妻兒復仇時,政壇也各懷鬼胎,新國王想要解散元老院避免國家成爲共和國,而元老院聯合新國王的姐姐千方百計幫助麥西莫斯殺死新國王。

影片角鬥士氣勢宏大,不論是貴族的奢華富麗還是平民百姓的貧窮生計都能在片中追尋細節,我們可以感慨一座城的富麗堂皇也可以窺視一個普通人心底的掙扎和榮譽。但就劇情來看並未有多少懸疑意味,甚至可以從新國王一天比一天更像鬼魅的妝容推敲出他的結尾,而麥西莫斯轉過身真正與新國王對峙倒是讓我心跳了一下。

麥西莫斯的形象太完美了,有原則有信仰尊崇榮譽信守承諾的愛妻好男人,如果不是以被暗算而死亡這會成爲一段絕對完美的`歷史。不論走到哪裏都可以一呼百應,寡言少語的他只要繼續向前走便能得到人們自發的尊重爲其開闢道路。新國王的膽小和狹隘最終讓自己丟掉了性命,這個暗戀着自己的姐姐殺死了父親的人,缺乏智慧卻又喜愛賣弄自作聰明,他可以成爲麥西莫斯的敵人已經是榮譽。

片中的色彩隨着人物和立場的改變而改變,宮廷中的顏色完全被深藍色佔領,沒有漫漫黃沙的實在感也沒有血腥紅色的殘酷感,有的只是冰冷,直到最後一幕在競技場上結束讓這種顏色慢慢消失也象徵着獨權隨着死亡而去。活着的人還在明亮的陽光下等待着重逢,死去的人已攜夠榮譽好自由奔馳。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3

麥師武本是羅馬帝國的大將,多年來跟隨國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最後消滅迦太基後,羅馬完成統一大業。這時的國王已老態龍鍾,王子柯姆依德輕狂無能,國王一天夜裏說服他接受麥師武(接替自己做新國王),柯姆依德喪心病狂,在與父親的最後一抱中活活扼死國王並登基。第二天,麥師武得知了消息,麥師武無視柯,離宮出走。柯圍追堵截不成,趕在麥到家前洗劫了麥全家。麥孤苦無助而昏迷,後被人販帶走。在交易市場,麥與許多可憐的男人以低於牲口一倍的價錢被賣給角鬥場的商人。在生的期求下,在爲家人爲羅馬復仇的強烈意志下,麥在角鬥場奮力拼搏,很快“西班牙人”揚名羅馬。柯在一場表演後發現麥還在且聲譽極高時,便設計害死麥。在柯極力要求的重現羅馬戰迦太基的戰爭中,麥在迦方。暗箭機關,老虎,“羅馬士兵”,一擁而上。麥憑藉身體與智慧,戰勝了“羅馬”。柯大怒,觀衆則集體喝彩。“仁者麥師武”響徹雲霄。羅馬長老院與柯的姐姐早就受夠了柯的專斷與無能,密謀與麥師武共同發動政。由於民衆的不滿,柯的嫉妒心,柯要求與麥在角鬥場決戰。在與麥擁抱時,柯極其險惡地在麥肩上捅了一刀,比賽開始。柯不是對手,要手下放箭。空曠的角鬥場,柯的聲音猶如困獸之音,長老院不讓放箭。麥仇恨涌上心頭,最後活活打死了柯,這個假國王。他向天望了望,像是在爲先帝爲家人交代,然後倒在了地上。他死了,整個角鬥場死一樣寂靜。

感言:嫉妒能毀掉一個人。沒有雄才大略與超人的膽識,做一國之君是不行的.。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喪失信心。麥師武在身爲奴隸的角鬥場依然實現了殺死國王的願望,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麥師武:我最想做的事就是不再打仗,回家過清淨生活。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4

開篇音樂,彷彿是黎明前的黑暗,時時刻刻在等待着一次爆發,一次大規模的釋懷。在麥斯穆斯知道自己妻兒已死時,他眼前又再次浮現出蘆葦地的景色,響起這段旋律。而在影片即將結束時,麥斯穆斯將軍已然意識模糊,他再次聽到這段音樂,手輕撫蘆葦宣告着他生命即將結束。這段音樂宣告着每一次麥斯穆斯失去意識,生死未卜。正如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每當米蘭出現的時候,都是陽光明媚然後響起一段非常悠揚的鋼琴曲,彷彿你聽到了這段音樂,就知道什麼要發生,什麼人要出現了。而主題音樂mi so la do qi la響起的時候,總是能夠打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在戰爭配合的電影音樂也是很巧妙的。譬如說在電影開篇時候的那場大戰,在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風格漸漸變化,雄渾厚重節奏緩慢下來的音樂襯托着戰爭的殘忍,表達着人們對赤裸裸的血肉模糊的.戰爭的厭惡。在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電影《變臉》(又稱《奪面雙雄》)中也有這樣的音樂,在房子裏發生大規模槍戰的時候,背景音樂是小朋友耳機裏放出的非常溫暖音樂。孩子眼裏溫暖柔情的世界對比着成人世界中的暴力與血腥,我們必須承認這樣的對比反而比模擬真實廝殺的聲音更打動人心。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5

不可一世的奧古斯都大帝帶着他的羅馬騎兵將羅馬帝國的印記刻在了整個世界近五分之一的地域。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隨便選取了羅馬帝國全盛時期一個極小的元素,就打造出了這樣一部,狂攬201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音響,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視覺效果五項大獎的史詩傳奇——《角鬥士》。

故事的背景是古羅馬政體由"專制"向"共和"轉變的歷史時期。馬西莫斯是一位戰功赫赫,並且忠於羅馬帝國,忠於國王的將軍,老國王在身體衰弱之際有意選他繼承皇位。但是由於國王過早地讓法定皇帝繼承者,品行不端的皇子康墨迪烏斯知道了這一決定,被殘忍的殺害。殺父弒君的康墨迪烏斯自然更加殘酷地迫害曾經的功臣馬西墨斯,毀滅了他最深愛的家庭。逃過死劫的馬西墨斯被迫成爲角鬥士,經過一次一次血腥的戰鬥,馬西墨斯終於和篡位的年輕國王面對面站在圓形角鬥場上,完成了自己報仇地願望。

很多朋友都說影片《角鬥士》是一部浸滿血和淚的偉大史詩。確實,影片通過英雄馬西莫斯悲壯的命運,折射出了埋藏在羅馬帝國輝煌背後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我所驚歎的是影片成功塑造的兩個世界,衝斥着殘酷,卻又不乏溫情的現實世界和人性世界。表現出英雄的偉大,和那種平凡對家人深深的愛,還有扭曲的人格和對不倫的佔有!

一直記得影片裏馬西莫斯緩慢的、溫柔又仔細的用手掠過每一株長長的、青色的稻麥。這個場景,忽然就能在心裏涌起一股莫名的柔情。從片頭黃昏下那隻手的輕柔到影片最後馬西莫斯推開鬥獸場的大門,再一次在青色荒野裏掠過稻麥的手——那雙手在青色的稻麥上輕柔的摩挲着——每一株都在他的指間發出輕柔纏綿的響聲,彷彿他對每一株稻麥都飽含了感情。潛意識裏,他只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和妻兒一起守着美的家園,過着樸素而又無憂無慮的生活。影片中至少三次出現過這樣的場景,在一片金色的麥浪邊,遠遠地站着他含笑守望的妻子,和一路歡笑奔來的兒子。其實就連老愷撒,羅馬帝國最高統治者,那個主宰着億萬疆土,吒吒風雲的人物,在聽完他的口述之後,也不由地出口稱羨。雖然遠離家園,英雄的心卻從沒離開過那裏。理想的道路與現實的巨大落差總是會無奈地擺在世人面前。當家園夢被角鬥士監獄般的牢籠所束縛,當農夫的願望被圓形角鬥場裏的廝殺所擊破,蒼涼和殘酷的角鬥場上,充斥着血腥的屠殺,充斥着看客畸形的心態。如待收割乾癟的麥穗,被利劍拋棄。彷彿馬西莫斯殘存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只是對過去的懷念。沒有財產,沒有家庭,沒有希望,沒有信念,沒有姓名……靈魂的手已觸及銀灰色地獄之門,幸剩下的還有同伴的覺醒:“你會再見到你的妻子兒子,只是時候未到!”

在整個影片中基本上都是一個鑽進錢眼裏的奸商形象的帕西蒙,但對於生活,對於命運,卻絕對意義上的有着一個曾經讓整個羅馬競技場爲之傾倒的最傑出的角鬥士纔可能擁有的,深刻的理解。在一次角鬥士表演開始前,帕西蒙走進關着他所有角鬥士奴隸的房間裏,對他的奴隸們說了這樣一番話。 “你們當中有些人,不願意上場搏鬥;另外一些則是不會搏鬥。大家都喜歡唱高調…除非真正輪到自己上場。你們聽:殺,殺,殺(畫外音)!把刀用力刺進敵人的身體裏,觀衆會因此向你賀彩,崇拜你。而你,也會開始爲了喝彩聲,而愛上他們。最終…我們都會化成一堆白骨,可悲的是我們無權選擇命運。但有權選擇如何面對死亡。唯有如此,才能像個人一般的被人們追憶。”

麥希穆斯理應被帕西蒙的這番話震徹到靈魂的最深處。至少,從那以後,他選擇了像任何一個貧窮低微的奴隸那樣,爲了生活,準確的說只是爲了生存,而拼盡全力的去把刺刀刺向敵人的身體。從將軍到奴隸,從奴隸到角鬥士,每一步他都是被逼無奈,但每一步,都對他意義深遠。這位身經百戰的常勝將軍很快贏得了祖卡巴角鬥士競技場的芳心。馬西莫斯這個時候理應覺得,帕西蒙是對的。至少,成爲一名角鬥士在爲他贏來衆人尊敬與愛戴的同時,也終於爲他獲得了機會可以重返羅馬,他復仇的`夢想,終於得以照進現實。

在民衆的歡呼聲中,馬西莫斯和康墨迪烏斯兩人上場進行最後的角鬥,雖然身受重傷,但是熊熊的復仇火焰,給了馬西莫斯最後的力量,馬西莫斯親手解決了這弒父奪權,殺害自己妻兒的敵人,大仇得報!此時全場一片寂靜,他要求釋放所有角鬥士還其自由,並恢復先前被捕議員的職務,並提出羅馬要共和的要求,在失去了生存的目標後,他慢慢倒倒下。去找你的妻兒吧。我們的英雄便閉上了眼睛,正

如他自己所說:死亡是微笑,當來來臨時,人們所能做的就是還以微笑,他帶着微笑離去。暮光中妻子帶着滿面笑容在等待他歸來,他的兒子更是迫不及待的奔向父親,馬西莫斯輕撫着稻穗慢慢的走向家人,我們的英雄終於回家了。迴歸了,那想望已久的麥原,那兒沒有徵戰,只有妻兒的歡笑相伴,和一掬熱土的馨香。人生還有一笑。麥芒在原野裏微笑着,結着對家園熱土的家園飽滿的眷念。

在片尾久久的音樂中,我的心情也像角鬥士最後勝利的時刻,整個羅馬鬥獸場的鴉雀無聲,久久停留在這樣的肅穆中。近乎夢幻的古羅馬帝國的繁華里,我們感受了一個帝國的強盛,一個帝國的疲倦,一個帝國的孤獨,以及一個帝國永不可複製的,華麗絕響。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6

《角鬥士》中,看臺上的人們看着角鬥士的互相搏殺歡呼着,無可奈何地與對手搏殺的角鬥士怒吼着,是對古羅馬競技場中的黑暗、慘烈的一種詮釋。這是一部利刃與利刃擦碰而出的故事。其中呈現的不單是刀光劍影中生命逝去的血腥,更是無辜生命被迫逝去的一種慘烈。主人公馬克思馬斯,是一個從將軍變爲一個角鬥士奴隸的人,從正義地與敵人搏鬥到無奈地與角鬥士們搏殺的人。在邪惡的角鬥場上憑自己久戰沙場的經驗與不懼一切的勇氣,戰勝了那些同樣無辜的角鬥士,雖是仁慈的他不忍的,但是他必須勝利,爲逝去的角鬥士殺了可惡的統治者。換來更少人的逝去,更多人的自由。

一個個不願被黑暗統治,欲要自由的角鬥士把對生的渴望化做了一股股拼殺的動力,他們都揮着令人寒心的利刃,瞬間失去人性的拼殺。都想着反正每一位角鬥士的生死都已被人下了賭注,還不如試去贏這生與死的賭注。那時人與人毫無選擇的決鬥,人性的美在他們揮起利刃的一刻,就只剩下無懼了。

開片時,一隻蘊涵着勇敢、堅強、沉穩的手輕輕的撫過麥穗,是一種善良的觸摸。那是一個男人離開戰場後的溫柔,撫過那些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心中,莫名的會令人同時涌上痛心與安慰的感覺。那似乎是與寧靜告別的一次接觸。——那隻能令人有許多感觸的手是馬克思馬斯將軍的手。《角鬥士》中,馬克思馬斯就是用這雙手獲得了自由,用這雙手揮着劍與對手比個你死我活。

《角鬥士》中,利刃擦碰發出的聲音,成了古羅馬最響亮,最可怕的聲音。但就是這羣無辜逝去的角鬥士和馬克思馬斯結束了這樣一種局面。角鬥士們因沒有能力勝出,而讓自己的生命結束在馬克思馬斯的劍下,馬克思馬斯得到全盤勝利後,殺死了那該死的現任統治者。角鬥士們的無奈的自相殘殺的痛苦,能夠深深的痛到觀衆心中,雖不是痛在觀看者身上,但對生命感到可惜的那種痛或許更痛。

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用馬克思馬斯對家庭的熱愛,對羅馬的忠誠來映襯角鬥士的內心,古羅馬中不愛血腥,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內心。體現奴隸與平民的樸實心理。不繁雜,一切只爲了家庭,爲了國家。就連在競技場上奮力的搏殺也成了一種體現方式。馬克思馬斯在競技場下對家人的懷念更是代表了所有角鬥士奴隸的心,他們唯一渴望的是贏得自由,與家人生活在一起。在現在很容易實現的事,在那時卻是如此的遙不可及。片中,馬克思馬斯殺了所有對手後說了這樣一句話:“還不夠盡興嗎?這不是你們在這的原因嗎?”他在試圖喚醒着人們心中的'惡魔,喚醒善良的心。他憤怒人們對生命的無視,對自己的無知不悔改的心,這也正是所有角鬥士的心聲。他還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會贏得觀衆的,我會給他們看他們從來沒看過的東西。”那是什麼呢?或許就是良心、光明,正義永勝吧!《角鬥士》中,最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這句話了,話中的話似乎會令任何人都猜不全。他受到神的眷顧贏得了觀衆,那些黑勢力看到了馬克思馬斯要讓你們看到的東西了嗎?

片中,統治者考母杜斯的野心、陰險與馬克思馬斯的仁慈、善良形成鮮明的對比。《角鬥士》中場景、人物的衣服等等多是棕色、褐色的,泥土與灰塵的暗黃將整個片的慘烈、激昂進一步襯托了出來。

最後一幕採取了前後呼應的方式,馬克思馬斯在戰勝考母杜斯後倒下了。他看見角鬥場上那唯一一扇通往自由的門打開了,門外是兩排整齊的白楊樹,他用手撫摸着麥穗,妻子微笑着讓兒子向自己走來,他也向孩子走去。

《角鬥士》一部值得每個人去欣賞的一部歷史巨片,去發現其中的哲理——人性美。深思迂腐的形成,深思人不該失去的好。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7

兩個小時又三十四分鐘,對於描述一個人跌蕩起伏的一生,或許會是太短暫了,但是塑造一個英雄人物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許足夠用了。

影片《角鬥士》的主角Spaniard,是位英勇善戰的羅馬將軍,厭倦戰爭的漫無天日,只是渴望在戰鬥結束以後,能夠回到家鄉與妻兒團聚,但命運偏偏愛捉弄人,淡泊權利的他,卻偏偏被捲入到權力爭奪的鬥爭之中。爲此他失去了他曾經擁有的一切,自己也淪落爲奴隸。不過他終究還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在圓形的角鬥場上,以一個角鬥士的身份,向傲慢、卑鄙的小皇帝討回了公道,完成自己復仇的願望。

長長的影片中,故事說明條理清晰,情節發展高潮跌蕩起伏,引人入勝。故事有兩個轉折點,一個是皇子爲了皇位殺死老國王。在得知老國王要將皇位傳給Spaniard後,皇子——康莫迪烏斯,藉口與老國王擁抱時乘機將國王扼殺在懷中。這一轉折,使Spaniard的生活開始改變,從高高在上的將軍,淪爲四處躲藏的奴隸,原先美滿的家庭也因此破裂。至此電影達到第一個高潮,身心俱疲的Spaniard會選擇怎樣的復仇方式,決定了故事的發展;另一個轉折點是,在進入角鬥場前,奴隸主告訴Spaniard的一句話,“你贏得了羣衆,你就贏得了自由。”在圓形角鬥場上,Spaniard取得了勝利,在等待國王是否處決失敗者的首級時,國王將大拇指伸向上,這意味着失敗者將被處死。但你不知是動了惻隱之心還是想起奴隸主的話,Spaniard將劍扔向一旁,也許這一舉動在冷血無情的角鬥場上罕見,現場的觀衆在沉寂了數秒後,高聲呼喊“仁慈的,Spaniard!”。這爲Spaniard,贏得了羅馬羣衆的支持,致使皇子康莫迪烏斯,不敢私下處決Spaniard,在正式的角鬥場上與Spaniard,一決高下,埋下伏筆。

在影片進行中,Spaniard的大氣,從容,淡定,無所欲求,爲了自由,不懈努力,原本戰場的殺敵報國,爲國家的人民爭取自由,到遭到皇子康莫迪烏斯的嫉妒,殘忍地迫害,仍爲了擺脫奴隸的身份,不畏強暴,頑強奮鬥。想回到家中悠然與世無爭的生活,也是對自由的追求,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早日擺脫世俗的生活,追求真正的自由,成了支撐他繼續走下去的直接動力。在追求自由的途中,Spaniard不在是無所不能的英雄,他也不能保護好妻子,也遭到康莫迪烏斯的迫害,有成功也有失敗,更符合現實生活中的人性色彩,這也是影片的一個閃光點。

撇開電影本身的思想內容,角鬥士電影的拍攝技巧,影片剪輯,特技效果堪稱經典,在宏偉大氣的古羅馬最著名的鬥獸場上,腰斬,血漿沖天,斬頭,人獸相鬥,每一個鏡頭畫面感強烈,配上讓人不敢睜眼目睹着血淋淋的的慘烈畫面,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另一方面,又與一開始營造的浪漫隨行的田園風格,形成視覺反差,凸顯了鬥獸場的血腥,殘酷。因此獲得了2001年奧斯卡的最佳視覺最佳音響,最佳服裝的大獎。在演員方面,身材高大,健壯的體魄,黝黑的皮膚,淡定的眼神透出足夠的殺傷力的拉塞爾·克羅威(Russell Crowe),成熟的演技,很好的詮釋了Spaniard的大氣,對權利的.無所求,對國家的忠心,對死去妻兒的懷念,對自由的追求。一舉奪下了同年奧斯卡的最佳男演員獎。

作爲好萊塢的經典大片,光這些宏大的戰爭場面顯然是不夠的,影片一開始就流落出Spaniard,想要歸隱田間,和妻兒團聚,但終究不得願。在影片的最後,角鬥場上殺死了康莫迪烏斯,自己也虛弱不堪,在他模糊的意識中,在空氣中模擬推門的動作,然後出現一片淡藍色的天空,一望無雲,斑駁、蒼老的石牆,厚重的木門,妻兒熟悉的笑臉,他低聲的說道:“I am home。”然後才應聲倒下。Spaniard的感情,一如當初,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將軍,還是親眼埋葬了妻兒的悲傷丈夫,甚至是一無所有的奴隸,家,妻兒都是他的所有,他所認爲最幸福的一切。

這是影片最令我感動的地方,無論他的地位榮譽有多高多顯赫,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男子,一個渴望回家的男子。只有在最熟悉的親人面前,他纔會卸下那些堅強的僞裝,哪怕是死,他也能含着笑死去。因此無論走多遠,家都是最溫暖的那個地方,只有在那裏,你才能放下僞裝堅強的一切,讓疲憊的身軀徹底休息。I am home,詮釋了他整部影片想要努力回到的過去,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勇猛善戰,令人感動的是他對國家的責任感,但最令人悲傷地是他的無可奈何。電影,角鬥士,在描述那個麻木無情的專制時代的同時,譜寫了一篇充滿人情味與俠骨義氣的英雄史詩。

角鬥士影視觀後感 篇8

早在2014年,《角鬥士》就榮獲了第7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5項大獎,可直到昨天,我才真正沉下心來把它看完。

儘管耗資號稱2.5億美元,可《角鬥士》呈現的戰爭和搏鬥場面帶給我的感覺卻遠沒有《勇敢的心》來的震撼。不是不夠恢弘,而是不夠真實,甚至不如某些國產的武俠片。不過,這些都是細節,絲毫不影響影片中故事結構的完美和它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古今中外,貪慕權欲常常被當作男人的天性,所以厚黑學等一類玩弄權術的著作會被加以追捧。可無敵英雄馬克西姆斯卻反其道而行之,置權柄於不顧,渴望做一個不想控制任何人同時也不願被無端控制的人,表面看,這和中國古代歷史上那些功成名就後退隱田園的智士例如蠡、劉伯溫頗爲相似,可實際上他們的境界卻有着天壤之別。馬克西姆斯希望退居幕後是爲了民主共和,是一種高尚的行爲。而蠡、劉伯溫則是爲了避免兔死狗烹,乃一種無奈之舉。

影片的鏡頭設計和運用可謂獨具匠心。尤其是一開始,隨着濃烈而又凝重深厚的音樂,在一片燦爛金黃色麥田裏,一隻粗曠而有力的男人的'手輕輕捋過麥穗,似乎在深情地訴說着一份遙遠的溫柔與思念。這個長達28秒的特寫鏡頭勾起了觀衆強烈的觀影欲,讓大家急着想要知道這究竟是誰的手?爲什麼一直捋着麥穗?細細領會,這真的就是差距啊!

主演羅素·克洛的非凡演技爲影片增色不少,這也是他的巔峯之作,從此他步入了萊塢一線男星之列,並且屢出佳作。不過,女主演康妮·尼爾森更讓我感到驚豔。雖然影片留給康妮·尼爾森的表演空間並不大,可她卻處處出彩,除了秀麗端莊的面容,婀娜多姿的身材,還有恰到處的神情。在馬車裏的慵懶天真,得知父親被弟弟殺死後的無奈,看到弟弟威脅兒子時的恐懼,被弟弟要挾時的忍辱負重以及對馬克西姆斯的一往深情等等。相比起來,在美貌上更勝一籌的蘇菲瑪索在《勇敢的心》中表演就顯得蒼白多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片中那個古羅馬競技場實在太棒了,這個是不是三d做的呢?如果是的話,那可是在15年前呀!總之,儘管是在誕生15年之後纔看完這部電影,我卻真的一點都感覺不到時空感,換做國產電影,可以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