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關於《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覺醒年代》的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覺醒年代》觀後感範文

  關於《覺醒年代》觀後感1

對於一個1943年出生的我,興致勃勃地不顧飲食連續地看了33集……還期待着看下去,原因是很簡單呀,“同呼吸,共命運”之愛國情懷使然。反映近代中國百年的歷史畫卷——成爲《覺醒年代》劇作的使命:劇中表現了中國近代百年中脊樑們之原味、原形、原質之風貌,給中國人民一個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一掃近三十年來影視界的濁氣,正能量滿滿。我們必須要向製作者、編導與演員們表示敬意!因爲這劇履行了北宋張載先賢:“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偉大的誓言。這也是貫徹了文藝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故該劇是爲歷史作出的貢獻。同時,我建議:既然此劇是爲了紀念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而作,那末應該是全面歌頌“百年”(1921—2021)之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故而以100集爲目標吧?既然是《覺醒年代》,也應該再現當代中國人民的質的飛躍的又一個覺醒年代,迎接已經到來的偉大的文藝復興!

  關於《覺醒年代》觀後感2

最近看完了央視播出的《覺醒年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是近年來很少有的一部精品。劇中陳獨秀桀驁不馴,李大釗一心救國,胡適儒雅斯文,蔡元培包容大度,還有很多民國名人的精彩演繹,讓人過目不忘。

這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以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爲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爲主線。

作品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那個“覺醒年代”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

所有的這一切,也許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上大家都看到過,大概內容,何等淺顯!

那個年代的“文化鬥士”是什麼樣子的呢?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曾經的“革命青年”是怎樣的家國情懷?比如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

平常人如果不做專門研究和探討,你根本無法清楚。那也沒關係,看《覺醒年代》一目瞭然。

該劇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識、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奇故事爲基本敘事線。

以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歷爲輔助線。

該劇耗時七年之久,藝術地再現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羣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

《覺醒年代》的播出,無異於是一場思想洗禮。劇中講的那些事,那些人,無時無刻都在敲打着心靈,讓我們忍淚沉思。那些人,陳獨秀、李大釗等等,都學識淵博,薪酬優渥,原本可以享受無憂的生活,但他們爲了國家,爲了民族,爲了人民,寧肯拋婦棄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們不是傻,不是執着,而是少了我們平常人的世故 。

《覺醒年代》中最讓我動情的畫面就是陳延年、陳喬年面帶微笑赴死,帶着鐐銬的雙腳走過一條血河。你可能注意到了血河中盛開的朵朵桃花。我認爲這個畫面可能包含着這樣幾個含義:一是寓意陳氏二兄弟,爲了革命,犧牲瞭如花的生命;二是寓意今天的幸福是用無數烈士的鮮血染成;三是寓意浴血奮戰的盡頭一定是鮮花盛開……還有很多細節也特別感人。蔡元培爲了請陳獨秀雪中坐在門口三顧茅廬;魯迅寫《狂人日記》目光如炬;陳獨秀送別兒子拿着炒糊了的南瓜子。

劇中也展現了民國文人風骨。經管學術上有爭議,但人品光明磊落。辜鴻銘黃侃劉師培不爲小人所利用,送別陳獨秀離開北大時,黃侃說了一句,你走了就少一部通史。辜鴻銘一句,還鬥否?讓人潸然淚下。

劇中的幾位女性也塑造的有血有肉。陳獨秀的妻子高君曼,爲了丈夫的事業隨夫君東奔西跑,擔驚受怕,無怨無悔。李大釗的妻子趙蘭仞,他們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李大釗叫一聲“姐”,讓人又親切又感人,她爲了丈夫的事業深明大義勤儉持家,不是普通女人能做到的。還有陳延年和柳眉在湖邊離別的那一段,明明深愛着的兩個人,爲了事業,延年卻不敢答應……

曾經貧弱的中國,正是有了這些先賢志士,纔有了今天的強大,纔有了平視世界的能力,纔有了對於美國的指手畫腳,我們能大聲的說: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這是一部好劇——見天地!見蒼生!見國魂!正可謂:風雨飄搖,世紀滄桑,崢嶸歲月,追風逐浪。書生魂,鐵肩道義,文人膽,初心不忘。赤子高呼寒夜醒,羣龍奮起青春唱。正年少有爲,憂國復興邦驚雷響。

  關於《覺醒年代》觀後感3

昨天晚上,幾乎一氣將三集看完。

主角之一的陳獨秀,他的出場,讓人有一種《絕命毒師》或者《加勒比海盜》的感覺。

這個年代,一頭茂密的黑髮,已經成爲越來越奢侈的個人裝飾。那個年代,剛剛脫離了全男皆辮,而披頭散髮,該也是一種落魄子弟的感覺。

但,無論如何,擁有不羈的髮型的人,足以讓這個年代的觀衆相信,一定是有着特立獨行的頭腦的。

果不其然,獨秀,果然“獨”秀。他主導創立了《青年雜誌》。這個雜誌的創辦的簡況,電視劇裏有介紹。

電視劇裏瀰漫的輕鬆幽默,普通這個時代這個季節的陽光,自然是珍貴而美好的。而,美好,也是電視劇想要呈現出來,想要傳達開去的東西

當現實艱難,比如,電影院裏坐不了擁擠的人,電視劇面前,就要排起了流量級別的觀衆,等待一些畫面放送些美好,和美好之類的東西。

那個時代,有太多人物和文章,資料和畫面留存下來,也有太多的複雜關係可供梳理與安排。所以,作爲觀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最爲接近真實的那些,卻不妨礙它們是劇作者最想讓你看到也只能讓你看到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