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觀《武訓傳》有感1500字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武訓,原名武七,乞討爲生,一生成就三所義學院,義舉上達朝廷,爲嘉獎其興辦教育之功,特取"垂訓於世"之意,賜名武訓,同時封爲"義學正",賜黃馬褂和"樂善好施"匾額,准予建立牌坊。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病逝於御史巷義塾,享年五十九歲,"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出殯當日,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官紳全體執紼送殯,遵照武訓遺囑歸葬於堂邑縣柳林鎮崇賢義塾的東側。各縣鄉民自動參加葬禮達萬人以上,沿途來觀者人山人海,一時師生哭聲震天,鄉民紛紛落淚。馮玉祥稱其爲"千古奇丐",被譽爲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中國教育事業的楷模。後人建有武訓祠和武訓墓,"武公紀念堂".

觀《武訓傳》有感1500字範文

緣於一篇介紹武訓的文章,勾起了我對武訓的好奇,利用週末,特意觀看了《武訓傳》電影,歷時3個多小時,感觸頗深。從武老先生身上看到了四點。

1. 縱使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仍然要抱負遠大。武訓從小到大在欺侮中度過,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21歲之前,想到的是憑力氣工作,憑良心生活,卻屢受鄉紳惡霸欺負,在一次臨近絕望中,武訓想的不是通過努力,讓自己翻身揚名立天下,而是頓悟在當時,窮人唯有通過讀書才能免受欺負,進而立下遠大抱負,修義學,旨在讓天下窮人的孩子都能免費讀書。爲實現抱負,武訓不顧膝下黃金,下跪籌義款,下跪請先生,下跪求孩子家長容許家中孩子讀書。在他的感召下,成功修建三所義學院,所請先生勤於教學,所招學生努力上進,窮人中學有所成者甚衆。

2. 一絲執念,愈磨愈堅。武老先生求捐義款的過程,嚐盡捱打、飢餓、欺騙等人間疾苦,受盡旁人質疑、白眼、奚落等人情世故,但並未因此退縮,相反修建義學院的決心更加堅定,乞討38年,成功修建義學院3座。

3. 吃苦耐勞,毫無怨言。從乞討到做長工,乾的都是別人不屑做的工作,一直在憑良心做事。求捐義款時,爲了兩三文錢,任人拳打腳踢,在他眼裏,每一拳,每一腳都是修建義學院的磚和瓦,沒有沉淪在對世道不公的抱怨中,相反,用自己微薄之力,試圖改變環境。

4. 忘我。自從立下修建義學院的抱負,眼中無我,即使被當地人奉爲武聖人,得到德高望重的讀書人尊重,受到當地政府及朝廷的認可賞賜,他沒有得意,更不曾忘形。我想武聖人此刻可能會覺得,如若能把立牌坊的錢或者黃馬褂換成義學款豈不更好,在他眼裏,牌坊不過是一幅石門,而黃馬褂只不過是布料珍貴的外褂。

從這部電影,也有幾點感悟。

1. 讀書是爲了明白道理。武訓辦義學,讓窮人孩子讀書的目的就是明白道理,不被人欺負。當他聽到"學而優則仕"的意思,聽到孩子們說讀好書就能當大官時,心裏很忐忑,他跪求正在讀書的.孩子,讀好書後萬萬不能忘了窮人。讀書的目的是知大理,明大義,而不是從此作威作福,揚名立萬。

2. 抱團取火可能是弱勢羣體的最好選擇。武訓辦義學的錢是30年來乞討掙來的,武訓可以算是資源的收集者,對個體而言,不計較貢獻大小得失,資源共享,團隊作戰,謀得長久生存和成就大事的機會更大。比如有十戶人家,有5戶的柴火只能支持一天,有5戶的只能支持半天,遇到7日至寒之日,十戶人家存活的唯一途徑是,打破隔離,不分彼此,抱團取火,求得生存。

3. 做事不能認死理。我對武訓得到嘉獎而不受的行爲並不認可,我覺得武訓既然能爲了自己的抱負吃了那麼多苦,爲何不能暫時迎合統治者的愛慕虛榮,利用在政府得到的嘉獎榮譽,獲取更多的資源修建義學院。此外,武訓明白持之以恆的道理,修建第一所義學院後,可以一邊籌款,一邊與學生苦讀,通過讀書,開闊眼界,拓寬思路,以便在今後的義學院修建之路上更加順暢。

有個疑問,大凡有驚天抱負之人,是不是必須沒有牽掛呢?正如武訓所唱"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我想如果武訓母親未死,或者不曾絕望,或者武訓有了家室,可能就不會有義學院了。

最後,用陶行知的一句話總結武訓的一生——"捧起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武訓,可敬,可愛,可憐,絕對是一個大好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