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觀電影雨果有感

本文已影響 3.08W人 

非常喜愛《雨果》這部電影。看完走出影院時心裏暖暖的。

觀電影雨果有感

在告訴你我爲什麼喜歡它之前,先要說清楚一個事情。這部電影樹大招風,很多人都認爲它是馬丁斯科塞斯一個人的作品,在評價它的時候先入爲主,用馬丁以往的故事水準套,或多或少失望了。其實《雨果》改編自一本兒童書,名字就叫《雨果凱布瑞特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2007年出版,作者Brian Selznick是插畫家出身。這本書相當特別,以圖畫和文字交織講述故事,不是純文字的小說,不是充滿插畫的小說,也不是圖畫爲主的繪本,而是圖畫與文本都是講故事的主要手段。這本書及其豪華精美,因其華美和創新得到讚譽,像我這樣的書顏控更是對它毫無抵抗力,不過故事性方面,的確有硬傷,後文詳述。電影版在框架節奏和畫面上相當忠實原著,而故事其實比原著豐滿得多。先讀過原著再看電影的觀衆,比如我,毫不覺得它慢或沒有內容。所以,對這部電影的毀與譽,馬丁一個人都不能獨自承擔,原著本來就非常有電影感,只是馬丁駕馭得更圓熟;原著的故事更單薄,馬丁做了一些相當好的修改。

喜歡這部電影,因爲它本來就是一個夢。一個關於夢的夢。就像觀衆看這部電影,而雨果在電影裏看電影。夢境本來就應該有種華麗的不真實感。片中對巴黎火車站的建構充滿了美麗的細節,從咖啡館到花攤到那些迷人的鐘表內部,全都美得不像話,而像畫。片子充分發揮了3D的特長,開頭從大遠景快速拉近到車站內部(跟書中的場景結構一模一樣),速度快得讓人眩暈,接着用長達5到8分鐘(沒有準確計時,感覺像是那麼久)的時間介紹雨果的生活環境(也跟書裏一樣),引入幾個配角。車站牆內的狹窄通道,高聳的鐘塔,陡削的樓梯,飄落的雪花,陽光裏飛舞的灰塵,從高處眺望出的巴黎市景,美侖美奐,用3D表現得那麼自然。

想來《雨果》這個片子之所以吸引馬丁,就是因爲他想要把這個美麗的夢營造出來,他覺得很興奮--我看得出來。在這點上,他跟拍了《戰馬》的斯皮爾博格一樣,還保留着童心。有童心,就有創造力。

當然,還有電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片這件事。原著的天才之處就在於通過雨果的經歷引出梅里埃並向他致敬,這纔是故事的創作動機,電影原封不動地保留這個部分,因爲,作爲電影人,誰不想通過什麼方式跟梅里埃拉上關係呢?這大概也是馬丁的創作動機之一。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故事的缺陷也在這裏。電影的名字是《雨果》,主角是雨果,大半的時間,觀衆通過雨果的視角觀察故事中的世界,而在後半部分,雨果卻成了旁觀者,主角變成了早期電影和梅里埃。那雨果的那些掙扎怎麼樣了?他的喪父之痛就這麼平伏了?他的生活從此充滿了玫瑰和陽光?他的那個本子呢?觀衆在前面不知不覺傾注在雨果身上的關心,最後卻落了空,自然會覺得莫名的不滿,而馬丁大名鼎鼎,又不敢貿然鄙視,如此打個波折,難免會有人心生反感。缺乏一個有戲劇張力的核心和值得深刻同情的角色,是這個故事先天的弱點。

然而我本人一點也不介意這個弱點,因爲這個片提醒了我,電影的主要敘事手段是什麼。是畫面--畫面的結構、佈局、角度、縱深、節奏等等。簡單的故事,反而凸顯了畫面的重要,換言之,讓我更能享受畫面。也更能體會看似恬美質樸的畫面後面,有多少前沿的電影技術在運轉。這也是一個提醒:電影向來比其它藝術形式更依賴技術。在電腦上寫文和在稿紙上寫文也許有不同,但2D和真正的3D卻創造出完全不同的觀影體驗,再早一些,有聲片對默片的顛覆更不用說。所以電影裏特地兩次向現代觀衆展示:同樣是火車進站衝向人羣的鏡頭,最早的電影就已經拍過,現在仍然可以對觀衆造成衝擊力,因爲技術不同,表現力就有新意。這個片是懷舊沒錯,不過是用最先進的手段懷舊。電影的進步和生存,技術至關重要。當然文本也重要,這個片在這點上可說是個反面例子。原著這方面不強,電影儘管已經加入很多情節補充,還是不夠。

奧斯卡很精明,給了五個技術獎,卻不給其它大獎,說明它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雨果》到底是部怎樣的片子。

片子的卡士是典型的老綠葉扶持嫩紅花。Ben Kingsley(《甘地》), Christopher Lee(《魔戒》裏的沙魯曼爺爺), Sacha Baron Cohen(《寶拉胡鬧記》),Helen McCrory(《哈利波特》裏的馬爾福母親),還有Jude Law(把他叫做老綠葉他不會不高興吧),等等。 Asa Butterfield的大眼睛太攝人心魄了(似乎又是一個大眼睛的近視帥哥,另一個是Elijah Wood),雖然比想象中的雨果漂亮高挑,但我沒什麼好抱怨的。期待他演安德。

《雨果》不是魔幻動作兒童片,但如果你喜歡享受美好的畫面和情懷,明白自己爲什麼喜歡電影,《雨果》不會讓你失望。有可能的話,不要在電腦上看這部片,屏幕越大越好,維度越多越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