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朗讀者第九期主題《家》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對我們人生影響最深的地方。對於家,我們有着太多複雜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朗讀者第九期主題《家》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朗讀者第九期主題《家》觀後感

  篇一:朗讀者第九期主題《家》觀後感

正如博友“海的微笑”所言“每一期都是大家雲集!《朗讀者》一定會激發起更多的朗讀者!”我越來越愛上《朗讀者》了。昨晚央視一套播出的是《朗讀者》第九期,這一期的主題詞是“家”。

家,看起來如此簡單的一個字,卻能引起無數人的情感共鳴,因爲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莫爾說爲了尋找想要的東西,我們走遍全世界,回到家卻找到了。我們中國古人推崇“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是個人通向外界的紐帶;家,是一個充滿內涵,溢滿溫馨的詞;家,是現實的家園,也是精神的家園。

伴隨着鋼琴家陳潔悠揚的鋼琴聲,主持人董卿在第九期《朗讀者》中開場白是“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倦鳥歸林,魚翔淺底,落葉歸根,這都是對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尋一種歸宿。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個不一樣的家,去感受家庭裏的悲歡離合,冷暖人生。”

王耀慶,他在熒屏上塑造的那些角色,總是很成功儒雅的形象,他有很迷人的聲音,他的朗讀是獻給隔着一彎淺淺海峽、未曾謀面的、逝去的爺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都會覺得那是一段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日子,但是對作家樑曉聲來說,他的童年,沒有任何幸福的畫面,因爲家境的貧困,甚至想去死。而如今,他已經成爲中國文壇最優秀的作家之一,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像《雪城》《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知青》等等,總是能成爲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在他眼裏,家又是怎樣的呢?聽了樑曉聲的講述,讓我想到了雨果的話“有了物質,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纔是生活。”他朗讀的是自己寫的,已收入小學課本的《慈母情深》,獻給我們大家的母親。

有人說推動搖籃的手,能夠推動這個世界,的確,女性,尤其是母親,蘊含着無法想象的力量。冉瑩穎就是一個柔弱而強大的妻子與母親,她的愛人鄒市明是兩屆奧運會冠軍、拳王。這對夫婦,可謂剛柔並濟,他們和兩個兒子一家四口朗讀的是山姆·麥克佈雷尼的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讓我們明白了家人之間愛要常常表達出來。

畢飛宇,他是作家,其作品獲得過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而他對“家”的印象卻是“漂泊”。可能正是因爲他從小跟隨父輩居無定所地漂泊,讓他更早地對周圍人和事有了自己的一些獨特感悟,也讓他有了更強大的去適應這個世界的能力。電影《推拿》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2014年走進觀衆的視線,在斬獲電影大獎的同時,原著小說和作者畢飛宇也逐漸爲大衆所熟知。事實上,早在《推拿》之前,張藝謀導演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就改編自他的小說《上海故事》,徐帆主演的《青衣》,也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簡單直接的文字,有力坦然的話語,是畢飛宇和他的作品恆久的魅力。他認爲如果人類的生生不息伴隨着閱讀,這個生生不息將變得偉大、深刻、歡愉。

是什麼讓我們成爲一家人?是同宗的血緣,還是同源的姓名,亦或是上天在冥冥之中做出的安排。他溫潤如玉,是一位謙謙君子,他要向我們展示的是一些特殊的家人——貓。他就是演員趙文瑄。

潘際鑾,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來講都很陌生,但我們的生活卻與他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他是我們國家第一條高鐵鐵軌的焊接顧問,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焊接顧問,他也參與籌辦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的焊接專業,是我國焊接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之一。潘老的科研價值上千億,但是老人生活簡樸、淡泊名利。他的朗讀《告全國民衆書》是獻給母校清華大學和我們的祖國的。

  篇二:朗讀者第九期主題《家》觀後感

家,是成長的搖籃,是休憩的港灣,是對我們人生影響最深的地方。關於家,我們有着太多複雜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本週六晚,央視《朗讀者》就將以“家”爲主題詞。

最“失控”的現場 鄒市明兒子現場打拳

打斷講話、現場“鬥毆”、完全“失控”……從來沒有誰,能讓主持了十三屆春晚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在自己的主場如此無可奈何。在本次以“家”爲主題的朗讀中,“拳王”鄒市明帶着妻子冉瑩穎和兩位可愛的小寶貝鄒明軒、鄒明皓一起組成了《朗讀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讀團。然而兩位精力旺盛的小“拳王”顯然還沒到對文字產生感情的年紀,遊戲打鬧纔是他們目前最熱愛的活動。

於是,《朗讀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讀就此誕生。原本父母朗讀,孩子配合表演的設計在小朋友們不斷“搶戲”的過程中逐漸變成了一個遊戲。連董卿都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們節目錄制到目前爲止,我覺得最失控的一次。”不過緊接着“失控”,董卿又補充了一句“但是也是讓我們覺得最快樂的一次”。究竟兩位小“拳王”做了什麼能讓董卿如此感慨?鄒市明一家又會上演怎樣精彩的另類朗讀?

最特別的“家人” 趙文瑄自曝愛寵如命

本期節目中,除了鄒市明一家四口創下朗讀現場“失控”記錄外,著名演員趙文瑄也成了第一個爲寵物朗讀的朗讀者——這次他要爲自己的愛貓“大咪”朗讀。

1992年,從未接受過正規表演訓練的趙文瑄因爲一口流利的英語而被李安相中出演《喜宴》,從此走入演藝圈。對於大部分內地觀衆來說,對趙文瑄的最初印象基本上都來自於《大明宮詞》中風流倜儻的“薛紹”和邪魅狂狷的“張易之”。當年多少女生“一見薛紹易之誤終身”,然而現實中的趙文瑄卻“一見‘大咪’誤終身”。

大咪是趙文瑄從加油站撿來的流浪貓,剛撿來時身體十分虛弱,幾乎隨時都有死亡的危險。趙文瑄給了大咪一個家,也在和大咪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講大咪當做了自己的“家人”。在收養大咪之前,趙文瑄完全不能理解那些養寵物的人,直到大咪的出現,讓趙文瑄從此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以前只把動物當食物的他現在對所有動物都抱有善意,甚至連一個小蟲子都不願傷害。

爲了能多和大咪待在一起,以往拍完戲就回臺灣休息的趙文瑄現在會留出更多時間待在大陸,他說:“我捨不得它搬來搬去,爲了它我可以換地方。”在訪談中,趙文瑄還用李白的詩來形容看見大咪時的感受——“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他說,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這次在《朗讀者》中,趙文瑄會爲自己這位特別的“家人”朗讀怎樣的文字呢?

  篇三:朗讀者第九期主題《家》觀後感

家是跨越海峽的千里尋根

第一位嘉賓,臺灣演員王耀慶講述爺爺的探親故事。由於近鄉情怯,爺爺準備了一年才踏上穿越海峽的返鄉之路,然而爺爺的媽媽卻在兩個月之前離世。遺憾的錯過,永遠的失落,一別就是天人兩隔。“現實是殘酷的,時間就是不等人的“,王耀慶的感慨道出了每一個人的心聲。節目中,王耀慶將揚馬特爾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獻給自己的爺爺,同時也寄語觀衆:珍惜身邊的家人,握住觸手可及的幸福,我們難以回到我們追憶的過往,唯有珍惜當下,過好今天。

家是貧瘠生活中的患難與共

大多數人憶起童年,是歡樂的,是無憂無慮的,但著名作家樑曉聲的童年卻因貧窮而沉重。因爲父親常年不在家,母親一個人要帶五個孩子。是堅韌和患難與共,才讓母親把他們都拉扯大。在這樣的困境中,母親仍湊錢給樑曉聲買書,讓他在苦難的生活裏得到文學最初的啓蒙。“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支持,奠定了樑曉聲今日文學造詣的基礎,他朗讀自己的作品《慈母情深》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

家是內柔外剛的互相守護

第三位嘉賓,奧運冠軍鄒市明、冉瑩穎一家也來到了節目現場。曾經的冉瑩穎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現在的她是一位堅強的.妻子和偉大的母親;曾經的鄒市明是奧運拳擊冠軍,現在的他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們用愛共同搭建起一個溫暖的家,用柔情和堅毅共同守護一家四口的幸福。節目現場,因爲兩位可愛的寶貝鄒明軒、鄒明皓一度“失控”,但兩位小“拳王”的童言無忌也展現出這個四口之家的溫情。他們共同朗讀山姆麥克佈雷尼的《猜猜我有多愛你》,再親密無間的家人,也要常常把愛說出來。

家是漂泊之後的守望寧靜

因爲從小的漂泊經歷,讓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畢飛宇對安穩的家更加渴望與嚮往。在節目中,他坦言:根的概念,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裏異常重要,古來就有成語“安土重遷”,一個家庭在一個地方紮根、發芽、形成自己的人際關係,才能找到深深的歸屬感,讓孩子健康成長。然而,少年時他卻連一個自己和土地說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節目中,畢飛宇朗讀自己的作品《推拿》送給父親。因爲,他在作品裏寫了一個盲人的故事,可不曾想到,兩天後,他愛讀書的父親也變成了盲人。此後,讀書給父親聽,就成爲他送給父親最好的禮物。

家是充滿小動物的溫暖天堂

他是《雷雨》裏憂鬱的“周萍”,他是《大明宮詞》裏溫文爾雅的“薛紹”和邪魅狂狷的“張易之”,他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趙文瑄。在《朗讀者》的舞臺,趙文瑄分享了他和特殊的家人“大咪”的故事。因爲加油站的一次偶遇,貓咪“大咪”闖入了趙文瑄的生活,並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爲了“大咪”,趙文軒改變生活環境,改變工作節奏,而大咪也成了他的開心果,化解了他的煩惱與憂傷,並給他一個溫暖的家。節目現場,趙文軒朗讀季羨林的《老貓》獻給自己的“大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世間最單純的靈魂,它們沒有什麼複雜的思維,卻安安靜靜的陪伴你,走過歲月的年輪。

家是振興中華的無悔付出

最後一位嘉賓——90歲的“中國焊接第一人”潘際鑾院士,攜近十位清華大學以及西南聯大的功勳級校友共讀清華大學救國會的《告全國民衆書》,獻給母校、獻給偉大祖國,震撼全場。

“全國民衆,人人都應負起保衛中國民族的責任!

我們的目標是同一的:自己起來保衛自己的民族!

我們的胸懷是光明的:要以血肉和頭顱換取我們的自由!”

大師風骨,民族脊樑。

他們是用生命在朗讀,他們身上展現出的孜孜不倦、克己爲人、爲國家奉獻的精神更鼓舞我們奮進。

“家是心頭的白月光,每每想起,總能被它撫平了憂傷;家是母親的手,溫柔地哼起搖籃曲,在夏日的夜晚拍着我們入眠”。

家是心靈停泊的港灣,家是靈魂棲息的彼岸。正是有了精神“家”園的《朗讀者》,我們才聽到一個個感動人心、振奮人心“家”的故事,更在朗朗書聲中聽到了家國情懷和民族信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