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計劃

鎮十三五的工作計劃大綱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一、發展思路目標

鎮十三五的工作計劃

(一)總體思路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和省市縣的戰略部署,以**特色城鎮化示範城鎮建設爲契機,堅持以人爲核心,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加速產業升級、結構轉型,圍繞我縣構建“一城、四星、五區”城鎮化發展格局,建立“以旅遊產業爲龍頭,以物流和商貿爲兩翼”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按照“承擔城市級旅遊服務和商貿物流功能”定位,積極打造旅遊核心城市。進一步加快**新城**區域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重點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羣衆幸福指數。強化城鎮集聚、輻射功能,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內在品質。到2020年把**鎮打造成爲產業繁榮、生態環境良好與社會事業昌盛的世界知名旅遊服務窗口,讓全鎮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

(二)實施原則

第一,堅持規劃帶動、投資拉動、政策推動,各方互動的原則。堅持高起點規劃,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縣《關於支持**特色城鎮化示範城鎮建設的若干政策》,形成政府引導推動、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多方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堅持高標準建設,全方位嚴格管理的原則。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着眼於高標準,前瞻性,突出特色。公共事業、基礎設施要按照中小城市承載需要高標準建設。堅持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統籌兼顧,積極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打造經濟增長極。同時,要注重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第三,堅持全面發展、重點突出的原則。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鎮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重點發展旅遊業、商貿物流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實現綠化、循環、低碳發展,推動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注重社會事業發展,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

第四,堅持生態資源保護與利用原可持續發展原則。在保持生態平衡、保持可持續開發能力的前提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綠色、低碳生產,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絕對避免以犧牲生態環境爲代價換取經濟社會發展,要爲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碧水、山青水秀的良好生態環境。

第五,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從**資源型城鎮的特點出發,揚長避短,突出發展特色。依託**品牌優勢突出發展旅遊服務業,打造**旅遊服務基地,深度挖掘**文化底蘊,豐富**文化內涵,建設具有**特色的旅遊服務集散地和世界知名旅遊中心城市。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0年,全鎮總人口力爭達到20萬人左右,GDP達到81。3億元,年均增長速度8%,力爭比2010年增長236%。城鎮結構佈局達到最優化、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社會文明、人民安居樂業、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三次產業結構合理、佈局優化,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全鎮生態環境指標、城鎮佈局及功能達到省內中等城市水平。形成經濟社會發展、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承載力之間,各類自然和人工生態系統保持高效良好循環。城鎮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和環境建設水平達到中等城市水平。實現由小城鎮向城市的跨越。充分挖掘**自然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等文化底蘊,把**鎮打造成世界知名旅遊名城。

2、具體目標

到2020年,GDP年增長速度8%,人均GDP54200元。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1:33:66。本級財政收入與GDP保持同步增長,達到5。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億元。鎮區建成區達到20平方公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324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81元,年均增長12%。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和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27平方米和29平方米。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2平方米。

二、發展重點與任務

按照“以旅遊產業爲龍頭,以物流和商貿爲兩翼“的總體發展思路,依託**馳名品牌,得天獨厚的物產資源、區位和省級示範城鎮政策優勢,充分發揮旅遊服務和商貿物流功能,積極打造**旅遊核心城市,全力將旅遊業打造成**鎮的特色優勢支柱產業。同時加速工業轉型,打造現代工業體系。進一步調整市場空間佈局,優化市場結構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推動商貿物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快現代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型”城市。

(一)強力打造旅遊業爲支柱產業

依託“**下第一鎮”、**西坡“第一門戶”的優勢,轉方式,調結構,利用優勢條件,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和與之相關聯的配套設施,將自然生態旅遊開發、社會人文景觀開發和旅遊商業開發有機結合,進一步完善旅遊市場體系,帶動第三產業發展,逐步實現由服務接待型向效益型轉變,使旅遊業成爲促進**鎮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1、加快旅遊資源整合

結合**西坡旅遊,打造當地旅遊亮點,興辦特色旅遊項目,延長遊客在**停留時間。藉助**國際度假區平臺,積極發展精品特色漂流、冬季滑雪旅遊、休閒度假旅遊、特色農業觀光旅遊等特色旅遊項目。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積極發展具有**區域特點的文化創意產業,積極推動關東文化產業園、**生態旅遊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形成既依託**西坡資源,又具有**特色的旅遊框架體系。

2、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要素

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要素,發展壯大旅遊服務產業集羣。一是發展旅遊餐飲服務。實施特色飲食文化建設,挖掘**多元特色餐飲文化,努力打造滿族、朝鮮族民族宴,開發奇特各優的山珍宴、人蔘宴,發展獨具特色的當地特色飲食,整合**特色食品,進行個性化包裝,彰顯**旅遊特色。加強旅遊酒店餐館的科學佈局和建設管理,提高旅遊餐飲服務檔次。二是發展旅遊住宿服務。努力增加面向中低端遊客的賓館、旅店數量,增加牀位數量,擴大旅遊住宿規模。開發建設特色旅遊度假區住宅,鼓勵居民興辦民居度假村或家庭旅館。到2020年,旅遊接待牀位要達到1。5萬張。要規範旅遊住宿管理,提高住宿服務質量,爲遊客提供安全、舒適、滿意的住宿保障,促進由過境旅遊向駐地旅遊的轉變。三是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完善銷售體系、滿足遊客購物需求,鼓勵和引導大力發展多層次旅遊產品生產,培育旅遊經濟增長點。重點搞好特色工藝品、紀念品、土特產等各類旅遊產品開發。要發展旅遊產品的銷售網點,合理佈局銷售節點,搞好旅遊產品定點購物網點建設,以方便遊客購買旅遊產品。四是大力開發旅遊娛樂項目。迎合遊客怡情、休閒、娛樂需求,爲遊客在旅遊空閒時間增加樂趣,緩解旅途疲勞,重點加強**演藝廣場等項目建設,大力開發地方特色的民族風情演藝,傳統民俗體驗娛樂等活動。到2020年,建成內容豐富,功能齊全的旅遊娛樂服務體系。五是加快旅遊交通建設。要進一步完善旅遊交通體系建設,完成景區間道路的連接。提高旅遊出行方便程度,縮短旅途時間,提升遊客的旅遊質量。同時,要加強旅遊交通管理,提升地方特色形象和服務品質,引進先進的自駕出租公司,滿足自駕遊羣體需求。

3、提高旅遊服務品質

從旅遊培訓與教育入手,重點培養旅遊領導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導遊人員,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旅遊專業隊伍。加強旅遊標準化建設,強化行業管理,優化服務環境,打造服務品牌,提升**旅遊服務整體形象。到2020年,旅遊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40億元,帶動就業2萬人。

(二)加快發展商貿物流產業

依託“近山臨空”優勢,發揮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加強市場、物流體系建設,打造**商貿物流基地,推動商貿、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成爲**鎮可持續的主要經濟增長點。到2020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68億元,年均增長11%。

1、優化市場結構,推動商品流通業大發展

按照**新城的空間佈局,從**人口流動大鎮的實際出發,加速專業批發市場和鎮區商貿中心區和次級商業中心區建設,在加快**八一橋以南中心商業區建設的基礎上,力爭將**火車站前打成新的商業中心區。將松林大街建設成次級商業中心區。加快**農貿市場、步行街、購物一條街建設,積極引進各類現代商業業態,豐富商業服務方式。大力發展便民商業網點,形成覆蓋全鎮的商業網絡。

2、強化物流體系建設,打造現代物流基地

發揮立體化交通樞紐優勢,推動物流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現代物流體系,規劃建設倉儲物業基地,壯大公路、鐵路、郵政、航空物流規模,努力形成物流產業規模化、信息集中化,物流方式多元化的物流產業格局。

(三)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藉助**工業集中區平臺,積極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全面提升工業質量,努力打造現代工業格局。到2020年,工業增加值達到27億元。

1、推動林木產品轉型升級

適應國家主體功能區定位、“天保工程”和**林區禁止主伐政策,整合資源,培育龍頭企業,繼續支持**木業等重點企業,加速技術改造,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循環發展和“兩頭在外”發展。積極樹立品牌理念,擴大我鎮各類林木產品知名度,極力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努力打造品牌效應,推動可持續發展。

2、不斷壯大綠色食品加工業

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效應,着力開發礦泉水資源。推動林海泉、清水泉等礦泉水生產達產達效。到2020年礦泉水年產量達到50萬噸。重點抓好人蔘、藍莓、北玉竹、山野菜、山野果、野生食用菌的`深加工。做到資源優勢向產品優勢、經濟優勢的轉化。

3、重點扶持生物產業發展

依託**豐富的野生動物植物資源,積極引進高新生物產業項目,大力開發新產品,拉動工業加速增長。積極推進生物製藥、人蔘、北玉竹等當地特產品高端生物產品生產。到2020年,力爭形成有一定規模的生物產業框架。

(四)推動現代農業大發展

要從**鎮的實際出發,面向市場,適應市場需求,整合農業資源,轉變增長方式,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1、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種植業

繼續實施“退糧進特”戰略,並充分利用林下資源,搞好人蔘、藍莓、北玉竹、食用菌、大棚蔬菜生產,重點發展林下參等林下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和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2、積極推廣科學養殖業

要改變傳統養殖方式,強化動物疫病防治,改善衛生條件,積極推廣科學養殖。加強養殖基地建設,提高養殖的集約化水平。積極選育和引進優良品牌,發展精品養殖。重點抓好生豬、**特種野豬、梅花鹿、肉雞、蛋雞的規模化養殖。到2020年,生豬年出欄量達到5萬頭,特種野豬出欄2000頭、雞出欄10萬隻。適度發展林蛙養殖,扶持淡水魚養殖項目發展。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城市

要圍繞我縣 “智慧型”城市試點,依託我鎮實施**特色城鎮化示範城鎮建設優勢和信息化基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進程。

要積極搭建信息化平臺,推動政務信息化,醫療信息化、物流信息化、電力信息化、金融信息化、酒店信息化、社會安全管理信息化。要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注重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覆蓋面廣、滲透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等優勢,圍繞工業產品研發、流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環節,提升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促進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要不斷擴大4G電信網絡、寬帶網絡的利用率。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淨化網絡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

(六)加強交通業建設與管理

藉助省級示範城鎮建設契機,進一步加強鎮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市政道路的建設和維護,完善道路配套設施,規範交通管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成營鬆高速公路和宇鬆鐵路並開通運行,增加鎮內公共交通運行線路,調整和增加公交站點,提高公共交通和出租車服務質量。

(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全面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認真實施《**鎮環境規劃》,着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搞好城區供熱工程規劃,改良鍋爐除塵裝置,逐步取締燃煤型小鍋爐,使用清潔能源,搞好煙塵治理,2020年,鎮區煙塵治理率達到95%以上。加強污水排放和處理的管理,提高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再利用率。到2020年以前,城區噪聲控制要達到一類標準。逐步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到2020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100%。危險固廢實現零排放。糞便收集和處理力爭全部納入污水處理系統。加強標準化公廁、城區公園建設。加強水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化保護,使**的生活環境進一步優化。

(八)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要在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同時,注重加強社會建設,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要在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發力。

1、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切實加強基礎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水平和質量。重視學齡前兒童教育,確保95%以上學齡前兒童享受良好的學前教育。鞏固擴大“普九”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到2020年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大力加強居民的繼續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辦好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普及進城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促進農民轉移就業。

2、加強文化體育建設

加大投入,加強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設施建設。2020年前,建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館和競技體育場、影劇院、圖書館等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設施。加強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普及羣衆性的文化、休閒、娛樂、健身活動。加快廣播電視網絡設備升級換代,數字電視普及率達到100%,擴大10兆光纖入戶覆蓋範圍,提高寬帶入網率。

3、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提高應對突發性疾病的服務能力。強化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隊伍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開展公立醫院改革,重點抓好**中心衛生院建設。加強私立醫院和個體診所的管理,積極引進高新技術醫療設備,強化高水平醫療專家和醫護人員的引進和培養,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醫護人員的醫療護理水平,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繼續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逐步提高籌資和保障水平。2020年前,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達到100%,進一步貫徹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落實好單獨兩孩政策,推進優生優育,提高婦幼保健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進一步改善居民的衣食住行條件,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

1、提高居民住有所居水平

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推進舊城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推進實施,2020年前,消滅棚戶區,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完善生活配套設施,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不斷提高居民樓房入住率,到2020年居民樓房入住率達到80%以上。城鎮和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26平方米和28平方米。加強居住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提高居民小區環境管理水平。

2、提高就業服務水平

依託產業發展,創業和就業相結合,搭建就業服務平臺,開拓就業渠道,改善就業環境,提高就業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居民就業率,切實增加居民的收入。重點解決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和進城落戶農民的轉移就業,解決好大專院校畢業生和轉覆軍人以及城鎮其它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到2020年,城鎮登記失業率力爭控制在1%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90%以上。

3、全面落實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政策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社會保障功能,全面提高社會保障能力,穩步擴大居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城鎮居民、職工醫療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城鄉居民的大病醫療保險,繼續健全社會養老、居家養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福利制度。加強社會救助和殘障人員的康復工作,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加強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監管。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建立立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平安**”建設,健全和完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

三、保障措施

(一)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建立“小政府、大服務”行政管理模式,認真履行省級開發區經濟管理權限,積極爭取省政府“擴權強鎮”試點,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利用區域內的行政,社會資源,加強區域內經濟社會管理,依法行使政府職權,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統籌規劃區域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發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執行力。

(二)實施特殊的土地政策

認真執行《**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對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爭取“點供”政策。加強土地市場建設,加大對鎮區內存量建設用地的利用強度,實行繁華地段土地收購儲備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增加政府土地有償收益。

(三)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認真落實國家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放開城鎮戶籍管理,加快農民就地市民化進程。引導周邊人口向鎮區轉移,凡在**鎮內有相對穩定住所或穩定生活來源人員,均可在當地落戶,對新進入城鎮的人員,在就業、子女入學、參軍入伍、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原城鎮居民承擔同等義務、享受同等待遇。

(四)積極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

認真落實示範城鎮財稅扶持政策,建立一級財政,設立獨立國庫。享受新增稅收分享收入返還、土地出讓收入返還政策。積極爭取省級專項資金補助或貸款貼息,積極爭取二次分配的中央專項資金用於項目建設,城市建設維護建設稅要全部用於示範城鎮開發建設,通過示範城鎮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壯大經濟實力,增強示範城鎮建設發展的自我成長動力。

(五)拓寬融投資渠道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招大引強,以商招商,加快示範城鎮項目建設;鼓勵當地民間資本、擴大投資,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突出示範城鎮政策優勢,積極開拓財政融資渠道、強化銀行信貸融資渠道、盤活資產資本化融資渠道,投入示範城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

(六)加強對“十三五”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

健全監管制約機制,確保規劃的落實到位。要明確規劃的法律地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規劃的落實,不隨領導更迭而隨意變更。可根據形勢變化擇機進行規劃修編。全面推行“陽光規劃”,實行規劃公示、聽證制度,加大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各面建設按規劃進行。要切實強化政府的執行力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的行政、服務效能,着力提高政府公務人員的業務素養,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工作落實,推動“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全鎮人民要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紮實工作,把握機遇,迎對挑戰,站在歷史的新起點,同心同德積極投身“十三五”規劃實施中,爲勝利完成“十三五”確定的宏偉藍圖,創造更加美好的新未來而團結奮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