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發言稿

課堂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範文

本文已影響 2.11W人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發言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課堂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範文

  課堂經驗交流會發言稿1

各位領導、同仁們:

大家好!

今天能坐在這裏和大家交流,我感到十分榮幸。首先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高效課堂”這一口號我們喊了有幾年了,但真正能總結出適合本校教學特點的一個固定模式,學校則不是很多,我校的高效課堂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我也沒什麼好的方法,更談不上經驗,只把我校平時的一些做法講出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大家多指正。

  一、教學模式

實行“3+3”教學模式(即前“3”體現預習檢查、教學指導、鞏固訓練。後“3”體現節節清、課課清、單元清。“+”兩者交匯貫通,反覆實施)。

  二、操作方法

1、預習檢查:教師提前1—2天佈置預習任務,佈置任務時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要體現具體的訓練題型,以學案的形式呈現。

2、教學指導:教師根據對學生先學的掌握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3、鞏固訓練

(1)加大隨堂訓練的力度,讓儘可能多的學生板演。爲此,學校專門爲每班又配了兩塊黑板,要求教師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展示自己的解題過程。

(2)作業分層佈置,分層訓練,並要求學生儘可能在教師的監督下完成作業。

4、展示點評

板演的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然後師生共同訂正。對於不能獨立完成的學生,則首先在組長的幫助下完成,然後組長將他幫助自己小組成員的過程告訴大家,也就是要求他把這一道題講一遍這樣既鼓勵了後進生,也鍛鍊了優等生。

  三、“高效課堂”的“3”條保障措施

1、“堂堂清”即教師在每節課時做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確保學生每節課都能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2、“週週清”即教師每週進行一次不同形式的溫故複習,主要是以小測試爲主,鞏固學生一週的學習內容。

3、“單元清”即每單元教學任務完成後必須進行一次達標測驗,確保單元教學目標實現。

總之,高效課堂應將“高效”放在首位,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效,是一個深刻的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坐的大家都是專家,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只有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前進中不斷摸索,希望我們能走出一條活且實,快且優的教學之路。

  課堂經驗交流會發言稿2

尊敬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很榮幸能代表獲獎教師在此發言。謹以此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體會。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爲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還缺少科學的、具體的、量化的衡量標準。這就對建設“高效課堂”產生了制約。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爲一個熱門話題。

什麼是“高效課堂”我覺得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樂學:不僅掌握了知識,更增長了能力;老師樂教:不再聲嘶力竭,而是師生互動,適時點撥,少講精講。在課堂上就是教師以學生爲主體,以探究爲核心,讓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繼承“傳統課堂”優點的同時,也解決了“傳統課堂”中一直存在的“學生參與度低”、“知識掌握被動”等問題,拓廣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他們親身體會到知識的發生與發展,提高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高效課堂”絕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徹底顛覆和全面否定,而是傳統教學模式的繼承和發展。

我在平時的課堂上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高效施教”?

  (一)優化課前準備,爲提高課堂效率作保障。

提升課前備課質量。無論我對當堂課的教學內容有多麼的熟悉,也要在課前反問自己三個問題:

1、如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

2、後續學習應該做出那些鋪墊?

3、哪些問題最值得學生去進行交流和探究?

  (二)優化時間安排,努力創建學習型課堂。

“規劃時間,才能幫效率加分”課前候課、下課不拖堂。教師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助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以下的`策略去經營課堂40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

策略之一:把握課堂最佳時域,突出教學重難點。抓住了心理學上提出的開課5分鐘到20分鐘的最佳時域;策略之二:構建以學生學爲中心的課堂時間管理模式。學生學習佔用的時間大於教師講解的時間;策略之三:師生、生生互動的時間充分。重視課堂上的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思辨中完善概念,使知識科學化、系統化。

通過對課堂教學時間實行“經濟化管理”,發現課堂有了這樣的幾個變化:教師學會了適度“讓位”的角色轉變;師生互動時間充分,實現課堂民主化的轉變;生生合作探究,實現傾聽與對話的轉變;學生專注學習的時間得到落實。

  (三)優化練習設計,提高練習的有效性。

在對練習功能的認識上,教師較多地偏重使學生形成解題技能技巧的操練功能,重視練習的短期功利價值,不太顧及長遠的教育價值。對如何進一步開發與利用數學練習在培養學生正確數學觀念,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創造才能功能的研究不夠。

要提高練習的效率、效益,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練習設計的針對性。這個針對性我理解爲三個方面要求:一是針對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二是指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易錯、易混、易忘的知識點或技能環節。三是能體現學生主動探究規律、尋找解決方案的設計。

  (四)歸納總結教學反思,爲後續的“高效課堂”服務。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學亦如此。有人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缺憾,如果不進行反思,這些缺憾或許永遠隱藏在背後,或許會“重蹈覆轍”。教學中的缺憾對教師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教師要反思失敗的原因,從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與學生的學,對敗筆之處要作深刻的剖析,並設計有效的改進方案,讓我的教學少走了許多彎路。

二是對已發生的教育事實加以追憶和思考,提煉在教學行爲背後的有價值的教學理念把自己好的經驗記錄下來,用於以後的教學。使有效經驗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進而轉化成自己可持續發展的底蘊和實力。

反思必須即時迅捷、必須持之以恆、必須付諸文字、必須提煉深化、不需他人強迫、不需專門時間、不需一次成文、不需突擊應付……”這才爲教師成長之術。古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我想,將反思作爲一種生活方式,讓反思成爲一種生活習慣,既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之徑,更是一個人綜合素養得以提升之道。最後讓我用這樣的一句肺腑之言來結束今天的發言,與大家共勉:“”我從不擔心我努力了不優秀,只擔心優秀的人比我更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