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3篇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李嘉誠全傳》一書讓你全面深刻地瞭解一位商業天才從一窮二白髮展成爲世界首富的神奇卓越;去領略一代儒商叱吒香江、縱橫海外的無畏氣魄;去體驗一位慈善家慷慨解囊、造福人類的絕世榮耀;去感受一位偉大男人對愛情至善至美的執着。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3篇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一)

在網上訂購了《李嘉誠全傳》,並且堅持每天看30頁。終於在前幾天看完了,全書見證了一個從一窮二白的人逐漸成長爲商業天才,世界首富的傳奇。領略一代儒商叱吒香江,縱橫海外的氣魄,同時我們也可以體驗到以爲慈善家的慷慨解囊。感受到一個偉大男人對愛情至真至善的執着。這一切都源於一個智慧的人生。

李嘉誠於1928年7月28日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那是一座三山環抱,一水相擁,靈秀山川,悠久歷史的城市。李氏家族人才輩出,家學淵博,從小經受儒家教育。在李嘉誠心中有一片海,父親李經雲每次都帶他去看海並且教授生活道理給他聽。從此他便決定要做一名船長。在李氏家族譜中,找不到祖上有經商的基因。可是他卻成爲一代商嬌。

“七七事變”之後,迫於戰亂家道落魄,思前想後李經雲決定投靠自己的妻弟香港殷商莊靜安。畢竟是寄人籬下,日子過得並不好同時因爲戰亂工作沒有着落,不久之後李嘉誠父親便去世,從此李嘉誠便要承擔整個家庭的重擔。開始的時候四處找工作都是碰壁,可是母親莊碧雲鼓勵他不要放棄,期間他拒絕了舅舅爲自己提供給的上班機會,堅持自己找工作。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一份端茶水的工作,在這份工作中他積極勤奮工作得到老闆的賞識,同學學會了察言觀色,辨別人羣。之後還是去到舅舅家公司上班,無論什麼工作他總是勤奮工作做不斷進取,經過不斷的磨礪和自己我的要求嚴格,李嘉誠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他的商業頭腦逐漸顯現出來,在做推銷的時候他就能夠找到別人還沒與發現的渠道。

“人無我有的意識”,靈敏的市場洞察力是他在生意上不斷穩步前進,李嘉誠是一個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人,有遠大的雄心,能力很強,常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在塑膠產業上做到一定水平,還不斷髮掘新的商機,跨越到房地產和金融等行業。他的誠實和信譽贏得了大家的支持與合作。

在他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一個人在逆境中不斷奮進,穿越重重障礙,最終取得勝利。從一個打工學徒到自己創業,敢於突破是進取,洞悉商機,一步步都是自己小心謹慎走出來的,這個在商業中自如的人在對待愛情上面也是十分的專一,他一直到自己真正能夠付得起家庭的責任的時候才與相愛多年的莊月明結爲伴侶,莊月明學士高,成爲他的賢內助,牽手一生。

李嘉誠在輝煌騰達的時候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看到家鄉的貧困,他寧可破產也要資助辦大學。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湊資汕頭大學的時候因爲資金原因,莊月明夫人的話“我除了留下一身換洗衣服意外你拿去賣掉,金銀首飾也拿去賣掉,也一定要建成汕頭大學”。

在他的商業發展歷程中我們看到的是與時俱進,逆風蓄勢,信心堅定,這些都足以給我們激勵。一個偉大的商人有的不僅僅是財富更多的是他爲什麼能夠獲得這一切。磨礪,毅力,堅持和奮進。因爲生活中的一切都來之不易,只有不斷去爭取才會有更多的進步,更大的收穫。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二)

提到李嘉誠,在華人世界裏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甚至他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定的盛名。他從一個赤手空拳的年輕人,成爲了令人羨慕和欽佩的億萬富翁。他從一個十四歲的窮孩子,成長爲壟斷香港經濟的“長江實業”董事長,成爲中國,乃至亞洲首富,其中有着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讀完《李嘉誠全傳》,瞭解了很多,成功的背後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要比別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讀完李嘉誠的一生,感嘆的不是他創立的宏偉基業,而是他勤奮好學、以誠待人、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因爲他擁有這些精神,所以成就了他今日的成就。

李嘉誠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1939年,日寇佔領潮州後,隨父母流落香港。12歲被迫輟學到社會謀生。17歲成爲一個批發商的營業員,每天工作16小時,由於工作出色,18歲做經理,19歲成爲總經理,22歲開始創業。1952年,李嘉誠開設長江塑料廠,製作塑料花;在60年代涉足地產,逐步成爲地產大王,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1979年收購英資和黃,成爲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5年收購香港電燈集團;後又涉足能源和電訊公司。李嘉誠現在是全球最大的港口營運商,擁有亞洲最大零售集團屈臣氏,率先在歐洲推出3G手機業務。目前長江集團業務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僱員人數超過21萬名。集團在香港共有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爲7.280億港元。和黃是(財富)全球500強之一。

李嘉誠的經歷堪稱傳奇,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他的成功?這是跟他的勤奮、責任感和誠信是分不開的,正如李嘉誠所說:“我覺得成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完全是勤奮工作,不斷奮力取得成果;第二個階段,雖然有些許運氣,但也不會很多,現在呢?當然也要靠運氣,但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去的。”可見勤奮在每個階段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關鍵所在。可以說,一個人的現在並不能代表他的將來,只要肯於努力進取,努力奮鬥,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在他取得事業的成功之後,他並沒有忘記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作爲屈指可數的華人慈善家,他打破了自古以來“爲富不仁”的說法,他的各種慈善事業捐贈已超過8億美元。在李嘉誠身上,“富與貴”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他在商訓中說過,真正的富貴,要懂得怎麼能夠用你得來的金錢,儘自己的一點義務,還有責任,貴是從你的行爲中來。這些都體現了李嘉誠的人格魅力。

雖然成功的案例不能複製,但是成功的經驗卻可以學習,成功不是偶然,成功是有原因的,當然李嘉誠是個幸運的人,這份幸運也是靠他自己艱苦的努力獲得的。尤其是這本書通過介紹李嘉誠的經歷可以給我們啓發,去尋找我們缺少的品質。雖然光讀書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他的人生經歷一定會帶給我們勇氣和激情,告訴我們一個渴望成大事的人需要的是什麼……

作爲一名在校大學生,不僅應該不斷地學習課本知識,勤奮努力,也應該學習做人的道理,以誠待人,懂得回饋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三)

最近事情比較多,斷斷續續地看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纔看完這部書。大量的篇幅在寫李嘉誠生意上的成功,甚至細到每一個重量級併購談判都要濃墨重彩。整部書把李嘉誠寫成了一個生意經念得好,錢賺得多,是多年的華人首富外,好像再也找不到什麼可讀的了。

“貧窮志不移”、“做人須有骨氣”、“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大凡成大器者,聰明是其一,重要的還是勤奮。”、“穩健中尋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雖歷經坎坷,但從未彷徨。”、“我深刻感受到:資金,它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命的源泉;信譽、誠實,也是生命,有時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等等,好像成功的人都可以這樣去敘說。

曾有記者詢問他與地鐵公司、匯豐銀行合作成功的奧祕,李嘉誠道:“奧祕實在談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顧及對方的利益,不可爲自己斤斤計較。對方無利,自己也就無利。要捨得讓利使對方得利,這樣,最終會爲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我母親從小就教育我不要佔小便宜,否則就沒有朋友,我想經商的道理也該是這樣。”這是大多數中國母親教育孩子的常識,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俗話說:吃得虧,打得籠一堆。俗話還說:捨得寶來,寶調寶。正是因爲沒有特別之處,才說明這纔是真正的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成功之道。平淡是真,大道至簡,說的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李嘉誠還說過:“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30歲之間,事業已有些小基礎,那10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力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在,運氣已差不多要佔3~4成了。”

李嘉誠的觀點:“對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國人多會自謙那是幸運,絕少有人說那是由勤奮及有計劃地工作得來。我覺得成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不斷奮力而得成果;第二個階段,雖然有少許幸運存在,但也不會很多;現在呢?當然也要靠運氣,但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去的。”

這兩段都與運氣有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算不如天算。從來沒有聽說過,誰算計過老天的。在我看來,富豪的運氣就是比一般的人要好。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並不是說個人就不去努力了。恰恰相反,我們每一個人所應該做的是“盡人事”這個過程。結果如何我們不必去強求,強求也強求不來,而應該“聽天命”。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勤奮不是不可以,但這只是在小富的層面。古人云,小富由勤,大富由命。李首富的話,恐怕與常理不太相符。

松下幸之助形象地描繪企業主在企業的不同階段應扮演的角色。事業規模小,可以事事親力爲之;事業規模中等,更多的要依賴助手;事業規模龐大,還必須靠一種精神力量來統治。

“當員工100人時,我必須站在員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發號施令;當員工增至1000人時,我必須站在員工的中間,懇求員工鼎力相助;當員工達到1萬人時,我只有站在員工的後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員工增到5萬到10萬時,除了心存感激還不夠,必須雙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誠之心來領導他們。”

松下幸之助把他事業的成功,歸結爲人才觀的成功。他有一句深得世界企業界推崇的話:“造物之前先造人才。”我讀的第36本書就是松下,把這些內容搬到這本書來,不知道是想給李首富加分?還是減分?

說到首富自然離不開房地產。1994年5月26日,政府拍賣兩塊官地。其時,樓市仍高企不下。拍賣場卻出奇地冷清,睇客多多,而競者寥寥。結果,一塊粉嶺地皮成交價20.4億,比預期的28億低許多;一塊元朗地皮以5.1億成交,比預期7億多低了3成多。議員張文光赤膊上陣,怒斥十多位地產商控制土地,造成“有地不起樓,起樓不賣樓,賣樓爲炒樓,炒樓變空樓”的荒謬現象。

想必李首富也在被斥責之列罷?當富可敵國的時候,看來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顛覆這個世界?難道這是成爲富豪的意義,或者說追求嗎?

本書快要結尾時,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想以一句話總結李首富的成功奧祕。但看完下面這段話,卻又不知道在說什麼?對於李嘉誠的投資手法,深有研究的分析師認爲其特點在於前瞻性、戰略性的投資方式,因爲李嘉誠從事的產業無論是房地產業還是運輸業,都因其快人一步搶到頭啖湯而獲得長遠發展。

說到李首富與中國兩大藥業集團的合作,我只看到了下面這句有趣的話。當地有人將板藍根沖劑比作“中國咖啡”,一遇上感冒發燒就衝上一杯。顯然中藥在李首富的加盟下,已經走向了國際舞臺。

細想首富多年來的財富積累,香港迴歸後的這前18年應該是高歌猛進的18年,也是香港貧富懸殊距離拉大的18年。利用政策資源,投資國有資產,本來就是在商言商,無可厚非。否則,怎麼會有奸商奸商,無奸不商的文化傳承呢?無論你的商業帝國有多大,幸運之神如何關照你,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成功商人的命運如果不是跟自己國家、民族的命運綁在一起,而是跟“錢”綁在一起,又怎麼能蛻變得偉大和脫俗呢?

讀罷此書,無奈驚呼:商人就是商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