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大學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14W人 

導語:小說《追風箏的人》由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一個身在美國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後對兒時過錯的心靈救贖過程。以下是小編帶來大學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學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

  大學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篇【1】

大學時就聽同學說過《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很好,一直都沒機會看;就業後偶爾有同學提起這本書很值得一看,遂決定買來看看。今天看完了,確實很好看,很不錯的一本書。

《追風箏的人》,一本好評如潮的書。短短几年時間,該書已在全球銷量超過800萬,一本好書不一定暢銷,一本暢銷的書也不一定是好書,但《追風箏的人》絕對是一本既暢銷又極具可讀性的書。該書講述的是在阿富汗,那片飽受戰爭摧殘的土地上,兩個小夥伴的故事,確切的說是兩個兄弟間的故事。對於阿富汗,或許太多的中國人都是很陌生的,而作爲美國人來說,給那片國土上的一些人帶來了一段難以遺忘的慘痛記憶,但對於阿富汗,他們也存在着諸多的疑問,雖然美國人在阿富汗的戰爭中取得他們所謂的勝利。而作爲一名出生在阿富汗,移民到美國的作家,阿富汗的根依舊保留在他心中,血液裏是割不斷的阿富汗情節。寫一本關於那片國土上的故事,對於作者來說,更像是在講述他或是他身邊的人,娓娓道來,讓你隨着故事脈絡的發展,陪伴作者親歷阿富汗,去感受他們的故事。

還是讓我從阿米爾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哈桑開始吧。雖然哈桑對阿米爾有着異乎尋常的忠誠,阿米爾卻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他,傷害他,背叛他。阿米爾的行爲確實可以稱得上“卑劣”二字,可是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發自內心的原諒他。因爲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阿米爾,他懦弱、膽怯、過於敏感、滿心嫉妒,但也正是這個阿米爾,內心柔軟,有着超乎常人的道德感,對自己無比苛刻。正因如此,在受到無法抗拒的誘惑和無法言喻的苦痛而對最忠誠的哈桑作惡的同時,他一生都爲此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永遠也無法原諒自己對哈桑的背叛。直到他歷盡千難萬險,瞭解了身世的祕密,設法收養了哈桑的遺孤,他纔得到了最終的救贖。

與性格複雜的阿米爾相比,哈桑簡單得像個符號。他忠誠、勇敢、善良,他說的第一個單詞“阿米爾”決定了他的命運,決定了他只爲阿米爾而活。阿米爾視他爲僕人,看着別人打他見死不救,嘲笑他不識字,甚至用收到的禮物誣陷他偷竊:但只要與阿米爾相關,他什麼都能原諒——雖然我不確定他是否真的無怨無悔。但是,從他最後爲了保護阿米爾的房子而死,我想,他真的從來不曾後悔過。他用生命實現了他的誓言:“爲你,千千萬萬遍!”他那種不含任何雜質的純粹信任、忠誠和愛,讓兔脣的他成爲了我心中一個天使般的存在。

看了這本書,對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喜歡這本書的風格,它所包含的東西很多:責任、誠實、愛情、友情、寬恕和贖罪。每個人都有可能犯下錯誤,但關鍵是承擔錯誤的勇氣,在很多時候,因爲腦袋瓜裏一時錯誤的念頭,導致錯誤的行爲,傷害到其他人,礙於面子,礙於需要承擔的責任,我們有時候選擇逃避,逃避我們的錯誤,逃避我們對其他人的傷害。

這本書就較深刻得寫出作者爲了彌補自己曾經的錯誤,歷經千辛萬苦去贖罪的過程,讓人感受人格的魅力。

風箏,這本書的主線,是親情、是愛情、是友情,是正直、是善良、是誠實,是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才能是健全的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風箏,無論它意味什麼,都要勇敢地去追逐。

  大學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篇【2】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的時候,“追風箏的人”,我曾以爲這是一本能讓我輕鬆的書,畢竟風箏承載了我童年時太多的快樂和美好回憶,但是在結束閱讀後,我的心情很沉重!它細膩的文字讓我在閱讀時並不只是一個旁觀者,它讓我因爲阿米爾的怯懦而憤怒羞愧,它讓我因爲哈桑從男孩到男人不變的忠誠而感動。

《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無法定義它是悲情還是溫馨。文章主人公哈桑和阿米爾,他們是僕和主,是兄和弟,是低賤和高貴。

在那裏,一個名爲喀布爾的地方,一羣孩子追着斷了線的風箏,在大街小巷裏追逐,哈桑卻早已知道風箏會落在何處,阿米爾問哈桑他知道的原因,哈桑能肯定地回答他就是知道,還反問了阿米爾,“我什麼時候騙過你?”阿米爾輕聲說,“我怎麼知道有沒有騙過我。”哈桑對阿米爾絕對的忠誠,阿米爾給予哈桑的卻只是懷疑。爲此哈桑發誓,“爲了你,我寧可啃爛泥。”阿米爾卻還是不信,他進一步確定,“你真的會爲我啃爛泥?”哈桑堅定的說,“我肯定!”然後又說,“但是你又怎麼能忍心讓我啃爛泥。”不談論他身爲僕的忠誠,僅僅是朋友之間,哈桑給予他的還有真誠,這不是因爲阿米爾擁有的財富,僅僅因爲兩個孩子之間的友誼!

在阿米爾通過贏得鬥風箏比賽得到父親的認可時,哈桑承諾阿米爾一定會追到風箏,“爲你,千千萬萬遍!”哈桑總是說着這句話,這句讓多少人感動的忠誠之言啊!哈桑的確是當地追風箏的高手,風箏追到了,但哈桑卻被幾個年齡大些的孩子侮辱,阿米爾躲在暗處親眼目睹了一切,他卻不曾挺身而出保護哈桑。到底是他的怯懦還是他身爲主的身份在作祟?或者這只是人性的一部分?故事還在繼續,阿米爾開始被羞愧和痛苦折磨,陷入了對自己自私、怯懦的自責中而不能自拔。爲了逃避這樣的情緒,他將莫須有的偷竊罪名強壓在哈桑的身上,讓父親趕走他們,哈桑也毫無怨言地承認了偷竊行爲黯然離開。對哈桑的背叛使阿米爾付出了人生中最慘痛的代價,二十六年的沉重的罪惡感、悔恨與痛苦一直折磨着他。這也暴露了人性的虛僞和脆弱。風箏在阿米爾的回憶反覆出現,每次看到飛翔在高空的風箏,都會提醒他的友誼、成功、痛苦和失望以及他當初對哈桑的背叛。

以至於多少年後,阿米爾知道了哈桑與他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那時,哈桑早已因爲守護喀布爾那所阿米爾的房子而死於殘暴分子的槍下。哈桑離開了,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還在充滿硝煙的喀布爾等待他去救贖。

阿米爾小時候因爲戰爭不得已與父親逃到了美國,他們在美國開始了新生活。阿米爾從小就愛寫小說,但阿米爾的父親並不支持他,認爲這是他懦弱的表現。到了美國他還是沒有放棄他一直追尋的夢想。在經歷戰爭又到異鄉奮鬥的他們把美國當作一個埋葬往事的地方,但阿米爾卻沒埋葬夢想和當年與哈桑相處的點點滴滴。一個下午,阿米爾接到了來自父親生前好友阿辛汗的電話,就是那時他得知了哈桑的身世與索拉博的存在。阿辛汗給他指了條明路:“那兒有再次成爲好人的路。”阿米爾戰勝了怯懦,冒着生命的危險,從被佔領的喀布爾救回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在異國他鄉,阿米爾和哈桑的兒子放風箏,他向索拉博讚揚哈桑,也承認了自己一直逃避的事實——哈桑的勇敢!在與另外一隻風箏相鬥取得勝利後,阿米爾承諾會爲索拉博追回風箏,他說着當初哈桑對他的忠誠表白,“爲你,千千萬萬遍!”

一個人擁有自己的靈魂和人性,同時它們築成了自己的夢想,夢想引領成長!《追風箏的人》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哈桑夢想着母愛、友誼、自由;阿米爾夢想着父親的認可、自己小說的成功、遺失的美好人性;阿米爾和哈桑的父親夢想着事業、利益……不論你的夢想是否高尚,是否遠大,即使是一次考試0.5分的進步,即使是一份獨立完成的晚飯,更甚是一次成功的登山,請擁緊它們,向着陽光奔去,衝着未來跑去!不用怕,不用退,不後悔,不孤單!因爲成長一路,夢想相伴!

  大學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篇【3】

爲什麼要買這本書?說實話呢,是因爲它的題目吸引了我,初看到時,還以爲會是一組優美的散文、一組唯美的詩歌,或者呢,還是一篇充滿意境的童話。可是,當我真真正正翻開這本書時,裏面的內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它騙走了我好多眼淚……

故事是從主人公阿米爾少爺12歲那年開始的,他有一位對他最信任、最忠誠、並且於他同齡的僕人:哈桑。他們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去上山那棵樹下讀書,一起去參加當地獨特的風箏比賽……劇情的轉折就是從這次的風箏比賽而發生,哈桑爲了幫助阿米爾追到那支十分好的藍風箏,在一條小巷子的角落裏被另外一羣富家少爺圍毆,巷子外出現了一雙眼睛,小心翼翼的往巷子裏偷看這,這雙眼睛是阿米爾的。是的,哈桑最信任、最忠誠的朋友、主人,這個時候膽怯了,阿米爾沒有勇氣像哈桑保護自己那樣衝上前去保護哈桑,淚流滿面、哭着跑開了。從此後,阿米爾每每見到哈桑都會想到自己當時的懦弱並且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最後,他盡然是自己親手趕走了哈桑,阿米爾也許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隨着歲月的流逝,阿米爾長大了,他發現哈桑竟然是自己的弟弟,此時我的心情也是七上八下,阿米爾會怎麼做?他拋下了自己的妻子獨自回到故鄉阿富汗,爲的就是找到哈桑,那個讓他充滿了內疚的人,踏上了救贖心靈的路程……

也許故事的作者並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可是,他卻用最細膩的語言,牴觸到了你心裏那最柔軟的地方。是的,他的文筆似乎可以看透阿米爾的內心,書中的情感超越了友情,超越了親情,如果你靜下心去讀,也許你會品嚐出更多的味道,不安、無奈、無助、愧疚、悲傷、孤獨……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更是文學中的一本佳作,故事如此的殘忍卻又美麗,也許這本書的結局並不是很完美吧,又或許稍帶一點悲傷,讀過,你一定會被感動。這種感動不是突然來到的,而是慢慢的,深入去體會的。情緒是通過一點一點地遞進,令人感覺自己就是男主人公,隨着發生的這麼多事情,不能自抑地被震撼,完成了自我救贖。

這本書的封面十分唯美,在一片火紅的夕陽中,一位小男孩奔跑着,一隻手裏緊握着一支風箏,也許男孩是阿米爾,他拿着的是自己的風箏,又或許是哈桑,拿着的是那支藍色的風箏。如果把阿米爾形容如那支風箏,那他找回自己的“歸宿”了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