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14篇

本文已影響 1.53W人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14篇

教師讀書心得 篇1

我想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和教。但當我讀着這本《傅雷家書》,感到的卻是另一番教誨,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孩子一樣在感受着,聆聽着,銘記着。

身爲父親的傅雷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爲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爲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爲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他在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什麼是愛,我想他說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裏的那份深沉的愛。

傅雷身爲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爲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傅雷先生所寫的這些書信不僅給傅聰上了精彩的人生一課,也讓我這樣的讀者受益匪淺……特別是十月二日的書信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並且沉思良久“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是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慢慢養成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情,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容客觀的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我想這也是身爲教師的我應該學習和借鑑的寶貴經驗。

教師讀書心得 篇2

今年暑假,我懷着激動和興奮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閱歷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讀者。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讓我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老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時代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敢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不斷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方向。

教師讀書心得 篇3

今年暑假,學校安排我們讀一本書:《做卓越的教師》。打開書,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六項修煉”、“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等每一個題目都讓我想盡快了解裏面的內容,於是靜下心來,慢慢翻閱、品味。上次讀《教師閱讀地圖》自己感覺吃力不少,有的地方讀四、五遍才弄明白是什麼意思,而讀這本書就如同聽一位富有思想又極其有演講水平的朋友的演講,一會兒激情澎湃,一會兒娓娓細語,一會兒諄諄教誨,一會兒促膝談心,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是近幾年讀專業書讀得最快的一本書,並且從中吸取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營養,受益匪淺。

也許是年齡的原因,本書最吸引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輯“做幸福的教師”。作者用輕鬆活潑的筆調,生動流暢的語言,巧妙地將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融入其中,告訴我們如何進行心理健康的調適,如何學做幸福的教師。如:“不是你面對的東西決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對的方式決定你的幸福”。學會陽光思考,學會人際交往,學會開心工作,學會開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學會開心地工作對我的指導意義重大。作爲一名教師,我每天重複着許多相同的工作,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難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自己將本職工作當做一門藝術去研究,去追求,就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工作是那麼的快樂!回想自己從教26年的經歷,雖然羨慕有的職業那麼光鮮自在,也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我始終沒有離開教育崗位,而且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憑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啊!既然不能“選我所愛”,那就乾脆“愛我所選”,因爲“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變得更美好的職業;是一種不僅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價值,而且具有內在的尊嚴與歡樂的職業。”在工作中要學會承受冷落,學會歷經磨難,學會創新工作,自己就能體會“工作着是快樂的!”的。今後,我將一如既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直到自己職業生涯的結束,用自己的方式決定自己的幸福。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金海岸小學教師的語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精神及其豐富的人,他們才能成爲幸福的人”。作爲一名教師,生活中除了適當的休閒和積極的運動以外,恐怕只有讀書能使我最開心和最充實了。本書中也寫道:“讀一本好書,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夠的,我們要在優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這樣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讀書使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寬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境界提高了,胸懷寬廣了,在快樂工作的同時開心的生活着。

本書中一些精彩語言,如“對一名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個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是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的感情也會消融。”“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浮。”等等,我都細細品味,反覆咀嚼,如沐春風之中。

總之,我很喜愛此書,以後還會細細品讀,不斷汲取養分,促進自己健康的成長,提高教育涵養。

於走向教育工作者的我,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讓我瞭解到作爲一名教師,有良好的教育素質是很重要的,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瞭解他們所需要的,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對於教育學生也是很重要的。當我接觸了這本書後,心中發出深深的感嘆:魏書生老師不是一個一般的教育家,他異乎尋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獻身這一崇高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宗教學等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滲透到學生中去,從而使他的教改遠遠超出了語文教改的範疇。那麼,他又是如何改變他們、轉化他們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麼特色呢?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耐心的職業,沒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學生有時候做錯了事情,老師可能會平心靜氣地指導他,但是有些時候,學生一錯再錯,老師的脾氣也沒有那麼好商量了,畢竟,老師也是一個平常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儘管努力剋制不好的情緒,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學生這麼多,而學生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心中的怒氣就難以平息了。而魏書生老師就做到了避免發脾氣,即使是在批評學生,他也不是厲聲惡語。儘管有時要發脾氣,但也都在他選的一位控制自己發怒的學生提醒下壓下去了,他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發火和極大的耐心與學生進溝通,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我們必須堅信我們會做好的”等等,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他是老師的助手。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爲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再有,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師的這一認識應該說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啓示的。書中的“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強者”,“堅持道德長跑——寫日記”,“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這些內容讓我震撼。他的教改確確實實地在育人。

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他的班級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從學生怎樣做人開始的。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人,築好了思想教育這一“地下工程”,知識之樹也就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魏書生老師那深邃的哲學氣質和深厚的文化素養,讓人仰視,讓人望塵莫及,但這並不妨礙我認真地去做,學着他去做,讓自己在未來的教育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

教師讀書心得 篇4

自從工作以來,很少靜下心來去讀一遍文章或一本好書。借這次寒假作業的機會,想着讓自己沉澱下來,找個時間安安靜靜的讀一本書。然而大抵是太久不讀書了,又要考慮到時間俗物各方面,一時之間對讀什麼書很是茫然。幸虧學校很有先見之明的考慮到了,推薦了很多好書,於是一早我就興沖沖挑着自己感興趣的買了。很可惜,事與願違,一個春節過下來,讀書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加上筆下生澀,竟是不知如何下筆。於是這個心得只能姍姍來遲,粗糙難看了。

從事歷史教學也有幾年了,自己其實一直知道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需要大幅度的改進,但是大概是有了職業倦怠,竟是不能下定決心,每每想到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勤奮好學便深感汗顏。其實自己纔是更應該勤奮好學的那一個,不論是歷史專業知識還是教育教學技能都亟待提升。而讀書毫無疑問是提升的一個基礎前提。基於自身目前這種麻木的狀態,我深深的覺得首先要學習一下如何來讀書,於是陳四益先生的《站着讀還是跪着讀》、英國艾德勒的《怎樣讀一本書》讓我醍醐灌頂。

關於老師讀書的態度及怎樣讀書和讀什麼書的問題,我在網上曾經多次關注過,也見過很多人的觀點及推薦的數目,但是陳先生關於讀書態度的精闢見解和分析還是讓我深深折服,感觸頗深。“站着讀”和“跪着讀”實爲兩種截然不同的讀書態度。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跪”意味着屈服和逆來順受,而“跪着讀”體現的則是一種迷信書本,想書本“下跪“的讀書態度。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爲了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吸收書中的精華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有所感悟。書本是一種知識的載體,書本的知識是抽象的,他傳遞着作者當時的所想所悟,建立起讀者與作者的心靈交流。讀書更重要的還是讀者自己對命運的感受,對事物的理解。如果一個人在讀完一本書後一無所獲,而只是不加自己理解地將書中的內容一切照搬且深信不疑。

抱着這樣讀書態度的人,我相信終其一生也不會有所收穫,有所進步。對於“站着讀”這種讀書態度,魯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早有體現,先生提倡對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我們都要用辨證的眼光去看待,在接受和傳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有所提煉。特別是對於文化的繼承,更需要我們以一種“取其精華,祛其糟粕”的方式來對待,萬不可一股腦兒全體接受。古往今來,書中的確蘊涵很多經歷時間的冼禮而流傳下來千古名言,但其中也夾雜着不少謬誤或是不適合如今時代發展的經驗。

如果讀書之人再以謬傳謬,後果不堪設想。孟夫子也曾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跪着讀書,禁錮了人的思想和創造,阻礙了人類進步的步伐。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以平等的姿態去看待所讀的書。在讀的過程中,讀者與作者進行着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在交流中思考,因思考而質疑,甚至因質疑而反駁在讀作者雙方靈魂的撞擊下達到讀書的最佳狀態,這樣才能使讀書發揮出其更大的效益,纔是真正會讀書,讀懂書。

陳先生的《站着讀還是跪着讀》給人們如何正確讀書指明瞭方向,站着讀書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應該具備的品質。讀書着是美麗的,思想着是美麗的,堅持着更是美麗的。在這個不斷髮展進步的時代,我們不僅要提倡站着讀書,其背後蘊涵的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提倡我們要在站着讀書的基礎上學會站着做人。特別是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自身的.“挺直”纔是教導學生的基礎,如果不是站着讀,而是跪着讀,那這書不如不讀。

我們的老師講課又何嘗不是跪着講呢?有時完全屈服於教參,屈服於專家,屈服於權威,而沒有自己的絲毫見解,豈不悲哉!我們的學生聽課難道不也是跪着聽嗎?大多數聽從老師的講解,聽從資料書的解釋,不敢質疑,不敢發問,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試想一下,這樣的教育能向前發展嗎?

艾德勒的《怎樣讀一本書》卻是用了大量的證據證明了英國中學生乃至大學生基本閱讀能力匱乏而導致的高分低能的現象。這裏的閱讀能力不是指讀小說一樣的識字能力而是指對一般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讀這邊文章的時候,我總是會聯想到我們的學生,我的歷史課堂,學生在把握重點,梳理知識方面的欠缺,當然,他們還只是初一,有很大的提升餘地。但是即使如此,考慮到當今國家應試教育的普遍存在,如果他們的理解還是“跪着讀”那樣的全盤接受,後果會如何呢?我們民族的創新將來源於哪裏呢?

最後,還是忍不住嘮叨一下自身的抱怨疑問。對於一個教歷史的老師來說,歷史是指過去了的事,也就是說,歷史是既定的史實,似乎沒有什麼可供你發揮的餘地。而歷史又與政治息息相關,很多地方更是不容置疑或發揮。或者你並不贊成某個觀點,但是在現在教科書的標準答案下,在分數的單一標準下你還能怎麼做呢?我只能說有時候上歷史課的時候心情很複雜。

教師讀書心得 篇5

學校孟主任買了幾本教育書籍,我順來看了一本,有不少收穫,特別是孩子自己怎麼學,和其他孩子怎麼一起學,學習中的常見規律等,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給學習夥伴的作業

學習夥伴是促進積極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對一的組成學習夥伴是比較有效的一種組成形式,學習夥伴可以短期也可以長期。學習夥伴可以承擔範圍很廣的任務。我們可以給自己的學習夥伴一定作業,相互促進。例如:

1、一起討論作業;

2、就某一個知識或者課堂活動相互交流;

3、互評作業;

4、對於某一次的共同閱讀相互提問;

5、一起回憶某個知識點;

6、一起把不明白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

7、相互考查所學知識;

8、對比課堂筆記;

學習夥伴是相互的,給夥伴作業的時候也是給自己作業,或者兩人一起完成,這避免了獨學的弊端,同時也鍛鍊了孩子分享和傾聽的能力!

(二)關注學生的期望

1、對於所學學科的課程名稱你有什麼問題

2、你想從這一課程中獲得什麼信息或技能?

3、你不需要什麼信息或技能?

4、你想從這一課堂中得到什麼?說出某一事情。

5、你對這一課有何希望?你關心什麼?

6、課堂目標與你的需要匹配嗎?

7、你感覺自己需要擁有什麼知識與技能?

8、你對這一課程有何期望?

9、爲什麼你會選這一門課?爲什麼你會來?

10、對這一主題,你從以前的課堂中獲得過什麼?

這是獲取學生目標的10個問題,學生的需要、期望和關注點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

在老師的備課中,這應該叫備學生,在這個備課環節中,老師關注更多的是孩子的知識水平,對孩子自身的期望關注不夠。

例如在課程超市中的籃球班,我更多的是瞭解不同年級每個孩子的籃球水平,沒有很好關注孩子選擇籃球班他們自身的期望。他們通過參加籃球班期望得到什麼或者獲得什麼?只是單純的從我的角度去教孩子,如果課堂目標和孩子期望是一致的,那孩子在課堂中的訓練也會更爲自覺更爲積極。

(三)成倍增長的學習效率

在聽講型課堂中,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學習效率容易下降,但是研究顯示:在課堂中加上視覺因素會增加14%-38%的記憶。在英語課堂的詞彙教學中如果有視覺輔助,會有多至200%的提高。而且,如果使用視覺手段來輔助動詞的呈現,那麼所需時間可減少40%。一張圖紙可能抵不上1000句話,但比僅僅說話的效率要高上3倍。

其實,聽覺和視覺是屬於兩個維度,教學中都含有這兩個維度的話,所學知識會被兩個傳遞系統所強化。在實際學習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偏愛的傳遞方式,如果課堂中或學習中包含這兩個維度,那麼就可以滿足多種類型學生學習的需要。

因此,要注意引導孩子找到自己偏愛的信息傳遞方式,以達到成倍增長的學習效率!

(四)學習需要主動性

“你可以很快地告訴學生他們需要知道的,

但他們會更快地忘記你告訴他們的。”

需要教的東西比講出來的東西多得多。學習絕不是簡單地將信息塞入學生的頭腦,而是需要學習者自身的'心理參與和操練。

是的!學習單單依靠外力的強制是不具有持續性的,學習需要學習主體的主動性,這樣學習才能具有持久性。

學習主動性是可以培養的,例如:

1、團隊:創設合作、相互依賴的氛圍;

2、合作:以小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

3、情感;關注孩子感受、價值與態度。

當然,方法很多,最主要的還是找到孩子能主動學習的源動力,主動學習永遠要比被動學習具有持續性和愉悅性!

(五)“議長制”參與法

沒有學生的參與就沒有積極學習,議長制就是一中孩子積極參與學習的一種方式。團體成員輪流對主要問題作出簡短反應。如果想要快速地從每一個孩子獲得一些信息,議長制是個好方法。

在實施議長制時,孩子可以選擇“Pass”來棄權,同時爲了避免重複,在該過程中可要求孩子都給出自己的解釋。回憶自己的課堂,進行提問時,如果孩子沒有回答,可能緊接着就是下面的問題:

“好好想一想。”

“其他同學能幫幫他嗎?”

“大膽的說,不要緊!”

......

孩子不會的時候或者沒有考慮成熟的時候,他們也有Pass的權利,同時也能讓課堂更爲有效。課堂中如果孩子不能回答某個問題,我會尊重他們Pass的權利!

(六)成倍增長的學習效率

在聽講型課堂中,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學習效率容易下降,但是研究顯示:在課堂中加上視覺因素會增加14%-38%的記憶。在英語課堂的詞彙教學中如果有視覺輔助,會有多至200%的提高。而且,如果使用視覺手段來輔助動詞的呈現,那麼所需時間可減少40%。一張圖紙可能抵不上1000句話,但比僅僅說話的效率要高上3倍。

其實,聽覺和視覺是屬於兩個維度,教學中都含有這兩個維度的話,所學知識會被兩個傳遞系統所強化。在實際學習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偏愛的傳遞方式,如果課堂中或學習中包含這兩個維度,那麼就可以滿足多種類型學生學習的需要。

因此,要注意引導孩子找到自己偏愛的信息傳遞方式,以達到成倍增長的學習效率!

(七)你知道大腦怎麼工作嗎?

大腦並不像錄音機或錄像機那樣,大腦不僅僅接受信息,它會加工。爲了有效地加工信息大腦會向內或向外的進行反思,這時如果我們與別人討論信息,如果有人叫我們提問,那麼大腦能學習的更好,

研究表明,讓孩子與同伴討論老師在課堂上一定時間間隔內呈現的內容,相比沒有任何討論停頓的控制組孩子,這些孩子的成績要高上兩個等級。

如果對知識做以下事情,學習會得到加強:

1、用孩子自己的話陳述知識點;

2、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印證知識點;

3、找到知識點與其他知識的聯繫;

4、生活中實際應用。

教師讀書心得 篇6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裏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爲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裏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纔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裏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

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爲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纔有“美”的回憶.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爲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着一個觀念、一種行爲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纔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忽視;;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教師讀書心得 篇7

最近我學習了《有效教師》這本書,感受頗多。有效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厚的學科知識、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是一個研究者,是成功的教育合作者,是學校管理的積極參與者。本書也讓我對成爲一名有效的教師產生許多的體會。

一、胸懷大志

理想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燈塔。教師應該樹立以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爲社會進步作出巨大的貢獻爲人生目標。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說:“我的工作是在學生的'心田裏開闢一片綠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種子。我想,這世界上,如果由於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顆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那麼我便獲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價值。”我想我也應該有這樣遠大的目標,爲教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二、愛崗敬業

名言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擁有無限的熱情,一個人幾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師中,敬業是使所有其他素質成爲可能的特徵。好的教師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幫助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許多名師,都將他們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們的教育超出了課堂,敬業精神擴展到了學校、甚至社會。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熱愛學生

教師和學生之間感情與互惠的感受創造了一種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好的教師總是給學生送去溫暖,即使沒有報答;總是擁有極大的耐心,一邊又一邊的傳授知識;總是維護着學生的自尊,給於信心。

四、學而不厭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近幾年,教材地不斷更新,加入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將大學的知識帶到高中階段要求掌握。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今後的工作中,我應該要向書本、實踐、各種信息渠道學習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的教育生涯還很長。通過對《有效教師》的學習,我體會做一名教師不難,但是想成爲一名有效教師就不容易了。同時也使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能更加明確目標,想着做一名有效教師的目標不懈努力!

教師讀書心得 篇8

周國平先生曾說過:“嚴格地說,只有素質教育才配稱作教育。若不是着眼於素質,僅僅傳授一些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訓,不可妄稱教育。若掛着教育之名而實際上對素質起了壓制、扭曲、摧殘的作用,那隻能說是僞教育和反教育了。”我們也可以用這段話,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和解讀帕克·帕爾默的觀點——教師自己千萬不能失去心靈,也千萬不能失去對學生美好心靈的引導。“經師”傳授知識技能,“人師”引領心靈成長,這就是“經師”和“人師”的區別。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本書直面教師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共同體的無限魅力。在這個共同體中,誰是主體呢?既非教師和學生,也非學科或關於它們的課本、解釋它們的理論,而是求知者永遠聚集其周圍的`“偉大事物”。那麼,怎麼來解釋這個偉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舉:

“我所指的是生物學的基因和生態系統、哲學和神學的隱喻和參照系、文學素材中背叛與寬恕以及愛與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類學的人爲現象和族裔,工程學的原料的限制和潛能,管理學的系統邏輯,音樂和藝術的形狀和顏色,歷史學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學領域裏難以捉摸的正義觀等。”

這個“偉大事物”也許難以定義,但通過這麼多的例舉我們應該都能理解。當我們都關注於這個“偉大事物”,爲這個“偉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時,教育的共同體就會處於最佳、最優的狀態。比如,圍繞“偉大事物”而產生多元的觀點;對一些現象採用多重含義的解釋;歡迎有創見性的爭論,沒有憤怒和偏見;彼此間真誠相待;體驗謙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體中的“偉大事物”,其實也造就了所有捲入者的共同願景和目標,大家專注於“偉大事物”這一主體,彼此尊重,坦誠相對,教師既不是絕對的權威,學生也不會永遠不犯錯誤。爲了說明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共同體,作者爲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優秀的教師與一羣五歲的小孩圍坐在地板上,一齊讀一個關於大象的故事。透過那些孩子的眼睛,幾乎可以看見圓圈的中央真的有一隻大象!而且以那件偉大事物作爲媒介工具,其他的偉大事物也進入房間,例如語言和傳達意義的符號。

教師讀書心得 篇9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與孩子們的相處,有時覺得很難走進孩子的心,讀了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會令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爲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爲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啓蒙,教化的薰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恆。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於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範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於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爲,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爲主的規範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爲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託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教師讀書心得 篇10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7位教師正式出版了他貌同的著作《做有智慧的教師》,7位教師組成了“葉曉龍博客”團隊,並使這個博客成爲廈門網上的一個知名教育博客,形成一定的影響,閱讀這本書中的近百篇博文,筆者頗有感觸。

一、藉助博客平臺,養成思習慣

在實踐中思,分析原因,尋求對策;在思中昇華思想,任何一位優秀教師都是通過這樣實踐、思、思想昇華、再實踐的過程,來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正在進行福建省規劃辦立項課題《和諧發展、培養有效教師》的研究,這對於通過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爲目的,穩步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要成爲有效教師,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師要善於思、勤于思。教師只有養成了良好的思習慣,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寫博客爲教師思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7位優秀教師都從事繁重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工作之餘,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進行思考,用研究的目光來審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實踐中思考和分析原因,尋求對策。在思中學習,在實踐中深化思考,逐漸養成思考與研究的習慣。任何一位優秀教師都是通過這樣不斷的實踐、思、思想昇華、再實踐,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改變自己的行爲,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這些博文,就映了他們教育思維品質提高的軌跡。

思是一種學習方法,思是一種工作態度。對一件事情進行思,對一個階段的工作進行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師前進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思可以昇華思想、凝結智慧。

二、基於教育敘事,講述鮮活故事

“世事洞明皆學問”,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在思中都會迸發出新的智慧,並從中捕捉到科學的教育規律、原則和方法。

讀《做有智慧的教師》的教育敘事,我深切感受到,教師每天都會遇到新情況,需要解決新問題,每天都有鮮活、生動的教育故事發生。這百篇的故事既有對“孩子,你是幸福還是悲哀?”、“要強扭這顆孩子的‘瓜’嗎?”等培養學生方面的冷峻思考,也有“助孩子告別網癮”、“給孩子們一個網絡上的家”的呵護與關愛;既有“當老師,你幸福嗎?”、“教師,你有良好的習慣嗎?”的教師人生自我考問,也有對“給臺階後,再拆臺階”、“情中育人,事半功倍”的教育策略的探尋……

這一個個真實生動、耐人尋味、啓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映了7位教師的心路歷程和情感,凝聚着老師們教育實踐的智慧和經驗,它閃爍着老師們思考的火花。

這些具體鮮活的故事背後,都隱藏着教育的規律、原則和方法,優秀教師就是這樣不斷積累量生動典型的案例,逐漸形成了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智慧。這種實踐智慧積累得越多,教師的專業成長就越快,教育教學也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三、打開交流窗口,多向互動交流

打破教育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限,獲得四面八方的教育、教學思想營養,教育博客是當今教師成長的一個平臺,善加利用,就會起到促進作用。

教育博客的出現,打破了教育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創造了一種與現實保持溝通交流的新形式。“葉曉龍”這個教育博客在虛擬世界中實現了多向互動,參與博文交流、回覆評論的,既有學生和家長,也有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既有本校的老師,也有外校的老師。

與公衆進行互動交流,可以讓更多的校外人士走近教育,關心校園生活的豐富多樣,瞭解教師工作的艱辛,學習教育子女的策略方法,感悟教師人生的真正價值。

與校外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可以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真誠切磋,熱心研討,經常進行有效和深入的互動交流,必將促進更多的教師走上專業發展的道路。

與校內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有利於進一步形成平等、合作、開放的教研氛圍,開展深度探討。網上交流消除了拘謹,使得交流更加深入、理性和完善,它是校本教研的必要補充,也能夠使教師獲得成長的不竭營養源。

這本書是7位教師精神家園的縮影,是記錄教育教學實踐、思考、研究的結晶,也成爲了考問自我、敞開心扉的空間。他們在敘寫、思和追問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生命質量無疑也得到提升。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不要忘記自己走過的路,因爲它是你最珍貴的財富,只有記住這些路,才能走好以後的路。”這本《做有智慧的教師》就是他們的教育實踐與智慧的寶貴財富,是他們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厚重的鋪路石。

教師讀書心得 篇11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提議》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提議,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景,我會如故事中教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教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可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終一章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教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爲了一切學生。

教師讀書心得 篇12

向來喜歡看百家講壇,而且更喜歡聽於丹老師的講座,是那樣的令人心曠神怡,那樣的震憾人的心靈,每次閱讀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都會有很多的收穫與啓迪,敬佩她的聰明與睿智,以及她看問題的獨到見解之處。

于丹教授說,其實《論語》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以一種樸素的、溫暖的,言傳身教的生活態度,去影響他的弟子。《論語》告訴我們,爲人不僅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境界。當所有憂煩、迷惑或畏懼壓在眼前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仁達,變得更加智慧聰穎,變得更加勇敢無畏,那麼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沒有了嗎?所以,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而不要藉助外在物質的得與失,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驕傲,這就是《論語》裏所倡導的一種人生觀。

于丹教授以自己的心得來詮釋論語中難以理解的道理,並結合實際生活幫助人們去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使人們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尤爲重要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拿自己與別人相比較,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境遇,別人爲什麼做得很成功,而自己卻爲什麼總是默默無聞,總在羨慕、嫉妒別人的日子裏生活,於是埋怨、憤怒油然而生,使自己身心疲累、鬱鬱寡歡。其實他沒看到別人的付出,很多時候就是缺乏于丹老師在論語中所說的豁達開朗,不能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如能以平和的心態想一想,別人的得到一定有他相對應的付出,當然,這個付出有種種。如果你不想去付出就不要去嫉妒別人的擁有,羨慕別人的生活而看不到自己的珍貴,這是不聰明之舉,也是可悲的。

于丹教授用一個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藉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藉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

教師讀書心得 篇13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專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很喜歡莎士比亞說的這句話。正是如此,我在寒假裏讀了一本叫《哈姆雷特》的書,是莎士比亞所著。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且被人引用最多的一部劇本。習慣上將本劇與《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並稱爲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哈姆雷特》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回國奔喪,父王鬼魂訴冤,囑其報仇。王子裝瘋,安排“戲中戲”,證實了新王殺兄的罪行。錯殺大臣後,王子被打發出國,他洞察新王陰謀,中途折回。新王備下毒酒毒劍,挑唆大臣之子與王子決鬥,欲置之於死地,最後三人同歸於盡,母后也誤飲毒酒而死。

我們從莎士比亞的創作裏獲得靈感、啓示和智慧。時代變化了,社會進展了,儘管民族有歧異,地域不相同,世界各地的學者們都在莎翁身上發現巨大的歡喜、無限的生命,都禁不住讚歎:“人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這段話寫的不就是莎士比亞自己麼?他不就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麼?

教師讀書心得 篇14

法挽回一個人的沉淪。人生活在世上,當無法承擔做爲人的義務時,也同時失去了他作爲人的權利,即使他曾獲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終將被無情遺棄,這不是個別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相對溫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會恐怕對這種個體的不幸遭遇會更加殘忍,他們會把他送進實驗室,每天對他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而且會引起無數的眼睛好奇地逼視他,無數張嘴巴無休止的討論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種將暴露在慘白是日光燈下,直到他死去還要被製成標本供後人研究。他作爲人的資格和尊嚴被完全忽視了,沒人在乎他心裏的感受,羣體只在乎他們的好奇心可以獲得滿足,他們擁有做爲幸運者的.活生生的見證。

也許正如小說後序中的評價:卡夫卡並不會按俗人的思緒延續他的筆觸,在格里高爾的死亡中,他就是要讓我們這些俗人看到更多不願看到的東西。是啊,她向我們揭示了一個荒誕的惡夢,卻也預示了一個未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