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斜陽》有感(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2.37W人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斜陽》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斜陽》有感(通用11篇)

讀《斜陽》有感 1

"我沒有閒情逸致去感覺空虛寂寞,我感覺到的只是悲傷。當你心情鬱悶,四周淨是嘆息聲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不可能有幸福……努力,那只是飢餓野獸的餌食罷了……"

這是《斜陽》中上原先生對和子說的一段話。給予一直沉浸在淡淡憂傷閱讀中的我,一個不小的震撼。怎麼表述這種震撼呢?這種感覺好比向平靜的小湖裏投放了一塊大石頭。也許,這樣表達也不是那麼精準……總之,帶着這種波濤洶涌的心情將書一氣讀完。合上書,終於對這篇小說的'名字"斜陽"有所頓悟。

太宰治的《斜陽》描寫了戰後沒落貴族,如夕陽西下(斜陽)般的生活。在閱讀中我一直有種莫名的淡淡的憂傷,它一直籠罩着我。小說中充斥着頹廢、無奈及死亡的氣息,但,在黑色的生活氣息中,還殘存一縷陽光,一抹斜陽,那就是主人公和子。

小說的名字“斜陽”,雖給人以一絲、一縷或着說是一抹希望和慰藉,但卻讓人感到無法逃脫的悲劇命運。也許,這就是太宰治的文風吧!

太宰治筆下的人物,都有着一種強烈的渴望,渴望能好好地、有尊嚴地活下去。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感受到那種渴望,那種不能實現的焦慮與無奈……

無論在哪個時代,也無論在戰爭還是非戰爭的社會中,人們都在苦苦尋覓,尋覓着內心的安寧,它是人們能夠好好活下去的前提。

無論是戰後,還是經濟繁榮的當代,也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地區,想好好地活着,卻活成了頹廢、醉生夢死、行屍走肉的大有人在。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有些人用各種方式麻醉自己,隨波逐流、醉生夢死……

他們害怕清醒,清醒如鼠,齧啃着他們早已脆弱不堪的靈魂,讓他們感覺到痛入骨髓的寒冷……

他們害怕努力,他們覺得努力是——飢餓野獸的誘餌。

他們害怕內心的渴望與慾望,他們害怕夢想,他們認爲夢想只會讓自己更疲累、更不堪……

但,渴望與慾望如一隻飢餓的野獸,正蠢蠢欲動……

在這個世界上,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如螞蟻一般,早出晚歸整日忙碌着,這種辛勞也只能維持好生活的現狀,普普通通地活下去,僅此而已。芸芸衆生中還有一部分人,更是用生命在努力、奮鬥,力圖改變現狀,改變命運。

如果說努力是飢餓野獸的誘餌,那我願用這餌食誘出我的夢想,用更多的努力和奮鬥喂飼夢想這隻野獸。用生命逆流而上,而不是隨波逐流。我願,用力地活着,也不願,更容易地放任自我。

既然要好好活着,有尊嚴地立於天地間,那就要付出辛勞和承受苦難,這樣才能擔得起那份榮耀。我們都懂得那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

合上書,告誡正處在人生困境中的自己:行動吧!丟棄所謂的頹廢和衰敗,唯有行動才能解除內心所有的不安,唯有努力,唯有認真地活着,才配有尊嚴!

讀《斜陽》有感 2

太宰治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二戰過後日本貴族階級日漸衰微,這本《斜陽》以一個貴族家庭的女性和子爲敘述者講述了一個二戰過後日本貴族家庭沒落的故事。書中可以看出她在面對家族沒落處境的悲哀與掙扎,她將自己稱作是“道德過渡期的犧牲者”。

故事的開始是和子對母親喝湯時的動作細節的描述,在和子和弟弟直治的眼裏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貴族婦人,天生就散發着靈巧優雅的貴族氣息,不是爲了擺闊或合乎禮法而顯得死氣沉沉與虛張聲勢的模樣。和子和直治認爲都母親這種天生的貴氣是自己望塵莫及的。

可這位優雅的貴婦人卻不得不面對家道中落:丈夫十年前去世,留下的家產也花光了,她不得不賣掉舊時居住的宅邸;兒子直治大學中途應徵入伍,從此杳無音信;女兒和子早些年嫁了人,但離婚了,就回到家陪伴在她身邊。

家庭的沒落和生活上的變動讓這位優雅的貴婦人日漸憔悴。在她們要離開西片町的房子準備搬去伊豆的前幾天,母親和和子有這樣一段對話:“因爲有和子,因爲有和子陪着,媽媽纔去伊豆,要是沒有和子的話……”“要是沒有和子呢?”“不如死了算了。母親也想在你父親去世的家中死了算了。”說這話時,母親哭了,這是母親第一次在和子面前說這樣泄氣的話,也是和子第一次見到母親哭的這麼厲害。

母親從未如此沮喪過,在父親去世時,在和子出嫁時,甚至和子在醫院生下死胎,甚至和子臥病在牀時,或是直治做了惡事,母親都沒有這樣沮喪。

和子父親去世後的十年間,母親跟父親在世時相比沒有一點改變,仍然安閒優雅,和子和直治也依然悠然自得嬌生慣養。可是現在母親沒錢了,爲了和子和直治,母親毫無保留的用完了所有積蓄。她們不得不離開常年居住的房子,母女二人相依爲命。

和子意識到沒有錢是多麼的恐怖,多麼悲慘的無可救藥的地獄,她從出生以來第一次領悟到。一個在貴族嬌生慣養長大的女人第一次感受到沒錢帶來的痛苦。

她們終於還是搬到了伊豆,比他們想象的要好,她們也因此感到欣喜。但晚上母親發燒了,醫生看診後給母親打了一副強效針便告訴和子沒什麼大礙了。和子和母親也以爲她真的沒病了,她們那是並沒有意識到母親的身體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她們在山莊裏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安穩的從十二月過到了四月,母親總會喝了一口湯就想起直治,會“啊”的一聲叫出來。而和子過去的傷痕,實際上也是一丁點沒癒合。

和子想,這個山莊的安穩是虛有其表的假象。神明不過是賜給我們母女短暫的安歇時間,在這一派平和中,早已埋伏下何種不祥的陰影,正越發逼近。母親裝着很幸福,卻一天天衰弱。

後來和子引起了火災,但母親沒有怪罪她,還對她說柴火本來就是用來燒的。她開始去田裏耕種,她感到自己變成了粗野的鄉下丫頭,總願意去做一些體力勞動。做這些活的時候也會回憶起自己曾在戰爭時期被徵用的事情。

火災過後,母親整個人都開始變得病殃殃的,而和子變成了粗野俗氣的女人。“聽說喜歡夏花的`人會在夏天死去,真的嗎?”,母親問和子,這時已經是初夏了。

伊豆小村莊裏她們生活得很平靜,但有時對於普通人的這種生活卻不能很好地應付。

後來直治從南洋的島嶼回來了,母親惦念了好久的兒子終於回來了。用美學療法給母親治舌頭,這種療法需要戴口罩,本來討厭口罩的母親乖乖的信服聽從直治的話。

和子因爲弟弟直治認識了上原先生,“一個打了標記的渾蛋”他是直治的朋友,是一個作家。直治早些年中了麻藥的毒,欠了藥店老闆很多錢,沒錢了就找和子要錢讓和子把錢送到上原先生那,和子也就是那時認識了上原先生。

直治在南洋的島嶼時又染上了鴉片,不過回到家時已經戒了,換成了酒。他常去喝燒酒,或者去東京,一去就是很久不回來。

和子開始寫信給上原先生,是因爲生活的困苦不得不向上原先生求助,也是因爲對上原先生的戀慕。總共三封信,第一次她自稱是一個送上門的情人,第二封信她自稱是一個送上門的中年女人。她稱上原先生爲M.C先生,不是我My Chekhov是My child她希望能成爲上原先生孩子的母親,她想要衝破道德的阻攔。這三封信都沒有迴音。

和子想要上京去,去見上原先生,就在她暗自痛下決心做好準備時,母親的情況卻越發不妙了。和子的舅舅請來了曾是御用醫生的三宅老先生來給母親看診,但是也沒有用了,母親越來越衰弱了,每天一到傍晚就開始發燒,什麼也吃不下。母親最終離開了人世,日本的最後一位貴婦人離開了人世。即使死了也還是嫵媚動人。

母親的葬禮舉行了後,直治宣稱需要做出版業的資金,把母親的珠寶全都賣了,在東京喝的筋疲力盡。後來還帶回了一個舞女。

和子也在這時候去東京找上原先生,她終於可以順理成章的去見他了,那是她活下去的希望。上原先生對她說:“糟了,我也迷戀上了。”她和上原先生一起度過了一個夜晚,一個幸福的夜晚。

那個夜晚之後,直治自殺了。他在遺書裏告訴了和子自己早就想要死去的想法,他說人擁有自由生存的權利,同時也擁有隨時死去的能力。但他認爲,母親還活着的時候,必須保留着死的權利。還告訴了和子對一個油畫家的妻子的愛慕,但他害怕那油畫家,爲了讓自己死心,他和形形色色的女人廝混,他並不喜歡她們,只是爲了把自己心頭的火引向別處。

所有人都離開了和子。

她心如止水地給上原先生寫了最後一封信,在信裏告訴了他自己懷孕的事,如她所願。“生下和哺育自己思戀之人的孩子,我的道德革命就完成了。”,她在信中說。最後,她向上原先生請求,讓他的太太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並允許她說這是直治不知道讓哪個女人偷偷生下的孩子。信到這裏就結束了,故事也結束了。

“斜陽”是指沒落的貴族,是指頹廢的、自暴自棄的人,也是指上原先生和和子在一起時說的那句:“可是太晚了,已是黃昏時節”。是一段戰後蕭條迷惘的時代,一個沒落貴族的淒涼輓歌……

“我確信,人就是爲了戀愛和革命而活着。”這是和子的人生格言。有人說這句話擲地有聲、鏗鏘有力,這句話背面的女子,勢必也有着光明而強大的內心。只感受到滲透紙背的深深絕望,是絕望到只能爲了戀愛和革命而活着。

“人擁有自由生存的權利,同時也擁有隨時死去的權利。”是直治自殺前說的話,對生已經沒了希望,他選擇在母親離開後動用了這項權利。

《斜陽》是一個貴族家庭沒落的故事,也是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縮影。

讀《斜陽》有感 3

乾乾淨淨的天空被這遲來的橘色裁剪出一刀又寬又深的裂痕,從中溢出來的不是昨日所見那般清澈的溪水,泛着光,格外刺眼。而是像砂糖橘與餘暉稀釋成的果醬,像搗爛了的紅褐色梅子洇着酒的顏色深深淺淺的鋪層在空中。渲染了半邊雲,光線與春色柔和地剛剛好,模糊了地平線。恰似幾頁白紙般蒼白的鴿子在空中斡旋,輕吻着遲來的斜陽。”

斜陽接近於落歿,卻又啓臨於新生。

在太宰治先生所寫的文章以及生活軌跡裏,似乎都充斥着頹廢的生活氣息和荒涼的孤獨底色,但是有關於《斜陽》,是少有僅存於他筆尖下的溫柔。像是漫山遍野死寂的.原野開出了幾朵零星瘦弱的小花,儘管花蕊裏也開滿些許悲哀。在他所有作品中,以及在我心裏這部小說一直以來居於首位。

它其實完完全全展現着母女二人平靜安寧的生活,但又不免缺乏一些曲折。可在字裏行間裏無意中流露出來的一些溫柔會讓你措手不及卻又欣喜着。而在那個破敗的世道里,那位母親始終以溫柔和寬容安慰着和子佈滿瘡疤的心靈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而和子也始終陪伴着母親那看似開朗實則哀傷的心,是彼此晦暗脆弱生命裏的一點光。他曾在書中寫道:“所謂的溫柔,不過是一種缺陷。”

和子的原型是一位名爲太田靜子的小姐,而《斜陽》小說的素材來源正是靜子小姐的日記。她的純真爛漫吸引了內心陰鬱,多愁善感的太宰治先生。

“兩點,東京車站。太宰治。”

那時的落日在石岸邊旁邊暈開,藏入松林裏。靜子匆匆忙忙換上紫色和服。去見那個將愛慕隨風認真地熬進她一寸一寸肋骨裏的人。

他真摯地說,“從今天起你,就不是一個人了。我把我的命交給你。”

“將日記獻給藝術的魔鬼是一種無上的愉悅,他是神明,讓我也活在了《斜陽》裏。”

儘管他們後來的故事也被潦草地畫上了句號。

那些自我封閉,感情缺失,無意識的自我懲罰。他從小就是以多餘者的身份活着,每日只能見兄長和父親的臉色行事,被寄居在親戚家造成了他軟弱的性格。太宰治先生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而我們也是。他小心翼翼地將自己早已結痂的傷口一點一點地剝落,將那些鮮血淋漓的過去分享給我們,告訴我們他是如何獨自一人熬過那些無人問津的四季。

從心理學上講,童年的經歷和陰影是人在終其一生卻無法消弭卻又試圖去填補的情感缺口。我們沒有理由去指責和漫罵他是一個消極的怪物,有些人一出生就帶着傷口,他們這一生都在帶着傷行走。

讀完這本書後,心裏剜開一條口子被填進心酸的惆悵,我想或許更多的是遺憾吧。遺憾不懂事的直治像夕顏花一樣凋落了,遺憾和子還沒有帶她溫柔的媽媽去看初夏裏盛開的合歡樹和薔薇花。

行文筆至兼備絢爛與荒蕪,親愛的太宰治先生。

“聽說喜歡夏天花的人,會在夏天死去。”

讀《斜陽》有感 4

用了兩個晚上,急匆匆地將太宰治的《斜陽》看完,此刻,在旁邊嘈雜聲音的影響下,或許我的思路也是完全混亂的吧。

一個男人,描寫一個女人,而且以第一人稱來敘述,卻讓人覺得是那麼妥帖,那麼自然,真的很難得了。

二戰投降後的日本,應該是滿目蕭條的,然而在《斜陽》中,只是表現出一副慵懶蕭瑟的感覺,太宰治本人,應該是個相當剋制的人吧。

戰後的日本,階級是否在重建,不得而知,但舊貴族的解體與崩潰,應該是不難想象的。作爲舊貴族出身的太宰治,很自然地借女人之口,表現了前期的悽楚,中期的無措,後期的堅強。只是很遺憾,太宰治本人,最終卻沒能扛過戰後混亂與痛苦的衝擊,在最輝煌的年紀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女人總是堅強的,甚至可以說女人是世界上最堅忍的動物,太宰治沒有堅強地活下去,正如《斜陽》中的直治,過早地結束自己的生命。直治在臨死前寫給本書主人公的遺書,坦誠了他的痛苦,希冀解脫的願望,要求姐姐堅強地活下去,這不能不被看作是太宰治本人的祝願。

在我看來,直治本來纔是書中的主人公,但在太宰治看來,懦弱的性格,悲情的結局,在戰後的日本,是不好成爲主人公的`,太容易誤導他人了。所以,作爲太宰治的代言人,直治只好藏在和子的背後,成爲一個活在陰影中的人。

或許是爲了激奮別人,或許是太宰治洞悉了女性的堅強,直治姐姐和子,就成了太宰治《斜陽》中的主人公,纔會在經歷悽楚,無助後,選擇懷着並不相愛的人的孩子,堅強地活下去。不經意間,這成爲戰後日本文學中典型的女性形象。

戰後日本是頹廢的,作爲最敏感的人羣,作家更容易受時局的形象,優柔的性格,成爲很多作家悲劇的起因和最終的註腳。作爲承載民族未來的女性,骨子裏的堅強,最終讓一個民族在廢墟中重新站了起來。日本,這個至今說不清道不明,中國人對之感情複雜的國家,卻又讓中國人不得不承認,其骨子裏的堅韌,確實不能輕視。《斜陽》的結局,小處看是個人的重生,大處看是民族的重新屹立。我大中華,更是如此。

對大多數的島國人來說,島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所謂的天照大神的子孫在瘋狂的擴張失敗後,心態很容易走向內省。太宰治的筆觸,應該就是最好的表現。欣慰的是,作爲大陸國家的我們,雖然揹負太多的歷史包袱,最終卻能容納百川,將那麼多的悲愴,苦痛,通通溶解,以大海的廣闊,輕拍大陸的腳踝,再次輕鬆上陣。

讀《斜陽》有感 5

前段時間心情沉悶,總怕自己會抑鬱,就想說看一些這方面的小說也好,就買了本《人間失格》。

這本書包含了三個故事,《人間失格》、《維榮之妻》、《斜陽》。一本書,一個多月了,其實有些內容早已經忘記,記得的不太多了。今天就先談談剛看完的《斜陽》吧。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落魄的貴族女子。不知道用落魄形容對不對,但經歷過離婚,孩子胎死腹中,家道中落,搬到鄉下,從物質的轉變上來說,應該是落魄了吧。但是,主人公卻變得愈發獨立堅強,她像村婦一樣勞動,身體變得健康,她照顧臥牀的母親,後來料理了親人的後事,自此孜然一身,卻並沒有被打倒,她勇敢的追求愛情,雖然最後並沒有在一起,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是希望。

我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麼,但是至少我能看出的,有這麼幾點:

1、勞動。母親是真正的貴族,不會幹農活。一家人的生活靠吃老本。搬到鄉下以後,也同樣沒辦法融入到鄉村生活中。主人公卻是會做粗活的,徵兵的時候去勞動,搬到鄉下以後爲了減少生活開支開闢了菜園子種菜。如果是做閱讀理解,這裏應該會有:貴族因爲沒有勞動日益沒落,百姓因爲勞動才得以堅守。那個時期,相信窮人家要比貴族生活得好的。

2、獨立。母親是貴族,卻沒什麼主見。家產全靠舅舅打理,最終一再沒落。而主人公卻是個會當家的。主人公過的是自己的日子,她有自己的想法,並不會因爲別人怎麼說就去怎麼做。直治爲了要合羣而放棄了自己,最終自殺。他出身於貴族,接受貴族禮儀,這是不被那些出身貧民的人所認同的。直治爲了與他們交朋友,酗酒吸毒,墮落自己,不想玩樂的時候卻被認爲是“討厭的貴族脾氣”。這樣的直治兩邊都不被接納,卻再也找不回自我。

3、勇敢的追求愛情。直治被“鄉巴佬畫家”的妻子所吸引,愛上她是理所當然的。她舉止優雅,卻嫁給那個“愚蠢、盲目自信的人”,劇烈的'反差,和直治一樣。主人公在六年前遇見上原,在心裏愛了六年並拒絕了別人的求婚。但是六年後她再次見到上原,心裏很是複雜,愛情來了,愛情消失了,垂死之人,絕望的愛情。

我想,上原先生的矛盾,也是農民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那個時候社會的矛盾。一方面討厭貴族,一方面被貴族吸引。有的人選擇墮落自己,有的人選擇獨立自強。

這個故事,應該結合時代背景去看。可惜,歷史知識早就忘的差不多了....這是看完以後的第一感受到的東西,有誤日後另行勘正。

讀《斜陽》有感 6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他提到在家裏收拾東西的時候把很久之前的《人間失格》看完了,說是看的都抑鬱啦,看完的感受像是《被嫌棄的松子》一般。我是這部影片打了高分的,寥寥幾個鏡頭就刻畫出一個人的悲慘與不幸,“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當看到牆壁上的這幾句話,故事的悲劇加深了,看完是這麼的讓人壓抑。但是我爲故事裏的松子流淚卻不是因爲她那平凡又悲慘的一生,而是爲松子的執着、敢於去愛、敢於反抗所打動了。自始至終我都覺得能夠勇敢去愛的人不應該活得那麼辛苦。想到這裏對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更感興趣了。就買了兩本他的書,另外一本就是今天早上纔看完的《斜陽》了。

其實我對太宰治是不太瞭解的,只是書的外封皮上簡單的寫着:太宰治,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的作家。便去搜了他,居然長得這麼帥氣還有豪宅,爲什麼這樣的人還會想不開呢,好滴,迫不及待開始想要從書中去認識他了。

看完斜陽之後,我反倒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看出一種悲傷。只是這一次我同樣落淚了,爲和子,也爲和子的母親和直治。

和子的母親,多麼的優雅的一位人物啊,舉手投足之間滿滿貴族氣息,是的',即使是搬家到了山中也十分坦蕩,可以輕巧的使用湯勺,淡然自若的吃東西,面對和子闖禍導致起火也不發脾氣,哪怕是患了肺炎哪怕是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貴族。和子說她永遠無法成爲母親一樣的人,太宰治也是吧。

直治,是書中最悲情的人物吧。夕顏日記裏面的直治毫不掩飾的表現出自己的頹廢。“比起職責我的人,我更感謝那些叫我去死的人,一了百了。然而人啊,是不會叫你去死的。都是些卑鄙下流、別有用心的僞善者啊。”看吧,即使是想要死去的時候,也在指責他人。“我裝着早熟,人人就都說我早熟;我裝着很懶,人人就都說我是懶鬼;我裝着不會寫小說,人人就都說我不會寫小說;我裝着說謊,人人就都說我說謊;我裝着是個有錢人,人人就都說我是有錢人;我裝着冷淡,人人就都說我冷淡。然而,當我真的痛苦不堪情不自禁地呻吟時,人人都以爲我是故作痛苦。”看吧,這麼幾句話居然也讓書本面前的我開始痛苦起來,所有人看到的我都是我想給對方看到的樣子,可是鮮少會有人說想要認真的全面的來了解我,迄今爲止,我不敢說是否有人是真正的理解我。其實我也是渴望被理解的啊。我害怕被高估,也害怕被瞧不上,但是怎麼樣才能達到中和的狀態呢,我一直都在尋找這樣一種辦法。可惜了,我並沒有能夠尋找到。

和子,我覺得自己和她倒有一些相似,只是也沒有那麼地的相似。太宰治是用和子的口吻來寫這本小說的,竟然沒有讓人覺得有什麼異常,彷彿有時候就看到是一個女性的自述。和子是無助的也是堅強的,和斯嘉麗一樣,在家道中落的時候迫於生計她也可以去田間勞作,也可以因爲自己的失誤引發的慌亂去挨家挨戶的道歉,也可以變賣家裏的家產只是爲了母親吃上好吃的食物。她是爲了母親活着的,爲了那六年前短暫的歡愉愛情而活着。母親去世之後,只剩下她腦袋中那殘留的愛慕這最後一根稻草了。她魔怔了,她愛上了一個已婚之父,愛上了一個妻子的丈夫,一個孩子的父親。這是有悖道德的,可是在書中我卻不想指責她。我甚至佩服她的堅持,她可以在接連寫了三封信沒有得到回信的情況下繼續抱有感情,可以到千里迢迢的去找到對方表明自己的心意,還可以直截了當的說出‘我想要生一個您的孩子,其他人的孩子我說什麼也不生’這樣大膽的話語。是啊,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愛自己喜歡的人就是好的生活。相比於和子,我是多麼的不諳世故不精通於之後人世間的所有愛慕之情啊。

讀完之後大概我就想這麼淺顯的寫幾句,不太瞭解日本的歷史,也看不懂關於革命的部分。之後有機會了解到更多的背景之後,再來讀一讀吧。

只是簡簡單單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愚見。

讀《斜陽》有感 7

知道太宰治也是一次偶然,現認識的一位同事愛好文學爲我推薦的作家。而我喜歡這種偶然又瞭解一個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作家,然後去讀他的作品。

讀完《斜陽》,有一種深深的哀傷。我知道一個作家的作品是他人生價值觀或經歷的投射。所以,太宰治的一生也讓人覺得悲傷。太宰治一生自殺過很多次,當然很多次都失敗了,在他39歲那一年,終於自殺成功。留下知名作品,被衆人知曉。

《斜陽》講述的是沒落貴族的姐姐和母親相依爲命,時而出現的弟弟吸毒最後自殺。同樣的家庭出生,而一個選擇死去,看着脆弱的姐姐卻選擇活下去。我不想說他是以怎樣的手法,不懂太多專業用語,我只寫寫我在讀的過程中和之後的感覺吧。

剛開始看,真不懂,不懂一個人描繪那樣的語言,女主人公和子似乎很喜歡她的媽媽,媽媽那種貴族的氣息是她一直仰慕的,即使最後沒落一顰一笑都保持得原模原樣。父親死後,家庭沒有支柱,和子的家庭只好賣掉以前的豪宅,回到了鄉野的一樁別墅生活。沒有生活技能的他們,只有靠變賣衣物首飾生活。而母親的病一天天加重,和子退去身上的尊貴帽子到田地裏幹活生活。逐漸的,她似乎開始摒棄了身上的某些束縛,她愛上了一位有婦之夫,而且她一點也不覺得自己不對,反而最後想和那位上原作家有一個小孩是她生活下去的勇氣。她細心地照顧自己的母親到死,她鼓足勇氣給六年沒有見面的'情人(她心中的契訶夫、m.c)寫了三封表白信,一封比一封感情炙熱,最後找到了他,不問他的一切,只想見到他,知道他的想法,或是懷上他的小孩。最後他做到了,作爲家庭裏唯一留下的人,她最柔弱,弟弟總是覺得她養不活自己,而她卻是最後留在這世上的。

和子的弟弟,是一個矛盾的人。也許和子和弟弟兩個人是作者的分裂。弟弟從南洋回來,憤世嫉俗,頹廢墮落,而他卻是母親生命得到些許延續的根源。而他的活着也是因爲母親的愛,所以他在母親死後不久,也選擇了自殺,在他留下的遺書中,我們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或是作者的吶喊:他不想當貴族,他想融入大衆中,他認爲死也不是罪惡。“直治的遺書:姐姐,我不行了,先走了。我全然不知,我爲什麼要活下去。就讓那些想活的人活着吧。人有生的權利,同樣也有死的權利。”

生命的黃昏,藝術的黃昏,人類的黃昏。也許作者那個時候只是想表達這樣一種感受,無盡的頹唐。

也許太宰治的作品太過消極,其實他是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頹廢靠酒精醫學專用的上原先生、還是自殺死去喊着革命的弟弟、又或是一直溫婉保持着貴族氣息的母親、還是堅韌地活下去的姐姐,無一不是作者內心的寫照。在那樣一個情感無法宣泄的時代,他們不懂如何生下去,但是他們可以選擇如何死去。這也何嘗不是一直向命運的挑戰。

讀《斜陽》有感 8

《斜陽》的作者,太宰治。對於作者我不想多做討論,我甚至不願意去花那麼幾分鐘打開網頁,搜索“太宰治”三個字。儘管簡單的幾分鐘,能讓我知道更多,但是說風雲,我更想從書中的字句去了解一名作者。

我忘了從何時瞭解到“太宰治”三個字的。只記得在一個圖書館,日本文學的分欄櫃裏,靜靜地躺着幾本《人間失格》,但《斜陽》是沒有的。把書從書架上拿出來,封皮放了是什麼樣色,又或者書面的排版什麼樣的,只記得書的背面的一句話:“最大的悲傷是在最大的歡喜之後。”

那個時候就想讀一讀太宰治先生的書,但此次有幸因一人的`贈書讀了這本《斜陽》,心懷歡喜,兩天之內就潦潦草草或又認認真真的讀完了這本書。

我總是愛看一下一本書的時代背景,作者是何時寫下的書,又或者是什麼時代 寫下的書,這是最基本需要知道的。《斜陽》來自1945年的日本,由於戰爭,變得衰敗,又因新思想侵蝕,舊時代日本貴族的廢除,成就了這本書。

和子一家是這本書的主線。在和子一家,父親早日逝世,和子姐姐,母親和弟弟直治生活在一起。弟弟直治在書的開頭便嘲諷着某些貴族,我甚至記下這句話:“不是有了爵位,就是貴族了,即使沒有爵位,也有人是天生高貴的,就是個出類拔萃的貴族。”我從不敢深刻去了解這句話,因爲在那個時代,這句話的意思甚至可以分化出很多種意思。因爲直治就是因爲“貴族”的標籤,而鬱鬱而終。

或許有人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會覺得直治真的很壞,桀驁不馴。但真正的瞭解到最後他自殺給姐姐的遺囑時,纔會明白,直治不過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罷了,讓人可恨,但又讓人從心眼裏同情着。儘管花天酒地,儘管一副花花公子的樣子,隨意拿着家裏的錢過着揮霍的生活,整日沉醉於麻藥和酒,女人,到只不過爲了麻醉自己的精神罷了。

那麼多的女人,一幅幅漂亮皮囊的女人,但唯獨愛上了一個畫家的妻子,其溫文爾雅,端莊溫柔,就像是他心中傳世的畫一般,刻印在心裏。最後對於生死的覺悟,更是讓人淚顫。

母親,最後一名貴族。從書的起端便能瞭解到母親的儒雅,之後的傷病,甚至是直至死亡,都保持着貴族的高雅,而在上面也提過直治嘴裏的貴族,可能他說的也只有母親才配得上貴族兩字。母親對於直治與和子的母親讓人深刻,不讓孩子擔心,強忍出來的健康與臉頰的紅意,更讓人心疼。

和子,《斜陽》最爲重要的人物,不同於直治,直治選擇了自殺成爲時代的犧牲品,但從和子一家從貴族打落,進入鄉下時便能找到她那種“革命”的氣息。始終與舊時代抗爭着,她能爲了生活種地,儘管因一次“貴族小姐”的失誤,導致院內起火,但能深深的感受到她的罪惡感,與懺悔。碰見上原那不顧一切的愛情,衝破時代束縛的愛情的堅持。

寫到這,我不知如何寫下去了,我羞愧於我的文筆與見識。但幸好能將我的懦弱與缺點公佈於世,至少不像直治,不敢一次次堅持着鬥爭。我不想成爲直治,因爲他真的懦弱。面對衝擊那無力而又隨波逐流的漂流,一直膽怯着。

讀《斜陽》有感 9

《斜陽》描寫了日本二戰失敗後一個破敗華族家庭的悲劇故事。和子在婚姻失敗後,因爲經濟拮据,便同母親搬到了鄉下,靠種地和典當家產度日。和子的弟弟直治參加了二戰,日本戰敗後他又重回家庭,但仍然沾有毒癮,終日遊手好閒。母親健康每日愈下,最後因病去世,沒了牽掛的和子不願再忍受這般枯燥、拮据、暗無天日的生活,她想掙扎,想反抗,便決定悍然發起“道德革命”:尋找弟弟的朋友,即自己以前喜歡的小說家上原二郎,做他的情婦。時隔多年後,和子再次找到上原二郎,他比印象中的更加邋遢、醜陋、低俗,但和子最後還是把自己獻給了他,併爲他生了一個孩子。和子的弟弟,直治,雖然喜歡上原二郎的妻子,但始終深埋心底,不敢出口。他身爲貴族後代,但生活拮据,過不上優雅的生活,想要融入普通人,卻又始終沒法向他們一樣自甘墮落,貴族的榮譽感、不合羣的孤獨感折磨着他,並最終導致了他的自殺。

太宰治因爲其周遭經歷等原因,導致這本書被消極、陰暗的氛圍所籠罩。有人把《斜陽》評爲是貴族的輓歌,但我卻覺得,憑其對落魄貴族生活及其人生走向的描寫,把它當成一面照妖鏡或者警示錄更合適。和子一家是貴族,日本戰敗後,政治地位丟失,經濟來源斷掉,城裏的房子賣了去鄉下,嫌農活太累,索性把衣服傢俱全部典當聊以度日。這算貴族嗎?倒不如說是無用的寄生蟲和吸血的蚊子吧。舉止優雅、生活高貴、承蒙祖上蔭庇而毫無建樹且每日裏兀自抱怨的,憑什麼要讓你貴下去?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如此貴族,日落西山氣息奄奄的越多越快越好。所以,看下來,倒不覺得他們可悲,反而是罪有應得、大快人心。

真正的貴族,應該是一種氣質,一種內涵,一種情操。官宦世家可以有,平民百姓也可以有。它不應該隨經濟的富裕與否而增減,應該是紮根於內心深處、烙印在精神之中。尤其是,人在艱苦的時候,品質更加重要,否則,所謂高貴就是虛僞。

和子喜歡的上原二郎,有妻子,有小孩,但她卻置羞恥心和倫理而不顧,認爲自己敢於向舊道德反抗十分光榮,敢於追求真愛十分偉大,“毅然決然”的做他的.情婦。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做不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那破罐子破摔的時候別砸到別人啊!自甘墮落、自暴自棄、禍及他人,實在令人不齒。這點上,反觀直治,雖然最後以自殺終結,但把苦悶牢騷都藏在自己心裏,始終未做出傷害他人之事,倒比和子強太多了。

直治爲什麼選擇自殺呢?因爲他內心深處一直在遭受折磨和痛苦。他從前是貴族,但現在落魄,沒了錢財,自然再過不了闊手闊腳的生活,所以只好退而求次,向普通人靠攏,與“庶民性的庸俗”妥協,吸毒、買醉,希望和他們打成一片。然而心底裏的族的烙印還影響着他,讓他沒法完全墮落,不能成爲十足的無賴。結果就是,他既沒法融入普通人,也無法迴歸貴族圈,惡魔勸他墮落,天使罵他墮落,內心一直選擇、一直糾結、一直煎熬,只能靠死亡來解脫。“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認清自己,堅持自己,選擇一條道,一往無前的走下去,纔不會時常迷茫、時常後悔、時常自怨啊。

直治的時候和上原二郎經常待在一起。和子爲了找直治,接觸過上原二郎,兩人從酒館出來,在陰暗的過道,上原二郎強吻了和子。彼時,和子已經嫁爲人婦,上原也是人夫。再之後,和子偏偏對上原二郎起了興趣,鼓勵弟弟和上原二郎廝混,閱讀上原二郎的書作,並最終演變爲,一廂情願、無怨無悔的要做他的情婦。真的很難理解,和子是怎麼想的,或者太宰治是怎麼想的。難道真是,人在世間走一遭,所言所行皆是播種,某時某地終有花開?或者,上原二郎也只是和子想要實現與生活對抗之目的的工具人?

直治喜歡上原二郎的妻子,他把這視爲自己最大的祕密,直到臨死前,才告訴了姐姐和子一人。人的情感和想法,終究是想得到理解和反饋,只是不敢、不能言說,才成了祕密。倘若明日終老,該把它帶入墳墓、含恨而終,還是不顧一切、把心意講給人聽呢?

讀《斜陽》有感 10

這本書是太宰治依據情人太田靜子的《斜陽日記》寫成。通過穿插手記、書信等形式來描寫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淒涼的生活景象。出生於貴族階級的和子在短暫的婚姻失敗後,回孃家生下死嬰。正值父親病故,弟弟從軍,她與病弱的母親相依爲命。因沒有經濟來源,母女倆不得不賣掉宅邸,過起了自食其力的鄉下生活。因爲偶然的一次交往,弟弟的前輩,頹唐的小說家上原二郎的放浪不羈,令和子心生愛慕,她按捺不住自己雀躍的心情,打算做一次愛情的冒險。她前去東京尋找上原先生,而此時的上原先生正和先生小姐們在小酒館飲酒。上原送和子去住宿的地方,兩人交談中,和子的感情不斷變化着,和子覺得自己被深深疼愛着。直到上原先生粗暴的吻了她,和子才流出了屈辱和悔恨的淚水。她已經明白自己以前認爲的“特別的”上原先生也是一個只會用下體思考的男人。可是逐漸的,和子似乎開始摒棄某些道德束縛,她一點也不覺得愛上有婦之夫不對,反而想和上原二郎生一個孩子來獲得活下去的勇氣。

同時,她的弟弟直治,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而那個女人就是上原二郎的太太。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突然覺得三觀盡碎。不過直治這個角色是全書中最揪心的,他簡直就是一個不孝順母親、不體諒姐姐、喜歡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一個小混混形象。

在母親死後不久,他也自殺了。他的遺書中寫道:姐姐,我不行了,先走了。我全然不知,我爲什麼要活下去。就讓那些想活的人活着吧。人有生的權利,同樣也有死的權利。”突然又讓人對他心生憐憫,作爲貴族的`他,家族沒落是不爭的事實,在上流社會中,他的身份無法再被認可,爲了不被社會排擠和孤立,他跌跌撞撞地嘗試融入平民世界,融入社會新的、主流的價值觀,但他敏銳地察覺到,那些所謂的新思想和新價值觀,是換湯不換藥,究其根本,背後隱藏的還是一種利己主義,這讓他無比失望,於是陷入深深的掙扎與困惑,最後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故事的最終,和子的親人都離她而去了,但她腹中卻有一個新生命在蠢蠢欲動。

讀《斜陽》有感 11

兩年前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當時總覺得不理解,不知道爲什麼他怎麼可能寫出這麼喪的文字來,不理解他的作品,甚至讀完覺得他有點莫名其妙。後來,在經歷兩年的我,遇到挫折磨難時的我,第一想到的便是他的書。然後瘋狂的喜歡上他的作品,一讀再讀….就好像寫出了我所有的祕密心事,好像在拿着手術刀在切開外表下那脆弱陰暗潮溼的心靈,我知道,那是深藏在海底石頭下的自己。

從小在周圍和學校受到的不同於一般人的優厚待遇和自幼的聰穎敏感以及“名門意識”,使他感到自己是不同於他人的多餘。加上一直忙碌的父親和病弱的母親,從小寄人籬下,渴望愛而不可得。形成了他的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受性。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極度的自卑,累贅似的包袱,對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絕望啊。五度自殺,四度殉情。可也正是因爲從小的環境形成的性格,從而總是使他站在一個自我以外的立場看待這個世界,正如他就好像是在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着,從而去批判人性的冷漠、虛僞與庸俗。最痛苦地,是他自己清楚地明白自知,內心的世界、外在的世界的矛盾使他一次次地找着突破口,他想着逢場作戲,想着表達,想着自殺。

曾有人問我說,我不理解,爲什麼他寫的小說這麼喪,爲什麼他總是用他的.想法來揣測這個世界,爲什麼還有人喜歡看他的書。我想,是因爲太宰治就像是我們心靈祕密的代言人,寫出了我們每個人內心那醜陋、陰暗、骯髒、頹廢的一面吧。他寫出了現代社會中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自閉者、叛逆者、邊緣人或多餘人的悲劇啊。不可承認,內心的世界、理想的世界,現實的社會的相互矛盾,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着,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同罷了,而太宰治選擇了逃避,選擇了死。而我們,則選擇了活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