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通用18篇)

本文已影響 2.18W人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雅舍梁實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通用18篇)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下陰影斑斕,此時尤爲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濛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瀰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濃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砉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

“雅舍”之陳設,只當得簡樸二字,但灑掃拂拭,不使有纖塵。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理髮,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着,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佈置。西人常常譏笑婦人喜歡變更桌椅位置,以爲這是婦人天性喜變之一徵。誣否且不論,我是喜歡改變的,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邊一把靠椅,兩傍是兩把靠椅夾一隻茶几。我以爲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佈置懼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閒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2

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讀梁實秋的《雅舍》有感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工作之餘、閒暇之時,讀點書,寫點字,別有一番情趣,也算沒有枉度時光。我的書架上經常擺幾本自己喜歡看的書,名人傳記、歷史小說、雜文趣事、唐詩宋詞之類。不知何時梁實秋的散文,也跑到書架上來湊熱鬧,也許是被魯迅罵得無處藏身了吧!也好,使我大飽眼福,一睹大家的風範。說來,敢和魯迅對陣的樑先生也真算不簡單,文章寫的樸實無華,既無譁衆取寵之意,又無刀削斧斫之痕;諷刺詼諧、妙趣橫生,家常小事,娓娓道來,令人耳目一新;觀察人物是那麼細緻,闡述觀點是那麼獨到,引經據典不雅於魯迅,真可謂是博學多才。

他的《雅舍》讓我想起劉禹錫的《陋室銘》何陋之有?比之,似乎有點不"雅",況且,"雅舍"還並非樑先生所有,他只是客居而已。請看他的雅舍:"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如此說來,還不如劉禹錫的"陋室"。說樑先生不簡單,還因爲,就憑寄居在這雅舍幾日,竟然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大作。

今天,恐怕無處尋覓雅舍了,難怪很多人住在舒適的高樓大廈裏,寫不出好的文章來,是因爲再也沒有雅舍那樣"好"的環境了。雖然,我也有意識想多讀點好的文章、好的散文,來補充點先天不足的文學素養,遺憾的是,再也找不到雅舍似的理想處所,怪哉?說怪,是因爲自己曾幾何時,自嘆條件不好,而影響了寫作的興趣。那時,幾點熱血,幾點激情,怦然心動,理想憧憧,大有作爲之勢,參加過"春風"函授文學講作學習班,學過作詩、寫文章,但是,嘆息沒有舒適的'書房,感慨沒有像樣的書桌,甚至,沒有檯燈都能成爲放棄的理由,還時時告誡自己,將來有了!一定能寫出幾部,不,幾篇、幾首像樣的文章、小詩。後來,一切都有了,又沒有時間了,等等吧,一等就是幾十年,隨着時光的流失,已到中年,半百已過,人的年輪一圈一圈地在增加,時間有了,檯燈、書桌,甚至書櫃都有了,可稱得上書房了吧!爲什麼單單又沒有了雅舍呢?真是見怪不怪。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3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題記

拜讀梁實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暫且不看《雅舍》,我們先看看劉禹錫要想表達什麼思想。

劉禹錫通過《陋室銘》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淡泊明志、不爲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懷着這樣的崇敬之情我繼續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講“雅舍”的特徵:簡陋,不能避風避雨,風雨來往無阻。此段作者在介紹木頭架子時,用了一個擬人的句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使得雅舍的簡陋形象化、具體化。第二段主要講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及雅舍旁邊的風景,還有客人來的話要上幾級階梯。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訴說了雅舍的簡陋,可以與鄰居互通聲訊,特別是講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看出作者是個生性樂觀之人。如果說前幾段都是講雅舍的基本特徵的話,這段講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最喜“雅舍”的月夜,細雨濛濛之雅舍,以其凝練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細雨濛濛,大雨磅礴下的“雅舍”圖,又通過雅舍陳設之簡,表達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把自己置身於世外,人便超然脫俗了,不爲世事所累,這不是陶潛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雅趣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當今時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現代的人往往只看得到物質上的東西,精神上的東西也越來越物質化,利益化。再難有那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飽,居無求安”的雅緻,靈靜致遠、志存高遠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其他的我不甚瞭解,就拿我們大學生來說,已經越來越現實化。很多同學談戀愛,如果你跟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談孔子,談藝術,對方絕對會說:你吃飽了沒事幹是吧?呵呵,那些還不如去哪個祕密的地方,kiss個天昏地暗來得熱情啊。所以這人就有一種現象,當一個人物質食糧匱乏的時候他的精神食糧就會很豐富。就拿阿城的《棋王》來說吧,棋王王一生對吃要求得特別低,他只講求能吃飽,能有吃的就滿足,在那個餓死人的年代,而執著於追求精神享受,窮盡心力追求棋術的精髓,最終能以一敵九,成就了名副其實的棋王。所以,人的精神境界都是被逼出來的,越惡劣的環境,我們的想象力就會越豐富。

因此,當我們居於陋室,當我們身處困境,不要埋怨,不要浮躁,我們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上天給予我們的一切苦難和幸運。不管幸福,不管困難;不論貧窮,不論富有;不在乎你身在何處,我們都懂得這是上天給我們生存的恩賜。我們再窮也不能窮到思想匱乏,再累不能累到只認識錢,再困難也不能難到泯滅了人性。

當我們不能感恩生活時,就想到一盞香茗,一副茶几,一棟陋室。念天地之悠悠,唱一支讚歌給生活。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們不論出生,不論富貧,只要有愛,我們就要淡泊明志,讓思想在陋室上優雅地縈繞着,隨着香茗飄到陽光的笑容裏。

那陽光下的陋室和雅舍,笑得好甜,好甜!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4

拿起了《雅舍小品》,它分爲若干小篇,每篇都記錄了作者的一些感受,或是一些世相百態,各地美食。當我捧起它的時候,一切都淡忘了,也算是正式打響了我寫作甚至人生,極其重要一課的上課鈴。

這節課的第一講是真實樸素。作者盡取材於真實生活,例如說“擁擠”、“講價”。他沒有天馬行空、天花亂墜的浮誇,也沒有爲了生動而添油加醋。平平淡淡間,自有些許幽默詼諧。關於講價“童叟根本也不見得好欺侮,而且買賣大半是流動的,無所謂主顧,不講價還是不過癮,不七折八扣顯得買賣不和氣,交易一成買者就又會覺得上當。”這可謂是真實揭露了做買賣的'的現況,所謂“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確不符現世,讓他一語道破,不由得令人莞爾。這樣的文章字裏行間自會有一股親和力,大家身邊的人和事,當然強於胡編亂造。與其以詞彙的堆積羅列譁衆取寵,不如以親身所歷的實事打動人心。與其說:我此題是否夠吸引人,是否有的寫;不如說:我此題是否真實,是否是我曾經歷過的。這是我常犯的錯誤,我想它很有可能也是年輕一代人的通病。沒有親身經歷,是做不出好的文章的,正如人生,待人多份真實,少份虛假,豈不是好?

這節課的第二講是細緻觀察。例如他講擁擠:“既上車之後,不消說可以聽到下列各種的呼聲:‘哎呦!你看看我的腳’‘別擠喲!’‘喂,你趴在我的身子上了!’‘沒得辦法!’‘你倒是拉住上面的把手啊’”這般細緻的描寫,光憑想象可是達不到的,“汽車尚未停穩,一羣人蜂擁而上,結果是車上的人不得下來,下面的人也不得上去,一陣混戰之後,上面的人倒是下來了,下面的人除了儒弱文雅的之外到也都上去了。然而費掉‘民力’不少。”細緻地觀察品味會讓生活更加豐富,寫作更有素材,而不是亂七八糟地瞎想。當你致力於觀察生活的一點一滴時,你會發現很多很多平時未注意到的有趣的事情。就比如擁擠,我從來沒有認真觀察甚至從來沒有注意到它,可它確確實實地存在着,當梁實秋娓娓道來之時,方是“噢,原來如此!”

下次坐公交、擠地鐵,再觀察觀察印證印證,豈不有趣?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5

今年暑假,我讀了梁實秋的《雅舍小品》,雖說是讀,其實就是聽,因爲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這樣,我纔有機會用耳朵聽到了這麼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裏面有描寫臺北故居、寫雅舍、時間即生命……但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從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幾公里,如果有客人來,要爬七八十層土臺階,再走過一段上坡路纔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間,作者只佔了兩間。因爲房子是依着山勢修的,就形成了一個超好玩的現象。早晨起來從書房到廚房是上坡,吃完飯從廚房到客廳是下坡。房子是用來擋風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不能遮風是因爲窗上沒有糊紙,不能擋雨是因爲房頂上的`瓦片有很多小細縫。雖然雅舍盡不到房屋的責任,但作者認爲“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雅舍給了作者靈感和快樂,雅舍前面是金燦燦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土山坡。這麼美好的景色,作者怎麼會不喜歡呢?讀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認識到了語言的美。當我讀到一些詞句的時候就感覺深處作者描寫的那個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鳥》的散文,裏面描寫了各式各樣的鳥,當作者在描寫這些鳥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覺。我不僅體會到了語言的美還懂得了要珍惜時間。我在《時間即生命》學到“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年輕的時候要學習,不然到了老就會有所遺憾。”

這本書用它獨特的方法讓我受益終身。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6

品讀《雅舍》,梁實秋老先生以寥寥幾筆將珍饈美味擺在眼前,又用平淡樸實的筆觸將喝茶飲酒、下棋遛彎再到談及世情百態、故都風物的日常瑣事歸於溫柔敦厚、中庸平和之間。

中華文化的意義不僅是它淵源的歷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視人的內在修養和精神世界,摒棄貪婪與粗俗。中華文化帶給華夏兒女的除了豐富多彩的戲曲書畫,富麗堂皇的名勝建築,更深刻的是教會我們處世的禮與仁,引導我們立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這也是中華文化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並能在世界長河中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雅舍》彷彿就是《陋室銘》的衍生——展現了儒家文化裏的“安時處頓”“獨善其身”以及“中和之道”。其中既有儒家的沖和,又有莊子的通達,以平凡的瑣事表達對於生命的悲憫、個體的尊重、常態的嚮往。雅舍之“雅”並非在物質上的精緻與富足,而在於性情的高雅和操守的堅持。且不談陽春白雪,即便是最普通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其中都透露對生活從容灑脫,對世情百態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

時下,社會浮躁的心態處處可見。年富力強的人不甘於誠懇踏實地勞動,而追求急功近利;富有的人揮金如土,用炫富來吸引眼球;學術研究者不肯下苦功夫掌握知識或課題,而用小聰明找捷徑……社會的浮躁,終究還是精神的迷茫與缺失。

有從容的'態度才能夠對流言蜚語,不辯不爭;對逆境不公,不怨天尤人;對誤解委屈,不自怨自嘆。有灑脫的精神才能遇事不亂陣腳, 能控制情緒 做到榮辱不驚。憑藉一份從容灑脫,諸葛亮舌戰江東羣儒談笑自若;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關雲長單刀赴會豪氣干雲;憑藉一份從容灑脫,居里夫人能在面對成爲千萬富翁的機會淡然而笑,將自己畢生獻給科研事業,驚歎世人;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陝西師大手寫4500份通知書,以抱朴守拙的治學態度得到社會的敬佩……從容灑脫便成了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自信的威儀,幫助我們釋放自己,讓自己自由,不淪爲金錢和慾望的奴隸,讓我們不侷限在利益得失,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快樂。

除了從容灑脫的生活態度,中國誠敬謙讓的美德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這正是傳統文化思想對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爲準則的影響。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便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引以爲傲,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來說,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爲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爲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爲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就像梁實秋所說“謙讓的儀式行久了之後,也許對於人心有潛移默化之功,使人在爭權奪利奮不顧身之際,不知不覺的也舉行起謙讓的儀式。”傳統禮俗中誠敬謙讓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

傳承中華文化,我們不需要絞盡腦汁在藝術建築裏下功夫,只需要時刻不忘聖賢給予我們的從容灑脫,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在言行舉止間謹記禮儀仁愛的處世之道。只有先修身纔可立世,文化只有紮好思想之根才能更好地被弘揚。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7

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早在求學期間,我就已拜讀過。一篇篇美文,讓我對樑先生敬仰得很。我折服於樑先生的涉獵廣泛,無論是國學還是外國文學都有很深的造詣,《六祖壇經》、《竹坡詩話》、《英雄與英雄崇拜》等皆信手拈來,俯拾即是,《論語》、《晉書》、《雙城記》更不在話下;我感嘆於樑先生觀察之敏銳細緻、語言精妙傳神,比如說《下棋》一文就把下棋者的憨態傳神描繪,讓人會心一笑。

前不久,和友人聊天,提起梁實秋,談到《雅舍小品》,就萌生了重溫《雅舍小品》的念頭。好在,《雅》中多是一篇篇兩千字左右的短文,即便在睡前、於間隙間也可以奉卷品讀一番。

佳作,往往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贏得後世的讚譽,代代相傳,遂成爲經典。不同的人,讀來會有不同的收穫;同一個人,不同時期閱讀,亦有不同收穫。《雅》就是如此的經典。再讀《雅》,美人依舊,只是對這份美有了別一種感受——梁實秋先生心有雅意,處處皆雅。他以平和的心態,看待生活的喜怒哀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苦中亦能作樂。正如《雅舍小品·快樂》中所言,“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說‘心本無生因境有’。總之,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這也許是樑先生的親身經歷和體會。

《雅舍小品》分爲三個系列——“人世間”、“生活小議”、“味是故鄉濃”。樑先生用樸實的語言,略帶小幽默的輕鬆口吻,談論着普通大衆熟悉的身邊事。無論是洗澡還是垃圾,無論是文藝道德還是風水,樑先生都能侃侃而談,更可貴的是字裏行間流露出輕鬆、寧靜、淡泊。可誰又能想到,它們也許是樑先生才從烏煙瘴氣的防空洞逃出,即奔赴名爲“雅舍”實爲“不能蔽風雨”、鼠子蚊蝨“猖獗”相伴的“陋室”,伴着明月的清光寫成的。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命微賤,朝不保夕,再加上迫於形勢,樑先生無奈地離開愛妻稚兒,孤身一人來到重慶,與友人夫婦合租這“僅求其能蔽風雨”而其實“並不能”的“雅舍”。其生活之拮据、內心之苦悶可想而知。但是,在書中、在樑先生的文字世界裏,你找不到一絲它們的蹤跡。便是對“雅舍”,“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只是,這樣的`文字在那個年代,似乎是不合時宜的。魯迅被奉爲典範的名篇《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以縝密的邏輯、辛辣的語言痛罵梁實秋是“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樑魯相爭達到了高潮。最終,“紹興師爺”技高一籌,“喪家的乏走狗”敗下陣來。兩人的恩恩怨怨絕不是兩個文人的私仇,而是兩種思想、觀念的碰撞。在“民族魂”——魯迅看來,在國家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文人就該拿起他們的“武器”,戰鬥在他們的“戰場”上,鍼砭時弊,激揚文字,這纔是文人的正道;而梁實秋信奉白璧德先生的思想,“骨子裏涌動着典雅、緩慢、平和的氣質,對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懷着與生俱來的警惕”,主張內斂和自省。如今,兩位先生皆作古,事過境遷,徒留《喪》一文述說着當年的劍拔弩張、論戰激烈空前。

但是,在當下,樑先生的這種“心中有雅處處皆雅”是很合事宜的。有人說:“中國只用了30年就趕超了歐洲100年。”這話言者得意洋洋,頗爲自豪,而我聽來心中微涼。硬件高速發展,軟件跟得上嗎?人們的思想、觀念能拔苗助長?事實上,我們已經在慢慢嚐到這種“苦澀”了。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人浮躁了,功利了,一點小事往往引發許多的不滿、仇視。這樣的極端事件在新聞中屢見不鮮,甚至也有如瘋狗般無厘頭地逮誰咬誰,傷害無辜,以發泄他對社會的不滿。其實,在浮躁、瘋狂的背後,往往是一顆顆貪婪的心。樑先生的平和、內斂和自省正是那劑對症下藥的“良方”。

如果我們能象樑先生那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心中有雅處處雅”,相信我們一定能得一片平和,沾上一些雅的氣息。在此之前,我們不妨清茶一杯,《雅舍》在手,聽樑先生聊聊身邊事……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8

梁實秋將多年來的讀書札記、書信和詩歌收錄在這本《雅舍隨筆》,這本書題材豐富多樣,文筆精妙既涉獵外國文學,又有古詩詞,還有自己寫的詩歌。可以看出作者學貫中外,通曉古今,博覽全書。讀書札記中他獨到的見解,書信中感受到他的真情實感,詩歌中飽含人生的感悟,讀完讓人受益匪淺。

我們都知道梁實秋是以翻譯《莎士比亞全集》而聞名中外的,他對外國文學有很深的研究,這在讀書札記中就有所體現。不管是亞瑟王,莎士比亞,約翰遜的字典還是桑德福與冒頓這種兒童讀物,都有很深的'體會。尤其是關於莎士比亞的解讀,見解獨到與衆不同,消除人們對莎翁的一些誤會。梁實秋對林肯告別春天一文中對林肯演講詞的簡潔精煉推崇備至,這從他個人的其他作品中能能看出他直截了當,典雅凝練的風格。此外,他還總結出具備歷史小說的幾點條件,異常深刻。

對古詩詞,梁實秋提出不必爲賢者諱,他就很直接的指出杜甫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不是煩形勝,深慚畏損神”意義嫌晦,構想平庸。同樣,精妙的地方他同樣給與讚揚,如評價《詞林摘豔》中的戲曲詞調明白曉暢,樸素天真,是其可喜處。讀書札記中還表現出他細膩的一面,他在杜詩中對於“喪家犬”中喪的讀音的看法可以看出來。在梁實秋的那堆書信中,可以讀書他對朋友的真摯情感和思念之情,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在老伴意外去世後的通過書信表達出的哀傷,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讓我們認識到了書外的梁實秋。

《雅舍隨筆》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真實的梁實秋,他的赤誠感染了每一個讀者。讓我們讀懂他的內心和人生。“快樂本身就含有苦惱;快活若不含有幾分苦惱,苦惱會從外邊慘進去的。”這大概是也他對人生最高的領悟。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9

首先感謝張思東學長對我文學上的支持,贈予我大量書籍供我閱讀以提高寫作水平,此《雅舍小品》即爲其一,當然,張思東學長作爲一名退伍老兵,我們的關係也是極好的。

初捧此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這本不厚的小集子的。

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寫作背景,1946年,因爲戰亂,梁實秋先生入蜀,居住在今天重慶北碚一棟築在山坡上的房子。烽火連天,人心未定,實秋不寫“與抗戰有關的”,用筆名給當時的某報寫專欄。至於爲何命名“雅舍小品”,其實並非文人自拔雅興,強冠雅名,實則是當時那棟房子的女主人名字有雅字,爲了方便郵差,便命名雅舍。

讀此書作品,談不上宏大的行文邏輯,但卻清新自然,內容涉及的題材都是平凡不過,普通人不大注意的生活瑣碎,正如樑先生在《雅舍》一文所寫: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但在作者的筆下卻別有趣味,令人讀後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見作者獨有的智慧和過人的洞察力。樑先生成長於北京,也去過西洋。國人的劣習看多了,西洋人的偏見也遇了不少。但他既不大罵中國人的劣根性,也不需要用嚷直了嗓子的自豪來掩飾私底下的自卑。他只是平平靜靜的說,悠悠緩緩的說,把所有好的壞的都說成諧趣小文,有自嘲,有寬容,即便是譏諷也充滿善意。

所居雅舍,其實“籬牆不固,門窗不嚴”,甚至還有鼠子亂躥,蚊蟲騷擾,對此,樑先生對此也“沒有法子”,但在他筆下,有牙的相鼠上跳下躥,跟樑先生捉起了迷藏,而聚蚊成雷的雅舍讓樑先生頗感“蚊”風之盛,意外發現這雅舍之內的蚊子,骨骼清奇,“都像是硬的”,但他“仍安之”,等待寒冬驅逐,還詼諧道“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住在雅舍”,讓讀者頓生疑竇,與鼠鬥,與蚊戰,也能打出風采,打出風格來?

隨後,樑先生筆鋒一轉,對月光下雅舍的描述,頓讓人覺得涓涓細流,涌入心田,尤其那句“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落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爲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月光逼進窗來,助我淒涼。讀之頓有身臨其境之感。而這樣的精緻妙趣之段子,隨處可見,其中固然有國難當頭的映照,雖是逆境,但可見作者的`熱愛生活之心亦不減絲毫。在某種意義上講,“雅舍”甚至成爲梁實秋心靈的慰藉。

翻看此書目錄,明眼人都能發現,樑先生爲每篇文章所取標題,都是短短几個字,比如《孩子》,比如《衣裳》 ,甚至一個字“病”也能成爲標題,既不見遣詞造句般的華麗辭藻,也不見氣勢恢宏的字字璣珠,但短小精悍的標題之下,往往都是一篇真性情滿紙流露的精品,比如《畫展》一篇,簡直可說是極盡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說畫展全作商業考量,其成功“在畫法上是之謂畫蠢”,雖然現在看來,實在有失公道。比如《孩子》,雖然通篇是列舉孩子難伺候的社會世態,但卻是對孩子家教的詼諧說道,所謂子不教,父之過,便是樑先生之觀點。在《狗》一文中一句“別人的狼狽永遠是一件可笑的事”,讓通篇談狗的小文頓現人生頓悟,從狗身上影射社會世態,倒也精到。又比如在《牙籤》一篇,他譏諷“已經剔牙竣事而仍然叼着一根牙籤昂然邁步於大庭廣衆之間者,我們只能佩服他的天真”,處處讓人拍案叫絕。樑先生若生在當今的網絡時代,肯定是論壇上叱詫風雲的鋼牙大將,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槍實彈,火藥味實足。也難怪他會因一個有關翻譯的學術問題及“文學的階級性”與另外一位錙銖必爭的魯迅先生興起一場世紀之戰,搞到灰頭土臉,內戰結束後只好黯然去家離鄉,一心向學,埋首書齋課堂,從此淡薄仕途。

雖然在原則問題上,樑先生始終表現孤傲,堅守陣地不退讓,但他也說過: 即便諷刺文學,也需要“宅心要忠厚,作者雖然儘可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裏還是一股愛,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時之快,不在‘滅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別人。”這是一種讓人欽佩的大度,尤其是在今天這樣社會浮躁隨處可見的大背景下,如何建構和諧的對話機制,如何保持淡定的對話心態,這於每個階層的對話者而言,都是一個必修課,在社會矛盾呈現井噴的態勢下,領導者如何保持淡定,如何“宅心忠厚”,傾聽不同的聲音,甚至是那些沉沒的聲音,尤其珍貴。

我想,梁實秋先生所展現的並不是其豐富人生閱歷下鑄就的小資或是另類格調,而是對世態的雅興所致,以豁達的情懷面對世事百態,以調侃的心態面對各種不安和失意,又何嘗不是一種難得的雅興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與其被淫雨蛙聲攪得心神不寧,不如淡然篤定的吟首小詩。這樣的境界不僅讓樑先生“最足令人低徊”,也是我輩心嚮往之的安好現世。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0

梁實秋的《雅舍散文》是我這次從大陸帶回的圖書之一。好不容易週日得閒,便拿出來翻翻。很巧,一翻就翻到那篇《六朝如夢》。這是樑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追記他六十年前在南京“半年的勾留”。

散文一開頭引了唐末五代詩人韋莊的那首著名的《金陵圖》:“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必要的“寒喧”、交代後,樑先生首先寫到栽種着“無情”柳的“臺城”。

去年年底,筆者應邀到南京參加一個筆會。“筆會”的組織者曾安排與會者參觀遊覽過“臺城”。“那一段城牆有個頗爲寬大而苔蘚叢生的墁磚的斜坡,循坡而上,即至牆頭。”不錯,是這樣。而且,當筆者“循坡而上”的時候,很不巧也想到了韋莊的那首絕句;嘴上還嘀咕着“此臺城”,是不是“彼臺城”的疑問。走在一旁的著名詩人、翻譯家屠岸先生蠻有把握地說不是,韋莊詩中的“臺城”指的是宮殿。看來自然是屠岸先生博聞強記了。

樑先生在文中說:“所謂臺城,本是臺省與宮殿所在之地的總稱,其故址在雞鳴山南幹河沿北。今習稱雞鳴寺北與明城牆相接的一段爲臺城遺址,實乃附會。”但樑先生又說:“所有這些歷史上的事實,後人不暇深考,雞鳴寺附近那一段城牆大家認爲是臺城,我們也就無妨從衆了。”

說的也是。“筆會”組織者把大家帶到“實乃附會”的臺城,可見,七、八十年了,大家一直在“從衆”,一直在將錯就錯。其實,只要與學術無涉,對生活中的一些“美麗的錯誤”,是沒有必要去太認真的。三國故事中“赤壁之戰”的“赤壁”,有好幾處,何處是真,何地是假?諸葛孔明隱居的“隆中”在哪裏?歷來就有“襄陽”、“南陽”之爭。撇開學術的嚴肅性,作爲一處人文景觀、作爲一個旅遊景點,對這些“美麗的錯誤”過於認真、過於刨根問底,反倒無趣!

筆會期間,雖然時令只是初冬,但南京的天公並不作美,低溫、陰天,還時有細雨。所以,“我去的那一天”,天寒地泠,西風勁吹。當然,一如樑先生所說,臺城上的“景觀甚爲開廓”。居高的地勢且不說,視野裏盡是高大綿延的城牆、城堞,大號厚重的城磚,寬闊的走道、斜坡;再襯以恢恢然的遠景,覆以灰濛濛的蒼穹,景觀不開闊也難。只是,卻也因此更顯空曠、寂寥、蕭索。

草木非人,孰能有情。韋莊怪得無理。其實,是他自己太“多情”了!韋莊身處唐末五代的戰亂動盪時期,面對有着那麼豐富深刻歷史、文化蘊涵的“金陵圖”,自然生出許多的'弔古傷今的感慨和悲哀。無奈之下,只好怪柳“無情”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嘛,要怪就怪人爲什麼是感情的動物。常人如此,何況是詩人、文人!千百年來,登臨之感,興衰之嘆,不知凡幾。因此,纔有這麼多的“多情應笑我”、“多情自古傷離別”,這麼多的“多情種子”!梁實秋先生當年登臺城的時候,開始時不亦“殊覺快意”嗎,可後來想起“一幕幕的歷史悲劇”,“不禁興起陣陣懷古的哀愁”,最後竟“偕友攜手踉蹌而下”!

情爲何物?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都是情,都是感情。正是所謂的“一枝一葉總關情”。至於具體到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等等,就更不用說了。甚至對眼下世界局勢的憂慮,對兩岸統獨的省思,都是一種情,一種更爲難得的感情。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1

大凡世間之物,多數都可冠以“雅”字,至少這在文本上是數見不鮮的。但此雅非真雅也。一處風景,一件器物,被塗抹得濃豔之至便趨向平庸,外在的裝飾固然有幾分意義,可一旦失了本性,便再難稱雅。

雅舍之名,世上怕是不止一處,但梁實秋筆下的雅舍,卻是僅此一家的絕景。樑先生的文字,是我在初中畢業後,才偶然在書架上欹斜的書堆裏觸及,初讀便有文言之味,二讀尚有入俗之氣,三讀始覺淡雅之風。在雅舍中尋雅委實不易,幸得樑先生一支生花妙筆,如此飄搖的現狀能描繪成這般大雅。

雅舍之雅,在於其簡陋。篦牆不固,門窗不嚴,風雨不避,寒暑不擋,夜有鼠子作亂,空有羣蚊爲害,這興許是雅舍最鮮明的特色。依山勢而鋪,隨坡而起,房間雖然不大,但也排布有致,書房飯廳分置上下兩處,往來奔走爬坡之勞,足以讓人將“自然”二字瞭然於胸。而最具體的`表現物,當屬屋內陳設,徒有一幾一椅一榻,以供自己寫之用,其餘的,各處淨無纖塵,四壁之內均無他物點飾,格局卻不單調,依先生所言,“喜歡翻新佈置”,如此一來,人屋看似從俗,其實具有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雅舍之靜,恐怕難得一回,戶壁多隙,鄰里間已可“互通聲息”。唯有華月輪空,興闌人散之時,雅舍才初顯寧靜安詳的真面,清光篩灑,陰影斑斕,幽絕之時,亦爲思鄉之時,是乎月光“逼進窗來,助我淒涼”。悄然播灑的無奈,猶似一夜難卻。那破頂而注的大雨來曾使人懊惱,而那皎潔的明月卻教人隱生閒愁,古今中外,超然物外者大抵莫不如此。

《雅舍》之雅,在於其樸實,雖然初讀《雅舍》,總覺得有不少難懂的奇字,涵義也未必如現在的諸多文章那樣一目瞭然,但我們要贊它樸實。一如第二節對於雅舍周邊環境的描寫,一個“糞坑”擱在那裏總覺得特別礙眼,再往後看,鄰人的脫皮鞋聲亦可順着窗隙“盪漾而來”,那景象快教人無可想象了,簡直近乎悲慘,真的是“隨想隨寫”。但漸而漸之,久而久之,便不再覺得有多少奇怪的地方,那些筆直的文字,其實是樸實的另類體現,不單是行文的樸實,亦是種爲人的樸實,人之所居不在於住所華麗與否,這纔是“人屋合一”的最高境界,而這種樸實,深層次的便是種豁達,因而《雅舍》之雅,亦在於其豁達。種種常人所見的不幸,據作者所言俱成了從現實中汲取的樂趣。人亦傷別,我亦傷別,到頭來揀得了一身困惑,卻不如看透人似寄,尚且活得明白。

讀書時,注意到雅舍一詞始終爲引號所縛,也不知是先生特引還是自嘲。當然,我更傾向於前者。所以在這裏,我將雅舍外的引號悉數除去,雅舍便是雅舍,自然之雅,方爲至雅。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2

最初知道梁實秋是在中學時期——語文課本里魯迅的一篇比較出名的雜文《“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記得老師在講評語言特色時特別指出“乏”字的點睛之處。於是印象中的梁實秋便總是一副醜陋睏乏的走狗的影象,無法改變也沒想到去改變。梁實秋是一個幻影,而那篇雜文則積澱爲幻影的背景,幻影模糊但背景清晰。由於歷史的原因,整整一代人與這幻影構成了固定不變的角度。在這被指定的角度中,不僅無法“知全豹”,甚至難以“窺一斑”。如果說梁實秋曾在我的心目中存在過,那也是以“虛無”的方式間接地存在的。

許多年過去了,由於迷戀上散文,使我開始接觸非虛幻的梁實秋。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我被一種魅力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進了雋永清麗的“雅舍”,不知不覺,那先入爲主的模糊影象淡化了,繼而消失了。

原以爲《雅舍》是達官貴人幽居的私邸,凡夫俗子無緣與之接壤。進去才發現,雅舍的主人把世間的雅俗點成一支香燭,嫋嫋的清煙把琴棋書畫詩酒花與柴米油鹽醬醋茶化爲濃濃一縷於室中繚繞。細細品味着主人沏上的香茶,品着陽春白雪,品着下里巴人,愉悅把品味的心境蒸騰得酣暢淋漓,微醺欲醉。

陽春白雪的《雅舍》是一匹抖落開的古色古香的錦緞,緞面閃爍着搖曳不定的光澤,閃爍着古典的輝煌韻律。雅舍的主人有時就是披着這襲古典的錦緞,端坐於我們面前優雅輕談。我們聽他的《四君子》、《沉默》、《喝茶》、《飲酒》……聽得如癡如醉,入迷忘歸。

主人富有詩意地告訴我們“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爲幽絕。”於是我們想到了方令孺女士筆下的雅舍主人∶“餘則擬其爲梨花,以其淡泊風流有類孟東野。”斑斕的樹影投在雅舍主人的身上,瓣瓣花印似一片水墨修竹籠罩着古緞悠遠的逸韻。我們記起了中國歷史上有關竹林所涵蓋的深遠的底蘊。竹林是賢人名士的所在。面對這片搖曳生輝的竹葉,我們感受的是一種古遠的情懷∶“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林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月下的彈琴者是一位風流儒雅的高山名士,他追求的是“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他所崇尚的人生情趣,始終是一種清雅恬淡的傳統士大夫的情趣。因此即是住在“風來則洞若涼亭,來則滲滴如漏”的雅舍,主人也並不以此爲苦,悠然語道∶“我有一幾一塌,酣睡寫讀,均已有着,我亦不復他求。”

他把生活當作藝術來享受,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當作一種閒適的情趣來把玩欣賞。《衣裳》、《蟹》、《雅舍》、《散步》,同樣是一種生活,雅舍主人就能調出一種逸緻,一種詩意。如僅僅吃蟹,主人就能徐徐引舉出炒、烤、醃、清蒸等各色精巧花樣,尤其是在前門正陽樓吃蒸蟹,“每客一尖一團足矣……酒足飯飽。別忘了要一碗氽大甲……除了這一味氽大甲,沒有任何別的羹湯可以壓得住這一餐的陣腳。以蒸蟹始,以大甲湯終,前後照應,猶如一篇起承轉合的文章。”主人焉是在吃蟹,生生的是把一篇膾炙人口的好文章噙在口中。讀這類恬淡閒逸的文章,猶如“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神韻無窮。

坐在雅舍裏看着雅舍主人身上的那襲古緞被一世紀前的東晉遺風微微吹拂起秋水漣漪,我聽見我的心在長長嘆息:這份近乎奢侈的美麗就象嵇康的那曲《廣陵散》一樣終將要失傳了,因爲我們心氣浮燥的'後人,恐怕沒有心情和時間去消受和體味這種人生的閒情逸致了。

雅舍的主人並不總是披着一身古老的錦緞,當他落下長披,從古色古香裏走出來時,我們驚異地發現面對的不再是閒雲野鶴式的隱者名士,而是一個出入市井勾欄的市俗文人。

他興致勃勃地爲我們展開一幅長長的清明河上圖式的人生百態畫卷,畫卷中走出來男人、女人、雅人、俗人、達官貴人、獻媚小人……。不動聲色地諷刺與詼諧,足令世上衆人再無須覓鏡自照。

雅舍主人飽蘸着市井風情工筆精細地描繪了衆生百相,從不登大雅之堂的欠身、挖腳、公廁、菜市場,到官嘗禮道、代溝、社會公德,林林總總,信手拈來。一篇《謙讓》,使我們由衷折服了那句老套俗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聯想到當下的世風:該謙讓的並不謙讓,不該謙讓的倒讓起來沒完沒了,“踢皮球”的把戲,相互推諉的道場,比之酒桌飯局中的“謙讓”,更令人作嘔。

雅舍主人在長卷中摻柔了漫畫式的誇張,淋漓調侃,機智俏皮。寫女人年輕時“飽滿豐潤得像一顆牛奶葡萄,一彈就破”,“玲瓏矯健得像一隻燕子,跳動得那麼輕靈”,而到中年“牛奶葡萄要變爲金絲蜜棗,燕子要變鵪鶉”;說到守財奴,“好像是把孔方兄一個個的穿掛在他的肋骨上,取下一個都是血絲糊拉的。”每讀到這樣的段落,總令人忍俊不禁笑出聲來。如此的繪寫靈動,可嘆我等後生晚輩只有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份兒了。

雅俗共賞是文學殿堂所追求的一種至善至美的極至。能集雅俗於一身的人必是一個內涵豐富,韻味深厚的生活智者。能與這樣的智者長談是一種福份。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3

“在塵世煙火中安享屬於自己的閒適人生。”是啊,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依舊能發現其中的美好。

在這個寒假我也有幸讀了散文家梁實秋所寫的《雅舍小品》,書中以散文的形式,講述了生活的平凡小事,期中《北平的街道》令我印象深刻。

這篇散文講述了作者回顧着自己小時候在北平的生活,一次次走過北平的街道,回顧着街上一個個商店,雖然街道不寬廣,也並不繁華,名字也只是普普通通,但卻十分風趣,路也是高低不平,可以說樸素到有些寒酸,每當走到這裏,都會有人抱怨。但隨着時間的流逝,街道與北平一樣都在改變,就像文章中說的那樣,北平的市容,在進步,也在退步。進步的是物質建築,諸如馬路行人道的拓寬與鋪平,退步的是北平特有的情調與氣氛逐漸消失褪色了。隨着時代的發展,一切都躲不過改變。

這一點我也有着深刻的體會,模模糊糊記着小的時候在鄉下,街上並沒有什麼裝修的很好的店鋪,大家都是推着推車在在街上買賣東西,走近就能感受到那種簡單的感覺,但隨着科技的發展,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各式各樣裝修精美的店鋪,各種五花八門的廣告,在走進去,已經彷彿沒有曾經那種清爽的感覺。還記得曾經的房子可以說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房頂上鋪滿了瓦,甚至有房子是用土堆成的,而如今已經很少見到了,現在都是各種五顏六色的房子,以前就像一幅水墨畫,淡雅樸素但卻依舊令人喜愛,從而回味無窮。曾經春天打開門,一眼望去全部是油菜花,泥土混着各種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而如今再打開門,已經沒有了油菜花,曾經的土路也變成了水泥路,曾經的春意盎然也被鋼精水泥所替代。

現在更多人想回到簡單的地方,更願意去到那些寂靜無人的地方,這也是對生活的享受,即使是在繁華的都是,都有曾經美好的回憶,而我們可以去尋找最古樸的印記,即使找不到,我們也可以將曾經的回憶留在心裏。

天下一切事物沒有不變的,哪裏都不例外。但我們依舊可以於尋常瑣碎中發現妙趣,在世間萬象中感悟人生,或許我們也可以從《雅舍小品》這本書中,感受平凡卻帶有美好的事,同時去回顧點點滴滴的美好。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4

猶記初讀梁實秋老先生的文章是在教科書裏。課外閱讀裏一小節。講迎新年團圓的吃食,一大屜一大屜的紅米、雜燴,滿漲的,是人們映着火光紅潤的臉。記得大鍋的燉肉燉雞,亂舞的粉絲,鋪着油布的木板桌。是北國冷冽的風,揚起的.塵沙直刮面角。

去年看了一次北京,是在盛夏滿耳蟬鳴時去的,帶着雅舍這本書,走倦了看看讀讀,有日,趕了地鐵去故宮,累極渴極了也不消停,吃一大片一大片的鹽味蘇打餅,牛嚼牡丹一樣盡數嚥了,也還渾身無力。看到一家小店,佈置陳設已舊了,但一塵不染。老闆娘一團和氣,裝了一碗酸梅湯給我,清香清香的,片了幾塊檸檬,甚是好吃。我便倚在門口,學着樑老先生的樣兒,半眯眼,一手端碗,一手支頭,一小口一小口灌飲,那烈日灼陽照在身上,竟是十分愜意!我飲過好多酸梅湯,甘苦皆有,有十幾錢一瓶的,也有三錢一杯的,大酒館裏,街邊小巷角的,皆比不上故宮的酸梅湯,陽光雨露沉積起來的,冰甜沁口。

回到正題,《雅舍談吃》書寫舊年北平的各色吃食,皆有特色,染了北國的鄉鎮風情,使人回味無窮。書中寫了好幾個制美食的好地,如東興樓、致美齋、玉華臺等,最愛的還是那道燒鴨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北京烤鴨,片得飛薄,有溫溫熱熱的麪皮,一大卷蔥絲黃瓜之類的,一碗烏黑的醬,鴨子帶油,油皮肉,拈兩片放到麪皮上,夾了蔥一大捆,包上,沾汁吃,尤其美味。那些舊年的吃坊或是在歷史中湮滅,或已舊貌換了新顏,縱使街巷是對的,也尋不到了。我是吃過全聚德,對此也是感同身受。

梁實秋的文筆,是像水一樣清淡的,每一道豐肥或爽口的菜食,皆在他的回憶裏徐徐地闡述出來,我更喜歡的,是他將故鄉的思念情懷一同融進去了,讀着倍感親切,也朗朗上口。

我有些想回舊年的北京望望了。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5

《雅舍小品》,的確是一本好書,裏面的文章以一個微乎其微的事物或事情命題,比如孩子、音樂、信、下棋、寫字等,而結尾出乎意料,生動傳神地畫龍點睛,微妙之處,讓人拍手稱讚。

還記得《雅舍小品》的一個段落,說:“外國的風俗習慣永遠是有趣的,不過若把異國情調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家裏來,身體力行,則新奇往往變成桎梏,有趣往往變成肉麻。基於這種道理,很有些人至今喝茶並不加白糖與牛奶。”結尾用看似荒唐而好笑的想法,映射出了作者自己對外國風俗的不滿。我想,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傳承併發揚民族文化。我認爲《雅舍小品》賦有哲理性,是在於這本書能在讀者看書時饒有趣味,又能挖掘讀者的內心,讓讀者領悟字面之下的底蘊。

平凡之中見偉大,《雅舍小品》的題材多是隨手拈來的,給讀者一種平凡的滋味,但是梁實秋先生將這樣平凡的題目,寫出豐富而多彩的內容,普通人難以做到,更無法做得妙、做得巧。

一般的書往往長篇大論,中心零散,可是《雅舍小品》卻每篇作品不出兩千字,寫的都是身邊平凡瑣事,獨立成篇,作者梁實秋先生在《雅舍》一篇中說,他的作品是“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的,這種清新灑脫,無拘無束的生活,我也很嚮往,但我更欣賞的是他筆下的《雅舍小品》,這一本蘊味十足,留有深意的,賦有哲理性的文學作品。

我非常喜歡讀《雅舍小品》,我看這本書時,喜歡在書中做旁批,寫下當時自己的心得和體會,看過的文章我會重溫,從而發現更深層的.含義,我樂在享受書中作者的所感所悟,樂在探討書中的豐富而深沉的底蘊。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人談話。”就是如此。

現在看這本書,會感覺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無比開心。以後回看,可能會感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雅舍小品》就是這樣,最重要的是它洞入人心,他給了我們更豐富的感受,讓我們發掘了他的底蘊,更發掘了自己心中的底蘊。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6

作爲一個喜歡研究美食,發現美味的人,流連於一方書架中,瞥見一本談吃的書,便忍不住伸出手拿下來一探究竟。翻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停不下來了。目錄裏,西施舌、火腿、醋溜魚各色菜式,最後竟然連味精、麥當勞諸類也不避諱地寫,讓人不禁感慨真是實實在在的可愛。

樑先生作爲現代中國文學巨匠之林的一位著名學者,學貫中西,見多識廣,於筆尖書寫他遊歷四方所見所聞的美食珍饈,將自己的學識融入到一道道美味佳餚的描繪中,讀起來每一行文字都似乎帶了噴香的氣息,令人食指大動。

他筆下描繪的菜品,各色各樣,沒有貧賤之分,只要味道可人,便能成爲他的筆下墨,得以在紙上留下一行名姓。他寫過粥,小時候生病時就只能吃稀飯,也寫過以前的慈善粥廠,施捨給飢寒交迫的人一種寒冬裏的慰藉,甜漿粥、菜粥、以及舊俗中雍和宮的臘八粥,左鄰右舍之間相互送粥的情誼。他亦是寫過讓他幼時魂牽夢縈的炸丸子,是幼年時在母親膝下與弟妹一起吃小炸丸子的樂趣,不到十個丸子,他七十年來也未曾忘記。

除卻這些充滿着故土回憶的閒來之筆,他也記述了許多坊間關於美食的故事。北平吃螃蟹的唯一好去處是前門外肉市的正陽樓,於並不產蟹的北平能獨佔鰲頭,是因爲出了大價錢給蟹販,能夠在車站就開包選貨,取最上等的味道。講到天津的包子,便提過這樣一個故事:“相傳的'一個笑話: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裏的一股湯汁直飆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並未察覺,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三言兩語間,將湯汁鮮美的天津包子寫的活靈活現,讓人食指大動。實話說,這樣的書,我是不建議晚上拿來當作睡前讀物的,繽紛的味覺視覺嗅覺多感官的刺激,是一場文字的盛宴,看完之後,多半會感覺飢腸轆轆,不自覺的想着這些美食,七上八下地難以入眠。

生活在北平多年,樑先生有着北平老道的“饞”,深諳北平的街頭巷尾五花八門的隱藏菜單。北平城裏的零食小販走街串巷的腳印裏,一聲聲熟悉的吆喝,“豆汁兒”“灌腸”“麪筋”“老豆腐”“燒羊肉”……哪怕已經是像許多年前的零星迴憶,也是讓他時時惦念。如他所說,“人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在他筆下的這些零食,或因戰火消亡,或因技法失傳,許多已經不再見於世間,於他言,“北平是在向新穎而庸俗的方面變”,不免令人長嘆唏噓。那樣的北平,或許只能在記憶中了。

時代變化,雖然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已經遠遠超越了當時那個物質不發達的時代,尋常人家也可以享受到各色瓜果蔬菜、肉蛋禽奶,但是屬於過去那種風味已經不復存在。大批量的生產,超越了土地產出的體量;大棚種植,忤逆了正常季節的變化。似乎一切,都能順從人類的心意,去無止盡地滿足口腹之慾。在談及友人送來的熊掌時,樑先生也曾寫道:“上天雖然待人不薄,口腹之慾究竟有個限度,天下之口有同嗜,真正的美食不過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外道的去搜求珍異。”真正的美味不是在於食材的華美,而是烹飪的技巧和烹飪的心意。超越自然或是帶了血腥暴力的口腹之慾,對於人來說,未必有福氣消受這一番山珍海味。不如吃着家常的味道,品味小街巷裏塵世的幸福。

《雅舍談吃》,文字雅緻,帶着幾分文人的戲謔和多情,談論盤中佳餚,多了幾分漂泊多年老饕的自信與思念。讀過這樣一本書,方有些領悟樑先生在晚年說過一生中有四個遺憾:一,有太多的書沒有讀;二,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爲古人;三,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四,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死前也有同感。這些酸甜苦辣鹹的菜餚裏,不僅是一篇文壇老人的閒坐隨筆,更是一份遠離故土的遊子情深。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7

“雅舍”這個名字,讓人聽起來是一座仿古建築,是一座豪宅。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在半山腰上,旁邊是竹林、水池、糞坑,後面是一片小土坡。房子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從書房去飯廳是上坡,回去是下坡,看起來不太方便。

“雅舍”似乎是蚊子的“保健品”,蚊子只要呆在裏面,要於冬天才能絕跡,因此樑先生的“大火腿”上總是累累隆起如玉蜀黍。

這屋子不僅蚊子多,老鼠也多,一到夜晚,“樑上君子”齊齊出動,不是啃大門,就是隨地大小便,或是喝油,又像鵝老爺似的引吭大叫。樑先生關門,它們一起溜狗洞,就是洋鬼子也拿它沒法子呢!

“雅舍”這屋子也真是不老實,一下雨,屋上泥灰就往下跑,好嘛!下面是先生和他的`手稿,就這樣轟的一下,好容易寫好的文章就報廢了!第二天又要把頂給糊上,如果到了梅雨季就……

屋中的陳設十分簡樸,只有一張椅子,一張桌子,一張牀,這桌子“三項全能”——可以當書桌,可以當飯桌,還可以當茶几呢!

不過“雅舍”地勢較高,得月最先。這屋子可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

樑先生的“雅舍”太破舊了雖然我家房子一般,但總是比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好多了。他家一張桌子,我家有五張。我家分兩層,下層是客廳、飯廳、爸媽房間和爸爸的書房。我們家吃飯桌子旁的窗戶是朝西的,吃晚飯時能觀賞夕陽西下的美景,好不愜意!

上層是陽臺和我的房間,我的房間叫“靜廬”。“靜廬”這個名字是我爸取的,他希望我安靜下來讀書。我的房間最大的特點是書多,那些書可用排山倒海來形容。樑先生的牀是大硬木板牀,而我的是軟軟的席夢思,這簡直是天堂和下界的差別呀!

我家是普通民房,但是蚊子和老鼠也不會來光顧,也不會歪,梁實秋先生,你爲什麼不請人把你的“雅舍”修一下呢?

不過,“雅舍”雖然破,但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樑先生在“雅舍”中寫下了不朽名作《雅舍小品》,因此,何陋之有?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18

經過修繕後的雅舍顯然不會再有“風來則洞若涼亭,雨來則滲如滴漏”的景象出現,但牆上掛着的老照片、陳列櫃中擺放着的舊物以及樑老筆下供他酣睡讀寫的一幾一椅一榻卻依然在靜靜的向我們訴說着那些關於雅舍可愛的個性。

劉禹錫《陋室銘》中曾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居於繁華鬧市裏的雅舍,因着濃厚的文化底蘊而顯得分外不同,而樑老所著《雅舍小品》讀來更是別有風味。

文房四寶、結婚典禮、我看電視、理髮、洗澡、垃圾……以前從未將這類詞與散文相聯繫過,卻在看完“人間煙火”這一輯中得到感悟,原來散文也可以如此接地氣。而讀“世情百態”這一輯時,又仿若在和一個老友或是長者閒談,親切卻也受益匪淺。看“故都鄉情”,聽樑老將故都的風情娓娓道來,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身處異鄉的遊子內心對家鄉的思念。

“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過於在案上發現一大堆信。”樑老在《信》這一章中如此寫道。書信作爲最溫柔的藝術,的.確有其獨特的魅力所在。但如今隨着網絡的迅猛發展,聊天工具層出不窮,我們在享用着網絡便捷的同時卻也很難再感同身受“從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唯美畫卷。

若偶有閒心,執筆書信,你最想寫給誰呢?遠方的親人,心中的那個他,還是昔日的同窗好友……離開校園已有一年多時間,但翻看到《同學》這一章時仍有莫名的情緒觸動着我。文中樑老提及同窗共硯的深厚情誼,談到令人記憶猶新的同學外號,感慨走出校門,各奔前程後的所遇種。種……讀着讀着便勾起了我對校園、對同學的記憶。小學同學像是玩伴,嘻嘻鬧鬧,互相見證彼此的成長;中學同學像是戰友,一起熬過中考、高考的磨礪,更有革命的情懷;大學同學像是夥伴,相伴走過青澀,邁向成熟;離開校園後,同學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通訊錄中一直保存着電話號碼卻甚少聯繫,但卻絲毫不會影響“同學”這個詞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與分量。

談及同學與校園,總是伴隨着回憶的美好與分別的感傷,這種情緒在看“故都風情”這一輯時也曾有過。在我看來中國人最有“故鄉情懷”,本着“故鄉即是根之所在”的意念,總是會對故鄉的風土人情格外有感覺。樑老用簡潔而平和的文字,無比溫情的向我們講述着北平的年景、冬天、街道甚至連樹、雪、垃圾都不容錯過。我想“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此時此刻最是應景。

雅,古正也。身居陋室,卻鴻儒相交;身處鬧市,卻靜雅於心。這便是梁實秋先生雅之所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