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通用15篇)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乾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爲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乾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爲了讓大家有足夠的乾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髮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乾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乾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

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

此刻,她腦海裏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鬆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麼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2

面對高山懸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無底的沼澤。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無比困難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勝了,這就是紅軍,這就是“堅韌不拔”的紅軍。歷史的車輪已經把人類載入到一個嶄新的世紀,我們遠離了那戰火紛紛的年代,現在的人們面對困難有兩種選擇:知難而退或者就是知難而進。知難而退的人幾乎佔了三分之二。

記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題不會做,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現在想起來,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誤。我後悔自己沒有去面對它,沒有去鍛鍊自己,紅軍爬雪山的時候,吃的是皮帶、樹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們卻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戰勝了一道又道的困難。試想一下,我在他們的面前似乎變得那麼的渺小和蒼白無力。,其實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對它,俗話說:'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我們學習的過程,正如科學家攻克難關一樣。只要我們克服困難就會獲取勝利!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紅軍長征故事》,其中,有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小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以及懂得了一些道理。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謹記部隊交給他的任務,照顧生病的小戰士們過草地,當糧食缺乏的時候,他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釣魚給小戰士們吃,自己卻只吃草根和魚骨,最後飢餓難耐犧牲了自己。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的時候,我的眼眶溼潤了,草根和魚骨頭是多麼得難吃啊!可是儘管這樣,老班長還是選擇把魚給了三個小戰士吃,謹記部隊交給他的任務。老班長是多麼得堅強,多麼地讓人感到敬佩啊!

我又繼續往下讀,當我讀到“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着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樑,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的結尾時,我不禁流下了一滴滴眼淚。老班長在面對死亡的瞬間,卻依舊不肯吃魚湯,想要留給小戰士們喝,甚至還在鼓勵着小戰士們要活着走出草地,我被老班長這種捨己爲人、敬職敬業的高尚品格深深地所感動了!

想想當今的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吃得飽穿得暖,卻還不知足,跟故事中的老班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得渺小啊!我們要明白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靠老班長這些英雄的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還要學習故事中的老班長敬職敬業、忘我犧牲的精神!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4

在網上看了一篇故事,裏面一章叫《死亡線上的新生》我看了之後,它把我深深地感動了。

這篇故事主要講了;在江軍過草地這段時間裏,譚政委生了重病,病情相當惡劣,還不讓戰友們擡他走。後來由於戰士們,醫生們等其他人物對譚政委的細心照顧,關愛和團結把譚政委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裏面我最欣賞的是譚政委,他不管自己的生命,還不想連累他的戰友,自己現在的處境是多麼的危險還想着別人。

有一次,我在樹上看到個鳥窩。裏面有着可愛的幼鳥,正在它們玩耍的時候,突然,一隻老貓爬上了樹,相對它們下手。我正想去幫忙時,鳥媽媽回來了,它看到這個危險場面,用自己寬大的翅膀撲打那隻老貓,最終那隻老貓承受不住逃跑了。它的孩子已經脫險了,可它卻因傷勢過重犧牲了。它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孩子的生命。它是多麼偉大啊!

我們應向譚政委學,因爲,他生了重病後不讓戰友擡。而要坐在騾子上。他寧願自己去死也不拖累戰友。看!他多麼關心集體呀!我們少先隊員也應該學習他,做個關心集體的人。

讀了這篇感人的故事後,我懂得了許多,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集體,要團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爲了自己的利益。不爲他人着想,那每個人都幹不了什麼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事,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才能成功,只有團結我們才能勝利。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5

暑期我讀了《紅軍長征故事》,其中有一則小故事讓我特別感動。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在紅軍長征途過草地中,有三位小同志生病落隊了,只有一位老班長留下來照料他們。不久他們的糧食吃完了,老班長就用縫衣針燒彎了做成魚鉤爲小同志們釣魚,然後煮成鮮美的魚湯給他們吃。因爲釣到的魚很少,老班長自己卻每天吃草根樹皮。三位小同志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可是老班長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在快要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我爲紅軍戰士這種高尚的品德所感動!他們是多麼團結,互助,無私啊!老班長寧願自己餓死,也要讓三個小同志喝着魚湯走出大草地。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死的命運留給自己。連死都不怕的紅軍戰士們還會怕什麼呢!

想想我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時代,我們從小豐衣足食。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裏就我們一個寶貝。有時家裏有了自己喜歡吃的好東西,恨不得一口吃完,連爸爸媽媽都吃不上一口。平時在家裏什麼都不幹,最好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媽媽都能滿足。在學校裏同學有了困難愛理不理,甚至還會嘲笑別人-------想起這些我頓時羞紅了臉,真感到慚愧啊!

毛主席曾經說過“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時多麼大的氣魄啊!那麼我們新一代的少年應該怎樣學習紅軍精神呢?我覺得是: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團結互助,無私奉獻。我從現在起要牢記這十六個字,刻苦學習,努力鑽研,互幫互助,長大了做一的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6

學習長征的感悟,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永流傳!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裏,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里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

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餘里,進行過大小戰鬥千百次。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身後有飛機大炮追着,還要空着肚子,光着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卻圓滿完成了。

長征過程中的艱險、曲折與悲壯,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靈,長征使我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更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要用“長征”精神去征服學習和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長大後爲建設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7

我看了《紅軍長征的故事》中的《飛奪瀘定橋》後,對紅軍戰士們有了無比的敬佩。

書中《飛奪瀘定橋》裏主要講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長征先頭部隊在強渡大渡河成功後,蔣介石急調川軍2個旅增援瀘定橋。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兩路夾河而進,火速奪佔瀘定橋。27日晨,右路先頭部隊,由團長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從安順場出發,沿途擊破川軍的阻擊,經2晝夜,29日晨佔領了瀘定橋西橋頭。守城川軍在紅軍抵達前,已將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懸空的鐵索。是16時,連長廖大珠等突擊隊員,在全團火力掩護下冒着川軍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鐵索,向對岸衝擊,當接近橋頭時,川軍突然施放火障,突擊隊勇敢地穿過火牆,衝進瀘定城,同川軍展開巷戰。

看完之後,紅軍戰士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麼美好啊!可卻有許多的人不珍惜現在的生活,而是在不停的浪費。比如有些同學經常浪費糧食,挑食,可你們想過嗎?在紅軍長征時,他們什麼也吃不到,爲了填飽肚子他們甚至去吃樹皮,草根。所以我們應該做到節約糧食,乘了多少飯就要全部吃掉,不能浪費。

紅軍是我們永遠的驕傲,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如此平靜和諧的生活啊!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8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每當我吟誦起當年毛澤東主席在回憶長征之後寫下的這首詩篇時,在我的眼前就會展現出一幅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畫卷!

長征,是我心中的豐碑,是她激盪着我的胸懷,是她鑄就着我的中國心。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裏,鐵流瀉處,哪裏沒有一曲動人的悲歌?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裏沒有浸透着紅軍戰友的熱血?《紅軍長征故事》畫面時時縈懷,動人故事又一次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不是嗎?

彭德懷爲了戰士們的生命,不惜殺掉自己的坐騎;令人敬佩的老班長爲了給受傷的戰士補身子,自己甘願吞食魚骨;還有整整一個炊事班的戰士們,爲了扛起那口爲戰士燒水的大鐵鍋,犧牲了全班士兵;一位身爲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於單薄被嚴寒凍死……漫漫長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紅軍站起來,只因心中信念永存!

二萬五千里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灑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爲國爲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可歌可泣的事蹟,可贊可嘆的信念,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撼嗎?

他們是永恆的,因爲信念永存,長征的精神永存!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9

今天我聽爸爸講了紅軍長征的故事,使我瞭解了什麼是長征,中國紅軍爲了革命和新中國,不怕犧牲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在長征徒中有好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讓我感動是一個小故事叫《一袋乾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一袋乾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爲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那袋乾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爲了大家有足夠的乾糧吃,堅持沒告訴戰友們。爲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進挎包,劉天佑老奶奶是四川巴州縣人。一九三三年紅軍長征部隊到了她的家鄉,那年她才十七歲。村裏人聽說紅軍來了都害怕的跑了,但劉奶奶聽說紅軍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不欺負老百姓”,於是她不但沒有跑,而且還參加了紅軍,跟隨紅軍開始了長征。

一九三六年劉奶奶所在的部隊開始過雪山和草地。雪山上風雪交加,戰士們身上少衣,肚中沒食,頭疼缺氧。如果一腳踩空,就會滾到山下。雖然喘不過氣來了,但誰也不敢休息,因爲一坐下就起不來了。

過草地比爬雪山更艱難。劉奶奶的部隊過草地一共走了十幾天,白天晚上都要行軍,肚子餓了就冷水和着炒麪吃,渴了就喝地上的髒水。最可怕的是好多戰士在泥濘的草地裏,一個個陷下去,別人看着乾着急也沒辦法搶救。

紅軍二萬五千裏的長征故事家喻戶曉,戰士們千辛萬苦才取得勝利。例如:在夾金山上發生的“雪山上的小太陽”這個故事,很感人。夾金山山巒起伏,白雪皚皚。狂風夾着大片雪花翻卷着咆哮凜冽的空氣中,雪山似乎也在顫粟。前進的隊伍有些遲緩了。寒冷、飢餓、稀薄的空氣侵襲着這支堅強的隊伍,許多戰士已經在這片神靈都敬畏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突然在這時,風雪中傳來一陣充滿活力的歌聲:夾金山高又高,堅持一下勝利了!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這充滿活力的歌聲穿過風雪,驅散了戰士們寒冷與疲憊,給前進的隊伍帶來了暖意。大家擡起頭看,哦!原來是穿着紅衣裳的一個小姑娘,她就是被戰士們稱爲“小太陽”。這歌聲鼓勵着大家。翻雪山時,同行的大姐怕她凍壞,把身上穿的一件紅毛衣送給了她。這時,她突然看見路上又一名受傷的戰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冷,冷??”大家繼續走着,突然發現小女孩不見了,戰士在雪地裏找到小女孩,而那件紅毛衣在受傷的戰士身上。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0

這幾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看完了《紅軍長征的故事》,深深地被紅軍叔叔的精神震撼了。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扣人心絃的戰爭,一幕幕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彷彿看到紅軍叔叔穿過湍急的河流,趟過潮溼的沼澤地,翻過重重雪山,在冰天雪地裏艱難地前行。他們沒有被惡劣的環境嚇倒,餓了,就吃草根樹皮;冷了,就穿上薄衣草鞋。他們用堅強的毅力戰勝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我心裏暗暗敬佩我們的紅軍叔叔,心裏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我也想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和紅軍並肩作戰……

歷史的車輪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幸福的時代,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在家有爸爸媽媽的細心照顧,在學校有老師的細心呵護。而我們呢,面對一些小小的困難就退縮,偶爾還因一些小事大發脾氣。

記得有一次,有一題奧數題我不會做,當時也沒認真去思考,也不請教老師就放棄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自己在困難面前的消極態度。比起紅軍叔叔在長征中所遇到的重重艱險,自己變得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我深深地感到慚愧。

從今以後,我一定學習紅軍叔叔那堅強、勇往直前的精神,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1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多年以前,紅軍叔叔長征的時候。

在紅軍部隊的醫院裏,有個小紅軍叫小蘭。小蘭才 13 歲。她的爸爸、媽媽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幹活,受盡了地主剝削和打罵。後來,紅軍來了,小蘭跑到部隊,說什麼也不離開紅軍啦。

紅軍長征的時候,小蘭跟着部隊走進了草地。

一說草地,小朋友們準會想到公園裏那長着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紅軍叔叔過的草地可不是那樣的,那裏荒涼極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爛泥坑,走幾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見一間房子,找不到一個老百姓。只有幾隻老鷹在天上飛旋。

這天,走着走着,前邊出現了一個小村子。紅軍叔叔一看,可高興啦。小蘭也樂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糧食了。部隊進了村,小蘭把傷病員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糧食去了。可村裏一個老百姓也沒有。

小蘭在村裏走着走着,看見一個打麥場。場上堆着一堆麥秸,上面還有沒有打幹淨的麥粒。她把麥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東一粒,西一粒地撿起來。總共不到一小碗。這點東西能吃幾頓呢?不行,還得找!小蘭剛走不遠,正好碰見一個大個子紅軍,扛着一袋沉甸甸的東西走過來。

小蘭一看,喲,這不是在我們醫院養過傷的那個大個子嗎?小蘭忙問:“哎,你在哪兒搞來這麼多的糧食呀?” 大個子紅軍放下口袋說:“嘿,是小蘭呀,我這糧食是在地主院子裏挖出來的。你找到多少糧食了?” 小蘭把口袋一伸說:“喏,都在這兒呢!” 大個子紅軍接過米袋掂了掂,笑着說:“小蘭,聽說還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這點麥子還不夠塞牙縫的呢!” “明天再找嘛!” “來,把我的給你一點吧!” 說着,他捧着麥子就要往小蘭的米袋裏放。小蘭趕緊米袋藏在背後,搖搖手說: “不要,你們人多,自己還不夠吃呢。” 大個子紅軍胳膊長,一把奪過米袋,一邊往裏倒,一邊親切地說: “沒關係,我們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來了。” 小蘭又在別處找到了一些麥子,炒熟了,碾成了麥粉,放在了米袋裏。心想:這些麥粉我一頓吃一把,再揀點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來天,走出草地沒問題。對!還要省出一點給傷病員吃。

第二天早上,部隊出發了。

小蘭扶着傷員,緊跟着部隊,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邊出現了一條小河,河上用樹幹臨時搭起一座橋,橋下的河水“嘩嘩”地流着。小蘭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緊緊扶着傷員說:“同志,該過橋了,慢慢走!” 誰知道,走到橋中間,那個傷員忽然咳嗽起來了,臉漲得通紅,身子直髮抖,腳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蘭連忙使勁扶住了他。可小蘭肩膀上那袋麥粉卻掉到了河裏。米袋在水裏滾了幾下,就沖走了。小蘭愣住啦,她小聲地叫了一聲: “哎呀,這可怎麼辦呀?”

傷員看她望着河水直髮愣,就問: “小蘭,什麼東西掉到河裏了?” 小蘭連忙搖搖頭:“沒有,什麼東西都沒掉。咱們走吧!” 這時候,看護長從後面走過來了。小蘭告訴她傷員咳嗽得很厲害。看護長雙手扶住傷員說: “好,到前面找醫生看一看。” 她見小蘭好象有點什麼事兒的樣子,又問: “小蘭,怎麼啦?是身體不舒服嗎?” “沒有。嗯……” 小蘭把剛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丟米袋的事兒說出來。要是同志們知道了,準會把自己的糧食捧出來給我吃。大家的糧食都很少,我怎麼能吃他們的呢?不,我要堅持!看護長走了。小蘭趕緊拔了許多野草,放在挎包裏,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糧食一樣。

晚上,部隊休息了。小蘭怕大家看見她盡吃野草,就跑去給傷員換藥,洗繃帶。等大家吃完了東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這樣過了幾天,小蘭的身體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頭髮暈,兩腿軟綿綿的,一點勁都沒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麼也不知道了。等她醒來的時候,發現看護長正揹着她呢。

看護長是 40 多歲的人了,這些天來和大家一樣,吃野草和麥粉糊糊,身體很虛弱。她揹着小蘭,臉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裏喘着粗氣,搖搖晃晃地往前走着。

小蘭醒來說:“看護長,我自己能走,快讓我下來!” 央求了半天,看護長才把她放下來。小蘭咬緊牙,堅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後,她又躲到一邊煮野草吃去了。這時候,看護長笑眯眯地走了過來:“小蘭,你身體好一點了嗎?哎,怎麼一個人躲在這兒煮東西吃?” 小蘭趕緊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東西吃,不讓你看!” “好!我不看。” 看護長嘴上這麼說,趁小蘭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搶了過來,一看:“哎呀,小蘭,你怎麼光吃野草,一點麥粉也不摻呀?” “路還遠呢,留着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蘭拍拍挎包說:“這不是嗎?” 看護長奇怪地問:“你爲什麼放在挎包裏呀?” “米袋破了個洞,怕麥粉漏出去! ” “拿來!我給你縫縫。” 說着,看護長一把奪過小蘭的挎包,打開一看,裏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小蘭,你的麥粉呢?” 小蘭看到看護長這麼關心她,想說話,可嗓子眼像什麼堵住了似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唰唰”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她才把丟糧食的事兒告訴了看護長。看護長聽了說:“哎呀,小蘭,你爲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呢?我們一起參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你沒了糧食,大家應該幫助你呀!” 說着,看護長從自己的米袋裏,抓出一把麥粉,放進小蘭的缸子裏。 “你先吃吧,我馬上去報告首長。”

不一會兒,小蘭丟糧食的事兒,像一陣風似地傳開了。同志們立刻提着米袋走了過來,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蘭的挎包裏裝。小蘭忙搖手說: “ 不,不,謝謝大家……”這時候,那個傷員拄着柺杖走過來,拿着一點糧食,激動地說: “小蘭,你爲了救我,把糧食丟了。我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們都說:“小蘭,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也得把你這個小紅軍帶出草地。”

小蘭呢,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糧食。

這天夜裏,小蘭怎麼也睡不着。想起小時候,在地主家裏受剝削挨打受罵。要不是找到了共產黨,自己早就死了。參加紅軍以後,得到了首長和同志們多少幫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永遠聽黨的話,永遠跟着共產黨走!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2

鄧秀英和鄧玉乾是姐弟倆,那一年,姐姐13歲,弟弟6歲。爸爸是一名紅軍戰士,他要參加長征了,媽媽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帶着兩個孩子也長征!就這樣,他們緊跟着部隊的家屬隊開始了遙遙無期的長征。

媽媽背上鋪蓋卷,鄧秀英和弟弟在後面跑,可是即便這樣,前面的隊伍走得很快,他們根本跟不上隊伍,更找不見爸爸在哪裏。媽媽背上是沉重的鋪蓋,怎麼辦?鄧秀英決定背上弟弟鄧玉乾,可是,鄧秀英才13歲,身高還不到1.3米,她還是個沒長大的小姑娘。弟弟鄧玉乾雖然才6歲,身高剛齊姐姐的腰,但體重已經不輕了。

媽媽就用一根麻繩把鄧玉乾結結實實地捆在鄧秀英身上。弟弟很重,鄧秀英只好貓着腰向前走去,一開始還不覺得累,可是,走一會兒,就覺得喘不上氣來,到了休息的時候,趕緊讓媽媽把弟弟解下來,這時候,鄧秀英才能歇口氣。

草鞋很不結實,總是走一天就穿爛了,休息的時候,鄧秀英發現自己的腳趾頭、腳後跟都給磨破了,結成了痂。最難以忍受的是飢餓。鄧秀英懂事了,知道哭也沒用,可是弟弟很小,在槍聲中都沒有哭過,卻總是餓得哇哇大哭,每次有吃的,她們母女倆總是讓弟弟先吃。然而,吃的實在太少了。又一次,媽媽餓暈了,倒在了地上,鄧秀英以爲媽媽死了,姐弟倆趴在她身上大聲哭喊,後來,有個紅軍叔叔看見他們了,就拿出自己僅有的一把豌豆麪,鄧秀英就把豌豆麪喂到媽媽嘴裏,過了好久,媽媽終於醒了……

鄧秀英攙扶着身體虛弱的媽媽,揹着走不快的弟弟,沿着大部隊走過的路上留下的宣傳告示連夜追趕部隊,不料被土匪攔住了去路。土匪把他們帶到在一片密林裏,把這母子三人當做奴隸賣掉了,而且賣給了三個不同的人。從此,這母子三人身在異處,不知道親人下落,更不知生死。

過了7年,鄧玉乾從主人家逃了出來,他一個寨子一個寨子地走,一家一家地找,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找到了母親,也找到了姐姐。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3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與美好,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又是誰給予我們的呢?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是偉大的共產黨,他們用血肉之軀建起了一座新的長城。我們的中國,我們的民族,也是在這座長城上站起來的。多少歲月的滄桑,抹去不了戰士們豪邁的話語和不屈的精神,那一個個動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斷啓迪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經久不衰。

故事《豐碑》講述的是,在長征途中,一位老軍需處長,爲了讓戰士們多穿一件棉衣,在茫茫雪山上只穿一件單衣,最後隨雪飄去,永遠合上眼的感人事蹟。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動。在那殘酷的戰鬥年代,環境惡劣,物資缺乏。作爲老軍需處長,他完全有機會自己先穿上溫暖的棉衣。但是,他爲了戰士們不受凍,他想盡各種辦法,把爲數不多的棉衣全部發給了戰士們,而自己卻寧可挨凍,最後永遠地走了。他捨身爲人,時刻爲他人着想,他把別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生命的結束,不代表精神的結束,生前的一點一滴都會被他人銘記。捨己爲人,雖死猶生。

在過草地時,紅軍戰士小蘭爲了保護傷員,把自己的一代麥粉丟了。小蘭爲了不讓大家擔心,把野菜放進了包裏。幾天後,她因營養不良而昏了過去,大家這才知道小蘭的處境。於是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把小蘭的包中填滿了麥粉。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麥粉》。是啊,一袋麥粉的事兒有多大,但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這區區一袋麥粉,展現了紅軍戰士團結一心的品質。自己少吃一點就會多了一個人走出草地,奉獻的一份份愛心也是團結力量的表現。

這兩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歷,每一次春秋遊,媽媽都會爲我準備美味可口的壽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着糯米與黃瓜、火腿、蛋皮、肉鬆,那口味真是棒極了!每次我都會帶兩大盒。可剛端上餐桌,無數的小手伸了過來,拿走了許多,我都只能吃到可憐的幾個。雖然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但每次總覺得心中有點委屈。不過,當我讀完這兩個故事,我覺得,我的這些分享,相比較紅軍戰士們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我應該高興纔對,怎麼會感到委屈呢?當我想到這,紅軍戰士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又一次高大起來,自己也渾身充滿了力量。

長征是中國革命歷經的磨難,紅軍精神是中國人品質的濃縮,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的自豪。剛強不屈,捨己爲人,團結一心將永遠傳承、發揚,歷久彌新。

銘記共產黨,銘記紅軍戰士。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紅軍戰士的拼搏,哪裏有我們幸福的生活。讓我們不忘歷史,向美好的未來,進發!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4

《七律長征》時,爸爸推薦我去閱讀《長征的故事》。他說,只有瞭解長征背後的細節,我才能更好了解長征的艱難困苦。是啊,“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多麼艱苦的長征啊!那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智取遵義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等。

全書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爲“歷史的英勇足跡”、“向着光明跋涉”和“在路上——我們的長征”。在許多故事中,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倔強的小紅軍》。這個故事講述了過草地時,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紅軍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接受陳賡同志的乾糧和馬匹。對於陳賡送過來的乾糧,他“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拍拍自己鼓鼓的乾糧袋”,讓陳賡認爲自己很好。但陳賡走後,那小鬼已倒在了草地上。陳賡打開他的乾糧袋,才發現那隻不過是一根印有牙印的牛膝骨。讀到這裏,我哭了,小紅軍真是偉大。

由於時間距離太遠,我一直不懂得過去人們生活的艱辛,對於父母教育我愛惜糧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我也不以爲然。讀了長征背後的故事,我深受震撼,如果我把浪費的糧食給那個小紅軍,他就不至於餓死了。現在儘管我們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生活富足了,可那些生活在偏僻農村和山區的孩子們仍然還有很多人處於溫飽線附近。我們要拿出愛心,多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比我還小的孩子,都能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像小紅軍那樣的先輩獻出生命換得的啊!作爲21世紀的少先隊員,我們又何嘗不能多爲別人考慮呢?

長征的故事有許多都是感人肺腑的,不論是有名,還是無名;司令還是士兵……他們的精神都是可貴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傳承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也是我永遠需要銘記在心的豐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不管是面對困難還是安定,悲傷還是喜慶……我們都應該用真誠和自信去面對,這樣才能夠關心他人,避免悲劇發生。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篇15

今天我聽老師講了長征的故事,還回家上網查了有關長征的資料,使我瞭解了什麼是長征,中國紅軍爲了革命不怕犧牲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紅軍是一個被稱爲天下無敵的隊伍,紅軍是一個能刻服一切困難的隊伍,紅軍是一個不怕犧牲的隊伍,紅軍是一個創造舉世無雙的壯舉: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隊伍。

在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後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軍需部長爲了把棉衣發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爲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裏……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裏,才知道生命有多麼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爲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

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在,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髒怕受委屈,在家裏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一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樑。紅軍的事蹟將不斷地激勵着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爲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