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精品(15篇)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佛家訓》讀後感精品(15篇)

《哈佛家訓》讀後感1

最近有這樣一本書,老師們把它列入必讀書目錄,家長們把它看成是教子課本,同學們把它奉爲爭相傳閱的寶貝——它就是《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不僅能使我瞭解豐富的人生百態,而且還能運用名言警句來啓迪我,讓我明白更深奧的人生哲理。其中例舉了一些神話傳說,也有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更有一些在人們的眼中微不足道的平凡鏡頭都被記錄了下來,從而揭示出一個個深刻的`道理。雖然,都是一頁紙的小事件,但是卻蘊含着一個個巨大的“財富”。

當它在講述了“蘋果裏的五角星”時,我在想:蘋果怎能會有五角星呢?這個故事向我們敘述了小女孩詹妮和她爸爸的故事。詹妮回家告訴爸爸,蘋果裏有一顆星星時,爸爸不相信,詹妮拿出一把刀和一個蘋果,攔腰劈開,剛劈到一半,爸爸說:“切錯了!正確的切法是從頸部切到底部。”她沒有在意父親的話兒,她把切開的蘋果伸到父親面前。父親很驚訝,因爲他從來沒有用這種方法切過蘋果。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活在俗成的習慣之中,我們肯定錯過了許多意外的驚喜。”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回想起:有時候我和媽媽之間也會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對話。每當我告訴她一些學校裏的新鮮事兒時,她總是說:知道了,這有什麼,不就是什麼什麼嗎?馬上就會說出一大堆兒的道理來教訓我一頓兒。於是我把這本書送給媽媽,希望她也能有所收穫。

《哈佛家訓》既是我的良師益友,又是我和父母溝通的橋樑!

《哈佛家訓》讀後感2

前幾天我去新華書店買書,看見有一本叫《哈佛家訓》的書,我想:哈佛不是一所大學嗎?怎麼還有家訓呢?於是我打開書一翻頁,一看簡介,原來是一些小故事,裏面包括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覺悟等等,這裏面有一個故事讓我有所感悟。

這個故事叫《你會選擇撒謊嗎》。再一次舞會上,實話先生看見一位老女人,就走在他面前行禮,然後說:“您使我想起您年輕的時候。”老女人說:“怎麼樣!”“很漂亮!”“難道我現在不漂亮嗎?”老女人說。實話先生把他想說的話告訴了老女人。老女人的臉白一陣紅一陣,很尷尬。

這時謊話先生也來到了老女人面前邀請老女人跳舞,恭敬的說:“我能和您跳支舞嗎?如果你能接受我的邀請,我將是舞會上最幸福的人。”然後老女人和謊話先生跳起了舞。一個月後,老女人死了,邀請他們去參加葬禮。他們在老人棺材前,接到了老人女僕轉給他們的信,謊話先生那時說的話讓他很幸福,於是老人把她的全部遺產給了她,而實話先生收到的是老人的日記。

從根本上說,難聽的`實話要勝過動聽的謊話。謊話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實話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誠實,固然是一個極其寶貴的品質,但用起來一定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

善意的謊言非但不會損害別人的利益,反而還會給需要的人送去溫暖和安慰。美麗的謊言閃耀着人性溫和的光輝,它讓失去青春光環裝點的遲暮美人享受到了久違的甜言蜜語和被人愛慕的快樂。

《哈佛家訓》讀後感3

這天,我讀了《哈佛家訓》中的“咱們不就應貧窮”這個短短的故事,但是,從裏面得到的感悟卻不只一點點兒。

有一個人叫做‘福勒’,他是美國一個黑人佃農的兒子。他五歲開始勞動,九歲以前以趕騾子爲主。他們一家人一向過的貧窮的生活。

福勒有一位不平常的母親,她發現福勒與其他6個孩子不一樣。這位母親有意識的經常將福勒拉在身邊,跟他聊天。她反覆的說:“福勒,咱們不就應貧窮!咱們的貧窮不是由上帝安排的,而是咱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

咱們貧窮是正因咱們沒有奢望過富裕!這個觀念在福勒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向成就了他日後無比輝煌的事業。

福勒改變貧窮的願望像火花一樣迸發出來——他挨家挨戶出售肥皂長達12年之久,並由此獲得了許多商人的尊重和讚賞。慢慢地,福勒不僅僅在最初工作的那個肥皂公司,而且在其它7個公司都獲得了控股權。福勒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徹底改變了家庭的貧窮面貌,扭轉了家庭的命運。

這人說:所有偉大的成就就在他開始時都但是是一個想法罷了——但是是一個想法!

我想:無論是追求財富,或獲取健康;無論謀取功名,或尋找愉悅;無論追求利益,或追逐自由……如果如果要到達目的,首先務必有一種強烈的渴望,並鍥而不捨的爲之奮鬥。

福勒說過:假如你清楚地知道自我需要什麼,那麼,當你看見它的時候,你就會很快的認識它,並能緊緊地抓住它。

《哈佛家訓》讀後感4

在《哈佛家訓》這本書中,我讀了一個名爲《媽媽只收0美元》的一個故事,就讓我想起了世界上的所有母親。

故事是這樣的:在美國得克斯州有着一條法律,凡未滿14歲的孩子都要幫家長分擔家務活,但在一個家庭裏,有一個名爲湯姆的男孩寫給自己的媽媽這樣的一個賬單:

湯姆幫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媽媽應付5美元

湯姆自己疊被子--媽媽應付2美元

湯姆擦地板--媽媽應付10美元

合計:15美元

湯姆寫完後把它放在了桌子上,便安心的去睡覺了,不一會,忙得滿頭大汗的媽媽看了後在後面添了這樣的幾個字:

媽媽懷湯姆10個月--湯姆應付0美元

媽媽叫湯姆走路、說話--湯姆應付0美元

媽媽給湯姆做飯吃--湯姆應付0美元

媽媽每星期天帶湯姆出去玩--湯姆應付0美元

合計:0美元

我從湯姆的`媽媽給湯姆的賬單上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媽媽、看到了全世界的母親,她們都和湯姆的媽媽是一樣的我們從小到大,媽媽爲我做了很多事情,卻沒有向我們索要任何回報以及人民幣而我也相信,世界上的一半兒童都會認爲母親爲我們做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自己也理所當然的得到的,一有了這個想法,那麼我們在給父母做家務活的時候,就認爲我們也可以向員工一樣向老闆要工資,甚至有的時候還頂撞父母,那麼,我想問問那些孩子們:難道父母生你就是爲了給自己徒生煩惱嗎?

《哈佛家訓》讀後感5

我最近看了一本厚厚的大書,真的厚的比“研究生的書本還厚”呢!這本書的書名叫做《哈佛家訓》(大全集)

這本書的主要的序言有兩句,即容易讀懂又精彩絕倫的兩句:一本好書營造一個世界;一個故事改變孩子一生。還有一句:培養孩子鑽石品質,營造快樂個性素質。

故事是說: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一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當時火災的情況只允許救出一幅畫,請問你會救哪一副畫?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個答案中,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獲得了該題的獎金。他的答案爲最佳答案:“我會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最後還評論了這個故事的.“哈佛智慧”,就是作者的讀後感:三心二意到頭來智慧竹籃打水一場空。

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真不愧是“精華版”啊!裏面的文章每一篇都寫得很有意義,有些還是韻味深長。如果對我來說,我想我可能只會去搶救最有價值的那一幅畫。可是,成功的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一幅,而是最有可能拿到的那幅。

從這本書裏,我還看到了許多優美而有智慧,智慧又有想法的文章。

讀《哈佛家訓》這一本書,我覺得學到的知識頗多,也多有感悟。“人性、信念、細節、愛心、睿智、智慧、創意、勇氣、自信……”這二十多種的哈佛家訓,是我從中受益,感悟良多。

《哈佛家訓》讀後感6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哈佛家訓》,這是一本經典的家教課本,它是由來自美國的威廉。貝納德先生所寫,十分好看。

這本書主要由一百多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內都蘊藏着不同的道理,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個故事——《蘋果裏的星星》。故事的小主人公詹妮發現蘋果裏有一顆星星,並給爸爸看,雖然切法不正確,但是也證實蘋果裏一顆星星,主人公的父親也感到十分驚奇,自己不知道切了多少蘋果,卻始終沒有想象到換一種切法會是怎麼樣的,會出現什麼,甚至會發現什麼……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似乎體會到了什麼,我怎麼就沒有發現蘋果裏有一隻星星呢?這完全靠想象力,完全靠潔白無暇的善意……不錯,這就是世界上最純潔的——童真。活在俗成的習慣中,我們肯定錯過了許多意外的驚喜。不要等着“錯誤”來爲我們開闢新路,主動嘗試一下,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寬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鐘會有什麼奇蹟!不單單是這一個故事,在這本書中,我還發現了:

親情——照耀心靈的.陽光

習慣——決定成功的細節

處世——和諧通達的藝術

明察——洞悉世事的真知

行動——匯聚大海的水滴

心態——成就未來的境界

自律——遏制慾望的力量

大度——容納天地的胸懷

感恩——珍惜萬物的彗星

同學們,我們一起享受這本書吧!

《哈佛家訓》讀後感7

有一本書。這本書曾經對美國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由美國的威廉·貝納德所寫的。這本書中所蘊含着的每一個人生的啓迪。深深感染着我們每一箇中國人。

它就是——《哈佛家訓》。

寒假裏,當我翻開這本書時便被他的內容深深吸引。每一篇都令我細細回味許久。其中《一條小麪包》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最深。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貧困的小女孩,總是站在最後一個拿麪包師給他們的麪包,而且總是最小的麪包。但他仍然感激麪包師,心裏沒有一點憎恨。很多人會覺得小女孩豈不是很吃虧?爲什麼任由他們欺負呢?但是在我看來,是因爲小女孩有着一顆善良、純樸的心,其實,真正吃虧的是那些喜歡爭搶的人,他們爭得了眼前的小利,卻把自己不好的品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己一生的發展大大不利。就像是麪包師最後所說的:“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你幸福。願你永遠保持一顆寧靜,感恩的心。”。是啊,做人不就是這樣嗎?只要我們互相謙讓,不斤斤計較,這個世界哪來的爭吵?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世界將有多麼美好啊!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感觸很多:人生如同一場夢,只要奮鬥過,努力過這場夢就不會留下遺憾。在生活中往往有許多小細節蘊含着的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豐富,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無瑕的人生,要做到這個並不難,你只要付出勇氣、真心、夢想、智慧、再加上汗水,就可以有一個完美人生。就像愛迪生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8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美國貝納德寫的《哈佛家訓》。它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的,每個故事雖然簡短,但都蘊含着豐富的哲理,耐人尋味,使我回味無窮,而且讓人感覺很親近,彷彿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的心靈,令我神清氣爽。這些故事不僅激發我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點燃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厭。

印象最深刻的是鄉村郵遞員希瓦勒,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以後,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麼美妙啊!”爲了實現這個夢想,在以後二十年裏,他沒過上一天安閒的日子。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個建築師。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得想像來構造自己的城堡。終於,西瓦勒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憑着他堅持不懈地努力,建成了他的`夢想城堡。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爲法國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叫“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石頭,也不再靜臥在泥土之中。一個人要有夢想,更要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向着這一目標努力,夢想就會成真!

我有一個夢想,深深紮根於我的心中。我希望沒有戰爭、沒有飢餓和貧困。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開心地上學、唱歌、跳舞、做遊戲。地球上到處青山綠水,花紅柳綠,我們還可以到月球上居住。儘管我沒有過人的才智,這個夢想距我很遙遠,但是我仍不會放棄努力。只有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憑藉着堅強的意志,才能克服任何的困難,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我的夢,中國夢,期望早日實現……

《哈佛家訓》讀後感9

我讀過一本書那本書是我記憶遊新,使我難以忘記。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那麼,通向成功的道路在哪裏呢?誰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呢?我想就是它,《哈佛家訓》。這是一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意義的書,書中介紹了許多名人成功的關鍵,也有許多看似平凡卻含義深刻的故事。它可以使一個人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震撼着人的心靈。

《哈佛家訓》讓我感受到了,親情、信任、母愛、助人、真理等等。這本書讓我懂得了真理和愛,懂得了謙虛.......這本書是一本讓你學會怎麼做人的道理,裏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從中我學會了怎麼才能做好人,裏面的故事很多,由一個個故事變成道理的時候你會從中得到主人公的感受,有些文章我讀完了讓我一生都很難悟出的道理,它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讓你悟出的。

這本書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佳精彩,讓我們的人生充滿真理。“這本書讓我們從一個黑暗的世界裏慢慢的走出見到光明”《哈佛家訓》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深刻的.意義。讓我一點一點的走向成功的道路。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就要成爲天上永遠飛翔的雛鷹;假如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就要成爲最勇敢,衝在最前方的浪花。總之,我要堅強,我要勇敢。

《哈佛家訓》讓我一生受益!

《哈佛家訓》讀後感10

我有一本非常喜愛的書叫《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其中有一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故事的名字是《無私奉獻的報償》。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以捕魚爲生。爲了應對突發的海難,村裏人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有一次發生了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漢斯自告奮勇地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了海,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漢斯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援隊的划艇,衝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終於,救援船回來了,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它好像很偶然,很出乎意外,可是無數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回報還是壞的回報,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這一原因是:我們一定曾經爲這個結果做過什麼,我們的爲人習慣一定有導致這種結果的某種因素。

《哈佛家訓》共分爲十小節,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覺悟。這是人類成爲優秀人才的關鍵。沒有哪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向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的哲理生動有趣地展現出來。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我堅信,這本書會告訴你其中的奧祕。

《哈佛家訓》讀後感11

最近,我讀了由美國作者威廉·貝納德編着的《哈佛家訓》。其中,《老紳士的考驗》一文讓我很喜歡。

文章主要寫了:一位老紳士要找一個男僕。他經過考覈後,確定了四個人最後面試。老紳士讓這四個人先後進一間屋子,各自坐一會。第一個進房的人看見一個罩子,很好奇,他打開一看,是一堆羽毛,飛了一屋,他落選了。第二個人因爲偷偷吃了一個櫻桃,也被打發走了。第三個人因偷打開了一個沒上鎖的抽屜,同樣被趕走了。最後一個人進了屋後,靜靜地坐了二十分鐘,被錄用了。

是啊!很多人都有窺視的衝動。這種衝動起初是無意識的行爲,不過是一種好奇;但這種好奇會發展成習慣,變爲一種癖好;有一天,當這種習慣變成性格的時候,就變成了可怕的貪婪。

生活中也是這樣,如果你看見人家有個你喜歡的東西,你趁人家不在的時候“拿”走了,就是貪婪,就是偷。如果你在人家在的時候借來,那樣,性質就不一樣了,那樣,就不是壞事了。所以說,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才能動人家的.東西,不能特別貪婪。

大家也要看看這本書,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哈佛大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大學,它先後培養了7位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哈佛家訓》就是哈佛博士——威廉?貝納德編着的,它被我翻看了很多遍,是我愛不釋手的文學作品。

《哈佛家訓》讀後感12

哈佛學校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學校,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7位總理,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這些傑出的人物,曾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這本書的主要結構是以一些能啓發人類學習和一些名人的經歷。這本書的一大特點是每一篇文章旁邊總是有一段批註,它能讓人深刻的理解這篇短文的意義在與那。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爲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沒有哪一本書想《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哲理生動有趣得展現出來,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

《哈佛家訓》讀後感13

初拿到這本書,我以爲這是一本毫無意義的書,無非就是一些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書,打個“哈佛”的名頭而已。但當我翻開這本書,我就發現我“大錯特錯”了。這本書是由一個個勵志故事組成,而且那“哈佛”也絕對不是個噱頭。可以說是篇篇精彩,字字珠璣。

英國哲學家說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書中的《意外》一文。將這句話完全演繹出來。約翰和他的妻子瑪麗去外出差,將孩子交給女傭來看管。他們回來時發現有一戶人家房子失火了,待他們走近一看,原來是朋友弗雷德的。約翰得知有幾個孩子被困在地下室後,便奮不顧身地衝進去救出了兩個孩子。知道那兒還有兩個孩子以後,他再次不顧妻子的反對,衝了下去,他夾着兩個孩子跑出來的時候,意外地發現那是自己的孩子,原來是女傭出去去買東西時,把孩子託給人家了。

很多人在這種時候可能都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幸災樂禍地看別人笑話,卻殊不知自私導致自傷,助人爲樂即是自助。然而,在人生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上,沒有人能夠永遠不碰到困難。如果我們都冷漠地對待別人的求助,那在你遇到困難時,又能指望誰來伸出那雙援助之手呢?總之,我們要切記:自私導致自傷,助人即是自助。

書中類似於此的故事數不勝數,爲了能從中受益,我迫不及待地買下了整套書,美德、快樂、親情、哲理、自信、感恩、處世……這些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正是這一個個小故事,才讓我明白要多付出、要多感恩、要多努力,那麼你這一生纔是充實的,有意義﹑有價值的!

《哈佛家訓》讀後感14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書架上有近80多本,我沒事的時候就看上一會兒書,就連上廁所的時候也拿上幾本書。最近,我又讀了本名叫《哈佛家訓II》的書。

《哈佛家訓II》是一部經典之作,分好多個篇章,有感恩篇、習慣篇、童真篇等等。每一個篇章裏面都有一個個小故事。別看是小故事,但卻講述了一個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而且每篇故事後面都有一句精闢的話語來點明寓意。十分耐人尋味,無不令我深思。因此,我十分的鐘愛讀這本書。

接下來,讓我來挑一篇比較好的文章,說給大家:這篇故事的.名字叫紅草莓:有一個懂事的孩子叫伯傑。每到週末,他都會到遠處的森林去撿柴。這天,他撿到許多柴,太陽十分毒辣,於是他走到小溪邊的一棵大樹下準備休息一會兒。突然,他發現大樹下方有許許多多的紅草莓,於是他克服了貪吃的天性,把這些草莓留給了忍受疾病折磨的母親。當母親爲他的這個做法露出高興的笑容時,伯傑比自我吃了草莓還高興。

這麼小的孩子就發奮戰勝自我的天性,知道把好東西讓給母親吃,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好的品行能夠給人力量和愉悅。正如伯傑在孝敬母親時,自我也無比的愉悅。只有那些能夠從美得中體會到樂趣的人,才願意展現和傳遞美德。這就是我讀這個故事的感悟。

《哈佛家訓》讀後感15

這天,我讀了美國貝納德寫的《哈佛家訓》。《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好處,不僅僅能夠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能夠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能夠從一個故事來舉例:從前有一個班級,班級裏的所有人都是老師頭疼的對象,老師對他們已經放下了,他們對自我也放下了,沒有人願意來教這個班。有一天,一位女老師來任教,她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讓你們做個選取。”“有三個人,一個篤信巫師,嗜酒如命,一個少年時進過禁毒所,有很多情—婦,一個生前沒幹壞事,只喝一店酒,你們願意當哪一個人?”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選取了第三個人,因爲他們明白前兩個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他們的想法啊貼合正常人的,可他們都錯了,前兩個人是美國2任總統林肯和美國二戰總司令羅福斯,而第三個是濫殺幾千條無辜的生命的希特勒。

20年後,那些學生都有了工作,有些還當了老闆。當別人問他們爲什麼會有這翻改變時,他們回答:“當我們認爲自我沒期望是,老師告訴我們年輕的時候犯錯沒什麼只要之後改正就行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這本書所感動,它不僅僅僅是一個故事,他也是一個人生的轉折,裏面的道理能讓一個人從到處搗蛋變成一個生活富裕的.人。正如開頭所說的:《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好處,它讓孩子們走出迷途,走出黑暗,拯救他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