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品】

本文已影響 1.84W人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品】

《三國演義》讀後感1

今天,我又一次讀完了《三國演義》。這已經是我第九次合上這本書了。但我無論看多少遍,都看不厭,都有很深的感受,尤其是對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更是敬佩有加。他精通三韜五略,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神機妙算,只可惜他沒有統一中華,復興蜀漢,這當是他一生的最大憾事。

有一句話,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少不看‘紅樓’”,我同意;但“老不看‘三國’”,我卻不贊成。《三國演義》這本書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教人老謀深算。有人說,小說着重描寫了蜀漢,而最後,蜀漢卻打出了白旗,這麼沒勁的故事情節,有什麼藝術可言?我們本想看到的卻沒有看到,但這是一種“撕碎的藝術”,它的'悲劇結尾比大團圓的結局更耐人尋味。不是嗎?《三國演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嘛!書中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己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燒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關係了蜀國的命運。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可惜啊!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武有五虎,文有臥龍,但自從那不明不白的一場仗後,就開始走向下坡路。

做人就應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爲了二弟三弟的死而賠上了更多的兄弟,這實在不值得。能屈能伸,還得謹慎;否則,你就會失去很多很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2

暑假裏我讀的第一本書便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它還是四大名著之一呢,你看過嗎?如果沒看過我給你講講主要內容與精彩畫面。

本故事主要講魏、吳、蜀三個大國戰爭的故事,最後魏國的司馬家族統一了天下,改國號爲晉,從此天下太平,中國統一。

做爲四大名著,精彩自然不少。書裏也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形象,比如:智慧的諸葛亮,勇猛的趙雲、關羽、張飛,流行至今,家喻戶曉。他們的故事很多很多,我就給你講其中的一個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劉備與張飛,關羽在酒店結識,三人都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張飛便賣了桃園,與關羽、劉備結爲兄弟,他們按年齡排輩次,劉備老大,關羽第二,張飛最小。他們召集500多士兵,打造了兵器,投入到攻打黃巾軍的戰爭中去。經過不懈的'努力,建立了蜀國,並與北魏和東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古代戰爭的奧祕,瞭解了漢朝末年時的那一段歷史,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文學知識,使我認識到凡事要成功,必須得經歷長期的不懈努力才行。

《三國演義》讀後感3

說到四大名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每本書都影射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而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羅貫中所在的時代是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非常嚴重,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羣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們流離失所,作爲底層知識分子的羅貫中,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劇故事,寫出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顯《三國志通俗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這100年裏魏、蜀、吳三國時期的矛盾與鬥爭。在書400多位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他因斬華雄、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後來,一把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更是威風八面。但最終,他卻因爲驕傲而敗在了麥城,最後被孫權所殺,死時58歲。

關羽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我從關羽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即使再強大,再優秀也不能驕傲。我曾經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和我的弟弟比跑步,我比弟弟大,自然跑得過他,可我卻因爲驕傲,之後就不繼續鍛鍊了。結果,只過了一個學期,我就被弟弟反超了。

永遠都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因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是否爲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呢?你有哪些收穫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名著《三國演義》開篇詞就十分吸引人,內容更加振奮人心!《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兵家及讀者喜愛。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廷腐敗無能,民不聊生。於是,羣雄四起,逐漸形成了蜀、魏、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經過多年戰亂,中原大地終於“分久必合”歸晉國所統。

《三國》裏的人物栩栩如生,都有各自的特點。而我最喜歡的是三絕之一智絕——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身高八尺,頭帶紅綸巾,氣度不凡。初出茅蘆,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戰績累累。劉備死後,他輔佐後主劉禪,六出歧山,空城撫琴退仲達,上方谷智困司馬懿更是令人驚歎不已。

當我讀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十分難過,非常憤慨。諸葛亮用祈禳北斗法,若七天燈依舊在亮,便可延長十年壽命,不料魏延來報軍情時,強行闖入,踏滅了主燈。我看得氣憤填胸,和姜維一樣恨不得殺了魏延。而諸葛亮卻說:生死有命,不是魏延的'過錯。他那海一樣的胸懷,真令我敬佩呀!

讀《三國演義》不僅使我瞭解了那段歷史,更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的哲理。讀一本好書就象與高尚的人談話,不僅僅是《三國演義》。《我喜歡的《三國演義》》出自:網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三國演義》寫了吳、蜀、魏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到三國歸晉經歷的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赤壁之亂、官渡之戰),三分天下與天下歸晉。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有4人:曹操、諸葛亮、關羽和張飛。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詐之人,但是,他在軍事方面有勇有謀,他在幾十年的東征西戰中,佔據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許多少數民族也臣服於他,他是魏國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因此,他是志出的英雄人物,有勇有謀的三國羣主。

諸葛亮,他的智力可謂是永超人世,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心,爲劉備想出了許多好辦法,使劉備拿下了不少城池。

關羽,張飛,他們非常的勇敢,歷經沙場,在戰場有豐富的經驗,他們過五關,斬六將,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卻不想被奸人所害……

戰爭是表現人物鬥智鬥勇,雙方戰略戰術的,而不是呆板鋪敘兩軍對壘;《三國演義》把人物特點描繪的栩栩如生,體現出了各類人物的精神。

《三國演義》讀後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衆所周知這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愛的圖書之一,被列爲四大名著。其中《千里走單騎》是我的最愛。

故事《千里走單騎》主要講了曹操愛慕人才,一心想要收服關羽,對他十分厚待。但是關羽不忘劉備,在得知他的.行蹤後,立即掛印封金,離開曹營,前往投奔。曹操知道留不住他,便贈給棉袍、路費,親自送行。關羽經過五處關隘,斬了六員攔路的曹將。在古城會了張飛,終於與劉備相遇。

這個故事中關羽爲了與兄弟相遇,捨棄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這讓我看到了關羽的忠誠、勇敢、俠義的精神,我很受感動,深深覺得關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一位大英雄。

但是在當今社會裏,許多人都爲了金錢,名利不擇手段:詐騙自己的朋友、父母、同學....... 比如一些小店鋪爲了使賣的食品更誘人,賺更多的錢,便往裏面加入添加劑,色素,讓食品變得更香,但因此卻讓吃這個食品的顧客的身體變得差,他們卻全然不顧,這些人完全辜負了顧客對他們的信任!很少會有人像關羽一樣,這一點讓我大失所望,我希望社會裏會出現更多正直,誠信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7

看了三遍《三國演義》,一直沉浸在驚心動魄的戰爭中,看的不厭,受益匪淺。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經典。它描繪了近200個人物。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金朝歸依的一系列讓天神們痛哭流涕的偉大作品。

曹操的欺,劉備的謙讓,孔明的謹慎,張飛的勇猛,關羽的忠誠,周瑜的小心眼,這些都是不同的性格。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崇拜的'人是關雲長。他雖然狂妄自大,輸給了麥城,但沒有人是完美的,他在武功上卻是忠心耿耿,高人一等。曹操打敗劉備時,關羽因爲帶了二嫂被張遼說服。他立下了三章協議:降漢而不降鑽,按時送糧,一發現劉備下落就走,然後投降,足以看出雲長的俠義,不愧爲“昔日梟將”的稱號。他拿着燭丹,獨自騎行千里,五關之後斬了六將,在古城斬了蔡洋,後來在華容道放了曹操。他忠於他的主人,他是唯一享受他的優越感的人!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裏另一個我欣賞的人。他過人的機智和嫺熟的兵技,令後人歎爲觀止。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死亡,還沒出家門,就被賜予了人間三分。他放火燒了博望坡,借了東風,借了草船上的箭,巧妙地擺了八陣圖,在一座空城裏打敗了敵人.這足以看出他的智謀,但魏延一生爲蜀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有點冷酷,以至於他背叛了魏延,用詭計殺死了魏延,但這有問題。

《三國演義》給了我那麼多,我只有一句話要說:多錯會害死我。

《三國演義》讀後感8

讀《三國演義》有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沒錯我就要說的正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它講述的是東漢末年到晉朝同一期間發生地載事。

在《三國演義》中有太多的創奇任務,有愛民如子的劉備,又狡猾奸詐的曹操,有稱霸江東的孫權,有天下無敵的呂布,有義學當天的關於,有智勇雙全的'姜維,有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雖有這些任務但今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中的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於,這是我讀三國演義中的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蜀,通宵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曾水演七君,華工道義釋曹操,他忠於僱主,降敵之時,曾道一但聽聞僱主下落。便不知千里萬里投,這一事件可以體現關於的忠與義,在《三國演義》中變現關羽的事情也很簡單,“丹鳳眼”臥蠶局,面如中蘇,並與青龍偃月刀,做起赤兔馬,曾刮骨,幾乎變得天下無敵,可惜到最後…因輸於自身,而敗於麥城,死於非命,最後給人留下無數驚歎。

說了關羽,再說說諸葛亮。諸葛亮熟癡,天文地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曾借東風,草船借鑑。智鬥華工道。空城計,七裏燈,錦繡殺魏延,這裏都是非常人都擁有的,身長九尺,面如豌豆,頭戴絲巾,身披他的戰袍,留下深刻的印象。總體來說,度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十人也給我深刻的感受,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

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爲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我也一直很想看看。正好假期裏空閒時間較多,可以讓我好好欣賞。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東漢末年,羣雄紛爭,涌現出了曹操、劉備、孫權等英雄人物,他們個個胸懷抱負,在亂世之中建立了魏、蜀、吳等三個割據政權。經過多年的征戰,三國歸晉的漫長過程。

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應屬“火燒赤壁”這一故事。曹操爲消滅孫權和劉備,率水陸大軍八十三萬南下討伐,與孫劉聯軍相持在赤壁。劉備與孫權不畏強敵,積極謀劃,根據曹軍的特點,先後使用了連環計、反間計、苦肉計,最後火燒曹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看了《三國演義》,讓我認識了許多重情重義的.英雄人物,劉關張桃園結義,劉備爲請諸葛亮三顧茅廬(這個故事,老師在語文課上給我們講過,看起來特別有感覺)。黃蓋爲了東吳的勝利,和周瑜一起用苦肉計等等。

我對劉備、孫權面對強敵,毫不退縮,積極謀劃,反敗爲勝的故事十分欽佩。對其中細緻的人物描寫體會很深,狡詐的曹操,謙虛的劉備,敢做敢當的孫權,還有數不清的將帥謀臣,書中對這些人物的描寫入木三分,彷彿令我身臨其境,很值得我學習。

這些體會相信會對我的寫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寒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本歷史長篇小說,描繪了東漢末年羣雄紛爭到三國歸一西晉期間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用那如椽的大筆,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故事的情節妙趣橫生。

看了這本書,有人崇拜驍勇善戰的'關羽和張飛,有人崇拜一身是膽的趙雲,有人崇拜胸懷大志的劉備……而我,和衆多人一樣,崇拜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做的最神奇的事就是數草船借箭了。赤壁之戰前,周瑜“請”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可諸葛亮卻說曹操這幾天就要進攻了,要求在三天之內完成,還立下了軍令狀。看到這兒,我不由地想說諸葛亮自討苦吃,加上週瑜又吩咐均不準給諸葛亮造箭的材料,我真覺得諸葛亮死定了,誰知道諸葛亮居然算到三天後有大霧,在魯肅的幫助下,用二十條船、六百名軍士、青布稻草等,借了曹操十幾萬支箭。三國鼎立後,他七擒孟獲,五出祁山,卻爲能重扶漢室,反而病逝五丈原,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實諸葛亮能有如此神通,跟他的勤奮學習脫不了干係,倘若不是他努力學習兵法、地理、天文以及他的留心觀察,如今便不是諸葛亮流方百世了。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便也可以像諸葛亮一樣聰明。

正所謂“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嘛。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之前,我讀了一本書,是著名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歷史人物表演的舞臺,把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

先說說劉備吧。劉備仁義愛民、重情重義,在這裏,我不得不提:自從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後劉備等人真的是做到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劉備很重用人才:趙雲是來投靠他的,關羽張飛是“拜”來的,諸葛亮是“請”來的等等,還有許多亂世英雄都心甘情願拜倒在劉備營下。

再說說與劉備大同小異的另一個人:曹操。提到曹操時很多人認爲曹操很奸詐、很狡猾,但有一些人卻用這麼一句話形容他:“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其實,我最敬佩的`有兩個人:諸葛亮和趙雲。在戰鬥中,一個體現出了超羣的武藝;另一個則運用了自己的足智多謀,讓自己人以少勝多。先說說武藝超羣的趙雲,他有一個外號“趙子龍”其實他曾經也爲曹操效過犬馬之勞,但是,後來歸順了劉備,爲他奪取天下,爲劉備殺敵,以一敵萬。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後的結果,事實證明諸葛亮並不是象周瑜所說是一介草夫,而是一個可以重用的人才: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都是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的成果。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爲酬三顧”則體現出了諸葛亮的忠誠。

說實話《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體會頗深。我知道了團結的力量,人才的重用和運用有多麼重要。如果你還體會不到,就請看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四大名著是著名的歷史著作,今天我就來說說我最喜歡的一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裏有許多著名的人物,如劉備、曹操、諸葛亮等,這都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但在這麼多名垂青史的人物裏,我卻偏偏喜歡她。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而這位美人卻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着“閉月”名號的一位美人――貂蟬。

一位女子,能如此有膽識;一位女子,能如此有魄力;一位女子,能有可憐蒼生而捨己爲人的精神,誰說女子不如男!

奸臣董卓把持朝政,他只顧自己享樂,老百姓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哪裏都是一樣有邪惡就有正義、有奸臣就有忠臣。忠臣王允使了一招“敗戰計”,名叫美人計,此計甚妙,他先把貂蟬許配給呂布,再獻給董卓,貂蟬在其間巧妙周旋,從而激起呂布的英雄氣概殺了董卓,除了奸臣!

爲什麼說貂蟬有膽識有魄力?你想一想,一個女子能在兩個老滑頭中間巧妙周旋,機智應對,在快被識破的情況下,還能冷靜的把事情的緣由推到呂布身上,讓兩人的關係更爲緊張,可謂是“更上一層樓”!難道這樣的'女子還不算是有膽識、有魄力的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人都是嬌弱的,但貂蟬不一樣,該弱則弱,該強則強,能屈能伸,頗有一種女將軍的意境,誰說女子不如男?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早就有所耳聞,近日一讀,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受益匪淺。

以前我聽說過《三國演義》,所以我買了一本,看了沒幾頁,因爲看不懂,於是不感興趣了。現在,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時,才懂得什麼叫“三國天下大事”。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的精彩故事,如:《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篇章就是《草船借箭》了,諸葛亮神機妙算,魯肅忠厚老實,周瑜心懷妒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讓我不得不敬佩。

同樣《三國演義》中也有許多英雄好漢,如:武藝高強的關羽,粗魯的張飛,到死也忠服於劉備的諸葛亮。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懂得了:在學習中,我們應該以周瑜爲鑑,當別人的成績超過自己時,我們應該認真分析一下自己退步的原因,虛心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們應該虛心聽取爸爸媽媽的勸告,不應該因爲考試失利就失去信心。我們該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闊,寬宏大量,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挑戰!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三國演義》這本名著吧,我也很喜歡看這本書,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名著,瞭解這部名著吧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明朝著名的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以東漢末年,羣雄四起,魏、蜀、吳爭霸天下爲背景,寫出了許多流傳千古、至今仍激動人心的英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都精彩之極。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空城計”,北方的魏國想消滅蜀國。魏國的君主曹操率領80萬大軍直奔成都。消息很快傳到了蜀國,蜀國的的君主劉備急的想熱鍋上的螞蟻。他問諸葛亮,我們該如何應對,是進是退。只見諸葛亮神情自若,不緊不慢的說:“我們現在不用前進也不後退,只需原地等待即可。”過了幾天,魏國的80萬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讓士兵把城門打開,曹操摸不清狀況,就匆匆退兵了。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就戰勝了魏國的80萬大軍。

在這本書裏面,作者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陰險奸詐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生性多疑的周瑜,有勇有謀的趙雲以及魯莽率直的張飛。讓我彷彿置身於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

《三國演義》真讓人百看不厭,而且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一起暢遊三國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