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

本文已影響 1.24W人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

學歷史,論一個王朝的覆滅,原因無外乎是封建制度的腐朽、皇帝的昏庸無能、不順應時代的發展、嚴重的剝削云云,一切都成了格式化的模板,可以被套用並且冷冰冰的對每一個走向末路的王朝指手畫腳。直到有幸閱讀了《萬曆十五年》,才深刻的意識到,歷史書上一句簡單的甚至是不起眼的話,對當時的人來說,卻是歷經了漫長的,真實鮮活的一段崢嶸歲月。

萬曆十五年,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年份,卻在許多人看不到的地方涌動着暗流,大明王朝這一封建帝國看似與往常一樣的在運行着,卻悄然走到了崩離的邊緣。構成這個龐大帝國的零件,皇帝、首輔、文臣武將、思想家及至每一個子民都各司其職,維持王朝這一大機器的運轉,殊不知這個龐大的機器即將走向末路。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道德、法律、文官治國的政治結構以及政治體系的落後。《四書》《五經》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成了規束人們道德行爲的模板,從無數文人那裏不斷傳揚、延續,甚至成爲治理社會的基礎,它要求人們"仁義禮智",朱熹之後,理學更是被髮揚光大,上至天子下至萬民無不按此來約束自己,一個民族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固然是好,可政府怎能僅僅把道德作爲行政的準則呢?

只有公平公正的法律纔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治理社會的根本,嚴刑峻法的重要性可參看戰國時期的秦國,本是被東方各國視爲蠻夷的西方偏遠小國,卻能在商鞅變法之後並不算漫長的歲月裏"奮六世而御宇列",一躍成爲最強的國,明王朝沒能走的更加長遠,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對法律的漠視甚至於一部分人的肆意踐踏。

這部分人則包含於萬曆時期兩萬文官這一龐大的官僚集團之中,這一集團分散而又凝聚,衝突而又團結,在這一特殊集團治理之下的中後期王朝,看似歌舞昇平繁花似錦,其實不過強行堆砌華麗空有其表。萬曆時代,皇帝是一尊被人擺放在天神位置的`活着的祖宗,他是一種信仰,一種代表這個帝國的高級符號,他的一言一行無不被文官集團制約,致使他一旦做出集團的人認爲出格的事,就會招來無數參諫的奏本,有的人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進行"死諫"在這種情況下,萬曆皇帝逐漸心灰意冷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除非是出席重大的禮儀慶典,否則鮮少露面。

文官集團不僅制約着皇帝,還制約了政治體系的發展,首輔張居正生前想要推進賦稅的變革以適應時勢的變化,卻因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於死後遭到清算,這場轟轟烈烈歷時持久的清算運動之後,改革被迫流產;高級將領想淘汰落後的軍隊"短板",建立有效的機制以適應邊境防禦需要的努力,也在文官墨守成規的情況下付之東流。只有戚繼光依靠張居正的蔭庇組建了戰功赫赫的戚家軍,()編制了一整套完善且強大的治軍方略,但這一成功的個例也在張居正死後的清算運動中逐漸消亡。

久而久之,大明王朝在積弊已久的情況下脫離軌道也是不難預見的事了。一但偏離軌道卻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那麼無論是活着的祖宗萬曆皇帝、以首輔爲代表的朝廷臣子、有抱負的愛國將領、標新立異的思想家,還是每一個兢兢業業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普通民衆,都無法阻擋一個王朝的謝幕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2

黃仁宇先生寫史手法特別,《萬曆十五年》截取了歷史的一個剖面,讓時間停留在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以該年前後的史事爲中心,從描寫一個皇帝和五位官員入手,即萬曆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模範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自相矛盾的哲學家李贄,抽絲剝繭,梳理了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史爲鑑,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在此,我只想談談讓我感觸較多的兩位人物,萬曆皇帝和戚繼光。

萬曆皇帝朱翊鈞。聰明敏感,早熟,初欲勵精圖治,後日形消極。1572年9歲登基,1620年御宇48年後離開人間。

萬曆即位的前十年,在首輔張居正的輔佐下,明朝百事轉蘇、欣欣向榮,承平日久,府庫隨之日見充實,實現迴光返照式的“萬曆中興”。1582年7月,張居正病逝,萬曆18歲,他決心破除對外的柔弱印象,勵精圖治,但恰在此時,他觀看了宮廷內戲班演出的《華嶽賜環記》,戲裏的國君慨嘆地唱着“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時,聰明敏感的他似乎意識到即位十年,自己只是首輔張居正的傀儡,而並非大權獨攬的君主,於是從否定張居正提倡的全國耕地丈量開始,揭開反張運動序幕。經張居正事件後,萬曆對一切都持懷疑的態度。

倒張之後,萬曆發現自己的自主之權仍然受到種種約束,自己貴爲天子,只不過是一種制度所需要的產物。身爲皇帝,萬曆的權力大多帶有被動性,他可以把不喜歡的官員革職查辦,但是很難升遷拔擢他所喜歡的官員,以致沒有一個人足以成爲他的心腹。萬曆以自己的聰明,意識到自己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受制於廷臣,文官集團纔是這一大帝國的實際主人,在另一種意義上講,他不過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在即位的日子,不斷的應付許多重複事件和不變的禮儀。

在與文官集團抗衡的過程中,萬曆是孤立無援的,幸而在感情生活中有心心相印的鄭氏陪伴,但因文官們不容許他廢長立幼,以皇三子常洵代替皇長子常洛爲太子,遂使他心愛的女人鄭貴妃悒鬱寡歡,出於一種報復的意念,萬曆竟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長期的消極怠工,且長達三十年之久。他再也不願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不再出席法定禮儀;不派人遞補出缺的高級職位;派遣和升遷中下級文官,用抽籤的方法決定,一個官員出任什麼官職,竟出於與事實無關的一根竹籤。

萬曆,這個孤獨的君主,在認清現實後,無意於做積極有爲的君主,又不甘心充當臣僚的工具,他頑強地保持着自己的性格,以老子所謂的“無爲”消極抵抗。

——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將領,卻生逢重文輕武的朝代,在不能改變環境的情況下適應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一酬壯志,在清算張居正運動中作爲前首輔黨羽被參劾,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墜入寂寞和淒涼,後在貧病交迫中死去。

明朝歷史上除洪武永樂兩朝外,文官凌駕於武官之上,已成爲絕對趨勢,將領們即使出生入死,屢建奇功,其社會影響,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塊文章。在這種制度和風氣影響下,“軍戶”徵兵、軍事補給制度嚴重落後,兵源不足、補給不足、裝備落後,“野戰軍的戰鬥力幾乎與農村的民兵相去無幾”;對於將領的.選拔,則認爲應該具備的素質是勇敢粗豪而不在於頭腦清晰,後雖有武試,但又重在刀槍弓馬是否嫺熟,筆試只求粗通文字而從未涉及軍事科學,武備繼續廢馳,軍事組織不斷衰退。直至16世紀中葉,倭寇以戰術的優勢和武器的精良屢次入侵且長驅直入,文官集團才驚覺這低能的軍事制度將要危及整個帝國以及他們個人的安全,但思變的結果仍只在於選擇戰略上深謀遠慮而又精通各種戰術的高級將領,而非改革落後的軍事制度。

在種種落後的情況下,戚繼光着手組織他的新軍,世人稱爲“戚家軍”;確立了鐵一般的軍法,即集體負責的“連坐法”;戰術上注重協同配合,研習“鴛鴦陣”。終其一生,戚繼光以鴛鴦陣法作爲主要戰術,這並非由於他因循守舊,而是他深知以一己之力難以觸動整個國家體制。戚繼光的朋友,另一位名將俞大猷,曾經提出讓戰術全面現代化的建議,但這些有益的建議因涉及軍事制度改革而及於政治未被採納,因而壯志未酬,齎恨以歿。戚繼光選擇腳踏實地,做他職責範圍內力所能及的事,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繼光的軍事天才囿於現實並未得到完全發揮,但他接受現實,在組織制度上沒有辦法,就在私人關係上尋找出路,一切只爲使軍事科學和軍事技術在現實生活裏發揮作用保家衛國。“在抗倭戰爭中功績最爲卓著的戚繼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將領,而是最能適應環境以發揮他的天才的將領。他所以獲得成功的要點,在於他清醒的現實感。”

人的一生,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理想的實現,除個人的努力外,還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外因,就算貴爲帝王將相,胸中宏願也有得不到現實迴應的時候。在無力改變現實的情況下,退一步不失爲一種良策,與其抱怨,不如盡其所能做到最好,不斷向自己的目標靠近。

不是所有的出行都是行裝齊備,不是所有的堅持都值得稱頌,有的妥協同樣值得敬仰,當然這得看動機和目的,譬如萬曆皇帝的妥協,可悲可嘆!戚繼光的妥協,可敬可佩!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3

讀書是習慣,但不一定是好習慣!如吸菸、如酗酒。中學時爲了逃課而不過於自責,養成了讀閒書的習慣,這習慣一養成就戒不掉了,一直保持到今天,以至於每年都要網購些閒書來讀。說這習慣未必是好習慣原因有二,一是讀書多了不但不會促進思考,而是怠於思考了,以至於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要到書本中去求證纔算得到了認證;二是書讀多了思想雜了,以至於對於現實中的事事與非非不能果敢地認知與判斷,往往在茫然中斷送了許多機遇。書是一定要讀的,但要讀適合的書,讀適可的量。

《萬曆十五年》是非管理類、非金融類、非法律類書,於我來說自然是閒書。看電視劇時,育良書記讀了,沒有引起我的興趣,我沒讀;逛書店時,書店老店熱情地推薦過一回,我沒讀;在朋友的桌面上發現了它的存在,我沒讀。十月間利用早晨、晚上、出差的空閒讀完《白鹿原》後,突然沒有什麼想讀的書了,空閒時間一下子空閒了下來。閒來無聊,在與一位摯友聊天時,他鄭重並誠懇地推薦了《萬曆十五年》與《北京法源寺》,於是這二本書就擺到了書桌上。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1573-1620年),共使用了48年,爲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十五年是1587年。黃仁宇先生選擇萬曆十五年,不是爲了講述萬曆十五年所發生的事情,只是以萬曆十五年爲切入點,對明朝的政治(明神宗)、經濟(張居正、申時行)、軍事(戚繼光)、文化(李贄)進行剖析,闡述自己的歷史觀、社會觀、人性觀等等。書中從文官政治體制中審視個體的掙扎與存在,用現代政治、經濟、歷史技術分析評判明代中後期的.歷史變遷,自人性的角度看待歷史人物的處世觀,總之此書大視野、小視角,字字珠璣、句句灸痛。

開國君主有開國的難,萬物皆衰、百廢待興、陳章立制、千頭萬緒;守成君主有守成的難,舊例積循、上祖下效、臣僚雜利、新盾待破。讀後感萬曆十歲即位,李太后稱制,張居正獨攬軍政,推行“一條鞭法”,是爲“萬曆中興”。萬曆即位時明代立國二百餘年,幾經中興,國庫雖不線腐錢散,但也不會像崇禎朝一樣捉襟見肘;積弊雖深,改之亦艱,不改也不至於國傾家覆。整上國家似乎是一鍋六、七十度的溫水一樣,不冷、不熱,不至於凍成一坨,更不至於沸騰!

萬曆欲有所爲,偏偏又掣肘過多,性格儒弱,與其因變革打破平衡、生出事端,還不如避舍靜觀、左提右挈、相互制約、無爲而治。國如此,人如此,能奈何,只如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4

讀到《萬曆十五年》中《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值》這一章,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對海端懷有散意,但卻不大讚同他的作爲。海瑞作爲這樣一個模範官僚,與當時的體制格格不入。

無疑,海瑞的道德責任感極高,嚴格按照四書五經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言行。但他處事古板,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對於有待斟酌的案件,海稀的判斷標準是,“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守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屬刁頑。”用這樣的精神來判案,顯得草率而荒唐。海瑞一生清貧,敢於直言上諫,大膽對抗上級。他曾向嘉靖皇帝上奏,指責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而多疑愚蠢的君主。這種疏奏簡直是史無前例的,但海瑞取做,並且做了,並贏得了百姓的稱讚,成爲清正廉明的代表。

海端的官場仕途幾經沉浮,由於他行事耿直刻板,任職一方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然不顧地方勢力與個人生死,最終因觸及大批人的利益捲入紛爭,他孤軍奮戰,終是寡不敵衆。在君子的世界裏,出任做官是爲國家盡忠,爲百姓辦事,以這個標準來看,海瑞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爲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爲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5

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爲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裏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敘夾議的文字裏,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裏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爲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爲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爲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字集團爲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既然無法使自己的意願實現,他便也不會採納文官的意見。於是他採取了一種奇特的態度:不搭理。不對提出的問題做任何指示,把國家長期置於一種莫名其妙的狀態中/。由於他從小受的教育及成長環境,這可能已經是他能做出的最叛逆的選擇了。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說,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爲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由於王朝制度尚未健全,一切皆以道德和禮法代替法律和制度,這正是一切問題的來源。其實萬曆只是明朝建國以來矛盾衝突的爆發點,而王朝的根本矛盾早已埋下。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爲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6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說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爲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與道德齊頭並進,社會纔會與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了文官集團,就是爲了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爲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說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爲官、名揚天下,這缺不了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說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溫飽,與實際脫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與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了帝國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與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說了,如果想全面瞭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7

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的中國,不見風雨飄搖,也觸不到病入膏肓,唯有隱隱發痛的“慢性病”,讓人在平淡無奇的日子中,感到些光陰的懶懶流逝。黃仁宇先生用歷史學家的視角,文學巨匠的情懷,帶領我們凝神此刻的中國, 在時間的溫暖裏,切開一個斷面,揭開曾經的故事。作者截取了從皇帝、宰相、士大夫到六品官員、軍事將領、儒家信徒等六方面人物的片段來組成明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的羣像,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地展現了明代中國所謂僵化的、保守的官僚體制與落後的、混亂的、零碎的稅收管理體系,並以極爲個性化的敘事風格刻畫了爲實現治平抱負而在體制中抗爭與靈活變通的人物。爲我們摹畫出明代建國初始的小農思想與頂層設計,即以文人治國的農業國家的清晰圖景。

貫穿《萬曆十五年》整部書的一個思想主線就是,西方近代化的技術、組織與制度的理性化、尤其是財政稅收體制上的數目字管理化並沒有在明代中國發生,而與此同時的西方正處於邁向近代資本主義的重要關口。作者一方面是在爲中國錯失這樣的良機而繼續沿用傳統的老體制不思進取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是在爲中國沒有走上這條西方式現代化的道路而診斷病因。在作者看來,中國的沉痾痼疾就在於以道德、禮義代法律、以道德代技術的傳統思維,而這兩項是儒家思想規訓下的文官集團的鐵律。鐵板一塊的文官集團在維護祖宗成憲、先聖經訓、仁義道德的名義下堅守着他們所認定的“政治正確”,而這背後滲透了多少個人利益的考量與權衡,則是以非常道德化的面目表現的。相形之下,被文官集團裹挾與道德綁架的皇帝看起來陷入非常被動的地位,其所謂的專制權力並沒有流俗理解的那樣絕對獨裁與不受限制。甚至於萬曆皇帝無奈地選擇“罷工”來消極地迴應,與整個文官集團作對。無怪乎,明代文官集團會推出像張居正這樣的權臣,也會涌現像崇禎這樣試圖重振朝綱、大權獨攬的強勢皇帝。可以說,有明一代的最終衰敗從一開始明太祖建國所定的基調就被決定了。

在具體的行政管理與社會治理上,明代中國以儒家的道德規訓和政治教化代替了技術專家與法律思維。而這是與馬克斯·韋伯揭示的技術與制度的理性化、科層化方向是背道而馳的,後者被認爲是近代資本主義能夠產生以及現代國家構建的關鍵。“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併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這是明代從最初建國就定下的基調。作者指出,洪武皇帝所推行的農村政策及一整套的措施最顯著的後果是,在全國的廣大農村中遏止了法制的成長髮育,而以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斷是非的標準是善惡,而不是合法或非法。”作者所選取的極端典型就是被他戲稱爲“古怪官員模範”的海瑞。一方面,他以極缺乏人情味的嚴厲法律思維卻又推行極爲重視人情味的人倫道德,把儒家的忠孝仁義的價值推行到極致,以至於到了違背實情、不顧事理的地步。他所關切的並非事情的是非曲直,而是儒家人倫的道德教化、綱常名教是否能符合聖人所認定的“正確”。另一方面,海瑞又呈現出極爲重視規則、不顧人情的理性主義法律思維的一面。不懂得變通與靈活性,對於儒家極爲重視的經權問題並沒有深刻的領悟。這就決定,海瑞只能作爲一個官員楷模的道德典範被朝廷樹立(清流),而朝廷所重用的卻是一幫深諳權術、懂得現實政治運行法則的更爲務實的官僚(循吏)。作者認爲,憑藉一個有教養的讀書人的個人道德自覺,加之具體處理這些訴訟時的過於自信、自用,而沒有任何周密的規章程序以及處理訴訟的專門機構,海瑞註定是要失敗的。

作者尖銳地指出,在僵化保守的文人治國的“鐵籠”中,也有極個別以一己之力來衝擊整個腐朽體制、試圖改變保守落後的局面而銳意進取有所作爲的英雄。其中之一是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爲了施展平生的報復、實現抗倭的大業,深諳現實政治的戚繼光知道必須先獲得權位,而他選擇了一條捷徑:直接攀附當時的權臣張居正,通過送名貴禮物獲得後者的賞識與歡心。而張居正也是慧眼識英才,重用了戚繼光,才成就了明代抗倭的大業。然而,戚繼光以一介武夫來試圖革新軍事體制與設備的努力卻遭到了文官集團的反對而失敗。像戚繼光這樣一位剛毅果敢的卓越軍事將領想要提倡新的軍事技術、極端軍事效率的改革嘗試必然失敗,因爲這打破了整個文官集團所維繫的平衡,是與文官集團所要維護的軌道是相沖突的。“現代化的技術和古老的社會組織斷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技術推動社會組織趨於精確和嚴密,那就是鬆散的社會組織扼殺新的技術,二者必居其一。”技術、效率總要讓位於文人治國與穩定性的考量。在事實上,文官集團只能有一種傳統的性格,而由於這個集團是本朝實際上的統治者,他就必然會以自己的性格作爲標榜,而責成全社會向他看齊,造成了整個行政的低效。

在稅收和財政管理的體制上,明代中國顯然缺乏精細的數目字化管理,並且體現了濃厚的農業立國的小農經濟思維,以及對工商業的嚴重抑制。作者以來往官員的旅費這個事例說明財政管理的碎片化與自給化程度,根本沒有建立從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一杆子插到底的管理體制。按照明律,這筆費用由各大戶分攤,根據固定的數字來徵收,這樣就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就連軍隊的軍餉都不是由國庫支出,而是指定應天府的五千個納稅人把它們應交的稅米直接送到軍士家裏。實際上,作者對財政稅收制度的批評把矛頭對準了儒家思想與文官集團對技術的排斥、抵制以及以道德立國的思想。所謂“君子不器”的儒家思想深刻鑄造了傳統文官集團的政治性格,那就是在思維上極力排斥與抵制“專家治國”式技術主義的行政方向,而以道德的教化治理國家。因此,這種政治體制設計的目的就不是效率主導,而是以穩定、遵守慣例或成憲爲首要宗旨。

然而,作者的視野還是有非常強烈與明顯的'韋伯理性化理想類型與西方中心主義的色彩,明顯是站在西方近代化的立場上反觀與評判中國。他更多地只是診斷中國傳統官僚政治與政治教化模式的問題,而忽視了這個體制之所以長期延續併成功佔據中國人心靈的優點。歷史研究已表明,同一時期的西方在財政稅收體制上並沒有比明朝精確化與高明到哪裏去。如果按照馬克斯·韋伯對理性化的官僚制特徵的描述與定義,比如分工的專業化、名實的相符、非人格化、等級化等標準,中國早在秦代就建立理性化的官僚體制,雖然它遠非近代西方那種現代資本主義的國家建構模式。若是從近代西方傳教士的眼光看來看待明代中國,則是另一番景象。傳教士們經過觀察中國的政治體制後都驚呼中國已經實現了哲人王治國,他們對中國通過科舉選拔儒家士大夫擔任文官的制度是非常讚賞與仰慕的,並積極地向西方推介。這是因爲,“君子不器”的思想早已被孔子深深地刻鑄在中國讀書人的心中。中國人的政治是培養精通儒家經典的、有深厚人文教養的德才兼備的通才而非技術性專家來教民、化民,這是中國政治的邏輯,它所着力的是安頓人心、立己立人、修己安人的志業。人類學家張光直先生認爲,中國文明從源頭起就是一種連續性文明,生產的發展、血緣被地緣取代以至於國家的產生都是由於政治的程序來完成的,而西方則是一種斷裂性文明,生產的發展是依靠技術、貿易的突破性提高導致的,因而西方走向了一條向外索取與擴張的技術革新、航海發現、海外貿易的路線。

黃仁宇先生的筆墨,讓我們看到靜靜潛伏於歷史穴罅中的明朝,怎樣呻呤着屬於它的孤寂。也讓我們聆聽到作者抒情的輓歌中充滿遺恨的沉重嘆息。歷史,是這樣勢不可擋地客觀前行。只有學會在細節中窺視真相,懂得順勢而爲,方可不溺於歷史長河而延綿不息。站在40多年後反觀《萬曆十五年》,我們更應清楚我們文明與道路的來龍去脈,在中西對比的視野下,重新反思我們的獨特性,以及走向更美好未來的自覺堅守與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8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經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爲“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當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爲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纔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我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爲“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經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爲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終,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此刻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說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期望經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9

《萬曆十五年》是電視劇《》中高育良書記經常提起的一本書,因爲覺得自己歷史知識匱乏,所以選擇從這本書開始瞭解歷史。從一開始瞭解萬曆的枯燥無味慢慢地到想要對歷史瞭解得更深,對書中人物瞭解得更全面。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某段歷史怎麼樣,而是某個歷史人物如何。

小時候看電視,看到位高權重的人物呼風喚雨,總是羨慕不已。萬曆雖然身爲皇帝,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也處處受朝中文官約束。萬曆有半點行爲舉止不合文官意,文官們就開始上書,打着爲皇上國家好的名義,爭取自己的利益,體現自己的價值,把萬曆約束在自己的條條框框裏。很喜歡的一個部分是,把嘉靖拿出來,和萬曆爲皇帝的狀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萬曆處處被朝臣約束,而嘉靖卻喜歡/希望有人指斥自己。

海瑞從小是母親帶着長大的,但是他這位失去丈夫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的母親卻讓人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海瑞一共結過三次婚,有過兩個小妾。第一位和第二位夫人都是因爲和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三位是在“可疑”的情況下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生的三個兒子也不幸夭折。誰也不知道第三位夫人在“可疑”的情況下死去,是不是海瑞的母親一手造成的。海瑞能恨自己的母親嗎?在這樣的情況下拉扯大自己孩子的母親對自己的小孩都會有控制慾吧。而我對海瑞也多多少少有點同情,爲國爲民一輩子,72歲的時候還復出任職官位,到老年卻沒有人陪伴送終。甚至到最後去世,同僚們卻只是覺得鬆了一口氣,再也不用爲這位大衆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我在想啊,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呢,大概是大家所處的立場不同,評判人的.標準也不一樣。又或許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你的所作所爲、所說所想只要是對我有好處,不損害我的利益,那麼你就是好人了。所以啊,我們活着是不是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認爲對的事情呢?

對於戚繼光,不知道爲什麼,感觸最多的是他帶兵寫書的一些好習慣。例如他把所有的訓練方法細節寫成了一部操典式的書本。他周密而細緻,習慣斟酌各種條件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把很多細小的事情考慮起來等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取得成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取得成功不能只有PlanA,準備PlanB也至關重要。

在一本書的書評中見過一段話,大致是這樣的意思:我們看書要儘量選擇具有真實故事的書,而不是去看一些虛構內容的書,因爲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去思考反省自己。或許是歷史知識的匱乏,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到的不是歷史,而是書中每個人的性格。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0

萬曆十五年是公元1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黃仁宇開篇即說道"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既然如此,作者又是爲何執意將此年份用作書名?作者指出,該年份發生的一些不爲史學家注意的小事,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是"前事之節症、後事之機緣,期間因果,恰爲歷史之節點"從這些小事上,也許更能看清楚歷史的真面目,還原一個本的神宗,和神宗統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開篇即爲讀者介紹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慶節封賞、見賓閱軍等等活動都是由皇帝親爲,並按照嚴苛的禮儀行事。皇帝貴爲天子,即爲天命所選之人,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也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不可過分隨性,以亂禮法。

事實上,作爲龐大的帝國,要想井而有序地運行,包括皇帝在內的整個人官僚階層都明白,僅依嚴刑峻法是不夠的,甚至是錯誤的。有效的統治必須以"禮"治人,儒家的禮教已實行千年,"禮"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貫徹並非強大行政力量的強制,也不是嚴酷懲罰性後果的.威懾,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實行和"上行下效"的學習、模仿。這一系列活動的關鍵人物即是皇帝,這位天選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親"地踐行禮教規範,再由官記錄並撰,傳頌天下以爲範。

儘管皇帝作爲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掌有至上權利,但皇帝在維持統治的禮教面前也是無能爲力的。中以早朝爲例,從朱元璋時起就確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動了解國情,行使權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後,早朝制度逐漸成爲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這種百官受累、皇帝厭倦的制度卻又不得不實行,原因即在"禮"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僅百官要遵守,當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訓。

弘治皇帝因宮中失火徹夜未眠,精神恍惚之餘用央求的語氣要求免朝一日,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才同意輟朝一日,足見皇帝爲"禮"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禮教之態,整個官集團,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員會羣起而攻之,進而矯正,以復規矩,達到合"禮"十七歲的萬曆皇帝因一場縱酒狂歡、恣意而爲的遊園鬧劇被認爲是有失禮教,皇太后自責督育不足,衆百官齊奏何爲之過,甚至皇太后以廢失德之君以立新主爲要挾迫使萬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處處受張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爲,更不得恣意妄爲,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禮"的規制。但在其成年後,張居正去世時,神宗儘管已經大權在握,卻絕望地發現縱使再無喋喋不休的張嚴師和皇太后,他依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獲得突破"禮"的自由,這一點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時。

"立長不立幼"的固化觀念使得整個官階層不懼嚴刑、前赴後繼地反對神宗,使得他連立皇子都不能自己決定,因爲不守祖訓即是違背禮教,而不守禮教將會被推向道德的反對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則就必須被官集團牽着走。此時的官集團已經成爲禮教的象徵,而在強大的禮教面前,即便貴爲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爲禮教的代言人。

皇帝從禮教中受益,統治全國,同時也爲禮教所虜,成爲禮教的代言人。沒有禮教,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沒有皇帝,禮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皇帝逐步淪爲統治帝國的工具,藉助這個工具,官集團可以盡享魚肉百姓之樂,而免受嚴苛禮教之苦。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1

高拱年歲已長,身體漸衰,是看不到張居正下葬了。雖然張居正在高拱臨終前的幾個月專程拜訪了閒賦鄉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盡棄、間隙消彌,塵事盡散,夢漸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見張居正之喪,卻不能讓張居正安寢於墓中,其一紙《病榻遺言》卻致一生榮耀致極的張首輔落得個家產盡抄、褫奪諡號、迫奪御賜、子孫充軍;惟沒有開棺鞭屍,算多少保全了些體面。高拱的“陰招”之險,古今無人能及。張居正生前觀世悟禪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涼門”終變成了破敗的華夢,真正“入火聚得清涼”的卻是他的繼任首輔申時行。人性的陰陽、事情的正反,參悟與執迷,事事與非非,盡在眼前身後。這一切正應和了“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開朝洪武以來的文官制度,歷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爲骨氣,融到了文人的`血液裏。古怪、清貧而又鐵骨錚錚海瑞不得不說是這種骨氣的一個典範。一名文官即然爲訕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榮華又豈能羈絆了骨氣。這是一種執拗,也是一種單純,但卻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於天賦,而是來自經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也許固執的海瑞永遠無法理解“一個女人如有情趣,那麼不論她過去是娼妓、已經結婚或正在懷孕都毫無妨礙”。

戚繼光雖有些孤獨,但終是生逢時、命合運的,外有倭寇之患,內有首輔之助。他雖然改變不了陳舊的體制,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範圍內,他已經最大地適應環境發揮他的軍事天才了”。“戚繼光的天才之處,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於他善於在技術上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也許就是戚繼光止止堂的座右銘吧!“他的長處,在於他沒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當成投機取巧和升官發財的本錢,而只是作爲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的手段”。

李贄是一個矛盾體,矛盾得讓人理不出頭緒。“一個農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定並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李贄也走了這條路了,讀了經史子集,做了官。可後來卻辭了官,寄居於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學,要做學問家。這讀書是目的呢?還是路徑呢?怎麼當路徑走了一程,轉而又變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讀書變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後來爲什麼又遁入空門,出家了呢?逃離了世俗的羈絆,又去研究世俗的經史,這倒底是出世了?還是入世了呢?李贄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追求個性與自由的孩子。他極度自我,卻又沒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於人世間的,只有無數的因果循環”。他在獄中自裁氣絕前寫了王維的“七十老翁何所求”來解釋他的死因,也是極爲貼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建設些什麼,但他從他的閱歷與思考中知道,爲了得到自由與解放應當打破些什麼,只是生命將息,力不從心,無所求了。

這就是萬曆十五年,自此以後,萬曆不朝。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2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評價很高,作者是黃仁宇。它的重要在於,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具有顛覆意義的敘述歷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國人的歷史寫作,是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是政治宣傳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歷史書都是一種模式,一種口吻,一種角度,只提供了一種畫面。黃仁宇的這本書,簡直是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大陸人都會震驚,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格式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就像一道匕首,撕開了由意識形態統治歷史寫作的鐵幕。

談到這本書先說說黃仁宇先生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經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後來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己獨特的思考。看完《萬曆十五年》之後的感覺就是佩服作者對歷史的所用觀察視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類作家寫歷史總要從整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來找這個朝代的衰落過程,然後再從這些研究結果來證明這個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敗的原因。但是黃仁宇老先生卻不同,他是反着來。他是從各式的人物命運的起落中梳理出當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是以是一種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並且以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張居正、戚繼光、海瑞等)的悲劇結局來推導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且裏面引經據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實記載的文獻資料作爲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這就保證了它的可靠性和學術性和來源。

《萬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譯過來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獨到所在,本書也正是緊緊圍繞萬曆十五年發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對從前和將來的發展展開詳細,獨到的訴述。一般來說,記載、研究歷史的書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書卻不同,黃仁宇老先生的妙筆,讀起來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讀起來像偵探小說一樣一氣呵成,讓人深入其中。本書中最有趣的莫過於那些例子,這些例子不但聞所未聞,而且完全顛覆了我們一般在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當中所見到的歷史。在這裏歷史總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歷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說。比如戚繼光也會向張居正行賄,萬曆皇帝和當時的朝臣是對立的兩派,最驚訝的莫過於當時倭寇的入侵併非單純的`外敵入侵,而是由於萬曆皇帝關閉了當時的海關大門,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致使原來沿海經貿比較發達的對外貿易關係受到重創,農民不堪其苦便紛紛聯合海盜裏應外合反抗朝廷,萬曆皇帝的這一舉措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了本來已經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又被消滅了。這些都跟一般歷史書上的記載和坊間流傳的完全相反,但從作者對這些看似小說裏纔會出現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讓我們找到史料上的出處,這些例子的確都是有文獻的真實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

作者認爲,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爲了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衆化,因而本書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標題分別爲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戚繼光——孤獨的將領、李贄——自相沖突的哲學家。作者在文末總結,“1587年,是爲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裏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爲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書中所敘,不妨稱爲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其中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爲犧牲品而遭殃受禍……”(作者自序) 此書重點描述了幾個的人物:萬曆皇帝,首輔張居正,申時行,模範官僚——海瑞,將領——戚繼光,哲學家——李贄。萬曆皇帝少年是一個有爲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麼的困難。由於萬曆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小皇帝,又爲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於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慾,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後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爲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於是下令抄居正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屍。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爲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啓二年(1622年),明熹宗爲激勵臣下,纔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間已無張居正!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出:“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點出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3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這本書告訴人們在封建專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權力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我們期望有爲萬世開太平的聖者出現改造我們國家的根本問題---體制。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爲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爲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於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一個有爲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爲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裏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黃仁宇先生認爲;國家如是等等的問題,其癥結到底何在,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認真考慮的。筆者以爲,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衆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爲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因爲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可以功德圓滿。即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張鯨、鄭貴妃、福王常洵、俞大猷、盧鏜、劉(糹廷),也統統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爲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4

從小,我就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古代史。通過文字記載,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樣東西是貫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驚歎不已的各種手工藝,現代有歎爲觀止的高新技術,這都是人的智慧的結晶。而人的智慧也體現在治國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這一句話就很明顯地道出了歷史的重要性。

黃仁宇先生是我上大學後,在老師的推薦書目中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在我看來,《萬曆十五年》其實並不算是專業的歷史書籍,只不過是引導人們從全新的角度去認識歷史,向世人普及歷史。對一般人而言,接觸的歷史就侷限於初高中的歷史教科書。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印象就僅僅定位於教科書的描述,如戚繼光=民族英雄。除了從事歷史相關專業的人以外,一般人都不會去了解歷史背後的點點滴滴。因此,大部分人對歷史的認知是片面的、呆板的。即使我也喜歡歷史,但曾經的我也是這樣。

在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萬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可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萬曆皇帝並不是我想象中那樣的。由於嘉靖皇帝的荒唐事,萬曆皇帝的母親和首輔張居正從小就用儒家的道理來教導他,要求十分嚴格。例如萬曆皇帝很喜歡寫大字,而且年幼時就能寫得很好。可正是由於這樣,首輔張居正並沒有表揚他,反而剝奪了他寫大字的時間,認爲是浪費時間,改學四書五經。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能把大字寫得很好就很不錯的了,是值得稱讚的。可萬曆皇帝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表揚,反而被剝奪了寫大字的愛好。可以說萬曆皇帝的童年時很艱苦的,沒有一點樂趣可言。欲帶皇冠,必承其重。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裏,這是身爲人君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但萬曆皇帝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作爲一個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揚。萬曆皇帝執政後期的荒唐與童年長期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現代的教育比較注重鼓勵孩子,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而萬曆皇帝登基後,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這些都是萬曆皇帝的功績,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萬曆皇帝都只是一個荒唐皇帝而已。因爲萬曆皇帝的執政後期,常常沉迷酒色,荒於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而爲什麼萬曆皇帝會突然變得如此荒唐呢?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張居正了。張居正生前的名聲很好,萬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於改革,張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後,很多他的政敵開始攻擊他。起初,萬曆皇帝還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師的,維護張居正。但張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間,由於過於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並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張居正並不是清廉的人,他經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許在張居正看來,自己位高權重,一心一意輔助皇帝,底下的官員的“孝敬”是應當的,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在張居正逝世後,他的這些過錯就被他的政敵利用。當他的這些行爲被曝光後,萬曆皇帝覺得自己被騙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誠的、清廉的,可事實卻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與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並不一樣。至此,萬曆皇帝終於瞭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本質了。萬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麼纔是正確的,所以萬曆皇帝后期變得如此荒唐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除了張居正的形象讓我震驚之外,還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的確很有才能,也識時務,所以曾經也位高權重。但由於他是張居正提拔的,所以在張居正被清算後,他也被棄用了。這不得不說很可惜,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可讓我大跌眼鏡的是,戚繼光也不是一個廉潔的臣子。可能在世人看來,他的功勞遠超他的過錯吧。

張居正之後的首輔是申時行,一個致力於平衡文武官與皇帝的衝突的忠誠的大臣。他一直深信着萬曆皇帝會改過自新的,萬曆皇帝小小的爲君之舉也會讓他欣慰不已。

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瞭解的並不算多。對於明朝,總體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較荒唐,宦官比較勢大。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歷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無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並不是教科書上描寫的那麼不堪,或那麼完美,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歷史巨輪下的拼搏者。

“總之,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爲平平淡淡的一年。”這是《萬曆十五年》第一章第一段的最後一句。沒錯,萬曆十五年的的確確是沒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歷史大事件都是平常的一點一滴推動而成的。當今的教育體系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我們都在嘗試着改革,慢慢推動着我們的教育向前發展。只要我們都努力拼搏,我們的教育也必將越來越完善。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範文15

以銅爲鑑能夠正冠,以史爲鑑可知興

——李世民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在史學界地位頗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樣訴說着單一歷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現代口吻調侃過去,它經過萬曆十五年這一看似平淡歷史年份爲支撐點,從各色人物杯具結局,梳理當朝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會沒落的制度、體制原因。以往平面的歷史人物,經過閱讀此書之後變得立體而豐滿:閱讀之前,我以爲萬曆可是是個懶惰至極的昏君,但縱觀全書後,我懂得萬曆消極怠工的背後有他皇權與禮教抗爭的無奈;閱讀之前,張居正被視爲雄心滿懷勵精圖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闊斧的改革背後,也有着與整個文官集團不合時宜的矛盾;閱讀之前,我以爲首輔申時行可是是個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過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權衡;閱讀之前,我以爲海瑞是位模範的“青天大老爺”,但剝去個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憤青般的悲哀……

中華五千年禮貌,儒家孔孟,道家莊老,爲何到淪落至今卻成爲餘秋雨口中的“無信仰、無道德、無感恩”國人素質?也許,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撥開歷史迷霧給了我們一個解釋,歷朝歷代,經過龐大的文官集團,來統治全國。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能夠理解爲,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能夠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我的私慾,彷彿海瑞,成爲了文官集團的標籤,每個人仰望着他,可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有着尷尬和不安,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理解的官場潛規則。一個個充當着紙筆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杯具。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很多史籍的中國人能夠從中得到更多歷史的啓迪,讀史以明志,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不走禮與法的脫節,體制與道德相脫離的老路,值得探究與考量。從微觀說,確立“法”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擺脫人情因素或許是公務員工作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