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社會性動物》讀後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性動物》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會性動物》讀後感範文

不知道花了幾個月了,才勉強將E阿倫森的《社會性動物》看完。因爲涉及到的細節較爲複雜,這篇所謂的讀後感,我也不做什麼展開,在文章的後面會放上我的讀書筆記,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但我上傳的目的只是爲了保存,免得以後筆記遺失的時候,會造成一些損失。在這裏我只是簡短地寫下我讀完整本書的一些感受: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與人交流,是我們一生避免不了的事情。在交流的時候,我們會做出自己的反應,我們也會感受到一些東西。歷史長河中,總是有那麼多的事件,我們想要去深究,到底是爲什麼導致了那些事情,那些所謂的大事,那些生活中的小事。本書可能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試圖通過一些實驗來揭示那些我們認爲的瘋狂背後的原因,那些我們理所應當背後的可能性。通讀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終歸只是一個人。

可能我說的都是廢話,搞的好像誰不知道我們是人一樣,但是很神奇的是,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喜歡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總是喜歡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羣人,甚至可能單獨對待一個人的時候也是如此。我並不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我只是開始慢慢了解到,其實我們欠缺的只是一雙相對公平公正的眼睛。我很喜歡作者用實驗去驗證,但我覺得心理學的事情,用幾個所謂的實驗來驗證,其實是非常荒謬的,雖然我們都是人,擁有人的共性,但個體的'差異,細微處的變化,我想很有可能會影響最後每個人的決定。而且,這種妄圖操作別人的實驗,往往都是無疾而終的。我熱愛心理學,因爲我覺得這是一門非常神奇的學科,但可能是我不學無術吧,我恰恰覺得他的神奇之處,就在於那種不可預見性,就如同我的股票投機一樣。我可以就未來的趨勢做一個劃分,並且安排好自己的相應的處理方法,但我並不能預測將來某一個階段的結果會怎麼樣。我們都只是一個人,思考問題,感受情緒總有相似之處,而本書就是來揭示這種相似之處,我覺得是一本發人深思的書,也讓我對於心理學這一門學科更加的有興趣。

接下來,就放上自己的讀書筆記,有緣人看到,若有所得,我心甚安。若無所得,或者嗤之以鼻,就抱歉耽誤各位時間,望見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