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55W人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1

日本推理小說,第一次看這種類型的小說,非常吸引人,這本書讓我讀了很長時間,因爲總是要尋找時間的小小空擋,所以看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很大。也就讓我產生了很多思索的空間,邊讀邊想,比如洗澡、乘電梯、打掃除時,腦子都可以清晰的思索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所以我看書絕不看簡介,這樣看起來纔能有更多趣味,因爲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自己也好像成了作者或者偵探,事件的真相是自己慢慢打開的。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

故事起因是一起廢棄大樓被殺的中年男人,典當行的老闆。接着出現的人物,被害人的兒子亮。死者生前最後拜訪的貧困母女,尤其是那個11歲的小女孩雪穗。

隨着雪穗母親煤氣中毒死亡,案子就這樣被懸在了那裏,慢慢長大的亮和雪看上去是完全陌生且平行的兩個生存軌跡。

雪被條件好的姑媽收養,上了很好的私立中學,亮高中畢業爲求生存而輟學。雪一帆風順的成長總伴隨着很多意外的事件,比如好友被襲,身邊男友所從事經營的學術資料被盜……

結局是變態的不可思議,又另人同情,同時又感到終於結束的放鬆以及對未來還要發生的隱約的擔憂……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2

牽着手

在黑暗中行走

這樣就已經足夠

儘管不能再回頭

早已習慣黑暗

方向由自己來判斷

就算對全世界背叛

爲愛,粉身碎骨也願

放開手

留你一個人繼續走

莫回頭

盼你走到有光的那一頭

兒時許下心願

期待着共同實現

雖然你已消失不見

我的心卻從未改變

《惡意》和《白夜行》讓我徹底的喜歡上了看東野圭吾的小說。

桐原亮司,西本雪穗,兩個被人揹棄又背棄一切來憎恨世界的人。

書迷們一直都在爭論,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到底是什麼?

大多數的人認爲是亮爲雪穗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而雪穗只是像利用別人一樣利用了亮。

但是我相信他們之間的是愛情,他們是彼此相依存的共同體。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爲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雪穗的這段話讓我看到了他們兩個靈魂中僅存的一點人性,也看到了他們在所憎惡的醜惡的社會裏彼此攙扶前行的身影。

兩個也曾經天真爛漫的人,在孩提時代,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種種醜陋與不堪,於是他們選擇扼殺自己的人性,生活在完全只有彼此的世界裏。在他們眼裏,凡是讓他們痛苦的人都是邪惡的。

他們眼中沒有父親,有的只是一個有戀童癖的魔鬼。

他們眼中沒有母親,有的只是一個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可以出賣的貪財的禽獸。

所以太多的無辜的人成了他們仇恨世界的犧牲品。

最後,桐原亮司死了,這是惡人應有的結局。但是我還是痛心於雪穗離開時“幽靈”般的身影。她的心一定是在看到亮的屍體的那一刻已經死了,那是她僅有的一點人性。

失去了她在黑暗裏行走的那僅有的一縷光,那種感情怎麼可以是僅用眼淚就能夠表達的,那是她生活的指望。

《惡意》因恨,萬劫不復。

《白夜行》爲愛,粉身碎骨。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3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爲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嗎?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初初讀到這段話,頗令我震撼。我以爲這或許是爲數不多的雪穗的真情流露的一面。沒有看過電影版也沒有看過電視版,但《白夜行》作爲東野飽受好評的一部佳作,我終於連着3天看完了。

我雖然看過東野的小說不敢說很多,但總覺得他的敘述帶有一種特點:他總是在敘述一些“碎片”,初看起來這些碎片似乎只是描述某一事件,而讀者未必能再剛開始就發現這些事件背後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到了最後作者再揭露讓人意想不到的發現。但我個人覺得最後那個推理結果似乎不是東野所想要敘述的目標,不似有些推理作家,以難倒讀者或描述詭計爲主,東野注意的是事件中的人。人與人之間的奇妙關係,愛與恨的糾纏總是讓人着迷,不是嗎?

雪穗與亮司,該是何種關係?我不覺得是單純的共生,也不覺得是雪穗在利用亮司。雪穗愛亮司嗎?這似乎很難回答。說否嗎?雪穗的塑造未免冷血,她該是個有感覺的人,否則難以說出上面那話,但是她的心的大部分怕是死了吧,死在自己的親生母親把自己賣給那些猥瑣的男人的時候,所以雖然亮司的愛溫暖了她,但這溫暖不足以溫暖她的全部。而在小小的雪穗的心裏,從那時起就埋下了要爲自己而活的決定。只要能好好的活下去,利用與手段是無所謂的。

雪穗的人物無疑是複雜的,比方說她可以冷血地設計丈夫的女兒被亮司強,奸,卻又可以溫柔地安慰美佳,我想在她安慰美佳的時候,所想的該是自己被亮司的父親猥褻時的痛苦吧,所以那時她才能如此溫柔,那時她的心是溫暖的吧。有人說雪穗在利用亮司,可能是覺得最後亮司死的時候,雪穗竟然對刑警說自己不認識他。可我想那時雪穗的心也已經隨之死去了,這世界上再也不會有這樣一個人愛着自己。而亮司爲了雪穗,自然也希望自己的死能夠讓警方不要有任何證據來抓住雪穗。但雪穗身上具有那種能吸引人,使人臣服的魅力可以讓她被稱爲所謂的“魔女”。

亮司呢,無疑愛的深沉。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世界是雪穗支撐的吧。小時候的他目睹自己敬愛的父親竟然在猥褻雪穗,又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這對一個小男孩來說可說是天崩地裂的感覺。雖然小說中沒有詳細描述此時的亮司和雪穗,可我想雪穗一定對殺死父親後的亮司說了什麼,從此使得亮司的世界就只剩下雪穗,他活着就爲了雪穗吧。可他也是人,帶有溫度的人,不是喪心病狂的殺人狂,所以他也會在殺人後痛哭,這種生活對亮司難道不是一種折磨嗎?所以我想死亡也是他最後最好的結局。

《白夜行》,白夜裏的行走,這本書的確是成功的佳作,美就美在東野留給讀者很多想象的空間,書中基本都是從第三者的角度來觀察這兩人,所以亮司和雪穗究竟是怎麼想的,這點作者從來都沒有回答過,似乎能抓住的隻言片語又模糊不清。一本成功的書從來都是能引起讀者討論爭議的書。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4

東野圭吾是我較爲喜歡的一名作家,東野先生的書總能帶給人一種精神及思想上的衝擊。他的很多書我都很喜歡,比如《迴廊亭殺人事件》、《宿命》、《我那死去的童年》、《時生》等等,讀來都讓人震懾並久久回味,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白夜行》。

很多人稱“本書將無望卻堅守的淒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被衆多‘東飯’視作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被稱爲東野筆下‘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出版之後引起巨大轟動,使東野圭吾成爲天王級作家。”

我感覺這樣的評語是絲毫不誇張的。

故事形成了兩種視角,由男女主角二人來寫。女主角雪穗是一個在絕望中成長起來,因生活變得邪惡的人,她爲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惜一切手段,就正常的視角而言,她是一個壞人,是一個犯罪者,甚至是一個卑劣的生物體。但是她卻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動人。她的表面是明亮的,但她的內心從來是陰暗找不到出路的,只有在不停的“奪取”中才找到一點自我。爲了找到自身的地位她不惜利用亮司、利用自己的.美色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讀者卻很難恨她,因爲她也是一個從小受盡折磨的人。

再來說說男主角亮,小說中的他從一個喜歡剪紙的男孩成長爲一個在黑暗處的實行者,他也是在不斷的犯罪,可東野先生的筆下卻總讓人對亮心生同情憐憫,他是善良的,但他的善良只對於雪穗和他唯一的朋友友彥,對於其他人,他“精明冷酷猶如地下魔王”。

亮和雪穗之間有着千絲萬縷不可斬斷的聯繫,但在整部小說裏,他們唯一處在同一空間卻是在故事的結尾,亮生命的最後一程,加上雪穗轉身離去的背影,在下着雪的冬季留下了無限的悲哀。

日本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國家,這個國家拍的恐怖片非常出色。美國的恐怖片往往是血腥暴力的,中國的恐怖片往往是“哄”的一聲嚇你一跳,但是真正讓人心理感到說不出來的恐懼的還是日本的恐怖片,我感覺由此折射出的日本人的心理層面也是非常複雜的。而在《白夜行》中,我除了感到男女主人公之間感情的複雜之外,更多的是疑問:“日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有爲了生活讓自己還未成年的女兒出賣肉體,有隻顧自己享樂而視兒子無物的,這讓重天倫之樂的中國人是無法理解的。“虎毒不食子”,亮司和雪穗性格之所以如此扭曲和陰暗,和他們的父母有着很大的因果關係。

東野先生的這部書被稱爲是絕望小說,就字面來理解,亮和雪穗的成長是絕望的,因而纔會不擇手段的追求希望。白夜行——在沒有太陽的白天行走,縱使是白天,眼前的卻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推薦大家讀一讀東野圭吾的代表作《白夜行》。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5

最近公司的電影協會推薦的一部電影叫《嫌疑犯X的獻身》。電影的原著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他的代表作《白夜行》我也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去看。這次影協的推薦,終於讓我下定決心。

確實是一部好書,看完之後,另外久久不能釋懷。躺在牀上,結局裏女主角的背影,仍然在腦海裏揮之不去。

其實書看到一半,我已經猜到了一連串殺人案件的兇手已經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但是,作者會給兩位主角一個怎樣的結局,讓我牽掛。而且,作者如抽絲剝繭般的手法,將謎團一一解開,而且一切的解釋縝密合理,讓人驚歎。而女主角唐澤雪穗曾被作者描述爲“惡之花”,但隨着她的身世的逐漸明朗,以及她兒時的不幸遭遇,不禁讓我對她由厭惡轉變爲同情和憐惜。男主角桐原亮司最後的自殺,是作者給他的最好結局,畢竟他殺死了那麼多人。而對於女主角的結局,作者卻沒有蓋棺定論,給讀者以無限的遐想空間。也許,她會因爲男主角的死亡和案情的真相大白而被繩之以法,作者曾將他們倆形容爲蝦虎魚和槍蝦一樣的共生體。但做爲讀者的我,更希望她能夠逃脫。雖然她也算是殺人幫兇,甚至對自己最好的朋友進行報復,但是她童年的不幸遭遇,如果最終讓她失去努力得來的一切,那對她來說就太不公平了。而且故事裏她也沒有得到自己最心愛的人的眷顧,縱然她有那樣的美貌,各方面也都完美得簡直無懈可擊。當然,這也許是我的一廂情願。

整個故事一直持續了近20年,而在故事中,穿插了對於時事的描寫,很好的體現了作者對於各個時代特徵的把握。比如棒球比賽,電腦在日本的興起,《超級瑪麗》的流行還有日本傳統的相撲比賽,甚至當時的一些新聞,都被巧妙地融入了故事之中。讀起來不覺得突兀,卻很好的將故事和時代契合,整篇讀完,好像自己也伴隨着裏面的人物走過了這一個個的時代,頗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

當然,如果僅此而已,那這本書也許算不上好書。其實,作者留給了我們更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在裏面。毫無疑問,故事是以悲劇結尾,而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男主角的父親,是一個迷戀女童的變態,而母親和丈夫的僱員私通,從未盡到母親應有的責任。而女主角的母親,更是以出賣自己僅僅10歲的女兒的肉體爲生。這是一個多麼冷漠的社會啊。因此,故事裏的一連串殺人案,雖有疑點,卻遲遲沒有被破獲,這樣的現象也不難解釋。警察們更熱衷於破獲那些能讓他們揚名立萬的案件,而不會將精力放在這些“普通的案件”上,僅僅以自殺、見財起意等簡單推論將案子草草了結。不過好在還有笹垣潤三這樣有責任心的警察,通過十九年的堅持不懈,終於將真相大白天下。批判社會黑,暗的同時,也給人以希望的種子,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6

這部作品寫的是不是愛情,那是見仁見智。對我而言,實在看不出雪對亮有愛情,或許直至R·K繡包事件(初中),雪對亮或許是有好感的,但是到了大學社團事件以後,我看到的只是雪不斷追求自己嚮往的一切而利用亮去殺人,而亮無怨無悔的幫着雪。或許支持亮的是所謂的愛情,但對雪而言,亮或許只是一個能進行心靈交流的人,或者說難聽一點,就是一個利用的工具。

從雪的生母還在世時,雪就看書,學習茶道、插花,儘量使自己談吐高雅可以看出,雪從來都向往的是美好的生活,而絕不是和爲了保護自己而殺了生父的亮一起相濡以沫。而所謂“雪爲了保護亮而殺了自己的生母”純粹是有些讀者的猜想。場景再現:根據情節推測,兩人在實踐之前在圖書館相識,並有淡淡的初戀。雪被母親逼迫出賣自己的肉體給亮的父親,在大樓裏被尾隨的亮看見醜惡的一幕,憤怒之下,亮殺了父親並僞造現場逃逸。那麼,知道此事的只有亮和雪兩人。雪母迫於外界壓力決定自殺,雪發現這種可能卻不去阻止,顯然已經做好了讓別人收養的打算。記住,雪母應該知道亮父死的原因,只要她說出賣女兒一事,那麼不難推測到此案與雪有關,雪在案發時沒有不在場的證明,如果由亮作證,那麼亮必然受到懷疑,那麼後面的事情必然大大不同了。而且雪母一旦說出賣女一事,雪的名節不保是肯定的。所以雪看着生母自殺而不阻止,可以說是爲了亮,也可以說只是爲了她自己的未來。

到了後來的藤村、江利子事件,可以看出雪不斷利用亮來博取自己的未來。雪這個人,一成的第一印象其實是很準確的,即雪的眼光中“可以說隱含了卑劣與下流”。女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知道爲什麼很多人似乎同情她,但在我看來,她得到的懲罰,太少太少。無論何時,去殺害無辜的人,去陷害無罪的人,都是一種不能容忍的錯。

縱觀全書,可以看到,每次殺人或者陷害,都是由亮親自出手。雪的手,從來沒有沾染污穢,但是每次的罪,幾乎都是雪的原因。就連原初的罪:亮親手殺父,也是爲了雪。對亮來說,或者雪就是那白夜之中唯一的光,這絲光,來自他對雪的愛;但是對雪來說,亮或許是代替太陽的存在,但是,誰對太陽有愛呢?或者說,如果能夠有太陽,何必需要代替的存在的呢?

之後最後的結局,雪失去了代替太陽之物。其實也沒什麼,因爲雪從來沒有親手犯過罪,所以警方也不能拿她怎麼樣。那麼,從今往後,雪可以生活在太陽下了,也不需要替代太陽之物了。可笑的是,上天早已給了她懲戒:不能懷孕。雪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失去了一切。

以上,就是我的觀後感吧。

書中不太完美的地方:首先是今枝的死。作爲一個偵探,對竊,聽器事件那麼敏感,反而死的那麼大意,確實悲劇了點。然後是最後亮的死,雖然“在大阪開店對他們兩人有特殊意義”,但是雪應該知道笹垣在調查亮,既然如此,亮就不該如此大意。有人推測是雪並未將此事告之亮,準備借警察之手除掉亮。這點很難判斷,畢竟雪最後的“臉色鐵青”可能是因爲亮的死收到打擊,也可能只是在演戲。這個女人,演了一輩子戲,到了最後,我們也不能理解她真正的想法。這也是悲劇吧。

關於白夜行的讀後感範文7

上劇作課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們好萊塢的電影編劇普遍使用的一種編劇方式:把你的故事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然後分成若干場景,把這些場景打亂順序,重新組織新的敘事線索,然後你會發現即使是再平常的故事也會變得十分吸引人。

很多同學照做了,可是幾乎沒有人能成功地做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因爲我們不知道該把場景分到多細、我們找不到新的敘事線索、我們幾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說什麼故事了。

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女孩,被寡母要求向中年男人出賣身體以賺取生活來源。在一次交易中,被中年男人的幼子目睹,男孩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從此,男孩不擇手段地在暗中爲女孩鋪就了一條“光明”的人生大道,與女孩過着看似毫無關聯、但卻形影不離的日子,直到二十年後,男孩終於無法承受兩個罪孽深重的生命的重量——這樣的故事,該怎麼打碎、又該怎麼重生呢?

讀《白夜行》的時候,我似乎對當年課堂上的教條有了新的認識,也見識到了最直接、最強大的案例。對於擁有如此高超嫺熟的敘事能力的東野圭吾,除了五體投地的崇敬之情和自愧不如的嫉妒之心之外,似乎、好像還有一點點透過文字窺探大師、親近大師的幸福之感。

《白夜行》中國大陸簡體版的腰封上赫然寫着“同名日劇創造日本20xx年度收視率紀錄”的宣傳語,但事實卻是——電視劇版的《白夜行》作爲20xx年TBS春季檔的深夜劇,平均收視率爲12。3%,在春季檔中僅排名第9,落後於當季富士月九的《西遊記》整10個百分點,收拾表現差強人意。20xx年初,我因爲柏原崇參演的關係,意外地追看了這部劇集,然後在暖意融融的房間裏,不寒而慄——是畫面和劇情中滲透出來的讓人窒息的寒意。將近三年過去了,劇集中的細節早已經模糊,但惟有那股來自心靈深處的寒意至今揮之不去,讓我一想起那些冰冷的畫面和悲慟的生命,就不自覺地毛骨悚然起來。這樣的電視劇,當然不會有好的收視,有誰願意在深夜心靈最柔軟、最脆弱的時候還要經受來自無關生命的折磨呢?

讀小說的時候,那股寒氣又撲面而來,而且文字所傳達出的意境比畫面更深更遠更有力量。電視劇中,把亮司和雪穗的關係以“愛情”作爲詮釋,似乎和善了許多;但在小說中,東野圭吾沒有對兩人的關係作絲毫的解釋和評價,他只是勾勒了兩人二十年的生命歷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中破譯自己力所能及和願意相信的答案:或許是兩個絕望靈魂脣亡齒寒的共生,或許是兩顆受傷心靈相濡以沫的依偎,或許是兩個體無完膚的孤兒憤世嫉俗的報復——有無數個“或許”字裏行間流淌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