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躍遷》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58W人 

繼《拆掉思維裏的牆》,《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之後,這是古典老師第三本書。

《躍遷》讀後感

古典何許人也?新精英生涯創始人,他曾是新東方優秀教師,因目睹無數中國教育下的一流人才的迷茫和糾結,意識到"找到自我"比"去好大學"更重要,2007年轉型做生涯規劃,專注於該領域十餘年。

作者開篇就爲我們勾勒出目前這個時代的特徵:

信息變多,思考變淺;

機會變多,競爭跨界;

隨時干擾,永遠在線。

一方面我們獲得信息越越容易,創業門檻越越低,機會也越越多。

另外一方面,我們的注意力隨時都會被外界各種因素干擾,創業門檻越低,意味着競爭越激烈,單點突破的機率越越小。

我們擁有的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大腦,裝着工業時代的思想,卻生活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今天。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我們究竟該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

首先,我們應該停下,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下邊這個故事,我印象特別深。巴菲特有個飛機師,叫做弗林。他爲巴菲特開了十多年飛機。有一次,他問巴菲特:怎麼才能像你一樣獲得成功呢?

巴菲特說:第一步,你要圈出2你特別想要的東西。如果你想不明白,你可以用"有趣"和"有用"做一個評分。第二步,圈出個你認爲最重要的東西——然後怎麼辦?

有人說,我懂,然後就集中全力馬上開始做這個,有機會再去做那20個。

完全錯了。

巴菲特說,接下,你這一輩子要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另外那20個目標。因爲人這一輩子做好事,已經非常非常難。這些有點兒希望,又不可能窮盡的事情,纔是最恐怖的。你要集中你所有的精力去躲避那20個,它們只是幻覺;那個勾勒出的纔是真正的你。

當你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接下要考慮的是達成的路徑,對內是個人成長,提升個人價值;對外是順勢而爲,放大個人價值。

關於個人成長,有兩點體會深刻:

1)帶着問題去學習。

《終身成長》一書中談到的兩種思維模式能很好的說明學會提問的重要性。

固定型思維模式,是我會什麼,我就去做什麼。認爲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做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成長型思維模式,是我有了目標,通過不斷解決問題去成長,雖然人先天的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改變。

被問題拍肩膀,總比被現實抽嘴巴子好,好問題比答案還重要,"功利式"的學習方法是帶着問題去學習,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

2)大腦外包:

我們在學校裏的學習模式通常是,把所有的知識都裝進大腦裏,並通過各種考試檢查大腦的內存。現在我們回頭看看,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一定是我們解決問題時用的着的部分,記憶最深刻,而那些我們不常用的`部分,大多都被遺忘了。

對於那部分被遺忘的知識,其實我們只需要知道它們在哪裏,根本不用儲存在大腦裏面。在移動互聯網的今天,調取知識可能就只需要幾秒鐘,如果高效利用我們的大腦,我們需要儲存進大腦的,只是這部分知識的檢索目錄。

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特徵,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個人學習和成長是我們建立個人品牌的基礎,如何借移動互聯網的勢,放大個人品牌,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躍遷》一書中提及的系統思維,給了我們很好的啓發。不識廬真面目,只緣身在此中。如何跳出外,看清廬真面目,是需要學習和思考的。

如果我們目前做的事情是一個點,那麼這個點它附着於哪根線上,這根線又被編織在哪個平臺上,這個平臺有處理什麼樣的體系當中,這個體系整體處於上升還是下降的趨勢。我想不管是擇業還是創業,這都是必須要看清楚的。

打個比方,如果你目前所做的產品是方便麪,即便它的價格再便宜,口味再好,也不可能有長遠的未。因爲人們吃方便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改變,而顛覆方便麪這個行業的,正式依附於移動互聯網成長起的,以美團、餓了麼爲代表的外賣平臺。

爲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聽了那麼多的道理,讀了那麼多的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究其原因,書沒有錯,道理也沒有錯,可能真正的問題是在這個人身上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書,有工具型的書,有學術類的書,有成功學的書,有哲學類的書等等等,我們一輩子也要讀很多本書,我們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讀書這事呢?

羅胖的一次分享讓我印象深刻,我們讀書要跟古代皇帝批閱奏一樣,如果我們自己是皇帝,那麼我們所讀的每一本書的作者,都是我的臣民,需要的他們的時候,我翻開書本接見一下,如果我不需要他們,就讓他們在一邊候着。

《躍遷》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成爲高手的技術",這本書不但提供了很多個人成長的路徑和方法,如何順勢而爲,放大個人價值。這本書更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引發我們的深入思考: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