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魯冰花》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06W人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魯冰花》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魯冰花》讀後感

《魯冰花》讀後感1

自從我讀了《魯冰花》這本書,“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憂傷的旋律就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上。

《魯冰花》主要講述了郭雲天從大城市來到古茶妹和古阿明的身邊擔任美術老師,他在朝夕相處中,發現古阿明是繪畫天才,便極力栽培他。可是,在選擇參加美術比賽的人選時,老師們爲了巴結鄉長卻把機會留給了絲毫沒有繪畫天賦的鄉長兒子。郭雲天氣憤之下,悄然離開水城鄉,並把古阿明的畫投給了國際兒童畫展。當他們興高采烈地抱着獎狀回來時,古阿明卻再也回不來了。原來阿明因老師離去而傷心,後因營養不良,感染上肝病不久就夭折了!我不禁問自己:爲什麼大人都那麼勢利呢?難道公平競爭只是他們嘴裏說說而已嗎? 如果公平了,老師就不會離開,阿明就不會生病,更不會十歲就夭折了。公平是美麗的生命之花,勢利就是殘忍的劊子手!

當阿明的《茶蟲》在世界比賽獲第一名獎時,整個水城鄉地區幾乎人人都爲本地出了個天才而臉上有光,還有那見死不救的鄉長更是無恥地吹捧。我心裏感到特別痛苦。爲什麼?爲什麼當初他病危時沒有一個人願爲他伸出救命之手?他們的愛心呢?這難道就是大人們整天說的人情世故嗎?讀着讀着,我的眼淚靜靜流淌,我真不想長大,大人的世界多麼可怕!

花開花謝,日落日升,來年的春風也依舊能卷地而來,但是天才兒童古阿明走了,他再也不能回來了。只有那扣人心絃的旋律依舊迴響在我的耳畔“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魯冰花》讀後感2

《魯冰花開》是魯冰老師的一本充滿童話韻味的作品。

書中的小水滴讓讀者明顯感受到作者兒時的影子。

這是一本爲學齡前兒童而寫的文學讀物,文字清新、淺顯、輕盈、甚至帶着鄉村雨過天晴的泥土味。書中的小主人公小水滴的一個明顯的年齡節點就是5歲。

在這個5歲小孩的眼睛裏,充滿着對這個大自然的好奇和對生活的熱愛。到處都是鮮花,各種各樣的:牡丹、石榴、蓮花、蘭花、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花、水仙花、梅花…

並且,每一種花都是有花的靈魂-花神,古往今來的文人雅士留下來衆多的詩詞歌賦,陶冶着孩子的心靈。

有花也有草,有甘草、艾草、麥瓶草、蘿藦…

這些花草都有自己的名字,漂亮優雅的、土裏土氣的… 但小男孩用全身心的愛在和這些花草進行靈魂的交流。

除了花草植物,還有很多動物,還有詩歌、童話,而且包含這大自然裏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類似兒歌的方式告訴小孩子“二十四節氣歌”,還有農村生活的具體烙印:圍糧囤、打月餅、烙煎餅…閱讀時會讓成人也穿越時空回到那無憂無慮快樂無比的兒童時代。

不但如此,書中也給孩子們滲透了“孝”的傳統文化的思想,方法是通過講故事—二十四孝。

俗語是更加形象有趣的文字,書中到處都有鄉村生活的各種俗語,比如描繪小水滴的姑父長得又瘦又高,用“比竹竿多兩隻耳朵”,真是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這樣的.文字又怎能不讓小朋友喜歡呢?

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忘掉身邊的瑣事,讓思緒回到兒時,聽燕子說話,和小狗追逐,讓河邊春天的柳枝那鵝黃色煙霧重新沁入腦海,多麼讓人陶醉的童年!

《魯冰花》讀後感3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這是一首歌曲——《魯冰花》,它雖然風靡全球,卻很少人知道它真正的由來。

我欣賞過一種名叫“魯冰花”的花,它的花語是母愛,它開滿山間小路,點綴農村景緻。這種花使我感受到了陪伴的溫暖。

我也看過—部名叫《孩子的天空——新魯冰花》的電影。雖然電影對《魯冰花》這首歌的由來解釋得不太全面,但是它使我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

今年暑假,我又讀了—本名叫《魯冰花》的書,書中寫明瞭《魯冰花》這首歌的真正由來。這就是鍾肇政老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書中的代課老師——大學生郭雲天,他以他初入社會的純真之眼,發現了身邊複雜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問題、農村發展問題、學校教育問題……

文中以阿明這個繪畫天才之死作爲全文的高潮,其中顯露的感染力以及表現出的批判精神至今都令人記憶深刻。而書中除了描寫老師們的青春戀曲,以及古阿明這位天才早夭的故事外,還描寫了古茶妹這位生長於貧苦環境中,成爲弟弟亦姐亦母的客家小女孩。她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又獨自承受着巨大悲痛的身影,不正是魯冰花花語的化身嗎?

那時,書中有—句話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然後,這世間最可貴的天才之花謝了,到底會留下些什麼呢?”現在我終於解開了:“這世間最可貴的天才之花謝了,會留下—個令世人值得深思的道理,警示世人不能再犯同樣的潛誤。”

所以,《魯冰花》不僅僅是—本書、—部電影、—種花,更是—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一股夢想的力量。

《魯冰花》讀後感4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這讓我不由的想起我暑假時看過的一本書《魯冰花》。

《魯冰花》是由許肇政寫的一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在魯冰花盛開的時節,郭雲天被調到水城鄉小學擔任美術教師,他發現班上的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才,便極力培養他,準備把他的作品拿去參加縣裏的美術比賽。可是,學校裏的其他老師卻不贊同郭雲天的做法,推薦毫無靈氣的富家子弟去參加比賽,氣憤之下,郭雲天便將阿明的作品寄去參加國際兒童大賽,數月之後,獲得國際大獎的消息傳來,少年卻已經……

我陷入了深思,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因爲身子很虛,抵抗力不好,動不動就進醫院,成爲了醫院裏的一位常客。記得三年級的一回,刺骨的寒風吹了進來,儘管我穿得衣服多,但還是把我凍的牙齒打顫。回到家中,我覺得頭昏昏沉沉的,臉色蒼白,很是不舒服。媽媽見了我有異樣,立即給我用體溫計一量:“天哪,竟然是40度。”媽媽立刻緊張起來,抱我上醫院,回家後又手忙腳亂地給我倒了一杯退燒藥,再向老師請假,忙活了一晚上,早上起來時,我的病情有所好轉。可我卻發現媽媽的臉上掛滿了疲憊,雙眼中佈滿血絲。頓時,我的鼻子酸酸的,一股親情的暖流流進了心中,我感到自己真幸福。

是啊,“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父母關愛的家庭中,遠比阿明來的幸福得多了。

《魯冰花》讀後感5

今年暑假,我有幸看了鍾肇政寫的《魯冰花》。書中的郭雲天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老師偉大的師者形象不時地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魯冰花》這本書中所講的主人公是一個關愛學生的郭雲天老師和一個繪畫天才古阿明。在魯冰花盛開的時節,郭雲天由大城市來到風景秀麗的水城鄉小學擔任美術教師。他發現班上的學生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才。阿明家境貧窮,調皮搗蛋,學業不好,但對色彩和周圍事物有極敏銳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少年的繪畫天賦激起年輕大學生的憐惜之情。在主持學校美術訓練班期間,郭雲天極力培養古阿明,並與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當學校推選代表參加比賽的時候,學校裏的其他老師去趨炎附勢,推薦毫無靈氣的鄉長之子參加比賽。憤慨之下,郭雲天辭去教職返回臺北,自己把阿明的繪畫作品寄給國際兒童畫展。數月之後,阿明的繪畫作品獲得了國際大獎,當郭老師興沖沖地回到鄉村告訴阿明一家喜訊時,卻發現阿明已身染重病而亡……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郭老師是一個非常關心學生、善於發現學生長處的老師。這讓我想起了教我畫畫的吳老師,他也非常關心愛護學生。比如有一次,一個同學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摔得流血了,吳老師立刻背上他,回到教室,幫他處理了傷口,並關心地問他痛不痛。吳老師教我們畫畫時,更是十分耐心,他不但細心地給我們講解畫畫的技巧,而且還針對我們不同的學生特點給予針對性的輔導。他從不會大聲地批評我們,只會不斷地鼓勵我們,讓我們有了更大的信心,他的關愛伴隨着我們不斷成長……是呀!我覺得老師們真偉大。他們默默地做到“春蠶到了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開”。他們更是無私地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