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2.57W人 

南懷瑾先生撰成的《論語別裁》,是一本關於《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下面給大家分享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通用10篇),一起來看看吧!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通用10篇)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1

說到《論語》,沒有人不熟悉,最爲經典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對論語的認識基本上都來自於我們所學的課本,對意思的理解也基本來自於書本的註解和老師的分析。如果不是對它特別有研究,大抵是沒多少人去看的。畢竟古文雖說文字的功能比白話文更強大,但理解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總感覺和現代有些脫節。當我看到《論語別裁》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起了曾經看過《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本人學習歷史時不是很認真,歷史上的大事件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真是掌握不好,但我又很喜歡看歷史,所以當我讀完《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關於明朝部分時,我對袁老師佩服之極!那種歷史問題現在化,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我覺得能把歷史講解到這個份上,真是大師!當然,南懷瑾先生通過《論語別裁》,給我們還原論語的現代版,同樣是讓人欽佩之至!深覺南先生學問的博大精深,在著述中,他廣徵搏引,談笑自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了傳統深奧的經典,或引詩句,或講典故,或解學術,循循道來,不管是樸素道理還是人生哲理,都能讓讀者有所感悟。

翻開《論語別裁》,在前言裏,我就看到了一位謙虛的南懷瑾先生。他寫道“本書定名‘別裁’,也正爲這次的所有講解都自別裁於正宗愚者經學之外,只是個人一得所見,不入學術預流,未足以論下學上達之事也”,其實南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應該說我是最好的,因爲是別裁,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必要拿條條框框來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張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論,某種意義上說其實也是“別裁”。我欣賞南先生謙虛、低調的性格,那是對我做人的一種啓發。

當我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從中領悟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在解釋這段話的時候,南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爲“可求”與“不可求”是針對人生道德方面講的,如富貴符合道德規範,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願意做。如果富貴靠不擇手段去求得來,這個富就很沒有道理,很難接受。認爲是不可以做的,富貴與我們是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還是走自己的路,幹我們喜歡事情吧,寧可保持那份物質上的清貧。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個人自身修養的體現。

從《論語》中處處能夠明顯感覺到孔子的“因材施教”,這對我也是很大的啓發:同樣一個問題,對不同的人有深淺以及側重不同的解釋,很講究針對性,從中也能夠感受到那時候人的生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爲人處事雖有原則,但也要因人而異的,連孔子這麼一個如此有堅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處處變通。想想自己,有時候太過較真實在沒有必要,何況從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順勢而爲、因勢利導。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過閱讀《論語別裁》,學習《論語》的精髓,讓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單停留在理論上,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上。《論語》中給我們闡述的學問的真諦,孔子關於教學的見解,這些都應該貫徹到做人做事之中,貫徹到我們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儘快使自己成長起來,成爲一名當代合格的教師。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2

一聽到《論語別裁》這個書名,就感覺是囉囉嗦嗦講大道理的書。剛開始看確實感覺挺沒有意思的,但後來漸漸地有意思起來了,先說了學習是最基本的,後來講了許多的人生道理,中間還附帶一些小故事,看完後感覺挺震撼的。

我在以前認爲古人都是比較蠢的,看慈禧太后那個老妖婆出行居然那麼奢侈,還對侵華的外國使者畢恭畢敬的,那個時候沒有想起古人創造了文字,創造了地動儀,也用中醫治病等等“偉大事件”。

讀《論語別裁》看完每一章時都會感嘆古人真的特別聰明,他們懂得的比我們一些現代人多很多,而且,他們還有着一顆本心,一顆君子的心。這在現代社會中似乎是特別缺失的。

《論語》中有很多講人際關係的道理。如每個人都有缺點,人與人之間要講誠信,人與人之間必有所長也必有所短……

前兩天看的有一條比較喜歡,貢子分享自己認爲對的道理,“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然後孔子告訴他完全這麼做是不可能的。

我一直也如子貢一樣這樣想,也從來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對,但這本書中讓我認識到我錯了。這是多麼難得啊,在生活中讓別人教會我們“這樣是錯的”,是很困難的,在教會的同時,我們也會付出許多的代價,這就是我認爲這本書好的地方,它可以以一種我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在讀書中教導我們平時做錯了什麼,怎樣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3

借用一句古詩做題目,題目有點大,拉大旗作虎皮吧。

一介小民沒資格談國家大事,但大事和咱每一個平民又息息相關,國家繁榮富強,我們的生活安詳和諧富足,國家動盪,覆巢無完卵,道理不講自明。

讀《論語別裁》下冊,子路第十三,609頁,政治、經濟、文化。越讀越想讀,越不敢寫什麼感受,道理都讓南先生講透了。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人口多,繁榮)、富、教是說政治發展三個階段:繁榮、富強、文化教育的振興。僅是繁榮富強,如不加上文化教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民族,就會墮落、沉淪甚至有消亡的危險,這是很嚴重的。

《論語》兩千多年前就有此論斷,南先生在六十年代有此解讀,“全世界都在談發展觀光,觀光就是社會發展的前奏。現在是這樣,過去歷史也是這樣。所謂觀光不免要連帶有許多對社會風氣不好的事,中國如此,世界各國也如此。”結合現在,當今社會不正是這個寫照嗎?改革開放30年,我們的經濟繁榮了,國家富強了,可大家都認爲“我們的道德滑坡了”,甚至有人認爲是滑到了道德的底線,其實這也是屬於自然、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沒必要怨天尤人,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一點也不晚,更何況我們身在中國,有着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未來還是大有希望的。管子曰“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最後是真正的文化教育,在正確的輿論導向下,只要我們不一味的“飽暖思淫慾”,壞的現狀會很快改變的。但也不能急,“善人爲邦百年”,“一個理想的政治風氣,最後孕育成一股文化力量,不是簡單的。但這種不以事功取勝,以道德爲先,纔可勝殘止殺,化解人們彼此鬥爭、仇恨、殘殺的心理。”仁德須加累積成,“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與我們來說,要正人先正己,“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4

春節之中,從噹噹網上購買到這本夢寐以求的書籍,非常高興。老祖宗的思想,通過南懷瑾給了我以通俗、啓蒙的教育。

南懷瑾,睿智的國學大師,從《易經雜談》到《老子他說》又到《論語別裁》,值得靜心閱讀的書籍。以前看到過一句話,說國學可以治抑鬱症,不信,但,通讀此書,感覺國學確實給人以力量,特別像南師這樣深入淺出解說的書。每次看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都能不自覺的產生一種自豪感,是作爲一箇中國人而自豪。

他把《論語》和生活聯繫,更加突出現實針對性,我們也比較不會覺得枯燥。南懷瑾是國學大師,我認爲他的論語評論較接近孔子原意,他能跳出宋朝的理學思想尤其是朱熹的註解,是難能可貴的,至少能讓今人領略到與宋朝以來不同的孔子思想。我們可以在儒家傳統四書五經的基礎上,學些南懷瑾老師關於佛學的教化。

感恩南懷瑾老師,寫了這樣的好書,讀起來朗朗上口,一掃四書五經理解的晦澀。而且南懷瑾老師對論語解譯透徹,比上學時課本上的理解更合乎其理。

如果孔聖人看到如今有大師理順了論語,而且清晰的平反了五四運動對儒家的誤會,讓儒學以現代的視角得以更好的發揮,造福後人,定當感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5

《論語別裁》是南懷瑾大師的著作。

南懷瑾先生,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他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富。著有《論語別裁》等近六十部作品,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半世紀以來影響無數中外人士。

一、二月份,我們共讀的書目是《論語別裁》,當我讀了這本書後,我對做學問、做人有了新的認識。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這句話,“君子不重則不威”中的“重”是自重,現在講來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則不威”,那現代化來講,也可說是自己沒有信心。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在國外學哲學的青年,由他父母陪着來找南懷瑾先生,這青年說,他覺得自己不存在。南懷瑾先生說,你怎麼不存在?這位青年說,他覺得沒有他。南懷瑾先生說,現在他講話你能聽到了吧?既然聽到了怎麼會不存在呢?“我思故我在”,你能夠思想,你就存在,你怎麼沒有?南懷瑾先生覺得這個青年喪失了自信心,要恢復他自信心就好了。

一個人“見危授命”,若喪失了自信心,就會非常空虛,在這地方,就需要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在書本上,這就是自重。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所以,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那麼“無友不如己者”,是講什麼?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爲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人與人相交,各有各的長處,他這一點不對,另一點會是對的。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發現自己的缺點,不要怕改過,要勇於改過,這纔是真學問、真道德。

讀了《論語別裁》,感覺《論語》不再是那麼生澀難懂了,南懷瑾先生通過講故事、講來源等方式讓我進一步走進了歷史,對《論語》有了更親切的瞭解。

《論語別裁》有助於大家理解《論語》和孔子的爲人之道,只是我讀得還不深入,以後的日子,我還要繼續捧讀它,因爲每讀一遍,我都會有新的收穫。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6

最近在讀南懷瑾先生寫的《論語別裁》,雖然還沒有讀完,但是,感慨頗多。幾乎每翻開一頁,沒讀完一章,都能讓我心情愉悅,思如泉涌,讓我不得不寫點東西出來。正如論語裏所說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然而,正是在《論語別裁》的“學而第一”部分裏面提到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讓我開始感嘆於南懷瑾先生的睿智,感嘆於他對《論語》一書深刻的洞察力和精闢獨到的分析。

看到這句話,就回想起上中學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對於老師的講解,學生都深信不已,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當時的學生,現在看起來,似乎是隻求隻字片解,其實只是因爲文學修養還不夠,自然沒有能力去分析甚至批判了。正如南懷瑾說的,文學革命,你都不知道什麼是“命”,如何去“革”?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第一”部分,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以爲意義再明顯不過的“子曰”,在南懷瑾先生看來,居然還有另外一層完全不同的意思,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做學問,要有思想,不斷地見習和體驗,並反省,就是學問。能夠從不斷的體驗反省中經常得到“會心一笑”,那就是“不亦說乎”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沒有人欣賞。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並不一定是指空間距離上的遠,也有可能是時間。孔子的學問,是五百年後的漢武帝時期才興起的,董仲舒弘揚孔學,司馬遷撰《史記》,非常讚美孔子,這個時間間隔得有多遠!這五百年間,孔子是非常“寂寞”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是說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還說過,“無友不如己者”。在中學時學到這句話就很詫異,如果每個人都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那世間沒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勢利?其實,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看待朋友,有看到他們的長處,看到他們做的比自己好的地方。亦如民國時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和打壓。

《論語》,經歷了漢朝董仲舒的篡改和宋朝朱熹的註解統一思想……到當今的大師、教授、專家……拿它說事,其真實面目已經不爲大多數人所知。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爲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因此,這也成了孔子思想爲再後來的人們說詬病的一個重要起因。

從《學而》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們都能明白,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說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爲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爲人師表。同時又“泛愛衆”,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說,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被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沒有他們對歷史的悉心研究,哪裏來的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從衆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普遍現象之一。所謂從衆,是個體在羣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意見,使自己的言語、行爲保持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從衆、迷信權威是給自己內心的禁錮。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衆所周知,《論語》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記錄。作爲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論語別裁》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的解釋。整本書都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包括爲政還是做學問都是以做人爲基礎的。我不是一個善於總結反思的人,對於《論與別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記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7

《論語》。這部儒家經典,從小讀到大,也曾細細讀過。對於其中教誨般的言論,也曾冥思苦想,並且熟記於心。然而畢竟才疏學淺,並不能完全理解《論語》裏那些金玉良言。對很多篇幅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較深入地再讀《論語》,一是百家論壇的于丹的心得領入,再就是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讓我又一次沉醉在《論語》裏那些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懷瑾先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註解《論語》時就對當時的教育導向和制度進行了無情批判。南懷瑾先生在當時說,此時教育的最大失誤,在於教育的功利性。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爲了一張文憑,尋得一個飯碗,而對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視而不見。其最終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人文缺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和諧更無從談起。而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南懷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懷瑾先生認爲狹義的講是行爲、品德,廣義的講是指一生事業的成果。我們要教育學生的行爲品德,首先要正己。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意思是說:使民如此,對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以莊嚴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尊敬你。

在正己修養方面,最使我心有慼慼是南懷瑾先生對樊遲與孔子有關修養的那段解釋。樊遲問孔子:“敢問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匿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讀《論語別裁》,學習了《論語》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上。不可坐而論道,玄思辯難,所謂知性合一。作爲黨員教師,我再次學習了《論語》,領悟到關於教學的見解,應把這些聖人的見解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學的進步和革新。這纔算真正讀過《論語》,纔算真正接受聖人的教誨。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8

這個月還是接着讀《論語別裁》,畢竟這本書也比較有分量,需要我們細細咀嚼,慢慢品嚐。

總所周知,孔老夫子學問的中心思想可以一字記之曰:"仁",南懷瑾先生從一開始就給我們講學而時習之,而學的就是"仁"。孔子的語錄總是"微言大義",以至於後人對這個"仁"有很多解讀,莫衷於是。

"博愛之謂仁"韓愈如是曰;宋儒則道:"仁者核之心也。"認爲仁便是道體的心空境界……韓愈研究的是墨子的思想,把墨子"兼愛"的思想融會到儒家思想裏,去解讀孔子的"仁"總有畫蛇添足的嫌疑;而宋儒用佛家和道家的東西去解讀"仁"則難辭生搬硬套之咎。總而言之,後人對仁的解釋,漫無限制,就像紀曉嵐批評學生文章所引用的古詩評語一樣"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不知所云,越扯越遠。

南懷瑾先生則通過對中國古代"仁"字的寫法分析說起,先解釋"仁"字爲什麼是人兩足走路旁邊加個二,他說,"‘二人’是兩個人,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會。就會發生怎樣相處、怎樣相愛、怎樣互助的問題,就是仁",南懷瑾先生分析說,仁從文字上的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

其實南懷瑾對"仁"的解釋通篇都有留痕,這裏僅是一個方面或者是一個小的部分。我只是覺得奇怪,中國古代的"仁"字應該不是孔子發明的吧,如果是孔子發明的那從文字層面上去解讀孔子的思想未嘗不是一種便捷靠譜而又愉快的好方式。但倘若不是孔子發明的,那就是發明文字的人就孔子"仁"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解讀後才發明了"仁"字,也就是說南懷瑾先生的這種文字層面的解讀也是基於前人的解讀的,不是最透徹、原汁原味的,也難逃偏頗之嫌。不過不得不承認,南懷瑾先生對孔子"仁"的解讀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貼切的。

恕吾愚鈍,只能借前人之解讀來理解孔子之"仁"意,我不知道哪一種解讀纔是孔子真正想要傳達的思想,但我覺得哪一種解讀都無所謂正確與否,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去吸收、理解、消化然後轉化爲自己的人生哲學,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生活的點滴。讀書何嘗不是這樣一個過程,讀一本書,看一個世界,多一種經歷,擁有好的思想並付諸實踐……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9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最近一段時間,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讀了一點《論語別裁》來充實自己。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二而撰寫成《論語別裁》,通過南懷瑾先生的論述、詮釋,希望自己從《論語》中學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談一丁點讀《論語別裁》的感受。

《論語別裁》這部書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這部書別出心裁的解釋,特別是有別於明朝朱熹對《論語》的解釋。他認爲現在人們對於儒家學說的錯誤認識和理解,多是由於朱熹的解釋給人們的誤導。《論語》這部書,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部書的絕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問答的話。聰明的學生問他,有聰明的答覆,愚笨的學生問他同樣一個問題,他的答覆便又不同。

孔子說話,是因人而異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個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他將人看作是平等的。《論語》中有"性相近,習相遠,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說,除了絕頂聰明和絕頂愚笨的人沒有辦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樣的。孔子提出了四個字,可以說是中國的民主主義教育哲學,就是"有教無類",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麼呢?孔子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嚴。孔子說"修己以敬"。孔子的學生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人"。這個學生又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百姓"。這句話就是說教育並不是讓你去打坐唸經,"修己"是讓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還有一個社會目標,就是"安人"。安人是給人類以和平、快樂。

這個教育觀念是新的。教育並不是爲自己,爲的是一個社會目標。所以《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礎,而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社會的目標。所以孔子時代的這種"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觀念就是將教育個人與社會連貫起來。教育的目標不是爲自己自私自利,不是爲升官發財,而是爲"安人、安百姓",爲"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爲這個使命,就感覺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來有人的尊嚴,到了做到自己感覺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時,就格外感覺到一種責任。

所以《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是說,必要時,寧可殺身來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就是《論語》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就是說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氣魄,要有毅力,因爲"任重而道遠"。"任"就是擔子,把"仁"拿來做擔子,擔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說:"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說"仁以爲己任"。以整個人類作爲我們的擔子,就是2500年來一個了不得的傳統。後來宋朝的范仲淹也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覺到"任重而道遠"的緣故。明朝的顧亭林認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是這個道理。

《論語》的深邃,是即便南懷謹先生這樣的國學大師也要窮數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奧的鉅製。我作爲一個後學晚輩,只希望隨着人生經驗、閱歷的增加,對《論語》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對於我的教學和生活不斷帶來更大的幫助。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 篇10

在《論語》第七篇《述而第七》倒數第二句提到孔子的作人態度,即“子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君子要做到“坦蕩蕩”胸襟開闊;“小人長慼慼。”小人心裏永遠有事情,慢慢變成心病了。這句話可與第一篇《學而》中提到的“人不知而不知慍,不亦君子乎?”聯繫起來理解。一個人一生不被人理解,雖有才能有學問而沒有發展的機會,還是不怨天尤人,做到胸襟坦蕩,既象春風吹佛,清爽舒適;又象秋月揮灑,皎潔光華。這種修養是難得的。我要加強這方面的修養。我的體會是:不論是在得意還是失意的時候,都要保持樂觀的態度。但這樣樂觀不是盲目的樂觀,不是刻意追求的樂觀,而是胸襟開闊的自然表達,對人沒有仇怨。這需要長時間的學習,並堅持。我理解的君子坦蕩蕩另一方面意思是: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坦蕩,光明正大,不能做坑害別人的事。

至於“小人長慼慼。” 小人心裏永遠有事情,我認爲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病態,做事情不從自己方面找原因,而是覺得某人對不起自己,覺得單位和社會對不起自己;覺得某件事對自己處理不利,自己爲什麼被剝得了話語權等等,進而,覺得自己實在了不起,這個社會對自己不公。任何事情不可能是絕對公平的,您處於那個位置,也不可能處理得那麼合理,即使您現在吃虧了,您把它作爲一筆寶貴的財富;到時候會有回報的(別一直想着回報)。放開心胸,別總心裏琢磨着得到什麼什麼好處,別總心裏琢磨着會得到什麼什麼人的重視。我的人生感悟之一,我們最幸福的不是得到什麼好處和領導的重視,而是不被人坑害,不被人算計。如何能夠想明白,心裏不再憂愁,不再煩惱,不再痛苦。心境保持開闊。小人長慼慼的另一方面意思是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坦蕩,什麼時候也別幹缺德事,什麼時候都不能做小人。即使鬼來敲門,也沒有什麼,也不害怕。

要達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確實很難做到。我的體會是我們做到“君子坦蕩蕩” 相對容易,一般人們處於較順的狀態時,能做到泰然處之,保證不幹不道德的事情,但杜絕“小人長慼慼。”的事情和心境有時會很難,本身處於不順時期,難免發牢騷,怨天尤人,想不清楚,給自己增加無限的憂愁和煩惱,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不怨天尤人,坦然面對,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也許會有好的結果的。

再看我自己,我確實能做到坦蕩蕩,算是一個“君子”;以前也確實長慼慼。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想不明白;怨得不到更多的機會等等,又算是一個“小人”,也就是“君子”、“小人”的成分兼而有之。2003年後通過自身的調整,心胸開闊了很多,也不再專門盯着某一個地方,有了一個較好的心態。我們真的應該相信:上帝永遠是公平的,您在這個地方失去的,在其它地方會得到;您在這個地方得到了,可能也回失去一些必要的東西。通過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再對照自己,確實自己應該在保持坦蕩蕩的同時,不再“長慼慼。”對自己是一種提高,是一種超越,是智慧的昇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