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燈下漫筆高中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燈下漫筆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的作品。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燈下漫筆高中讀後感,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燈下漫筆高中讀後感

  燈下漫筆高中讀後感一

嬉笑怒罵皆文章

在那黑暗的年代裏,魯迅先生心中有着深深的悲哀,他看透了政局時勢,也諳悉國民劣根,這一切悽風苦雨紛涌襲來,怎能不讓人心灰意徽?但魯迅深知,爲悲哀而悲哀是徒增憂愁,爲痛苦而落淚最多泄一時之苦。他沒有選擇悲調,相反,他用辛辣的譏諷和無情的嘲弄來撕開社會的假面,揭破國民劣根性的膿瘡,將封建的殘忍與人性的扭曲昭然於世。《燈下漫筆》便是如此。

魯迅先生的語言彷彿萬年堅冰,能夠毫無情面地刺向最隱祕的所在,讓醜惡與鄙陋原形畢露。本文中他信手拈來般的玩笑讓人如同沉夢中驚醒,而他看似平淡的敘述,卻讓人品味再三方得箇中深意雖是“漫筆”,但魯迅先生絕對是有的放矢,文中的話語雖然看似漫不經心,但目之所及,無不讓人如醒酬灌頂,每句語的背後都有的無法言說的深意和發自肺腑的情緒,都有着只有有心人才能感悟的悲哀。

魯迅先生的自省無疑在其時是最深刻的,《燈下漫筆》中揭示的國民劣根性即便讓今天的我們看來都不禁汗顏,甚至仍能找到幾分自己的影子。他的先知先覺只能讓他更加痛苦,而他又將痛苦用無情的譏笑來掩藏,於是我們眼中的本文,便因此帶有了穿透性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思想早已脫離了文字而植根在本文特有的情感之中,每個讀者都會在這深刻的思想面前感到靈魂的重塑。

魯迅先生的文筆是帶有靈氣的,他的語言文字、論證結構都爲他所馭,傳達他內心的體驗。而他寄悲哀於笑罵、寓嘲諷於無形、隱深意於字外的寫作模式,在《燈下漫筆》中都有着自然的體現,需要我們去細細品味。

在魯迅先生的銅像前

我來到了魯迅先生的銅像跟前。是時大雨初晴,踩着滿地溼流德的綠葉,我站定了仰頭看先生堅毅的臉。他的目光卻並不在我,而是在他自己心中的黑暗。一縷陽光穿過樹葉,斑斑點點地灑在他臉上、肩上。

我抱着新購的先生的書,翻開一頁,上面赫然寫着: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這樣的句子沉重地壓着我的心。我不禁要問先生:難道我也是奴隸麼?這個問題很幼稚,卻是我不得不問的。先生並不回答,我代他自己解答了。

先生,您在這裏屹然不動,我不知您是否看見了您身後中國人的命運。如您所言,我們歡歡喜喜地做了某種機械教條的奴隸。這段日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是夠艱苦的。我們不喜歡過這種日子,便掙扎出來了,過了10年無所傍依的生活,思考自己,思考人生那是個什麼都發問的年代,出了很多詩人,現在都死了人終究不是靠問題活着。現在活下來的人們很少發問,也很少信仰;沒有誰定什麼奴隸規則,也沒有人甘心爲另一個人奉獻生命。可是我爲什麼覺得這樣的矛盾呢?

先生,我不知道自己是甘願過無所傍依的孤獨生活,還是像現在大多數的人們一樣活着。在我看來,他們終究還是奴隸啊!不是某個人的奴隸,不是某種信仰或主義的奴隸,而是自己的奴隸,金錢或政治的奴隸,社會的奴隸。他們終不能衝破自身的束縛,肯把生命用於自身以外的什麼用途;他們終不能衝破社會的束縛,肯按自己夢想的方式活着。可鄙可悲的人啊!他們不懂得愛,愛的對象是別人選定的、有前途的、體面的、英俊漂亮的…他們不懂得生活,生活的方式也是別人選定的,要掙錢掙面子穿大家都羨慕的衣服……我不想做這樣的人,不想重複奴隸的生活。

可是如您所言,不當奴隸的生活是艱難的。世界上大多數問題都沒有答案,可能使我保持住自己獨立的大概也只有提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了。無數前人都問過這些問題,我又有什麼特別?問這些問題的人,大多數後來都不再問了,不少人問後得不到答案便自殺了,極少數將之堅持一生後死去了。將問題懸擱、圓通自然如雲如鶴的,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參破了人生之奧祕,那是禪,是道,是宗教,我又如何能把自己變成另一種信仰的奴隸?

我自問自答,近於澹狂。先生無言,依然是凝重的眼神,不爲權臣與金光所染,不爲清澈的雨水所動,如碑如石。

一隻毛毛蟲落在了先生頭上,順肩膀滾落下來。我忽然心中一動,不由微笑了。何必對銅像發問呢?生命自有其存在之必然。縱然卑微如毛蟲,朝生夕死,也能在陽光雨露中翻滾。於是,我離開了先生的銅像。

行出數10步,驀然回首,先生正望着我。

  燈下漫筆高中讀後感二

這裏是“慢”而不是“漫”,是由於一句俗語:慢工出細活。因爲《燈下漫筆》雖名爲“漫筆”,卻是精心構造的佳作。

作品於細微處見精深:從鈔票打折換銀元的日常事件中,發現“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以後,還萬分歡喜”的悲劇性現象,從而引出論題,展開評說,在自然平易中顯得深沉突兀。

作品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而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全不然是同情。作品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義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的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爲聖天子驅逐云爾”。

沒有如春風般撫過人心的描寫,沒有華麗的點綴。有的只是那簡單到有些直白的文字,有的只是作爲讀者的我如同被先生的投槍匕首劃破肌膚之真實感,有的只是從文中與自己經歷所產生的相同感悟。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

時常可以聽到電視報章上有引用了所謂專家之言。那有如何如何,這樣做纔是對的等等一些言論。但現實卻往往不是那麼回事。但卻無人質疑,因 爲是專家說的是有根據的,因爲大家都沒有發表不同的意見可能是真的是正確的。

正是如此,“這人肉的筵席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更清晰的觀察到事物的本質,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僞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將那些幻覺,那些將自己奴化畜化的教條,將那些已經排了上千年的人肉聖宴徹底的粉碎。

這“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燈下漫筆高中讀後感三

魯迅的《燈下漫筆》是魯迅思想徹底轉向革命的標誌性篇章,是自“五四”以來思想革命領域的重要文獻,其意義在於不但提出問題,而且試圖通過努力探索,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燈下漫筆》寫於1925年,是魯迅寫給革命青年的經典戰鬥檄文,相比早期的“吶喊”言論,《燈下漫筆》這樣的雜文更多了全面、理性、縱深和冷峻犀利的揭露和分析,不但能夠直指病竈,而且更爲明確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使革命的雜文呈現出新的氣象。這是所謂的經典評析,我承認自己對於作品的解釋和評述和所謂的經典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正在學習怎樣去評論一個作品,我會讓自己成長起來的。

文章的第一節講國民的奴隸性,通過對歷史的深刻洞察,魯迅指出國民奴隸性的發生根源和賴以長期存在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根源,從而揭露漫長的封建政治歷史的真想,即:一,想做奴隸而不得做的時代;二,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顯然這兩個“做奴隸”的時代,都不是中國歷史繼續前進的方向,魯迅指出,第三條路就是:開創一個做主人的新時代,正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第二節同樣是通過對封建政治和中國文化的審查,指出封建文化的“人肉宴席”的本質。它是一種吃人的文化,而“中國人的耐勞,中國人的多子”都是這樣的“人肉宴席”“辦酒的材料”。鑑於封建社會文化的吃人本質,魯迅呼籲革命的青年人“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宴席,毀壞這廚房”。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