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開學安全第一課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學安全第一課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安全第一課讀後感範文

  開學安全第一課讀後感範文1

《開學第一課》作爲一節中小學的必修課,無疑具有警世作用。“知識守護生命”開學第一課對中小學而言,開宗明義地詮釋了珍惜生命的意義所在。

安全教育當前的確是每個學校的大事,但現在學生安全教育以學校老師灌輸式爲主,學生對安全事件的應對能力極差。要提高學生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開展宣傳活動,尤其要開展校外宣傳,但現在學校開展校外宣傳嚴重不足,無疑這就產生了矛盾。這也是目前學生安全教育的一個“瓶頸”。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和家長上好《開學第一課》,將學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個社會,較好地彌補了校內宣傳安全教育的不足之處。

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其實並不單純是一個學校教育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學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全社會來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學生的安全問題都會存在隱患。

任何一個學生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宣傳教育的缺失都難逃其責。《開學第一課》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要立足於學校,更要時刻處處警鐘長鳴。

生命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而是盛載禍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將它變成什麼。我期待,《開學第一課》能成爲中小學安全教育的“催化劑”,成爲安全教育的常態,迅速扭轉只注重校內安全而罔顧校外安全的錯誤觀念,讓每一個學生都加倍地珍愛自己寶貴的生命。

今年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了“知識守護生命”大型公益活動,並邀請奧運冠軍、着名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製作了有關中小學安全教育的特別節目,就是《開學第一課》,它以生命意識教育爲主題,倡議全國的中小學學生每年每學期都進行應急避險教育;這一特殊的公益課由“潛能”、“團隊”、“堅持”“生命”四節課完美組成:

“潛能”: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潛能需要激發,人在危險時第一反應就是潛能支配肢體行爲,同時潛能很易被習慣掩蓋,就會失去生命的機會,相反也會贏得生命的機會!

“堅持”:每個人都知道“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道理,堅持就可以創造生命奇蹟,就像在這次地震中堅持活下來的人就會有新的人生。面對人生就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團隊”:團隊精神的形成並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是一種真正的內心動力。面對災難,團隊精神顯得尤爲重要。

“生命”:快樂是一種心理感受。快樂是健康的金鑰匙,人處世間,理應追求快樂。懂得快樂、善於快樂實在是一種智慧。

  開學安全第一課讀後感範文2

今天,我看了《安全教育第一課》,裏面講了幾項安全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如:地震、傳染病、食物中毒等等,這時我們必須要冷靜處事,在平時我們要多訓練多掌握一些自救與救人的一般技能。就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節目中,通過案例分析以及專家的講解,讓我瞭解了在災難來臨的時候應該怎樣自救。比如地震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儘量把身體貼近地面;如果吃飯後出現頭疼、嘔吐等症狀,應儘快去醫院,並把飯菜保存,以便衛生部門檢查。

在觀看的同時,我們內心感觸很深。通過學習瞭解各項逃生及保護方法,減少意外事故發生時對自身帶來的不必要傷害,我們感到方法簡單易學,但看了一些慘重的教訓後,我們反思很強烈。

觀看結束後,我們應該讓每一個人在遇到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時都能沉着、冷靜、機智應對,重點掌握應對的方法。特別是社會應當及時利用宣傳欄、板報、班級宣傳欄、校園廣播網、學校網站等形式繼續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及時的模擬演習,如同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時,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衝到操場,以班級爲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蹟。

生命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而是盛載禍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將它變成什麼。我期待,《安全教育第一課》能成爲中小學安全教育的“催化劑”,成爲安全教育的常態,迅速扭轉只注重校內安全而罔顧校外安全的錯誤觀念,讓每一個學生都加倍地珍愛自己寶貴的生命。

  開學安全第一課讀後感範文3

隨着經濟的日益發展,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於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從前我不知道交通安全有多重要,最近,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交通安全第一課》,影片通過活生生的事例,警示我們要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規則。從今天的安全教育片中,看見那一個個的例子,才讓我瞭解安全的重要性。

行人最關注的就是行路安全,橫穿馬路時,要走人行穿越道,穿越馬路時,養成看交通信號的好習慣。同時,還要注意來往車輛,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變行路方向,大中城市的馬路,一般都分成機動車行駛的快車道,自行車,人力三輪車和其他慢行車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行路時,必須走人行道。在人行道行走時,不要多人並行,在沒有劃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儘量靠邊走,這樣才能確保行路的安全。

在說騎車安全,按照交通部門的規定,不要不滿12週歲的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三輪車和推拉各種人力車上街,就算滿了12週歲,騎自行車上街也要走慢車道,不能進入機動車行駛的快車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在沒有劃分機動車,非機動車到的路段,要儘量靠右行駛,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間去騎,這樣騎車安全就不成問題了。

還有乘汽車安全,坐公共汽車時,要遵守秩序,在指定地點依次候車,等車停後,先上後下,不要擁擠,不能在車還沒停穩時就搶先上,要扶好把手或椅背防止急剎車,摔倒或撞傷,還有乘車時不能向車外,亂扔雜物,也不能把頭,胳膊,或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因爲這樣容易被對面來的車或路邊的樹枝刮傷,坐汽車特別是坐長途汽車,不能攜帶鞭炮,汽油,一類的易燃易爆的物品上車。而且下了汽車,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橫穿馬路就必須從人行道通過。絕不能一下汽車就急忙奔到馬路中間,更不能不等汽車開走就從車前車後往馬路中間跑,那樣看不見路上來往的車輛,很容易出事。

總而言之,看了這個安全教育片,我獲益良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