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老子的幫助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65W人 

在閱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子的幫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子的幫助讀後感

老子的幫助讀後感1

《老子的幫助》一書中第十三章《寵辱無驚》給我的印象很深。王蒙說:遇到好事或者壞事,受到擡舉或者侮辱,人都會很受刺激很激動。爲什麼呢?毛病就出在太看重自身了。

這段話讓我想到了錢鍾書先生。“文革”後的學術界,對錢鍾書先生的稱頌日漸聲高,然而錢家的書齋內一如繼往的平靜。他謝絕了一切記者和學者的拜訪,難免有人將此誤讀爲“清高孤傲,自以爲是”,但知他的楊絳先生說:“他從不側身大師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學問。”

錢鍾書先生在大樓門口遇到別人,也總是面帶微笑,點一點頭,側身讓對方先走,不管先來後到,不管熟識與否,也不管是不是後生晚輩。這是一種有內涵的優雅,而這種優雅在有教養的前輩中十分普遍。

錢鍾書先生長期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着作等身,飲譽海內外,爲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卻能淡泊名利,甘於寂寞,待人謙遜有禮,我想這便是寵而不驚的典範了。

誰都明白,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你有得意的時候,但你不可能永遠得意。你也會有失意的時候,但也不可能永遠失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達此境界者非錢鍾書一人,我又想到了司馬遷。

司馬遷因爲李陵辯護而遭飛天橫禍,受辱腐刑。忍受如此屈辱,是什麼力量支持司馬遷勇敢地活下去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進而發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的千古名言,而且自比於“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是秋》”,立志做重於泰山之人。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幽而發憤,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正是以修國史爲己任的高度責任感,才使他從逆境中奮起,而且表露出強烈的自信心。

在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不可能都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時常與“事與願違”、“逆水行舟”相伴。如此潮起潮落之中,關鍵是要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快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承擔一旦到來的挫折和痛苦。只想着“如意”,不付出努力,不經歷曲折,是不可能“事成”的`。因此,一個人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就需要有經受成功、失敗、得寵、受辱、幸福、痛苦的準備,因爲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歷程。保持一顆平常心是一種感覺和心態,是世事泰然處之的品質,是一種自信和成熟。只有保持一顆平常心,做起事來才能遊刃有餘,達到一種“勝似閒庭信步”的狀態。

明代洪應明說過: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每人都應淡泊名利,不應以一時榮耀而忘形,不應以一時屈辱而自棄。願你我之心皆如海闊,皆如天空。

老子的幫助讀後感2

“創新”很熱。大到“創新性國家”,小到解決具體事情的創新性思維,“創新”無處不在。所以人們討厭“守舊”,因循守舊,算是對一個人很嚴重的批評了。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也在談創新,我也常煞有其事的教育學生要有創新精神,其實說到創新到底是什麼,我還真說不出來。

近日看《老子的幫助》,老子講人要“知止”,即達到了目的就應該停止,也就是所謂的“見好就收”,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從這個角度理解,我反而理解了什麼是創新。

要談“創新”,先說“守舊”?何爲“舊”?我理解“舊”也就是前人所固定的一些東西,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觀點,這些“舊”是經驗,是前人智慧的結晶,那爲什麼“守舊”就錯了呢?我想可能是未能“知止”的原因吧。前人的經驗固然很好,但那是具有一定條件,隨着時代、環境等條件的變化,經驗也會變質。運用前人的經驗而不“知止”,就成了“守舊”。同樣,今天我們創新了,環境變了卻抱着不放,那仍然是“守舊”。

所以,想要創新就要“知止”,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前人和自己的經驗,放棄自己固守的理念,也就是要不斷地自我否定,敢於停止舊的自我,建立新的自我。

否定自我,說着容易做起來難,我想這恐怕就是創新的最難點了吧。

老子的幫助讀後感3

《老子的幫助》,這是一本類似註解的東西,並無新的觀點。全書的結構是複述+例子+感想=解讀。從全書看得出來,王蒙老爺子在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解讀《道德經》,以此教給年輕人們一些混得開的技巧。我看完這本書後只想說一句話,不如讀原本。

我說的原本是指推薦大家看《道德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老子,都有一本《道德經》老子能給的幫助要靠自己領悟。

道德經,我自認爲沒有這個能力從全書解讀,我只對其中幾句話,寫寫我個人的淺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歷代以來有無數種解釋,我自己對這句話的解釋。道,《說文》所行道也,有道路和行走的意思;非,有必須的意思。常,通長,長久。名,名字;通明,明白。所以這句話可以這麼解釋,道路可以作爲道路,必須長久被人行走;名字可以作爲名字,必須長久被人明白。這僅是個人的解釋,類似大白話的解釋,看客看過即可。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我比較認同的解釋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爲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爲善,那是因爲有惡的存在。但是,斯,析也。《說文》,析,有分開的意思。所以老子的意思可能是,美醜,善惡本爲一體,只是我們要學會怎麼去分辨它們。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這是說,自然看待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是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這種態度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自然經過漫長的演化,萬物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平衡,如果妄加干預,破壞了其中一環勢必引起連鎖反應,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自然中最好的道就是不加干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