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樓夢》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紅樓夢》讀後感1

裊裊炊煙,來聚一縷最飄逸的;悠悠白雲,來攏一絲最滄桑的;灼灼紅葉,來拾一枚最殷紅的;簌簌落花,來擷一朵最燦然的;萋萋芳草,來摘一束最青澀的;朗朗日色,來掬一杯最熾熱的;濃濃人生,來釀一窖最醇香的——閱讀人生。

唐詩如瓷,宋詞若紗,元曲似霞,如此一說,明清的小說可就是般玉,類雪了。那麼玉中之最潔淨,雪中之最傲然的,當屬《紅樓夢》莫屬,古往今來,各色各路的文人墨客同是探讀誰解其中味的紅樓夢,有人覺聽到了封建制度的喪鐘,有人體悟到了寶黛之間的深情款款,有人觸碰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有人僅是迷戀於故事本身而已。

回首駐足,縱觀千年歷史跌宕起伏,連綿不絕。唐的繁華,宋的儒雅,元的四海歸一以及明清的肅穆宏嚴,驚歎於曹雪芹可以在如此貧困窘迫的生活情境下創就如此之藝術瑰寶,單是毅力一點就能夠讓讀者折服。《紅樓夢》橫空出世已250餘年,曹雪芹瀝盡心血寫就此書,曹雪芹只有一個,但是全力鑽研“紅學”,直至終老的人又有多少?

黛玉葬花時悲愴惆悵的意境可算是表達的淋漓盡致。桃花灼灼,點點愁緒,花開花落,花容月貌,香消玉殞,使者我倒也是緊跟着悲傷地肝腸寸斷了。水中月,鏡中花,若過眼雲煙,任歲月變遷,終是會隨風消逝,終是會支離破碎的。是有誰說過,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於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會說沒有淚水的人,眼睛是乾涸的,但一本書讀下來,林黛玉哭喪起來梨花帶雨的模樣給了人別有洞天的感受,但你會因爲介意林黛玉所謂的“使性子”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曹雪芹如此刻畫人物自然是別有用心。

一個故事,遺憾悲惋纔有肝腸寸斷的回味;一場人生,困迫堅韌才顯勇毅駭俗的奔放;一種情感,悠然纏綿纔會給人動人心絃的淒涼。

秦磚漢瓦,唐骨宋風,黯淡了多少文人渺茫的希望,但在這個世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繁星滿目;一花凋零,破敗不了繁花似錦;一人墮落,損磨不了萬千希翼。我們的漫漫人生是有限的,但身邊還有更多更多的無限,無限的風,無限的雨,無限的霜,無限的露。

留意身邊的韶華,回望故去,今下,與將來。

人生如花,或素雅,或妖灼,或淡雅,因爲閱讀,變得賞人悅目;人生如酒,或馥郁,或芬芳,或醇美,因爲閱讀,變得歷久彌香;人生如花,或熱烈,或簡樸,或奔放,因爲閱讀,變得華美似火。

  《紅樓夢》讀後感2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打開家中那臺老舊的收音機,無意中聽見這首曲子,深遠悠揚。不禁讓我想起記憶中的那本《紅樓夢》。

《紅樓夢》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與《水滸》、《三國》、《西遊記》並齊。在這大千世界,中外名著多得數不勝數,而我卻偏愛這本《紅樓夢》。正如紅學家吳世界所說:“《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這書中又何常不是一個世界呢?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在吸引着我。

初見這本書,是在我還很小的時候。那時我的父母忙於工作,跟着外公生活。由於年紀小,周圍的一切又顯得那麼有趣,於是我成了最讓外公頭疼的“壞孩子”。

外公有一個老寶貝的地方――書房,各式各樣的書籍擠滿那裏的那個諾大的書櫃。那裏有個書櫃梯,對於小時候的我,實在太高,總得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東翻翻,西找找,直至那裏的書全亂套,才肯罷休。每次被發現,都不免一頓訓斥。

有一次,我有爬上那書梯,翻着翻着,下面的書早已經不堪我的侵擾,個個東倒西歪,我於是乎踮起腳往高處找。突然,一個平時不容易讓我注意到的地方吸引了我的眼球。那裏有一本用棕色書紙包起來的書,看起來頗有份量。我把它從架上搬下來。喲!還挺重!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它跑到外公跟前,問這是什麼書。外公當時正在午睡,聽見我的呼喚,才緩緩睜眼瞅了我一眼。哪成想他看到我懷裏的書,驚得他從躺椅上坐起來,瞪大了眼睛,用一支手指顫巍巍地指着我:“你……你又爬我書櫃了吧,我藏得這麼這麼隱蔽都能被你找到!算了,你拿去看吧。”外公還在嘮叨着什麼要保護好書怎麼的,我早就頭也不回的抱着書跑遠了。

裏面的詞大多生澀難懂,無奈看了幾天,卻依舊沒看出什麼來。最後還得拿來外公那厚重的字典一字一字地對照纔看了個大概,不過囫圇吞棗,書裏的大意卻沒看出什麼來。

現在,這首歌又喚醒了我的記憶,促使我再次翻開,在書櫃底層從新找到它時,有種與老友重聚一般。故事裏的情節似乎也隨之甦醒。

《紅樓夢》中由四大家族最開始的興盛寫到後面的衰亡,無一不在向我說明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道理。至於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故事卻實在令人唏噓。王蒙作家說過:“《紅樓夢》是經驗的結晶。人生的各種經驗,無所不備。《紅樓夢》就是人生。”這話果然不假!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一曲終畢,憶《紅樓》,夢迴那場絢麗人生。

  《紅樓夢》讀後感3

行到水窮處,坐看“文”起時,讀書本是自在灑脫的事,閒來翻翻,感受書之情懷,也可使心中增添對人生的思考。數點梅花天地心,從書中所得的樂趣,難以用文字全部數出。然而作爲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如今才能細細閱讀,實在慚愧。

之前只是聽別人講述《紅樓夢》的故事,對它的感覺就只是一個悽慘的愛情故事,對黛玉與寶玉的愛情感到惋惜。現仔細閱讀後才明白這其中作者的深意,開始認識封建主義對人民的殘害以及欠人民的血債,並且深恨着它。曹雪芹說“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是真的,書中故事情節描寫曲折,卻又那麼完整,都是微詞曲筆。

《紅樓夢》最觸動人心的是字裏行間的人生況味,書中跛足道人的一首《好了歌》,道出“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紅樓夢》也是一部有味道的文學作品,既有着讓劉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隻雞配着燒的茄鯗,也有着元妃省親的時候派專人賞了寶玉的糖蒸酥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這是爲人處世的一份智慧,一個是枉自嗟呀,一個是空勞牽掛,這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命中註定的愛斷情殤。”

從開始讀進入書中像一個透明的旁觀者觀察着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也隨着他們經歷了悲歡離合。讀完《紅樓夢》雖有些悲涼,但能感覺到有灑脫的意味,因爲一切都經歷了,就不會計較那些繁瑣的小事情。我之前確實心裏總是想不開,計較一些渺小瑣事,也使得心情總是陰沉,後來書讀的多了,尤其是《紅樓夢》,跟隨故事去感受,便覺得凡事道都沒什麼了。王蒙曾說:“《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且不僅是封建社會的。幾乎是,你的一切經歷經驗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裏找到參照,找到解釋,找到依託,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聽說《紅樓夢》每讀一遍便會多一種體會,甚至可以佔領一生,它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4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爲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着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爲這一知己痛哭,懷着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熟悉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儘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假如賈府不倒臺,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於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爲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爲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鬥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鬥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爲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着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閒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着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着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忽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紅樓夢》讀後感5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花兒再好,也擋不住時間的腳步,人再美,也敵不過似水流年。悲哉,泣哉,一曲《紅樓夢》將人間悲情都說遍。

這《紅樓夢》是曹雪芹所著,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以賈、薛、王、史四大家族爲背景,向我們展現了寶玉和黛玉的悽美愛情故事,寫了寧榮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

這本書,揭露了統治階級繁榮景象背後那腐敗的根源和必然沒落的道理。因爲作者親身經歷了家族從興旺到沒落的全過程,所以深知福禍相依的道理。因此,在作者寫出《紅樓夢》裏賈府的奢華和享受時,定是將全書的結局定好了。同時,這本書也對當時的封建制度進行打擊,是一曲女性及窮人的悲歌。

作者是讚美寶玉和黛玉這種純潔美好的愛情的,可當時的門當戶對的思想如一條天河劃開了兩人,最終無法在一起。導致這個結果的,還有一個原因,當時孩子無法自主選擇感情。加上王夫人一等人認爲愛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益。黛玉的家境不如寶釵,便不能娶她,反正是個女孩,給她安排個好人家,就是補償她了。這是多麼可怕的想法!不但破壞了兩個人美好的感情,還活活奪去了黛玉的生命。唉,悲哉!悲哉!

反觀現代,其實不少家庭也像賈家這樣。比如現在所謂的"富二代"、“富三代"的家庭,祖輩打拼來的血汗錢,都被肆意揮霍,盡情玩樂。但是,正所謂“禍福相依”,在他們玩樂之後,家產自然是被敗的一乾二淨,這便是現代“賈府的悲劇”。另外,現代也有不少“寶黛”的悲劇在上演,很多父母都會因爲利益而讓兩個人的人生幸福破滅,在我看來,這也是現代人之悲哀。

讀罷《紅樓夢》,思緒萬千,卻可用一詩概括: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就算曾繁花似錦,最後不過花謝人亡,紅樓夢斷。

  《紅樓夢》讀後感6

清代《京都竹枝詞》中說:“閒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後來便演化成“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了。這句詩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了《紅樓夢》在中國文壇的重要地位。

我們來想一下,爲什麼別的名著都沒有所謂的紅學家,沒有衍生出一門學問,而這本書卻是吸引了那麼多人傾其一生去讀,到最後也沒有被讀透?我起初對這個問題很疑惑,我並不明白他們這樣做的意義,畢竟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沒讀透誰又能知道?但是隨着讀的次數增多,與喜愛紅樓的朋友交流的次數增多,我明白了。

雖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這本書從詩詞歌賦,書籍戲曲,對聯酒令,禽魚鳥獸,醫學藥理,亭臺建築,神話傳說,宮廷的制度,上至帝王將相,富貴人家,下至市井之徒,奸邪淫盜,寫盡人生百態。

《紅樓夢》可以說是構建了一個世界,包羅萬象,無論是高尚的、優雅的、美好的、還是黑暗的、腐朽的、醜陋的,都極其現實的表現出來了。說它是一段愛情故事,簡直太侷限,這是一個世界,一個時代,萬千中國人能從其中各方面找到精神寄託。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性格,不置可否,紅學家們也是,他們每個人有不同的角度去看這本書,但神奇的是這本書偉大到三百六十度無破綻,它的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都是前無古人的巔峯。

通俗來講,《紅樓夢》就是一種類似大象的存在。普通讀者參觀大象騎大象,紅學家解剖大象分析象羣的社會結構。但誰也沒法告訴你,什麼是大象。因而,《紅樓夢》有着無限的闡釋還有無限的不確定性。

荷蘭畫家埃舍爾有幅畫作,名爲《你看紅樓,紅樓看你》。整幅畫就是一隻眼睛,瞳孔裏有一個骷髏頭。你在看骷髏頭,骷髏頭也在看你。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回想一下《紅樓夢》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祥正照風月鑑》。賈瑞見到王熙鳳後起了淫心,被王熙鳳整治後得了場大病,怎麼治也不見好。忽有一日外面來了一跛足道人,他給了賈瑞一個正反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並囑咐他只可照反面。

賈瑞拿起鏡子用反面照,他看到了什麼呢?一個骷髏立在裏面。這就好比埃舍爾那幅畫。再說賈瑞,他看見骷髏嚇了一跳,便覺是那道士騙了他,於是就拿正面照。這下賈瑞可遂了意了,因爲他看到鳳姐站裏面喊他。頓時賈瑞覺得自己盪悠悠進了鏡子與鳳姐幾番雲雨。過後賈瑞便死了。

在別人看來,賈瑞只是在照鏡子,照了一陣便嚥氣了。他們不知道賈瑞是死於自己的慾望夢境,誤以爲是妖鏡害人,便要砸鏡子。這時候,那個跛足道人連忙來喝止。脂硯齋評本於此處有一批語,“凡野史具可毀,獨此書不可毀”。

這句話很有深意,明明要毀的是鏡子,卻說此書不可毀。這代表了什麼呢?代表了那鏡子就是《紅樓夢》,《紅樓夢》便是那鏡子。那鏡子名爲風月寶鑑,也就是說,紅樓這本書,是個風月寶鑑。只是這風月寶鑑,照見的可不只是風月。

我們讀《紅樓夢》,就好比賈瑞在看鏡子,正反截然不同。跛足道人說“千萬不能照正面”,後有脂硯齋批語: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

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我們看紅樓不要只看表面,不要只看到榮華富貴、兒女私情、男歡女愛等慾望,這些都是一場幻夢,而要看到它背後的隱喻,但書反面到底隱喻了什麼呢?剛纔說了,風月寶鑑的後面立着一骷髏。脂硯齋注:“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

大廈將傾,紅樓一夢,塵歸塵,土歸土,生終將死,靈終將滅,富貴浮雲,終將散盡。再輝煌,不過一抔黃土,一捧青灰!人生百年,豈有永恆不滅者,夕陽末世,驚怖可聞,不過光陰一剎。古語有云:“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紅樓夢》恰是一部與野史相反的正史,如果我們真正會讀紅樓,也就能探知世間的冷暖、生命的真諦了。

  《紅樓夢》讀後感7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它不僅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還大膽地語言了封建統治的未來。

作者曹雪芹筆下那“富貴不知樂業,貧賤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第一無能,古今不肖無雙。”的反叛逆子、混世魔王賈寶玉就是那封建統治下的犧牲品。那“嫺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顰兒林妹妹亦是如此。

“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是金玉良緣。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對待寶玉的叛逆,那情投意合的林妹妹姿勢十分支持,而那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的薛寶釵卻是苦苦相勸。本就這,寶黛的結合應是最美的結局。而現實卻並沒有童話般的美好。面對家人的規勸,天意的指令和內心的掙扎,只逼得寶玉皈依佛門,黛玉完成“絳珠仙草”的諾言場面於世。

而隨後,四大家族紛紛衰落。再回頭看看,曾經的“賈不假,白玉爲堂金爲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繁華景象也只能成爲傳說了。

寶黛的悲劇,十二釵的悲劇,四大家的悲劇,無不叫人嘆息。封建社會玷污了他們的真善美,迫使紅顏不得不薄命,可悲可嘆,嗚呼。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捉摸不透的《紅樓夢》,讓人爲之嘆息的悽美愛情,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啊。

希望它可以沖刷人們心頭的塵埃,洗滌世俗的惡濁,喚醒人們的真善美。望“一把辛酸淚”能“解其中味”。

雖然他們留有遺憾,但我仍祝福他們。祝福“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做一對比翼鳥,雙宿雙飛照耀人間。

  《紅樓夢》讀後感8

初看紅樓,躍居紙上的是一張張不俗的臉,嬉笑謾罵間聽到如許人物之心聲,感同身受,悟得了交往之道,也非易事。

初進這榮國府,院落之大讓黛玉我頓然有種寄人籬下之感,一步一個小心,生怕走錯或說錯什麼遭人笑柄。當初挑園子時,我選了“瀟湘館”,也無非是看上了這地方的清淨,不是我不想與人交往,只是這世俗之道,非吾能學之。不是不知道寶釵的左右逢源,鳳姐的持家有道,可我連個說話的伴兒也無處去找,只能黯然傷神,以淚發泄,用淚水來與知己寶玉交心。我想這種交往方式,寶玉是從前世就應該明白的。

“林黛玉”這個讓我痛徹心扉的名字,她讓我“孤影空對紅燭淚,夜半無人空守閨。”我並不是恨她,只是埋怨和妒忌。想我寶釵在這榮府上下得人氣,交往之道諳熟於心,怎就敵不過她天天哭泣,淚水依依?當初落選才人,我自知無黛玉之嬌,無鳳姐之辣,無襲人之柔,無晴雯之媚,是這大觀園中最最不該去競選之人。後來,雖然當不了才人,但把持個榮國府還應不在話下。想那寶玉巧識認靈通,對我也呵護倍加,怎就不敵黛玉的一泣淚,一聲怨?我能交他人心,爲何卻交不了寶玉之心?

我熙鳳嫁於賈家,將這偌大的榮國府打理得有條有理,上要侍侯祖宗,下要打發下人,無人不稱我“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交往之道,於我而言,拿捏自如,誰人能敵?原以爲這賈府之盛可因我而興,哪知元妃一死,諒我有天大之本領,也回天乏術了,只落得個悽慘結局。可嘆這圓滑乖巧,遠不如金錢權力更重要。

紅樓如夢,亦如情如世。交往之道,高深莫測,就像咖啡,用好了是一種藥,用不好就是一種毒。我奉勸所有諳於此道的人:交往,應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才中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