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精選9篇)

本文已影響 3.38W人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精選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精選9篇)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1

在閱讀教育類書籍時,經常看到一個響亮的名字——蘇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經典名句。可從未真正靜下心來閱讀過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剛好遇得一本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它真是一本好書!書中提到,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就應成爲教師的精神需要。

看了《教師的時刻從哪裏來》後,我真的觸動很大。我也常抱怨沒有時刻,忙啊。每一天早早到園,每天拖着疲憊的身體備課、上課、準備教具,還要處理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問題,已有點應接不暇,還要忙着管孩子們的吃喝拉撒。正當我看不清方向時,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答案——教師的時刻從讀書中來。“只有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爲什麼那麼多優秀教師,課堂上總是那麼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不管孩子出現什麼突發事件,他們都能巧妙引導,讓課堂因生成煥發精彩。想想自己的課堂,也做了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但課堂上卻總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費力。這才恍然大悟,優秀教師是平時的點點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練,借鑑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用一輩子來備課,而我只用課前的幾個小時來備課,“書到用時方恨少”,效果當然不一樣。

一位優秀的高級教師曾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爲優秀教師的”。讀書能夠提升自己的教育的愛心和社會的良心。這是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有人說‘沒時刻讀書’,關鍵還是他不想讀書……”這樣的讀書箴言,我完全贊成,並深有同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那就是喜愛讀書的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一書中,睿智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論深深影響、啓迪着我,讓我如獲至寶。我要發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2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第二條就提出了“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的問題。是的,沒有時間啊,白天要上班,上課、批作業、寫計劃、找學生談話、開會。像個陀螺一樣,整天不停地轉啊轉啊。晚上回到家裏,上有老,下有小,要做家務,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回家還要批作文,備課、做課件。似乎所有的時間都安排滿了。所以,常常聽有些老師說到人到中年要鍛鍊身體時感慨萬千:“沒有時間啊!”;說到擠時間讀書,更是慨嘆:“哪有時間啊!”

蘇霍姆林斯基說:“怎樣解決這個時間問題呢?這個問題也像學生的智力發展問題一樣,使涉及整個學校生活的綜合性問題之一。”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一個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在上公開課的時候讓所有的聽課者都入迷了,之後,以爲聽課者詢問這位上課的歷史老師花了多長的時間來備這堂課。那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於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十五分鐘。”

這段話開啓了一個窗口,使人窺見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祕。十五分鐘,對於人的一輩子來說,何其短暫!但是,備一堂課,耗費一輩子的精神與智慧,又是多麼漫長!“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厚積薄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細讀這一條建議,其實說的是教師教育技巧和教師讀書的問題。“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與其空發感嘆,不如付諸行動。不是說“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嗎?”合理、統籌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就能擠出時間來。現在寒假,當然空一些,所以,時間的安排上,就能寬裕得多。鍛鍊和讀書的時間一定要安排出來。每天30分鐘的鍛鍊,每天20分鐘的讀書。這個春節,感覺自己過得還是蠻充實的。年前,利用時間召集了相關人員對下學期的工作進行了思考和討論,小年夜,抽出時間完成了下學期分管工作初步設想的書面稿。每天用散步、撞牆、轉腰的方式鍛鍊30分鐘,利用泡腳的時間讀20分鐘的書,這期間正好順便給臉部做個面膜。可謂是一箭三雕哦,鍛鍊、學習、美容三不誤。都說,這個世界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我想是非常有道理的。鍛鍊身體,讓你遠離病痛,看起來健康紅潤;堅持讀書,豐潤你的精神氣質,看起來有一種內涵美;做個美容,讓你的肌膚白皙細嫩,讓皺紋來得再遲一些,讓色斑一天天淡出你的面孔。

一直以來,感覺自己是個喜歡讀書的人。文學作品,教育鉅著,時尚雜誌,總喜歡一卷在手的那種書卷氣。古人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即使到了遲暮之年,秉燭而行,也比昧行要好得多啊。更何況自己離老還有很大的距離。於是,告訴自己:學習,永遠不晚!

每晚睡覺前,讓自己的思想沐浴一下陽光,洗滌一天以來的疲憊煩憂。許是心靈的河牀乾涸太久太久,太需要滋潤和沉浸。我在枯燥的理論裏,卻找到思想的泉眼。我在別人的故事裏,看到了自己靈魂的淚光。閱讀的陽光,靜靜地照着我生命的伸展。我彷彿進入了當初朱熹在一鑑方塘邊讀書時那“天光雲影共徘徊”的境界。“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有一眼清泉在我心裏汩汩地冒出甘冽的泉水。我感覺自己在靜靜地成長。我感覺自己的生命之花在黑夜終綻放!讀書的感覺,真好!

一個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才能真正爲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愛是我的左翼,書是我的右翼,終有一天,羽翼豐滿,我心飛翔!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3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爲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蘇霍姆林斯基寫道:“我在帕夫雷什中學工作的年代裏,同剛開始工作的年輕教師進行了無數次交談,收到過他們成千上萬封信,從而促使我不得不寫了這本書。”他執著而真誠地對我們提出建議和忠告,寫了很多的實例和體會、經驗,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各個環節。譬如書中談到教師是兒童心中最權威的人,但這同時又是一把手術刀,可以爲孩子敏感的心靈進行最細緻、難以察覺的手術,也可以刺痛傷口,所以教師要有勇氣理智的對待,做一個有智慧的、熱愛兒童的、保護兒童的、值得兒童信任的人;又比如談到和孩子溝通談話的時候,他說我們要做到像畫家創作水墨畫一樣,學會留白,話說三分就可以,留下空間讓孩子從中自我反省,遺憾的是我們老師總是把話說的太透,太足;還有談到給孩子推薦閱讀書目的時候,他說這些書單不僅要有世界文化寶庫的書籍,還要有一個後備書單,列入學生畢業後獨立勞動期間應該閱讀的書籍……讀着這本書,我在想,這是一個具有怎樣的教育情懷的前輩啊!他對教育的熱忱,他細膩的教育智慧,和對兒童童心的珍視和呵護,深深的震撼了我。是啊,孩子們就像春天含苞待放的花蕾,他們純真善良,卻又是嬌嫩脆弱的,禁不起刺痛和傷害。面對這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們真的應該保持一份心靈的純度和柔軟。

。讀《給教師一百條建議》有一點是我記憶深刻的。他在第一條建議裏就給我們闡述了什麼是從事教師工作的才能。他說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崇高的教師工作,那麼我們心中就應該對人、對他身上的良好本質具有無限的信心。教育才能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他說,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要知道,我們面對的這個人才剛剛開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使這個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到壓抑、傷害和扼殺。他說如果兒童的麼一次淘氣都引起你的苦惱和心悸,如果你認爲這些孩子已經鬧到了極點,應當採取一些特別的“消防”措施;如果你每天都盼望着課快點結束,喧譁聲快的消失,可以一個人獨處;如果你面前來了四十個小傢伙,你一眼望去,他們的外貌特徵似乎都是彼此想像的。可是,過了一個月,你依然沒有記住他們的外貌和名字,你感到這四十個孩子是一模一樣,單調乏味的。那麼你就該再三斟酌一下是否適合當一名教師,是不是要選擇教師作爲自己的終生職業。因爲教師應該是快樂、陽光的;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教師不能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教師應該是熱忱和智慧的結合,同情心和對兒童由衷的關懷同教育才能是血肉相連的。讀到這裏我沉默了,難道我真的丟失了這些最基礎做教師的能力了嗎?因爲我有時候也真的會出現蘇霍姆林斯基老師說的那些狀況,有時候真的也很苦惱和力不從心,這時我想起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送與大家共勉:生活不是過你所愛的日子,而是愛你所過的日子。當我們真正的走進兒童的世界,相信兒童的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的時候,你就會把這個孩子捅了那個男孩的腰,那個女孩又用尺子打了別人的頭看的像魚兒在水中游一樣自然。真的有小混世魔王的話,醫治他們也要靠我們的善良、人性以及樂觀主義,這就是我們每位教育者都可以擁有的教育才能!

書中還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教師要多讀書,教師要用書籍去影響兒童的心靈。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屆公開課,區培訓班的學員和區教育局的指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和指導員本來打算記一些記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麼令人驚歎啊!課後有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一輩子都在備課,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我想這就是教師文化底蘊的事了,厚積薄發說的就是這位歷史老師吧!

關於讀書,前段時間,我們學校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就是我們這些兄弟姐們讀書的時候不太上心,偷了些懶,把我們尊敬的郭校長給惹哭了。在郭校長泣不成聲的那一刻,我們大家好多人也都潸然淚下,這淚水裏有愧疚和歉意吧。讀書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我想我們三小“美學習、美生活”的辦學理念,首先就應該是一種書香美吧!“腹有詩書氣自華”,爲慶祝建校二十週年郭校長爲我們安排了十多場講座,說實話聽講座,我最喜歡的就是最後郭校長的總結和點評環節,他常常是一語中的,讓我們對講座的理解昇華一個層次,當然她的總結之後隨之而來我們中間也總會出現一些熱搜詞,諸如須臾不可爲,泥沙俱下,還有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我都沒有聽說過的詞。上週五,她又在手機報上發表一篇文章,讀來真的是清新、雅緻,人生的閱歷恬淡和內心世界的豐滿可見一斑。

三毛說:讀書是最美的,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認爲自己的書籍都成爲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然是潛藏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他們沉澱在你的精氣神中,你的改變誰都可以感受到。”讀書的用處我們大家都懂,不是還有一句最幽默時尚的話叫做“體胖人跑步,人醜多讀書嘛”,看完我默默地拿着書跑了出去……

不斷奔跑,堅持讀書,才能更靠近夢想!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這本書是一位長者送給我們年輕人的一件珍貴的禮物。我邀請大家和我一起捧讀這本書,閱讀讓人生更美麗,讓我們一起美麗,一起成長!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4

在課餘時間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這條建議帶給我深深的觸動。

文中這樣說:“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無動於衷、沒有爲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度。”

每一位老師在工作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學生,都會感到都非常頭痛。書中提到,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這樣的孩子進行細緻的瞭解。孩子們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興趣愛好、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就拿學習外語來說,有些學生採用“聽”的方式更有效果,有些通過“看”能過目不忘,甚至能成爲同學中的“活字典”。教師面對不同的孩子,首先要對他們的各個方面有比較全面的瞭解,這樣在課堂上才能“使每一個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可仔細想來,在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是按照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同一個學習要求、要求他們完成同樣的作業,自然也會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一些基礎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學生,他們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不注意聽講、思想開小差的情況不斷出現。很多時候我們抱怨這些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無精打采等,其實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設計多種活動,以適合他們不同的學習方式。通過不同的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讓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課堂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發展。讓自己爲“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而努力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5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爲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作爲一名教師,如何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事業中追求幸福感?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直到讀了鄭傑校長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纔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鄭傑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聖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鄭傑校長一百條建議的四個部分正能給我們這樣的啓示。

  一、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

教育不是讓學生將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概念簡單的複製到學生的大腦中。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爲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在進行每一節的教學活動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做到既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難懂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進而激發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我們所教的學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五分鐘裏榨出油來”,提高教學效率,那是在爲學生節約生命……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纔是優秀的教師,他纔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三、繼續學習,多帶點東西進課堂

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的理由很多,教師要繼續學習,不但是爲了使自己的個人素養進一步發展,更是爲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而言,從爲了學生髮展的角度我認爲繼續學習可以達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學會新的教育教學手段並應用到教學中去。

只有教師自身教育素養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識積澱,在課堂上的教學纔不會照本宣科、索然無味。對於知識的理解和駕馭,才能遊刃有餘、融會貫通。所有這些皆來源於教師平日裏的學習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閃耀出魅人的光彩來。

  四、學會讚揚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有天才的一面。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反之,你只會看到無數的缺點。

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必對他們進行嚴加管教,他們也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學困生時,一旦出了點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後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教育指導。其實一味的處罰和說理未必能觸及後進生的心靈,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類似的說服教育,也就不能起到我們預想的效果了。

作者告訴我們每一位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爲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爲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

作爲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後進生的心靈創傷只能用心靈的溫暖來醫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來洗滌。把那些我們已經用了好多年的訓詞換成讚美和幽默吧,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多給後進生一點關愛,他們就會感到教師真正地關心他,愛護他,就會接受教師的教誨和勸告,產生追求進步的動機和行動。那麼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作爲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所以作爲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着。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的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6

閒暇中,我有幸拜讀了偉大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雖然現在正值新課程改革之際,似乎這本書的出書時間並不符現代教育潮流,但它卻給我的收穫頗多,感觸頗深,使我受益匪淺。文中生動的實際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如一汩汩清泉、一絲絲雨露滋潤着我的心田。

蘇霍姆林斯基文中的這段話深深影響着我,他說“在年紀尚輕的時候,應當先做些什麼,纔不至於在老之將至的時候而悔恨呢?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爲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我認爲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而提高自身素質的首要途徑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也許有些教師會抱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要組織參加各種活動,教學工作整天忙得團團轉,身體已筋疲力盡,哪有時間騰出來讀書?”對此,我也有同感。但我想只要我們自身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總是能擠出時間來的。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他認爲: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古人云“善讀之可以醫愚”,因此,爲了提高自身素質讀書是很有必要的。讀書不光要讀所任學科的有關書籍,還要讀學科以外的書籍,要做到博覽羣書,因爲現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學科以內的知識,現代課程是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也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纔能有豐富、生動的語言,敏銳的思想,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熠熠生輝。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爲偉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於他廣泛閱讀的緣故嗎?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備“活水之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其次,我認爲想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還必須虛心向他人學習,也就是蘇霍姆林斯在文中所講的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蘇霍姆林斯還教我們怎樣學習他人的教育經驗,他告訴我們,要把別人的經驗學到手,——這首先意味着:要理解一件事取決於哪些條件。否則,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學到別人的經驗。他說,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因此,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不能完全照別人的辦法教,按照別人的辦法教,教學效果是遠遠不如別人的,它需要自己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當然還需要全面地觀察、瞭解學生,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當然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光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還要學習他人的班級管理經驗,想想爲什麼別的班級教師在與不在都一樣,一樣地秩序井然,而自己的班級就遜色多了,這就需要自己向他人學習,要向許多有教學管理能力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治理之道,然後在自己的班級中進行全面瞭解,把這些經驗進行篩選,選取有價值的經驗在班級中運用,並不斷地摸索、研究,最後找到最適合管理自己班級的有效方法。學習別人的管理經驗,是相當重要的,因爲只有管理好班級,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書中還有許多我們還需要學習的教育思想理論,如“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負擔過重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要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評分應當是有分量的”、“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容”、“教給學生觀察”、“怎樣使小學生願意學習”、“必須教會少年閱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教學中的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教育和自我教育”、“我怎樣寫教育日記”、“提倡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學研究”、“我怎樣研究和教育學習最差的學生”、“怎樣教育學生熱愛勞動”、“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問題”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題,都是對我們老師的教學很有幫助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閃人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論深深影響、啓迪着我,讓我如獲至寶。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7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議中不止一次地論述過“手”對於一個人思維的促進關係,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朱育文)。在第28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即給我們指出:兒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條“動手和智慧”中,蘇霍姆林斯基進一步闡述了他關於勞動促進智育的觀點。

在這一條建議裏,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動手的勞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當然,他在這裏的動手可不是一般的、隨便的勞動,就像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一樣,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與動腦的動手勞動,對思維的促進是沒有什麼幫助的“他們的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出體力勞動能量的器官,而遠非一種創造的工具”針對許多老師(包括家長)總擔心孩子從事勞動而耽誤了寶貴學習時間的情況,他說:雙手無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幹一樣,這兩種做法對於少年的智力發展是同樣有害的。他說,在人的大腦裏,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這些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麼大離的這些區域就處理沉睡狀態。在間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麼它們就永遠不會覺醒了。爲此,他主張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通過孩子們動手,使他們瞭解了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鍛鍊了他們的思維,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推測能力。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8

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受益匪淺。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經驗積累,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啓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讀了第19條建議我也感觸頗深。他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書上作了這樣一個比喻,學習困難的學生更需要閱讀,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沒完沒了的補課,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爲閱讀能教給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我們當教師的工作起來也就更容易。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竭力反對自己的孩子閱讀課外書籍,而讓他們死摳書本。認爲書上的學會了,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其實不然。學生死記硬背也不可取,因爲今天會默,明天就忘,就是記住了不知道怎麼去用,也只能成爲一種“死”知識。更嚴重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失去學習興趣,產生逆反心理,最後真正淪落爲後進生。由此看來,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是當務之急,理解素質教育的實質,爲這些孩子推薦合適的讀物,讓優秀的文學作品來充實他們的頭腦,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真正成爲有文化、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

當讀到“請遲到的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這一條時,我深深懂得了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報告”聲打擾正在講課的教師,影響正在集中注意力聽課的學生,接着可能還會發生一系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爲何不讓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遲到的學生有他們的原因,很少有故意想攪亂課堂的。遲到的學生也是個別人,在上課時間內,爲了問清一個人的遲到原因而耽誤全體學生的學習,實在得不償失。課上詢問後無論是老師、還是沒遲到的學生,精神都無法馬上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如果課下提醒,其教育效果不比課上詢問差。如果凡是上課遲到的,不管什麼原因都不用喊“報告”自己直接推開門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讀到“從你聽明白了嗎到我講清楚了嗎”這條建議時,我在思考:“你聽明白了嗎?”言下之意是,作爲老師,我把該講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了,要講的事情我已經表達清楚了,如果學生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應該是學生的理解有問題了。而“我講清楚了嗎”是我們教師把“沒聽懂”的責任承擔起來。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大家不防也來試一試。

在讀此書前,我一直認爲: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即可。讀了此書,我才知道,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不僅要不斷學習,而且要善於寬容學生錯誤,善於讚美學生。讓我努力成爲學生喜歡的老師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篇9

這幾天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對於其中的一句話感觸頗深。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我不禁想到那些後進生,他們就好像不小心丟失了翅膀的天使嗎,那些學生的心靈,不是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加倍呵護嗎?

在我們的周圍,往往有這樣的學生,上課不認真影響紀律;成績不及格影響平均分;品行不端正影響他人;行爲不規範影響集體榮譽;一句話,他們是“後進生”。於是,爲師者在埋怨“後進生”的同時,更是把與“後進生”作鬥爭當作班級工作的重心,或冷嘲熱諷,或嚴盯死防,或冷落懲罰,或驅逐出“班”。總之,大家都不能容忍“後進生”的存在,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些後進生會攪混“班級”!雖然可以理解,但是理解不等於贊同。沒有人會否認教育是一種崇高的事業,她的崇高主要體現在對現實的超越、對世俗的批判上,一味追求現實得失的教育非但無法讓人體驗崇高,反倒讓人覺得爲師者是多麼功利,多麼自私,多麼目光短淺!靜下心來想一想,學校有強弱,師資水平有高低,辦學條件有差異,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容忍“後進生”的存在呢?一個後進生對班級而言是五十分之一,而對他的家庭而言卻是百分之百,哪個後進生不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呢?哪個孩子希望自己成爲“後進生”呢?他們不是一直在努力嗎?只是,被不小心折斷了自己飛翔的翅膀,有誰知道他們的痛,他們的委屈?

其實,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從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們渴望被喜歡、被注意、被關愛。有多年教育體驗的老師都知道,當一屆屆的學生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頭腦活絡、吃苦耐勞、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闊路相遇,大老遠跑過來叫聲“老師好”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逢年過節,跟你貼心地電話拜年或登門探望的還是這些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

一旦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在面對這些受傷的天使時,怎能不頓生憐愛之情呢?要關注他們,並給他們更多的愛,甚至更多的偏愛。作爲教師要善於與學生一起學習,做學生們的大朋友。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儘可能地讓他們感到老師的關愛。這樣的次數多了,學生心裏自然對教師積存着一份親近,自然感受到了教師的一份關愛。

當我們教師用愛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愛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用愛的目光去關注學生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愛的心情去讚許學生的每一份成功時,我們就贏得了學生們的心,就獲得了教育的主動權。愛的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們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如此可愛,他們的潛力是巨大的,無窮的!

願教師那暖暖的愛會讓我們的後進生再生羽翼,教師那深深的愛會讓我們的後進生象天使一樣在我們的眼前飛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