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時間之書》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導語:一部瞭解中國節氣文化的入門書,一部可以按時閱讀、讀上一年,從而瞭解時間、空間及其於我們生命意義的作品。以下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時間之書》讀後感,供您參考和借鑑。

《時間之書》讀後感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直觀的表述了自然界一年氣候因素的變化規律。二十四節氣的創造,綜合了天文學、氣象學以及農學等多方面的科學知識整合,更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由於歷史上我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而二十四節氣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爲依據,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所以二十四節氣的產生,竟有自然環境的決定性因素,又離不開中原文化的影響。

早在春秋戰國,我國人民就以圭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冬至與夏至的時間,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而後人們根據日月運行位置的變化以及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規律,把一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等間隔地安排各個節氣和中氣,每一個等份各佔黃徑15度,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中國人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歸納離不開文化的語境和“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例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則更具天文學的科學觀念,反映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雨水、穀雨、小雪、大雪這四個節氣是反映降水的,而白露、寒露、霜降是反映水汽凝結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這些節氣的命名,首先與人們對自然現象和農作物生長規律的概括和總結相關,同時也體現出了“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與文化隱喻相關。

“二十四節氣”既是一個文化生態系統,又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二十四節氣”的產生首先是自然環境決定的,在中國的黃河流域,四季分明,先民才能夠將二十四節氣與曆法對應起來,形成人類對自然規律理解的獨特建樹。文化會隨着歷史的翻覆更迭而變遷,但一個民族的靈魂、精神內核是很難改變的,這也是文化的“動”和“靜”。因此,“二十四節氣”不能流於浮淺,不可只看現象,不見精神,要從文化中來,到文化中去。

時下的各種文藝微公號都喜歡發“中國人沒有想象力”、“國人不懂浪漫真諦”這樣的腔調,他們喜歡說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靈氣閃耀,喜歡說蒂姆伯頓華麗詭奇的哥特人生,喜歡漫威對英雄主義無數腦洞大開的劇情演繹……..這些當然都是人類思維的瑰寶,它們見證不同民族和區域文化的靈魂和心性。

但中國人的浪漫是另外一回事,它是一種十分排他的存在,其實並不容易理解,看似鈍感,散漫,毫無邏輯,但卻冥冥向心,聯結着世界和時空的纖毫微末,用心悟去,竟有靈犀,見天地,見衆生。

餘世存老師的這本解讀二十四節氣的書有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做《時間之書》。是的,這就是中國人的浪漫,最普通的時間,點滴流逝的每一寸日長,每一秒花開,每一瞬榮枯,每一時長消,它們理所當然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周而復始,就是這種尋常的沁入生命肌理的吉光片羽,熔鑄了中國人對自然和時空樸素卻浪漫的思維交響。

我們智慧的先民用無與倫比的語言天賦和想象力,爲他們起了二十四個名字,這就是二十四節氣。這些十分精到而切意的名稱當中不乏詩意盎然的表述,短短兩個字就可自成乾坤,別有洞天。比如白露、穀雨、清明、霜降,既有色,亦有形,四時盛景歷歷在目,何其清朗澄明,又何其道法自然!

幼時讀紅樓夢,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對四時花卉物候與人物生活詩性交織的片段,它們像是非常精巧而又獨立的繡片,單看華美優雅,滋味深長,但組合起來看就會發現,正是這些完完全全只有中國人才有的心思構成了這部奇書對人、對世界、對時空最宏大的哲思。

比如對薛寶釵調養身體所用的冷香丸就有這樣的描寫: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幹,和在藥末子一處,一起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一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一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一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藥,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丸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壇內,埋在花根底下。若發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

春夏秋冬,雨水霜雪,四時精華皆在一丸,這冷香丸何嘗不是曹雪芹深埋在紅樓夢裏凝視天地萬物,窺見時空流轉的深長一撇。這一包容萬象的視野凝聚了中國人對自然和時間最普通卻又最精煉的想象和智慧。

餘老師的這本時間之書將濃縮爲四十八字的二十四節氣用濃郁華美的.筆力研開,旁徵博引,加以詳實而豐滿的情感關聯和科學解讀。

在餘老師構築起的二十四種節氣天地裏,我們會看見時間流變、氣候更迭、花木盛衰、禽奔獸走,更有對應的卦象和人的生活、習俗、食風,這些在今天的數碼虛擬中不復存在的實體,曾經真真切切地浸潤着幾千年中國人的生活。

在書中有這樣的描寫,中國的先民用竹子製成十二根竹管,與十二個月對應。按長短次序將竹管排列好,插到土裏。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儲存用蘆葦燒成的灰,以此來候地氣。到了冬至的時候,一陽出。陽氣一生,第一根叫黃鐘的管子裏有氣衝出,竹管裏的蘆灰也飛出來,併發出一種“嗡”的聲音。這種聲音就叫黃鐘,這個時間就是子,節氣就是冬至。

如此充滿天才想象力的創意究竟是經歷了怎樣的三觀土壤和大腦風暴的淬鍊纔可能產生的啊。而這其中最吸引人的其實是一些看上去十分沒有道理,卻又充滿神祕巧合的附會,無論科學與否,它揭曉了一種唯美的聯結,在天地、萬物和衆生之間,這些充滿靈性的往來和瞬間,在我們不曾注意的角落像漫天星辰一樣閃耀在宇宙時空的長河裏。

這就是中國人獨特的想象和詩意,在二十四節氣的草長花開,日升月落,雪融蟲鳴裏,在天地裏,在衆生裏,在時間裏。

內容簡介

★著名學者餘世存最新力作,首部全面解讀二十四節氣的國民讀本!

★重溫人與天地萬物感應共鳴的古典時光,解讀中國人千百年來證實的存在與時間!

★畫家老樹傾力繪製24幅節氣美圖,著名設計師王志弘親自操刀設計!

一部瞭解中國節氣文化的入門書,一部可以按時閱讀、讀上一年,從而瞭解時間、空間及其於我們生命意義的作品。

----------------------------------------------------------------------------------------------------

【首部全面解讀二十四節氣的國民讀本。節氣是中國人生存的背景和時間,生產和生活的指南。本書以宏大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介紹了節氣在天文、氣候、農業、養生、歷史、美學、哲學觀念等方面的常識,對於每一節氣、物候的介紹,都從一個側面切入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

【解讀中國人的時間哲學。節氣不僅跟農業、養生等有關,也跟我們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認知有關。作者將節氣的自然時空與置身其中的人的關係作了說明,讓當代人認識到,二十四節氣的古典時間在我們身上依然發揮着作用。

【引領當代人重溫古典時光,親近天地萬物。二十四節氣既是生存方式,也是生活方式。重溫節氣不僅僅是追憶逝去的田園牧歌,更是溫故知新的尋根感悟之旅。

【文人畫家老樹傾力繪製24幅節氣美圖。每個節氣篇章都配有老樹創作的二十四節氣圖一幅,讓讀者直觀感受節氣之美。

【著名設計師王志弘親自操刀,賦予本書一種現代美感,切合了《時間之書》將古典時光呈現給當下的初衷。

節氣是中國人生存的時間和背景,生產和生活的指南。有關節氣的介紹往往僅止於天文、農業、養生等專業常識,本書依託作者的研究,將節氣等自然時空與置身其中的人格規定做了說明,第一次說明人在時間中的使命、義務和人格成就。作者對每一節氣的介紹,都從一個側面切入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對二十四節氣中衆多的物候以及它們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在中國人千百年間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做了精彩的介紹;又從現代人的視野出發,理性地分析了時間的功能,證實中國人將律歷並稱的意義,在日曆變易之際,有我們生存的規律和律令。每個節氣都配有老樹創作的二十四節氣圖一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