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呼蘭河傳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8W人 

讀呼蘭河傳有感1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20世紀80年代的女作家蕭紅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簫紅很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爲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

讀呼蘭河傳有感

書中最令我難忘的情節是: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說:“這季節的玫瑰花真香啊!”而蕭紅在旁邊哈哈大笑。讀到這裏,我感覺簫紅的童年是非常無憂無慮的,同時也爲了自己身在童年而感到高興。是啊,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而另一方面呼蘭河畔的生活,又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什麼叫魂啊,說來說去還就就是爲了大泥坑。那裏的人是蕭紅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一羣人,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爲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是一個寂寞的世界。整篇小說沒有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沒有偉大的抗日英雄,也沒有曲折離奇或優美動人的情節,而作者卻將東北的小城鎮裏死氣沉沉,陰鬱灰暗,但簡素荒涼的感覺,確確實實地塑造在讀者的身旁,讓人彷彿在夏天也能感受東北那寂寞的冷。

《呼蘭河傳》裏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也是非常精彩的。

讀呼蘭河傳有感2

因爲今年的課本上有一篇摘自《呼蘭河傳》的文章,爲了更好地把握課堂,我選擇先讀一讀此書,以便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

一本《呼蘭河傳》再現了當時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它也給我的感受頗多!

作品中描寫了單純的“我”經過幾次大變故後,回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樁樁往事: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們,給生了重病的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最終白忙一場;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實勤懇,對主子從不懷二心;馮歪嘴子疼愛妻子、疼愛孩子,雖遭人嘲笑奚落,卻樂觀積極……

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在衆多鮮活的人物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她後來的婆婆花了好多錢買回來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罵她、打她、掐她??之後,她就生了一場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憐的。可是,做婆婆的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來鎮上的人們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們太純樸善良,這個出了個偏方,那個請了個“神仙”;但鎮裏的人們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個人,被她們折磨來,折磨去,最後無人問津直到死去。

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呀!那時的人們真的是太愚昧迂腐!生活的平凡並不可怕,但知識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呀!我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脫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是悽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裏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雖然童年記憶有着淒涼的往事,但“我”依然願意去追憶那樣的童年,正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我明白童年就是美好的,它像一塊玉,就算有點瑕疵,也掩飾不了光澤與質感。學生們也正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會帶領他們好好度過。

讀呼蘭河傳有感3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的爸爸對他很冷淡而媽媽對他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他的童年裏最快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起,因爲在這花園裏,他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他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因此在我眼裏,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他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裏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看看,蕭紅在那麼小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只有祖父,這不令人很痛心嗎?何況在當時,這樣的.生活還算是快樂,再來看看團圓媳婦,這麼小就嫁人,不知耽誤了自己多少的學業,浪費了多少的青春,再嫁過來後,喪失了一條無辜的小生命,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快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着,爸爸媽媽呵護着,老師教導着,同學幫助着,和呼蘭河傳裏的孩子們比較,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呀,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開口大罵,甚至動手,他們害了你似的,我想讀完這本書你應該會有所啓發。

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正擁有的東西:快樂幸福的生活。

讀呼蘭河傳有感4

從《呼蘭河傳》裏,我認識了一個可愛,快樂的蕭紅和呼蘭鎮上一羣純真的村民們在這裏上演着許多有趣,悲傷的事。雖然蕭紅已逝世但她這本書會被人們世世代代傳代下去,她開心的童年也珍藏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

蕭紅以輕快的筆觸,敘述了在呼蘭鎮上發生的事。

蕭紅出生在一個名叫“呼蘭鎮”的村子裏因父母早逝,一直在祖父祖母家住着。她特別不喜歡祖母,因爲祖母用小針扎她的手。與之相反的是她特別喜歡祖父,她經常在祖父的園子裏與祖父一起種花,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但有一個女孩與她恰恰相反,她着這一頭烏黑頭髮,一雙水靈靈的眼睛,但就是這麼一個美麗的女孩,12歲就被拉去當童養媳,整天受人指使,最後跳大神還讓村民們用開水幫她洗澡,不幸燙死。還有一個特別奇怪的人——有二伯他跟人說起話來結結巴巴,跟狗說起話來那叫一個“談天說地”。

蕭紅爲自己的理想奮鬥着,用自己的心血譜寫了這篇鉅著。

在這次倫敦奧運會上,我國選手爲了祖國的榮譽而戰,如林丹接住了每一球。

不正是這樣嗎?一個人爲了自己的目標而奮鬥,而流淚,而努力,終究會換來成功。只要你肯努力,肯積極向上,也一定會造就屬於你的“新時代”!

讀呼蘭河傳有感5

《呼蘭河傳》是一名已經逝去的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書。蕭紅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裏,寫下了《生死場》《跋涉》《呼蘭河傳》等鉅著。她對童年的美好回憶,也就寫在了《呼蘭河傳》這本書中。

著名作家茅盾評價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由此可見,蕭紅那抒情詩般的意境,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蕭紅童年生活的豐富、快樂。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蕭紅小時候與祖父在園子裏栽花拔草的情景。蕭紅的祖父是一個慈愛、和藹可親的老人。蕭紅出生時,她的祖父就已經六十多歲了。蕭紅還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與一般的女孩有着明顯的性格差異。她總會在一家子裏鬧出什麼小笑話來,無不使人哈哈大笑。想到蕭紅童年時候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樣子,我就不禁羨慕起來,可是又一想,蕭紅小時候那麼自在,可是長大後就不一樣了啊!這個年僅30歲就離開人世的偉大作家,實在令人惋惜。當看到《呼蘭河傳》中蕭紅在祖父的菜園子裏鬧騰的場面,我就想起了我。想起我小時候,在姥姥家菜地裏的趣事……那時,我4歲了。媽媽帶我去姥姥家玩。我看着姥姥家門前的一片菜地,心裏不禁疑惑起來:咦,爲什麼這塊菜地裏種的都是雜草呢?又細想了一下,嗯!也許是姥姥和姥爺太忙了,來不及除雜草,所以就耽誤了。我轉了轉眼珠,又想起了一個點子:我爲何不自己拔掉這些沒用的雜草呢?一想到拔完後媽媽她們就會獎勵我的情景,我不禁偷偷笑起來。一到中午吃完飯,大家都午睡了,我假裝乖巧地躺在媽媽身邊。

不一會兒,媽媽就睡着了,我便跑向菜地,拿了一把鐮刀,開始剷除雜草。因爲我還小,所以幹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沒有力氣了。其實我也沒除多少雜草,就只除了一小排而已。這時,姥爺睡不着,便打算出門逛逛。我看見姥爺,就像看見了什麼似的,馬上衝過去,趾高氣揚地告訴他:“哈哈,姥爺,我幫你拔了雜草呢!”姥爺看見我不睡覺在外面不知道幹什麼,也很好奇,便答應我去看看。本以爲姥爺會誇獎我,誰知道姥爺看到後失聲尖叫:“天啊!你個傻孩子幹了些什麼啊?那是韭菜,不是雜草啊!”我一聽,嚇了一跳。還好姥姥比較寬容,無奈地說:“唉,算了吧,小孩子不懂事,有這個勤勞的心就不錯了!”說完,便開始教我認識蔬菜。但是我並不想學,看到外面飛來了一隻很大的白蝴蝶,趁姥姥不注意,就偷偷跑到菜園子裏去捉蝴蝶,還瞎鬧。

被媽媽追回來後,我還是屢教不改,又偷偷跑到別處去了……現在想一想,小時候的我和小時候的蕭紅沒什麼兩樣嘛!《呼蘭河傳》,一個美麗的童年生活,影響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閉上眼睛,靜聽童年的風聲,蕭紅,爲我們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童年樂章……

讀呼蘭河傳有感6

以前教學《火燒雲》時知道了蕭紅這個人。教了《祖父的園子》之後便對她的文字產生了興趣。作者描繪的童年生活是那麼無憂無慮,那麼自由自在,那麼天真無邪。讀了她的文章便極其嚮往她所描繪的生活天地,那滿園的黃瓜、倭瓜、苞米,處處充滿生機,長的那麼自由,那麼隨意。願意開花便開花,願意結果便結果,即便不開花不結果,也沒有人管她。那麼自由生活,那麼閒散的心境,使蕭紅的童年浸潤着泥土地的芬芳,她也像一棵自由的小苗一樣無拘無束地生長着。

喜歡蕭紅的文字,購得《呼蘭河傳》一睹爲快。這本書裏包含兩個中篇小說《呼蘭河傳》和《小城三月》,另外還有許多短小的散文。我感到寫的最好的還是《呼蘭河傳》,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用平實的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些文字既像一個人絮絮低語,又向對着別人娓娓傾訴。童年的蕭紅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愛,但是慈愛的祖父卻給了她無盡的愛與關懷,讓她的童年充滿了快樂與溫暖。在她的童年裏,祖父的園子是她真正的樂土,在這裏沒有同齡的夥伴,只有那些茁壯的蒿草、韭菜、櫻桃樹……在蒿草中覓食野果的蕭紅是大自然的孩子;在韭菜地裏睡覺的蕭紅是大自然的孩子;在櫻桃樹下流着口水期盼果子成熟的蕭紅的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讓蕭紅覺得,園子裏到處都是明亮的,到處都是充滿生機的。這時候的蕭紅是多麼幸福。在她家那個寬大的院子裏,住着幾家窮人,蕭紅每天都和這些人接觸,在他們身上,她看到了淳樸善良,也看到了自私和愚昧。那個慘死在封建愚昧思想下的"團圓媳婦",那個窮困潦倒的"有二伯",還有那個命運多舛的"歪嘴李"。這些構成了她童年時代刻骨銘心的記憶。

童年的蕭紅衣食無憂,生活的自由幸福,可是成年後她的婚姻卻是非常不幸。和蕭軍同居的時候卻懷着負心前夫的孩子,她和蕭軍,一個多愁善感,一個豪俠仗義,一個是長不大的孩子,一個是錚錚男兒。如果像童話裏說的那樣,和蕭軍的結合就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倒也不會讓人有這麼多的唏噓感嘆,可是生活並非童話。他們的婚姻維持了兩年便因爲性格不和而分道揚鑣。當她再和端木蕻良結婚的時候,懷着的卻是蕭軍的孩子,自己的枕邊永遠是和自己肚子裏的孩子毫無關聯的愛人。枕邊人與腹中胎兒的割裂感,血肉分離的剝離感,在蕭紅的靈魂中蝕出一個駭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這個女人,怎麼會有甜蜜的笑容。

多情的她,多才的她,可嘆人生無常,命運無常。三十二歲的玉人人便香消玉殞。

1940年12月20日,蕭紅在寂寞、苦悶懷舊的心情中,寫完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回憶,以樸素率直、悽婉細膩的筆調,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呼蘭河傳》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讀呼蘭河傳有感7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著名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當讀完這本書時,我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在這本書中,蕭紅向我們講述了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她的童年時光,以及她對呼蘭河的愛和對當時封建社會制度的很都躍然紙上,使讀者無不爲之動容。 最悲慘的就是小團圓媳婦的遭遇。年僅12歲的小團圓媳婦被老婆婆烙腳心,吊在扇子上被抽打·····結果小團圓媳婦被打怕了,得了一種怪病,老婆婆找了個土房子:用熱水燙三次,整個身子浸泡在滾燙的熱水中。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在熱水中極力掙扎着,可那些迷信而又無情還是把她摁在水中,三次都是如此,小團圓媳婦暈了過去。就這樣,小團圓媳婦被折騰死了。 有悲就有喜,作者把她小時候和祖父學詩寫成了“一顆顆笑豆”,讓人一“吃”,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蕭紅小時候真可愛真好玩,讓人禁不住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麼無憂無慮。

讀呼蘭河傳有感8

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中!!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生活在呼蘭河小城的人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重複的,一年四季沒有新鮮事物,最大的新聞也不過是誰家在“跳大神”,誰家的牲畜悶死在大泥坑裏。那個六七米深的大泥坑,無論在晴天還是下雨天,人們都會遭受災難。大家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想過把大泥坑填平。多麼愚昧的人民啊!他們的腦海裏就是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我真替他們感到悲哀啊!

文章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團圓媳婦,這麼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可她被賣給了一戶人家做了童養媳。她在那個家裏連一個小動物都不如,經常受到她婆婆的打罵,沒過多久就死了。她是被萬惡的封建社會害死的。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社會裏就像是司空見慣的。對一個生命的離去,他們的態度非常冷漠,反而覺得她們是自作自受,是沒有辦法可以挽救的。這就是封建社會對女人的不平等。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灰色的。她的活動地就是後院那個荒涼的大花園。她沒有地方可以去,沒有玩具可以玩,只有她的祖父、後院的玫瑰花、櫻桃樹,給她的童年帶來了一點溫暖和愛。和她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啊!我們可以自由的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我爲我生長在新中國這個大家庭而感到幸運!!!

讀呼蘭河傳有感9

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蕭紅的《小城三月》,她自然的筆觸與輕鬆的語氣可謂是獨樹一幟,如行雲流水,暢快淋漓。她的文字,讀起來就如同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不會濃墨重彩的雕飾什麼,只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原原本本還給了書外的讀者,但你卻覺得這樸實的描述是如此自由輕盈,彷彿抽出了灰頭土臉的山村中最朦朧的一縷魂,等你仔細去尋找究竟文章傳神在何處,那一絲精華也消失不見。也許蕭紅就是這樣一個天才般的作家,無論其他人怎樣亦步亦趨終讓人難得要領。

無疑蕭紅的語言風格和她對於文字的把握是自覺的,是自成一派的,無論是春夏秋冬哪一個季節,無論喜怒哀樂那一種情感,在蕭紅的描摹下都附帶起了民國時東北小城似淡非淡的大紅大綠,這得益於她從小生活的城鎮——呼蘭古城。

書的前幾章給人的感覺慢悠悠的,生活在這一方終年清冷的黑土地上的男女老少,都是一樣的淳樸而愚昧,他們可以逆來順受,卻也會冷眼旁觀,有時麻木,有時又因爲種種產生一些豐富的情愫,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農民,卻也是抒情最樸素的源頭,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大荒院子、粉條、扎彩鋪,這樣的風物畫是另一幅單薄了些的清明上河圖,雖然人聲和高牆可以勉強填補空白的畫面,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再怎樣的歡脫,也不過是這些生命苦短的人另一種形式的荒涼,聲音越高亢,就越發覺得夜的寂寥,這種道理是相通的。

可是在後來作者乾脆把美好撕碎了給你看,一個年輕、黑乎乎的、活潑的、大大方方的團圓媳婦,在自己的家人鄰里的“治療”下喪失了自己本該美好的生命,作者對於這個團圓姑娘肯定有着無限的同情和喜愛,在呼蘭小城的人看來,團圓媳婦就應該低三下四,就應該走路畏畏縮縮,這是因爲他們自己內心的陰暗受不了團圓媳婦所表現出來的亮堂光明,小團圓媳婦成了婆婆的出氣筒,所謂的虐居然掛上了管教出一個好人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更令人氣憤的是這種虐已經成爲呼蘭小城中的習俗傳統,以至於在變態的思想觀念中淫浸的婦女——這些受害者也覺得不以爲然,反倒自願成爲這種體制的幫兇,其實小團圓媳婦的死亡可以說是她的悲哀。但這種悲哀又不能算得上是真實的悲哀,當然,也絕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從現在看來,無論團圓媳婦在生前受過多少“善良”的折磨,她死後總算有一個魂靈,幻化成一隻白兔,總還是存在回家的願景,而與她同時代的農村婦女,甚至於農民,甚至於整個中國,能夠有願景、心中有希望的人又有多少。大部分的人還沒有開化,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還在一片黑暗中渾渾噩噩的活着。

在後文中有二伯的故事和馮歪嘴子的故事更是令讀者看到了諷刺與罪惡,在那個年代人們究竟過着怎樣麻木與苦難的生活。一個出身低微缺不甘心於低微,長着一顆一碰就碎的玻璃心的人,摒棄人性的善良與同情去諷刺團圓媳婦。馮歪嘴子只不過是成了家,媳婦卻被有二伯說三道四,綾羅綢緞看不上卻偏偏嫁給馮歪嘴,我們不禁去思考,爲什麼平凡人不能有平凡人的幸福,爲什麼你有二伯處在奴隸階級卻心有不甘擁有主子的思想?

太多太多的社會弊病從這本書裏呼之欲出,我們只能對過去秉持敬畏卻又無可奈何,感謝蕭紅,將那個時代還原。蕭紅說過,她自己這一生的所有悲劇都只因她是個女人,可是,換一種角度來看,如果蕭紅是個男人,他又會幸福到哪裏去?在當時一片墨黑的中國,又怎會容忍的下這片叛逆的光明?

是的,故事到這裏結束了,那個年代掙扎着想要破土的光明已經在當今得到了延續和保護,我們慶幸着自己的幸運和機遇,希望未來,一切都好。

讀呼蘭河傳有感10

“月圓的時候,可以看到;月彎的時候,也可以看到;但人的靈魂的扁缺卻永遠看不到。”

我被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深深吸引了,於是開始看蕭紅的書《呼蘭河傳》。

作者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寫過很多書,如《生死場》《馬伯樂》《她認出了風暴》……《呼蘭河傳》是其代表作。

故事主要講的是童年的蕭紅與鄉親們的故事。在呼蘭河城不是天堂,那裏充滿着無知,但也被蕭紅包容的心接受。她寫出了那份獨屬於童年鄉土的心靈,那是她心靈的家。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個辟邪的故事,是一個年幼的童養媳,因爲生了一場大病,她的婆婆就傾家蕩產地救她,不是求醫治病,而是請“神”驅邪:燒柴火架鍋燒水,然後讓她進去洗澡的事,她在鍋中痛苦地掙扎,而圍觀的人羣還認爲是鬼邪在她身體裏反抗……因爲這個婆婆的迷信無知,明明是要爲她治病,卻還“煮”她,最終害她在悲慘中死去了。

讀到這裏,我非常震驚,非常氣憤。我爲這個小女孩兒可憐的遭遇感到悲痛不已,爲這些人的愚昧無知感到氣憤!真想衝進去對他們說:“你們真的太愚蠢了,這樣會害死她的!”

看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迷信愚昧,也要自己動動腦子,如果一味地聽別人的話,就喪失了自己的靈魂,所以我們也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去分辨是非對錯。

滿天星光,滿目月亮,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一些憂愁,蕭紅把那些苦難和悲涼通過《呼蘭河傳》傳遞了出來,而我們在這些苦難中領悟到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