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範文大全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饒是在那樣一個悲慘的世界,也總會一絲絲的微光溫暖人心。冉阿讓──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大師筆下《悲慘世界》的主人公,他是貫穿全書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他的一生命運多舛讓人心疼不已。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範文大全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

當我開始看《悲慘世界》的時候,第一卷就是講的米里埃先生。對於這樣一位迪涅的主教,我感到深深的好奇,對於這樣的一位善人,我感慨他的偉大之外,又對於一個問題深深的好奇——這樣的人是否真實存在呢?

前一段時間看到類似檔案這樣的節目,關於介紹雷鋒,裏面提出疑問:爲什麼每次雷鋒做好事,都有記者在呢?難道是刻意的安排?

我就在想,小時候最崇拜的英雄,怎麼長大了就產生懷疑了。就像小時候無條件相信別人說的話一樣。我想可能是我們看到了一些,不符合我們從小認爲的常理,所以,纔會產生懷疑。

就像米里埃先生一樣,第一次讀到的時候,好像懷疑比敬佩還要更快的出現在我的腦海。其實,我小時候是非常敬佩這樣偉大的人的,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生活各處都充滿愛意。但是,後來發現可控的只有自己,別人有自由選擇的意願。

開始的時候有些想不通,但是,現在覺得有些積極的事情就不糾結某些細微的對錯,畢竟他的積極影響很重要。有時候,我們不必要總是看到不好的地方就以偏概全,要更加全面的認識一個問題,應該堅持和保留的東西,就不要輕易弄丟。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2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所寫的。

而再阿讓則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自幼被窮人收養,與此同時和他一起收養的還有別的七個小孩子。過了很久,他(她)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可是收養他們的窮人早已死去,所以再阿讓不由自主地擔當了七個小孩子的“父親”,但由於是冬天,飢寒交迫,只能無奈地搶了麪包點的一塊麪包,結果被判了4年的有期徒刑,4年來他4次越獄,但無一成功。十九年後,他出來了,因爲他進過監獄,所以誰都不肯收留他,在他終日已是毫無着落之地時,他受到一位主教的關照,但由於他是個苦役犯,他帶着主教的銀燭臺離開了。正當人們要忘記他的時候,他又以馬蘭德的名字出現了,但當人們重新知道他是個苦役犯時,人們又用冰冷眼光看着他。

再阿讓雖然是個苦役犯,但是他也希望人們能夠好好的幫助,不把他排擠在社會之外。但由於生活所迫,他不想讓孩子們捱餓,身不由己,不得已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這也是大部分人不再相信他,雖然他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使別人在一次信任他、相信他,可當人們再一次發現他是個苦役犯時,別人善意的目光變成了冰冷的冰霜、不善。這說明了如果人們不在相信你,那麼你用任何辦法都無法洗清自己的罪過。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3

我家裏有好多本中外世界名著,像《西遊記》《水滸傳》等等,每本都很精彩,都讓我愛不釋手。不過最受我喜愛的還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那本《悲慘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勤勞正直,樂於助人,胸懷坦蕩,品格高尚。他是資本主義社會受盡苦難,迫害,被貴州歧視的勞苦階層的代表。作者通過對主人公不幸的描寫,表達了對不幸的人們的同情,同時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冉阿讓開始是一個普通的園藝工人,由於不忍心孩子捱餓,偷了一塊麪包而被判刑。刑滿釋放後,雖然飽受歧視和排斥,卻立志開辦了工廠,成了富翁,並被推選爲市長。後又因不願別人被誤判而代自己受罪,冉阿讓在法庭上自首,再次入獄,被判無期徒刑,並在一次機會中跳海逃走,他解救並收留了孤女珂賽特,認識了大學生馬利尤斯。然而又受到了德納第的勒索,他機智地逃脫了德納第的謀財害命。冉阿讓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抗巴黎七月王朝的戰鬥,在戰鬥中遇到了當了俘虜的一直在追捕自己的沙威探長,但他不計前嫌放了他。冉阿讓因爲不願意連累珂賽特和馬利尤斯,情願犧牲自己,把五十八萬法郎的存款留給了他們,自己住到外面,身體卻一天天地垮了下去。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苦難人就這樣安詳的離開了人間。

這本書 我一讀再讀,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樣,主人公那高尚無私的品格一直迴盪在我的腦中。和他相比,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主人公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辛酸,卻從來不氣餒,不屈不撓的與命運做鬥爭,滿懷熱心的去幫助別人。而我呢,一點點小的波折,就好像是世界末日來了一樣,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

就像有一次,老師叫我們寫週記,一個同學在週記裏寫到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用豎笛和另外一個同學打鬧。其實,那個同學誤會我了,所以當時,我委屈極了,非常記恨那個寫週記的同學,覺得世上所有的人都與我作對,我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一樣。整天氣鼓鼓的,和所有的人鬧矛盾。看完這本書我懂了,並不是你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理解。但我們不能這樣就喪失了對別人的熱忱和信心,我們要理解相信別人,嘗試着去和別人溝通。主人公教會了我正確對待身邊發生的事物,不能偏激地對待別人。

我想,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比起生活在過去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要幸福太多了,只要我們都像書中主人公那樣胸懷寬廣,熱心幫助和對待別人,我相信我們的社會變的更加美好。

《悲慘世界》這本書深刻地反映了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貧苦階層的悲慘命運,以仁慈博愛來杜絕罪惡,改革社會。這本書能引發人們對美好的渴望,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讀一讀。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4

《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當時正處於資本主義社會貧苦階層。由於不忍心看着七個外甥過着捱餓的日子而偷了一塊麪包,先後坐了19年的牢。

出獄後,冉阿讓飽受欺凌,招人歧視,處處受到排斥,是仁慈的主教伸出了援助之手收留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了他的銀器具,還把銀燭臺送給了他,並教導他好好做人。冉阿讓被主教博大的胸懷深深震撼了。在主教的感化下,他成了一個胸懷坦蕩,勤勞正直的人,並且當上了受人尊敬的市長,擁有很多財產。可他卻把絕大多數錢給了需要幫助的窮苦人。

看到這裏,我不由地思緒萬千。冉阿讓由一個苦役犯變成了一個市長,讓我感到很欣慰。但又是什麼力量使他對那些跟他毫無相干的人給予莫大的幫助呢。那就是愛的力量。一個心裏充滿了愛的人才會懂得去關愛別人,無私地去奉獻。以至於他爲了幫助實現芳汀臨死前想見女兒一面的願望,他又一次入獄。這一次入獄對冉阿讓來說則是終生苦役犯的代價。雖然芳汀最終沒能如願就死去了,但冉阿讓始終堅持着。他在土倫港趁救一名水手的機會,跳入海中逃走。他去德納第家,救出了芳汀的女兒珂賽特,並用畢生的精力照顧她,把她當自己的女兒一樣,兩人相依爲命。

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像冉阿讓這樣的人,寬容、善良、樂於助人,正是他的這種高尚的品德使得冷酷、固執、曾一味地追捕他的警長沙威因內疚自責而跳河自殺了。

冉阿讓一生的道路是那麼坎坷,他遇到的磨難是那麼嚴峻,他的生活充滿了驚險,但是他以驚人的剛毅、非凡的體力,憑着機智的頭腦,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他的精神已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讓安詳地離去了,儘管他的命運曲折離奇,然而他身後卻留下了一曲曲愛編織的篇章,久久流傳。

  《悲慘世界》的讀後感5

讀了《悲慘世界》,掩書沉思,這本書把世界中人性的種種改變盡收眼底,讓我不禁感嘆人性的微妙。

當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嫌棄與鄙視時,善良的主教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主教不僅沒有怪罪冉阿讓,反而將一對銀製燭臺送給了他並囑咐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主教的舉動感動了冉阿讓,讓他在善與惡的徘徊中毅然選擇了善。我終於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人的,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讓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後來,冉阿讓因樂於助人,得到了市民的愛戴,也得到了一個與“囚犯”有着天壤之別的稱號市長。這時,我既感動又欣喜,畢竟好心有好報啊。這一切,無疑讓我們想到了那書中德納第與他的妻子,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令人厭惡,他們爲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小女孩柯賽特受盡了他們的欺凌,他們待柯塞特很不好,整天叫她做這做那,還不給她穿好吃飽,並且一個勁地向柯塞特的母親要錢。母親本身就很貧苦,但是她爲了女兒能過好日子,儘量滿足德納第夫婦的要求。

這是人性多麼鮮明的對比啊,一種人總是刻意僞裝,但都將會識破,因爲虛僞不可能永久。而另一種人在無論什麼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正義、寬容的高尚情操。願我們身邊多一些光明使者,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