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本文已影響 2.2W人 

假期裏,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條建議》的經典教育理論著作,這本書我不只一次閱讀,讀後使我感到激動、讚歎、驚異。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爲蜚聲海內外的教育家,他的確是品德高尚,心地純美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標,赤膽忠誠的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爲培養高水準的跨世紀人才做出了貢獻。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作爲一個剛參加工作沒兩年的年輕教師,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確實受益匪淺,特別是——關於如何獲取知識,讀完之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年來深深困擾着我的問題突然間找到了方向。

記得有一次爲了準備一堂課足足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查資料,認真讀課文,教案反覆修改了無數次。那次的課因我的精心準備而上的格外精彩,下了課很多學生跑來告訴我,我比他們原來的老師講的好很多了,我至今仍記得那時的興奮與激動。那是鼓舞我工作後走上講臺的最初的自信和成就感。

從那以後,我總結了一條自認爲很有用的講課經驗:把與該篇課文有關的所有資料都蒐集到手,加以組織,最後安排上學生的活動,就可以準備好一堂課了。那時候,我認爲找到了教學的不二法門。覺得只要課前認真的準備好每一堂課,就可以講好課。而且總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給了學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剛開始學生還很配合,很欣賞這道菜。課時間漸長,課堂開始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漸漸覺得我的課堂和我的語言和學生有了隔膜感,一些所謂的討論和課堂活動也只是表面的,進行不到課文的深層次。有很多時候發現自己在唱獨角戲,振臂一呼卻應者寥寥,反而有一兩次仍開教案跳出書本卻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曾經多次跟其他老師討論這一情況,很多時候都把問題歸於學生對語文主觀上的不重視,而恰恰忽視了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直到那天我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寫下的這些話:

請留意觀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須交給學生的那點東西的教師的工作情形吧。他認真的按照教科書把要講述的東西準備好,甚至把講述的內容和邏輯順序都記住。你將會發現:那些在講述新教材時應當使用的直觀教具和說明性材料,好像是人爲地附加在課的內容上的,所有這些都從學生思想的表面上滑過去。爲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爲,處於教師中心的只是教材內容,而不是教育過程的各種細節。教師使足力氣去回想講述的過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內容上,學生要領會這樣的講述是困難的,在這種課堂上沒有不隨意識記憶,因爲在教師的講述和語言裏沒有情感,如果教師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氣去回想教材的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情感,那麼兒童就不會感興趣。

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覺得自己在漸漸的走向蘇霍姆林斯基筆下的這類老師。那麼怎樣的講述才能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哪些東西要講,哪些東西則留着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導火線”。在這裏,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那麼又如何讓自己的語言能夠直接訴諸學生心靈呢?在實踐中我漸漸明白:不是我如何“講好”,而是如何讓學生“學”好。所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程序都應該以學生的心靈爲起點,這是我堅定不移的原則。儘可能引導和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了去感悟課文,儘可能的尊重學生哪怕是膚淺但很真誠的理解,儘可能的讓學生自己去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而貼近作者的精神世界,這比我個人滔滔不絕或慷慨激昂地精闢分析更爲重要。”

教無定法,卻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方向:一切爲了學生。是的,思想的財富是永恆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讀後,我掩卷細想,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地拜讀,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培養出更多、更全面的學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