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初二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3W人 

初二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1

我看完了《城南舊事》這本書,裏面有幾個細節,讓我反思回憶。

初二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這篇文章有4大部分,是作者對兒時的回憶,同時也是當時那個社會中一個家庭的縮影。

在作者的那個年代,處處折射出了當時社會並沒有完全脫離封建這兩個大字,從“我站在門墩上,看着一車又一車要送去槍斃的人,都是揹着手不說話的大學生”,雖然作者只是一個五六年級的小朋友,但這也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反抗意識不夠強烈。後來宋媽的丈夫因爲家中貧窮,將自己的女兒賣了出去,只賣了自己能夠去花錢,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是十分常見的,妞兒的命運在這文章中由顯得十分悲慘,她寄身在養父母家中,找不到自己的親身父母,還受到養父的毒打,只爲了逼迫賺錢給自己花。

當然,當時的社會生活中也並不是一味的全是負面的,黑暗的.,人們在當時都住在一個個衚衕裏,成天都和朋友們在外玩耍,無拘無束。在當時,一塊錢可以在“城南遊藝園”玩上一天。然而,如今我們大多數與電腦手機圍板,缺少了當時各種有意思的活動,正如作者所說那時感受大的是真正的換了,無憂無慮,不折不扣的歡樂。

初二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2

讀《城南舊事》,我有難以形容的愉悅之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人事景物,讓二十一世紀的花季少女動情共鳴,在於純樸真誠的語言把我和英子的情感聯通,讓我體會到了祖國語言的魅力。

林海音以平淡的文字、真實的情感敘述了英子從女孩變成少女的成長曆程。通過英子幼稚的雙眼,以一種天真、一種自然,描寫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道盡了人世間複雜的情感。英子眼中三十年代的北京南城風光,也恰切的融入字裏行間,給我們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書中有淡淡的憂傷,濃濃的詩意,彷彿品着陳年普爾,淡淡的苦味中卻有餘香在舌尖繚繞,讓人回味無窮。

全書六個章節,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餘韻。我最喜歡《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章。英子的爸爸很喜歡花。花兒已經落了,父親也因身體不好住院了,英子在這時忽然長大了,明白自己是個小大人兒了。她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書中最後兩句話是: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這是一種充滿詩意的結尾,有對童年逝去的感嘆,也有對未來的彷徨與企盼。中華語言的韻味盡在其中。

樸實超越華麗。平實的語言,優雅的情調,仿若小夜曲,輕輕釦動人心。字裏行間的餘韻,猶如流動的詩意,讓人陶醉,讓人忘了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