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小學一年級閱讀課教學評課有感

本文已影響 1.05W人 

趣爲前提讀爲主線層層推進

小學一年級閱讀課教學評課有感

閱讀教學以學習興趣爲先導,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爲基礎,以讀中發展爲主線,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活動中,促進語言與精神、學語文與學做人的同步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⒈創設理想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情境教學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特點,能使學生感到“易”、“趣”、“活”,“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課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證語言實踐的效益性。”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或者在相似的虛擬情境中學習是一種理想的學習境界。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情需要,創設最佳的學習情境,把學生引進課文,引發自主,引向成功。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而文字符號本身較爲抽象,它不像圖畫、實物可以直接引起視覺快感。這就給六、七歲的孩子的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因此,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至關重要。

實驗教材所選的課文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富有現代氣息。體裁多樣,有兒歌、故事、童話、韻文等,很有情趣,深受學生喜愛。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讀書,把讀書視爲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要做到這點,首先要向劉老師、郝老師和文老師學習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三位老師讓學生處在無拘無束、自由寬鬆的空間,他們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這是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只有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才能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係相處,積極主動配合,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學生的心情舒暢了,求知慾才能旺盛,思維纔會活躍、流暢。這樣,學生的個體才能敢想、敢問、敢說,學生羣體纔有“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

在操作上,三位老師力求做到態度親切。學生把教師的親切當做是一種獎賞和鼓勵,從中感到溫暖和甜蜜,這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當學生有精彩的表現時,她們給予表揚和激勵;當學生回答有錯時,她們及時給予鼓勵,因爲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有做到這樣學生才能積極思考,敢想、敢說、敢於質疑,無所顧忌,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達到獲得知識、體驗情感、促進發展的目的。

其次,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學的熱情。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兒童的形象思維佔主體,對於直觀事物感興趣,他們喜歡各種各樣的(如畫一畫、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動。教學中,三位老師根據課文體裁的多樣性設計一些遊戲活動,把畫、唱、演、說等活動形式引進課堂,使學生體驗閱讀教學的樂趣。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不妨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以畫促思

形象思維是兒童的主要思維形式,孩子們很喜歡通過繪畫表達對世界的認識。將語言還原成畫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是再創造的過程。

新教材的插圖色彩明麗,孩子們很喜歡,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給有的課文補上故事的結尾,自己編故事用插圖來表現。

根據一年級學生非常愛好畫面的特點,劉老師在進行《比尾巴》教學時,藉助圖畫的直觀性來代替死板地讀課文的形式來讓學生好說說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孩子們的個性在看圖觀察中得到了充分張揚。

2.創造討論的機會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依據一定的目的,把握關鍵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用自己認爲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即使是學生不完整、不周密的發言,教師也不宜匆忙打斷,以免挫傷學習的積極性,截斷他們的思維。當學生暢所欲言時,就有可能突破思維習慣,有所創見,並進一步使教師得到某些啓發,以便修正事先不確切、不完善的認識,調整預案,使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

3.營造積極體驗的氛圍。

如在《比尾巴》中,孩子們通過充分地讀課文,瞭解了各種動物的尾巴的特點後,教師隨即出示其他小動物的圖片,照樣子讓學生說一說,學生躍躍欲試,他們都融入這體驗語文的樂趣之中。使單調的閱讀課潛移默化地向生活邁進。

4.讚賞是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添加劑

課堂上,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讚賞,所以,教師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吝嗇讚許的微笑,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維火花,教師也應不失時機地加以“助燃”。由於每個學生的性格、知識、經驗和優點不同,教育教學內容、手段不同,要使讚賞達到最佳效果,就必須靈活掌握表揚方法,使之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對一年級學生的表揚不僅是語言的激勵,如“你真棒”“你又給了老師一個驚喜”“你真了不起”等等,還要注意運用肢體語言,如點頭讚賞、豎起拇指表示誇獎、與學生握手錶示讚賞,親切地摸摸學生的頭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賞,微笑、欣喜、驚訝等生動的表情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常常有家長打電話說孩子回家非常興奮,老師又表場他了。可見學生對老師的一句讚賞的話多麼在意,作爲教師千萬不要去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那簡短的一句話很可能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動力。

5.落實精讀環節,注重培養語感

於永正老師曾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爲主線,就是用多種方式聯繫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

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是範文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是語感經驗不斷積澱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實驗教材始終把朗讀(背誦)放在較爲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對課文材料的感悟。要讓學生感悟課文的豐富內涵,培養他們的敏銳語感,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朗讀。在深入讀文過程中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

首先,要紮實細緻地落實讀,做到以讀爲本。要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讀書的思路,把讀書的權力還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朗讀時要體現層次性,每次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可引導學生嘗試多種讀書形式,如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自由讀、比賽讀等,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再自由選擇聽衆,自由選擇朗讀的方式。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使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後達到熟讀成誦。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其次,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可通過品味重點詞句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感悟,也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通過眼看、口誦、耳聞、心思多種感官聯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機結合起來,並使頭腦活動起來,從而進行立體的全方位的感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想法,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三,啓發想象是提高閱讀的有利保障。課程標準對一年級的閱讀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去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美。學生可以藉助於想象,把課文內容從頭腦中再現出來,所以在閱讀中啓發學生的想象力是相當重要的。

1.在“看”中啓發學生想象

豐富表象是創造想象的必要條件,我們要爲學生提供足夠的感知材料,如實物、圖片、動畫等,讓學生學會觀察,爲想象積累豐富的素材。如劉老師在教《比尾巴》一課,爲學生提供各種小動物尾巴的圖片,使其觀察各種動物尾巴的不同,豐富學生的表象。文老師在教《爺爺和小樹》時,利用課件讓學生觀看冬天小樹被寒風吹拂的情景,發揮想象,理解小樹和爺爺各自的心理活動。並想象如果自己是小樹,在頭腦中展現一幅寒風習習的畫面,並用繪聲繪色的朗讀傳情達意,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在“讀”中啓發想象

朗讀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可以將內心的理解外化,並起到對文章的昇華作用。在教《四季》一課時,通過師生間創造性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春季萬物復甦、夏季植物茂盛、秋季碩果累累、冬季雪花飄飄等的美麗景象。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活潑俏皮的語言,再現了四個季節的特徵。通過朗讀,畫面,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

3.抓好熟讀環節,加強積累運用。

“重積累”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的又一鮮明特點。積累是學習的前提條件,是新知識的生長點。學習語文,要注重積累和運用,只有儲存大量的優美詞句和名篇佳作,並轉化爲自己的語言,才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此,三位老師及時用恰當的課後練習,積累詞句的方式。在“我會讀”、“讀讀說說”、“我會說”、“讀讀畫畫”這些題目中,有詞語的練習(如疊詞、形容詞、詞的搭配),有句子的練習等,教學時,她們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後聯繫生活實際拓展完成,再寫一寫。這樣做無疑是爲現代式的語文課堂畫龍點睛。

此次的觀摩學習課對我來說真是彌足珍貴,相信有了這些同行的引導,我的閱讀課教學會柳暗花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