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我是個愛流淚的人,看小說、電視劇時尤其會隨劇中人物起伏跌宕的命運轉折、大喜大悲而落淚。可是讀完嚴歌苓的新作《金陵十三釵》後,我的眼中卻乾澀得好像着了一把火,本想掩卷長嘆一聲,卻有一股鹹腥的濁氣卡在喉嚨裏,不能舒解。那一夜的雨好大,我和着雷雨聲讀完這部小說。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秦淮河的漿聲燈影裏,從來都少不了影影綽綽的血色羅裙、佳人謔笑。我雖然討厭隔岸綵船上所唱的“後庭花”,卻也知道每一個“商女”背後必然有一段不爲人知的辛酸故事。“金陵十三釵”的故事就在秦淮河霧氣濛濛的背景之下展開了。

南京,這個舊中國的首都,曾經因爲秦淮河的花魁們的巧笑倩兮粉飾了多少太平,然而這表面的太平很快便被1937年12月13日那隆隆的炮聲擊碎了。在日軍鐵蹄進駐南京城的時候,在大批逃難的人羣中有那麼一羣女子,她們衣着光鮮妖嬈豔麗,即使在逃難中也不肯邋遢半分,她們有些無賴地翻過教堂的圍牆,不由分說地避入了美國教堂的地下室,同在這裏避難的還有十幾個教會女子學校的學生,於是,原本屬於社會不同階層的最不可能有交集的兩種女人相逢了,而在生活中最“純潔”和最“齷齪”的兩種女人必然發生的所有衝突也都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十三歲的少女書娟就用那雙青春期少女敏感又充滿憤怒的眼光窺探着這些社會最底層的“垃圾”。這些“垃圾”分享了她們所剩無幾的食物和水,沾污了她們心目中聖潔的教堂和愛情,少女書娟恨不能把她們早日驅逐出去。不管是“她們”還是“她們”,誰都不知道此時的南京城已經成爲了一座人間地獄,成千上萬的中國俘虜被槍殺,未及逃出生天的婦孺老幼斃於街頭,開膛破腹有之、斷首去肢有之,南京城已經變成了一座死城,一座只剩下閻羅和惡鬼的地獄。在探聽到教堂裏有傷兵或女學生的消息之後,窮兇極惡的倭人又怎會放過這樣一盤豐盛的美味,即使它是在美國人的領地也是不能夠阻攔的。惡鬼纏身,萬般無奈的神甫已經無計可施,就在這危急關頭,十三個“卑賤”的女子魚貫而出,她們變身成爲南京城最美的女學生,因爲女學生的身份對她們來說,始終是一個夢,她們是按照夢想來裝扮成女學生的,因此就加上了夢的美化。真正的女學生們獲救了,而十三朵曾在秦淮河上盛開的花朵就這樣被慘無人道地踐踏了。

那一夜我莫名其妙地發起了高燒,夢裏是零亂的裙裾、破碎的花朵,都說夢是沒有聲音的,而我的夢裏卻是鴉嚎不斷。那一夜,我的夢裏有李廣、有文天祥,有嶽武穆有陸放翁,我從來沒有那樣思念過這些隱藏在歷史滄桑中的忠臣良將、這些錚錚鐵骨的熱血男兒。我很希望所有的中國人、中國的男人都能讀一讀這個故事,看一看當我們的母親、妻子、姐妹被當做戰利品被欺凌、被虐殺的時候,我們的心是否在滴血。我很希望官場上那些有貪腐行爲或準備貪腐的人們讀一讀這個故事,一個能夠抵禦外侮的強大的祖國對每一個個體是多麼重要,如果不是各懷鬼胎各有私心,一個國家的首都怎麼能讓侵略者在頃刻之間就變成煉獄!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爲什麼不能做一隻築巢防敵的工蜂,非要做挖空堤壩的工蟻呢?!

關於南京那段悲慘的歷史,很多的書刊影媒上都有記載,我總是不敢去研讀去深究,我怕痛。我總是想不明白,一個有着千年文明的古國,怎麼能讓她的士兵在瞬間完成由人到畜的褪變,嗜血的、變態的天性在戰爭的激化下暴露無遺?我總是弄不明白,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在歷史上從來都對其友善的鄰邦,那東邊的國裏爲什麼總有些人對我們充滿了仇恨?對於好看的書,我總有一讀再讀的願望,可是,這本講述金陵女子的故事書,我卻再也不想翻起,那種痛,那種恥辱叫人心如刀割。對於我所從事的職業,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神聖,光榮,只要想到我所做的工作能夠對祖國的強盛有所裨益,只要想到我們的工作能使祖國不再受外侮、父母兄弟姊妹不再受欺凌,我覺得就是有意義的、神聖的、偉大的。

漸漸淡去了血腥味的秦淮河仍舊是那麼美,新潮的美女們仍舊在河邊漫步着,也許不會再有人想起那些槳聲燈影裏浪聲謔笑的花魁們,可是,我相信歷史不會忘記她們,一羣在貧弱國家的最底層用身體討生活的女人,一羣有着最卑賤的身份和最高貴的靈魂的女人,一羣最深切地感受亡國之恨的商女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