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走進心靈》有感

本文已影響 2.83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走進心靈》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走進心靈》有感
讀《走進心靈》有感1

閒來之際,很喜歡去書店感受那份悠然與閒靜,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李鎮西老師的《走進心靈》這本書,當我捧讀之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爲他的真誠感動,更爲他的智慧折服。

書中引言裏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有人情味的人。我看了久久不能釋懷。李老師以其真愛真情高舉民主教育旗幟,真誠開展民主教育實踐活動。在李老師的心中,教育民主不僅僅侷限於“教人做主人”,而更多的是教育者對教育對象的態度、理解、尊重、熱愛等等。

在《走進心靈》這本書中,共有九個主題,涉及方面從集體論到民主生活。再到向學生學習等等。件件真實感人的事情,一份份教育的真情,一一呈現。最難忘的莫過於手記五一深入心靈的教育,李鎮西老師說:當我們不能理解學生的心靈時,學生也不會理解我們,我們所有的“辦法”、“措施”、“技巧”、“絕招”等等都失去了應有的教育內涵。而僅僅成了“制服”學生的“殺手鐗”——其後果必然是師生雙方互相仇視。聯想自己的工作,由於班級男孩子多,不是這個上課說話,就是那個在樓道里追逐打鬧。剛制止住,又一個學生和另一個學生因爲一件事情打了起來,糾紛、矛盾不斷出現,憤怒的情緒不禁產生,罰站、訓斥成了常用的辦法。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總以忙爲藉口,沒有了解事情發生的真正原因,也就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再讀李鎮西老師的《走進心靈》。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迫不及的用於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我會把那個上課說話的孩子叫到身邊,問問他上課說話的內容,讓他自己講講上課說話的害處。並相信他會改掉這個毛病;我讓打架的孩子先握手言和,再讓他們想成對方,演一演,說一說,又會怎樣做。沒等說完,孩子都知道錯了……有幾分耐心,有幾分真誠。把自己當成學生,就理解孩子的思維和做法。

教育只有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喚起孩子們內心積極的情感體驗,纔會激勵他們,以此班主任的管理必須是情感教育,走進心靈的教育。請讓我們用和藹、親切、關心打開學生的心門,做一個理解,尊重學生的老師,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讀《走進心靈》有感2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的對象是活活生生的人,教育的過程絕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滿人情味的;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應該是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民主教育,應該是當今中國教育的時代主題。

《走進心靈》是李鎮西老師繼《愛心與教育》後的又一傑作。讀過之後同樣深有感觸!

《走進心靈》分別從了九個方面闡述了走進心靈的民主教育:手記一“谷建芬與‘未來班’”。從“童心的信任與期盼”到“友誼在繼續”無不透漏着谷阿姨與孩子們的深厚友情。手記二“集體主義教育新論”對學生集體主義的情操的培養;爲學生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啓蒙等。一個個精彩的事例是我真切的感受到李老師與學生的心靈交匯。手記三“在民主生活中學民主”作爲面向21世紀的一代新人,平等意識、法制觀念、獨立人格等民主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和學生擁有同樣的義務和權利。手記四“向學生學習”。手記五“深入心靈的教育”。處理班級突發事件應特別注意:任何時候都不要站在學生的對立面,任何時候都應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手記六“走進大自然”。大自然是一本書、太陽島的笑聲、風雪峨眉山、在瓦屋山的原始森林等。一次次與學生的近距離接觸,一次次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手記七“我的教育失誤”。手記八“虛假德育批判”。手記九“追隨蘇霍姆林斯基”。在每個手記中,都有感人的故事,精闢的道理,都是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的。

當我讀到“在民主生活中學民主”中的“班級法律的誕生”。“新生入校,我便向大家提出三個問題:第一,你們是否希望這個班最終成爲一個好的集體?第二,若讓我們的班成爲一個好集體,需不需要每個人都克服自身的弱點?第三,爲了保證同學們克服自身的弱點,需不需要制定一個班規?”“班級不只是李老師的,而是每一個同學的,要求這個辦好也使每個人的願望,制定‘班規’同樣是每一個人的願望,那麼,這個‘班規’理所應當由班上每一個人起草。”讓每一個人都稱爲“立法者”,接着再由班幹部進行整理歸納形成初稿,請全班同學反覆討論、修改最後成爲正式班規,非常具有權威性。這個制定班規的過程也是一個體現民主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制定“班規”,是他們一開始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其中在班規中還明確規定了班主任的一項,這又體現了班規的互制性,這樣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的班規又怎能不使學生信服呢?是呀!作爲教師就應該以身作則,爲學生做出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要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嚴格要求自己爲學生做出表率!

當我讀到“手記四:向學生學習”時,“學生總是對的”一節深深打動着我。李老師用小小的意見箱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給他提意見。李老師的意見箱並不是一個形式,而是真誠地向學生開放。通過一件件的事情讓學生感到了教師的真誠。意見箱從沒有紙條到有一張紙條,再到紙條漸漸的多了。在接受學生的意見時,總是遵循一個原則:學生總是對的。是呀,學生提的意見作爲教師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要本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想想自己有時總會犯這樣的錯誤,在別人給我提過意見之後,先是謙虛地謝謝,而後再去解釋,說自己的理由。和李老師比比對待意見的表現,我做得實在是不夠好,今後我也要向李老師學習他這種接受意見的態度。對別人的意見多想想,在自身找找原因。在本章的“我有什麼優點值得李老師學習?”一節中,更是體現了師生之間的民主,不是隻有老師是優秀的,學生也有很多優點值得教師去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好像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優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另外,教師和學生還可以互相爲師,共同進步!

“手記七”我的教育失誤中,李老師有這樣一句話:“最不能原諒的教育失誤,便是對學生的心靈傷害。”在這裏我學到了尊重。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下,師生的關係是平等的、友好的朋友式關係,朋友之間就要尊重,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作爲教師都要心平氣和的和學生解決發生的`問題,決不能因爲一時的衝動,而傷害了學生的自尊。

走進心靈,對學生進行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提倡學生的自治教育,作爲教師要做具有民主精神的教師,我們要懂得兒童,要有愛心和童心。一件件的小事,一個一個真情流露的故事,使我對民主教育有了全面地認識,使我明白瞭如何做一個民主的教師,做一名民主的教師要具有:虛心、寬容、與學生同甘共苦、跟民衆學習、跟小孩學習。蹲下了看孩子,我們只有真心的去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民主教師。

讀《走進心靈》有感3

期末工作已落下帷幕,閒暇之餘在圖書室無意發現了這本《走進學生的心靈》,作爲一名教師,更是一名班主任,看到它我毫不猶豫借走了。正如我所想,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今後的工作的確有很大影響。

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呈現在我的眼前,給我上了一堂堂生動的課。通讀品讀,讓我再次感到作爲一名老師所肩負的責任之重大,心靈上也再次受到了洗滌:

“尊重——真正地走進學生心靈”,讓我明白了尊重學生,不單是一個教育觀,也是一種教育能力。尊重後進生更是一種能力。教師尊重學生,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與真誠的信任,學生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產生奮發向上的力量。這也正是“一份嚴格之水需加十分感情之蜜”的道理。

“學生在讀你”,讓我感受到教師真誠地打開自己的心扉,與學生互相敞亮交流,以心交心,以情換情,從而構成一個平等的對話教學,這不僅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就是學生真正的課本”,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讀你,在生活中也在讀你,讀你的知識、你的能力、你的態度、你的精神?範本教育無處不在。教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引導學生從定勢中走出來,學會在真實的世界裏生存發展,喚醒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激發出他們心底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需求。

“讓陽光溫暖學生心靈”,使我認識到學生就是那樣讓老師既恨

又愛,哪怕是最可惡的學生也有他可愛的一面。每個學生都是鮮活、靈動的個體,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有着各自獨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恰恰是這些不一樣的學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而心靈的橋樑要用情感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我們的尊重和熱愛會如一縷陽光溫暖學生稚嫩的心靈,我們應該相信只要我們付出愛心,枯草也會發芽。

“心靈溝通的基本方法”,告訴我學會共情,是溝通的基礎;懂得尊重,學會寬容,是溝通的平臺;學會真誠,是打開心靈之鎖的鑰匙;而就事論事,是溝通的原則。

作爲班主任,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緻地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爲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這樣的情才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講的是愛心;“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講的是方法。只有將博大的愛心和科學的方法融合在一起,才能走進學生心靈的深處,才能讓教育在學生的心底紮根、發芽、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讀《走進心靈》有感4

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走進心靈的作家,到底會是誰呢?我急切的想要知道,於是,我便翻開了這個故事。映入眼簾的便是“愛的哲學家:冰心”這幾個字。哦!我明白了!原來,那走進心靈的作家,便是冰心奶奶。

冰心6歲那年和舅舅學習,7歲的時候一個人拿起《三國志》來看,儘管認識的字並不是很多,但是因爲反覆出現字意就這樣被她猜到了。從中,我們找到了一位多麼聰慧的女孩子!

聰慧的冰心,看完了《三國志》又接連看了許許多多的書籍,如《水滸傳》《聊齋志異》《西遊記》《兒女英雄傳》《說岳》《東周列國志》等等。那時候,小小的冰心對所有的事物都興趣。除了舊小說,她還經常看外國的小說、報紙等等。冰心奶奶廣泛的閱讀,讓她的心中涌現出了一個又一個樸實而華美的故事。

年幼的冰心對於閱讀,究竟擁有多大的興趣啊!每個人都不禁這樣感嘆到!

若我們,也和年幼的冰心奶奶一樣深深熱愛着閱讀,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充滿着書香。

書陶冶着人們的情操,許許多多的人通過閱讀走向了成功。現在在這個電子普及的世界裏,熱愛閱讀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這個大千世界,每一天都有豐富多彩的信息,每一天都讓人們感到新奇。其實,書中也如此吶。書,當你靜下心來,細細的品閱的時候,便會從書中找到許許多多的樂趣。書,閒暇時,坐在自己的小屋裏,靜靜的在書的海洋中遨遊,那大概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了!

是的,書,它可以讓我們忘掉一切煩惱。不開心的時候我們隨着小小的海蒂感受她在阿爾卑斯山不一樣的生活,她那每一天都充滿快樂的生活讓每一個人讀起來都彷彿身臨其境,不禁感嘆,漸漸地忘記了自己的煩惱。

書,它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人世間的真善美和假惡醜。《巴黎聖母院》中的費波斯雖然外表看上去英俊帥氣但是其實他的內心卻是格外的黑暗,而卡西莫多雖然表面上十分的醜陋,但是他的心靈並不醜陋,他的心是一片淨土,格外的純潔。真善美假惡醜,便從這本書中初步領略到了這些。

書,它告訴我們,我們是平等的,至少我們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這句話,很熟悉吧,是的,簡·愛的這句話,讓無數人爲此折腰。《簡·愛》這本書它告訴我們的了,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以前的英國,資本主義階級的人,擁有貴賤之分,其實並非如此,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真正的差距不過是生靈們自己的努力而已。

很多的人們,對於書籍,只有一個印象就是枯燥,其實並非如此。書籍,他不僅不枯燥而且還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知識。

我們跟隨魯濱遜一起在荒島上生活,我們隨着愛麗絲一起漫遊奇境,我們和小木偶一起經歷不同的事件,隨着快樂的海蒂一起生活在阿爾卑斯山上。

猶記得,那一天我從書架上找到了一本叫做《海蒂》的圖書,我饒有興趣的翻看起來,書中每一個場景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那天我似乎找到了我喜愛的書籍,買回家之後便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隨着年幼的海蒂一起悲傷一起快樂,一起救小羊,一起看日落,一起讀書,彷彿,我便是書中的海蒂一樣,彷彿我就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我第一本翻開的書不是《海蒂》而是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叢書,楊紅櫻樸實而不加修飾的語言,幽默而不失童年歡樂的語言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從那時開始,我從一個小小的電視迷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書迷。馬小跳的故事接近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到格外的真實,也許,我現在不再像從前一樣酷愛馬小跳的故事了,但是每每讀起馬小跳的故事總是忍不住的哈哈大笑,是的,馬小跳,可能不是最經典的故事卻是陪伴我長大的故事。每個人的學習生涯中總是會讀許許多多的書籍,多年後或許那些書,你已經不記得放在哪兒了,但是書中的場景卻依然歷歷在目。自己看書的時候那些有趣的事情也彷彿剛剛纔發生過一樣。

書,有多少的人讀過第一遍就不願意再繼續讀下去了呢?每個人的說辭都是:“這些故事我都記得!”可是,真的你就記得那麼清楚嗎?剛剛開始看的時候,看的只是一個輪廓而已,細節方面的事情,也許你還沒有注意到,所以不妨在靜下心來再一次認真的品讀這些書籍。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不是麼。

書籍,他是我們最好的夥伴,傷心失意時和書中的人物傾訴自己的情感,品讀屬於他們的故事,讀着讀着自己就這樣釋然了。開心愉快時和書中的人們分享自己的快樂,這樣,快樂就會加倍更多的快樂會浮現在你的眼前。

書,便是那個最好的夥伴,我只是想說,我喜歡書,就像冰心喜歡書一樣,喜歡書,因爲,書他是我們最好的夥伴啊!

讀《走進心靈》有感5

讀了教育專家李鎮西《走進心靈》一書,深受啓發。法國偉大的作家沃夫納格說,偉大的思想來自心靈。能達到最高境界的是心靈,而不是智慧。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東西。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瞭解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和學生一起成長,和學生有了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心聲,這樣才能和學生更好的溝通,推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廣泛而系統的閱讀,使李鎮西得以從更深遠的中外教育發展史和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中思考當今的教育問題。最終,基於對前人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對中國現實教育問題的種種思索,李鎮西提出了自己的素質教育觀——素質教育是“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他特別強調:素質教育決不僅僅是教育技術層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種充滿情感的教育,是充分體現教育者愛心與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爲了做一個最好的我,他在實踐中不懈地探索:在班級管理上,李鎮西進行了集體主義教育的實踐以及用“法治”取代“人治”的探索。這些做法被媒體報道後,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針對現行德育的弊端,李鎮西把“回答學生所關心的問題”作爲改革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爲了拯救那些“負重的心靈”,他將學生青春期心理輔導納入自己的工作內容,通過專題講座,個別談心、書信交流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引導。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啓迪。人們常說,給孩子講一大堆道理,還不如實實在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班級裏有一個問題學生,他厭學,和同學吵架時,用腳踩同學的頭,曾經幾次想跳樓……。開學接手這個班級,先從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開始,有時他上課要去踩旁邊同學的腳,回家作業交不上來,做題錯題連篇……。於是常常課後找他聊聊天,問問他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情,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開始時他有戒心,他會說:“沒有什麼啊,你問這些做什麼?”後來看到其餘的同學可以和老師像朋友一樣聊天時,他的戒心慢慢的放鬆了,也可以聊一些自己的事情。還有一次上課時他走神了,下課後我問他是不是有心事,他很驚訝,想知道爲什麼,我說你是老師的好朋友,老師怎麼會看不出來呢?從關心他的日常生活到關心他的學習。他一天一天的變化着,能熟練地背誦課文,默寫全對,錯題也少很多……儘管有時還會犯錯,但是他知道老師在關心他,他不會像以前那樣做出極端的事情。曾有人說過:孩子是一本書,從童年到少年 ,從少年到青年,我們在讀,但要真正去讀懂他,是多麼不容易啊!走進孩子的心靈,成爲孩子的朋友,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他的生活是陽光燦爛,也讓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永葆一顆年輕的心。

事實證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愛得愛!的確是這樣,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共同成長是辛苦的、勞累的、艱難的,但卻又是充實的、快樂的、幸福的。

讀《走進心靈》有感6

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意猶未盡,又找來李老師的另一本著作《走進心靈》。書中的字字句句伴隨着窗外悄無聲息飄落的雪花,一同進入我的心靈。

作爲身處教學一線的自己,不免感嘆三尺講臺的天地太小,希望走出校園象雄鷹一樣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尤其還會在工作不順心的時候,怨天尤人,哀聲嘆氣,太多的感嘆和埋怨,有事覺得教師生活變得平淡而枯躁。而在《走進心靈》中,處處充滿陽光,處處充滿激情!

我隨處能讀到李老師激情飛揚的文字,他用童心贏得孩子們對他的信任,他用信心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激情,用愛心去包容孩子們的一切。許多在外人看來做不到的事情,在李老師那兒能做到。當我翻開書的目錄時,視線接觸到“手記一:谷建芬與‘未來班’”時我不相信這是真的,鼎鼎大名的作曲家會和一個普通的班級有什麼關係呢?急切地翻開書來了解這個非同尋常的故事。是啊,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孩子們的純真和信任激起了谷建芬老師創作的靈感,於是,在作曲家充滿魅力的琴聲中,一首爲“未來班”創作的班歌《唱着歌兒向未來》誕生了!讀着李老師樸實但幸福之情溢於言表的文字,我彷彿聽到了未來班的同學們和李老師一起用心靈在歌唱,用發自肺腑的歌聲表達着自己的理想與未來!

在翻動的書頁中,常常能感受到李老師爽朗的笑,常常爲李老師大膽的設想而叫好,常常被李老師那種“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信心所感染。讀李老師的書,深深地感受着他“不願長大”的心靈。正因爲有了“不願長大”的童心,才永遠以孩子的視角去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書的扉頁的每一張相片都充滿着快樂:無論是在合影中開懷大笑的李鎮西,還是被學生“活埋”雪中的李鎮西;無論是在青青竹林間和學生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李鎮西,還是在教室裏和學生比“扳手腕”的李鎮西。在書行裏,仍然讀到他晶瑩剔透的童心:那個在青城山森林中的小木屋旁和同學們“合夥”用“毛毛蟲”把張宜宜嚇哭的李鎮西,那個在小河裏和孩子們“酣戰”的李鎮西,那個在熊熊的篝火旁和男同學進行摔跤比賽的李鎮西。正因爲這一顆晶瑩剔透的童心,贏得他遠遊歸來孩子們的掌聲,贏得了他犯了班規時孩子們對他的“依法處罰”,贏得了他在異地他鄉孩子們爲他寫的那一首首小詩……其實在我和孩子們的相處中,曾經也有過爲了教學而和孩子們在課堂上做遊戲,和他們扳手腕的經歷,也有過開懷大笑的快樂,但總會在孩子們犯錯或課後又恢復威嚴、高高在上的模樣。如果我們也擁有一顆不會長大的童心,又怎麼會和孩子拉開距離呢?

李鎮西老師體驗到別人難以體驗到的大快樂、大幸福,成爲一個精神富翁。不,還不夠用,用一位家長的話說,李老師是一位“超級富翁”。

讀完李老師的書,也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情感邏輯:真誠地奉獻愛,細心地感受愛,加倍地回報愛。讓我們也把“愛”貫穿在整個教育思想中,愛學生,愛家人,愛鄰家的老大媽,愛大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讓自己也來努力成爲一個“超級富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