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風格感覺》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1.34W人 

最近在讀一本被力薦的關於寫作的書,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的《風格感覺》。一口氣讀完前三章,感覺非常滿足。

我一直都對文字很着迷,一方面是對它可以傳達的力量,比如昨天看到的這篇文章十年二十年過去了,這些話依然能瞬間點燃我的心魂,另一方面就是文字組合出的語言美。

前者就不多說了,偉大的著作比比皆是;後者於我而言是不可名狀的。最近因爲太忙,都是隨手翻看之前看過好幾遍的書,比如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還有李海鵬和王小波,每次看他們的文字內心都很激動——怎麼就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看完這本書裏的分析,再重看那些文字,心裏有了一些答案。

在這前三章中,作者通過對比和分析,給你指明瞭方向——說來也很奇怪,以前我很愛讀實用性的東西,現在越來越喜歡principles,可能是琢磨的樂趣更大吧^_^

BTW,在看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寫作真的和教學有很多的相似性。以下是整理的筆記(加粗爲引用),很零散,是看的過程中比較有啓發性的。

《風格感覺》讀後感範文

《風格感覺》Chapter1破解好文章:

這一段作者給了幾篇美文,然後進行分析和總結,真的是享受!

最恰當的單詞不僅比任何其他選擇都能更精準地表達含義,而且其音調和發音也與含義相呼應。這就是音義聯覺,也就是聲音的感覺。聲音決定意義,而非意義決定聲音,比如用“縈繞不去”(haunting),用“尖刻(tart)"表示”尖刻“。這個現象並非偶然。傾聽你的聲音,感受發音時的肌肉活動。”豐*肥臀”(voluptuous)就有脣齒吐納的豐肥感在,而“撩人”(titillating)的發音吐字,則用一個淘氣的單詞撩撥耳朵,似不經意又逃不開。

以前跟着夏鵬讀經濟學人的時候,他就講過這一點,爲什麼這裏用這個詞,不用那個詞。語言真是美。其實感覺中文也有相同的特點,比如“厭惡”聽起來就很厭惡,而且作爲象形文字,有的時候視覺上也有類似效果,比如“惡”,“哭”等,都包含着自身的意思。

在分享了幾篇美文後,作者總結了一些特點:

堅決用新鮮詞彙和具體意向,而不用陳詞濫調和抽象概述;關注讀者的觀察角度及其視線的目標;以簡單的名詞和動詞打底,審慎而明智地插入不常見的詞彙或成語;使用排比句;偶然製造精心安排的意外;呈現有說服裏的細節,避免直白的表達;格律與發音與要表達的含義和情緒有共鳴。

以上幾點,對標下自己喜歡的那些文字,果然都中。大學時候看《送你一顆子彈》就覺得劉瑜寫東西怎麼就那麼直擊人心,以上所說的第一點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第二章觀看世界的窗:

良好寫作風格的關鍵,是要對假想中交流所置身的虛構世界有清楚的概念,這遠比一切戒條都重要。

這章作者主要介紹了“古典風格”,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風格,但是看完這一章你會想着向它靠近。

也是從這裏開始,我找到了“教學”的相似性——關於如何最好地呈現。

古典風格:

觀看世界是古典風格的主導隱喻。作者看到了讀者沒看到的東西,引導作者的視線,使讀者自己發現它。

古典作者的簡潔“來自其思想的優雅,絕非來自時間或主顧的壓力。”

古典風格如何解釋抽象概念

作者須先了解真相,再將其變成文字,而不能利用寫作的過程組織和理清思路。

濫用元話語:

所謂的元話語其實就是路標,也就是我們清楚地講出接下來要講什麼。這一點在之前的磨課裏也聽過,這一點其實對聽者很沒意義,更多的是幫助自己理清思路,那就很沒必要了。讀書筆記.更好的做法是,把路徑清楚地鋪設出來,使你走到的每個轉彎處都顯而易見。好文章會利用讀者對下一步去哪兒的預期。它陪伴讀者踏上旅途,按邏輯順序安排材料,或者通過敘事弧來講述過程。

有個辦法可以不用元話語來引入新的話題:用提問開頭。

除此之外,作者還列舉了很多需要避免的情況,每一條都是我們日常很常見的:

1、混淆寫作主題與自己的專業

2、用模糊語言做緩衝

3、不假思索地使用陳詞濫調

4、過多使用殭屍名詞

5、很抽象對不對~具體可以看書^_^

第三章知識的詛咒:

在這本書裏看到這個詞的時候很驚奇,因爲這是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東西,尤其是作爲要“傳輸知識”的老師。在這一章作者提供了不少理論知識。

先科普一下知識的詛咒:你難以想象,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這件事的人看來是什麼樣子。

你對一樣東西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忘記它當初學起來有多難。

爲什麼作者會發明這麼多令人迷惑的術語?專業知識可能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更獨特,從而更難與人分享。當我們熟悉了某一事物時,我們會對它的用途想得更多,卻很少想它的外觀和成分。這種轉換在認知心理學課上被叫做“功能固着”。

我們是靈長類動物,1/3的大腦專門用於視覺,還有許多溝回專門用於觸覺,聽覺,運動和空間感。對於我們來說,要從“我以爲我理解”前進到“我理解”,我們需要看到形象,感受到行動。

知識的詛咒與組塊和功能固着相結合,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古典風格爲何如此難以掌握。想象自己睜開雙眼,正在進行一場對話,爲何如此之難?這件事做起來比聽起來要難的原因在於:如果你精通某一話題並有獨到見解,那麼你也許已經在使用抽象的組塊和功能性的標籤思考了,這樣的做法業已成爲你的另一種本能,但你的讀者對此還很陌生——而且你總是最後一個認清這點的人。

只有先把想法的輪廓呈現在頁面上,作者才能騰出認知資源做進一步改進,讓文字更合乎語法,更優雅,最重要的是,對讀者來說更易理解。

但是,克服知識的詛咒這一規則,可能是與合理的道德建議最爲接近的寫作建議了: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狹隘的思維模式,發現別人的所思所惑。

看到這一章的時候,我想到了《思考,快與慢》,我覺得要把它再看一遍,因爲我們真的一點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理性。畢竟“大腦很理性”這句話也是大腦自己告訴我們的XD

所以之後在與人交流,表達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一點牢記在心中,這樣會少掉很多“溝通成本”。而在教學的時候更是要如此!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