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1.47W人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彙編15篇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彙編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

前幾天,我看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外國長篇小說。合上書本,我又細細回味了一下這本書的情節。

這本書講了主人公魯濱孫在一個無名的荒島上生存了二十多年的故事。魯濱孫在沒人、沒工具、到處充滿危險之中,他並沒有絕望,甚至列了一個表格,寫出了在這荒島上的好處與壞處。他還將兩者對比起來,來安慰自己。

即使在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惡劣環境中,魯濱孫依舊樂觀,這關鍵就是他的心態。魯濱孫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的聰明就在於他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樂觀。不要以爲樂觀就是沒心沒肺,樂觀其實是一種睿智的生活態度。一個悲觀的人會在每一種憂患中看到絕望;而一個樂觀者會在每一種憂患中看到一線希望。這就是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

在戰爭年代,一個女人去沙漠中的軍營探望丈夫。她到達的時候卻得知丈夫出差了,她只好留下來等丈夫回來。她周圍全是陌生的人,沒人理她。她難過極了,向父親寫信訴苦,而她父親只告訴了她一句話:“兩個人從監獄的窗戶往外看,一個看見了爛泥,一個看見了星星。”

這一句話講得十分有道理。的確,心態不同,視覺角度會不同,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會大不相同。

而在1914年12月的一天晚上,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美國新澤西州亞奧蘭治市的工廠失火,損失嚴重,近百萬美元的設備和大部分研究工作的記錄毀於一旦。第二天早晨,67歲的愛迪生趕到火災現場,很多人認爲希望與理想化爲灰燼的他一定會暴怒至極。但愛迪生卻很平靜,他說:“災難也有好處。我們所有的錯誤都燒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

任何情況,不論好壞,都受我們對它的態度影響。樂觀者面對諸多問題,總是抱着樂觀的態度,所以往往會比別人更堅強。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生活當中,各種變故總是難免的。在這些變故面前,若要做到臨變不亂,處亂不驚,樂觀是至關重要的。樂觀不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涵養,一種對人生的透視和徹悟。我們應該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的心境。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不必太注意,調整好心態,笑對生活,這纔是最主要的。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2

週末,我在暖暖的陽光下,捧着《魯濱孫漂流記》,聚精會神地讀着。讀完後,我深深的被故事中的主人公魯濱孫感動。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魯濱孫癡迷於航海,爲了尋找自己的航海夢,最終踏上了航海的路途。然而,在一次海難中,他被巨浪衝到了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魯濱孫克服了各種困難險阻,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造住所,馴養野山羊,種植糧食,並且用頑強的意志一個人獨自生活了20多年。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在這個故事這麼長的時間裏,主人公魯濱孫,不僅要戰勝飢餓疾病,更要克服寂寞和孤獨。在困難面前他總是樂觀地去面對一切,不放過每一個可以讓他生存的機會。在困難面前,他或許也曾經逃避過,害怕過,也想過放棄過,但最後戰勝了自己而獲得了生的機會。他能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把自己從絕望中解救出來,是他百折不繞的毅力,魯濱孫在荒島上二十幾年靠的就是毅力,和永不放棄的的精神。假如魯濱孫沒有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他就不會去勞動,那麼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也有在荒島上病死的可能。

我想:我們作爲新中國的小學生也應該向主人公學習,要勇於向困難挑戰,打不垮,壓不彎,壓力越大越要堅強,這樣才能塑造出一個嶄新的自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困難,我們要勇於向困難挑戰。古往今來,無數成功人士都有過失敗和挫折的經歷,但他們在坎坷中不斷前進,最後獲得了成功!海倫·凱勒就是其中一個。海倫·凱勒19個月大的時候,患了重病,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殘疾人,她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考進了哈佛大學。遇到困難時要坦然接受,不要逃避,更不能放棄。纔會走出困境,開闢新的天地!要知道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

魯濱孫真的是好偉大!那樣艱難的處境,他都一一克服,創造出生存的奇蹟!相對於我們的學業來說,荒島生存要難的多,難道我們不應該向魯濱孫學習,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取得好的成績嗎?

《魯濱孫漂流記》給我們的啓示是:要樂觀的面對生活。遇到困難,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不抱怨,不放棄,努力去克服。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3

讀完此書,心中不禁燃起了猛烈的生命之火,這火展現了人類最高的求生願望,他鄙夷的把死神的命令視作了他腳底下那司空見慣的土地,他永遠不屑與任何人阻擋他那傳奇的生命之旅……。

英國作家笛福所描述的魯濱孫一生備受坎坷。他出身在英國一個商人家中,家境富裕。他不顧一家人的反抗,堅持航海,結果第一次航海便險些遇險。但他鍥而不捨,任逆流而上,終於有了一番作爲,但這時卻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到一場風暴,船上的的人都死了,他也淪陷到一個與世隔絕的荒島上來,孤獨一人。但他沒有氣餒,他靠他的智慧與死神搏鬥了起來。終於,二十多年以後,他打敗了死神,並迎來了他輝煌的下半輩子……。

不禁的想:是何種力量驅使這魯濱孫如此的頑強和如此的動手能力?是何種力量讓我們這一代漸漸墜落?難道這一切都需要亂世的歸來?和平之日過多反倒無疑?家長的溺愛最後會使我們“溺死”?看來,我們需要魯濱孫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更需要魯濱孫的那種無與倫比的動手能力!對呀!看看我們這些被譽爲“祖國的花朵”的學生們,好好看看自己!是不是肥料、水分、陽光太多了,竟令我們開始洋洋得意起來;是不是那父兄給予的蜜罐溫牀太暖和了,竟令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是不是艱辛的日子太少,竟令我們不知道“難”字怎麼寫?是該覺醒了,不要再被別人譽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子”和“小姐”們,這些看似尊敬的稱呼,其實是對我們前所未有的侮辱!都起手來,做起家務,讓父母們耳目一新,讓別人刮目相看,讓“公子”、“小姐”這些迂腐的稱號隨着歷史的長流,墜落湖底!

這就是我對一本書的價值肯定,它不禁給予了我們如海一般寬闊的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如天一般高的做人治理,書的財富永遠不會令人厭倦,因爲,祖祖輩輩的知識永遠會被人肯定。但讀完一本好書之後,要把它完美的與現實結合,這樣才能把書的知識體現出來,要不然都是紙上談兵,空穴來風了呀!

我愛此書!願永遠讓它與天地同存與日月同輝,讓它在人類的文化中成爲鼎立。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4

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講述了主人公魯濱孫在孤島上歷盡磨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後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展現了魯濱孫不畏艱險、正視現實、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優秀品質,展現了她的傳奇一生。

這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合上書本最後一頁,我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它精彩的內容,驚險的畫面,曲折的情節讓我讀完後依舊回味無窮。魯濱孫用他以的毅力,將這座“絕望島”改造成“希望島”,他僅僅用了28年,就能達到把荒島建行的生機勃勃的這種境界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他的樂觀向上,說明了他的勇於拼搏,說明了他的自強自立。這種特點造就了一個成功人士。

魯濱孫在孤島上學會了多看看自己生活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少的東西。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就應該樂觀面對,雖然很難真實遇到魯濱孫那樣的處境,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學着他的方法,在困難時列出好處,好處對照表,在絕望中找到一絲希望,從而使得自己超出困境。

在魯濱孫的這座孤島上,真正讓我體會到了物比金稀的意思,在島上,金錢是毫無價值的,連最基本的墨水,鋼筆都製造不出來,但回想生活中的自己。一支鉛筆,用到一半就扔到垃圾桶裏不要了,鉛筆袋有些掉色了,我就想扔掉,嚷嚷着讓媽媽買新的,……太多太多浪費,但在孤島上,我相信魯濱孫肯定用了28年都會含捨不得扔掉,因爲那是那麼珍貴的東西啊!我們老是感到缺少什麼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爲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我不可否認,若是把我送到這孤島上我一定會自暴自棄,甚至想到自殺,這不就是爲我的膽小和無能付出代價嗎?在我們這社會,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走在陽光大道上,沒有狂風暴雨,不用過危險的獨木橋,但我還是整天抱天怨發地,我根本沒有意識到現在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不可多求的幸福。

《魯濱孫漂流記》就如一道閃電,嚮往我溫暖的燦爛的心房,讓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苦難。只要你面對它,不放棄,不害怕,就能拿到勝利的旗幟。災難隨時隨地都會發生,關鍵就取決於你面對它的態度,它就如一個彈簧,總是和你對着幹,讓我們一起做生活中的強者吧!“陽光總在風雨後”。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5

這幾天,我正津津有味的讀着一本激勵過無數人的書——《魯賓孫漂流記》,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書的簡介深深地吸引住了,主人公魯濱孫離家出走、在外漂流、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最終回到家鄉的故事,28年啊,多麼,多驚人的一個數字啊!

在小說中,主人公魯濱孫所乘的船在途中遇到了暴風觸礁船上只有他倖存下來了,他隻身漂到了一個沒有人煙的荒島上,他用沉船上的杆子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的將沉船上的食物,淡水,衣服等運到岸上,並在一座小山附近安住下來。他不僅在島上種植大量的小麥、玉米、烘出了麪包、加工麪粉,而且自己製造了木傢俱,還飼養了一些羊等牲畜,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

他的那種敢同惡劣環境作鬥爭的精神一直吸引着我的眼球,當他在荒島上獨自生活時,他一直敢於面對現實,敢於面對惡劣生活環境的勇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精神。在想想現在,人們總是因爲一點點小事而去尋求解決的方法,從來不去思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而是依賴別人,還有些人因爲一點點小事而退縮,更有些人因爲生活中的挫折而有輕生的念頭,真是不應該啊!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危機時,我們要勇於面對生活,即使是在像魯濱孫那樣的惡劣條件下,也絕不能有輕生的念頭。

電視上曾經播放了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從犯罪分子的手中逃出並跑回家的故事,因爲在他心中始終記者媽媽的一句話“你在哪兒走丟的,記得回到那個地方去找媽媽,媽媽永遠在那等你”,憑着這樣的信念,小男孩瞅準機會,逃出了賊窩並靠着自己模糊的記憶回到了走丟的河邊,媽媽果然在哪等他,在這個小男孩身上我看到了他和魯濱孫同樣都具有的頑強勇敢的精神。

《魯濱孫漂流記》讓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危機和挫折,在遇到挫折時要用於面對,在絕望中找到希望,不能輕言放棄自己的生命,增強與困難鬥爭的決心和信心,要記住“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就好像魯濱孫書中所說的那樣:“我已學會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自己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享受,少想想自己所缺少的東西”。這樣的態度使我心中倍感安慰,使我不禁想起一句話,“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我非常喜歡《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爲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6

困難,是每一個人在生活的過程中必須要跨過的一個坎,有時,他可能會出現在生命這條長河的充滿激情上游;有時,他也可能會出現在輕緩穩重的中游;當然,有時,他也會出現在奄奄一息的下游。是的,每一個人都會面對困難,而成功與失敗的判定就是在於大家面對困難的態度。一遇到困難就萎靡不振、自暴自棄與雖然遇到了困難但是仍然積極向上、努力掙脫困難顯然會通向不同的結果。

17世紀中葉,魯濱孫·克羅索出生在英國一箇中產階級的家庭,他本可以過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他卻夢想出海遠航。由於貨船失事,魯濱孫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島上,但是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隻……而且還救出了一個即將被野人吃掉的俘虜“星期五”。最終他獲得了一隻大船,回到了英國。

在這本書中,有無數次描述魯濱孫面臨險境,有無數次描述魯濱孫絕處逢生:被海盜船長捉去當奴隸,但是又歷盡艱辛逃脫;小艇在風浪的襲擊下翻了,但是又被衝到了岸邊;淪落荒島,但是又建設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些難道都是巧合,都是幸運之神在作祟?不是的。魯濱孫用他那寶貴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攀上了一個個似乎難以逾越的高度,最終踏上了成功之路。我相信,把他替換成任何一個沒有這等精神的人,都會在某種困難中被自己埋沒。

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收穫成功。不僅僅魯濱孫證實了這句話,每一個人都會發現,自己的生活,也是這句話的寫照。

我記得是在三年前,媽媽送我了一個生日禮物,他細長細長的,一共分爲兩個板,只有兩個並排的輪子,中間用一根手腕粗細的圓柱連接起來——滑板。學習滑板,有一定的難度,因爲這東西極難掌握平衡,初學者只要身體一離開支撐物,就會摔倒。我從買來滑板開始就一直練習。過了半個小時,我不耐煩了,“根本不可能滑起來嘛!”我抱怨道。不過,不只是哪裏來的一股決心,使我一停不停的練了好幾天,最後,終於學會了滑板。現在,我駕駛滑板隨心所欲,都能玩特技了!

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收穫成功。這就是堅持不懈的力量。他可以把每一個身處困難的人拉出來,他願意爲每一個希望戰勝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夥伴們,聽我說,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收穫成功!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7

讀了《魯濱孫漂流記》,使我受益匪淺,同時也給了我極大的鼓舞。生命的可貴之處在於堅持不懈的想自己的目標努力,也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無數的艱辛與困苦,但我相信,只要像魯濱孫一樣不抱怨、不哀嘆、學會自立自強,不怕艱苦,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有勇氣面對,並堅持不懈的戰勝它。

鳥兒抱怨自己第一次試飛就遇到了下雨,可是,太陽並未因爲鳥兒的抱怨而露出笑臉;狗熊抱怨那些能讓它充飢的小動物越來越少,自己總是餓肚子,可是,小動物並未因爲狗熊的抱怨而增多,狗熊仍然在餓肚子;麥穗抱怨狂風暴雨太多,總打的它直不起腰,可狂風暴雨並未因爲它的抱怨而消逝;許多同學抱怨數學題太難,可是,那些所謂的數學題並未因爲我們的抱怨而變得容易一點。

《魯濱孫漂流記》使我明白了:怨天尤人,坐嘆命運的不公是毫無用途的,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像魯濱孫那樣,不放棄,不氣餒,立即行動起來,爲自己的未來努力!魯濱孫流落孤島,身處逆境,面臨着無衣、無食、無住房、孤獨、恐懼不安等多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樣?無助的哭泣?抱怨命運的不公?還是感到絕望和手足無措?問問自己,你能幹什麼?你會想魯濱孫那樣不抱怨、不哀嘆、憑藉堅定不移的意志、過人的智慧、驚人的毅力和堅持下去的勇氣來建設家園、創造自己的未來嗎?我相信,一定做不到——我們都是家裏的寶貝,“小公主、小皇帝”,早已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美好生活。對家人無比的依賴,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洗過的我們,去拿什麼生存?而又談何用雙手開創自己的未來呢?可是,魯濱孫卻在孤島上生活了28年!這是多麼讓人震驚的數字啊!單是這一點,我就覺得魯濱孫很是了不起!他多麼樂觀向上,多麼有毅力!

對於魯濱孫,我們是多麼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落地到背上書包上學,父母爲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們心安理得地走在這條路上。不必擔心腳下會有泥濘,前方會不平坦,因爲這些,父母都給我們搞定了。一天又一天,我們在父母的庇護下,家庭的溫牀裏,做自己的春秋大夢。雖然我們與魯濱孫的年齡無法相比,但精神可是遜很多的。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更別提磨難。我們根本沒有嚼過生活的苦澀,在這麼幸福的生活裏,我們還成天抱怨這個,埋怨那個,多不應該呀!

我們要從現在開始,永遠不要抱怨,選擇自立自強!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8

今天,我終於再一次地讀完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雖然我這是第二次閱讀,但魯濱孫的那種驚人的毅力仍然讓我敬佩。

書中的主人公魯濱孫自幼就喜歡航海,長大之後,他瞞着父母,偷偷去航海。一次,魯濱孫坐的船不幸遇難——船上的人無一倖免。幸運的是,魯濱孫活了下來。他在這個島上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創建家園;馴養動物;種植蔬菜等。他還收養了個野人,取名爲“星期五”。魯濱孫在這個島上一直生活了28年,直到有一天才被英國船長獲救。

“是什麼讓魯濱孫堅持活下來的?”有人要問了,是堅定的信念?還是對活下去的渴望?要是問我,我會不假思索地說:“是驚人的毅力!”要是魯濱孫沒有那超出常人的毅力,他早就死在島上了。可見這毅力多麼重要!而在現在的生活中,可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啊,人們現在變得懶惰起來,很少有人有着這平常人都有的毅力了,比方說,做一件事,有的人做到一半覺得很難,就放棄不做。有的人即使這件事再難,他也要做完。讀完這本書,使我想起前一段時間的“親身經歷”。要是沒有這“經歷”,我就認識不了魯濱孫,也讀不到這本有趣的書。

那天,我和爸爸去爬鳳凰山。其中,有一段路特別陡,我還沒爬到一半就喊累,後來,我乾脆就坐下了。爸爸見到了,只見他低下頭,搔搔後腦勺,擡起頭對我說:“泉良,你有沒有看過這樣一本書;書中的主人公叫魯濱孫,一次,他被拋棄到一個荒島上,島上有許多野人和猛獸,但他不害怕,反而有一種信念促使他活下去,直到28年的一天,他才被救回去……”。28年,多麼長的時間!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隨着爸爸的聲音越來越遠,我也不管累不累的,使勁衝上去追住他,問他後來發生的事。正當我聽的津津有味的時候,爸爸突然閉口不言。指着後面說:“你看”。我扭頭一看,發現我們已經到山頂了。我也無心看風景了,追着爸爸使勁問:“這本書叫什麼?到底是什麼信念促使他活下來的?……”爸爸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唯獨只有一個問題沒回答我,只是笑着看我。我心有不甘,決定自己弄懂這個問題。

到底是什麼信念促使他活下來的?這個問題在我腦海中盤旋,直到我讀完《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才知道什麼信念促使魯濱孫活下來,才知道爸爸對我的那一笑是什麼意思。直到今天,我還在學習魯濱孫的那種驚人的毅力,這本書使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你終有收穫!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9

孤零零一個人,被拋棄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在這裏,他沒有家人,沒有朋友,失去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繫。面對如此殘酷的生存環境,他能夠活下去嗎?18世紀英國作家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告訴我們,這個叫魯濱孫的人卻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了28年,一個生存的奇蹟,一段獨特的“野外生存”,讓我們用心來感受一下吧。

魯濱孫出身於商人家庭,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曾瞞着父親多次出海。不料,在一次航海中,船觸礁而沉,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只有魯濱孫一個人從生死線上逃回來,飄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在獲得重生欣喜之餘,他才發現環境是多麼惡劣,他的生命再次受到挑戰,失落、焦躁是難免的,但令人佩服的是他在第二天便鼓起精神,迎接生之考驗,開始了漫長而又艱難的“野外生存”。魯濱孫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經過不懈的努力,不僅有了住所和傢俱,還有了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完全是憑藉他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蹟。

這就告訴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沒有什麼可以被嚇倒的。無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人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始終保持一種從容樂觀的心態,勇敢地去挑戰面對的困難和厄運。

現在的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就像生活在溫室裏的花朵,沒有經受過人生真正的挫折。假如我們這些孩子流落到一個荒島上,試問:我們會砍柴做飯嗎?我們會建造房屋、種植菜園嗎?我們連最簡單的洗衣服都要依靠父母,怎麼有能力生存下來?讀過文章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魯濱孫一樣,有信心,有志氣;愛動腦,愛勞動;不怕困難,永不放棄。這正如笛福在書中所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實際上的確是這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只要心中永存信念,勇往直前,不怕艱險,百折不撓,那麼他終會成爲一個成功者、一個大英雄。

魯濱孫實幹、嚴謹、智慧、堅毅的.種種品格和他身上那種野性的冒險精神,讓我們爲之嘆服。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0

前些時候閒來無事,在書櫃裏找出一本書,它是我岳父在1994年買的,送給我的兒子存閱,書名《魯濱孫漂流記》。

這本書的內容,對上了年紀的大多數人來說,估計都不會陌生,主要敘述的當然是魯濱孫在流落荒島後,如何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搏鬥,勇敢地面對各方面的考驗,克服了種種困難,通過生產勞動做到自給自足養活自己,後來又戰勝了入侵的野人、強盜。讓自己得以重回文明世界,他的不屈不撓,他的聰明才智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世人佩服,我也不例外。

全書大約可以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魯濱孫離家三次航海,積蓄了一點錢,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詳細描述魯濱孫在大海上遇到風浪,大船觸礁沉沒,他成了唯一的倖存者,被海浪衝到一個無人荒島上,並開始了長達28年的艱苦生活,直到1686年12月19日與落難船長等人一起智取大船離開荒島;第三部分是敘述坐船離開荒島後,主要經由陸路從葡萄牙回到英國,途中在冰天雪地裏與狼羣殊死搏鬥,情景驚心動魄,歷盡艱險後終於在1687年7月11日回到闊別35年的英國。

讀完全書,我最感到驚奇的是書中描述當時的社會秩序,社會的誠信和社會制度的健全,魯濱孫年輕時留在大陸的財富,留在巴西的種植園,經過合作人幾十年的運作,居然增值無數,人們堅守信義,政府主持公道,魯濱孫的財富不但不會因爲他長期音訊全無而滅失,幾十年後還能賬目明晰,物歸原主,讓魯濱孫成爲一個大富翁,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起碼在我們看來)。以至後來我跟朋友閒聊提起,都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這裏,別說一個人生死不明離開30年,就是你在旁看管着,你的財富都不一定能看守得住。我相信故事裏這個情節的描述,應該是真實存在的,怪只怪在我們這裏不認可這個,某些人就是可以隨意剝奪別人的財富,甚至剝奪別人的生命.......。當然,魯濱孫那個年代,也不是什麼都好,譬如殖民統治,買賣黑奴等等,這也是違反普世價值的,今天我們誰也不會認同。

真的很奇怪,我不知爲啥,看《魯濱孫漂流記》會看出這另類的話題,也許我真不該這樣,算是“胡言亂語”吧。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1

獨自一人,遠離人羣,遠離社會,遠離一切現代的物質文明,全部衣食住行都要靠雙手自給自足,這樣地生活,你能做到並堅持下去嗎?

戰勝這些不可想象的困難,有一個人做到了。他,就是魯濱孫,英國作家笛福在《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這部鉅著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叫魯濱孫的人,在一次航海中遭遇事故,同伴盡數身亡,只有他一人漂落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魯濱孫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所嚇倒,他依靠自己的一雙勤勞的手,不僅自給自足,生活無虞,還未雨綢繆,自建了牧場、農場、和養殖場,解決了日常生活中的全部問題。在一次偶然事件中,他還救下了一個野人,取名星期五,陪伴他共同生活。魯濱孫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六年,歷盡了磨難,卻一直沒有放棄迴歸故土的希望,最後終於回到了英國。

讀罷這部著作,我不禁被魯濱孫樂觀、堅韌、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打動。面對一無所有的困苦生活和無邊無際的孤獨和寂寞,他不氣餒、不頹廢、不服輸,勇於面對命運的挑戰,用自己的雙手壘石成屋,射獵爲食,縫皮成衣,伐木爲舟,堅強地與惡劣環境做鬥爭,最終完成重返故土的心願,成爲生活的強者。

魯濱孫,他雖然沒有像古今中外的偉人們一樣,擁有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但我覺得,他是如此的偉大,須得仰視才見。因爲,我聯想到了自己,因爲是獨生女,從小父母就疼愛有加,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長大了也是見到困難就躲,什麼家務都不會做,也不願意學。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因爲加班,沒辦法趕回來給我做飯。我什麼也不會,只好泡方便麪,可是沒想到就連方便麪也泡不好,燒水的時候,一不小心,把手燙了一個大泡,身上也弄溼了一大片,只好餓着肚子呆了一中午。媽媽回來直說我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懶蟲。

魯濱孫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的缺點和錯誤,讓我爲之臉紅:設想那個不幸漂落到孤島上的人是我,也許沒到兩天半,我就餓死了。一個人,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還能做成什麼大事呢?我決定痛改前非,今後,我將以魯濱孫爲榜樣,時刻鞭策自己,熱愛勞動,勤於動手,磨練意志,做一個堅強、勤勞、樂觀、自食其力的人!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2

讀了《魯濱孫漂流記》的序言,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惑:一個人,在毫無生存條件的情況下,整整生存了二十六年,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捧起這本書,我欲罷不能。

魯濱孫聰明、樂觀、堅毅、有愛心。遇到困難時,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勤奮的在荒島上安居下來,使荒島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家園。

在一次意外中,只有魯濱孫被海浪衝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爲了生存,魯濱孫不得不去捉山羊,種麥子。天長日久,魯濱孫在荒島上擁有了成羣的山羊和大片的麥子。他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戰勝了飢餓、寒冷、寂寞,獨自在孤島上生存了二十六年。一天,魯濱孫收養了一個被同伴追殺的野人,教他幹活,教他說話,野人成了他的好幫手,魯濱孫給野人取了個名字—星期天,他們兩個在島上過着愉快的生活。

後來星期天發現了一艘英國船,從船長口中得知他們被手下反叛綁了起來。在的幫助下船長重新奪回了船,魯濱孫和野人一起乘船回到了英國。魯濱孫的善良拯救了他自己。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如果是我,被衝到了島上,獨自一人,一定會意志全失被嚇死;如果是我,我也不會要捉山羊,種麥子,一定會被餓死;如果是我......我不敢再想,因爲種種答案都告訴我,我無法生存。

我很羞愧,因爲我每當遇到一小點困難就要別人幫。做作業時,遇到難題,就上網抄;做家務做累了,有家人幫......遇到困難就退退縮縮,半途而廢。我從來只想着不勞而獲、依靠別人,卻不懂先苦後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使我養成了大小姐的脾氣。

魯濱孫的樂觀,讓我想起了八歲初入校園的我。當時,身旁有許多不熟悉的人。周圍的小朋友有些都哭起來了,我被感染了,也開始哇哇大哭起來。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漸漸懂的,眼淚解決不了問題。遇到困難,我不會像小時候一樣抱頭痛哭,而是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魯濱孫是一個勇敢的人!是一個直麪人生的人!是一個打不倒摧不垮的人!他值得我們去學習。我也要做個樂觀的人,每天笑着面對生活;我還要做個勇敢的人,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我更要做個善良的人,因爲善有善報。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3

你能在一個荒無人煙、沒有生活用品、沒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樹林的孤島上生存嗎?你能在一艘只有一丁點食物,一些槍彈和其他並無多大用處的物品的廢船上,營造自己的堡壘嗎?長達28年的孤獨與艱辛,你能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克服重重困難而擁有自己的快樂嗎?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彷彿都是天方夜譚,但這一切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在《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孫身上發生了。

魯濱孫在一次航海中突遇暴風雨的襲擊,除他外,其他人無一倖免。他漂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無名小島上,他心中充滿了無助與孤獨,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在這個孤島上生存下來,但是他沒有絕望,憑着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克服了重重困難,把自己的生命延續了下來,同時還發現了生活中的許多樂趣……

堅強不屈的魯濱孫靠自己的力量和在廢船上找到的食物、工具,在荒島上搭建了自己的住所,滿足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要求。想一想,他那座有兩層圍牆的房子,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建成;第一次播下麥子和稻穀時,因爲播種的不是時候,他這寶貴的存貨,被浪費了一半;爲了挖幾個地窖貯存淡水,魯濱孫又辛辛苦苦的幹了幾個月;爲了做一個煮湯用的鍋,嘗試了許多辦法,經歷了許多失敗,直到最後才取得了成功。

這一切困難,都被魯濱孫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征服了。在這個孤島上,魯濱孫親手製作的每一樣東西,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也會因爲一次小小的成功而萬分高興。當我看到這些片段時,我的眼淚總會不由自主地往下落,是感動,是敬佩,更是震撼。

我們現在就像溫室裏的花朵,偶爾有點風吹雨打,也經受不起。記得那一次,我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我十分沮喪,現在把我和魯賓孫進行對比,我還十分羞愧呢!

魯濱孫使我明白,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與困難,都要勇於面對,樂觀向上,只要擁有自信和勇氣,並且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我想: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將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只有像魯濱遜那樣不畏艱險,樂觀向上,堅持不懈,才能邁過坎坷,迎來光輝的明天!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4

英國小說家笛福創作的《魯濱孫漂流記》。主要講述了王人公魯濱孫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過程,整篇小說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魯濱孫在孤島搭建木屋、種植莊稼,努力讓自己生存下來,但他對家鄉的思念,使他着迷般地想從這個鬼地方逃出去,在經過多次嘗試,最終回到英國。

翻開書的第一頁,映入眼簾的是一段意味深長的導語:“謹以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刻刻都在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朋友們。”讀完這段導語,我的心中莫名地對這本書起了好感。任性、嬌縱、依賴性強,這的確是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缺點,難道我們就不想做得更好嗎?這使我非常不甘心。我鄭重地從扉頁翻到書的最後一頁,讀完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後,我覺得我被這本書震撼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震撼!一瞬間,我的心間縈繞着許多問號,假如我是魯濱孫…………

如果我是他,我會像魯濱孫一樣在暴風雨中失事後繼續航行嗎?不,我不會,我不會像魯濱孫一樣,選擇接受困難和挫折,因爲我沒有魯濱孫的自信。

如果我是他,我會像魯濱孫一樣不自暴自棄,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嗎?不,我不會,因爲我沒有魯濱孫的能力。

如果我是他,我會和魯濱孫一樣在野人拿同類開宴會的時候,勇敢地和野人搏鬥嗎?不,我不會,因爲我沒有魯濱孫的膽量。

我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從呱呱落地到揹着書包上學,我在父母、老師爲我鋪設的成長的道路上心安理得地走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抱怨那,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每天接受家人,社會的關心和關愛,是一種莫大的快樂。我們要具備像魯濱孫刻苦奮鬥的精神,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將一切困難迎刃而解,還必須在做好一件事後力求精益求精。

“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現在我越來越相信這句話,這本《魯濱孫漂流記》向我們展示了魯濱孫的自信、自立、自強和永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5

在短短一週的時間內,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著名的冒險小說。

這本書敘述了十七世紀有個叫魯濱孫的英國人的冒險故事。魯濱孫十分喜歡航海和冒險,去過世界很多地方,遇到過很多危險,但他並不畏懼,希望走遍天涯海角。然而,他在一次航海中遇到大風,船翻了。同伴們都死了,他卻幸運地被大浪衝到海島邊。這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面對孤獨,寂寞,無助的他沒有氣餒,他靠頑強的毅力戰勝了重重困難,最終獲救,回到了英國。我從中深深地感到魯濱孫強烈的求生慾望和抵制孤獨的堅強意志。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沒有衣食,沒有住所,沒有朋友,他卻能夠知足安命,勇敢生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這是非常難得的精神。

讀了魯濱孫的故事,我也想到了自已的一些事情,生活在快樂幸福中的我們,沒有魯濱孫那戰勝困難的決心,沒有對待人生樂觀的態度,遇到孤獨寂寞更覺得可怕。記得很清楚,數學的某個階段學習雞兔同籠問題時,我總是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每一次做題時,我都能正確地列出算式,不懂爲什麼。當這一單元學完後,沈老師進行了一次摸底測試,是進一步較難一點的雞兔同籠問題。沈老師考前提醒我們說:“只要你弄清了簡單的原因,這張試卷一定不難”,一拿到試卷,我便徹底傻了眼,只好拼拼湊湊,稀裏糊塗瞎做了一通,結果可想而知。沈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嚴厲的批評,回家更是皮鞭炒肉絲。但我並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對數學徹底失望,任由成績一落千丈。如今,在沈老師苦口婆心的指導下總算弄懂了。現在看來,那時候真的好傻,假如當時我努力思索,認真聽講,獨立完成練習,就不會有如此下場了,既浪費沈老師時間和精力,自己還遭到了責罵,太不划算了。

再回到魯濱孫,我更加感到魯濱孫克服困難精神可貴。他製造工具,努力生存,強烈求生慾望告訴他不要倒下。個性鮮明,是他的特點。笛福筆下的魯濱孫在我眼下是一個實幹,苦幹,巧幹的英雄人物。而我們更需要他的聰明才智,與勇於奮鬥的精神。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學會生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