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鬼吹燈讀後感(通用9篇)

本文已影響 1.47W人 

鬼吹燈讀後感(通用9篇)

鬼吹燈讀後感(通用9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鬼吹燈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鬼吹燈讀後感1

剛剛看過了《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對這部書的兩部作品做了經典點評,指出了寫作中的缺點和優點,突然感覺鬼吹燈最終的結局《巫峽棺山》結束以後,好像生活中缺少了探險的衝動,很是失落,卻並不惋惜沒有作品了,只是卻又重新用新的人物去打造他們的驚險世界。

《鬼吹燈》第一部有四本,分爲:《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鬼吹燈之雲南蟲谷》,《鬼吹燈之崑崙神宮》。

從去年的時候偶然看到電子書裏面點擊率最高的《鬼吹燈》,那時候作者還沒有寫第二部,而是連載的方式,開始看《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的時候,感覺很好奇,彷彿作者已經兩鬢斑白的筆鋒創作了歷史背景,深知如作者是80後的話,可能真的是位奇人吧,結果確實80後一代。越看越深入人心,瞭解了從未知道的風水知識,或許那些都是捏造的,但是卻讓人深信不疑,有種很想去一起探險的衝動。

每次看過一篇以後,就會期待下面故事的延續,幾篇看下來,從歷史書中不想去記憶的歷史,這裏卻歷歷在目,關東軍,日寇在東北的地下軍庫,日軍用中國人體做試驗等等,一切心痛的歷史,都記憶猶新,並正面的去剖析,挖掘,打破傳統觀念,用故事中的正面人物克服一切困難搗毀讀者心中的痛。而且在文章中經常出現一些像“龜”這樣的生僻字,卻讓我狠長了一次識字的能力和歷史知識,這個“龜”是讀作“QIU”,在文中有個古城域名爲此。

文章的內容讓我覺得很真的不僅是這些歷史遺蹟,而且在刻畫人物上,也是生動與新鮮的,在鬼吹燈第二部也爲四本,分爲:《鬼吹燈之一黃皮子墳》,《鬼吹燈之二南海歸墟》,《鬼吹燈之三怒晴湘西》,《鬼吹燈之四巫峽棺山》中,感受到科幻大片的力量,如果我是導演,製片,會衝動去用電影的方式刻畫,塑造人物,讓大家看到中國也有這樣的科幻片,甚至比那些機器人還要神祕詭異,因爲我們,有歷史,有文化,有古墓,有亡靈。文中“殭屍”與“行屍”區別也做了詳細說明,很多不知的知識,讓我們懂得了世界上並非有鬼魂,卻有很多科學難以理解的事情,但是那些卻可以用大自然的語言來進行剖析得出結論。例如“詐屍”確實很容易出現的事情,那是因爲遇到自然界空氣進入或是遇到人體陽氣,使得屍體皮膚收緊,陰氣減弱,彈跳的作用。

非常喜歡《鬼吹燈》全集的作品,每本書都各有千秋,希望大家去看看,真的是很棒的驚悚小說。

我現在還在繼續看着《鬼吹燈2之三怒晴湘西》(有的卻叫做湘西屍王),與刻畫着的摸金校尉一起探險各大陵墓亡穴的驚險旅程。

  鬼吹燈讀後感2

一、泄天機者,天地誅之。不要自認爲聰明,天機不可泄露。泄露天機者,天地誅之。爲什麼算命的卻算不了自己的命,爲什麼算命的那麼多瞎的人,這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所以,不要自以爲是,人類的認識能力是很有限的,即使哪個高人開了天眼,也不要說出來,即使要說出來,也不要說得那樣直白。可以用隱喻或暗示來指點別人,至於那個求籤占卜能領會多少就是他的造化了。所以有些話,有些事,即使是看得很明白了也不要點透,更也不要直接說出來圖個嘴上痛快。

二、世界既是一個平衡的世界,又是一個混沌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平穩態的世界,陰克陽,陽又克陰,沒有白就沒有黑,沒有悲哀哪來的快樂?一物剋一物,相剋相生,都是自然規律使然。人們不能認知時,願意視爲其神祕。這個世界又是混沌的世界,陰與陽,黑與白都是存在的必要條件。正是這種混沌才形成一平衡,混沌是維持一種平衡必要的條件。如果這個世界只是單一的陽,而沒了陰的影響,世界就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了。

所以不要對社會的反面和反對你的人,包括痛苦、失戀、絕望、貧窮、醜惡等看得太可怕,因爲沒有痛苦哪來的歡樂?沒有失戀哪能感覺愛情的美好?沒有絕望就沒有希望?沒有貧窮何來的富貴?沒有醜惡哪來的善良?所有這一切都是你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有時這種所謂人的肉身不願意忍受的情感,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條件。

三、人類的認知程度是很有限的。自己不能辨別的事物,未必就不存在。所以人類要在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上要不斷的探索,這纔是人類在認識上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律。人在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上,不要急功近利,每一個重大的發現前充滿了荊棘、坎坷甚至是流血和犧牲,不過這都是認識事物本來面貌必要的學費,只不過有時顯得太昂貴了。

四、古老的中華文明正在消失。從一系列的盜墓經歷來看,中國有多少輝煌的文明,太多匪夷所思的東西,其實都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技術或方法隨着歲月老去與風塵的加厚而深埋地下了。又是幾個盜墓的人和所謂考古的人才能發現和證明的?古老巫術是存在的,巫山也是存在的,可惜都掩埋在歲月的長河中。縱有那幾千年不滅的長明燈,果真守住死者的亡靈嗎?那些窮其一生爲自己建造奢華的墓葬的又果真能享受過去的美人和長歌嗎?

  鬼吹燈讀後感3

那天小水同學借了一本名叫《鬼吹燈》的書給我看,裏面的情節深深吸引了我,我一口氣用了三天三夜把書看玩了,這本書寫得太好了,裏面講了很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一些人文,歷史,地理等等,還述說了很多一些關於動植物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雖然主人翁是一個盜墓賊,但是他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很多東西都讓我很是嚮往,每每跟着主人翁的思路我的思維也漸漸開朗,彷彿置身於書中一般,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也有了一種想去冒險的衝動,而且自從我看完這本書以後。

我每次看到一些墳地或者墓地我都忍不住的在想裏面是不是有書中所說的大量的古董,總是讓我有種想撬開墓碑打開來看看的衝動。所以我要努力的讀書,考上好大學,做一個考古學家,到處挖墓。

  鬼吹燈讀後感4

該書充斥着驚悚,神祕,探險,盜墓等元素,作者構建了一個半真實半虛幻的盜墓體系:摸金校尉,卸嶺力士,搬山道人和發丘天官。跟隨着這些盜墓者的腳步,我彷彿踏上了接天的險峯,又彷彿鑽進了漆黑的地底。可以想象,在夜深人靜的封閉墓室,在杳無人煙的奇險洞穴,去瞻仰古人的遺蹟,搜尋遺失的珍寶,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智慧,每次主角們出生入死,都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共鳴力量,一個個超自然的現象挑戰這我們神經的承受極限,古人奇異的思維方式震撼着我們的科學理念:在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超越生死的存在?縹緲的周天易卦是否真能預示這命運的走向?千古一墓的墓主門是否真能在死後羽化昇仙?在死亡的盡頭是否真的有虛無的幽冥?

當我真的踏上高峯,潛入水底時,我就能感到那總粉身碎骨,滅頂之災的恐怖,或許,真正在死亡面前戰慄過的人們纔會感覺到自然的威力,纔會理解古人爲了脫離死亡的瘋狂,光是道聽途說,總總詭異至極之事已讓我頭皮發麻,在此我以一種謙卑的身份記下我在陪同《鬼吹燈》主角走遍十多個省,涉足千山萬水,踏入無數神蹟般古墓的經歷,即使閱盡千百番輪迴,生命依舊短暫而渺小,而生者當敬畏死亡!

  鬼吹燈讀後感5

在西單圖書大廈買了一套四本〈鬼吹燈〉這幾日都在手不釋卷的研讀,每天都到凌晨兩三點,今日總算讀完。有如下感想,不吐不快。

首先,對作者表示敬意,全書構思新穎,題材獨特,涉及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歷史,考古,文物,宗教,生物,槍械,神話傳說,周易八卦等等方面真可謂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裏!西域文化,古滇文化,西藏宗教隨便那方面的知識都是深不可測的,我真是對作者的知識面表示由衷的欽佩!!!

其次,情節組織緊湊,雖然書中內容龐雜但作者還是能有條不紊的一一展開,就象帶着讀者打一個電腦遊戲一樣層層過關,引人入勝!

但我認爲本書也有一些不足,在此提出也是希望看到作者更精彩的作品。

一,主題模糊:全書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各種驚險情節,各種古怪生物和一些墓穴風水知識,但所有這一切過後的深刻精神主題稍若,這樣顯得小說思想深度不夠,是網絡流行小說的通病。

二,缺少重點:書裏的內容實在太多太雜,全書分四部其實是四個不同的探險故事,但這四個故事構成基本雷同(只是地點,生物,任務不同)有些重複的感覺,也許去掉些東西可能更精煉。

三,人物描寫不夠:這是我對全書的最大抱怨,小說太注重驚險的情節過程,但人物之間的關係,感情過於蒼白,我認爲這真的是另外一條重要線索,俠骨柔情是我們永恆的主題呀!

  鬼吹燈讀後感6

《鬼吹燈》是一部懸疑、恐怖驚悚的盜墓歷險的小說,作者在整部書當中時時處處設置懸念的寫作手法,使故事高潮迭起、引人入勝。且其架構比較宏大,想象非常豐富,描寫十分生動,劇情也很曲折。《鬼吹燈》不僅充斥着驚悚,神祕,探險,盜墓等元素,還講述了70年代的中國,以文革爲大背景,可謂是反應了一代民風。

書中並沒有向讀者敘述那種老套路的鬼故事,可以說書中基本就沒出現過鬼魂,當然除了胡八一祖父胡國華遇到的那個女鬼之外,而大多是古靈精怪的描寫,作者天下霸唱的文筆很是讓人欣賞,他把氣氛渲染得很詭異,讓人覺得只不過是些怪物在作祟沒什麼新奇的。

全書以三位當代“摸金校尉”(盜墓賊)——“胡八一”和“胖子”還有那個“Shirley楊”爲主角,人物個性生動鮮明,描寫了他們利用胡八一家祖傳的風水祕術,解讀天下大山大川的脈搏,尋找那些失落在大地上的一處處龍樓寶殿的離奇經歷。

作者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實在是讓人折服,崑崙山大冰川下的九層妖塔,中蒙邊境野人溝中的關東軍祕密要塞,消失在塔克拉瑪干黑沙漠中的精絕古城,神山無底洞中的屍香魔芋花,雲南叢林中的蟲谷妖棺,西藏喀喇崑崙山中的古格王朝無頭洞,陝西的龍嶺迷窟……這些種種絕難見到的離奇事物,在書中主角足跡遍佈沙漠、雪山、森林、峽谷、急流、草原等等時一一呈現了出來。因此,可以說,全書構思新穎,題材獨特,涉及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歷史,考古,文物,宗教,生物,槍械,神話傳說,周易八卦等等方面。

西域文化,古滇文化,西藏宗教的知識都是深不可測的,可想而知作者的知識面,閱讀面得有多麼廣,也算是作者文化背景的一種顯示吧。這倒是可以作爲我們多讀書,讀好書的一種激勵,想想只有知識面廣才能或者說有可能“吹得起來”,亦或者說爲“吹”提供一種可能性。

  鬼吹燈讀後感7

今天看完了鬼吹燈的第一部,第二部就不想看了。精絕古城和雲南蟲谷寫的是最好的,其中雲南蟲谷的最後階段最爲恐怖,印象最爲深刻。龍嶺迷窟感覺着實有點胡扯,崑崙神宮太過壓抑,只有其中的惡羅海城寫的可以,其餘就很一般了其實看完後也覺得大部分東西都有東拼西湊以及胡扯的成分,畢竟這也只是一個人玩玩才寫的。加上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氣韻,使得整體還是相當不錯的。人物性格的塑造還算可以,Shirley楊算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完美女人了,幾乎沒有看出什麼缺點,這一點和金庸傳統武俠小說裏的人物還是有一段差距。

看後想起來,小說中有相當程度的重複程度,有些東西還有照搬其他文段的嫌疑,在情節設置上。總是在莫名奇妙的時刻出現一個人影,或者一個像人一樣的東西來嚇人,通過一段段的分析才弄明白不是人。算是把讀者糊弄了,如果純粹是消遣的話也是無所謂了,但多了未免有點膩。小說中有大量的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如果不把它當真的話也是無所謂,其中的有關風水的內容看得就相當的少基本略過,也無暇看,當然也是看不懂,所以作者扯了一堆基本也就忘記了。

本以爲本書的作者天下霸唱起碼也有個4-5十歲的人,並且可能還真有一點這方面的經歷,跟着胡八一還真有點恐怖,但一看作者的本人,才那麼28歲。記者採訪時還躲躲藏藏,語中含糊,問到關鍵時要麼說忘了,要麼說是自己編的。我覺得這中間肯定有問題,至少不會是那麼簡單。艾寶良的音頻版的確不錯,如果在晚上聽的話,真的會很嚇人。雲南蟲谷中有一段都讓人睡不着覺了。還好沒做噩夢。

  鬼吹燈讀後感8

依稀還記得當時買到鬼吹燈第一部精絕古城的時候,翻開書頁讀完第一章,作者的口氣讓人有種想笑、想一直看下去的衝動,新奇加點兒逗趣,又滿足我的獵奇心理,附頁的地圖也是我一開始超愛這本書的原因。接下去,一個恐怖離奇、充滿死亡、暴力、血腥的世界展現在我的面前,各種從未聽說過的古怪工具和術語,玄學易經種種神祕的理念,還有摸金校尉的各種規矩對我來說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三個主角胡八一、胖子和shirley楊的對話,動作,像是電影畫面般的在我腦海浮現,陪着他們看精絕古城的獨眼雕塑,精絕女王棺墓,爬秦嶺神樹,鬥詭異面具蟲,在蟲谷盜獻王墓,去龍陵迷窟歷險,上大雪山闖鬼門關…他們失去戰友的悲傷、找到財寶的喜悅,彷彿都能感受得到,他們的激情永遠讓我佩服。鬼吹燈I寫完後我愛上了鬼吹燈,成爲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燈迷。

其實我看的玄幻小說並不少,但是頭一次這麼喜歡一個系列的故事,喜歡盜墓主題的書。之後,我還覺得不過癮,看了盜墓之王,看了盜墓筆記,但是總覺得和鬼吹燈有點兒差距、隨着盜墓筆記越寫越多,漸漸被吳邪和小哥這兩位主角吸引,小哥的身世之迷直到最後都沒有揭曉,感覺寫的太大有點兒收不住的感覺。不拿盜墓筆記與鬼吹燈做比較,都很喜歡。

隨後,看了鬼吹燈II第一本黃皮子墳、倒退到之前,感覺好幼稚,而且探險也遠沒有崑崙神宮那麼驚險,只是處處透着詭異,停滯了好長一段時間。其實II感覺寫的有點兒不像之前的風格,讓我頗爲失望。不過本着看完的信念,看了南海歸墟和怒晴湘西,感覺還是不錯的。巫峽棺山是胡八一探險的最後一部,真有點兒捨不得看下去,待看完了再來寫個結尾。

鬼吹燈終於是看完了,這本書對我來說有太多的記憶,一直捨不得讀完。所有八本讀的跨度大概要從2007年到至今了八年了吧。各種驚悚恐怖的探險,各種稀奇古怪的生物,還有因爲這本書認識的人,真的很感謝上天讓我遇到這本書,感謝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讓我體會到也許是我這輩子都感受不到的世界。

到底是因爲我愛探險冒險的內心讓我這麼愛這本書,還是因爲這本書而讓我喜歡探險類的各種影視資料,無論是書、電影、電視劇等,到現在都有點兒分不清了。記得在這本書之前是非常愛看玄幻的.小說,但是大都是各個作者幻想出的異世,這麼有年代感的現實題材小說,那個時候的讀完的感覺大概用驚爲天人來形容都不爲過。

鬼吹燈2最後一部巫峽棺山是點睛之作,比前三部寫的都要精彩。印象特別深的包括過燕子橋、神筆畫門,棺材山移山和屍仙出世的場面尤爲讓人印象深刻,還有一路同行的孫教授和老猿也讓人覺得詭異異常。結尾還是一貫鬼吹燈的風格,總要有人死才罷休。最後胡八一刀山火海闖過後和miss楊海外逍遙還是很HE的。

人點燭,鬼吹燈,堪輿倒鬥覓星峯; 水銀斑,養明器,龍樓寶殿去無數; 窨沉棺,青銅槨,八字不硬莫近前。

  鬼吹燈讀後感9

杜甫有詩云:“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一看到盜墓、殭屍之類的詞,我的第一反映就是《聊齋》裏的“屍變”、《咒怨》裏的詛咒和鬼魂。其實早在一年前就注意到了《鬼吹燈》這部網絡小說,但因其名字自帶的恐怖感讓我望而卻步。時隔一年,對這部書的好評仍不絕於耳,聽說內容還涉及《大唐西域記》,心想那一定有相當的水平吧。

現在書已讀過一半,感觸頗深,書中描述了幾位當代的“摸金校尉”(盜墓賊)利用分金定穴之術摸金倒鬥(盜墓)的故事,他們在超越了一個個極限與想像力的挑戰之後,逐漸揭開了一層層遠古的神祕面紗。《鬼吹燈》帶給人們神奇和懸疑的同時也將一些哲理展示給衆人,着實耐人尋味。結合我所處的期貨市場,我把一些感悟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期貨投資有所啓迪。

燈滅不倒鬥,雞鳴不掘金

摸金行當有很多潛規則,比如這一條:在盜墓的時候,要在墓室東南角點上一支蠟燭,如果蠟燭熄滅就必須退出墓室,且不能拿走任何古董;同樣,當雞叫以後,黑夜過去,此時不管盜墓工作進行到何種關鍵時刻,都必須立刻停止。

這就像期貨投資中的止損:蠟燭熄滅說明墓室中缺氧,所以必須離開,投資虧損到一定程度,說明你的判斷存在問題,止損是保證投資延續的唯一正確選擇;而白天來臨,整個形勢將發生重大變化,也就像是期貨市場的轉勢標誌,因此成熟的投資者一定會在時間上設定一個強行退出的標誌,不管當時的盈虧狀況如何,也不管當時市場行情是怎樣咄咄逼人。紀律是管住行爲的東西,而減少失誤的最佳方法就是嚴格執行止損紀律,無論是倒鬥還是投資。

每個古墓進入後只能取1、2件古董

《鬼吹燈》中提到,每個古墓進入後只能取1-2件古董,並且要將棺木蓋好,不得破壞墓室,以防激怒墓主,這就好比期貨交易中的風險控制。很多期貨投資者或許有這樣的體會,剛開始做的時候,賺錢的機率很高,但是時間一長,往往虧錢的人就會多起來。這是爲什麼呢?有人說新手運氣好,其實不然,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貪婪。

一波行情完成後,特別是在行情的後期階段更是拼命想賺取市場最後的一份利潤,應有的利潤最終被貪婪所吞沒。隨着小賺次數的不斷增多,貪慾也隨之膨脹,開始時的謹慎態度沒有了,放鬆了對資金的風險控制,結果一旦判斷有誤,就會深深被套牢,風險不斷放大,最後game over被迫出局。不要試圖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影響市場,行情不是任何人可以憑空造出來的,所以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應該能夠將自身的人性弱點控制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盈利適可而止,追求的念頭同樣適可而止。

常用工具不可或缺

在《鬼吹燈》裏令我印象頗深的要數那種類繁多卻又是入墓探險必備的道具了。常用的工具不外乎用在冥殿裏試空氣質量的活物(如大白鵝)、有神奇避邪效果的黑驢蹄子、野外必備的物品工兵鏟以及防毒面具等等。

在期貨交易中,合理運用工具同樣十分重要。對於初入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從小單量起步就好比用“活物”先試探市場情況,選擇價格波動較爲穩定的品種入手,掌握規律、積累經驗以後再增加交易規模。在交易中,投資喜好各有不同,所用方法也種類繁多。有人善用技術分析工具,有人喜看基本面做單,有人則通過量、價、時、空之間的配合來把握市場。

不管你用一種或多種工具來輔助交易,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工具讓你不再“想當然”地憑自己的感覺來操作。即使有時候你覺得你已經完全拋棄了它們,其實你也只是拋棄了它們的具體形式,你或許正在體驗“無招勝有招”的意境,或者已經上升到用理念來判斷市場了。在期貨市場不要去打沒有準備的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充分的準備工作會讓你事半功倍,加速成功。

尋找有價值的古墓

並非每座古墓都有值得“掘金校尉”去挖掘的價值,但一座不起眼的小墓卻也可以將你葬身其中,因此真正有經驗的“掘金校尉”不會頻繁地在小墓中挖掘,選擇有價值的古墓,一箭中的纔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期貨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頻繁交易往往是因爲自己對行情的把握不夠,一直處在患得患失的狀態中。而且途中或許會有很多想像不到的突發行情,同時幾乎每一處也都有可能潛伏着巨大的危險,“衝動是魔鬼”,謹慎則應該是期貨投資者不能缺少的一條底線。

期貨投資應當是一門藝術,而不僅僅是一種賺取金錢的賭博遊戲。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講過:“錢在這裏從活躍的投資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資者。許多精力旺盛的有進取心的投資人,財富漸漸消失。”也就是說聰明的投資者會在成功後,尤其是連續成功,感覺如魚得水的時候,開始逐漸減少交易頻率和資金的投入比例,或者乾脆休息一段時間再進入市場,坐山觀虎鬥,總攬全局,讓自己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等自己的精力充沛了,再尋找大的投資機會入市作戰。

怕鬼不倒鬥,倒鬥不怕鬼

人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恐慌是人羣中傳播最快的病毒。但是隻要大多數人保持冷靜,也就等於建立了一道阻隔恐慌蔓延的防火牆。“怕鬼不倒鬥,倒鬥不怕鬼”,過分的恐慌只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力,更容易自己嚇自己。

很難設想,一個投資者在心態極不穩定,將理性化的客觀分析讓位於希望和恐懼時,怎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期貨投資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投資技巧,但是與其說是學識論成敗,倒不如說是性格與心態決定收益。恐懼其實就是對風險過度的恐慌,有些投資者往往太看重價格,忽視市場的趨勢而造成虧損,久而久之就會“談期色變”,這種心態終將導致悲觀保守,最後坐失良機。

在瞬息萬變的期貨市場中,成敗往往在短時間內反覆經歷,恐懼只會削弱我們的力量,面對失敗,如果我們先行接納,並且嘗試克服恐懼,新的力量將在我們身上萌生,每戰勝一次恐懼,我們也將錘鍊得更加堅韌。

鮮花下面是墳墓,墳墓下面是黃金

期貨投資同其他行業一樣,都需要多一分勤奮,勤奮是成功的祕訣,每個人都不能離開它。古往今來,諸多功成名就之士的人生經歷都是一部奮鬥史。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人都想成功,想名利雙收,想盡快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有幾人能夠如願以償?在“一夜暴富”的美麗傳奇渲染下,有多少人趨之若鶩,然而一部分人永遠“犧牲”在了這片“沃土”,但仍有一些人艱難地“活”下來,他們經歷了痛苦和磨難以後最終挖到了真金。

我想,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雖然憂鬱、痛苦,但是這是一種磨礪,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座煉獄啊,多一份磨礪,多一份成熟,達到的境界也不同。當事過境遷,你會發現,以前那些奮鬥的日子、艱難的環境竟成了你的資本,這筆財富是屬於你的,是你奮鬥的結晶。

無論是掘金倒鬥還是期貨投資,掘到寶藏的總是少數,獲得大寶藏的更是少之又少。金藏於沙,泉隱於土,要想收穫至寶、獲取甘泉,就要躬身挖掘。但我們並不提倡蠻幹,也不提倡投機取巧,有些“捷徑”並不能讓人們順利地實現理想,卻往往會讓人迷失方向、誤入歧途、跌進深淵。“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掘金不光靠幸運,更要靠智慧,而清醒的頭腦、豐富的經驗、完美的技術、精良的裝備、充分的準備,這些都是展示智慧的必要條件。做一個智慧的挖掘者吧,既可笑看風雲起,又可安享好收益,豈不兩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