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5篇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篇一:《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2002年啓動的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成爲近年來我們共同研究和討論的重點。這場變革在我國科學教育領域引起了深刻的反響。對科學課程新的培養目標——科學素養的理解和認識,對於科學教育基本方式——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極大地開拓了我國科學教師的視野。並正從根本上改變舊有的教育行爲和模式。”這是鬱波老師在2003年秋爲張紅霞老師的《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作的序中所說的狀況。三年後的今天,這個“開拓視野”和“改變行爲和模式”的過程仍在繼續着。並且引起更多、更深的反思和實踐。而作爲我國第一本用於教師對科學性質方面認識的培訓用書,張紅霞教授的《科學究竟是什麼》則爲我們逐步揭開科學教育神祕面紗指引了方向。、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5篇

從全書的章節安排看,既有歷史邏輯順序,又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闡釋,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導。既說明了“爲什麼”,又告訴我們讀者應“怎麼樣”。

“科學課”是由“自然課”脫胎而來。相比而言,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從課改開始時就有這方面的討論和爭執。我也曾經在2004年與人爭論過。可是究竟從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呢?科學之所以成爲新事物的優越性體現在哪裏呢?在書中,作者在第十章詳細地分析了現代國際小學科學課程的發展過程。既有橫向的對比,又有縱向的剖析。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學科爲中心”的階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階段,從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論爭的時期到90年代以來改革的新階段,科學教學在波折中乘着時代的列車“與時俱進”。

從本書的題目看,作者試圖通過與科學教育有關的多個方面的闡釋來揭示科學的本來面目。但是對本書通讀下來,卻發現,我們仍沒有弄清科學究竟是什麼。我只是在作者的帶領下逐步認識到科學需要實事求是,科學教育需要親歷探究。

實際上,作者也無意在“科學”的名詞上糾纏不清。她只是想通過對科學史的回顧,對科學相關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師們對科學教學有個清晰的認識。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一條全新的理念“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科學探究使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通常我們把能體現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細化爲“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觀察實驗製作”、“蒐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和“表達與交流”等若干個項目。在本書中作者着重選擇了一些進行詳盡地說明和指導。

探究首先從問題開始。對於問題,老師熟悉,學生也司空見慣。可是問題和問題還是不同的。有真科學問題和假科學問題之分,有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之分。而這些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是根本沒有的概念,我就覺得學生提了問題,能解決的就給解決掉,不能解決的,課後再想辦法解決。而實際上課時也遇到了很多讓我困惑的問題。有的學生的問題不着邊際,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對待這些問題讓我很傷腦筋。現在我知道了,有的問題是需要避免的,有的問題還需要進行老師的“編輯”。一堂課往往是由問題開啓,也往往是由一個問題結尾。問題對一節課來說真的太重要了。雖然看了張老師的指導,可是真的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還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問題以後,就開始就問題進行研究了。在書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說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覺得假說在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過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說就像是一個作家在創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個工程師在設計圖紙前的一個粗略規劃。假說對後面的實驗研究驗證有着明確的指引作用。而一個科學素養高的人提出的假說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說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沒有根據的推斷只能是“胡說”。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曾聽到一些課上,有老師覺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應該包含假說這個環節,於是在他的課上假說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實這大可不必。假說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徵來確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時候乾脆就沒有假說的必要,因爲事實就很明顯地擺在眼前,由不得去懷疑,用不着去驗證。所以還是“不要爲假說而假說”!

在科學探究中,觀察是最常用得一個術語。正如書中說的那樣,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藉助於儀器得觀察”。對它的重要性,沒有必要贅述。三四年級的科學課上着重訓練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讓我們去課堂上踐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學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儀器,就是那些散發着異味的化學試劑,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實就我們小學科學教學來說,給科學教學一點人文氣息是很需要的。正如書中說的“科學與人文是可以融合的兩種文化”。在課改進入到第五個年頭的今天,科學教學正在強調與人文的結合。比如,課標提出的“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不就是很好地體現了人文的精神嗎?在人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合作”是個曾經熱得發燙得字眼。雖然現在逐漸冷卻,可是合作的重要性還是很明顯的。我們不排斥競爭,因爲競爭能促進發展,但我們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發展。比如我們的QQ羣,那麼多來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識的老師在一起交流,互相幫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嗎?由理由相信,由這樣善於合作的科學老師,一定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在探究科學奧祕的同時,逐漸具備完美的人文精神。

這本書,我連續讀了兩遍。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裏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

  篇二:《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假期看了張紅霞的《科學究竟是什麼》這本書,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裏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 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 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在科學課堂上,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探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張紅霞老師說,觀察是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在一次的培訓會上也聽到一位老師引用這句話,當時並不能很好的理解它。讀了這一章內容後,我發現自己在平時教學中,對科學觀察做的很膚淺。

在課堂中,我們常常會非常習慣的問:“爲什麼?”明明學生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說的,我們還是追問下去,讓學生說出最後的答案。學生說不出來,答不上來,不能對實驗中的問題進行解釋,有時會讓教師沒有了耐性,有時乾脆就自己說出來了。在科學探究中,觀察是最常用得一個術語。正如書中說的那樣,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藉助於儀器得觀察”。三四年級的科學課上着重訓練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

從中我明白了,觀察就是爲了尋找證據。觀察的目的就是要發現蘊涵在其內部的實質性的規律。學生沒有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有效的思考時,是很難進行科學解釋的,或者只會進行推想或想象學生進行觀察的目的是什麼非常重要。這既是讓學生學會觀察,提高證據意識,是學生科學素養養成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讓學生更好的描述世界,解釋世界。

在本章中對觀察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中指出,“討論是獲得正確的觀察結果的重要步驟”。同時蘭本達也建議,討論要在充分的觀察、實驗活動之後。學生在細緻的觀察之後勢必會有許多發現,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可以取長補短,從同伴中學習自己所未觀察到的發現,也能引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互動起來,質疑問難,達到重複觀察的效果。重複實驗或多次觀察是科學的方法,是科學探究過程中證僞的一種方式。但科學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這種重複實驗或多次觀察是很難在課堂中開展的,而在課外進行,又需要教師及學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注意力,學生本身的思維可能就根本不能參與。從這裏可以看到一種較好的方法,就是討論。在教學中,我們的討論有時僅僅只是將觀察到的進行彙報,有時僅僅只是個別學生的展示活動,而沒有引導其他學生參與,讓其他孩子認真傾聽,提出學生觀察到的現象是否真實,是否正確,是否和你觀察到一樣,使學生學會從觀察中質疑,也讓學生學會提問題,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

探究首先從問題開始。對於問題,老師熟悉,學生也司空見慣。可是問題和問題還是不同的。有真科學問題和假科學問題之分,有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之分。而這些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是根本沒有的概念,我就覺得學生提了問題,能解決的就給解決掉,不能解決的,課後再想辦法解決。而實際上課時也遇到了很多讓我困惑的問題。有的學生的問題不着邊際,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對待這些問題讓我很傷腦筋。現在我知道了,有的問題是需要避免的,有的問題還需要進行老師的“編輯”。一堂課往往是由問題開啓,也往往是由一個問題結尾。問題對一節課來說真的太重要了。雖然看了張老師的指導,可是真的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還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問題以後,就開始就問題進行研究了。在書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說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覺得假說在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過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說就像是一個作家在創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個工程師在設計圖紙前的一個粗略規劃。假說對後面的實驗研究驗證有着明確的指引作用。而一個科學素養高的人提出的假說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說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沒有根據的推斷只能是“胡說”。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曾聽到一些課上,有老師覺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應該包含假說這個環節,於是在他的課上假說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實這大可不必。假說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徵來確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時候乾脆就沒有假說的必要,因爲事實就很明顯地擺在眼前,由不得去懷疑,用不着去驗證。所以還是“不要爲假說而假說”!

  篇三: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在學校,自己雖然是科學專職教師,對於科學教學上的一些問題,學校的同事都是在第一時間內來找我。可是說來慚愧,對於科學的認識,對於科學教學的認識,對我來說也是比較模糊的,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看到《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後,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通過對該書閱讀,使我認識到:科學教育,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開始。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一、從科學教育的價值上來體現:

科學的獨特教育價值是什麼呢?科學是培養學生崇尚事實、強調證據、追求創新、嚴謹和規範的最佳學科。(P 104 )

這裏的事實、證據就必須通過學生的觀察、實驗才能得到。

二、從科學研究的目的上來體現: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爲了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的途徑便是觀察和實驗,因此,觀察是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觀察就是爲了尋找證據。科學不相信權威,只相信事實。當然,這裏不是懷疑一切。不是胡亂懷疑,而必須藉助於實證和邏輯的標準。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標應放在最基礎的“觀察”環節上,即收集資料環節上,讓孩子們知道獲得客觀事實是科學的核心。(P 62 )

以上這段話很清楚的說明了觀察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觀察和實驗,便沒有人們對這個世界的正確的描述和解釋。

三、從科學教育的核心內容來體現:

過程與方法是今天科學教育的核心內容,因爲探究離不開過程與方法。它在基礎教育層次上的價值不僅在於讓孩子們學會進行科學研究或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不犯像漁民那樣的錯誤,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孩子們學習科學對事實的尊重、科學對觀察的依賴、科學對結論的謹慎、科學對錯誤的勇於修正等這些科學教育特有的內容,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爲21 世紀培養更具科學理性的公民。(P 30 )科學研究“過程”的特有價值首先是客觀精神。要回答一個問題或對一個問題做出判斷,必須要有證據。……要掌握事實性的證據,就必須去觀察或實驗,而不能憑感覺……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們勤於觀察的習慣,而且對孩子們的觀察數據的解釋要認真、謹慎,杜絕脫離孩子們的數據、教師直接給出標準答案的做法,因爲那樣完全失去了方法學習的意義。(P 31 )

這段話也清楚的說明了觀察、實驗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一方面我們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中獲得事實性的證據,另一方面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所獲得的數據不能任意的修改。因爲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部分學生不是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而是被其餘小組的實驗結果所左右,隨意修改數據的現象經常發生。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實事求是的彙報自己的觀察、實驗結果,哪怕自己的結果和別的小組相去很遠。

四、從學生自主建構的特點來體現:

學生自主建構的特點:第一,孩子們沒有科學證據的概念,難以區分什麼是證據、什麼是想象,更小的孩子甚至對夢與現實都難以區分。……第四,孩子們的探究是浪漫的。他們描述自然現象的語言常常擬人化。(P 121 )

學生自主建構中的這兩個特點促使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觀察、實驗能力的培養。以免學生把想象中的事物當作觀察、實驗的結果來說明、解釋。要讓學生明白,觀察、實驗的結果必須客觀、實際。

總之,“進行正確的觀察與記錄,應該是小學科學教育的重點。”我們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開始。

  篇四: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今年有幸參加了沈校長領導的小學科學優秀教師培育室,我感到非常榮幸。在沈校長的指導下,我把張紅霞教授所著《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初讀了一遍,但說實在話,對其中許多內容都沒能很好地領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但讀了之後還是有所感想的。

本書共有十一章,每一章都單獨討論了一個問題,討論得很詳細,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案例片段,使所介紹的之理論更易被讀者所接受。在這十一章裏,張老師真知灼見地指出,當時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現象中的不足之處,提醒我們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觀點。正如《序》中所寫的“正確認識科學的性質、科學探究的性質究竟是什麼,是科學課程改革當前面臨的最緊迫、最亟需解決的問題。”其實這正是目前我們科學課教師最想知道、必須掌握的知識。

本書的前十章主要是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深入淺出的專業知識。這本書中的許多教育觀點讓我耳目一新,諸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只有通過科學探究實踐,這無論是對於小學生還是博士生都是如此。因此,刻意設計很多現存的問題,或在活動前‘逼’孩子們提問題,是沒有成效的教學設計。”等等一系列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這些觀點的闡明指導了我的教學實踐,明確了作爲科學教學的着重點應是什麼?從知識論上看,科學知識比其他學科知識難學的原因主要源於其累積性、邏輯性和經驗性。現代科學知識是近代300多年來無數位科學家智慧的結晶。累積不是堆積,而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聯繫之上的必然發展。如果互相之間的聯繫沒有弄清楚,科學是非常難學的。聯繫的途徑有兩條,首先是親自體驗,另一個途徑是邏輯推理。

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碰到的一些問題,書中都做了詳細的講解,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或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像教學研究幾種紡織材料的性質,在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五花八門的答案,是由於紡織材料的種類多,變量太多造成的,張紅霞老師指出這是不適合小學生的探究內容。她通過比較、分析中外案例,結合現行教材舉的這些常見的問題和困惑,時時引起我深刻的反思,並且從中受到很大的啓發。

最後一章是課例總彙,本章中的11個案例深深吸引了我?因爲她讓我見識到了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教育教學過程的成功之處。都說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在課堂上很開放,很能表現自己,師生關係融洽得令人稱奇,可百聞不如一見,雖然未經歷他們的課堂,可從實錄中依然能感覺到其中的良好氛圍。而我們爲什麼做不到這樣呢?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一大因素,而廣大教師個人亦有很大的責任。我們在上課方式、教育觀念上都與他們相差甚遠,他們早已真正做到了以人爲本,而我們纔剛剛將這理念引進,還僅僅停留在口號之上,就算要真正做起來,還任重道遠。只有教師本身的科學素養提高了,纔有可能帶動學生科學素養地提升。而教師科學素養在課堂提問上最能體現出來,爲此,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是我的當務之急,我將爲此而不懈努力。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瞭解到中外、古今科學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當今國內外教育教學方面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看到自身專業知識的淺薄,專業水平的低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與科學相關的專業知識,加快專業成長,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讓科學課散發出真正的“科學味兒”。

  篇五:《科學究竟是什麼》讀後感

上師範的時候沈校長就推薦《科學究竟是什麼》這一本書。那時候,粗粗的看了一遍,當時沒上真正的走上一線講臺,所以感受不深,今年暑期再次翻開這本書時,收益頗多。科學課對於培養我國小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中國學生的運算能力是世界排名第一,可是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全世界排名最後,而且至今爲止中國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是我們中國的遺憾,正因爲如此,學校的科學教育顯得尤爲重要。科學老師是學校科技教育的組織和策劃、實踐者,我們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會影響學校的科技教育和科學課堂的效率與質量,所以,我們首先要理解科學究竟是什麼。

《科學究竟是什麼》是我國目前第一本用於教師對科學性質認識方面的培訓用書,爲南京大學的張紅霞教授在 2003 年所著。書中指出,由於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起源,中國與西方的科學發展經歷了完全不同的路徑。關於科學的性質,書中有很多精彩的闡述,如:科學家是爲了認識和解釋已有的客觀世界,藝術家是爲了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工程師是爲了創造一個尚不存在的物質世界。科學爲了解釋世界而獲取事實證據是依據共同步驟和規範,這個步驟可以非常清晰地表達出來,以至於別人可以重複研究;而藝術家講究風格獨特,而且是獨特到別人無法模仿最好。由於科研成果是對世界的一種純理性的解釋,因而它是無形的,如日心說、進化論、牛頓定律等;而工程技術和藝術品是有形的、是實際體現的,如一臺電腦、兩部小說、三座雕塑等。科學對事實的尊重、對觀察的依賴、對結論的謹慎和對錯誤的勇於修正是科學教育所特有的內容。 縱觀全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有以下幾點:

一、正確使用“是什麼”和“爲什麼”問題。

書中指出:科學是爲了解釋世界,但在解釋世界之前,科學家必須客觀地描述世界。也就是說科學要回答兩種類型的問題,一是世界是什麼的問題,二是爲什麼如此的問題。而且前一個問題是後一個問題的基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從來如此。所以孩子們要先進行“是什麼”問題的觀察和訓練,然後再進行“爲什麼”的解釋性思考;學習“爲什麼”的主題要有足夠的對“是什麼”問題的思考和觀察訓練的基礎。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應主要進行“是什麼”問題的探究活動,但鼓勵對“爲什麼”問題的思考,不過不作嚴格的要求。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要鼓勵並強調解釋。但是,即使是高年級的學生,解釋性的科學問題,即“爲什麼”問題,“看到 …… 現象,我們能提出什麼科學問題?”而產生,而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後,甚至通過師生共同的討論後纔會發現矛盾和困惑,從而提出對現象的解釋。

二、問題從實際生活中來

在本書中,張教授強調:科學問題只能由學生在活動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時自己提出來,不應該,也不可能在教師的追問下“逼”出來。在我們的科學課上會有類似於這樣的提問:“你們有什麼問題嗎?”或“你們想研究什麼呀?”學生們則常常回答:“爲什麼……這麼樣?”或“我想研究……”作者指出,這些都是假科學問題。已故哈佛大學的蘭本達教授也反覆強調:無論是提問假設還是討論都要在充分的觀察、實驗活動之後。親自動手的活動是提供經驗的最好手段,也可以彌補不同個體之間經驗上的差異,從而共同提出問題,形成假說。問題是學生通過活動自己發現的,研究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不是老師強加的。培養提問的能力,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博士生都應該是如此。

三、讓學生有思考與動手的空間。

張紅霞在書中指出:上課不要用開場白,並且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如此,可說可不說的話不說。尤其在孩子們的埋頭活動中,當你不能講出有意義的話或沒有把握的時候,就不要講話,讓孩子們自己去做。美國老師都是在孩子們注意力開始鬆懈的時候才進行課堂討論的。如果你覺得不講話、少講話沒法上課的話,就說明你的學具沒有足夠強的結構。一般來講,在活動時如果孩子們盯着你,而不是盯着學具,一是說明你的學具有問題,二是可能你的科學問題不明確。

但我發現這卻是一個普遍現象,就連最近被評爲省市級的有些優質課,也難脫這樣的俗套。這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書中還提到,蘭本達教授認爲教師和學生在整個科學活動的經歷中,思維和行動應該比語言佔優勢,甚至在討論會中,教師也應該少說、多看、多聽、多感受。孩子們的話也主要在活動後的研討會中表達,是集體思想的精華。我想,這纔是真正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課!

我想,我們的教材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應該還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但作爲我們科學教師,更應該做的是不斷地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不斷提高自己教學設計的能力,使自己上出更符合學生思維,更具科學性的科學課,上出自己的風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