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8篇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8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和製作漂亮的服裝。

2、通過製作和繪畫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大膽嘗試和探索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力和創造力,體驗創作的樂趣。

2、活動準備:

1、佈置服裝店。

2、範例、範畫;繪畫用紙、廢舊報紙、剪刀、雙面膠、即時貼等。

3、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參觀服裝店,豐富關於服裝的知識。

1、參觀兒童服裝店:看看、摸摸、說說,衣服有什麼不同?

2、教師小結:衣服的厚薄、款式等與季節的關係

二、出示範畫和製作範例,引導幼兒看看、說說。

三、 根據幼兒的興趣分成兩組:設計和製作服裝。

(1)要求幼兒遵守規則。

(2)引導幼兒創新。

四、作品講評。

五、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中、繼續用不同材料製作或設計自己喜歡的服裝。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使用畫筆的正確方法。

2、培養幼兒對美術遊戲的興趣。

3、學習畫封閉的圓形並進行塗色。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大白紙若干張,上面用線條勾畫出太陽公公。

2、幼兒用水彩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1、出示“太陽公公”,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太陽公公)“太陽公公的年紀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遊戲,今天他想吃一種天上沒有的好東西。這種好東西的名字叫糖葫蘆,太陽公公沒有見過,小朋友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嗎?對,這就是圓圓的糖葫蘆。”我們一起做一些糖葫蘆送給他吧。

2、請幼兒給太陽公公畫糖葫蘆,引導幼兒畫封閉的圓。

(1)師:“現在我們來給太陽公公做糖葫蘆,太陽公公把穿糖葫蘆的工具都準備好了,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太陽公公給我們準備了什麼穿糖葫蘆的工具?(幼兒回答)

教師:“原來太陽公公想我們把糖葫蘆一個一個地穿在他的光芒上。糖葫蘆上裹了一層厚厚的、甜甜的糖,小朋友畫糖葫蘆的時候一定要用糖包住裏面的水果,可別讓裏面的水果跑出來哦!他們一個挨着一個排好隊,再來一個,一串糖葫蘆就做好咯。”引導幼兒畫封閉的圓,教師指導。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製作各種水果口味的糖葫蘆。

教師:“小朋友都吃過什麼味道的糖葫蘆呀?(幼兒回答)剛剛太陽公公告訴我他喜歡吃圓圓的、大大的,各種水果口味的糖葫蘆,我們讓他嘗一嘗各種水果味道的糖葫蘆吧!”引導幼兒把畫好的糖葫蘆塗上各種水果的顏色。下面我們小朋友送一個五顏六色的好吃的糖葫蘆給太陽公公吧。

4、評價幼兒作品。

師:小朋友們的糖葫蘆都做好了,誰來說說看,你做了什麼味道的糖葫蘆呀?太陽公公要謝謝我們的小朋友,它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和太陽公公說“再見”吧。

評價:

大家看了活動以後一致認爲本次活動過程清晰,講解比較清楚;幼兒掌握得非常好,都能在太陽公公的光芒上畫出糖葫蘆的形狀。但是在強調糖葫蘆的顏色時,不必說糖葫蘆的各種口味,只要說出各種顏色即可。

教學反思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

2、活動過程中,幼兒基本處於一種認真學習的狀態,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葉子的外形,能根據外形展開豐富的想象。

2.能根據葉子原有的形狀,運用剪、拼貼、貼畫等技巧組合各種圖形和場景。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壓制好的多種形狀的葉子、剪刀、膠水、白紙。

2.樹葉粘貼畫範例。

活動過程

1.秋姑娘的禮物。

秋姑娘給小朋友們帶了一件神祕的禮物,請幼兒猜一猜是什麼,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後打開紙盒觀看禮物,並請幼兒觀察本組的葉子, 看看它們額形狀、顏色有什麼不同,說一說這些葉子像什麼。

2.出示範畫展示葉片的造型想象。

楓樹葉子可以做金魚的尾巴,銀杏的葉子可以做蝴蝶的翅膀,等等。

3.教授製作過程。

教師講解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的問題。

4.幼兒粘貼、美化作品。

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嘗試運用剪、拼貼等技能,創造性地利用葉子進行造型,或者組合拼擺、添畫,使之成爲一副漂亮的圖畫。

5.欣賞作品。

作品完成後師幼共同欣賞。

活動反思

一、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作品內容及目標進行適當的刪減。

本節課去年已經上過,我在去年已經修改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作品進行了完善。如:除了把原來的散文欣賞活動內容改爲故事課,還把其中的內容進行了刪減,並選用了結構相同,意義相仿的前三段,而把最後一段幼兒比較難理解,句式又不同的內容刪掉,改爲能喚起幼兒想象的“樹葉飄呀飄。。。”易於幼兒接受和理解。在準備活動中添加了大圖書繪本,並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制定相應的目標要求: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秋天落葉的自然現象。2。學說故事中的短句:“樹葉,你當我的ⅹⅹ好嗎 ?”3.樂意用動作語言表達故事情節,初步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二、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發幼兒積極參與和表達的慾望。

在組織形式上,我選擇了動靜交替的形式開展,開頭部分我首先用拋灑樹葉的方法一下子把幼兒帶進了秋葉飄落的意境,激發了幼兒表達的慾望:樹葉落在了小船上、樹葉落在了小溝裏、樹葉落在小河裏。。。然後我用一句: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中的樹葉到底落在了哪裏?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很自然地引入老師講述的故事中。接着我採用分段講述提問,角色表演相結合的方法,每段變換不同的角色扮演,師生共同扮演角色,讓幼兒在情景的扮演中學會角色的語言,從而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幼兒從頭至尾處於一種愉悅的情緒中學習,較好地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連今天新來的小朋友和平時一直不願參與的徐志浩小朋友也快樂地參與其中,最後在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圖書一起完整講述故事的氛圍中結束了本次活動。

三、在本次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1.由於本課題開展時,天氣一直陰天,所以沒有給幼兒提供較好的觀察機會,以至不能較好地拓展幼兒的已有經驗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中還應提高自己的應對策略:當我在講完故事第一段後提問:樹葉落在河裏,小魚游過來怎樣對樹葉說話時:沈潤曦小朋友回答說:“樹葉,我做你的好朋友好嗎?”我沒有及時迴應,而是說:小魚是這樣說的嗎?總想把幼兒的回答很快地拉到自己預定的答案之中。直到第二段時,我才作出了較好的迴應:你說的不錯,你想和樹葉做好朋友,可小螞蟻和你想得不一樣啊,讓老師來悄悄問問它就知道了,從而較好地迴應了幼兒。可惜反應稍遲了一點。因此,教學工作是一項不斷創新的過程,需要我們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有效。

以上是我自己上完這節課的反思,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懇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共同探討提高。

小百科:秋季的樹葉。亦指落葉。 北周庾信《賀平鄴都表》:“威風所振,烈火之遇鴻毛;旗鼓所臨,衝風之卷秋葉。”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摺疊、塗色塊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大海”背景圖一張、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製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製作船帆的興趣和願望

1、(幼兒圍坐在“大海”背景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地方?大海上有什麼?

2、啓發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麼?(部分船沒有帆)

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爲什麼?那怎麼辦呢?”

(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船帆的製作方法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製作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討論船帆是怎樣做成的。

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麼做的嗎?”

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摺疊並觀察摺痕。

4、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方法:將紙隨意摺疊數次,注意儘量用力摺疊,使摺痕明顯,然後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摺痕,最後上色,儘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後,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計、裝飾。

2、啓發 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摺疊,建議幼兒摺疊次數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塗色。

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

1、請幼兒將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帆船是利用風力前進的船,是繼舟、筏之後的一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按船桅數可分爲單桅帆船、雙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劃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爲寬頭、窄頭和尖頭帆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生活中的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怎樣讓孩子去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該去深思和反省的。藝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將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集中展示和表現出來,讓孩子對美有更鮮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驗,是幼兒園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綱要》中對幼兒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大班藝術教育活動《花兒與蝴蝶》正是王老師在新《綱要》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努力與嘗試,爲我們研究藝術教育,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設置,爲幼兒創設了三維空間美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樹上長出了嫩葉,地上開滿了鮮花。在優美的《梁祝》樂曲中,美麗的“花兒”(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戲玩耍。)

活動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這,只是幼兒園的一種慣見的教學方式—情景表演,卻發揮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爲教師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美感。一是場景的設置及角色的裝扮給了孩子視覺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樂給了孩子聽覺上的美。我們也許擔心:孩子聽得懂名曲嗎?但我們不能否認,孩子沒有理由拒絕美的東西,優美、抒情的樂曲同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與整體的和諧給了孩子知覺上的美。教師精心創設的三維空間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訓練幼兒“有音樂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礎,感受是表現的前提,幼兒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對美的情趣。培養幼兒的感知力,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去親身感受,必須以直觀的、具體的美去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們對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賞,從而激發表現美、創作美的興趣。王老師正是抓住了此特徵,精心設計了這一環節,爲後面的創作活動作了成功的鋪墊。

二、營造輕鬆民主的氛圍,給予幼兒和諧的環境美

這是所提的“環境”,是指心理環境,請看下面的幾段對話:

師:你認爲蝴蝶漂亮嗎?

幼:漂亮

師:哪兒漂亮?

幼:我認爲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認爲是蝴蝶身上的花紋......

師: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誰?

幼:我想扮成花兒

師:那你準備怎樣做?

幼:......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麼樣?你想幹什麼?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耐心地傾聽,並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意願。《綱要》中要求“教師的態度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教師的可親、可愛、可信任、可依賴便是心理環境中最基本的“建築”,給孩子舒適、歡心和自由的感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纔可以展開想象,放飛思維。《花兒與蝴蝶》中,師生融洽,氣氛和諧,教師精心營造的“美”的氛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快樂學習,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引言:夏天到了,恩施的天氣又像往年一樣又熱了起來,這個小火爐又要燃燒了,大地又會被烤的火辣辣的,小傢伙們會不會討厭這夏天來的太早,但也許會喜歡夏天裏大自然的顏色,因爲夏天的顏色太奇特了:夏天的樹葉纔會綠,夏天的花纔會紅,夏天的冰激凌纔會好吃,夏天的才能看到各色樣式和顏色長出的果實。大自然的奇特顏色上演着美麗的演出。我通過本次“大自然的奇特顏色”讓孩子喜歡上夏天,不要因爲炎熱就忘記一年四季中這個重要的季節。

教案名稱:大自然的奇特顏色

教學目標:

1、瞭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認識常用色;

2、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幅有彩虹的畫;

3、增加學生的自然常識。 教學難點:

1、能夠感受大自然中色彩和彩虹的魅力與表現特徵

2、培養出大自然的色彩有足夠的興趣且表現出很強的製作慾望

教學重點:

1、掌握了畫彩虹的正確方法河認識了大自然最基本的色彩。

2、準確辨認色彩名稱和組成,從自己的喜歡顏色表現自己想表達的對象

教學準備:

七色色標卡片與糖果、混色示範工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展示平臺等。

教學過程:

1、由於此次課程形式是以幼兒興趣點出發,因此在整節課進行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參與度始終很高。並從幼兒完成的繪畫作品來看,幼兒整體完成目標的情況達到預期效果。掌握了畫彩虹的正確方法河認識了大自然最基本的色彩。

2、本次活動的環節緊密相連,層層深入,爲幼兒更好的完成目標而服務。如各種各樣的顏色的糖果引入,馬上就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起來,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願意並主動的跟隨老師開展活動。又如請幼兒到前面試畫缺失的彩虹的顏色而不是教師直接示範這一環節,充分調動起幼兒的主動性,做到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人,而不是老師單一的傳授。通過幼兒對這一環節的參與,教師再由此引導幼兒正確的畫曲線方法也更自然。再如出示錯誤畫法的環節,請幼兒觀察後說出“這樣畫行嗎?”“爲什麼不行?”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鞏固了畫曲線的正確方法。

3、通過相關環節的設計,如幼兒討論環節、幼兒試畫環節、教師示範環節、出示錯誤畫法環節,幼兒通過充分的反覆的感知,掌握了畫曲線的正確方法。很好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問題。

4、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多媒體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原本平淡無味的繪畫內容變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是多媒體帶領幼兒走進了他們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世界。當大雨過後彩虹的出現時,多媒體課件使他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熱烈的討論怎樣才能更好的瞭解大自然的色彩組成,於是自然的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多媒體展示了幼兒逐步掌握正確畫曲線的過程,在幼兒試畫時,多媒體可把出現的問題放大,進行師幼互動;在教師示範畫時,多媒體可使幼兒清楚的看到正確畫法的全過程,幫助幼兒很快的瞭解及掌握畫曲線的正確方法。

姓名:周玉爽 學號:101040116

日期:20xx年5月12日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暖色調的認識與運用。

教學要點:以棒棒糖的形態讓孩子練習圓形的排列組合、互疊重複,同時認識、區分冷暖色彩,及掌握暖色的運用。

教學材料:水粉顏料、水粉畫工具、8開水粉紙。

教學過程:

1、觀察與思考:觀察圖片中的樹,樹有哪些主要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樹的特點,樹幹與樹枝的關係)

2、認識暖色調:認識與發現暖色調的特點?暖色調有哪些顏色(紅、黃、橙等)

3、作畫提示:選擇暖色調進行繪畫,選用白色畫樹幹,暖色畫圓形練習,表現一顆很多棒棒糖的樹。提示兒童注意圓的大小、疏密變化。

4、作業評賞:對主題突出,構思飽滿,色彩對比強烈的作業給予表揚及鼓勵。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國國旗。

2.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

3.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見過國旗,觀看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

物質準備:世界各國國旗卡片、國旗飄飄課件、天安門升旗儀式視頻、自制升旗flash,製作國旗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不同國旗。1.觀察不同國旗。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麼呢?有幾面國旗呢?你最喜歡哪一面國旗?爲什麼?

(二)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國國旗。1.認識五星紅旗。教師提問:在這些國旗裏,老師最喜歡的就是這面國旗了,老師爲什麼喜歡這面國旗?(因爲它是我們中國的國旗)你們喜歡嗎?它是什麼樣子的?這面國旗是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這面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5顆金黃色的五角星)國旗上的這些五角星是一樣大的嗎?(不是,有1顆大五角星,還有4顆是小五角星)它們是怎麼排列的呢?是排成一條直線的嗎?(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1、4顆黃星對齊,

2、3顆黃星對齊,五顆五角星排列在國旗的哪個角上呢?(用動作表示左上方)

2.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師:這面由五顆五角星組成的紅旗就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哪個國家的?我們中國的國旗名字叫什麼?

(三)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討論在哪裏見過國旗。

師:1.小朋友,你在什麼地方見過五星紅旗?(幼兒園裏每星期一都會舉行升旗儀式、車子、船、打仗、廠裏……)你們知道爲什麼這麼多地方都有我們的五星紅旗嗎?因爲他們非常熱愛我們的國家。)

2.看PPT各個地方的國旗,知道國旗代表中國的地方。教師:爲什麼這麼多地方都有我們的五星紅旗呢?說明這些地方都是我們中國的,中國的地方都可以掛起五星紅旗。

3.看PPT運動員、宇航員衣服上的國旗標誌,知道國旗代表中國人教師:除了小朋友說到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有國旗呢?我們看,(運動員)你找到五星紅旗了嗎?在什麼地方?爲什麼有五星紅旗呢?因爲這些運動員是中國人,到外國去參加比賽,看,他們比賽的怎麼樣?爲什麼?(我們的五星紅旗掛的最高,是冠軍,第一名。)教師:(吳敏霞)它是誰啊?它是那個國家的人啊?(中國人)你怎麼知道的?

教師:我們小朋友是那個國家的人?我們都是中國人這是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這是我們中國人(更多的運動員照片)。

(四)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1.觀看升旗儀式,感受莊嚴氣氛教師:五星紅旗代表中國,在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會舉行很隆重的升旗儀式,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看看是誰在升旗?是怎麼升旗的?旁邊的觀衆是怎樣看升旗儀式的?(他們都是看着國旗的,站的一動也不動的)師幼小結:觀看升旗儀式時要站神氣,不講話阿,眼睛看着國旗。

2.全體起立進行升旗儀式。

教師:我們現在也來進行一次升旗儀式,看升旗儀式的時候要立正,不講話,眼睛看着國旗。現在請全體起立,升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

(五)製作國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