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精選13篇)

本文已影響 1.58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精選13篇)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1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作物或果樹,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能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交談。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活動準備:

1、幼兒多次瞭解過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穫許多的水果、蔬菜,並知道其中的一些名稱。

2、農民田間勞作場景的錄像。

3、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一角佈置“豐收的季節”展覽。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通過提問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2、你們喜歡秋天嗎?最喜歡秋天的什麼?(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討論對秋天的認識)。

二、引導發現

1、觀看農民田間勞作場景的錄像。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圍繞話題進行談話,拓展話題。

“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如收割、脫粒、揚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小結:農民伯伯爲了給我們種糧食,辛苦了一年,我們要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2、秋天還有許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歡吃什麼?爲什麼?

(引導幼兒在別人談話過程中,積極參與談話和補充談話的內容,表達自己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秋天是各種植物收穫的季節。)

三、交流討論

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的名稱、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師巡迴參與幼兒的交談,提醒幼兒圍繞話題輕聲談話,不影響別人。)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2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讓幼兒認識水果蔬菜的基礎上認識一些農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兒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幼兒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農民伯伯田間勞作場景錄像

2、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

活動過程

一、提問激發幼兒談話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天嗎?

那你最喜歡秋天的什麼?

二、引導發現

1、觀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農民伯伯在幹什麼?(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農民伯伯是怎樣勞動的,我們來學學好不好。(幼兒分組

進行表演)

小朋友你們看農民伯伯在勞動的時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們要怎樣做呢?(愛惜糧食)

2、小朋友秋天還有許多的水果和蔬菜,你們最喜歡吃什麼?爲

什麼?

三、交流討論(給水果。蔬菜找家)

1、幼兒向小夥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是什麼?

2、把帶來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區或蔬菜區。

3、幼兒自由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名稱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後進行分類。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引導幼兒通過認識秋天基本的農作物。

3、知道農作物玉米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秋天的基本特徵。

2、物質準備:農作物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們知道秋天與其他季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教師總結:天氣轉冷、樹葉凋落、水果豐收、糧食成熟。

秋天到了,美麗的大自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大自然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屏幕播放展示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田野裏一片豐收景象)。

2、師:我們今天再來了解一下豐收的秋天吧。

二、感知秋天的農作物

1、教師出示PPT,師:小朋友在田野裏看到了這麼多農作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老師一邊介紹農作物)

2、分別出示:水稻、黃豆、花生、高粱、紅薯、玉米。

3、再次熟悉秋天的`農作物。師:小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讓我們一起再來熟悉一下吧。

三、感知農作物的生長變化。

1、師:那你們知道這些豐收的農作物是由誰來照顧他們的呢?(農民伯伯)

2、農民伯伯爲了照顧農作物有個好的收成,他都要做些什麼呢?觀看玉米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感知農民的辛苦。

四、延伸活動。

秋天除了有豐收的農作物,還有些豐收的水果,請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找得多!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一些農作物或果樹。

2.讓幼兒感受秋天的美景,體驗金秋是豐收的季節,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聯繫參觀事宜,察看參觀路線。(參觀農科院、農村或果園)準備交通工具和幼兒必備的'生活用品,提醒幼兒穿合適的服裝、鞋襪。制訂參觀計劃。教學掛圖“豐收的金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參觀農村的興趣與願望。

2.組織幼兒觀察、認識各種農作物。

“請你們看看農田裏有哪些農作物。”(如稻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引導幼兒觀察稻穗、玉米苞、豆莢等果實,並相互討論,知道它們是人們的糧食。

“田裏還有哪些作物也豐收了?”(引導幼兒觀察棉花,摘幾隻棉桃,知道棉花可以用來做衣服)

3.組織幼兒觀看成人勞動、觀察收穫過程

“農民伯伯現在在幹什麼?”(如收割、脫粒、揚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現在我們和他們一起幹吧!”(組織幼兒參與,如拾稻穗、拾山芋、搬玉米等)

4.師生共同小結。

“今天我們高興嗎?爲什麼?”“我們參觀了農田,知道很多作物豐收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們還參加了勞動。”

“農民伯伯爲了給我們種糧食,辛苦了一年,我們要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活動反思:

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果實豐收的季節,圍繞“豐收的季節”這一主題,我們開展了豐富多采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豐富了對秋天的認識,產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5

設計背景

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果實豐收的季節,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着許多的變化,葉子變黃了,果子熟了……。而這些自然界的變化也正是教育引導孩子的良好時機。利用這個時機我組織孩子進行了一次野外活動——秋遊,我園是一所縣幼兒園,地處縣鎮、農村交界處,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幼兒更進一步的走近大自然,親身體驗一次農民伯伯豐收時的忙碌,體會一下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感受農田裏面真“熱鬧”。同時這次秋遊幼兒還收集了秋天的各種種子,體驗了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充滿情趣、形象化的語言,理解詩歌內容並樂意學講詩歌中優美的詞句。

2、樂意傾聽並學習詞語。發音較準確。

3、能夠安靜入神地傾聽,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4、知道秋天是豐收季節,增進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會讀說詞語“小麥、玉米、棉花、石榴”,併發音正確。

教學難點

朗誦詩歌並理解其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已實地感受過秋天農民豐收的'情景,並討論過。

2、資料準備:

(1)幼兒用書《語言》,兒歌掛圖一張。

(2)兒歌錄音帶,錄音機,VCD及相關碟片。

(3)農作物“小麥、玉米、棉花、石榴”等詞語卡片以及實物。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回憶秋遊活動的情景。

教師一邊指着桌面上孩子們秋遊時收集的種子,一邊說:

1、“你們看桌子上都有什麼呀?”幼兒——小麥、玉米、黃豆、水稻等。

2、“這些都是哪裏來的?”幼兒——是上次秋遊時收集的。

3、“原來,它們都是秋天的果實呀,那你們知道秋天除了我們採集到的果實,還有那些果實啊?”幼兒——各種水果(石榴)和種子。

二、欣賞掛圖,初步識兒歌。

1、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兒歌中都有哪些果實?”

教師朗誦一遍兒歌,幼兒傾聽,回答老師的提問。

2、教師:“剛纔你們都聽到兒歌中有哪些果實?”(小麥、玉米、棉花、石榴)

3、教師出示兒歌掛圖。

教師邊指着掛圖,邊朗誦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

教師:

(1)“請小朋友說說秋天到了哪些地方?”(麥田、棉花地、玉米地,果園)

(2)“請小朋友一起來玩接字成句遊戲(教師讀出前四個字,幼兒接着讀出剩下的字)。“秋天到,秋天到,小麥弟弟笑彎了(腰),玉米爺爺(點點頭);石榴姐姐漲紅了(臉),棉花奶奶(哈哈笑)。”

三、師生共同小結

1、師幼一起朗誦兒歌,感受豐收的忙碌與喜悅。(農田裏面真熱鬧)

2、表演豐收的秋天

教師:“小朋友朗誦的這麼好聽,現在讓我們放鬆一下,把詩歌表演出來。”(幼兒分角色表演)

四、擴展延伸

1、給家長一封信,讓家長配合,提供各種渠道,讓幼兒收集更多的果實,進一步理解主題“豐收的秋天”。

2、經常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3、仿編兒歌。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6

主題目標

1、感受農村、田野的美景,體驗金秋是結果成熟的豐收季節。

2、觀察、認識幾種在秋季成熟的農作物,如:水稻、玉米、花生、番薯等,瞭解它們的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徵。

3、瞭解農作物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知道農作物經過加工可以製成各種糧食、食品。

4、觀賞稻穀等農作物豐收景象,瞭解農民收穫的勞動過程,培養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嘗試爲農作物編謎語,能積極參加學謎、猜謎遊戲。6、學會演唱歌曲“大饅頭”,並嘗試創編歌詞,加深對農作物的認識。

7、欣賞《拾穗者》,感受作品的`意境,並能夠模仿作品的用色特點進行作畫。

8、學習5的組成,感知把5分成兩份有四種分法,學習用分合號記錄。

環境創設

1、收集各種農作物,師生共同佈置“豐收的田野”主題牆飾。

2、用各種農作物的果實、種子等製作裝飾畫或造型,供幼兒欣賞。

3、展示與農作物相關的圖片、照片供幼兒欣賞,豐富幼兒的感性意識與藝術想象。

4、組織幼兒種植一些農作物,指導幼兒觀察、照料,做好觀察記錄。

5、根據主題活動內容,增加各活動區活動材料,供幼兒遊戲使用。

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農作物的圖片、照片,豐富幼兒的知識與經驗。

2、與孩子共同去田邊郊遊、散步,引導幼兒觀察田野的變化,體驗豐收的喜悅,並大膽、準確地用語言表達。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現農作物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瞭解它們的主要作用及特徵。

4、引導孩子嘗試種植活動,指導孩子觀察、照料,做好觀察記錄。

遊戲活動

1、借用物品時,能有禮貌地徵得別人同意後,再使用別人的東西,及時歸還。

2、繼續學習分工遊戲,與同伴友好商議遊戲中的角色分配。

3、師生共同討論遊戲規則,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

4、在遊戲中積極出主意,並勇於嘗試新辦法。

行爲習慣

1、安靜進餐,嚥下最後一口飯後再站起來送碗筷,愛惜糧食,不浪費。

2、用水後主動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3、教育個別幼兒注意用眼衛生,在書寫活動中保持正確的姿勢。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7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收穫的幾種農作物的名稱,感受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願意在集體面前較完整地表述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活動準備:

1、各種收穫的農作物。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佈置秋天的場景,引起幼兒關注。

1、用幼兒收集的秋天圖片、收穫的農作物佈置教室。

教室: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

2、你看到教室裏有什麼?

二、引導幼兒瞭解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1、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眼裏的秋天。

2、教師:你們看見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

三、引導幼兒瞭解秋天收穫的幾種農作物。

1、教師: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許多農作物都成熟了,農民伯伯會把它們收割下來。你們知道有哪些農作物在秋天成熟嗎?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瞭解幾種秋天收穫的農作物。

教師:圖上農民伯伯的.筐裏有什麼?現在我們教室裏有哪些?它們是什麼樣的?農民伯伯是什麼心情?爲什麼開心?

3、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秋天豐收的歡快景象。

教師:如果你是農民伯伯會怎樣?我們一起來做做。

4、鼓勵幼兒再次說說自己對秋天的認識。

教師:誰能說說你瞭解的秋天?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8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體裁的文字美。

2、體驗秋天的優美景緻以及莊稼豐收的喜悅。

3、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欣賞詩歌體裁的文字美。

活動難點

體驗秋天的優美景緻以及莊稼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秋天的圖片一副,秋天各種果子成熟的圖片

2、字卡:豐收、天空、稻田、小溪、白雲、季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現在是什麼季節?你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2、你覺得這幅畫面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的景緻?說到秋天,你會想到什麼?

3、你覺得秋天美嗎?美在哪裏?

三、幼兒學習詩歌《豐收的秋天》

四、學習詞語:豐收、天空、稻田、小溪、白雲、季節

五、組織幼兒討論:爲什麼說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1、秋天的稻田是什麼顏色的?爲什麼?

2、出示秋天果子、莊稼成熟的圖片,讓幼兒感知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3、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目標在於引導幼兒用塗、貼的方法制作秋天的果實。瞭解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感受豐收的喜悅,並初步瞭解農民勞動辛苦,最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尊重農民的情感,並養成懂得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中,我結合實際季節引導這是秋天,轉而引入秋天不僅是水果豐收的季節,也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導入主題《豐收的秋天》,讓幼兒看了很多收割圖片。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從教具的演示以及示範製作來看,都是詳細具體的,但結果並不盡人意。

在激發幼兒興趣中,幼兒都表現出強烈的想要製作的慾望。在示範製作講解中,結合上次手工課上製作出現的問題(幼兒找不到貼紙怎麼撕)我着重講解了這些方。在製作中,幼兒很快的撕下來了。幼兒把作品完成後卻說不好完整的一句介紹自己作品的漢話,而且粘塗得太少,我想在以後的製作中要加強強調,必進他們是幼兒,又是才接受雙語課程的。以後我一定會加以強調,細心指導。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體驗詩歌的節奏美,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二、活動準備:

教具:

1.各種秋天的果子:核桃、龍眼、蘋果、橘子、香蕉、獼猴桃、柿子、梨。

2.袋子一個、盤子一個。

3.一張紙條。

學具: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和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

三、活動過程:

1.聽秋天的`音樂。

2.提問:

a.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

b.秋天是一個怎麼樣的季節呢?(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3.出示裝有果子的袋子

a.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秋天收穫的果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都有些什麼果子呀?(想)

b.請一位幼兒把袋子裏的果子一個一個摸出來放到盤子裏,並讓幼兒說說你摸到什麼?你摸到的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4.欣賞詩歌

a.最後教師摸出一張紙條:

咦!(很驚訝的說):“這裏面有張紙條,讓老師看看是什麼”

哦,是水果仙子送給我們的一首好聽的詩,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b.教師邊念兒歌,邊在大盤子圖片上貼水果圖。

小結:其實秋天就像一隻大盤子!

5.幼兒學詩歌

a.第一遍:放慢速度,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在念的同時貼上一個水果,直到唸完、貼完爲止。

b.第二遍:讓幼兒一起參與。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貼水果圖,老師和幼兒一起集體念詩歌;

6.幼兒製作水果盤:

a.這麼多水果豐收了,我們小朋友也來做一個水果盤怎麼樣啊?

b.幼兒製作水果盤。

7.教師小結:現在果子已經裝到秋天這個大盤子裏了,我們把水果盤送給客人老師好嗎?(好)

四、活動延伸:

“水果遊戲”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10

活動目標

1.知道感恩他人,讓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2.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稻稈、玉米粒、玉米鬚、各種瓜果籽等。

2.手工製作所需的各種工具、用品,如大白紙、彩筆、乳膠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參與農民收穫以及到農家小院做客的情景。

2.引導幼兒利用收集的材料進行創作。

①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創作。如用稻稈粘貼農民朋友家的房屋,用各種瓜果籽表現農家小院裏的小雞、小豬等。

②幼兒分組用繪畫形式表現農民勞動的場景,並嘗試用收集的材料進行裝飾。

3.將幼兒的作品佈置成“豐收成果展”,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4.每組幼兒選一幅作品送給農民朋友,感謝農民的熱情好客。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收集更多的材料,把這些材料投放到各個活動角並加以利用,如:數學角――用玉米粒數數、運算;美工角――用稻草做稻草裙,拼搭圖形;體育角――用玉米棒作投擲物;自然角――觀察種子的發芽及生長過程……

設計意圖

我園周圍是金黃的稻田、飄香的瓜果地和漫山的`玉米。小朋友們常三五成羣地趴在窗口看農民收稻穀、玉米,摘瓜果。看着孩子們好奇而專注的神情,我想,爲何不讓他們融人這豐收的季節,體驗豐收、分享豐收、描繪豐收呢?過樣既可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讓他們感受家鄉金秋的美麗!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認識秋天成熟的農作物。

2.瞭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農作物(南瓜、玉米、花生)生長過程分解圖。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故事。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豐收宴會了?它們分別帶來了哪東西?

請幼兒看圖回答。

2、瞭解生長過程。

教師:你們知道小熊的南瓜、山羊的.玉米、母雞的花生是怎樣種出來的嗎?

引導幼兒猜想並討論。

出示南瓜、玉米、花生的生長過程圖。

請幼兒嘗試排序。

教師:根據幼兒以往種植經驗出示正確的排序過程。

南瓜的生長過程:播種→發芽→長葉→開花→結南瓜。

玉米的生長的過程:播種→發芽→長葉→開花→結玉米。

花生的生長過程:播種→發芽→長葉→開花地下開始長小花生→花生葉變黃→地下的花生成熟。

3、知道南瓜、玉米、花生生長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南瓜、玉米、花生分別長在什麼地方?

引導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後看幼兒用書。

教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小動物還帶什麼來參加豐收宴會了?

請幼兒回答。

教師:你們知道蘋果、冬瓜生長在什麼地方嗎?

請幼兒回家在家長協助下收集資料。

教師:那你們知道冬瓜、蘋果的生長過程嗎?

幼兒討論後教師。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12

活動目標

1.和農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2.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收穫的糧食成果。

活動過程

1.教師、幼兒和農民共進晚餐,分享農民勞動成果。

①師生一起幫農民撕玉米皮、剝玉米粒。

②教師和農民一起做豐盛的玉米大餐――煮玉米棒子、烤玉米、蒸玉米饃、煎玉米餅等,大家共進晚餐,品嚐香香的糧食。

2.吃過豐盛的.玉米大餐,大家共同品嚐香甜的瓜果。

①教師和農民一起削瓜果並切成各種形狀。

②幼兒分組用切好的瓜果製作水果拼盤。

③大家共同品嚐水果拼盤,看哪一組的水果拼盤美麗又可口。

3.在幼兒品嚐食物時,教育幼兒食物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幼兒園豐收的秋天教案 13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糧食的生產過程。

2.初步體驗勞動的樂趣和艱辛。

活動準備

與農戶取得聯繫,安排參觀的.稻田、玉米地和瓜果地。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在活動室的各個窗口看農民收稻穀、玉米,摘瓜果,問幼兒想不想親自參與勞動,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組織幼兒到田地中觀察,參與收穫的勞動。

①幼兒到水稻田邊觀察農民是怎樣收稻穀的,並幫助拾稻穗。

②帶幼兒到瓜果地中和農民一起摘瓜果,體驗勞動的樂趣。

③組織幼兒到玉米地看農民收玉米,並嘗試自己掰玉米棒。

(在組織以上活動時,教師應特別注意幼兒的安全)

3.請農民簡單介紹糧食瓜果的生產過程,瞭解勞動的艱辛,知道要愛惜糧食。

①水稻:耕田+撒種育苗+插秧+施肥鋤草+收割+晾曬+剝殼。

②瓜果、玉米:耕地+播種+施肥鋤草+收穫。

4.幫農民把收穫的糧食瓜果運回家,並在農家小院休息,幼兒互相交談參與勞動的感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