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3.76W人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5篇)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110、119、120幾種特殊號碼及作用。

2、學習使用特殊電話號碼,知道不能隨意拔打。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自制電話一部、自制PPT、110,120,119號碼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出特殊號碼,初步瞭解110、119、120的特殊性。

導入活動《小鳥和小老鼠》

附兒歌:

小鳥,小鳥,住在大樹上,

小老鼠,小老鼠,住在大樹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變成小電話,

喳喳喳,吱吱吱,

小鳥跟小老鼠說着悄悄話。

提問:小鳥和小老鼠是怎麼說悄悄話的?(打電話)

小朋友你打過電話嗎?你是怎樣打電話的?(請小朋友來試一試)

有幾個號碼很特殊,跟我們平時打的電話號碼不一樣,你知道是哪幾個嗎?(點擊課件顯示110、119、120)

小結:

家裏的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的數字很長,有7—11位數,在我們生活中有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只有3位數,分別是報警電話110、火警電話119和急救電話120,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和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2、初步瞭解特殊號碼的作用。知道110是警察,119是火警,120是急救電話

①、119是什麼情況下撥打的?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的時候才能撥打119,火是很危險的,我們能隨便玩火嗎?

②、120是什麼電話?什麼時候撥打120?(急救電話,嚴重的傷或是得了急病,嚴重的病)

③、110是什麼電話?什麼時候撥打110?(報警電話,抓小偷抓壞人)

3、初步學習在緊急情況下該如何打特殊電話。

⑴、學習撥打報警電話。

①播放有小偷的照片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有小偷)怎麼辦啊?(打110找警察)

②集體打電話(點擊課件,警察叔叔出現並配音)

交流討論後提問:警察叔叔問了什麼,我們是怎麼說的?

小結:撥打報警電話110時,要說清事情發生的具體地址是哪裏(如具體的街道、旁邊有什麼大的建築物),發生了什麼事情及你的姓名和聯繫電話等等。

⑵、場景二生病了該怎麼辦/着火了怎麼辦

①、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應該打什麼電話?應該怎麼說?請幼兒撥打,(課件急救中心的'阿姨出現,配音)

②、出示着火圖片,提問:該打哪個電話?應該怎麼說?

小結:

我們在撥打火警電話119和急救電話120時,也都要說清楚事情發生的具體地址是哪裏、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是誰、你的聯繫電話是多少,這樣才能方便110、120中心儘快前來處理。

4、知道不能隨意撥打特殊號碼,進一步拓展知道什麼情況下撥打什麼電話。

這三個電話號碼很特殊,爲了方便我們記住,它們只有3位數,我們能隨便撥打特殊電話嗎?(我們隨便撥打會造成線路擁擠,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就沒法得到幫助,也會給警察、消防員、醫務人員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麻煩)

號碼遊戲

每個號碼一個圓圈,PPT出示圖片,當發生這些事情時,你覺得應該撥打哪個號碼就站到哪個圓圈裏。

進一步拓展在什麼情況下撥打特殊電話,在什麼情況下先撥打哪個特殊電話,並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5、結束活動:欣賞課件,進一步瞭解110、120、119的工作。

(孩子們,這就是咱們的人民警察、消防官兵、醫護人員,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一直在救人,助難,搶險,救災的第一線,安全給別人,危險給自己。當夜晚來臨,你已經入睡時,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守護着我們,保衛着我們的家園,他們太累了,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致敬!)幼兒園中班安全活動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徵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

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徵——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薰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並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

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

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纔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裏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爲什麼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並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麼天氣裏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麼樣了?

(3)信寫好後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並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裏?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複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麼?爲什麼?

5、延伸活動:樹葉畫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害怕。

能圍繞換牙話題進行討論,並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瞭解換牙時應注意的衛生,並學會保護新長出的牙齒。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乳牙圖片、漢字:換牙、乳牙、恆牙;記號筆、手工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通過講故事,引起興趣。

樂樂的牙齒怎麼了?好好的牙齒怎麼會掉下來呢?誰來說說換牙是怎麼回事?

小結:我們生下來以後慢慢長出來的'一口牙齒叫乳牙,乳牙比較小,也不夠堅硬,當我們慢慢長大後,到了五六歲的時候,乳牙就會脫落,開始長出新牙,這新長出的牙叫恆牙。恆牙比較大而且很堅硬,比乳牙還要多,對人的身體很重要。恆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牙。乳牙脫掉長出恆牙,就叫換牙。

二、經驗交流:結合自身經驗,掌握換牙的衛生知識。

1、請班上個別牙齒鬆動的或脫落長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別讓大家看看。

你們想不想知道換牙的時候是什麼感覺?誰想問問他們?

2、提問:

1)如果你的牙齒活動了,能不能用手搖搖讓它快一點掉下來?爲什麼?

2)有的小朋友喜歡用舌頭去舔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3)有些小朋友,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麼辦?

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很長時間了,還沒有長出新牙,怎麼辦呢?

4)你們還有什麼換牙的問題要問嗎?

小結:原來我們在換牙時用不着害怕,對活動的牙齒不要用手去搖,也不要用舌頭舔剛長出的新牙,對換牙時出現的問題,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也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忙。

三、繪畫:如何保護新牙。

1、當我們換牙齒的時候,應該怎樣保護新牙齒呢?

2、交流幼兒的護齒方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本班幼兒的生活實際,活動中通過師生互動,讓幼兒大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幼兒畫畫,說說中瞭解了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幼兒經過本次活動都瞭解了一些換牙知識,有個別幼兒的乳牙活動了,他可以站起來對老師說,老師我換牙時不會哭的,我要好好保護牙齒,但有3個幼兒不能積極參與活動,因爲這幾個孩子還沒換牙,所以不能集中精力參與活動。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並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大雨、小雨。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別下大雨、下小雨,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雨絲”人手一份,節奏圖,鋼琴。

2、已學過歌曲《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1、出示雨絲,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一起學習了詩歌小雨點,發現小雨點會發出什麼聲音?那你們覺得大雨會發出什麼聲音?我們今天一起來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請你拿出來)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聽,在下什麼樣的雨?(另一教師彈高音區音樂:輕快、跳躍)請你們覺得小雨是怎麼下的?(輕輕的、有點跳的感覺)請你跟着琴聲來下小雨。(師再次彈輕風,師生共同輕輕抖動雨絲。)你們覺得怎麼樣可以把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表示小雨(幼兒討論)教師採用一種合理的動作一起練習(比如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

師:聽,又下起了什麼雨?(師彈低音區音樂:沉重、連貫。)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用你們的雨和動作來表示下大雨。(再次彈,師生動作)

師:噓!雨停啦,(師生停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雨是會變大變小的,讓我們來跟着琴聲來變化着下雨吧!(彈兩種不同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雨絲。)

3、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區別大雨、小雨的變化

(1)師:雨停了,讓我們休息一會,聽一段音樂吧(彈奏《大雨小雨》)

(2)引導幼兒嘗試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和語言節奏表現雨的變化。

A)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小雨。

⑴ 師:我們都知道小雨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小雨時候聲音應該怎麼樣?(輕)誰會用輕輕的聲音來下小雨?

⑵出示節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小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注意了小雨的聲音應該怎麼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小雨聲音、集體)

B)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大雨。

⑴ 師:那大雨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大雨時候聲音應該怎麼樣?(響)誰會用響亮的聲音來下大雨?

⑵出示節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大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注意了大雨的聲音應該怎麼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大雨聲音、集體)

(3)傾聽音樂,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分大雨、小雨。

⑴ 師:你們聽,大雨、小雨是誰在唱?(配班老師彈《大雨小雨》的音樂老師用不同的聲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麼部分?小雨唱了什麼部分?

⑵ 我們再來聽一聽,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再次傾聽)小雨唱的歌是怎樣的?是跳跳的,還是連連的,細細的還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細細的)大雨呢?(連連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圖譜:表示兩種不同的聲音)

⑶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小雨的'聲音應該是怎麼樣的?(是細細的),大雨的聲音應該是怎麼樣?(粗粗的),(師生一起清唱)

⑷ 分組唱:誰願意唱大雨的聲音呢?誰願意唱小雨的聲音?(教師幫助幼兒分組)!(幼兒分組交換唱2遍)

4、遊戲:大雨小雨

師:我們玩個大雨小雨的遊戲吧。我們小朋友做雨點。當聽到下大雨的聲音就表示雨點很多,我們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當下小雨的時候雨點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隨意的走小碎步。

5、結束部分。

師:雨停了外面的陽光出來了,我們到外面去曬一會太陽、吹一會風。(教師帶領孩子去室外活動一會兒)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5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我選擇了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貼近幼兒生活,且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通話故事:《小豬和靴子》。通過本活動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體驗扮演角色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感受故事當中小豬善良、助人爲樂的精神。

活動準備:

小豬、小鳥、狐狸、小花狗、小熊等動物的頭飾,紅靴子一隻、花一束,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小豬”圖片,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看!有一天啊,小豬在樹林裏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紅紅的東西,它像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小豬發現了這個會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播放ppt,講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小朋友們,聽完了故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了嗎?(靴子)是誰在森林裏撿到的呢?(小豬)。這個故事啊主要講的是小豬和靴子的事情,所以,今天給小朋友講的.故事題目就叫《小豬和靴子》。(教幼兒讀題目,出示小豬和靴子的圖片在黑板上。)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手拿紅靴子,坐在小朋友中間。)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

四、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現在我請小朋友一起來講故事,沈老師有一個話筒,話筒對着誰的時候誰就說話,我們來學小動物說話。從課題講起,並依次出示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小結:小朋友們學小動物說話學的真好。現在我們再來看圖聽一遍故事。

五、出示掛圖,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這小熊的病爲什麼一下子就好了呢?是誰幫他找到了靴子?你喜歡小豬嗎?爲什麼喜歡呢?(撿到東西還給別人,心很善良,有助人爲樂的精神)你們有沒有弄丟過東西呀?是什麼樣的心情?如果別人撿到了,還給你,你又是什麼樣的心情?小朋友撿到東西應該怎樣做呢?

小結:小朋友們都回答的很對。我們也要學習小豬這種精神,做一個助人爲樂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撿到東西要歸還給別人。

六、幼兒分組扮演角色,表演故事。(這個故事真有趣,你們想不想表演?想表演什麼小動物請小朋友自選。請想好的小朋友輕輕的去拿頭飾,戴好了要讓客人老師看見。站在自己的家旁邊,扮演小豬的孩子手裏拿一隻靴子,王老師開始講故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小結:小朋友們今天開不開心呀?客人老師我們表演的好不好?把東西放回去。給客人老師敬禮,說再見。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做小貓輕輕地走和跑。

2、用行動來表示願意聽老人的話。

3、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老貓和小貓的頭飾。

2、活動場地上有直徑6米左右的大圈作爲小貓的家,四周有供小貓們躲藏的玩具、器具。

【活動過程】

一、師: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老師和你們做個遊戲好嗎?

二、引導情感:老師扮演老貓可先和小貓交流情感,“老貓奶奶愛小貓、小貓聽見嗎?”

1、引起幼兒的注意,“小貓、小貓怎麼說?”引導幼兒應答,注意可以有不同的應答,目的.是融洽老貓與小貓之間的感情。

2、交代規則可着重引導幼兒用行動來表示聽老人話,老貓奶奶睡着了、小貓輕輕出去玩。老貓奶奶醒來了,老貓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哪去了?”老貓奶奶不見了小貓,心裏可着急了,它“瞄-瞄”,地叫,小貓最聽老貓奶奶的話了,聽到老貓叫聲,它們“瞄瞄瞄”趕快輕輕跑回老貓奶奶身邊蹲下、讓老貓奶奶放心。

3、師生共同遊戲,注意不斷鼓勵“小貓”真聽“奶奶”話,這麼快就回到“奶奶”身邊,“真是乖小貓”,使遊戲過程始終充溢着老貓對小貓的慈愛及小貓的親切感中。

遊戲過程要注意走和跑的步伐要小,速度要適中。

三、遊戲玩法及規則:

老師扮老貓,蹲在場地中央。幼兒扮小貓,圍着老貓蹲下。遊戲開始,老貓裝睡。小貓輕輕地走或跑到場地周圍藏起來。老貓聽到小貓走開後,睜開眼睛說:“老貓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同時站起來四面張望,尋找小描,嘴裏“喵喵”叫。小貓聽見老貓叫聲時,邊“瞄瞄瞄”地叫,一邊趕快地跑回老貓身邊蹲下。

規則:小貓要在老貓“喵—喵”叫後才能走出來。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小班幼兒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等基本動作技能。但是他們的動作仍然不夠協調和平穩。根據小班孩子年齡特點,設置的遊戲必須要有非常強的情景性,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定的活動氛圍。《老貓睡覺醒不了》這個戶外遊戲活動,主要是通過故事情景,貫穿整個遊戲。讓每個幼兒都能始終保持以愉快的情緒積極主動的參與,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一、形象有趣的角色扮演,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遊戲,融入到遊戲之中。

我們首先要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程度出發,抓住他們對小動物的濃厚興趣的特點,老師當“貓媽媽”,幼兒當“小貓”,遊戲前可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遊戲兒歌發揮成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知道找不到“小貓”,“貓媽媽”會很着急;離開了“貓媽媽”,“小貓”會很危險。聽到“貓媽媽”的叫聲,該怎麼辦呢?大家來學一學吧。誘發了孩子的興趣,接下來老師也無須介紹遊戲規則了。

二、充滿童趣的情景設置,適時調整孩子的運動量,達到科學鍛鍊身體的效果。

在遊戲過程中如還未達到預設的運動量時,就可以改變遊戲情節,告訴小貓們:“不好啦,打雷啦!”“快點跟貓媽媽跑回家!” 提高了跑的速度,在快速跑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從而達到了遊戲的運動量,取得了科學的鍛鍊身體的預期效果。

三、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

作爲老師應該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對跑回來的孩子說:“不好啦,我丟了一隻小貓,你們少了一個弟弟,讓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吧!”於是大貓和小貓一起喊“貓弟弟,快出來吧!”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他一定會跑到媽媽身邊來的。

在反思過程中,我意識到:在遊戲中我們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是不斷挖掘遊戲其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和發展。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懂得做錯事不隱瞞,知道說謊是不誠實的行爲。

2、做錯事能主動承認錯誤,會向別人道歉得到別人的原諒。

3、喜歡做誠實的孩子。

活動重難點:讓孩子學會做錯事不隱瞞,能主動承認錯誤並學會向別人道歉。

活動準備:

1、《誠實的小狐狸》故事 PPT。

2、日常生活幼兒犯錯情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提問:小朋友你看這是誰 ?它 的表情是怎樣的?它發生了什麼事?

1.教師出示 PPT,並完整的講解故事,瞭解小狐狸認錯過程,懂得做錯事情應該主動承認錯誤,不隱瞞。

提問:

(1)故事裏的小狐狸是一隻開開心心的小狐狸,後來它爲什麼不開心了?丟掉水彩筆的小兔子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狐狸你會怎麼做呢?(你還有什麼辦法讓小兔子原諒它)

( 2) 小狐狸承認錯誤了嗎?他是用什麼方法承認錯誤的?小兔子原諒小狐狸了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使幼兒懂得做錯事情應該主動承認錯誤,不隱瞞,同時教育幼兒善於原諒朋友的過錯。

2.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引出活動。提問:你犯過錯嗎?

犯錯後你是怎麼做的呢?

二、結合生活中的範例,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辨別對錯,並學會勇敢承認錯誤,會向別人道歉。

師:小朋友平日有沒有犯過錯誤?你是怎麼做的?如果犯錯的`時候,別人沒有看見,你會怎樣做?老師拍下幾張小朋友平日不小心犯的錯誤,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 1) 幼兒分組用小圖片進行觀察討論,能夠找出錯誤的行爲,並說出應該如何改正。

( 2) 共同分析圖片內容,引導幼兒進行判斷,使幼兒知道即使沒有人看到時候做錯事情也要承認,做個誠實的好孩子。提問:

① 我們大家一起來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你認爲他們這樣做對嗎 ?爲 什麼

②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引導幼兒觀察做錯事的孩子是怎樣對待錯誤的。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做了錯事,別人沒有看見,你會怎樣做?

教師小結:當沒有人看到時候,做錯事情也要勇敢的承認,做個誠實的孩子。

三、結合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分辨錯誤行爲,懂得做錯事要勇敢承認錯誤,不隱瞞,做個誠實的孩子。

教師小結:今後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犯這些錯誤,如果不小心犯了錯也要勇敢的承認錯誤向別人道歉,讓我們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吧!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8

教學目標:

1.感受三拍子節拍特點,掌握漸強漸弱的唱法。

2.能根據樂曲的節奏及冬天裏的情景創編歌詞。

3.體會冬天美的情趣。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配套磁帶、錄音機。

知識準備:

1.事先對冬天有初步的觀察和認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受三拍子節拍特點,掌握漸強漸弱的唱法。

難點:根據樂曲的節奏及冬天裏的情景創編歌詞。

教學方法與手段:

練習法,整首教唱法等。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出課題。

師:在冬天裏你聽到了什麼?請小朋友聽聽是什麼聲音?風吹的聲音是怎樣的?

二、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兒欣賞,熟悉旋律。

1.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覺得風都是不一樣的.,那聽老師來唱一唱這首歌曲,你們來聽聽看這裏的風是什麼樣的。

師:歌曲裏唱的是聽到了什麼?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誰願意來模仿一下。

2.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拍三拍子節奏,理解強弱關係。師:孩子們剛剛我們模仿的很好,那你們剛剛唱出了歌詞,可是你們感覺到了嗎,他其實是三拍子的歌曲,如果你們沒有感覺到,那我們也可以在老師唱的時候用小手來拍一拍,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三、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掌握漸強漸弱的唱法。

1.師生輪流唱,最後一句齊唱。

師:剛剛我們已經把歌詞給記住了,而且拍子也掌握的很到位了,我們一起爲自己鼓鼓掌,那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來唱這首歌曲吧,可以怎麼唱?誰願意來出出主意?孩子們的想法課真多啊,那我們這次就師生輪流唱,最後一句齊唱,你們說好不好。

2.男女分組輪流唱,最後一句齊唱。

師:剛剛老師和寶寶們合作的真棒呢,那我們男女寶寶間有沒有這個默契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不好。

四、啓發幼兒結合冬季特徵創編歌詞。

1.全體幼兒唱創編的內容。

師:在冬天裏我們還會聽見什麼?請你們用自己聽到的聲音創編在歌詞中,並且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冬季的特徵,把發現的內容創編到歌曲中。師:孩子們今天表現的都很不錯哦,可是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事物我們沒有發現,所以我們以後還要多多的進行觀察,將自己聽到的事物再次創編到歌曲中,讓我們的歌曲更豐富。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用紙盒及多種材料製作一棟小屋;

2)能說出小屋裏住着誰,他喜歡做什麼;

3)小組或全班同學將作品擺放在一起、組成一個莊園、城堡或村落。

活動準備:

1)師生一起收集一些各種各樣的紙盒;

2)教師準備一些“童話裏的小屋”的圖片或錄象資料,準備若干擺放學生作品的場景;

3)學生準備剪刀、彩筆、漿糊等材料。

活動過程: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敢於想象,以及是否敢於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

一、小朋友,大家好,你想擁有一套漂亮精緻的小房子嗎?你想成爲一名小小的建築師嗎?就讓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做吧,我們做的房子有多棒!有50層的摩天大廈,也有精緻典雅的花園,有古老的歐洲城堡,也有現代的高科技小區,公寓等,它們造型豐富、色彩鮮豔、配上各種小巧的環境佈置,真是太有意思啦!並觀看其它幼兒的`作品。

二、想一想畫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結構。

1、房子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方的、圓的,三角形的?還是不規則的。

2、屋頂是什麼樣的:三角形、圓錐形、平頂、彩條狀的?或者瓦楞形的。

3、門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葉窗還是大玻璃窗、單扇門、雙扇門、或是旋轉門、捲簾門,各是什麼形狀的?安裝在什麼的地方?門窗是不是需要打開?從哪裏打開?

4、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設計陽臺、閣樓?房子的裝飾等。注意點:各部分的比例要協調,設計一組房子時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諧。

三、做一做

1)先做房子的身體,畫好門窗後先剪制門窗,再粘貼身體。

2)根據房子身體的形狀大小來製作屋頂。

3)添加其餘部分或裝飾房屋。

4)最好選用一張彩紋紙作爲底板,將房子貼在上面。

5)有興趣還可以給房子周圍佈置一些小設施,組成一個社區。

四、佈置作業:製作一棟童話裏的小屋

學生:自由選擇工具和材料進行製作學生作畫、老師巡迴輔導作業完成後,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衛生。

五、小結:學生欣賞以童話的小屋爲主體的錄象、圖片資料。學生自由討論: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小屋,喜歡怎樣的門、窗,怎樣的色彩?學生製作學生互評並佈置下節課的要求,將每組同學製作的小屋組合成一個城堡、社區。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0

教學目的: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準備:

梅花,範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爲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5、成果展示。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通過談話,引起了幼兒對梅花的興趣。在欣賞梅花的'圖片及課件中,瞭解了梅花的特點:顏色、形狀還有花瓣的數量等。多數幼兒對古詩的內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師引導下,大多數幼兒朗誦的較熟練,並且還能夠用“梅花”說出一句完整的話。通過朗誦,使幼兒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美,體會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撓的品格。爲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梅花的基本特徵,在延伸活動中還預設了吹畫、手指點畫等操作活動,不僅增加幼兒對梅花的印象,還會使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瞭解廢舊報紙得再利用性,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境的意識。

2、能想方設法立用廢舊報紙製作各種飾物打扮自己,對報紙製作產生興趣。

3、發展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示範用的腰帶一條,報紙娃娃、韻律操音樂磁帶、錄音機。

2、學具:各種報紙(整張、半張、粗細不同的條形);剪刀、固體膠、雙面膠、油畫棒)。

3、課前準備:請幼兒觀察生活中人的身上有哪些東西是來打扮自己的,豐富幼兒製作技巧。

活動過程

一、通過交流已有經驗,初步感受報紙的用途

教師出示一張報紙,提問:

1、這是什麼?

2、你在哪裏見過?

3、你見過哪些人看報紙?

4、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看報紙?

二、聽故事《報紙的煩惱》,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

1、報紙的作用可真大,可是,報紙也有不高興的時候,聽聽它是怎麼說的。出示報紙娃娃,講述故事《報紙的煩惱》,充分體會報紙的情緒。

2、聽後提問:

(1)報紙爲什麼不高興?他喜歡誰來拿它?爲什麼?

(2)如果你有一張報紙,你該怎樣對待它?

教育幼兒:看完的舊報紙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用它來做更多的事情。

三、嘗試操作,能想辦法利用廢舊報紙製作各種配飾打扮自己

1、觀察法,引導幼兒觀察範例——腰帶(特徵、材料)啓發性提問:

(1)以遊戲口吻切入“歡樂秀場”主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看,老師用報紙做了什麼?你能看出我是怎麼做的.嗎?帶上腰帶轉一圈,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3)今天,你想用報紙做什麼呢?請幼兒相互討論。

老師聽到小朋友有的想做手鍊、手鐲、圍巾、帽子、領結、蝴蝶結、戒指、腰帶……這樣吧,我們今天就來開個報紙時尚秀吧!

(4)提出要求:做的各種飾物都要戴在身上,所以,需要小朋友們互相幫助;做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做幾件,做一樣,戴一樣;要安全使用剪刀。

(5)幼兒自由操作、創造。教師巡迴觀察,幫助個別動手較差的幼兒。指導重點:

A、製作方法的交流、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同時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和行爲習慣。

B、在幼兒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啓發性建議。

C、鼓勵幼兒互相交流、幫助。

四、作品展示,獲得成就感及快樂體驗

放音樂,請幼兒集中到活動室的前面,教師和幼兒一起展示自己的飾物。

五、引導幼兒互相講述、欣賞、評價。

(1)鼓勵幼兒向老師及同伴展示、講述自己的作品,豐富詞彙,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啓發鼓勵性引導語:你最喜歡誰的打扮?爲什麼?請你去給老師們講一講,你這個飾物是怎麼做的?

(2)鼓勵同伴間互相幫助,介紹交流成功經驗,並樂於表現動作,表達自己的快樂。

(3)教師簡單小結,肯定每個幼兒的表現,重點鼓勵幼兒的創意及互助等突出表現。

活動延伸

將材料投放於活動區,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創作。 題材可由飾物擴展到其它。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2

目標:

1、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初步理解故事情節。

2、 在老師的引導下體驗樹婆婆與鳥娃娃相依相愛的情感。

準備:電腦圖片製作

指導:

1、 導入:(觀看圖一)

這是誰?她怎麼啦?(突出孤零零)

2、 幼兒欣賞圖片理解

不錯的1) 誰來和樹婆婆做朋友?

2) 樹婆婆喜歡它嗎?

3) 樹婆婆怎麼照顧鳥娃娃的'?

4) 小鳥們爲什麼要離開?

3、 幼兒完整欣賞

1) 你喜歡誰?

2) 你爲什麼喜歡樹婆婆(鳥娃娃)?

引導幼兒理解樹照顧鳥,鳥照顧樹,互相關心的情感。

4、 幼兒情感遷移:

1) 我們幼兒園有許多大樹,誰來照顧它們呢?

2) 大樹在幼兒園裏會照顧誰呢?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幫忙幼兒認識乳類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讓幼兒初步懂得乳類食品有利於健康。

重點難點

能認識各種乳類食品。

二、活動準備:

1、牛奶、豆奶各一瓶。

2、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牛奶,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1、班裏有幾個小朋友喝牛奶?

2、爸爸、媽媽爲什麼要給你們喝牛奶?

(二)、介紹牛奶的營養價值,讓幼兒明白就應每一天喝牛奶。

(三)、介紹其他乳類產品:你們還喝過哪些用牛奶做成的其他奶類產品。

1、看教學掛圖:工人叔叔把牛奶加工成奶粉,讓我們喝起來更方便。

2、工人叔叔把牛奶加工成各種口味的酸奶,味道更好。

3、工人叔叔把牛奶和豆漿混合在一齊成了豆奶,營養也很好。

(四)、介紹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喝的不同牛奶。

1、幼兒看廣告錄像,明白工人叔叔、阿姨加工了適合嬰兒、幼兒、學生及適合老年人喝的'不同牛奶。

2、牛奶適合不同的人喝是因爲在不同的牛奶裏添加了不同的營養素。

(五)、欣賞《這天,你喝了沒有》廣告,鼓勵幼兒給牛奶或豆奶等做廣告。

(1)師:我們來動動腦筋,把廣告詞編得更好一點。

(2)請個別幼兒說廣告詞,其他幼兒進行回答。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創意點子克服心中害怕的事。

2.運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克服害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快樂我勇敢》。

2.勇敢創意點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幼兒間互相交流記錄表的內容。

我最害怕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是用什麼好辦法來幫助你克服害怕的`?

創意點子的名字是什麼?

2.集體合作“創意點子夾心蛋糕”。

◆小朋友們想出了許多好辦法來幫助自己克服害怕,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你們願意來幫助小朋友想出更多克服害怕的好點子嗎?

◆選擇一個小朋友害怕的實例作爲主題,小朋友提出解決問題的創意點子,教師以繪畫的方式記錄,並製作成夾心蛋糕。

例:害怕一個人睡覺怎麼辦?(夾心蛋糕)

第一層蛋糕:睡前聽好聽的故事。

第二層蛋糕:早睡早起,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第三層蛋糕:晚上開個小燈。

第四層蛋糕:聽催眠曲。

第五層蛋糕:鼓勵自己“我已經長大了,不用害怕”,要相信自己。

3.閱讀並交流。

閱讀《小朋友的書我快樂我勇敢》第14~16頁“我害怕,我會……”

◆ 分組選定一個害怕主題,談論克服害怕的方法。

◆ 用繪畫表現“我害怕,我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表現)

◆ 每個小組將畫的好的作品訂成繪本,寫上封面。

中班幼兒園活動教案15

此活動適宜放在中班主題活動<你真好>中,作爲一個分題活動。

在<你真好>這個主題中,孩子認識了警察、消防員、醫生、護士、服務員等.在進行這個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提問孩子:你長大了想當什麼?孩子們都說出好多的職業,可是全班只有一個孩子說,長大了想當老師.所以我在此設計了這樣一個分題,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老師,增加對老師這個職業的熱愛。

一 、分題學習目標:

瞭解老師的工作。

嘗試當老師的樂趣。

表達對老師的謝意。

培養觀察能力。

認讀: “我愛您” “美麗”。

活動一: 我的老師

活動目的:

學習講述人物的方法,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加深幼兒熱愛老師的情感。

認讀: “我的老師”。

活動準備:

錄音機、歌曲<我的老師像媽媽>、輔導一名幼兒先講述<我的老師>。

活動過程:

1、請出被輔導的那一位幼兒講述<我的老師>:“我的老師姓*,她長得很好看,皮膚白白的,眼睛亮亮的,頭髮又直又長。每天她都早早來到教室,把活動室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她的脾氣特別好,特別愛笑……。”

2、幼兒分組,5人一組,講述“我的老師”。

3、遊戲“我給老師打電話”,讓每位幼兒跟老師說一句最想說的話,增強對老師的感情。

4、欣賞歌曲《我的老師像媽媽》。

總結分享:

唱歌《我的老師像媽媽》,進行表演。

活動評價:

能講述老師的外貌特徵、一日工作和對自己的關懷。

能用一些詞彙進行講述。

活動二: 老師真美麗

活動目的:

1 培養觀察能力。

2 能用語言描述老師的外貌特徵。

3 學畫半身像,並能表現出人物的明顯外貌特徵。

4 認讀:“美麗”。

活動準備:

圖畫紙、彩筆、錄音機、輕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瞭解班內的老師的姓名,說說老師的樣子.老師什麼地方長的漂亮。

2 請出班內老師,幼兒觀察:臉形 眼睛 鼻子 嘴巴 頭髮

3 談話:你喜歡老師嗎?喜歡哪個老師?爲什麼?

4 傾聽輕音樂,用繪畫反映自己熱愛老師的情感。

5 說說自己的畫,畫的哪個老師.請同伴評價像不像。

6 討論:老師美麗嗎?哪裏美麗?

告訴幼兒一個人的美麗不只是外表。

7 認讀:“美麗”。

總結分享:

把作品放在展覽區,共同欣賞。

活動評價:

1 讓孩子認識到老師的美,不只是外表。

2 能畫出自己觀察到的老師。

3 能認讀: 美,並理解詞意。

活動三: 歌曲<老師教會我>

活動目標:

1 感知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 用打擊樂器表現歌曲的基本節奏。

3 培養愛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園教學活動掛圖 錄音機 歌曲錄音磁帶

活動建議:

1 聽歌曲的旋律,出示音節,幼兒學唱旋律。

2 觀察掛圖,讓幼兒描述幼兒園的生活和活動,引出歌詞

3 學唱歌曲。

4 認識‘強弱弱’的節奏,用打擊樂器表現歌曲的節奏。

5 幼兒分組,每5人一組.分別創編動作。

6 幼兒即興表演,表達內心的情感。

總結分享:

把這首歌曲獻給你喜歡的老師。

活動評價:

1 能用身體動作表現三拍子的強弱弱規律。

2 樂於表演。

附: 歌曲 <老師教會我>(見圖2)

活動四 老師我愛您

活動目的:

培養幼兒喜歡老師的情感。

鍛鍊小肌肉的活動能力.喜愛做手工。

認讀: “我愛您”

活動準備:

彩紙 剪刀 美勞材料 樹幹一棵

活動過程:

1 談話:說說老師一天的.都做什麼工作。

2 想想老師什麼時候高興,什麼時候生氣

3猜猜老師最擔心的事是什麼。

4 老師愛你嗎?你愛老師嗎?你是怎樣愛老師的?

5 認讀: “我愛您”

6 利用美勞材料摺疊大紅花。

總結分享:

把花朵粘貼在準備好的樹幹上,告訴幼兒,樹幹是老師,小朋友是花朵,永不分離。

活動評價:

知道老師的辛苦。

懂得愛老師。

能認讀: “我愛您”。

活動五 我是小老師

活動目的:

嘗試當老師睦秩?BR> 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鍛鍊模仿能力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指導一名幼兒怎樣扮演老師。

活動過程:

1 欣賞歌曲<老師教會我>。

2 請出小老師,請小老師自我介紹。

3 提問小老師都會幹什麼? “我會跳舞,會唱歌,會畫畫,還會

背許多兒歌,你們想學嗎?”

4 小老師背兒歌:

我們愛老師

小鳥愛藍天, 魚兒愛江河;

蚯蚓愛泥土, 蜜蜂愛鮮花;

我們愛老師, 獻上花一朵。

5 小老師教幼兒朗誦詩歌,邊朗誦邊表演。

6 給幼兒分組,每5人一組.玩 “扮演小老師”的遊戲。

把自己會的歌曲或者兒歌、謎語等,教給其他小朋友。

總結分享:

把從小老師那裏學到的東西,再表演或者朗誦給其他同伴聽。

活動評價:

羨慕小老師,有做老師的願望。

能表達對老師的敬愛。

能學到一首或兩首兒歌或者歌曲。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活動:預防水痘

活動目標:

瞭解水痘的主要症狀,懂得配合預防和治療,建立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預防水痘的宣傳畫。

2、“圖夾文”表現的水痘預防方法。

活動過程:

1、欣賞預防水痘的宣傳畫

(1)、“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張宣傳畫上有什麼內容?”

“你從哪裏看出畫上的小朋友生病了?”

(2)、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畫面的體溫表;小朋友臉上、身上都是小痘痘,臉上表情很痛苦;小朋友在吃藥等。

“你們知道這個小朋友得的是什麼病嗎?”

(3)、引導幼兒回憶

“誰小時候得過水痘?得病的時候,身體感覺怎樣?”

“怎麼會得水痘的?”

“萬一被傳染上水痘,該怎麼辦?”

(幼兒討論)

(4)、幼兒聽老師講宣傳畫上的內容

2、觀看報道,瞭解水痘的主要症狀

“什麼季節容易得水痘?”

“得了水痘,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和反應?”

“皮膚很癢,爲什麼不能抓?很癢的時候怎麼辦?”

“得了水痘爲什麼不能上幼兒園?要在家休息多久?”

3、教師小結

“小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傳染季節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不接近帶傳染源的病人等。這樣我們就遠離水痘了。”

不一樣的鞋子

活動名稱:不一樣的鞋子

活動目標:

1、瞭解鞋子的種類和用途,知道根據不同場合、不同季節及腳的大小穿不同的鞋。

2、運用統計、測量、比較等方法理解大小、高低、軟硬等概念。

3、學習穿鞋的正確方法,懂得愛護鞋子。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有關季節、場景等的圖片和鞋子的圖片各若干。

2、老師、幼兒圍坐成一個圓。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大鞋和小鞋》,引出活動內容:不一樣的鞋。

鞋子真有趣,有大的,有小的。伸出自己的鞋:“這是我的鞋”。今天你穿了什麼鞋?(幼兒一起觀察、交流)你還看到了哪些不一樣的鞋?

2、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鞋子的相同點及不同之處。

今天,我們星星班有個鞋子展覽會,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鞋子一樣嗎?不一樣在哪兒?(有的是拉鍊的、有的是繫帶的、有的是高跟的、有的硬的、有的軟的、有的是布的有的是皮的……)

3、幼兒分組活動,自由探索,並嘗試用統計的方法記錄活動結果。

這麼多漂亮的鞋子,錢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想去摸摸、穿穿對嗎?沒問題。只是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摸過、穿過後要記錄下你穿的不同的鞋,哪隻大、哪隻小?哪隻鞋的鞋面軟(硬)?哪隻鞋的跟高(低)?……

小結:大腳穿大鞋,小腳穿小鞋。冬天穿棉鞋,夏天穿涼鞋。運動穿球鞋,下雨穿雨鞋。媽媽、阿姨愛美穿高跟鞋。

4、配對遊戲:(分兩組進行)

(1)第一組小朋友要幫助我把鞋子左右兩個好朋友找出來。

(2)第二組小朋友請你們告訴錢老師照片上的這些鞋子可以適合在哪個場景穿?並把照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5、活動評價:

請小朋友自己說說找到了什麼一雙鞋。或把什麼鞋子送到哪

個場景。分享活動的樂趣。

活動延伸:討論怎樣愛護鞋子?

奇妙旅程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去感受樂句的長、短。

2、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愉快。

二、教學準備:

1、小白兔、公雞、小猴子頭飾各一個,大灰狼頭飾若干。

2、汽球、橡披筋若干。

3、音樂磁帶《森林狂想曲》、《問候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一起到森林裏面去遊玩!

2、進場。

在音樂《森林狂想曲》的伴隨下,一邊做律動一邊進場。

3、複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裏》

4、教授新課。

(1)、小白兔送了一個小汽球給小朋友,教師利用汽球發出的聲音吸引小朋友,從而讓其分辨長、短音。聽完之後提出問題:“汽球發出的聲音一樣嗎?”(長、短不一樣)

(2)、小公雞送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問候舞》給小朋友,請小朋友慢慢欣賞。(第一次欣賞音樂);聽完之後提出問題:“小公雞吹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長短不一)引導幼兒認識長音和短音。

(3)、小猴子送了一些可以對付大灰狼的小武器給小朋友,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想一想到底怎麼用這些小武器對付大灰狼。(拉弓箭)

(4)、自用練習。

(5)、在音樂伴隨下練習。

(6)、遊戲:大灰狼來了

當聽到大灰狼來了,我們先做出各種不同的動作姿勢不要動,讓大灰狼以爲我們是大樹,等到最後才拉弓箭把大灰狼打死。

5、活動結束:打死了大灰狼,小朋友可以安全回家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