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 1.56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拍球,拋接球,滾球,踢靜止球等多種球的玩法,發展幼兒的綜合運動技能。

2、培養幼兒對玩球和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合作能力。

4、通過想各種玩球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5、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平整寬闊的.場地,彩色的小皮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邊唱兒歌邊活動四肢秋天天氣真好,(雙手高高舉起,左右搖擺。)菊花都開了,(兩手張開放在下巴下,像兩片小葉子)菊花朵朵對着我們彎彎腰,(做彎腰動作)秋姑娘飛來了,對着我們笑。(張開雙臂學秋姑娘飛。)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學小白兔跳)

二、導入1、以歌曲《大皮球》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輕,跳的低。拍的重,跳的高。我的皮球接住了!

三、教師示範幾種球的玩法,指導幼兒自由玩球。

1、滾球幼兒圍着大圓圈,教師站在圓圈的中間,帶領幼兒滾球、

2、追球兩名幼兒一隻球,甲幼兒爲滾球人將球滾出,乙幼兒爲追球人,當甲幼兒將球滾出後,乙馬上向前去追球,追到球后交換角色。注意球要挨地滾動。

3、反彈球兩名幼兒一隻球,一人將球往地上用力拍,球往上反彈時,對方立即去接住球。然後交換角色,繼續玩。

4、滾球過門兩人一球,一幼兒兩腿開立做球門,另一幼兒距三米處,對準球門滾出球,進球爲勝,交換角色,繼續進行。

5、我來拍,你來接兩名幼兒一隻球,幼兒甲邊拍球邊說:“一二三四五,請你來接住。”當說到“住”時把球拋給幼兒乙,幼兒乙接着球后,邊拍球邊說:“一二三四五,請你來接住。”將球再拋給甲。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皮球,並把自己學習的新玩法表演給爸爸媽媽看,請爸爸媽媽也表演幾種新玩法。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有趣的兒歌,增強小朋友學習語言的興趣。使幼兒快樂識字。

2、幼兒在集體面前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認真傾聽同伴講述。

3、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豐富幼兒想像力。

4、啓發幼兒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6、能大膽創編動作並在集體面前表現。

活動準備

1、教學光盤

2、大皮球一個

3、一隻小猴的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大皮球

提問:

(1)、小朋友快來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大皮球)

(2)大皮球上有什麼呢?(一隻小猴)

(3)你們喜歡小猴嗎?誰來學一學小猴的樣子。

(4)大家玩過皮球嗎?好玩嗎?

2、播放光盤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關於大皮球的兒歌,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小結:想學這首有趣的兒歌嗎?那位小朋友表現好,大皮球就會和他玩遊戲。

二、新授

1、教師範讀

2、領讀兩遍

3、認識字幼兒“個”“拍”

三、鞏固新知

1、遊戲:

(1)變魔術

變魔術的.時間到了,讓我們來變變變,看變出了誰(個、拍)

(2)傳皮球

遊戲規則:讓我們坐成一個大圓圈在音樂聲中來傳皮球,音樂停下時,皮球也停,皮球在誰手中,誰就要回答老師問題。答對的小朋友可以和小猴玩一會,想挑戰嗎?

A、和我們玩遊戲的有幾個皮球?

B、你知道那個字幼兒是“個”嗎?

C、你抱着大皮球想怎樣玩?(拍)還可以怎樣玩?(踢)

D、 、你知道那個字幼兒是“拍”嗎?

(3)送字寶寶回家

字寶寶已經玩了很長時間了,請小朋友找到字寶寶的家並送它回家。

2、創編動作

(1)個別幼兒創編

(2)師生共同創編

3、發書

(1)從教學書中找字寶寶

(2)看圖讀文

四、課外延伸:

(1)是誰買的皮球?

(2)媽媽爲什麼給小朋友買皮球?(因爲愛小朋友,想讓小朋友快樂。)

(3)你是如何關心家人,照顧朋友的呢?

五、總結: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兩個字寶寶,很多的小朋友表現非常棒,個別小朋友還需要加油。你們知道嗎?皮球娃娃很會跳舞,它是怎樣跳的,讓我們來看一看(用力拍和輕輕拍時皮球跳躍的不同角度)你們想拍嗎?今天回家把這首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下節課,讓我們和皮球一起跳舞,好不好?

板書:

大皮球

媽媽買個皮球,

上面畫個小猴,

我來拍拍皮球,

小猴翻個跟頭。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玩的很開心,注意力也很集中。上課時,幼兒有時不會給我回應,以爲他們沒聽懂,但在操作當中我發現,幼兒都聽進去了,都懂了。所以今後應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是幼兒全面發展。

皮球的分類:分真皮球,橡膠球、Pu球和PVC球。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3

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彈跳的特性

2、能夠根據信號作出反應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遊戲過程:

1、開始部分:請看我來拍皮球。我先輕輕拍,然後用力拍。幼兒觀察拍球的力度和"球"彈跳時的高度。

2、基本部分:輕輕拍時球彈得低,用力拍時球跳得高。

3、遊戲規則部分:你們做我的小皮球吧。教師邊講解邊做手勢,什麼時候孩子跳得高什麼時候跳得低。

兒歌:

我們都是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皮球。幼兒跟念,並跳躍動作。請一對幼兒做拍球人和小皮球,先請2-3對示範,最後所有幼兒自由結伴,遊戲結束、

指導要求:

1、要求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的節奏,以及聽好老師的口令,進行遊戲。

2、當皮球拍的輕的時候,幼兒跳得低,當皮球拍的高的時候,幼兒跳得時候就要高。

3、活動中,教師提醒個別幼兒不去牽拉其他小朋友,避免手拉傷。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皮球,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2、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學習,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

1、人手1份皮球,體操圈;

2、指偶1個。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小鴨拍皮球”

師:“小朋友,我們來玩拍皮球的遊戲,好嗎?你們做皮球,我來拍。”

2、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皮球

(1)、幼兒獨自玩皮球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要送禮物給你們了,這是什麼呀?”

師:“你們會玩皮球嗎?皮球可以怎麼玩,誰來說一下。”(幼兒練習)

師:“還可以怎麼玩呢?誰來說?”

幼兒練習拋接球,夾球走,接球。

(2)、兩個人合作玩球

師:“剛纔我們是自己在玩皮球,現在我們來找一個好朋友一起玩,好嗎?”

師:“請你們先試一試兩個小朋友可以怎麼玩?”

幼兒練習滾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師:“我們變成小火車吧!”

(3)、藉助器械玩皮球

師:玩的有點累了,我們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呀?(皮球)

師:誰來試一試,體操圈和皮球可以怎麼玩遊戲呢?

1名幼兒

示範,其餘幼兒練習。

3、結束活動“開火車”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我也來想一個好辦法。我們來開火車吧。請你們把皮球放在體操圈裏,我們繞着走。”

師:“嗚……火車到站了。”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5

學情分析

記得一次在活動區中,孩子們在觀看“娃娃乖乖”這個課件,這時我聽到他們發出疑問的聲音“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娃娃’啊?”“怎樣才能把皮球取出來呢?”聽到他們討論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娃娃”在玩皮球,不小心把皮球踢進樹洞裏了,這個問題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我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根據《綱要》中“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的要求,設計了這次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通過探索、操作,想出瓶中取球的好辦法。

2、激發幼兒在活動中大膽探索的慾望。

3、培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收放物品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教師自制貝貝玩皮球白板課件一個,幼兒操作材料(幼兒每人一份:乒乓球,勺子,鉤子,筷子,一瓶水)。

2、經驗準備:幼兒認識活動需要的操作工具及用法。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引出問題

師:小朋友,今天我爲你們請來了一位老朋友,你們快聽一聽是誰來了啊?(點擊白板)(小狗)有一天小狗貝貝來到外面玩皮球,可是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吧!(鏈接課件)

小朋友,剛纔貝貝在玩皮球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啊?(皮球掉進樹洞裏了)嗯,小朋友說對了,讓我們快想一個辦法,幫助貝貝把皮球取出來吧。

分析:本環節用白板講故事的方法導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這種直觀的感受方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尤其是教師最後製造的一個疑問,使幼兒對接下來的活動充滿期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從幼兒投入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幼兒對活動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引導幼兒說一說,試一試

(1)說一說

師:今天老師爲小朋友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看,在我的托盤裏有一個高高的瓶子,裏面裝有一個乒乓球,就像樹洞一樣,小朋友要想辦法把這個球從樹洞裏取出來。小朋友們先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把球取出來?(可以用勺子)

嗯,小朋友太聰明瞭,除了用勺子,還有什麼工具可以用啊?(還有筷子)

嗯,還有什麼辦法呢?(鉤子)

小朋友想的辦法都挺好的,現在咱們就去試試吧!看看用哪個方法能最快地把球取出來!

分析:本環節通過提問,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說說用哪些工具可以取球,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充分參與活動,與教師討論互動,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2)試一試

師:現在我想問問你用的是什麼工具啊?(勺子)

結果怎麼樣啊?小球出來了嗎?(沒有出來)

小球爲什麼沒有出來啊?(因爲勺子柄太短了)

我再問問誰用了筷子和鉤子啊?結果怎麼樣啊?(筷子和鉤子也不行)

爲什麼呢?(因爲筷子大滑了,鉤子掏不出來)

分析:幼兒的思維被教師有層次的提問激活,猜想得到了驗證,孩子們個個踊躍發言,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告訴老師和同伴。都想趕快幫助貝貝解決困難。

(3)教師幫助幼兒用水解決問題

師:現在請你們再認真想一想,看看在教室裏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我們把球取出來啊?(還有一瓶水)

幼兒自由探索如何利用水來取球。

師:現在小朋友都已經玩完了,我先請小朋友都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

(我的'球取出來了)

師:剛纔我發現咱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有的小朋友很快就把小球取出來了。請一個小朋友告訴我是怎麼把小球取出來的呢?(幼兒一邊說教師一邊做示範)(我就把水往瓶子裏倒啊倒,小球就出來了)

師:你們看,我們把水往瓶子裏倒,仔細看一看,瓶子裏的水越來越多,水位上升了,球也跟着上升了。最後乒乓球就出來了。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讓我們快來把這個好辦法告訴貝貝吧!(鏈接課件)

師:你們看,貝貝請來了大象伯伯把水直接噴進了樹洞裏,就把皮球取出來了!這個辦法真好!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爲什麼把水噴進樹洞裏皮球就出來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鏈接課件)

師:因爲當大象伯伯把水噴進樹洞裏的時候,皮球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就浮上來了。現在小朋友們明白了皮球爲什麼會出來了吧!現在貝貝又可以高興地去玩皮球了。今天你們也累了,趕快去喝一杯水吧!

分析:教師與幼兒討論,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白板的運用,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得到了激發。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6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體驗物體的相對性。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兒人數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隻。

活動過程:

1、比比哪個大,哪個小

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教師問:“這是什麼?哪個大?哪個小?”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隻,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裏,小的放在小籃子裏。

2、玩“聽口令舉雪花片”的遊戲

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揀皮球”遊戲

①幼兒圍在皮球周圍念兒歌。“小小皮球真調皮,一眨眼兒跑掉了。”唸完兒歌后,教師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滾出去,幼兒分散撿皮球,撿到皮球后說,“我撿到一個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隻,請幼兒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應放在哪個筐裏,然後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裏。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7

1、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彈跳的特性2、 能夠根據信號作出反應

遊戲過程:

1、開始部分:請看我來拍皮球。我先輕輕拍,然後用力拍。幼兒觀察拍球的力度和"球"彈跳時的高度。

2、基本部分:輕輕拍時球彈得低,用力拍時球跳得高。

3、遊戲規則部分:你們做我的小皮球吧。教師邊講解邊做手勢,什麼時候孩子跳得高什麼時候跳得低。

兒歌:我們都是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皮球。幼兒跟念,並跳躍動作。請一對幼兒做拍球人和小皮球,先請2-3對示範,最後所有幼兒自由結伴,遊戲結束指導要求:1、要求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的節奏,以及聽好老師的口令,進行遊戲。

2、當皮球拍的輕的.時候,幼兒跳得低,當皮球拍的高的時候,幼兒跳得時候就要高。

3、活動中,教師提醒個別幼兒不去牽拉其他小朋友,避免手拉傷。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會兒歌並能夠根據兒歌的內容作出相應的動作。

2、體驗參與集體遊戲的快樂。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音樂、活動場地

活動重難點:

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按順序排好

二、

1、老師教授兒歌大皮球,小皮球大大,小小拍皮球,拍皮球上上,下下前前,後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哎呦哎呦,皮球滾下來。

幼兒跟老師讀數遍師:"剛纔的兒歌好聽嗎?我們寶寶一起來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好不好?"大皮球,小皮球(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伸直相對做一個圓弧狀,前一句雙手相對距 離大一些,後一句雙手相對的距離小一點)大大,小小(重複上面的動作)上上,下下(雙手上舉,擊掌兩下,雙手下垂彎腰在膝蓋前擊掌)前前,後後(身體直立,雙手在身體前方和後方分別擊掌兩下)

骨碌骨碌一(雙手半握拳,在胸前做繞線的動作後伸出右手食指)

骨碌骨碌二(雙手半握拳,在胸前做繞線的動作後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

骨碌骨碌三(雙手半握拳,在胸前做繞線的動作後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哎呦哎呦,皮球滾下來(自由動作)

2、請個別幼兒做動作,老師念兒歌並提示動作。

3、全體幼兒一起做動作

三、遊戲結束:準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

反思:

活動中,教師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調整示範動作,以不同的形式帶動孩子參與活動,時刻保護着孩子的自信心,讓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有自主感和成就感。小班幼兒的特點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等多種表現協作活動。因幼兒目的性較差,表現於直接行動,靠模仿。他們的順序性也較弱,在此項活動中也容易摔倒。但是應提前選好所用皮球,要選擇軟硬、彈力適中,以免彈力過大、傷到小朋友。

在活動中不僅要鼓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要引導幼兒服從集體的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在對此項活動深刻的思想探究和剖析後,總結不足、使得個人幼教水平能有長足的進步。將遊戲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經驗有機地聯繫起來,幫助幼兒把從各個領域所學到的知識和先後獲得的各種經驗加以統整和貫通。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說說中理解兒歌內容,並能較大膽連貫地念兒歌。

2、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邊念邊遊戲的快樂。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學念兒歌。

嘗試邊念兒歌邊做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活動前玩過皮球、人手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師揹着裝着皮球的挎包,帶幼兒進入活動室,問:請你摸一摸,猜一猜袋子裏裝着什麼?

請個別幼兒摸一摸。問:是什麼呀?它是什麼形狀的呢?

出示皮球:耶,猜對了。是小皮球。(出示小皮球)你們喜歡它嗎?它長得怎麼樣啊?今天,圓又圓的小皮球想請你們來拍一拍它呢?

二、玩皮球,體驗與理解兒歌內容。

拿出皮球籮筐:章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皮球,上來吧,每人拿一個。大家拍一拍,玩一玩,看看你拍皮球的時候,皮球會怎麼樣呢?

幼兒自由玩皮球,師巡迴拍球引導。(引導幼兒體驗“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的'現象)

師:哎呀,小皮球累了,咱們把它送回家吧。

小結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拍一拍球就會怎麼樣呢?那拍得重球就會跳得怎麼樣?拍得輕呢?原來你們都發現了“拍得重球就會跳得高,拍得輕球就會跳得低”的小祕密。那我也來拍一拍,請你們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啊。

教師示範拍球,邊說邊拍,引導幼兒觀察。

師:剛纔玩皮球的時候你們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們會怎麼樣呢? (哈哈笑、拍手笑等)

三、學念兒歌,用動作和語言表現兒歌。

1、教師示範朗誦:

師:老師把你們剛纔玩球的過程編成了一首兒歌,題目就叫《小皮球》,我們來聽一聽。(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師:真有意思,玩球還可以編成兒歌呢!你們也來念一念好嗎?

2、師幼一起念兒歌。(師帶、幼兒齊念、對念、結合動作表演念等。)

3、集體表演兒歌。

四、遊戲《拍皮球》,提升鞏固兒歌。

1、師當拍皮球者,幼兒當皮球,邊念兒歌邊做遊戲。拍得輕幼兒就跳得低,拍得重幼兒就跳得高,遊戲兩次。

師:你們呀就是兒歌裏的小皮球,老師是拍球的人,咱們一起念兒歌,當唸到“拍一拍挑一挑”的時候,大家就都跳起來,當唸到“拍得重跳得高”時,大家要跳得——高,當唸到“拍得輕跳得低”的時候,大家要跳得——低。真能幹,我們來試一試。

2、個別幼兒扮演拍皮球者,其他幼兒當皮球,遊戲一次。

3、客人老師當皮球,幼兒當拍球者遊戲一次。

師:我們問問客人老師,她們是不是也想玩這個遊戲呀?(幼問)太好了,我們伸出小手和她們握一握交個朋友吧。那我們小朋友現在就來當拍皮球的人,讓客人老師當皮球,我們來做遊戲吧。不過客人老師說了,我們小朋友在做遊戲的時候別忘了找到她們的眼睛,還要不輕也不響地把兒歌念出來,這樣,她們纔會開心地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來我們試一試。

五、課後延伸

小皮球真可愛,我們小朋友肯定還想和它一起玩了。小皮球呢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那別忘了平時去拍一拍它哦。

附兒歌

小皮球

小皮球,圓又圓,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

拍得輕,跳得低,

樂得大家哈哈笑。

小百科:皮球是一種空心球,彈性很好。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0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愛動腦、愛實踐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實錄)

1、教學活動導入

每位幼兒手拿皮球做球操(準備動作)。

老師:我們手裏拿着什麼呀?(皮球)那你們知道皮球應該怎麼玩嗎?

幼兒自由玩球,鼓勵幼兒用各種不同的辦法玩球。這時,老師發現了有的孩子在拍球,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滾球等。老師便叫他們演示給小朋友們看,接着讓孩子們也一起玩,最後鼓勵幼兒想更多的玩球辦法。

教學反思:以往的教學就是老師先示範,幼兒跟着學。現在我讓幼兒自己先嚐試着玩,老師再總結,然後大家跟着學,最後又讓孩子們自己用不同的辦法玩球。這樣就可以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

1、教學活動之一

老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動一下腦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玩球,看誰的辦法多。

因爲讓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玩球,具有創新性,所以幼兒的興趣很高。

老師:剛纔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球的方法和別人是不一樣的,誰想上來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看?

孩子們搶着演示他們的辦法,邊玩邊說自己的方法,如有的幼兒說的不夠流利,老師就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說,耐心地給他們以第二次機會,鼓勵他們把話說完整,走得更好。

教學反思:嘗試開始時,幼兒只是象往常一樣,拍球,都沒想到什麼別的辦法。這時老師一言不發,也與孩子們一起玩球,讓孩子們知道還有很多玩球的方法,以此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當孩子們知道還有這麼多玩球的方法,以及他們在玩球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平時很少說話的佳澍、宇侖、斯傑、文雋等小朋友,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也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來解決問題了。如:

宇侖小朋友想與別的小朋友一起滾球時,她就會主動去找朋友玩,如果是以往的話,她肯定會站在一邊看別人玩,而不會主動去找朋友玩的。但在我的鼓勵下,她懂得說出:“小敏,我們一起滾球好嗎?”然後她們就一起玩了。老師及時表揚了她,增強了她的自信心。

2、教學活動之二

針對一些幼兒沒有大膽地去發現新的玩球方法,及不好意思去找朋友一起玩球的現象,我就和一些大膽的小朋友演示給他們看,鼓勵他們大膽地邀請同伴與自己一起玩球。

老師:剛纔老師發現了新的玩球方法,是可以兩個人玩的,現在老師去邀請一位小朋友來和我一起玩。(教師去邀請一位幼兒一起自己發明的玩球方法)

演示完後,老師提問:剛剛小朋友都看到了,老師想到了新方法,就去邀請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現在老師也請你們去邀請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球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體現了幼兒嘗試教育中應當培養“嘗試”精神的要求,它基本遵循了“問題---嘗試(實踐)---發現,提出新的.問題---再嘗試---再發現……”這一不斷嘗試,不斷探究,不斷髮現,使認識不斷深化的對科學現象的認識規律。

本次活動涉及到的是發現各種各樣的玩球方法,雖然老師沒說什麼,但幼兒通過嘗試,終於玩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達到了嘗試教學的目的。

本次活動存在的問題是,個別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不積極嘗試,只是跟着別人發現的方法來玩,自己並沒有發現什麼新的玩球方法。相信經過以後更多的嘗試活動,能促使孩子的創新慾望。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氣的球跳得高、沒氣的球跳不起來。

2、通過玩球、拍球活動、感知皮球的外表變化。

活動準備

1、皮球人手一個(癟球一個)

2、手動充氣工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

出示一個有氣的皮球和一個癟氣的皮球,教師分別拍着兩個球,請幼兒數拍球的個數。

幼兒討論:哪一個球拍的多,爲什麼?

2、感受空氣。

(1)出示癟氣的球

這個皮球爲什麼拍不起來呢?

(因爲它沒氣了)

(2)認識充氣工具,感受充氣工具裏出來的氣體。

讓幼兒認識這是給皮球充氣的,並在幼兒的表面皮膚(臉上、手上)打氣,

讓幼兒感受充氣工具裏出來的氣。

3、給皮球充氣,感受球逐漸變鼓的過程,知道手動充氣的方法。

(1)教師:我們來給皮球充氣吧,氣要從哪裏才能進去呢?

我們來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氣孔在哪裏。

(2)教師和個別幼兒用手動充氣工具給皮球充氣,讓幼兒幼兒觀察皮球漸漸鼓起來的過程。

4、幼兒玩球,感受充足氣體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師:現在充滿氣的皮球和剛纔的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呀?

(現在的有氣,能跳起來;剛纔的沒氣球跳不起來。)

(2)教師:現在皮球有氣了,可是皮球寶寶跳得很低,誰有辦法能讓皮球寶寶跳得高一點?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得出結論:氣的多少與球的彈跳高度有關,氣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拍球比賽

幼兒人手一個皮球,根據老師的口令,高皮球,低皮球,快拍球,慢皮球。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2

活動目標

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感知色彩美。

能用油畫棒順着一個方向塗色,嘗試將顏色塗滿,不超出輪廓。

樂意參與塗色活動,體驗塗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經認識過紅、黃、藍三原色。

課件準備:“皮球玩具架”情景圖片。

紙面教具:《皮球》。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出示情景圖片“皮球玩具架”,引導幼兒觀察皮球,感知其色彩美。

圖片上有什麼?(玩具架)

玩具架上擺着什麼東西?(皮球)

皮球是什麼形狀的?

玩具架上的皮球都有什麼顏色?

玩具架上還有好多皮球沒有顏色,我們來給它塗上好看的顏色吧。

出示材料“畫紙”和“油畫棒”,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並學習塗色的要領。

1、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要讓皮球變好看還需要一個重要的道具,就是油畫棒。

老師手上的油畫棒都有什麼顏色?

它能畫出什麼顏色的皮球?(紅色的油畫棒能畫出紅色的皮球)

2、教師示範塗色。

我們塗色時要順着一個方向塗,注意塗色時要塗的`均勻。皮球上如果有白白的地方

就沒有那麼好看了,塗色的時候要認真,沿着邊邊塗,不要把顏色塗到皮球外面去。

發放紙面教具《皮球》,幼兒自由塗色,教師巡迴指導。

快讓你的皮球變好看吧。

注意塗色時要小心,不要把顏色塗到皮球外面去。

作品展示,鼓勵幼兒相互欣賞與評價。

你最喜歡誰塗的小皮球?

爲什麼?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將幼兒塗好顏色的皮球裝訂成冊投放至閱讀區,供幼兒繼續欣賞與評價。

家園共育

家長可在家裏爲幼兒準備塗色書,鍛鍊幼兒使用油畫棒塗色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用靈巧的歌聲,清晰地演唱唱曲《拍皮球》並能按圖譜用雙響筒和三角鐵爲歌曲伴奏。

2、通過演唱歌曲,來表達小朋友對花皮球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點:

能用靈巧的歌聲,清晰地演唱《拍皮球》並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教學難點:

1、感受二四拍的節奏特點。

2、後半拍休止、附點和後十六音符節奏,在歌曲中的準確演唱。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喜歡做遊戲嗎?你們平時都玩哪些遊戲呢?

2、想知道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什麼遊戲嗎?這個遊戲特別有意思,它要一邊說,一邊跳。(課件展示)我們一起說一說吧!

3、想不想玩一玩呢!(師生合作玩跳皮筋。)

4、接下來老師放段音樂。(個別學生跟着音樂跳,其他跟着音樂邊說邊遊戲。)

5、按節奏說兒歌,增加難度,(解決難點附點八分音符)再加上動作。(聽音樂跟節奏走)

二、學習歌曲《拍皮球》:

過渡語:

我這兒有一個球,聽完之後,告訴我這裏有沒有“六”那樣懶洋洋的節奏。

1、老師隨音樂讀歌詞。(播放伴奏)

問:你們聽到了幾個懶洋洋的節奏。

2、師生拍手齊讀歌詞。(重點強調附點八分音符)

3、接下來,我們用拍皮球的方法來讀歌詞。(播放伴奏)

真棒!你們拍的太好了,現在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是怎麼唱的?

4、聆聽歌曲。(這首歌曲是用怎樣的心情唱的?)

5、再次聆聽歌曲。(仔細聽,皮球拍到地上發出怎樣的聲音,模仿一下。)

6、拍皮球的聲音是什麼?你們聽一聽哪種更像拍皮球。老師分別用連音和頓音唱出來。

7、請跟着老師唱一唱。

8、我們再來聽一次,到了拍皮球“澎嗵”時,你們跟着一起唱。

9、下面跟老師唱一下,我們用慢拍的方法唱一下。

10、學生慢速齊唱歌曲。

三、歌曲處理:

1、聽老師唱第一句,表現怎樣的情緒?(有彈性)你們也可以做到。

2、學生唱第一句。

3、老師範唱第二句,這句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4、學生唱第二句和第三句。

5、老師範唱第四句,這句展示了怎樣的氣氛?我把最後一個字唱的很短,爲什麼?

6、用剛纔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

四、創編。

1、我們還可以用怎樣的方法表演歌曲呢?

(1)在聲音處拍手或跺腳。

(2)請大家玩一個大皮球,圍成圈坐着。(做動作唱歌)

2、伴奏歌曲

A、加入雙響筒伴奏

B、加入三角鐵伴奏

C、兩個樂器一起伴奏

3、創編歌詞。

我這裏有一個球,你們閉上眼睛,仔細地去聽,聽完之後,說一說它是什麼球?還要模仿出它的聲音。(模仿聲音從力度、速度、音色上說乒乓球)怎樣唱?唱一唱。

什麼球?玩過嗎?怎麼玩?老師示範,聲音清脆嗎?還快嗎?怎樣模仿?唱一唱。

4、伴着音樂,唱唱你最喜歡的球。(速度、力度、高低、聲音大小)

五、拓展。

小朋友們,想一想,平時我們玩那麼多遊戲,哪些與我們音樂有關呢?

學生說遊戲,教師彈琴一起玩。

六、課堂小結:

音樂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認真去聽,仔細去觀察,你就會發現,音樂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最後,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吧!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4

設計背景

爲了提高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並教育小朋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遵守規則與紀律,主要利用教具的鮮豔色彩對小朋友的吸引力和他們對感興趣事物的模仿能力,在拍皮球的活動中來實現這一目標。

活動目標

使幼兒不僅鍛鍊了大腦的靈敏性與肢體的協調能力,同時還將遵守規則的習慣滲透到遊戲當中,讓幼兒對紀律有初步的接觸。

重點難點

1、讓幼兒在活動設計的規則下,進行此次遊戲;

2、在幼兒教師作出模仿動作後,讓小朋友充分明白他們需要做什麼;

3、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有效的引導方式、方法,既要達到教學效果、又要讓所有小朋友都能在一個可控、有規矩的環境下進行遊戲;

4、要讓所有小朋友都能積極、主動,並且遵守遊戲規則、守紀律地參與其中,同時還要用鼓勵、誇獎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小朋友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1、活動需要準備皮球8-10個,顏色鮮豔,以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2、至少需要兩名幼兒教師來組織此項活動,一名教師爲示範,另一名教師組要負責維持小朋友的紀律、講解活動等內容;

2、活動場地適宜在大教室內,由於皮球可能會由於遊戲的進行而到處跑,因此選擇在室內進行遊戲。

活動過程

1、活動的引入

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遊戲的形式,或者在觀察到本班有幼兒開始關注時引出拍球活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拍皮球,以瞭解孩子拍球的現有水平。

(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我們決定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指導策略。於是,我們先對每個幼兒進行了初測,並按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體能達標的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

層次一,不會拍球的幼兒有7人,佔班級總數的24%。他們基本上沒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沒有想到要伸手拍球。還有的幼兒受到手眼協調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層次二,不連貫地拍一兩個球的幼兒有12人,佔班級總數的41%。球彈起來後,幼兒在拍球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樣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輕,球彈不起來。

層次三,能連續拍5個以內的幼兒有6人,佔班級總數的2l鬈。本層次的幼兒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同伴干擾,或是自身對技能掌握得還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層次四。能連續拍球5個以上的幼兒有4人,佔班級總數的14%。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夠連續拍三四十個。

3、調整難度。分層指導

層次一:請兩個會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後,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會不停地跳起來。

(在反覆練習中,雖然該層次的幼兒還沒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開始具備了拍球的意識,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動作,這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是一大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對於手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手把手地和他們一起拍球,告訴他們眼要看着球彈起來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兒伸。爲了迅速地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室的活動區域中可同時投放練習手眼協調的玩具。)

層次二:進行拍球動作的分解。先讓孩子們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彈的時候嘗試用手接住球。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使幼兒感受球的上彈,掌握上彈的距離。在看到幼兒能夠比較熟練地接住上彈的球以後。教師提示幼兒不再用手接球,嘗試用手掌拍球。

教學反思

環境是幼兒與其他方面因素互動的媒介,教師應創設良好的幼兒園內環境的能力,給孩子們營造出良好的環境。

由於幼兒教育的教學用具比較簡單,因此選擇拍皮球活動,此遊戲動作單一,幼兒可以輕鬆模仿,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更容易接受;同時,模仿示範教師的拍球動作,可以鍛鍊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每個新動作模仿對孩子們來講就是一次挑戰,每戰勝一次挑戰,孩子們就會獲得一次成功的體驗。

活動中,教師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調整示範動作,以不同的形式帶動孩子參與活動,時刻保護着孩子的自信心,讓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有自主感和成就感。小班幼兒的特點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等多種表現協作活動。因幼兒目的性較差,表現於直接行動,靠模仿。他們的順序性也較弱,在此項活動中也容易摔倒。但是應提前選好所用皮球,要選擇軟硬、彈力適中,以免彈力過大、傷到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5

活動目標:

1.會玩傳球遊戲,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別以及自己是哪個班的小朋友。

2.能在遊戲中大膽、清楚地介紹自己。

3.對集體活動感興趣,體驗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傳球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色小皮球若干、小手偶“玲玲”、“幼兒學習材料”——《我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自由玩球。

1.出示五顏六色的小皮球,請家長與幼兒兩兩相對玩球,如滾接球、轉球等。

2.引導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問答,幫助幼兒學習介紹自己。

如:我叫×××,你叫什麼名字?你今年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

二、請家長與幼兒圍成圓圈,隨音樂玩“傳皮球”遊戲。

1.教師操作手偶,以“玲玲”的口吻向大家打招呼並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玲玲。我是女孩。我屬羊,今年3歲了。我喜歡玩娃娃,是樺川路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

提醒幼兒與玲玲打招呼,說說自己是哪個幼兒園、哪個班的小朋友。

2.介紹“傳皮球”遊戲的玩法:聽音樂傳皮球,音樂停止時要停止傳皮球的動作。

3.組織家長玩“傳皮球”的遊戲,音樂停止,請拿到球的.家長用完整、清晰的語言介紹自己。

4.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玩“傳皮球”遊戲,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介紹自己。

鼓勵幼兒大膽地走到集體面前進行自我介紹。對於個別膽怯的幼兒,可請家長陪同上前;對於不能獨立介紹自己的幼兒,可用提問的方法予以引導,教師問一句,幼兒答一句。應及時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肯定和表揚。

三、結合《我上幼兒園啦》第6—7頁,引導幼兒介紹自己。

四、請家長與幼兒,自由結伴,到戶外分組玩“傳皮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