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幼兒園課程教案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課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幼兒園課程教案

幼兒園課程教案1

學習目標: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識記本課生字“玩、球、猴、拍”;指導漢字“玩”的筆順。

2.朗讀兒歌能做到不添字,漏字;在朗讀中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3.能模仿兒歌中的“我來拍拍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皮球怎麼樣)”來說話。

4.能認識、讀準複韻母au、ou、iu及它們的四聲,練習拼讀帶有着幾個韻母的音節。

教學難點和難點:

能認識、讀準複韻母au、ou、iu及它們的四聲,練習拼讀帶有着幾個韻母的音節。

教學技術和學習資源應用: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已經學會了很多兒歌,今天,我們要繼續讀兒歌識字學拼音。

1.出示課題。

(1)指讀課題。

(2)看老師範寫課題中的三個字。(重點指導“玩”的寫法。)

2.觀察“玩”和“球”,引導學生髮現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王”字旁的字。

3.交流記“球”的方法。

4.學生交流知道的其它球類的名稱。

(根據學生的口述,隨機出示球類的名稱。)

5.老師對出示的球類進行歸類,反覆識記生字“球”。

二.聽錄音,學習兒歌,認識生字。

1.出示兒歌內容。

要求學生邊聽邊看,字字過目,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2.再聽兒歌,根據要求聽清、記住兒歌中的相關句子。

課文中的我是怎麼玩皮球的,皮球上的小猴怎麼樣?記住兒歌中的有關句子。

(1)學生自述。

(2)同桌互述。

(3)指述。

3.學生自讀兒歌,邊讀邊認一認兒歌中的生字。

4.小組交流讀。

5.指名幾個小組讀。

6.用“滾雪球”的遊戲形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7.齊讀。

8.抽讀兒歌中的生字。

(1)小老師領讀。

(2)開火車讀。

(3)在班中抽讀。

9.交流記“拍”的好方法,拓展帶有提手旁的字“打、拉、排”,老師當場板書,滲透部首“提手旁”。

10.做叫號遊戲,鞏固記憶生字。

(1)字的叫號遊戲。

(2)詞的叫號遊戲。

11.創設情景,模仿兒歌中的'句子,拓展說話。

(1)出示畫有小狗、小鳥、小兔、松鼠的皮球。

(2)請學生挑選其中的一個邊玩邊說。

(3)交流。

(4)請學生回家後將自編的兒歌說給家長聽。

三.學習複韻母ao、ou、iu,練習拼讀帶有着幾個韻母的音節。

1.通過已經識記的生字“球”、“猴”,學習複韻母iu、ou(看口型,讀準音)。

2.看圖訓練聽和說,鞏固讀準三個複韻母。

出示文中的海鷗圖,做“拷貝不走樣”的遊戲,鞏固讀準ou 。(學生認真地聽、記老師根據圖畫內容說的一句話,進行復述。)

3.出示文中的游泳圖,學生模仿看圖說一句話,鞏固讀準iu 。

4.學習複韻母ao。

(1)跟着老師讀準複韻母ao。

(2)看圖(奧運五環旗),聽老師說一句話,邊聽邊記。

(3)複述老師的話,在說話中強化ao。

5.抽讀複韻母。

6.讀準複韻母ao、ou、iu的四聲。

(1)“開開滑板車”讀準四聲。

(2)抽讀四聲。

7.滲透iu的標調規律。

(1)區分認讀ui和iu。

(2)指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iu的標調規律:i、u在一起,調號標在後。

8.練習拼讀兒歌中出現的音節qiu、xiao、hou、tou。

四.遊戲闖關,複習鞏固。

1.第一關:找名片。(練習拼讀音節。)

2.第二關:比眼力。(通過觀察“猴、狗、貓”,滲透反犬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3.第三關:練播音。(在新的語境中鞏固識記字、詞。)

幼兒園課程教案2

故事《快樂的小公主》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小公主有不快樂到快樂的心理轉變過程,感受小老鼠可愛、有趣、快樂、富有愛心的性格特徵。

2、兒積極的展開對故事情節的想象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3、幼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懂得真正的快樂在好朋友的關懷中,在好朋友的'微笑裏。

活動準備:

課件(二)活動過程與實錄:

一、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圍繞"什麼時候你最快樂"進行談話,引出課題。

1、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採用關鍵中斷法,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提問1)小公主爲什麼不快樂?你能想辦法讓小公主快樂嗎?

(2)小公主送給小老鼠金手鐲,它們會當成什麼?會怎麼玩?

(3)小老鼠是怎樣玩呼啦圈的?請小朋友學一學。小老鼠的心情是怎樣的?看到小老鼠那麼高興,小公主的心情會怎樣?

2、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並引導幼兒討論

(1)宮殿和七彩房子,小公主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2)小公主爲什麼會把貴重的金手鐲、金耳環都送給小老鼠當呼啦圈玩?它是怎樣的一位小公主?

(3)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

3、引導幼兒說說怎樣才能讓好朋友更加快樂?

二、觀察記錄:

子,在採用關鍵中斷的提問過程中,"小公主爲什麼不快樂?"使孩子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可能她的媽媽去世了吧!""可能她沒有朋友吧!""可能她丟失了她心愛的項鍊吧!"孩子們陷入了與故事情節相同的情緒中。"小公主把金手鐲送給了小老鼠,小老鼠回把它當成什麼?"這一問題啓發孩子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會當成鐵環,滾着玩。""會當成耳環,戴在耳朵上。""會當成呼啦圈轉着玩。""會用它來玩套圈的遊戲。"等等。最後小公主的快樂情緒又感染了孩子們,使孩子們爲小公主找到快樂而歡呼。

(三)反思:

活動中以情染情的情緒感染每一位幼兒,孩子們沉浸在故事中,爲小公主的境遇而悲傷爲小公主擁有朋友、擁有了快樂而高興。應該說情感的共鳴與交流貫穿於整個活動中,使幼兒在動腦想辦法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深深地理解有了朋友就有了快樂,好朋友在一起應該這樣做才能快樂的道理。爲進一步開展活動做好了鋪墊。

幼兒園課程教案3

 目標

1.初步瞭解標誌的設計要求,嘗試用簡單的圖案來設計標誌。

2.大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設計標誌。

準備

1.小卡片、各色記號筆、雙面膠。

2.自制:欣欣設計室標誌,簡單的場景佈置。

過程

 一、欣欣標誌設計室開張了。

――出示欣欣設計室標誌圖。教師以總設計師的口吻說:今天苗苗家苑、苗苗幼兒園、苗苗公園、苗苗汽車出租公司都來要求我們設計一些圖案標誌,給到他們那兒去的孩子們一些方便。我們小朋友都是設計師,一起來設計吧!

――討論:怎麼畫標誌?標誌是一種什麼樣的圖案?想告訴大傢什麼?

(簡單、色彩單一、讓人一看就能明白)

 二、設計方案。

-――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分成四組各設計一種標誌圖。

――小組討論:家、幼兒園、公園、車上需要提醒人們的是什麼?需要向人們說明什麼?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設計,如:出租車上,可以設計一個表示車輛行駛中不能打開車門的標誌。又如:可以設計一個標誌,提醒人們車停下來的時候應從右邊下車,因爲左邊來往車輛多,會造成危險。

――教師幫助各組幼兒進行整理。如:同樣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圖案,有的標誌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標誌表示說明的意思。

――介紹設計方案。每組派代表介紹標誌的意思,打算貼在什麼地方等。

 建議

1.本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標誌與規則的關係。只要幼兒的設計能夠與規則建立聯繫即可,不必過於追求完美。

2.設計完標誌後,可請幼兒在合適的地方張貼標誌。

幼兒園課程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細菌的危害。

2、能說出細菌躲藏的地方,能說出清除細菌的方法。

3、培養他們對故事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自制細菌道具一個,已有經驗《洗手歌》。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手拍拍》導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擺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最後一句藏起來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把小收藏起來。

二、講故事《細菌躲貓貓》。

教師:你們的小手會藏,還有一個寶寶也很會藏,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啊?(拿出自制教具細菌)你們猜猜它是誰?

教師:其實它是細菌寶寶,細菌寶寶很會藏,它藏在哪裏呢?小耳朵聽好了,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細菌寶寶是不是很壞啊?它藏到哪裏去了?

教師:細菌寶寶藏在指甲縫裏,我們要不要把它趕出去?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故事裏的小朋友怎末把它趕出去的?

教師:洗手能趕跑細菌寶寶哦,小朋友們會洗手嗎?

把小手伸出來,我們一起來洗一洗。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

三、主題昇華。

教師:其實,細菌寶寶不止躲在指甲裏,它還會藏在別處,小朋友們想一想,它會藏在哪裏?

教師:你們真棒!找出那麼多細菌藏的地方,那我們怎麼才能趕出去呢?

小結:細菌會藏在身上,衣服上,頭髮裏,手上,腳上,肚子裏,小朋友們要勤洗手,勤洗頭,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

【活動延伸】

老師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安全區,只要進入安全區就算安全。選擇一名幼兒做“帶菌者”其他人散立場中。老師發佈命令後“帶菌者”可以隨意追逐其他人,用手輕拍身體部位,被拍到的人就變成“帶菌者”,可以去拍其他小朋友。

幼兒園課程教案5

【活動目標】

1、將物品配對、按類別特徵分類,發展記憶力,促進分類能力的發展。

2、培養收拾物品,分類整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書包、鉛筆,橡皮,尺子,剪刀等各兩個,兩大箱子(分別將準備的物品分別平均放到兩個箱子)不同種類的物品頭飾。

【活動過程】

導入:帶領小朋友一起唱一首小兒歌,請小朋友坐下,然後拿出準備好的物品以及兩個大箱子。

師:小朋友快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麼好東西啦!沒錯,兩隻鉛筆,兩個橡皮,兩把尺子,兩把剪刀等。看好了哦!老師分別將物品左邊箱子放一個,右邊箱子放一個。現在小朋友想想左邊箱子裏有什麼呀?(小朋友舉手答)右邊箱子有什麼呀?(小朋友舉手答)然後老師假裝閉上眼睛,左邊掏出一個右邊掏出一個問:我拿出的'物品一樣嗎?(老師故意拿錯)小朋友答不一樣。然後老師可以請小朋友上來跟自己比賽,老師拿出一個,小朋友也要拿出一個跟老師一模一樣的。(拿完爲止)

老師小結:小朋友都很聰明,能夠找出同類的物品,接下來,老師要出高難度的了。老師拿出不同種類的頭飾如:衣物類,玩具類,文具等。請幾個小朋友來帶上頭飾,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然後小朋友開心的拍手跳一跳,音樂停,帶着相同種類同時的小朋友就要抱到一起。

(反覆玩幾次)

幼兒園課程教案6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月兒彎彎》。

2.複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音樂做出合適的情緒反映,在輕鬆愉快的音樂情景中感受星空的美麗、奇妙。

2.學生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自然大方;能較準確地用肢體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3.能.自覺地用自然的聲音整齊的演唱,不喊叫。

4.能積極與同伴合作,並從中得到快樂。

三.教材分析

《月兒彎彎》是一首採用五聲羽調試寫成的具有民歌風格的兒童歌曲。旋律與歌詞結合自然,給人以如歌如訴的感覺,表現了少年兒童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期盼。

四.重點、難點: 能用自然的聲音、吐字清楚的,整齊的演唱歌曲《月兒彎彎》,並能將少年兒童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期盼在歌聲中表現出來。

五.教學準備:鋼琴、收錄機、磁帶

六.教學過程:

1.音樂律動。(律動音樂《閃亮閃亮的小星》) 整隊,帶領學生進教室,隨音樂節奏變換動作,感受其歡快活潑的旋律。

2.複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3.歌曲新授: ①這個小朋友坐在彎彎的月亮上想些什麼呢?(出示幻燈片) ②老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歌詞。. ③聽錄音範唱《月兒彎彎》歌曲。 ④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⑤讓學生伴着《月兒彎彎》錄音跟老師做划船律動。 ⑥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4.課堂小結。 (學生在歌曲《月兒彎彎》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幼兒園課程教案7

實驗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知道每個人都有兩隻,每隻上有五個指。會說五個指的名稱。

2、能正確運用詞:兩隻,一雙。

3、瞭解的作用,知道要保護。

活動準備:

《十個朋友出來走》音樂,字卡“兩隻,一雙”。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遊戲:聽我說,跟我做“小小拍一拍,我把小舉起來。小小拍一拍,我把小放下來。小小拍一拍,我把小往前伸。小小拍一拍,我把小往後伸。小拍一拍,我把小抱起來。小小拍一拍,我把小藏起來。”

二 基本部分知道人有兩隻,兩隻的.大小一樣,也叫一雙。

(1)數一數你有幾隻老師請幼兒數一數自己有幾隻(兩隻),出示字卡“兩隻”。

(2)知道兩隻也叫一雙小朋友都有兩隻,比一比你的兩隻是不是一樣大(教幼兒比的方法,將掌合起來,指對指)

小結:兩隻一樣大,所以也叫一雙。出示字卡“一雙”。

(3)遊戲:

1、老師說“一隻”、“兩隻”“一雙”請幼兒舉。

2、數一數,一隻手上有幾個指。(從拇指開始,按次序進行,口一致地點數,數好後再換一隻數。)小結:每隻上有五個指。

3、學習五個指的名稱。比一比,五個指長得是不是一樣長。(讓幼兒自由講)找出你最長的指,並把它捏住。

老師介紹:“這個指長在中間,所以叫它中指。”

老師伸出大、小拇指,問幼兒:“哪個大,哪個小?”(讓幼兒也伸出大、小拇指。)

老師請幼兒伸出一個指點東西(幼兒伸出食指)

老師介紹:“點東西的指叫食指。老師介紹:“還有一個指沒有名字,我們叫它無名指。”

以遊戲形式小結:請幼兒捏住中指,翹起大拇指,伸出食指、小指和無名指等。 休息: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無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們都睡着了。

4 、手的作用。大家都有一雙,那麼有什麼作用呢?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有一雙小小,一隻左來一隻右,小小小小,一共十個指頭。有了一雙小小,能洗臉來漱口,會穿衣,會梳頭,自己事情自己做。”歌中說,能洗臉能漱口,會穿衣,會梳頭。還能做什麼呢?(引導幼兒從多方面講述的作用。)

5、手的本領很大,能爲我們做許多事,假如我們沒有了,會很不方便。所以我們要注意保護。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弄破,不要咬指頭,勤剪指甲,勤洗,冬天還要擦護霜。

三 結束部分

欣賞指遊戲 《十個朋友出來走》

幼兒園課程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願,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1、師:示範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麼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範將圖形對摺。

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麼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麼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小朋友,剛纔老師是怎麼變的?

啓發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麼變?看看能變成什麼?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範,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麼。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圖形、梯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願望,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撕,圖形也會變身,並且變的會更多。

二、組織幼兒自己玩拼圖遊戲師: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遊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麼。

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示範給小朋友看老師拼出的圖形。

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麼,由幾個什麼樣的'圖形寶寶組成的?

幼兒回答。

師:我們還可以拼出什麼,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比一比。

幼兒操作展示幼兒的拼圖,結束活動。

幼兒園課程教案9

【設計意圖】

名片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但孩子們對它仍然比較陌生。名片作爲社會交往的一種必備的東西,有必要讓幼兒認識和了解。同時,名片對於促進大班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也有可挖掘的教育價值。爲此我們設計了“小小名片”這一系列活動,以幫助大班幼兒瞭解名片的來源、名片的作用及名片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活動目標】

1認識名片,瞭解名片的用途。

2嘗試設計一張名片,理解人與人交往的途徑和方法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老虎的名片》。

2將事先準備好的名片掛在一棵名片樹上。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小老虎的.名片》

1圍繞下列問題討論:小老虎來到森林以後,是什麼幫助它認識了那麼多的新朋友?後來,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麼幫助它請來了河馬醫生?

2教師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許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據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繫。

二、欣賞名片

1教師提問:小朋友平時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

2出示名片樹,幼兒觀察名片的形、色等裝飾方法。

3教師提問:名片樹上有各種各樣的名片,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引導幼兒展開討論。

三、瞭解名片

1教師提問:剛纔,我們看了各種各樣的名片,你們知道名片有什麼用嗎?

2教師小結:名片有多種用處,認識新朋友、與朋友保持聯繫、介紹自己單位的產品等。名片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

3請幼兒當設計師爲自己設計名片,提醒幼兒不志設計名字、電話等名片要素,建議幼兒寫上自己的班級。

教師巡迴指導:名字、電話號碼是否寫清楚,並引導幼兒儘量設計得新穎和別緻。

【活動延伸】請幼兒在生活中收集各種各樣的名片。

幼兒園課程教案10

一、現行說課的基本內容及其要點

說課是由我國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創造的,現行的說課幾乎都是按照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教育委員會編寫的《說課論》(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版)進行的。《說課論》中概括的說課的“基本內容”有四大方面: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設計。說教材包括的內容要點有:教材的體系與結構;大綱(現在是課程標準);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目標);教材的“兩基三點”;對教材的具體處理。說教法包括的內容要點有:選擇的方法是什麼;選擇這樣的方法的根據是什麼;運用這樣的方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對所選擇的方法有怎樣的改進與創新。說學法包括的內容要點有:本課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方法主要作哪些指導;進行這樣的學習方法指導的根據是什麼。說教學程序設計包括的內容要點有:課型和結構設計;課堂教學設計流程。其中,課堂教學設計流程一般包括:教學條件的準備;溫故知新,由此及彼的教學安排;新教材的掌握過程與教育技術的使用;新教材的鞏固、重點難點的落實鑑定;作業與新學習的指導。

二、對現行說課內容的評析

說課是立足於改進和提升教學研究,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使廣大教師逐漸由教書匠成長爲學者型或專家型教師而創生的。現行說課抓住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因素、方面和基本理論依據進行述說,無疑是正確的。通過對教材體系與結構、教材的“兩基三點”、對教材處理的述說,能夠使教師紮實、深入地掌握好教材,並能夠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狀況處理好教材;通過對教學目標的述說,能夠使教師準確、全面地把握教學的任務與要求;通過對教學方法、教學程序設計的述說,能夠使教師根據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教材特點、學生情況等選擇正確的教學形式、方法;通過對學法指導的述說,能夠使教師克服僅注重知識傳授、不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的片面教學,使學習指導成爲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並盡力使學習指導與教學方法協調統一。特別是在說課中不僅說“實”,即說教什麼、怎麼教,而且還要說“虛”,即說出教什麼和怎麼教的理論依據。這樣就能夠使教師的教學衝破狹隘的個人經驗與習慣,使教學成爲高度自覺的合理的活動。正因爲說課具有這一系列的優點,所以,它自產生起就受到教師們的稱讚,很快地也得到了理論研究者們的認同,並被迅速地推廣開來。

但是,面對新課改和新的課程理念的要求,現行的說課還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首先,從“基本內容”上看,缺失教學理念的述說;沒有學生分析。其次,從“內容要點”上看,拘泥於教材,咀嚼教材,不談課程開發和課程資源的利用;不設計梯度目標;沒有生成性目標;沒有生成性的教學策略。這樣不完美的說課易導致:教學缺失靈魂;教學的方式、方法針對性不強;教學活動缺乏生機和活力;課堂目標最終難以達成;降低教學的價值。

三、課改下說課內容的擴展

正在進行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是對我國教育教學的一次重大的改革。特別是在教學上,改革是全方位的:既有教學理論、思想、觀念的改革,也有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改革。這次改革,對我國教育教學具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爲了使新課程改革取得具體的實效,實現育人目標,課程實施者需要切實搞好對課堂教學具有重要作用的說課,必須自覺地適應課改的需要,積極地推進課改的深入進行,並在課改中獲得發展。依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學方式和評價觀念,筆者認爲,對說課的內容必須作進一步的有針對性的擴展。

(一)“基本內容”的擴展

1、說新的課程教學理念

理念是行爲的先導,是活動的靈魂。課程與教學理念是教學經驗的昇華,是教學活動的先導與靈魂,是教學活動所能達到的狀態與水平的精神前提。因此,說課不可忽視述說教學理念。

現行的說課雖然也主張說“虛”──說出“爲什麼這樣教”,即說出教學的理論根據、思想觀念等。但是,實際情況是:有的教師不重視教學理論、思想的述說,對此輕描淡寫;有的教師課程與教學理論修養不足,說不出所以然;有的教師跟不上時代,課程與教學的理論、思想、觀念陳舊。總之,現行說課的理性闡述不足,特別是說課者沒有充分發揮新的課程與教學理念在說課中的主導作用。

新一輪課程改革同以往課程與教學改革的不同就在於課程教學理念的改革,並在新的課程與教學理念的統領、指導下,對課程與教學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經驗已告訴我們,沒有課程與教學理念的改革,僅就課程內容方面進行變動或者教學方法方面進行改變,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成效是極爲有限的。只有先進行理念的變革,運用先進的理念統領、指導課程與教學諸方面的改革,課程與教學改革才能取得大的、不斷得以鞏固和持續拓展的成效。

筆者認爲,新的課程與教學理念內容豐富,說課者必須重視這些理念:以學生爲本的理念;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理念;全人發展的理念;課程與教學整合的理念;科學探究的理念;關注學生體驗的理念;交流與合作學習的理念;自主創新學習的理念。

2、說學生分析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學的本質和根本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健全發展。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對學生具體情況的把握,是搞好教學的重要前提。因此,說課必須說學生分析。對學生分析得越準確、透徹、具體,教學活動安排得就越恰當,課堂教學的氣氛就越好,教學的效益就越高。現行說課之所以缺失了對學生的分析,主要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觀念;以講授―接受式爲基本的教學模式;以掌握書本知識爲根本的教學目標。顯然,這些與新課改下的教學是不相適應的。

對學生分析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基本內容有: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分析;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分析;對學生能力的分析;對教學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困難、問題的分析。其中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分析是對學生最基本的分析。這裏所說的知識、技能是指學生對學習新內容所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識與技能,這是學生進入新的學習的基礎,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立足點。比如,讓學生學習貨幣的知識,就要分析學生是否具備商品和商品價值的知識。如果學生還沒有掌握商品和商品價值的知識,對貨幣知識的學習是難以進行的。對學生能力的分析是指對學生學習新內容所具有的、包括“最近發展區”的學習能力的分析。這些能力主要包括觀察判斷能力、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踐能力等。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學生的能力也是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重要因素與資源。正確、準確地分析學生的能力,既是正確、準確地設計教學目標的前提,也是設計好教學活動的前提。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分析是泛指對學生學習新內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重要的學習因素,對大部分學生而言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在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中,主要的還是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分析。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願望和積極性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興趣,也直接影響他們的能力發揮、潛能激發、知識建構、態度形成、價值認同等。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的分析,是指隨着教學情境的展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學習障礙、偏差等的分析。由於學生在學習態度、知識技能、閱歷體驗、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困難和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同時要看到,困難、問題也會給教學帶來刺激、挑戰和壓力,適當的刺激和壓力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所以,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以便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和策略。

(二)“內容要點”的擴展

1、說梯度目標

所謂梯度目標,是指爲達成課堂教學終點目標而設計的分目標或子目標,它是從教學起點到教學終點的“階梯”。梯度目標也就是皮連生先生所說的使能目標,是指“從起點能力到終點能力之間,學生還有許多知識、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這些知識、技能又是達到終點目標的前提條件”。比如,對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第二課第一框的教學,確定的教學終點目標之一,是讓學生理解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關係的原理,並運用這一原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要達到這一終點目標,學生就必須掌握以下知識:商品價值量的含義;商品價值量的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個別勞動時間的含義;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含義;瞭解現實經濟生活中商品價格的變化等現象。同時,學生還必須具有以下能力:較強的辨別、區分能力,較爲成熟的抽象思維能力,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能力等。如果學生還不具備以上的知識和能力,本課的終點目標是不可能達成的。所以,爲了確保終點目標的達成,爲了明晰教學的具體任務,爲了教學過程中所選擇、運用的教學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更加正確和有效,說課時必須說梯度目標。梯度目標越清晰,梯度間的層級越合理,教師教學的目的性和主動性就越強,也就越利於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越利於學生的參與,自然也會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益。

2、說生成性目標

依據不同的價值訴求,教學目標可以分爲不同的類型。當下,學界將教學目標分爲四種,即“普遍性目標”“行爲目標”“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普遍性目標”和“行爲目標”的共同特點是預設性,即教師在備課時就設計好的教學目標,在此,我們將它們統稱爲預設性目標。

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自覺活動,預設性目標能夠確保教學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可控性,易於預設的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若僅有預設性目標,教學活動也將有難以避免的缺陷:它不僅容易導致教學的封閉、機械、僵化,限制師生的創造性,從而使教學缺乏活力,也大大降低了教學的價值。

“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的共同特點是非預設性(生成性),它們是在教學情境中,伴隨着教學過程的展開自然產生的目標。這樣的目標在教學活動實施前是難以完全料及的。但是,開放的、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又是能夠產生這樣的目標的。不僅如此,生成性目標應該是教學所渴求的。因爲這種生成性的目標是師生智慧的展現,是師生創造性的發揮。這種目標的實現,往往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理解得更爲透徹,更好地建構知識,也使師生的思想、情感獲得昇華。生成性目標是教學中極爲有價值的東西。

然而,在現行的說課中卻僅說預設性的目標,沒有生成性的目標,這是不符合課改教學要求的。雖然生成性目標在備課時是難以完全料及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不可料及的,而且,新教學又是追求生成性目標的。所以,教師在說課時必須說生成性目標。

也許有些教師會認爲,既然是生成性即非預設性的目標,那怎麼能夠在教學活動實施前述說呢?其實,生成與預設除了對立之外,也是統一的。其統一主要表現在:預設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礎,生成是預設的拓展與昇華;預設強調的.是教學的計劃性和可控性,生成強調的是教學的開放性和創造性,這兩方面都是教學活動自身所應有的;預設和生成都是在教學活動中達成的。所以,生成性目標不是虛無縹緲、不可捉摸的,而是與預設性目標內在地聯繫着的,是能夠“預設”的。比如,在講授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中的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貨幣──商品時,預設性的目標是讓學生明確商品流通要經歷兩個階段,且第一個階段是既重要又困難的,爲此生產者應該生產質量上乘、適銷對路的商品。在預設這一目標時,教師又應該想到:商品到貨幣這一階段是市場經濟中重要的經濟活動,要讓學生真正掌握好經歷這一階段的市場規則,反對各種不正當的行爲,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這裏的掌握正確的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就是生成性的目標,這一目標與預設的目標是內在地聯繫着的。當然,生成性目標不是完全可以“預設”的,否則,它就不叫生成性目標了。生成性目標是預設與非預設的統一。說課時述說生成性目標,教師對教學預設得更遠、更深、更廣,師生的智慧和創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展現,教學的效益就會更好。

3、說生成性教學策略

所謂生成性教學策略,是對應生成性目標的非預設性的教學策略。生成性的教學目標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但是,生成性的目標並不能“自然”達成,它需要藉助與之對應的教學策略才能達成。否則,生成性目標就僅有可能,而不能成爲現實。因此,在“說教學程序設計”時,要說生成性教學策略。

因爲生成性教學策略是對應生成性目標的,所以,要針對生成性目標“設計”生成性策略。比如,針對上面所說的學習商品流通公式的生成性目標──掌握正確的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教師就可採用這樣的教學策略:緊密聯繫現實經濟生活,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對商品經歷的“驚險的一跳”出謀劃策;讓學生對“所出之謀”“所劃之策”進行判斷、評析、區分;讓學生歸納出經歷“驚險的一跳”中應該倡導和堅持的觀念與準則;等等。這裏的“聯繫”“創設”“出謀劃策”“判斷”“評析”“區分”等等,就是應對生成性目標的生成性教學策略。正因爲生成性目標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所以,生成性教學策略也不是完全能夠預設的,它也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

4、說課程開發和對課程資源的利用

有人習慣將課程視爲學科和教科書,教師教學即“教書”,且應該“忠於教材”“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教書。顯然,這樣的課程觀,這樣的課程實施觀需要進一步完善。有人認爲,課程是發展資源,新的課程實施是開放性的和實踐性的。在新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實施中,筆者贊同這樣的觀點:“教材不是供傳授的經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記憶的知識倉庫,而是供教學使用的材料。面對新課程標準,教師和學生不是‘材料員’而是‘建築師’,他們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學智慧創生的主體。”

所以,課改下的說課,不可拘泥於教材,而應該在認真研究和掌握教材的前提下,努力並善於進行課程開發,積極並善於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這就要求在“說教材”時,將文本課程與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實際相聯繫,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要運用實際活化文本、豐富文本、完善文本、變革文本,並將文本運用於實際,使教材成爲教學的工具,使教學過程成爲課程開發與創生的過程。同時,還要注意運用各種課程資源,特別是注意運用學生自身擁有的令他們易於接受、認同和掌握新的課程內容的課程資源。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創新與特別值得讚賞之處就在於:它將課程與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教學過程成爲課程開發、創生、建構的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爲挖掘、利用一切課程資源的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爲師生充分展現其創造性、生命力和價值存在的過程。所以,課改下的說課必須述說課程的開發和對課程資源的利用,否則,就是丟棄了課改最爲有價值的東西,是不符合新教學要求的說課。

總之,課程改革要求說課的內容必須擴展。只有對說課的內容進行擴展,說課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成爲推進課程改革的動力,才能發揮出更好的功效,也才能獲得發展。

幼兒園課程教案11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技能表現各種樂器。

2、啓發幼兒利用黑色塑料袋製作出不同造型的搖滾小人。

3、體驗多人蔘與美術繪畫活動的樂趣,並在活動中懂得相互合作。

活動準備:

1、黑色塑料袋、報紙、衣服、鈴鐺、毛線

2、各色顏料,雙面膠

3、教師範例品

活動過程:

一、欣賞搖滾小人圖

1、導入:多媒體《搖滾小人》

師:(1)你在圖片上看見了什麼?(小人、樂器、音符)

(2)搖滾小人的身上有人麼呀?

小結:每個小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樣的(顏色、款式等等)

2、播放各種《搖滾小人》的圖片

師:(1)圖片上的小人在做什麼呀?(在彈樂器、唱歌)

(2)搖滾小人的造型有什麼特點?

二、整體出示範畫,引導幼兒欣賞

師:(1)你在這幅作品上看見什麼了?

(2)畫裏的搖滾人在做什麼?

幼兒討論後回答,教師小結

師:這幅作品上有大大小小的搖滾人在玩音樂,有很多的`音符。

三、引導幼兒再次完整的欣賞作品,介紹製作材料

1、師: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搖滾人是怎麼製作出來的?還有搖滾人身上的衣服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幼兒觀察後回答

小結:搖滾人的頭是用報紙製作出來的哦,身體是用廢舊的衣服粘貼出來的,他們手裏的樂器是用硬紙板做出來的。

2、教師講解師範

(1)先做出小人頭,在做衣服

(2)製作搖滾小人

(3)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幼兒園課程教案12

女人穿衣與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課程,很多人非常痛恨說到、甚至是聽到。因爲,它給很多的園長、教師帶來了痛苦。雖然我們很樂意、很努力地在做着其中的一些工作。但我們始終困惑?課程,這麼大的事,是我們基層的幼兒園能做的事嗎?

女人穿衣,是女人永恆的話題。

今天,我想就這兩個,我們這羣女人們所痛恨、所開心的話題放在一起談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一、身材優缺點,既定課程之利弊

市場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衣服的海洋。女人們根據自己的身材條件、錢包厚度、喜好

風格,在五光十色的海洋裏挑啊、選啊。大家有着同一個目標——美麗。但大家的選擇一定是多樣的。幼兒園的目標是共同的——孩子的發展,但我們的課程應該是怎樣的呢?

幼兒教育的百花齊放,就像一個眼花繚亂的服裝市場。我們必須用心挑選。我們的上級部門根據地區的特點,爲我們做了第一次的選擇——《建構式課程》。建構式課程不是一件、或幾件衣服。是一條服裝街,是一個有一定範圍,但選擇度較大的一批服裝。我們還面臨着二次選擇,即如何執行課程。在衆多的幼兒園中,我們都在努力做着課程的執行。我這麼說,有的人可能就會一副不屑的神情:你們幼兒園難道沒有課程建設?你們的課程領導就如此不力?請心平氣和審視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有幾個幼兒園能完成課程方案的編制?朱家雄老師直言不諱:我反對每個幼兒園都自己去編制課程,因爲課程編制是課程專家的工作,而不是教師的工作。我們做的確實是執行,但絕不是照本宣讀。

女人們在“爲衣忙”的過程中,發現哪一類衣服能讓自己變得漂亮。手臂粗的人,發現自己穿無袖的很難看,於是儘量避免;肚子有贅肉的,發現選擇有遮擋效果的衣服能掩蓋缺點……幼兒園的課程,難道不是這樣嗎?每所幼兒園有自己的利弊,有的有歷史底蘊、有的朝氣蓬勃,有的幼兒園孩子情緒積極但衛生習慣令人擔憂,有的幼兒園老師心靈手巧、有的幼兒園老師能歌善舞、有的幼兒園老師內秀者居多……

我們要像瞭解自己的身材、膚色一樣,知道幼兒園課程中方方面面的利弊。纔有可能在這條服裝街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衣服攤位。我們幼兒園,孩子大部分來自當地家庭。鑑於當地的撫養方式,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較差。鑑於城鄉結合的地理位置,孩子們的認知發展較好。在前五年,中青年教師居多,相互競爭、學習意識強。但是,近年來新老師補償緩慢,教師年齡結構呈“老齡化”,教師的發展逐漸呈現出瓶頸。幼兒園周邊的資源豐富,原有的農田、農場正逐漸減少,新開闢的風光帶、新建的新城逐漸城鄉。這些,都是我們幼兒園課程的組成部分,是現實存在的。我們該如何在《建構式》課程與幼兒園既定的課程中找到一個平衡?

二、 服裝之修改,課程之調整

修改衣服,在當今,機會越來越少;修改之處也越來越小。最多的大概也就是剪褲腳、

移鈕釦了。服裝之修改,我想把它比作課程執行的調整。不知您是否能認同?我們做的僅僅是課程實施計劃的修改與調整,遠遠沒有到達到“XX化”的程度。當然,有的幼兒園也直接把它稱之爲課程園本化。

女人的經驗:一件衣服一定要穿了才知道效果。沒有哪個女人笨到拿起衣服看兩三下,就動手剪袖子、加釦子的。改動前的效果如何?改動後,也許還不如以前,那改動還有意義嗎?我們的修改必須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大到一個課程方案,小到一個教學設計,你必須清楚地知道是在做什麼,纔可以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判斷它是否適合。有一個自己生活中經典的例子:剛流行羊絨衫那會兒,經不住美麗的誘惑跟朋友一起去訂做。本人看中了書上的樣衣,顏色款式全都照着做了一件,效果很好,到現在也捨不得丟了,偶爾還會穿穿。朋友也看中了一款,但覺得應該有所變化,以免與她人的一樣。於是,對顏色的編排進行了創新與特色化。結果,等成品出來大失所望。這件事,我們常常會談起。朋友只是覺得不要與人相同、要特色,於是武斷地否定原設計,自認爲有品位地設計了一把。教育現實中,不乏這樣的案例。一個主題,本來內容安排比較有序,但因爲改變,偏離了目標。一個設計好的活動,本來是規範的,傳遞的思想是正確的,卻因爲老師的創造變成一個有害的活動。這是多大的悲哀!課程方案的編制,專家有一個整體的思考。你沒有理解課程計劃的內容,就淺薄地評論它的優劣、自作聰明地進行修改,這種改編與設計,有價值嗎?

因此,課程之修改類似於衣服之修改,謹慎!也有時尚人士,買了品牌衣服一再試穿後覺得必須修改。那,也是由專門的裁縫來修改。這些裁縫因爲專業,所以工價相當高。時尚人士修改衣服,爲什麼請專業人員?因爲需要技術、需要專業,才能成就美麗!

我們的課程調整,必須也要有“專業”水準?專業水準從何而來?

 1. 來自對文本課程的理解。

本學期小班、中班使用新版的《建構式》課程。期初,園長對兩本課程用書進行了細

致的學習,並與老版進行了比對。發現有很多主題的內容更加豐富,主題的持續時間可以有彈性,集體教學的數量增多、有選擇的餘地,集體教學的設計操作性很強。特別是涉及數學的內容,生活化的特點明顯。據此,向老師們提出了認真學習、努力消化、忠於教材的要求。通過聽隨堂課,一方面瞭解老師們對該課程方案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過課堂實踐加強自己對該新版課程的理解。

 2. 來自園內的課程積累。

① 揚既定課程之所長。

一所幼兒園,既定課程中的一些有利因素會積累下來。如:周邊環境的、社區、

教師、家長。我們幼兒園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一些集體教學的設計、一些有關農村題材的區域活動材料。比如:用竹子做成的水槍、用野草的果實來拓印。有的可能只是點點滴滴,有的也僅僅是一、二個主題。但這是幼兒園的積累,通過老師們一年又一年實踐的檢閱,一定是有價值的。

② 積多套課程方案之精華

隨着時代的發展,每個幼兒園都經歷、使用過好幾個版本的課程。我們發現,有些課程中的教材非常經典,特別是音樂的、語言的內容等。比如:歌曲《顛倒歌》《慶祝六一》,散文《雲彩和風兒》《秋天的雨》,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小弟和小貓》等。我們把這些材料按照年齡段建立了資源庫。作爲建構式課程的備選資源。

3. 來自對現實情況的把握

時代在發展,課程也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在理解、積累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忘記“與時俱進”。隨着城市化腳步的加快,我園“城鄉結合部”的定位將悄悄發生變化;隨着新園的建成,我園的周邊資源也將改變;隨着生源的變化,家長的層次、素質、要求也在改變;隨着教師們的新老更替,我們的隊伍的優缺點也在發生變化。因此,我們的既定課程也在不斷髮展與變化。就像每年、甚至每季都要更新衣櫥一樣。

當然,我們不能爲這樣的小修小改自豪。我們必須得時時檢查、自省,減少上面說到過的錯誤。我們得清楚知道自己是誰!我們不是課程編制專家。朱家雄老師說:幼兒園教師在實施課程中,對課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正是可以的,而且也是應該的,但是將自己的位置放錯了,人人都去創編課程,那就麻煩了。

三、 鶴立雞羣爲特色,小小美麗也幸福

剛纔說了課程計劃的調整,也就是有些人認爲的園本化。再來說說課程中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特色。何爲特色?當一羣的女人站在一起,總有一、兩個會格外漂亮。因爲她們身上確實有着非凡的氣質、她們的特色顯而易見。而作爲平凡女人的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鶴立雞羣,怎麼辦?我們沒有整天沉迷於特色的尋找當中。我們在“爲衣忙”的過程中,總能捕捉到一些可小小的美麗。同事們“這套衣服適合你!”“今天很漂亮!”的點評,讓我們自信。儘管,有許多幼兒園使用的是同一個課程版本,但因爲各自不同的既定課程、不同的演繹,每個幼兒園的課程,總能有一些小小的精彩。

既然我們不能鶴立雞羣,爲什麼我們不將這些小小的美麗稍稍放大一些呢?我們幼兒園的關於“農村科學教材”的課題,就曾經是一個小小的亮點。我們也爲之自豪。當然,找到這個小小的美麗,是需要智慧、需要嘗試的。

講了這麼多,還是覺得與穿衣服一樣。找準自己的位置,我們不是設計師、不是裁縫。我們要發現自己“身材”的缺點與優點,揚長避短,才能盡顯美麗!我們是幼兒園的老師,我們是課程的執行者,我們需要找到自己幼兒園的利弊、優缺,才能把既定的課程、文本的課程完美結合,才能找到自己的一點小小的精彩!

藝術活動中從關注“像不像”到關注“想不想”

作爲一所以“藝術教育”爲特色的幼兒園,在以往的藝術活動中,我們一直存在着“重技能輕情感”、“重教師輕兒童”的現象。教師在兒童藝術活動中,多以“像不像”作爲評價兒童藝術活動的標準,教育過程中忽視兒童情感、態度的培養,把創造性的表現活動降格爲機械的模仿、訓練。在貫徹“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反思自己的藝術活動,我們的藝術教育發生着變化。 以繪畫爲例,在我們關注“像不像”的時候,繪畫活動通常是這樣的四步曲:範例、示範、操作、講評。活動後,我們會收到每位小朋友的作品,他們畫的和教師的範例像極了,看起來大家畫的都很好,作爲教師的我們也很有成就感。但用綱要的理念分析這樣的活動,我們看出,教師的一步步示範,一句句步驟講解在辛辛苦苦地剝奪兒童的自主觀察和創造性表現。“像不像”扼殺了兒童藝術活動的靈魂-創造性在一次次解讀"綱要"中,教師們認識到:感受、喜歡、大膽表現纔是我們在藝術活動中應該追求的教育價值,我們的藝術教育活動不是以造就藝術家爲最終目的的,藝術教育是通過藝術活動,提高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藝術審美創造力,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藝術啓蒙教育。兒童藝術活動 的發生和進行,是追求快感和美感體驗的過程,它所反映的只是他身邊的、經歷過的事物或兒童的想象、幻想。兒童藝術活動更多的需要情緒、情感的支持,所以我們應該變過去的“要我畫”爲“我想畫”,“我能畫”。 首先,美術活動是兒童“另一種語言”的表達過程,兒童用繪畫表達情感。“繪畫是兒童心靈的窗口,它反映兒童內心的情感世界”。教師要善於理解、接納和欣賞兒童美術作品所反映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要善於爲兒童創設“想畫、敢畫、願意畫”的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大膽的表現對世界的看法和認識。也就是要爲兒童創設自由、輕鬆、和諧、積極的藝術活動氛圍,支持、鼓勵兒童“更好地想”。 其次,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形式,孩子喜歡的是過程,而對於結果是不在意的。兒童美術最大的特點是兒童主觀和情感的表達,每位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各不相同,幼兒美術活動帶有鮮明的個性,教師應對幼兒富有個性的表現與以鼓勵,要創設富有探索性、創造性的環境, 支持兒童“大膽地想”。 最後,兒童的生活環境不同,成長經歷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不同,智力和動作發展水平不同,所以兒童在藝術活動中表現不同,教師應關注並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爲每個幼兒提供平等的表現機會,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兒童都有表現的舞臺。 隨着對“綱要”學習理解的不斷深入,我園在貫徹“綱要”過程中教師觀念和行爲在發生變化,從關注“像不像”到關注“想不想”是我們轉變的一個方面,“綱要”將繼續引領着教師成長,引領幼兒園的教育向着科學化、現代化轉變。

幼兒穿衣與蓋被量的研究

優化幼兒生活護理-----穿衣與蓋被量的研究

浙江省商業廳幼兒園 作者: 賈曉燕 衣、食、住、行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衣”固然非常重要,但在人們的教育觀念中,卻不太重視。“穿衣、蓋被、還用教?長大了不就會了!”“穿衣、蓋被,那是家長們的事!”在傳統觀念中,這些屬於生活護理的瑣碎的事情,怎麼能與兒童的教育,智力發展相提並論呢?

真的與兒童教育發展沒聯繫嗎?幼兒園的具體任務中,把“保護兒童的生命與健康放在重要地位。”“體育”的內容也非常明確,“創設良好的生活條件,科學護理幼兒的生活。”可見,對幼兒的生活護理是幼兒園教育任務之一,是幼兒全面發展的保證。

一、進行課題研究的認識

1、對幼兒的生活護理要科學

對幼兒的生活護理,光靠老師主觀上的熱情是不夠的。儘管你對幼兒耐心,不厭其煩的呵護,不瞭解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特點,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無計劃性,收穫的成績肯定不會很盡人意的。因此對幼兒的生活護理要科學,只有科學護理,才能使幼兒和諧、健康地成長。幼兒園生活護理的內容很多,我們主要探討了,怎樣合理的科學的穿衣與蓋被。

2、生活護理要從幼兒的客觀實際出發

研究這一課題時,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我們的具體實踐。從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出發,把幼兒的普遍特點和個別幼兒的特殊差異相結合,幼兒的保育是被動保育和主動保育的辯證統一。

3、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以幼兒的需要和發展爲出發點,以“增進幼兒基礎生活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水平”爲目標。從幼兒的生理特點看,幼兒的呼吸道短而窄,粘膜薄弱,免疫能力差,易受外界氣候的影響,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因此要科學護理幼兒的生活,尤其是合理的衣着、蓋被。從幼兒的發展水平看,幼兒獨立生活能力較差,生活經驗少,又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因此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技能,提高自我服務能力。

4、更新觀念,樹立現代的保育觀

傳統的保育,偏重於對幼兒的生活護理,而忽視心理健康。現代保育觀把保育看作是對幼兒進行養護和保護的教育,即在保育過程中,不僅要使幼兒受到良好而規範的養護,而且也應受到有關自我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由於傳統的偏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保”和“教”貌合神離。②家長對獨生子女的生活護理包辦代替太多。③有些年輕的父母和青年教師對幼兒的穿衣蓋被量心中無數,較爲盲目。 二、進行課題研究的實踐過程

 重視研究對象——幼兒

幼兒是生活護理的主體。我們的護理應從幼兒的需要出發,”而促進幼兒的各方面發展,因此,我們要做到全面觀察、分析幼兒的發展狀況。

1、觀察來園時幼兒的精神面貌,身體狀況,做到護理及時心中有數.

2、觀察幼兒的衣着狀況,不合適及時與家長聯繫.並每天記錄室溫和穿衣服的量.分一般和特殊兩類記載。

3、瞭解幼兒在家時的穿衣、蓋被的護理情況。

(二)合理的穿衣與蓋被

穿衣與蓋被護理看似簡單,其實蘊藏着很多知識,衣服穿得過多,蓋被過厚,都很容易“悟”出病來。反之,又容易“凍”壞身體。幼兒的生活經驗貧乏,需要成人來掌握這個“度”。

我們主要分三個方面進行摸索:

1、立足全體.觀察大多數幼兒的穿衣、蓋被情況,並堅持每天記錄觀察結果。如這天的氣溫、出勤、幼兒的身體狀況,幼兒穿衣、蓋被量。

2、不忽視個別幼兒。觀察部分幼兒(體質較弱或患病兒)的穿衣蓋被量,並作記錄。

3、瞭解幼兒在家中的穿衣與蓋被情況,使幼兒園和家庭護理基本上取得一致。

通過一年的連續觀察,並對觀察結果進行總結分析,既面向全體幼兒,又注意個別差異,“穿衣、蓋被參考量表”輪廓初顯。認識並不是通過一次就能成功的,而是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驗證認識的正確性。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有意識地把“量表”和幼兒的實際護理相結合,對“量表”進行驗證、修改和補充,使“量表”比較符合幼兒的實際情況,爲合理護理幼兒的穿衣、蓋被提供依據。

(三)變被動護理爲主動自我護理

“量表”爲我們和年輕的家長們提供較爲合理的生活護理的依據,使我們的生活護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幼兒是保育的主體,但並不意味着成人的包辦、代替或說了算,而應當在平時的生活護理中有意識地豐富幼兒一些日常生活經驗和知識,使幼兒養成各種生活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豐富幼兒的生活知識和技能。如對小班的教育可採用觀察或示範法,中、大班可以採用講解、討論法,如讓幼兒知道爲什麼運動前後要增減衣服,爲什麼天冷了要增加衣服等,並通過遊戲方法加以練習。

2、把生活護理和教育有機結合、滲透,讓幼兒在學中做,做中學,並通過多種形式如故事、圖片等,讓幼兒“認識自己”,討論“人爲什麼出汗”,“鼕鼕爲啥感冒了?”瞭解必要的生活衛生知識,從而養成主動的自我保護能力。

3、正確處理家園關係

端正家長的保育觀念,積極宣傳主動保育的內涵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家長會、家訪、家園聯繫本和接待家長來訪問家長宣傳科學護理知識,介紹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情況,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改變了大多數家長“包辦代替”的生活護理,敢於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了。

 三、課題研究的效果與思考

(一)研究的可行性與使用效果

通過實踐研究,從整體上看,優化幼兒生活護理的思路是符合“大綱”要求的。“量表”與幼兒的實際相符合,它把我們日常的護理經驗提高到了“理性認識高度,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了生活護理水平,使幼兒受到了良好而規範的護理。

青年老師感觸最深,以前對幼兒穿衣、蓋被的生活護理,往往憑着自己的冷熱感覺對幼兒進行護理,結果弄巧成拙,熱心做錯事。現在有了“量表”,彷彿吃了定心丸,提高了生活護理水平。同時也豐富了教師保育知識、經驗。

家長們也感慨道:“以前我們孩子三天兩頭感冒,百思不得其解,看了“量表”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我們給孩子穿衣、蓋被護理不合理造成的,從盲目走向規範化。”

2、提高了“保”“教”滲透能力,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幼兒基礎生活能力,通過“保”中“教”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知識,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小班幼兒能根據天氣變化主動向教師請求增減衣服;中、大班幼兒在運動前後能自覺地增減衣服,幾乎看不見滿頭大汗還不知道脫衣服的幼兒了;昨天還只是鬆鬆地蓋着棉被睡覺,而今天卻是裹得嚴嚴實實的,問孩子們爲什麼這樣做,他們便會七嘴八舌地說:“今天冷,昨天熱嘛!”

“我們孩子懂事多了,懂得了料理自己的穿戴”,“在家讓我們少操心,以後進小學讓我們放心”。這是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最好評價。

3、運用量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強了幼兒體質,提高了免疫功能。對照“量表”進行規範護理後,明顯降低了幼兒的發病率,尤其是感冒或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等一系列常見疾病,大大提高了班級出勤率,受到家長一致贊同。

(二)在實踐中“量表”的不斷完善與深入發展

經過一年摸索,一年驗證,以及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使“穿衣、蓋被量表”的研究得以順利進行。它爲平時的日常活動護理提供了較爲合理的依據。並指導我們的實際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們的研究不能停止不前,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問題,在以後漫長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地總結、驗證,使“量表”不斷修改、補充和完善。

21世紀我們面臨着新的挑戰,那就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這就意味着高質量的現代化人才大軍需從幼兒教育抓起。課程是聯結教育制度 與教育過程的樞紐。要提高幼兒保教質量,必須要有一套好的課程。

我園在前兩個研究課題的基礎上,針對我園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實用性課程的研究。我們結合本園實際,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優勢,尋求一條適合農村幼教發展的新路子,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空間和遊戲材料,努力構建適合我園幼兒身心發展的,有使用價值的園本課程。

b、實用性課程的實施。加強對教師的業務指導,教師必須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我們將經常不斷地加強對教師基本功的訓練,開展兵教兵的練兵活動。我們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即經常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做到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實行外出學習彙報制。老師外出學習回園後要向領導彙報,向老師進行演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專家學者來指導。以達到提高教師素質的目的。我們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優勢,爲尋求一條適合農村幼教發展的新路子,確立了構建《“實用性”課程的研究》這一課題。對這一課題我們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摸索,積累了一定的資料,現在已有活動設計60餘篇論文5 篇。下一步我們以新綱要爲準繩,擴大研究範圍,提高研究效果,《“實用性”課程的研究》就是我們的園本課程研究,我們爭取在20xx年完成一套適合我園實際的有利於幼兒身心發展的有使用價值的園本課程。

角色遊戲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對學前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教師重視角色遊戲的組織領導。那麼,如何因材施教,通過角色遊戲是幼兒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呢?這就必須對幼兒的角色遊戲發展水平做一個科學評價。經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與理論學習,我制定了“幼兒角色遊戲發展水平評價方案”,以供幼教同行們參考。

二、評價標準

根據幼兒園角色遊戲的教育目標及角色遊戲本身的特點,對幼兒角色遊戲發展水平的評價可以從遊戲的目的性、參與遊戲的主動性、對所擔任腳色的理解度、遵守職責情況、遊戲的表現形式、遊戲中腳色間的關係、對遊戲材料的使用、領導組織遊戲的能力和持續時間等9個方面進行。

三、評價的原則及方法:

角色遊戲的評價是一種難度較大的工作,這是因爲,遊戲是幼兒處在動態之中,而且幼兒參與遊戲的情況,遊戲的情節也在不斷變化之中,通過一兩次觀察很難準確地評價好。

在評價過程中還必須遵循下述幾個原則:

一、 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不憑一次觀察或主觀印象對幼兒作出判斷,而且需要在多次觀察,全面瞭解,充分地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歸納,然後再作出恰當的評價。

二、 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形成性評價是伴隨着教育活動的過程而進行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是以形成性評價所獲取的信息材料爲基礎,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的行爲帶有隨意性、不穩定性的,所以對幼兒的評價強調以多次的形成性評價爲基礎,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它可以是評價的結果更具有價值。

三、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對每個幼兒來說,他們多是獨立的個體,有着與衆不同的個性特點,無論在體力、知識、能力、行爲、性格等方面均有差異。因此,不能片面地追求用定量的方式對幼兒經性評價,這往往會忽視那些較難定量的缺乏客觀表現的內容。我們應該將定量的方式與定性的方式結合起來,全面準確地評價幼兒。

如何評價幼兒角色遊戲的發展水平呢?

幼兒角色遊戲發展評價的方法以觀察法爲主。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發生的現象或行爲進行考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角色遊戲是按兒童的意願進行的活動,他們在其中可以充分真實地表現自己。教師觀察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以不干擾幼兒遊戲的進行爲原則,要儘量保持幼兒遊戲的自然狀態,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進行觀察記錄。隨機觀察和分項目的系統定期觀察結合,通過多次觀察分析,在對幼兒在這一階段角色遊戲的發展水平作出恰當評價,即特性等級評價。 比如,在期初、期中、期末3次相對集中觀察某幼兒在目的性、主動性等9個項目的發展水平,並在觀察記錄表中記錄觀察得分,再對觀察對象較爲穩定的行爲特性進行評價,得出評價得分,最後算出9項總分,即爲此幼兒角色遊戲發展水平的實際得分。 爲了取得評價的最佳效果,應建立幼兒的發展水平檔案,從對每個幼兒的觀察評價中可以考察出整個班級幼兒角色遊戲的發展水平,從而爲教師更好地組織角色遊戲提供依據,看到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淺談幼兒教育與幼兒幸福

幼兒教育與幼兒幸福 ──對幼兒教育的一種反思

誰都不會否認,幼兒教育應該給幼兒以知識,應該發展幼兒的能力,應該激發幼兒積極的情感。我認爲這還不夠,幼兒教育還應讓幼兒感受到幸福。並且,我堅信,幼兒有沒有獲得幸福,是衡量幼兒教育成效的最根本的標準。本文試圖對這一問題作一種理論上的反思。

1.幸福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幸福是人類的根本追求,人類的一切奮鬥都指向最終的幸福。幸福是主體的一種積極的心理感受,這種感受是同人生的內在生命力量聯繫在一起的。一切與人的身心健康成長相關的積極感受纔是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種外在的恩賜,幸福也不等同於物慾享受。兒童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機體在生長髮育外,他的精神也在成長。兒童來到人世,就開始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進入如蒙臺梭利所說的“精神胚胎”期。這個時期,不同於他的“生理胚胎”期,也不同於日後的成人生活階段。蒙臺梭利認爲,“生活最重要的時期並非大學時代,而是人生之初,即從出生到6歲這一階段。這是因爲,這一時期正是人的潛能,其最偉大的工具,本身開始形成之時。不僅僅是智能,人的所有心理能力亦然。”精神胚胎期,兒童開始心理建構的工作。這種工作,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展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也許的確不能缺少成人的協助,但兒童主要的和根本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長大成人。“兒童並非毫無能力,並非須事事依賴成人,好似一隻等待成人灌注的器皿。正是兒童‘創造’了人,沒有一個人不是從曾經經歷過的兒童時代的創造而長大成人的。”“是兒童自己從周圍世界中吸取材料,是兒童用這些材料造就未來的人。”兒童生命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這種創造能力是其心理世界不斷髮展和完善的原動力。對於兒童來說,不受任何阻礙地投入到自己的創造活動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爲如此,我們必須把兒童在其內在的巨大潛能指引下的創造、建構活動,看作是對整個人類的建構和完善,是人類邁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必須經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創造了人類智能的所有要素,以及人類所幸具有一切。”對兒童而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幸福的過程,只有當兒童的精神建構活動不斷受到成人的無理阻擋的時候是例外。總之,兒童的幸福是與兒童的精神世界的成長聯繫在一起的。一切有利於兒童精神世界成長的活動,一切與兒童的身心發展需要一致的活動都有可能給兒童帶來幸福。一切違抗兒童成長內在力量的、外在強加的 活動對兒童來說均無幸福可言的,甚至是不幸的。必須指出的是,幸福是一種真正的愉快,它可能外露,也可能內藏。所謂真正的愉快是指這種感受是發自兒童內心的,是與其成長的方向一致的。幸福的感受能引發兒童不斷地創造、探究和成長。愉快不一定都是幸福,不當的物慾、無理的要求、侵犯他人的快感等均與幸福無關。

2.幸福爲什麼與部分幼兒失之交臂現實生活是否讓幼兒感受到了幸福?這個問題涉及到影響幼兒生活的所有方面,本文受篇幅所限,無法對這個問題作全面深入的討論,而只從幸福爲何遠離幼兒、至少是部分幼兒的成因方面作一些粗略的討論。

首先,我要認定的一點是,許多兒童感受到了幸福,他們生活在幸福中,併爲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時,我也斷定,還有許多兒童並沒有真正地體驗到幸福,或者沒有充分地體驗到幸福。兒童有沒有體驗到幸福,不是憑成人去問兒童幸福不幸福就可以斷定的。這需要了解兒童的現實生活,瞭解兒童的真實感受,要從兒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成長的歷程中辨析兒童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爲什麼有那麼多幼教專業人士在吶喊“發展兒童的主體性,進行主體性教育”?爲什麼會在我們的兒童教育領域中出現“愉快教育”的術語?這是因爲,在我們的教育實踐甚至某些教育理論中,兒童沒有主體性體現,兒童作爲學習主體的地位沒有得到確認,兒童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感到真正的愉快。進而可以說,兒童的生活和學習並沒有與兒童內在的不斷萌發的生命力取得一致。因而至少並非所有的兒童都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社會、家長及教師應爲兒童真正的幸福而努力,這是一切真正關心兒童健康成長的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那麼,在一個美好的社會制度下,幸福是如何與兒童至少部分兒童失之交臂的呢?首先,幸福觀的偏差。教師尤其是家長,經常把幸福等同於物質生活條件的優裕,等同於成人爲兒童創設的各種成人認爲十分優越的條件。

不可否認,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提高的確是影響人生幸福的一個方面,但這僅僅是外在的方面,物質富有者不能感受到真正幸福的大有人在。兒童同樣也是如此。必要的物質條件是兒童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這並不意味着物質條件越豐富,就越幸福。對有的兒童來說,各種圖書的確會給他帶來內心的愉快感受,使他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幸福;但也有的兒童在衆多的圖書面前無所適從,茫然失措,圖書並沒有給他帶來積極的感受。同樣,有的兒童在鋼琴面前積極而興奮,樂此不疲;但也有的兒童見了鋼琴就煩躁不安。成人經常爲兒童在不斷豐富了的生活中沒有感到幸福或沒有出現成人期待的結果而苦惱,這是一種偏差了的幸福觀導致的苦惱。這種苦惱的背後,是兒童的不幸福甚至是由於被迫順從而帶來的苦難。因此,一定的物質條件是幸福感受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只有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個體所從事的活動、所獲得的體驗與其生命成長尤其是內在精神成長取得一致,內在的生命潛能得以不斷激發時,個體纔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所以,對於與兒童生活緊密相關的成人來說,瞭解兒童,瞭解兒童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兒童精神世界成長和發展的規律,就是“發現兒童生命的法則”。教師和家長“必須遵循這些法則而行動,因爲它們表明了普天下共同的人的權利,”併爲兒童的成長、爲兒童生命法則的展開提供適宜的而非奢侈的條件。只有這樣,兒童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幸福觀偏差方面,還需要注意的是成人經常誤把兒童的“高興”、“愉快”當作幸福本身,甚至在生活和活動中刻意去追求這種‘高興”和“愉快”的效果。在家庭經常能聽家長們廉價的許諾;在幼兒園,經常能看到教師以本應屬於兒童自身權利之一的遊戲作爲幼兒學習的獎賞,經常聽到教師在要求兒童“高興地”說和“高興地”唱。其實,在這種要求下,兒童臉上擠出來的“笑容”是短暫而廉價的,也是轉眼即逝的。那並不是真正的高興和愉快,因爲它們並不是發自兒童內心,並不是建立在兒童對學習內容理解的基礎上的,兒童的內在需要並沒有真正參與其中。

其次,對個體需要認識的偏差。個體能否真正體驗到幸福,關鍵在於當前的活動是否與個體的需要或興趣協調一致。在現實生活中,成人經常把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強加給兒童。有的成人以爲,自己需要的,兒童也一定需要。其實,兒童與成人處於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他們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需要。兒童在生命法則展開的過程中,有特殊的需要和興趣。盧梭在其經典名著《愛彌兒》中有一段十分明瞭的表述:一個成年人確實必須知道許多對兒童似乎無用的東西。可是,成人所應當知道的一切,難道兒童都該學、都能學嗎?把做兒童時用得着的東西教給兒童,你可以見到那已是很夠他忙的了。爲什麼要叫他去求那也許終生都用不着的學問,而忽略那些足以滿足他現時需要的學問呢?盧梭提出的問題,其實在今天的兒童教育中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家庭教育的內容不斷擴展,在每週五天工作制下,還有許多兒童在並不愉快更不幸福地度過他們的“星期六”和“星期七”(對他們來說不存在雙休日);幼兒園課程內容不斷超載,人們只知道往幼兒園課程裏不停地添加內容,從沒有想到兒童的發展是否真正需要這些內容,也從不考慮是否要從現有的課程中減去些什麼、課程的內容對兒童是否適合。人們要在幼兒園課程中注入成人自己爲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而需要學習的內容。但兒童不是成人,兒童的生活不同於成人的生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他們個人興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和規律的世界。兒童世界的主要特質,不是什麼與外界事物相符合這個意義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兒童一切需要中最合乎人道的需要,即他的精神的、心靈的迫切需要,卻被忽視了。在兒童心靈裏活着的人依然被壓抑着。”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要解放兒童。要知道,兒童自有其特殊需要,無視這些需要,就是無視兒童的幸福。

最後,對兒童學習認識的偏差。兒童是怎麼學習的?3~6歲的幼兒是怎麼學習的?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幼兒的學習不同於中小學生的學習。幼兒的學習是同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日生活是幼兒學習的內容,也是幼兒學習的過程。因此,除了集體教學活動以外,在幼兒園中,一日生活的其他環節,如飲食、勞動、遊戲、散步、衛生等等都是幼兒的學習活動,也都是幼兒的學習內容。幼兒學習這些內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靜聽,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中通過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如果缺少了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學習,這是現代兒童心理髮展理論所明示的。而現實是,幼兒經常地被安置在一個需要端正靜坐的環境裏。在某些幼兒園,幼兒連動手的機會都沒有,因爲他們的手被要求擺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對幼兒而言,動作就是思維,幼兒在動作中學習。但幼兒動作被控制了,難道不影響幼兒動腦嗎?兒童需要活動。蒙臺棱利在50多年前就揭示了這一點:“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爲強烈。……如果我們給他這個活動場地,我們將會看到,這些從來不能滿足的使人苦惱的小孩現在轉變成爲愉快的工作者。出名的破壞者變成他周圍器物的最熱心的保護者。一個行動和活動雜亂無章的吵鬧喧嚷的孩子,轉變成爲一個精神寧靜、非常有秩序的人了。”可見,活動對於幼兒是多麼的重要,活動又是多麼有效地在改變幼兒。是兒童的生命潛能作用影響着 活動的時長及活動的性質和質量,並使兒童在重複有變化的活動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3.幸福是幼兒教育的應有之義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兒童的幸福與成人的作爲緊密聯繫在一起,從一定意義上說,是成人的干預使兒童沒有充分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同時,我們也可以認定,成人的努力──朝着兒童生命潛能成長的方向的努力能使兒童更好地擁有幸福。我認爲,幸福是科學的幼兒教育的應有之義。這是因爲:一方面,教育作爲人類社會的一項智慧性的文明事業,它是人類幸福的有機構成部分,即“幸福需要教育”。因此,教育是人類包括兒童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在人類幸福的光輝映照下的偉大工程,而幼兒教育是這一工程的核心和起始,幼兒正是由於接受了教育,才促進了身體、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使他能更好地感受並創造幸福。另一方面,教育應包容幸福。當然,全面包容幸福的教育一定是依循現代心理科學、教育科學而實施的教育,是確實有助於兒童生命潛能發展的教育,即科學的教育。科學的兒童教育,其出發點和歸宿是兒童的幸福;科學的兒童教育,其內容和過程應該能夠激起兒童的幸福感受,讓兒童感到滿足和興奮。使兒童教育充滿幸福的關鍵在於“在兒童教育中運用隱藏在兒童內心深處的那些力量”,這“不僅可能,而且必須這樣做”。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瞭解兒童,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恐怕沒有比這一點更重要的事了。”只有這樣,兒童教育才可能與兒童的興趣與需要聯繫起來,與兒童的發展聯繫起來,最終與兒童的幸福聯繫起來。爲此,我們熱切地呼籲,兒童教育工作者切實地關注兒童的幸福吧,兒童今天的幸福,就是人類未來的幸福。

幼兒園課程教案13

活動目標

1.促進幼兒基礎動作學習;

2.增進幼兒大肌肉羣發展;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太空棒若干

活動過程

熱身操

幼兒在教師的示範引導下,一起做一段律動操。

主題遊戲:運木材

故事引導:

今天小朋友們要去森林,幫忙老爺爺蓋小木屋。那麼蓋木屋需要什麼呢?

遊戲方式:

1.每個小朋友肩上扛一支太空棒從起點線出發跑至折返點回來,將太空棒交給後面一個小朋友,自己到隊伍後面排隊;

2.每兩個小朋友一起幫忙扛大木材,隊列前後兩位小朋友一同合作搬運一支太空棒,同樣從起點線出發跑至折返點回來,將太空棒交給後面一個小朋友,自己到隊伍後面排隊;

3.通過身體意識引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運輸太空棒,互助合作環節嘗試讓小朋友倆倆溝通商量用何種方法來運輸。

注意事項:

1.重視情境的重要性,給孩子身臨其境之感覺;

2.給予小朋友行徑歸屬感,說清楚起點、終點,折返點;

3.注意提示安全,避免運輸時撞擊;

4.多多與孩子做問答。

重要概念:大肌肉羣發展、身體協調、創造力培養。

變化遊戲:出來瞧瞧

故事引導:

木材都準備好了,房子已經幫老爺爺搭好了,這個時候老爺爺邀請我們到小木屋外瞧瞧,可是我們要小心,不能碰到剛刷完油漆的房樑,不然就白忙活了。

遊戲方式: 分成若干組,小朋友倆倆拿一支太空棒,請他們設置障礙,一對坐着將太空棒手扶固定在地,一對站着將太空棒拿在肚臍左右的高度,依此類推,其他組別小朋友做鑽爬、跨越動作。

注意事項:

1.要規定好擺放障礙的小朋友所站的位置;

2.注意提示安全。

重要概念:平行遊戲、身體部位協調、跨與鑽的.基礎動作學習、大肌肉羣發展。

昇華遊戲:打地鼠

故事引導: 小木屋終於蓋好了,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小木屋沒有直接蓋在地面上,爲什麼離開了地面一點呢?老爺爺說:因爲森林太潮溼了,直接蓋在地上木材會腐爛,說着說着,突然發現小木屋下面有一羣小地鼠。

遊戲方式: 隊伍緊密排列,當有小朋友站起來時,教師就拿太空棒敲擊小朋友,被敲到的小朋友要蹲下去,再可以起來。

注意事項: 教師扮演打地鼠的角色,當班級人數過多時,可讓保育老師一同來幫忙,也可分組分隊進行。

重要概念:平行遊戲、大肌肉羣與敏捷性發展。

幼兒園課程教案14

幼兒園認識樂器教案,樂器是一樣陶冶情操的最佳器具,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音樂了,各式各樣的樂器也層出不窮,我們要教會小朋友們認識樂器,辨識樂器。

1、幼兒園認識樂器教案:小樂器

活動目標:

1、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聽辨各種聲音並進行配對。

2、熟悉一些常見的樂器的音色,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3、聽到不同樂器的聲音時,能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和區分。

活動準備:

各種會發出聲音的物體圖片、一些常見樂器

活動重點:

能熟悉並分辨一些常見樂器的音色,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聽聽找找——這是誰的聲音”引發興趣。

1、和同伴一起圍成一個圓圈,各人手拿自己收集的會發出聲音的物體圖片,當聽到放出的聲音時與自己的'圖片相符時,立即舉起圖片。

2、與同伴交換圖片進行遊戲。

二、認識小樂器

1、幼兒自由擺弄教室內的小樂器,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樂器的開關的形狀,傾聽樂器發出的不同聲音。

2、幼兒嘗試介紹自己擺弄的小樂器,老師介紹樂器的名稱。

三、嘗試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不同樂器。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用不同的動作表示各種樂器,如:響板——拍手,大鼓——跺腳等。

2、小遊戲“聽聽做做”

教師用不同樂器發出聲音,幼兒迅速做出相應動作進行反應。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2、幼兒園認識樂器教案:樂器大家玩

活動目標:

1、在敲敲打打中瞭解小型樂器的多樣性,感受“多與少”“靜與響”“快與慢”的表達。

2、充分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型打擊樂器

2、裝樂器的盒子和籃子

3、地墊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尋找百寶箱

1、聽音樂入場

我們聽着音樂走進森林,一起去尋寶吧。(音樂慢,慢慢走,音樂快,小跑)

2、打開百寶箱,尋找樂器

我們猜猜這裏會是什麼?(動一動)

3、佈置音樂島

請你拿出樂器,它是怎麼唱歌的?請你把它放在那。

二、遊戲:音樂島之旅

1、 介紹遊戲規則:

請你聽着鼓聲,鼓聲響起,你可以在音樂島之間旅行,鼓聲停,請你停留在一座島上玩玩島上的樂器。

2、師敲鼓,幼兒遊戲,指導幼兒玩樂器的方法

(提醒幼兒選擇不同的小島遊玩)

3、師彈奏曲子,幼兒跟隨敲擊樂器。

4、小結:真的像剛纔有的朋友介紹的,我們的樂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搖的。

三、根據指揮的指令演奏樂器

1、這裏有塊絲巾,我的絲巾會變長也會變短,變長的話可以怎麼表示呢?變短的時候可以怎麼表示?

(幼兒隨着絲巾的變動玩樂器)

2、這裏又有塊紗巾,風來了她會飄,請你們看着紗巾的飄動玩樂器。

3、請看了我的手敲樂器。

4、請個別幼兒指揮。

四、遊戲:魔法森林

1、規則:森林裏長着許多大樹,結出奇怪的“果實”。當風吹過,魔法森林就開始歌唱。我們每個孩子是森林裏的一顆大樹。老師在“樹”上掛滿了樂器。絲巾在森林中飄起就被認爲是有風吹過,風有大有小,風一吹,“樹”上的樂器就會想起。

2、幼兒控制風,角色更換。

五、整理百寶箱

跟隨音樂把樂器放入百寶箱。

3、幼兒園認識樂器教案:樂器多多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樂器並學會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教學準備:鈴鼓、木魚、三角鐵等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1、律動進入活動室

2、發聲練習

3、認識樂器

老師這裏有好多樂器,請你們選擇一種喜歡的樂器自己來玩,讓幼兒隨意敲打,初步感知不同樂器的音色。在幼兒的隨意敲打中,教師引導幼兒認識鈴鼓、木魚、三角鐵等打擊樂器,初步瞭解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4、遊戲:你敲我猜

教師和幼兒一起來玩這個遊戲。先教師敲打一種樂器,請幼兒傾聽,並猜一猜是什麼樂器;之後以小組的形式來猜,進一步引導幼兒感知不同樂器的音色。

5、演奏

教師示範正確的演奏方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的樂器練習。之後互相交換樂器體驗不同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6、欣賞:打擊樂《好娃娃》

7、隨音樂打着樂器出活動室

幼兒園課程教案15

活動目標:

1、 瞭解換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擔心、害怕、知道乳牙和恆牙的分別。

2、 學習刷牙的正確步驟,養成刷牙的好習慣,知道如何保護牙齒。

3、 學習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換牙的過程

牙刷及牙齒模型。

牙刷、漱口杯人手一份,牙膏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教師講述故事,導入課題。

2、 鼓勵幼兒大膽在同們面前講述自己的換牙經歷。

(1)換牙時你們心裏害怕嗎,爲什麼,沒有換牙的小朋友,你想換牙嗎,爲什麼。

(2)人爲什麼要換牙,換牙好不好,老師小結。

3、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初步瞭解換牙的過程。

(1)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換牙過程。

(2) 結合掛圖向幼兒介紹換牙的知識。

4、 共同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牙齒,恆牙長得時候,小朋友千萬不要用舌頭添,搖,那樣會長的不齊很難看。不要用牙籤剔牙。

(2) 你們平時是怎樣刷牙的,正確的刷牙方法是怎樣的。

(3) 出示牙刷和牙齒模型配合掛圖進行講解

5、 鞏固經驗,鼓勵幼兒動手嘗試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刷牙。

請小朋友用正確的方法刷牙。小結:要保護牙齒,我們就要天天刷牙漱口。刷牙一定要早晨一次,晚上一次,用正確 的`方法認真的刷牙齒才能更健康。

反思:進入大班後,幼兒出現換牙的情況,他們對換牙並不瞭解。有的產生恐懼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制定的活動目標,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

首先以故事引出話題,發起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臺了,並清除的表達自己的見解。活動重點放在了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上。配合兒歌等形式讓幼兒學會刷牙,喜歡刷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幼兒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樹葉運動會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掌握正確的遊戲方法

2、有一定的團隊精神,能夠鼓勵同伴堅持到最後

3、能夠聽口令活動,有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樹葉若干。

2、長繩兩根、人手一本書。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遊戲

1、說說我的葉子。

今天我請來秋天的落葉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請小朋友每人領一片樹葉客人到你身邊,我們看看你旁邊的同伴的樹葉和你的樹葉,你發現了嗎?

幼:我發現我們的葉子都不一樣,我的是圓的,他的是像扇子一樣的。

幼2:顏色都不一樣,還有形狀、大小都不一樣。

師:說的真好,觀察的真是仔細,我們每人的葉子都是不一樣的,現在我想請你的葉子朋友一起來玩遊戲——比比誰的葉子先落地

2、我的葉子先落地

3、總結:爲什麼葉子落地有先後?

幼:因爲我們的葉子都不一樣,有的大就落下來快,小的就飄啊飄落下來慢。

二、樹葉運動會

1、今天樹葉到我們學校來是有事情的,他們要舉行運動會,想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你們願意參加嗎?

2、說遊戲規則

3、幼兒第一次遊戲

4、總結吹樹葉的方法,請第一名幼兒示範如何吹才省時又省力。

5、幼兒掌握方法後再次吹樹葉比賽。

三、誰是“葉子王”?

1、說規則

2、幼兒比賽扇樹葉

3、教師示範簡單有效果的方法。

4、幼兒再次比賽

四、活動結束

今天樹葉在我們幼兒園開張的運動會很成功,它們讓我感謝你們,會教室休息。

教學評析: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

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是幼兒園建構式教材上的一堂關於幼兒形體遊戲的活動。活動重點目標之一是定在讓幼兒嘗試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充分伸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極力引導幼兒充分的伸展身體,讓幼兒體驗到身體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覺,體驗身體柔韌彎曲的感覺.但在活動中,教師忽略了以下兩個關鍵點:

1、關注目標的解讀:教師對目標的解讀能力決定了教師集體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在建構式教材上,許多活動的目標十分寬泛、靈活性較大,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進行解讀和分解、細化。在解讀細化目標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並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解決。如本次活動中的主要目標是嘗試伸展身體部位,執教教師把伸展身體部位的具體目標落實在幼兒柔韌性的表現上,整個活動雖然能夠很好地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但是因爲目標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間接導致了幼兒活動的片面性。“伸展身體部位”除了在身體的柔韌性上有一定要求外,還有對身體的延展性、動作的創造性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片面界定爲感知“柔韌性”就頗爲片面了。

2、關注領域的特點:幼兒教學各個領域都有其教學特點,尤其是戶外健康活動,其涉及到外部環境場地、活動器材、教師策略、活動密度等等,都與常規的室內活動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教師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因更加細緻地考慮到這些細節問題:如站隊應該以橫列爲主,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幼兒聽講應該背對太陽,以減少陽光刺激烈帶來的影響;活動器材提供應該充分,以保證活動量與活動密度;活動規則應提前制定,以保證幼兒注意力的集中等等。細緻地考慮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