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1

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幼兒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把兩個數"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讓幼兒看看、擺擺、算算,初步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裏簡單的實際問題,並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幼兒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教幼兒學會計算5以內的加法

活動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

三、活動準備

1、課件;

2、記錄卡、鉛筆、火車頭飾;

四、活動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練習法。

五、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認識10以內的數字

2、聽音樂跟老師做律動。

3、快速搶答,複習舊知: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數的分與合,老師這兒有幾個題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說出方框裏應該填幾?

小朋友把分與合的知識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幼兒園裏,不僅要愛學習,而且還要愛勞動。瞧,這羣小朋友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勞動呢!

他們正在幹什麼呢?誰來說一說?(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

教師板書:3

師:瞧,又出現了什麼?誰來說一說?(出示例圖後半部分)(水快澆完了,有2個小朋友提着水壺送水過來了)

教師板書:2

師:誰能將這件事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

根據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有2個小朋友提着水這兩句話,老師要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2、引出課題。

師提問:①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有2個小朋友提着水,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也就是把3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我們要用加法計算,(板書課題:加法)領讀:加法。在用加法計算時,我們要用到一個新的符號:"+",它叫加號(板書:3+2),跟老師一起讀:加號。

師:你能說一說加號表示什麼意思嗎?

加號表示把兩個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

②3個小朋友加2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5個)師板書:=5

你是怎樣得到5個的呢?(幼兒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幼兒說不上的話,教師和幼兒一起算)

A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指圖數1、2、3、4、5、)一共有5個。

B還能怎樣數?(3、4、5)3後面添上2個是5個。

C還能不能根據前面學的分與閤中合的方法算出結果嗎?(3和2合成5)

你會讀這個算式嗎?(幼兒試讀)

師板書:讀作:3加2等於5。跟老師讀一遍。

(三)實際應用、強化新知。

師:現在,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天鵝湖邊去看一看,你們想不想參加?

生:想!

師:那我們就出發吧!(電腦課件展示:美麗的天鵝湖)

藍天碧水,這裏的景色多美呀。瞧,湖裏面還有幾隻美麗的天鵝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畫面的變化,然後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小朋友說一說好嗎?(課件動態演示:美麗的天鵝湖上空又飛來一隻天鵝,慢慢地下落(圖2),加入到天鵝的行列。)

生:湖裏面原來有4只天鵝,又飛來1只天鵝。

師:你真愛動腦。請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求出一共有幾隻天鵝呢?

師:看到中(2)班小朋友這麼聰明,小動物們也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呢?你們願意嗎?(願意)。

課件2:小朋友認真看圖咱們比比誰最聰明?誰能用算式表示圖的意思?

師:點撥總結小朋友們的回答。

(四)幼兒動手操作活動。

小動物們說小朋友真聰明!他們要和小朋友來比一比誰的動手能力強,看一看誰的本領大?現在小朋友拿出你們的數字卡片袋,將老師給出的四個數字1、2、3、4,用卡片排出幾道加法算式,並將結果記錄在練習紙上。

(五)遊戲:幫樹葉寶寶找樹媽媽。

花果山上的樹葉怎麼飄到這裏來了,原來樹葉寶寶和樹媽媽走散了,葉寶寶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辦法,幫幫葉寶寶,好嗎?我們看看葉寶寶身上有什麼?原來有電話號碼,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數就能幫葉寶寶找到樹媽媽了。

幼兒操作,將樹葉掛在相應號數的樹上。

(六)遊戲:開火車。

是誰打電話來了?哦,悟空來電話,邀請我們到水簾洞去玩,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老老師發給每個幼兒一張火車票,幼兒算出自己的.車廂號碼,上與得數相同的車廂,有秩序地排在戴頭飾小朋友的後面,(算錯的不能上車),在開火車的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出教室。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2

學習5的第二組加減。

根據實物圖講述算式表達的數量關係,並正確使用“一共”和“還剩”。

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4幅實物圖,2幅圖上畫有問號。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複習5的組成。

我做的動作和你做的動作合起來要是5,我跺3下腳,你跺2下腳。

學習5的第二組加法。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什麼?問號表示什麼意思?重點糾正幼兒“一共”和“還剩”的用法,誰會用算式來表示?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學習5的第二組減法。

出示另2幅實物圖和另一幅問號圖。這裏的問號又表示什麼呢?誰會用算式來表示?這個問號是幾呢?

看圖列算式。看看圖上說了一件什麼事?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在表格中爲圖形勾畫特徵,將圖形讀出來以後再在適當的地方打勾。

教後感:這節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反思

1、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於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